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政治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政治试题 解析版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芸芸众生整天为生计而忙碌,超不出两件事: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哲学家却告诉人们,人还要做第三件事,这关乎人生的成败,这就是:认识你自己。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哲学的魅力()‎ A.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B.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 哲学分为唯物和唯心两大阵营 ‎【答案】C ‎【解析】‎ ‎【详解】“哲”是智慧的意思,“哲学”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哲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能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如果能正确认识自己是谁,扬长避短,积极走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那么,他的生活就会更好,他的人生就会更好,C适合题意;B、D材料没有体现;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A是不科学的;故本题答案选C。‎ ‎2.“感动中国”人物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 A. 世界观是一种主观情绪 B. 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C. 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 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答案】C ‎【解析】‎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A是错误的;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感动中国”人物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C适合题意;世界观是自发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是错误的;世界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D是不科学的。‎ ‎3.霍金在《大设计》中写道:哲学跟不上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现代发展的步伐,在我们探索知识的旅程中,科学家已成高擎火炬者。他认为,哲学已死。霍金的观点()‎ A. 否认了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 B. 承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C. 否认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 认为哲学离开了具体科学会干涸和枯萎 ‎【答案】D ‎【解析】‎ 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材料中霍金的观点认为哲学离开了具体科学会干涸和枯萎,D是错误的;其他选项不合题意,排除。‎ ‎ 【点睛】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认为哲学无用,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论”;二是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4.2017年6月15日,我国首颗大型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慧眼”的升空填补我国空间x射线探测卫星的空白,是“x射线天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看,我国成功发射“慧眼”,要正确处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②④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不适合题意,排除;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看,我国成功发展“慧眼”,要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③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5.在我国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有很多成语中蕴涵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下列能够同时体现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一组成语是()‎ A. 画龙点睛与喧宾夺主,瑕不掩瑜与本末倒置 B. 返璞归真与审时度势,掩耳盗铃与鬼使神差 C. 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唇齿相依与闭门造车 D. 实事求是与拔苗助长,统筹兼顾与顾此失彼 ‎【答案】D ‎【解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A、C均不符合题意,没有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不符合题意,没有体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实事求是与拔苗助长”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统筹兼顾和顾此失彼”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哲学史上“两个对子”。‎ ‎【名师点睛】本题以我国古代经典著作和历史典故中的许多成语蕴涵的深刻哲学道理为背景,考查对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的理解,考查学生提炼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时首先明确题肢能够同时体现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一组成语,然后对每一组成语逐一分析、对号入座,进行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6.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燃烧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下列与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 A. 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B. 物是观念的集合 C. 存在即被感知 D.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上述材料中的观点体现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体现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故选项A 符合题意。选项B ‎ 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排除;选项C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选项D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答案选A。‎ 考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7.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 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B. 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C. 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D. 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答案】A ‎【解析】‎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材料中强调了伏尔泰和卢梭的思想对于社会变革的作用,选A。B中“达到了顶峰”错误;C错误, 哲学不会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D错误,哲学不是物质基础。‎ ‎【考点定位】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方法技巧】判断真正的哲学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是否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是否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哲学家对问题的认识不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因此,一定时期的哲学形态在后人看来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要求我们一定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只要一种哲学代表了它自己所属时代的主流和历史的前进方向,我们就要承认它是真正的哲学。‎ ‎8.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被人们戏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任何旧的哲学相比()‎ ‎①它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它在实践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③它认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旧的哲学不认同 ‎④它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与以往任何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②④符合题意;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排除;可知论都认同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③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9.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 阶级性 B. 革命性 C. 实践性 D. 科学性 ‎【答案】B ‎【解析】‎ ‎“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体现了革命性、实践性,故选项C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阶级性,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合,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名师点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的科学的革命的学说。它的科学性,集中表现为“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它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10.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了党章。这说明()‎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脉相承的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变化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多变的、不易被掌握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了党章。