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不同区域的人们见面相互间的称谓不同,山东人见面常称呼“大哥”“大姐”,江西人见面相互称“老表”“表哥”“表妹”。这表明(  )‎ ‎①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 ‎②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 ‎③不同区域有不同文化特色 ‎ ‎④不同区域有不同文化环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不同区域的人们见面相互间的称谓不同,这表明不同区域有不同文化特色,不同区域有不同文化环境,③④正确;不同区域的人们见面相互间的称谓不同,这不能说明文化现象无时不在,①不选;不同区域的人们见面相互间的称谓不同,这不是强调文化现象无处不在,②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2. 2018年元旦,某广场热闹非凡,现代舞、诗朗诵、集体舞、情景剧、小品、舞蹈、相声等多个节目精彩亮相,博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这表明( )‎ ‎①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享用者 ‎ - 24 - / 24‎ ‎②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 ‎③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 ‎④非意识形态的文艺属于真正的文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多个精彩节目是人们创造的,人们又在广场上欣赏这些节目,这表明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享用者,①正确;现代舞、诗朗诵、集体舞、情景剧、小品、舞蹈、相声等多个节目精彩亮相,这表明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②正确;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不选;“非意识形态的文艺属于真正的文化”观点不正确,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3. 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到“互联网+”行动计划。未来,“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所引起的革命将完全颠覆我国产业结构的格局,形成第三产业高速发展的局面。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 互联网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C. 文化能够给予经济重大影响 D. 互联网技术推动文化发展创新 ‎【答案】C - 24 - / 24‎ ‎【解析】“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所引起的革命将完全颠覆我国产业结构的格局,形成第三产业高速发展的局面,这表明文化能够给予经济重大影响,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发展对文化发展的作用,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不选;材料不是体现互联网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没有体现互联网技术推动文化发展创新,B、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4. 文化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到GDP的1/5。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说明(  )‎ ‎①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 ‎②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文化竞争 ‎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文化实力并不是综合国力的基础,①不选;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并不是文化竞争,②错误;文化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说明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点睛】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关系现代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重要,二是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三是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 - 24 - / 24‎ ‎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 ‎①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 ‎ ‎②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③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这说明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①④正确;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主动接受的过程,不是被动的,③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C。‎ ‎6.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与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这是因为 (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无法抹去的 ‎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④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 24 - / 24‎ ‎【解析】②选项表述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但无法抹去的表述错误。④选项表述错误,文化有健康、优秀与落后、糟粕之分。只有健康、向上的文化才能对人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与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材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故①③入选。选A。‎ 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一般采用:“排除法”和“比较法”‎ ‎1.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 ‎ 在认真审读背景材料、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指向的基础上,从最容易发现的错误(或正确)题肢入手,先确定其中明显错误的观点或明显正确的观点,然后将含有明显错误观点的题肢或不含有明显正确观点的题肢,从备选题肢中排除以缩小范围。 ‎ ‎2.运用“对比法”对其余题肢进行比较,确定正确选项 在初步排除缩小范围后,便可以确定剩余题肢中的“相同”的选项为正确题肢,一般不必费心去分析,只需对“相异”的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看哪些更符合题意,以最终确定答案。‎ ‎7.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少儿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这表明,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 ‎①对人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 ‎②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 - 24 - / 24‎ ‎③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④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这表明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对人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①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会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③不选;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对人的全面发展并不起决定作用,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A。‎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某市坚持开展“社区文化乐万家”“激情广场好歌大家唱”等活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们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这表明(  )‎ A. 社会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B.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创造得越多 C.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 D. 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各种文化活动有效开展 ‎【答案】A - 24 - / 24‎ ‎【解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某市坚持开展“社区文化乐万家”等文化活动,使人们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这表明社会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A项正确;“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创造得越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不选;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各种文化活动有效开展不是材料强调的,C、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点睛】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可能超前于经济而发展,也可能落后于经济发展。故而它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同步性。因此在选择中要注意“政治经济发展,文化才会发展”等类似提法都是错误的。‎ ‎9.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过:“中国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可以出口电视机,但他们出口不了电视节目。”这启示我们必须(  )‎ ‎①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 ‎②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③防止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 ‎ ‎④加大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投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中国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可以出口电视机,但他们出口不了电视节目”,这是启示我们必须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①②正确;“防止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加大对我国文化产业的投入”并不是材料给我们的启示,③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 24 - / 24‎ ‎10.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司遗址”成功申遗(  )‎ ‎①是因为它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 ‎②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 ‎③表明文化是民族的,同时文化也是世界的 ‎ ‎④“土司遗址”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它不属于哪个民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土司遗址”成功申遗是因为它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①正确;庆祝民族节日才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②不选;“土司遗址”成功申遗表明文化是民族的,同时文化也是世界的,③正确;“土司遗址”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 ‎【点睛】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11. 