2020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秋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www.ks5u.com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填一填)‎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 ‎(1)概念: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2)分类: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 ‎(3)特征 ‎(4)波速变化:‎ ‎①在地下33千米的C处(指大陆部分):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②在地下2 900千米的D处:A波完全消失,B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 ‎2.圈层划分 ‎(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2)界面:图中C为莫霍界面,D为古登堡界面。‎ ‎(3)圈层:由内向外E+F为地核,G为地幔,H为地壳。‎ ‎3.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岩石圈不等于地壳。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它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水圈 ‎(1)组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2)特点: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3.生物圈 ‎(做一做)‎ ‎1.判断题 ‎(1)横波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 )‎ ‎(2)全球地壳的厚度是均匀的。( × )‎ ‎(3)水圈的水是不停流动的,是最活跃的圈层。( × )‎ ‎2.选择题 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C )‎ A.外地核 B.岩石圈下部 C.软流层 D.地壳下部 解析:在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3.填图题 写出数字符号的含义。‎ ‎①莫霍界面,②地幔,③地核,④大气圈,⑤生物圈,⑥水圈。‎ 主题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2018年3月20日17时22分,台湾台南市(北纬23.33度,东经120.52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福建多地均有震感。‎ 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的人们有怎样的震感?‎ 提示: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具体比较见下表。‎ 图示法理解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与联系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的外壳。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读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地核 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 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 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 解析:根据深度和波速的大小、变化可知,①为地壳和地幔,②为外核,③为内核;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加深而增快;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下降;乙波为横波,在地幔中也可通过。‎ ‎2.图中的X处即为( B )‎ 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 C.岩石圈与软流层的交界 D.内核与外核的交界 解析:X为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主题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2017年5月23日,“蛟龙号”完成在世界海洋最深处下潜4 811米的任务,潜航员在水下停留近9小时,海底作业时间达3小时11分钟。‎ 蛟龙号下潜的位置处于地球的哪个圈层?‎ 提示:该位置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中的水圈。‎ 地球的外部圈层的特点比较 外部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 D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2.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D )‎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 ‎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按距离地球表层由远到近,地球圈层可分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其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即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且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结合图示A、B、C及与大气圈的位置,可判断A为生物圈,B为水圈,C为岩石圈;由于生物圈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场所,故可称之为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可以利用这一原理研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2题。‎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D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B )‎ 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 解析:由题干可知,地震波在不同的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大约2‎ ‎ 900千米深处地震波的突然变化,证明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此外,人们还可利用地震波探测地下矿藏等。‎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内部构造图。据图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④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 B.④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 D.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解析:从图中看出:③是横波能通过固体传播,④是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等;横波和纵波在①处速度加快,在②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①为固体,④纵波可以通过,②为液态或熔融状态,②横波不能通过。‎ ‎4.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D )‎ A.地幔和地壳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地幔 解析:①是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5.从地壳到地心( A )‎ A.压力越来越大 B.温度越来越低 C.密度越来越小 D.波速越来越快 解析:从地壳到地心,压力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波速先变大后变小,其中横波传递不到古登堡界面之下;内核的密度较大。‎ 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序号依次是( C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解析:地球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代表的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B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落红”属于生物圈,“春泥”属于岩石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