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①②适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也不是多变的,③④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A。‎ ‎1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 A. 具体的物质形态 B. 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 C. 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 D. 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答案】D ‎【解析】‎ 略 ‎12.下列对于“一切皆流,无物常驻”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 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 物质是意识的来源 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一切皆流,无物常驻”体现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D适合题意;A、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B是错误的。‎ ‎【点睛】物质的唯一特性与固有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从物质本质上讲的,是相对于人的意识、精神而言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或者说“客观实在”本身有哪些属性。‎ ‎13.迅速发展的P2P网贷平台、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倒逼传统金融业开始审视自身的局限性。当前银行业更多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中,唯有调整发展战略,顺势而为进行变革,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表明()‎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②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的存在与发展 ‎③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④物质世界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和错误的选项。因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故④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世界的物质性,故①不符合题意;银行业唯有调整发展战略,进行变革才能更好生存和发展,说明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没有运动就没有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故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14.有媒体报道,英国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39光年外,发现一颗体积与地球不相上下,但环境类似金星的行星。该星体被命名为GJ1132b,是太阳系外体积与地球相近行星中最靠近地球的一个。这从一个侧面证明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的 ‎②人类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宇宙中的天体因为人类而变化发展 ‎④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英国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39光年外,发现一颗体积与地球不相上下,但环境类似金星的行星可表明人类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证明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的,故①②符合题意;③错误,自然界是客观的,有其运行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因为人类而变化发展;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题干并未涉及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故本题答案为A。‎ ‎15.2017年5月23至27日,曾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在浙江乌镇挑战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人类棋手柯洁九段。柯洁说,无论输赢,这都将是我与人工智能最后的三盘对局。相信未来是属于人工智能的,但它始终都是冷冰冰的机器,与人类相比,感觉不到它对围棋的热情和热爱。‎ 这表明人工智能()‎ ‎①不具有人的心理活动所构成的精神世界 ‎②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③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可以完全代替人类的思维能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它始终都是冷冰冰的机器,与人类相比,感觉不到它对围棋的热情和热爱”,说明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不具有人的心理活动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③说法错误,人工智能不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人工智能不具有思维能力,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意识与人工智能。‎ ‎(1)两者的活动机制不同。人脑以人的生命机体活动为基础,思维是复杂的精神活动,而人工智能是物的装置,其过程也是机械的物理过程。‎ ‎(2)意识有社会性,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 ‎(3)意识有能动性和创造性,人工智能接受人的指令工作,没有主动性、创造性。‎ ‎(4)人工智能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人事先给定的,人脑思维除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 ‎16.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医学临床实践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人脑对于意识产生的重要性,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器官,离开人脑将不能产生意识,③④项符合题意;意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来自物质世界,意识活动的形式是主观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①项说法错误;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项混淆了人脑与大脑的概念,是错误的;正确选项为D。‎ ‎【点睛】意识的形成既离不开人脑,又离不开被反映的客观存在。如果说人脑是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那么,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就是意识反映的对象。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人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 ‎17.2017年11月30日,我国首颗暗物质科学卫星—“悟空”号在轨运行近两年,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结果。该结果或有助于增进科学家对主宰宇宙的暗物质的理解。‎ 这说明()‎ ‎①意识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就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借助暗物质科学卫星成功获取了目前国际上精度最高的电子宇宙射线探测结果,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故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意识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必须经过实践;③错误,要想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必须发挥意识能动作用,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不一定能正确认识事物,说法太绝对。故本题答案为D。‎ ‎【点睛】把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需要注意三点:‎ ‎(1)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推动认识发展;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18.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的讲座后,一些听众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我们也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差别”。这句话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 实践具有普遍有效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句话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通过实践,能把头脑中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故B符合题意;选项AC与题意不符,不选;选项D不是实践的特征,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点睛】实践的特点:‎ ‎(1)具有客观物质性 ‎ ‎(2)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 ‎(3)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强调在一种关系中进行;历史性:实践的规模、水平、内容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各不相同,无止境地发展着。)‎ ‎19.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自行设计建造了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上口径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它已实现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 材料表明()‎ ‎①实践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②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直接创造新的联系 ‎③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④新的认识工具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通过球面射电望远镜,人们认识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这表明实践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①正确;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能创造联系,②错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③错误;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发明使人们认识到了许多新的脉冲星,这表明新的认识工具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C。