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谈道: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材料表明,钱钟书先生主张( )‎ ‎①世界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 ‎③文化是民族的,要坚守民族文化的鲜明特色 ‎ - 24 - / 24‎ ‎④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这表明世界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①正确;世界上的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并不是都值得弘扬,②不选;坚守民族文化鲜明特色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不选;“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这表明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B。‎ ‎12.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并与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共同为全球第1 000所孔子课堂——奥特利尔中学孔子课堂揭牌。习近平主席百忙中仍关心孔子学院建设,是因为(  )‎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 ‎②它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它有助于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 24 - / 24‎ ‎【解析】习近平主席百忙中仍关心孔子学院建设,是因为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因为它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①②正确;习近平主席关心孔子学院建设,并不是因为它有助于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③不选;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不是手段,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13. 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的时代。这说明(  )‎ A.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 现代科技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C. 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文化共享 D. 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答案】C ‎【点睛】文化传播的手段与文化传播的途径不同。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是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及大到政治经济活动小到家庭聚会等,而文化传播的手段在现代主要是大众传媒。在做题中这二者绝对不能混淆。‎ ‎14. 近年来,由于对传统和特色建筑保护力度不够,我国一些极具历史文化风貌的建筑被破坏,体现地方传统特色的名镇名村逐渐消失,引起专家学者、有识之士的忧虑。这是因为(  )‎ ‎①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城市宝贵的精神荟萃 ‎ ‎②中国古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 ‎③古建筑是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唯一见证 ‎ ‎④古建筑体现了传统文化稳定不变的特点 - 24 - / 24‎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城市宝贵的精神荟萃;中国古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所以体现地方传统特色的名镇名村逐渐消失引起了专家学者、有识之士的忧虑,①②正确;古建筑并不是城市历史的唯一见证,③不选;传统文化并不是稳定不变的,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A。‎ ‎15. 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道别变得频繁和寻常。30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20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书信、电话、短信、电邮、MSN、QQ等方式总有一款适合离别者抒发情感,道声平安。这表明(  )‎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③传统习俗和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 24 - / 24‎ ‎【解析】随着时代的发展,道别的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这表明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①正确;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不选;材料没有体现传统习俗,③不选;随着科技的发展,以电话、短信、电邮、MSN、QQ等方式进行道别开始出现,这表明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点睛】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二者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不分先后。不能说先继承,后发展;也不能说先发展,后继承。‎ ‎16. 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地图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国家版图意识教育应当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这是因为 (  )‎ ‎①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 ‎ ‎②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本能活动 ‎ ‎④科技进步能极大地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地图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国家版图意识教育应当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这是因为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①②正确;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不是本能活动,③错误;科技进步能极大地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不是国家版图意识教育应当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原因,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 24 - / 24‎ ‎【点睛】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能够增强人们的民族凝聚力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4)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5)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7. 丰富的生活经验是作家能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为了写作《平凡的世界》,路遥多次深入矿井,与矿工兄弟一起挖煤、运煤,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精神需求。这告诉我们(  )‎ A.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 B. 要发展人民群众喜欢的文化作品 C.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D. 文化创作来自于作家的聪明才智 ‎【答案】A ‎【解析】丰富的生活经验是作家能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这告诉我们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A项正确;要发展人民群众喜欢的文化作品、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不是材料所强调的,B、C项不选;文化创作并不是来自于作家的聪明才智,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点睛】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新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文化创新的根基是传统文化,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 24 - / 24‎ ‎18. 《人民日报》指出,振兴戏曲艺术,仅有传承是不够的。要在尊重传统、保持底色、遵循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因时而变、探索创造,适应时代、服务当代,赋予传统戏曲新的时代气息。由此可见(  )‎ ‎①文化创新不能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 ‎②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 ‎③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 ‎ ‎④在新时期必须创新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要在尊重传统、保持底色、遵循艺术规律的基础上赋予传统戏曲新的时代气息”这是表明文化创新不能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表明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①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也不是强调在新时期必须创新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③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19. 建设学习型社会已被确立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之一,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下列选项最符合学习型社会核心内涵的是(  )‎ A. 学海无涯 B. 学以致用 C.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D. 温故而知新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是学海无涯。故本题选A项。BC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 24 - / 24‎ 点评:本题出题意图在于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 ‎20. 儒家学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华文化和中国人的品性都被儒家思想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是在(  )‎ A. 殷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 汉代 D. 秦代 ‎【答案】C ‎【解析】殷周时期还没有形成儒家思想,A项不选;春秋时期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两个时期儒家学说均没有确立至尊地位,B、D项不选;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是在汉代,C项正确。‎ ‎21. “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泛指贵族男子,着重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而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自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 ‎③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而后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这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也表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①②正确;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③不选;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不是材料所强调的,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 24 - / 24‎ ‎22.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其精神家园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但是,它具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因素和核心内容。下列诗句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的是(  )‎ A.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D. 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答案】B ‎【解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没有体现爱国主义,A、D项不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爱国主义思想,B项正确;“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体现了团结统一的思想,没有体现爱国主义,C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点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23.