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9民族精神和先进文化教案(全国)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9民族精神和先进文化教案(全国)

‎(1)本专题的知识复习,要把握中华文化这条线。认识中华文化的特点、精髓以及中华文化的建设。从宏观上把握“一条主线”、“两对关系”、“三项作用”、“四项措施”。‎ ‎(2)一条主线:中华文化。‎ 两对关系: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文化现状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关系。‎ 三项作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 四项措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措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措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4)中华文化的力量 ‎①感知中华文化力量 ‎②提升中华文化竞争力 ‎2.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内涵与特征——是什么 内涵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核心 爱国主义 特征 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 ‎(2)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什么 ‎①重要性: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能够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③民族生存: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3)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怎么做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⑤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每个公民都要积极投身文化建设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二、我国文化现状与文化强国建设 ‎1.我国的文化现状 ‎2.如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1)从国家角度看: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发展大众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从个人角度看: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提高自身辨别落后和腐朽文化的眼力;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3)从文化生产看:文化产品提供者或文化生产经营者要遵守职业道德,依法经营,为人民群众提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精神文明建设与公民道德修养的提升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 考点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例1.(2017年全国高考天津卷8).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 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 ‎【答案】A ‎【变式探究】(2016·高考天津卷)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变式探究】如图是汉字“鸟”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 ‎①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②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①③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从汉字“鸟”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解读出,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故①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②说法错误,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排除;③说法错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学科*网 考点二 文化现状与文化强国建设 ‎ 例2、(2016·高考全国丙卷)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完成下题。‎ ‎1.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  )‎ ‎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③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④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一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二是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②④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①夸大了“工匠精神”的作用,排除;“工匠精神”不是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路径,③排除。‎ ‎【举一反三】(2016·高考北京卷)“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幅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 ‎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②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考点三 精神文明建设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例3.(2017年高考江苏卷2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下列说法能反映这一人才培养要求的是 A.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B.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C.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D.用人以德,唯德是举 ‎【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突出了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A项正确;“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强调了“才”的重要性,没有突出思想道德修养,B项不选;“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C项不选;“唯德是举”忽略了科学文化修养,观点本身并不正确,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 ‎【变式探究】 (2016·高考北京卷)以天津“泥人张”作品为依托,“梦娃”系列公益广告运用三维技术绘制的形象萌动可爱,表达主题所用的童谣朗朗上口,深受大家喜爱。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该公益广告是文化传播途径创新的成功案例 ②该公益广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 ③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 ④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变式探究】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这表明(  )‎ ‎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选择具有导向与约束作用 ③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④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该题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来告诫青年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脚踏实地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②③符合题意;①与题意无关,故排除;④观点错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1(2017年全国高考天津卷8).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 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 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 ‎【答案】A ‎ 2(2017年全国高考江苏卷19).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 103 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答案】A ‎【解析】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并一直发展到现在,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这说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文化间的相互交流,B项不选;材料没有强调文化多样性,C项不选;民族精神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A。学科#网 ‎3(2016年全国高考北京卷25).在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中的“五色”常指“焦、浓、重、淡、清”,即只用水墨,也可使画面产生视觉效果的变化,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墨分五色”在墨色运用上丰富多变,是辩证思维的体现 ‎② 墨色浓淡的变化表现出无穷境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 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④ 追求内敛、含蓄,崇尚飘逸、空灵,是时代精神的典型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 4(2017年高考江苏卷2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下列说法能反映这一人才培养要求的是 A.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B.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C.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D.用人以德,唯德是举 ‎【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突出了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A项正确;“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强调了“才”的重要性,没有突出思想道德修养,B项不选;“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C项不选;“唯德是举”忽略了科学文化修养,观点本身并不正确,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 ‎4.(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材料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材料二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 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1)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加快高铁更好地“走出去”提出两条政策建议。‎ ‎(2)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答案】(1)有利于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带动相关产业“走出去”;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打造“中国品牌”,提高国际影响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对外经贸政策环境;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力度。‎ ‎(2)商业商贸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铁路“走出去”,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知名度,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扩大了中外人员交往,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 5.