‎ ‎【点睛】‎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历史推动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务于实践。本题材料是强调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0.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再到“天宫一号”的发射,太空将逐渐被我们所熟悉。这说明()‎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帆风顺的 ‎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人的认识是无限的,从一定程度和范围上来讲,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但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讲,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人们的认识会随着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发展,世界上只是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材料说明了认识的发展,认识具有无限性,①③适合题意;认识具有反复性,②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认识具有无限性 ‎21.2018年1月25日,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成果,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团队率先攻克了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这一世界难题,该成果将有利于更精确、更快捷地开发治疗脑疾病、肿瘤等疑难杂症的新药。这表明()‎ ‎①实践是科学研究探索真理性认识的目的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③科学研究的课题产生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④科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受客观条件制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②选项强调尊重客观规律,与题意不符。④选项的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题目中,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团队攻克了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这一世界难题,并将该成果应用于治疗脑疾病、肿瘤等疑难杂症的新药的研发,这说明了实践是科学研究探索真理性认识的目的,科学研究的课题产生于社会实践的需要;故①③选项入选。选B。‎ ‎22.网传,酷热天气时,打开暴晒小汽车一侧车门,将另一侧车门开关五次,可使车内温度下降数度。王先生试用此法,发现在中午时效果不明显,反复数十次开关车门后才有一定降温效果;在傍晚环境温度下降时使用,效果则较为明显。这表明()‎ ‎①只有自身实践得来的正确观点才具有指导意义 ‎②经过多次实践检验就能够发现网传观点的真伪 ‎③外部环境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有重要影响 ‎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人们的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属于自己通过实践得到的,而间接经验则是通过别人或书本知识得来的,这两种经验对我们的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故①项错误;实践是经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所以认识的真伪需要实践的反复经验,故②项错误;网传降温方法和王先生认识不同,王先生在中午和傍晚环境下得到的结果不相同,说明外部环境不同影响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故③项正确;从王先生的实验可以看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④项正确;正确考期为D。‎ ‎【点睛】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此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3.2017年10月23日,中国科学家通过世界上最大的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认识到,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比之前通常认为的要宽近26%。确定银河新的界限有助于研究星系形成和新的恒星的产生过程。‎ 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 ‎①过去的真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不断推翻已确定的真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两者不容混淆,①表述错误。通过世界上最大的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对太阳系所在银河系的重新认识,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②④符合题意。“不断推翻已确定的真理”说法错误,真理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不断发展,“推翻”一词说法不准确,③表述错误。故本题选D。‎ ‎24.2017年6月1日,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合作组织通过官网宣布,他们刚确认发现第三次引力波事件。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作的预测,但引力波带来的认知革命绝不止于此。每次人类获得新的观测工具时,都会发现意想不到的东西,引力波探测必然会推动物理学进一步发展。人类对引力波的探索实践表明()‎ ‎①引力波的存在和发现是文明进步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 ‎②引力波的发现再次印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引力波存在的复杂性决定了探索的反复性 ‎④科学家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是改造世界的前提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引力波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不是文明进步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①错误。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维可以正确反映存在,引力波的发现说明思维可以认识存在,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符合题意。由题干材料可知,引力波的探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是因为引力波存在的复杂性,③符合题意。改造世界的前提是承认世界的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④的说法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需要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涉及的关键知识有:世界的客观性;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认识的反复性;改造世界的活动等。‎ ‎25.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一说法体现的哲理有()‎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实践活动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体现的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故题肢①正确;同时这句话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因此题肢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正确;这句话体现不了实践活动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也没有体现意识的反作用,故排除题肢③④。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26.有中国“量子之父”之称的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入选英国《自然》杂志“2017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依托量子卫星和地面量子通信网络,潘建伟团队成功实现了北京和维也纳之间的世界首次洲际量子通信,从而使量子洲际通信技术完成了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这印证了()‎ A.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B. 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人们新的探索和研究 C.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目的 D. 经过人类实践检验过的认识是真理性的认识 ‎【答案】C ‎【解析】‎ 潘建伟团队成功实现了北京和维也纳之间的世界首次洲际量子通信,从而使量子洲际通信技术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这印证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服务实践,才有其实际价值,C项符合题意;AB项均与题意不符;经过人类实践检验过的正确认识是真理性的认识,D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27.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 ‎③意识的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 ‎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A. ①④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来做,意识具有能动性,能能动的改造世界,但是必须通过实践才能作用于客观事物,②是错误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认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④是错误的;国画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画家通过比例尺的运用创作国画,描绘万水千山,体现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①正确;国画的创造形式是主观的,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说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 ‎28.意大利法庭曾经判几名预测失误的地震专家有罪。专家感到很委屈:预测地震,全世界都做不到,我们怎么负责?但法庭的回答引人深思:既然预测不到,你可以据实回答,至少不乱下判断,当你说出“绝不会发生地震”时,这已经是在判断了,那么,你就必须承担相应后果。这件事告诉我们()‎ A.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B. 意识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C. 办事情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随意 D. 