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8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设计 学科:政治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级:高三 课题:必修4第一单元第3课第2框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设计 作者:承德县第一中学 尹兆阳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课第2框 一、课程标准 要求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基本特征;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二、设计思想 本课依据新课标精神,创造性地使用教学资源,主要按照“情景导入—情景分析—情景回归”三个环节进行教学。每个环节采取“情景——问题”的模式,也就是创设出与教材理论相关的事实情景,提出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合理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课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导”和“百舸争流的思想”两课内容的提炼和升华,进一步明确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要求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三大基本特征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带有绪论的性质,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为本书第二、三、四单元的教学做铺垫。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理解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运用19世纪中叶的社会历史背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能力目标: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历程和基本特征,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培养学生用发展和开放的眼光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坚实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它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基本特征。 四、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学习了“美好生活的向导”和“百舸争流的思想”两课内容,对《生活与哲学》已有初步的认识,而且学生本身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能够自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哲学现象。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具有探索精神的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 1.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 六、课程资源:学生、教师、学案、视频、网络、课件等。 七、课题类型:新课教学。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情景导入】 展示课件1,请你从中选出一位我国最有影响力的歌唱家。 展示课件2,请你从中选出一位近千年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 【教学设问】从1999年到2005年,马克思四次被全球权威机构经过全球投票评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被称为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有产生的,有哪些基本特征,有何发展?我们一起来学习《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歌唱家导入,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进一步提出相关教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关注马克思及其哲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情景分析,合作探究 1.探究学习,夯实双基 【探究活动】视频: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设问】事物的产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而是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的天时地利人和、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教师活动】展示课件,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展示课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展示课件——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展示课件——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其基本矛盾日益尖锐化。 【学生活动】合作学习,分组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以上环节,使学生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形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的初步认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夯实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2.合作、探究,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渡】有的事物产生后,不久就会过时、会被淘汰,比如《爱情买卖》这首歌。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何如此有魅力,到了21世纪,作为90后、00后的你们还要学习它、研究它,你们知道原因吗? (1)从内容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两个有机统一”。 ①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教师活动】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合作探究】你怎样理解以下两种观点?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唯物主义受到形而上学的束缚) “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黑格尔(辩证法受到唯心主义的制约)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分组展示。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辩证法思想,都带有局限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的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唯物主义,它的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由此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来源:Z|xx|k.Com] 【辨析】屠呦呦一个人创造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生理学或医学历史。 【学生活动】合作学习,自由辩论。 【教师总结】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屠呦呦对中国甚至整个世界作出重大贡献,但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共同创造的,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贯穿于整个自然领域和社会历史领域,从而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进一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2)从作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①实践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都由实践起决定作用)。 ②科学性: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③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其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源于实践,统一于实践。 【教学设问】①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②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因为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都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实践在这三大领域都起决定作用。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来自于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由此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指导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更是指导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维护和实现无产阶级的利益,指导无产阶级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指导无产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由此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以上环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分组合作,夯实双基(延续生命,展示力量) 【教学过渡】马克思、恩格斯知道中国的存在吗?(知道)马克思主义是为中国量身定做的吗?(不是)所以,为了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后,必须结合中国国情,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你知道哪些? 【学生活动】合作学习,合作探究。 (1)毛泽东思想 精髓:实事求是[来源:学科网] 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邓小平理论 回答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回答的基本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③科学发展观 回答的基本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重要地位: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以上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相关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夯实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它植根于中国的土壤开始生根发芽,到枝繁叶茂,让我们期待着它开出更加灿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Z (三)情景回归,反思升华 【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组织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收获,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对知识的掌握、对能力的培养以及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升华。 【板书设计】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作为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历久弥新,必将展现它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随堂练习】略[来源:Zxxk.Com] 教学反思: 本节课理论性较强,学生们理解起来相对有些困难,所以要用视屏和图片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有助于学生后面对马克思哲学的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多积累素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