(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1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仅仅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首饰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 ‎【答案】(1)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 ‎(2)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树立人民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的意识;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承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3)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 ‎1.(2016·天津卷·10)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象征。例如为世人所称道的苏州园林,“虽未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视觉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知识点】中华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表现及特点 ‎【解析】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正确;园林建筑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体现了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②正确;‎ 传承的文化有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所以③说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不正确,④的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本题答案选择A。‎ ‎【答案】A ‎1.(2016·北京卷·24)‎ 以天津“泥人张”作品为依托,“梦娃”系列公益广告运用三维技术绘制的形象萌动可爱,表达主题所用的童谣朗朗上口,深受大家喜爱。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该公益广告是文化传播途径的新的成功案例 ‎②该公益广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 ‎③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 ‎④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知识点】文化的传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答案】C ‎2.(2016·浙江卷·35)慈善涉及慈善组织慈善募捐捐赠、慈善财产、慈善服务等。为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规范慈善活动,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表明 ‎①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②弘扬传统美德需要扶正祛邪、扬善惩恶 ‎③弘扬传统美德需要从小事做起 ‎④依靠法律才能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知识点】弘扬传统美德的途径,提升公民道德素养的途径 ‎【解析】材料中的“弘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德治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这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要扶正祛邪、扬善惩恶,所以①②可选,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的说法错误,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需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而不是依靠法律。‎ ‎【答案】A ‎3.(2016·全国Ⅲ卷·21)弘扬“工匠精神”时代价值之在于 ‎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③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④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C ‎4.(2016·江苏卷·34)什么是好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电影经常出现“叫好”和“叫座”的矛盾,有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电影过度关注“眼球效应”,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口碑”。‎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析我国电影需要“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的原因。(6分)‎ ‎【知识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析】(1)材料已经给出“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所以问我国电影需要“立得住的文化内核”的原因,那就等于是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到这一点,就是考查考生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记忆情况了,考生按照书上内容回答即可。‎ ‎【答案】(1)我国电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得住的文化内核,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文化之“魂”,它可以引领社会思潮,‎ 凝聚社会共识;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5.(2016·天津卷·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守望相助,邻里相恤,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但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邻里往来减少,关系趋于淡漠。12年前,因为一位小学生的倡议,青岛市海伦路街道试办了第一届“邻居节”,之后再市北区全面推广,今年扩至全市。12年来,这个百姓自己的节日从小到大,活动形式从大众化的自娱自乐扩展到邻里友爱互助和各类志愿服务,密切了居民间的情感联系,促进了“亲人善邻、和睦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的建构。‎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邻居节”由小变大的原因。(8分)‎ ‎(2)“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请列举一项优良家风,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传承该家风的两点意义。(5分)‎ ‎【知识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 ‎ (2)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要注意题中的信息是:一项优良家风,两点意义,只要根据要求来回答,得分应该比较容易。注意家风是优良家风,可以结合前面的材料,选择孝老爱亲、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勤俭持家等家风来写,意义要写出两点,根据家风,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邻居节”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了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式。‎ ‎(2)答案示例一孝老爱亲;①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有利于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 答案示例二诚实守信;①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如果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6.(2016·全国Ⅰ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更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郑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 ‎【知识点】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建设和提高修养 ‎【答案】‎ ‎(2)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使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 1、(2015·安徽卷)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血脉,已经成为凝聚人心的纽带。下列古语涵义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  )‎ A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 自强不息 B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爱好和平 C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勤劳勇敢 D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 团结统一 ‎【答案】A ‎【解析】A项的意思是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体现自强不息,故A符合题意;B项中古语的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这里没有体现爱好和平,B排除;C 中古语的意思是要努力做到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没有体现勤劳勇敢,C排除;D的意思是政权之所以能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权之所以废弛,则因为违逆民心,没有体现团结统一,D排除。故选A。‎ ‎2、 (2015·江苏卷)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3、(2015·山东卷)下图中的“雷风侠”,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雷风侠”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②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④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雷风侠”是作者为传播正能量,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表明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担当,①是其应有的启示。“雷风侠”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④符合题意。②材料体现不出来。③说法错误,要引进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 ‎4、 (2015·高考名校联考优化卷(五))公益广告《筷子篇》,通过筷子这个元素——中国人共同的饮食工具,表达感恩、分享的含义。小小的筷子不仅蕴含着中国人极其丰富的情感,而且是我们传承民族文化与情感生动的载体。《筷子篇》的播出(  )‎ ‎①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有助于构建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 ④说明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5、(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大学校训引导莘莘学子成长成才。2014年4月,某报推出《校训的故事》专栏,挖掘和阐述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校训的故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原因是(  )‎ ‎①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②校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③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④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人们之所以喜欢《校训的故事》,一方面是因为它传播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是说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相契合,能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是因为校训多样生动,富有吸引力,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故①②正确。