受实践水平制约,认识具有反复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与材料无关,不选。B本身说法不对,正确的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题干中既然预测不到,你可以据实回答,至少不乱下判断,当你说出“绝不会发生地震”时,这已经是在判断了,要求我们办事情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随意,C符合题意。D与题干不符。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办事情要实事求是。‎ ‎29.幼儿园“小学化”背离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的教育精神。纠正这一问题()‎ ‎①必须从《教育规划纲要》出发 ‎②必须根据幼儿发展需要,改变教育规律 ‎③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 ‎④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做事情不能从主观出发,从《教育规划纲要》出发的观点错误,①不选;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变,②错误;纠正材料中的问题,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点睛】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30.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带领的国际合作团队通过对最新天文观测数据的分析,发现了暗能量随时间演化的证据。此发现表明暗能量的本质有可能不是爱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学常数”,这对暗能量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该项发现说明了()‎ ‎①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 ‎②真理在不断否定自身中得到发展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来源 ‎④人的认识活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题目中,我国天文研究团队发现了暗能量随时间演化的证据。此发现表明暗能量的本质有可能不是爱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学常数”,这对暗能量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该项发现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来源,人的认识活动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故③④入选。①选项错误,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②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D。‎ 二、材料分析题 ‎31.十九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答案】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②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角度看,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坚持了存在决定思维。‎ ‎③从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角度看,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说明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坚持了可知论。‎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题目限定明确,注意把握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然后与材料有机结合作答。解答本问题考生应明确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以及包含的内容,其次要结合材料分析。针对材料中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角度分析,说明了存在决定思维;针对材料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可从从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角度,表明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豫剧历史悠久,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但随着多元文化媒体发展和人们文化艺术需求的多样化,豫剧格式化表演、缓慢板腔体节奏、难懂的行腔归韵,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豫剧工作者们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合;在继承豫剧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其它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展演,经过不断努力,以《梨园春》为代表的影视栏目品牌和以《程婴救孤》为代表的舞台剧品牌先后涌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豫剧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知识,说明豫剧发展为何能迎来“又一个春天”。‎ ‎【答案】①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豫剧工作者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豫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豫剧工作者引入市场机制,融入其他艺术元素(或:尊重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拓展了豫剧的发展空间。‎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豫剧工作者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努力,打造了一大批豫剧精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促进豫剧的良性发展。‎ ‎【解析】‎ 本题的答题范围非常明确,为“认识运动,把握规律”,题型属于原因类。豫剧发展为何能迎来“又一个春天”,需要根据材料中豫剧的发展措施进行准确理解和分析,对应其发展措施分析体现的哲学道理。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引入市场机制,尊重和遵循规律;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努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考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33.守护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护我们的魂与根,为我们提供前行路上不竭的动力。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鼓楼西大街:老街的复兴 鼓楼西大街是北京城里最古老的一条斜向街道,保存着元代的街巷肌理,但违章建筑、乱停车辆等问题正一点点侵蚀着老街的风韵。西城区通过调查研究,将通过3年科学合理的规划改造,把鼓楼西大街建设成高品质文化休闲街区,实现老街的复兴。改造后的鼓楼西大街将分成六个文化地段:“文化探访”,人们可以体会百年商市的风貌;“休闲之地’’,人们能看到后海夹道中的历史原貌,看看老宅子、关帝庙,在树荫下的长椅上乘凉;走进西大街的文化剧场,可以感受“当代艺术”的魅力;在社区民宿,能体验到北京普通“百姓生活”;到相声茶馆可欣赏“传统文化”;沿途还能体验运河文化和中轴线文化的“博览传承”。‎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西城区是如何进行鼓楼西大街改造的?‎ ‎【答案】①西城区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在综合考虑城市发展带来的难题、鼓楼西大街的历史特点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拟定改造方案。②同时,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调查研究,根据鼓楼西大街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③发挥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把鼓楼西大街建设成高品质文化休闲街区。(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此题以鼓楼西大街的改造作为背景材料,从哲学生活的角度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能动性等相关知识。此题要求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设问要求分析西城区是如何进行鼓楼西大街改造的,属于措施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正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1)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分析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2)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请你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就生态文明建设向十九大代表提出两条建议。‎ ‎【答案】(1)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十六大至今,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经历了多次反复。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立足我国现代建设实践,生态文明的发展是无限的。③认识是具有上升性,真理要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生态文明理论会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向前发展。‎ ‎(2)生态文明建设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要多查阅当地历代文献资料,以更好地指导本地生态建设。依据是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实践与认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与上升性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考查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设问指向分析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范围: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是具有上升性,真理要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党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结合。‎ ‎(2)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请你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就生态文明建设向十九大代表提出两条建议。解答本题首先明确知识包括唯物论和认识论,可以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与认识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等角度思考分析。‎ ‎【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