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易混易错点归纳讲解专题3
《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点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易混易错 1.文化的多样性不同于文化生活的多样性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生活的多样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主要指文化消费、文化传播与文化选择的多样性。前者主要就文化本身而言,后者强调人的选择,体现人与文化的关系。 2.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 (1)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流行文化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表现出求异、前卫、创新,又有传统的特征,易于被广大青少年接受。经典文化是指经过历史积淀选择出来的有价值的文化,具有典型性、权威性的特点,往往具有深厚的内涵,其内容的厚重性往往使其形式比较陈旧。 (2)我们衡量一个文化作品是不是流行文化,主要是看它的接受群体是否广泛,是否在一定时期内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而衡量一个文化作品是不是经典文化,主要是看它本身的价值,看它的内容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3)不能笼统地说经典文化优于流行文化或流行文化优于经典文化。如果传统的经典文化能够不断更新其表现形式,借流行文化之长,补己之短,就有利于发挥其作用;而有些优秀的流行文化经过时间的检验和历史沉淀后也可能成为未来的经典文化。 3.比较“大众文化”和“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是就文化传播的广泛性而言的。在历史上,文化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而只能在少数人中传播,那种文化状态是很有局限性的。随着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和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以营利为目的,采用现代科技和机器设备规模化地生产文化产品,通过市场运作和大众传媒广泛传播,为社会大众所广泛接受和参与,这就是西方学者所指的“大众文化”。 (2)“大众文化”并不界定文化内容,而“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则强调两方面:第一,文化要贴近人民大众,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第二,文化的内容必须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而不能是庸俗的、低趣味的。可见,“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与通常所说的“大众文化”在内容上是有差别的,不能将二者混同。 (3)从性质的规定性来看,“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方向上要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这是说明文化为谁服务的问题。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本质,决定了我国文化要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服务,这也正是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客观需要。 (4)二者关系如图。 大众文化 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4.传统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比较 含义 作用 态度 传统 文化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若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会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危害人的发展 取其精神,去其糟粕 落后 文化 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消极作用 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腐朽 文化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起着导向作用和示范作用 大力支持和发展 5.“全盘西化”论与“文化复古主义” (1) “全盘西化”论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思潮,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自晚清以来,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很多人认为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问题,因此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将中国的封建文化全盘抛弃。以胡适、陈序经为代表的“全盘西化”论批评了中国文化本位的立场,冲击了国粹主义思潮,介绍了西方文明和科学、民主、自由思想,具有反对封建愚昧、反对独裁专制的进步作用。但是,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方法论上来说,“全盘西化”论都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2)“文化复古主义”是近代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它是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产生的,以康有为、严复等为代表。他们重新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认为传统文化的千年道统是不能丢弃的,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他们坚决反对西化主张,要求返回孔孟之道,在社会上提倡“尊孔”运动。“文化复古主义”虽然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他们死守传统的教条,不肯对传统文化持扬弃的态度,不愿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这是一种食古不化的形而上学观念,是错误的。在新文化运动中,“文化复古主义”思潮受到了新文化运动的猛烈批判。 6.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只有建立起文化自信,才能让文化自觉变成扎实的行动。因此,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7.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者的关系 (1)含义 物质文明:人类物质生产的一切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表现。 政治文明:人类社会制度进步的标志,是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制度的总和。 精神文明: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文化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境界的标志。 (2)三者的关系 “三个文明”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首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在“三个文明”的关系中处于基础和中心地位,它最终决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和性质,推动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物质文明为基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其次,政治文明在整个文明系统中起着主导方向和保证作用。政治文明不仅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而且决定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再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区别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相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而言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而言的 联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把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作为科学内涵,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根本目标 9.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区别 性质 社会主义公益事业 文化企业 目标 主要追求精神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追求价值和利润 方式 主要依靠政府部门公共投入 按照价值规律,采取市场化运作 范围 学术研究(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文化艺术以及博物馆 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 联系 都以文化为内容,都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都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都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10.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1)个人主义是源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意识,是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个人主义鼓吹自我至上,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牺牲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 (2)集体主义是源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意识,它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的。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正确道德原则。集体主义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价值取向。 1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尊重文化多样性并不矛盾 (1)文化多样性并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指导思想不能有多个而只能有一个,那就是马克思主义。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坚持为人民服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统一的。 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③思想文化越是多样,越是需要“主心骨”,以保证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④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 12.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1)区别: 最高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预见,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们的最高理想。 共同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联系:相辅相成。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13.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区别和联系 科学文化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 区别 含义 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 文化 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自省、自律 作用 ①通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不可抗拒的物质力量促进生产关系的变化。②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改变人们的观念,尤其能够使人们在科学技术的实践中逐步形成诸如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服从真理、不盲从权威、反对任何形式的迷信等科学精神 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给人以动力,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在强调“四有”时,特别把“有理想、有道德”放在重要位置 联系 ①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统一的。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既要重视科学文化修养,又要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二者不可偏废。 ②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