③错在“全面”上,校训只是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相一致。④错在“‎ 基本途径”上,宣传校训只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途径。‎ ‎6、(2015·浙江卷)游客李某骑坐红军战士雕像的照片在微信上晒出后,李某的亵渎行为受到广泛谴责,国家旅游局也将李某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这表明(  )‎ ‎①我国政府重视对旅游文化的管理 ②公民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非常重要 ③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社会共识 ④国家需要对商业性的大众传媒进行规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红军战士雕塑展示出了中华民族精神,李某的亵渎行为受到广泛谴责,李某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说明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的共识;而国家旅游局的做法也表明政府重视对旅游文化的管理,①③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不是科学文化修养,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大众传媒的商业性问题,④不符合题意。‎ ‎1.(2014高考重庆卷 8) “一滴水,尚思源;一粒米,报涌泉”。2013年主流媒体推出系列公益广告,将传统民谣、蔚县剪纸、杨柳青年画等中国元素注入其中,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这些公益广告 ‎①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有助于构建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 ‎④说明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 ‎2.(2014高考山东卷 30)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建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从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该地的成功经验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 A.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B.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C.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 D.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答案】D ‎【解析】A选项观点错误,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腐朽文化,而不是抵制农村通俗文化,故排除。B选项观点错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要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故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涉及发展文化事业,而不是发展文化产业,故排除。D选项观点正确且与题意相符,题中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故入选。‎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文化建设 ‎3.(2014山东高考 3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上述内容说明 ‎①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 ‎③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4.(2014高考天津卷 11)1858年6月,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收到青年科学家华莱士关于物种进化的论文,论文观点与达尔文二十多年的研究不谋而合,但当时达尔文还没有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谦恭和不图私利使达尔文最终战胜了自我,他建议编辑部公开发表华莱士的论文,而华莱士则提议将这一理论称为“达尔文进化论”。这段佳话表明 A.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能够统一 B. 科学文化修养越高则思想道德修养越高 C. 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基础 D. 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表现 ‎ ‎【答案】A ‎【解析】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材料中达尔文谦恭和不图私利使其正确对待了华莱士的论文,说明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能够统一的,A正确;CD对二者关系表述错误;B说法错误,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不是正相关关系。‎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5.(2014高考安徽卷 38(1))(28分)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材料一 读书开启民智 为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部署要求,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系列活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素质和境界,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12分)‎ ‎【答案】(1)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辨识能力,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有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6.(2014福建高考 39(1))(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 材料一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发展历程 重要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时期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 文化交流逐步增进了国家间的合作。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举行“庄园会晤”。两国元首就共同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国际社会对此充满期待。但也有一些西方人士担忧,中美两国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会影响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8分)‎ ‎【答案】(1)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解析】 ‎ ‎(1)本题题型属于措施类,问题指向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解答本题,在知识限定不明确的情况下,需对材料进行逐一解读,题中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活动,然后组织措施类的语言,具体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7.(2014高考重庆卷 13(3))目前,中俄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回答13题。(3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 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两国多次成功互办文化节、语言年、旅游年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展示了各自的艺术、语言、服装和风俗;两国的教育、科学、音乐、舞蹈、美术相互交融,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结合材料二,谈谈中俄文化交流对发展我国文化的重要意义。(12分)‎ ‎【答案】(3)有利于保持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传播、交流、借鉴、融合,实现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8.(2014高考四川卷 14(2))(24分)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四川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四川省立足本省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坚持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不动摇,以建设共有精神家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开展“科学发展”“感恩奋进”专题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88个,文化馆(站、室)等十万余个,形成全国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搭建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等文化舞台,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 ‎(2)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四川省是如何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12分)‎ ‎【答案】‎ ‎(2)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引领文化建设,培育良好文化环境。‎ ‎②完善公共服务休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发展文化产业,为人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 ‎ ‎④依靠人民群众,激发创造活力,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文化事业。‎ ‎9.(2014高考北京卷 39)(12分)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 ‎ 一位借款经营的店主、一个客人遗忘的装有6万多元的皮包,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 “真没想到,这么多钱还能原封不动地回来”,失主回忆道。他抱着侥幸心理回到那家面馆,一眼就看到自己的皮包好端端地放在面馆货架上。店主核对信息后,把皮包归还给他。‎ ‎ 6万多元现金,相当于全家人辛苦经营面馆一年的收入,更何况家里还有借款。‎ ‎ “那是客人的东西,我们哪能动!”店主这样说,“自己挣的钱花的才踏实,不是我们的钱,可不能拿。”‎ ‎ 事情传开后,人们纷纷来面馆吃面,面馆生意越来越红火。‎ 心怀感激的失主、朴实的面馆老板、蜂拥而至的顾客……简要分析这个故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内容。(5分)‎ ‎【答案】(1)结合材料,从诚信、友善等角度分析。‎ ‎【解析】(1)本题是以古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故事为背景材料,第一问,考查这个故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结合故事,注意相关信息,“店主核对信息后,把皮包归还给他。” “自己挣的钱花的才踏实,不是我们的钱,可不能拿。”等,联系经济生活,可从诚信、友善等角度分析。‎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0.(2014高考天津卷 1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从春秋战国的吴越文化到唐宋的文人荟萃,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一个“文化湖州”。最近,该地依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改传统的“送文化”一元主体线性结构(见图3)为“文化走廊”(以五访形式在不同区域间开展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多元主体网状结构(见图4),开创了文化活力竞相迸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崭新局面。‎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启示。(8分)‎ ‎【答案】(14分)‎ ‎(1)(8‎ 分)①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②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要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1.(2014高考山东卷 42(2))(14分)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 ‎(2)据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8分)‎ ‎【答案】‎ ‎(2)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