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 ‎①深厚的民族性 ②鲜明的时代性 ③开放性 ④差异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 24 - / 24‎ ‎【答案】A ‎【解析】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①正确;民族精神也是随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②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开放性和差异性,③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 ‎【点睛】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先进性。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现为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表现。民族精神的先进性是指民族精神根据时代的进步,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2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振奋民族精神。振奋民族精神,就是(  )‎ ‎①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②提高青少年的精神状态 ‎③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④抵制西方文化的影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振奋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①③正确;振奋民族精神并不是特指提高青少年的精神状态,②不选;西方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抵制西方文化的影响”观点并不正确,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 24 - / 24‎ ‎25. 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问题上,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是指(  )‎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 爱国主义精神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案】D ‎【解析】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项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并不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A、B、C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D。‎ 二、非选择题 ‎26. 近年来,A市政府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工作,通过打造“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一条街”“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法治文化企业”“法治文化超市”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阵地载体,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维权靠法”的法治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结合材料,运用“体味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A市政府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一系列做法的依据。‎ ‎【答案】(1)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逐步培养出来的。通过打造法治文化系列活动,使法制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提升人们的法治素养。‎ - 24 - / 24‎ ‎(2)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打造多种形式的法治文化阵地载体,为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活动载体。‎ ‎(3)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解析】本题以A市政府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的特点、文化的作用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 ‎【点睛】文化的特点: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从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7.‎ - 24 - / 24‎ ‎ 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美国纽约广场大屏幕滚动播出中美文化交流的视频,获得广泛好评。视频内容包括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对弈,以及中国人与美国人切磋茶道、书法、舞蹈等。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介绍说,这个短片让人看过后印象深刻并很有感触。如今随着商业往来的增加,中美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密切,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局面。这个短片说明两国人民心中的“距离”并不遥远。‎ 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中美文化交流的意义。‎ ‎(2)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进一步促进中美文化交流。‎ ‎【答案】(1)①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有利于促进美国文化的发展,为世界文化的繁荣作出贡献 ‎③有利于美国先进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 ‎(2)①首先要尊重本民族文化。促进中美文化交流,需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必须坚持中美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中美文化交往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③文化传播需要一定的途径和手段。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双方要重视政治、经济各方面交往,创新、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和手段。‎ ‎【解析】本题以中美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交流与传播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 24 - / 24‎ ‎(1)中美文化交流的意义,考生可从它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促进美国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等角度进行说明。‎ ‎(2)如何进一步促进中美文化交流,考生可从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必须坚持中美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中美双方要重视政治、经济各方面交往;创新、利用各种传播途径和手段等角度进行说明。‎ ‎【点睛】多角度理解文化交流的意义:(1)对文化发展的意义: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博采众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可以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3)对国际政治的意义: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减少隔阂,增进共识,促进世界和平。‎ ‎28. 唐卡专门指藏族地区流传的一种用彩缎织物等装裱的卷轴画,是藏族形象艺术的经典,经过千年的传承发展,如今已形成了热贡艺术、宗喀艺术、藏娘艺术等代表性品类。尤其令世界瞩目的是被誉为“火一样的安多唐卡”的热贡艺术,其在造像、线条、色彩、构图、装饰等方面,在继承藏族传统绘画流派曼唐画派精细柔美的艺术风格的同时,大胆借鉴了汉地绘画的特点,形成了细腻圆润的绘画风格。‎ 运用我们所学的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 24 - / 24‎ ‎【答案】(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唐卡作为藏族形象艺术的经典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正是这一特征的体现。‎ ‎(2)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唐卡丰富多彩的内容、精湛高深的工艺正是这一特征的体现。‎ ‎(3)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热贡艺术借鉴了汉地绘画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4)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唐卡专门指藏族地区流传的一种用彩缎织物等装裱的卷轴画体现了这一点。‎ ‎【解析】本题以唐卡艺术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文化的特征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回答本题,考生可从唐卡作为藏族形象艺术的经典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唐卡丰富多彩的内容、精湛高深的工艺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热贡艺术借鉴了汉地绘画的特点,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唐卡专门指藏族地区流传的一种用彩缎织物等装裱的卷轴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等方面进行说明。‎ ‎【点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两个基本特征侧重的角度不同,源远流长是从文化发展历程上谈中华文化的特点,博大精深是从文化的内涵上体现中华文化的特点。‎ - 24 - / 24‎ ‎29. 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二季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节目通过展现传统村落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布局合理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的乡土之物、深沉丰厚的文化积淀、传承千百年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延续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底蕴和根源流脉,唤起海内外华人的家乡记忆,把一份份对家乡的乡愁升华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共同情感。纪录片中真实人物的命运和选择,彰显出素朴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反映出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的时代价值。‎ ‎(1)结合材料,说明透过纪录片《记住乡愁》你所感悟的中华文化特点。‎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开播的意义。‎ ‎【答案】(1)透过传统村落承载的中国悠久的文化底蕴和根源流脉,可以感悟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透过传统村落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布局合理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的乡土之物、深沉丰厚的文化积淀,可以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 24 - / 24‎ ‎【解析】本题以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文化的特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回答本题,考生可从传统村落承载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底蕴和根源流脉,我们从中可以感悟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村落布局合理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等可以让我们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角度进行说明。‎ ‎(2)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开播的意义,考生可从它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等角度进行说明。‎ - 24 - / 2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