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政治新优化浙江大一轮习题:必修4生活与哲学课时训练29
课时训练29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时训练第57页 一、判断题 1.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 答案 T 2.(2018浙江4月选考)“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是运动与静止辩证统一的生动写照。( ) 答案 T 3.(2018湖州安吉高二质检)“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一种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不变论。( ) 答案 F 解析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是一种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诡辩论,题目中认为该观点是不变论是错误的。 4.(2018浙江绍兴3月模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反映了规律的普遍性。( ) 答案 F 解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反映了规律的客观性。 5.(2018浙江金丽衢高二期末调研)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 答案 F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因此,题中观点错误。 二、选择题 6.(2016浙江10月学考)我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在《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实际上已经猜测到了( ) ①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②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③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 ④规律是可以用来造福人类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及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材料中荀子观点的意思是天道(自然规律)是持久不变的,它并不因为尧而存在,也不因为桀而消失。用符合治理它的规律来适应它,就获得吉祥;用导致混乱的办法来对待它,就会遭到凶灾。这一观点包括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是可以用来为人类造福的,③④正确。①②不符合题意。 7.近年来,随着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间许多的物质新形态,如暗物质、暗能量,但没有发现宇宙间存在所谓的“上帝”和诸神的活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上帝”和诸神在世界产生后就消失掉了 ②自然物都是统一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③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进一步得到科学的证明 ④人类产生后自然物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上帝”和诸神本身就不存在,无所谓消失,①错误。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④错误。天文学家通过实验验证了世界的物质性,②③符合题意。 8.(2016浙江4月学考)用干细胞修复受损和衰老的组织,造福人类健康,这是医生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必须让干细胞按照人的指令实现分化。最近,科学家们终于通过控制干细胞内部的Nanog蛋白,精确操纵了胚胎干细胞的分化。这表明( ) ①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 ③人可以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和把握规律 ④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内涵、人与规律的关系。科学家们让干细胞按照人的指令实现了分化,说明科学家们在尊重细胞运动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②③④符合题意。①与题意不符。 方法技巧 在做选择题时,凡是看到选项中出现“人可以改变规律”“人可以创造规律”“人可以消灭规律”“人可以无视规律”“人可以凌驾于规律之上”“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只能任规律摆布”等说法,都可以直接排除,逆向选择题除外。 9.(2015浙江10月学考)“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 ①运动和静止相互包含 ②运动包含静止,静止不包含运动 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④物质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就坐地而言,人相对于地是静止的,但要随地球“巡天”而“日行八万里”“遥看一千河”。这说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①③④正确。②中的“静止不包含运动”说法错误。 10.清朝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诗句蕴含的哲理是( ) ①世界是运动的 ②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不受人的意识影响 ③自然界的变化、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④在客观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暮春》一诗揭示了自然界有着客观规律,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①③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并不是不受人的意识影响,②错误;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排除④。 11.在每个人活着的若干年中,从少年到青年,又到中年、老年,始终是我们自己,而不会变成其他人。这表明( ) A.任何事物要么运动要么静止 B.任何事物只有静止没有运动 C.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答案 D 解析 “在每个人活着的若干年中”体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始终是我们自己”体现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因此材料表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正确;事物是绝对运动的,要么运动要么静止的观点不正确,A不选;只有静止没有运动的观点错误,B不选;材料强调的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并没有强调运动的绝对性,C不选。 12.欧洲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在太空真空环境中生存的动物——水熊(下图)。不仅仅是在太空,它们中的一部分还可以同时在真空和太阳辐射条件下生存,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可以在双重严酷条件下存活的动物。这说明( ) 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生物是神创造的 ③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存在和发展条件 ④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水熊可以在双重严酷条件下存活,这表明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①正确;生物是神创造的本身观点错误,②不选;水熊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可以在双重严酷条件下存活的动物,这说明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存在和发展条件,③正确;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在材料中没有反映,④不选。 13.(2018浙江宁波高一期末)《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在国内掀起了一阵全民皆诗的文化热潮。节目通过对传统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了全民读诗、学诗、赏诗。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哲理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相近的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C.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答案 B 解析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所含哲理与其相近,B符合题意;A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与题意不符;“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意为人生别离不能常相见,经常像西方的参星和东方的商星一样此出彼没,C体现了运动的观点,与题意不符;D体现了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与题意不符。 14.(2018浙江宁波十校联盟期末)《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是因为( ) ①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③人们可以根据主观需要改造世界 ④人们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是指在合适的季节播种就有粮食吃,在合适的季节到山里去就有木材用。这表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故①④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自然规律,并未涉及社会规律,故②不符合题意。③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根据主观需要改造世界。 15.(2018浙江宁波适应性考)“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指导着人们按季节、气候调节休息和劳作。如“春不种,秋无收”“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这说明,我国古代人民( ) ①依据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建立节气与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 ②认识到自然界和农耕实践存在具体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③发现节气,但人在节气规律面前是不自由的 ④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规律的内涵。自然界发展是有规律的,二十四节气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和农业生产结合起来,建立起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并非规律,①正确,②错误。自然界的变化和农业生产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③正确。农业生产活动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不是社会变革,且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④说法不准确。 16.(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开学考)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这告诫我们( ) A.自然界发展的客观性要求顺应自然界的发展 B.我们应根据自身需要改变自然界原有联系 C.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 D.要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创造和利用规律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人与规律的关系。题目中,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这告诫我们自然界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即自然界发展的客观性要求顺应自然界的发展,故A正确。B中“根据自身需要”的表述错误。C不符合题意,题目中没有涉及发挥主观能动性。D表述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不能被创造,只能被认识和利用。 易错提醒 人可以创造、消灭规律 提示: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不能被创造、改造和消灭,只能被认识、尊重和利用。 17.党的十九大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遵循规律相结合 ④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遵循规律相结合,①③符合题意;②属于世界观,不是方法论,与题意不符;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而不是坚持客观与主观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④说法错误。 18.《菜根谭》云:“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这说明了( ) ①静与动、苦与乐以人的心境为依据 ②静与动、苦与乐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动与苦是绝对的、静与乐是相对的 ④静与动、苦与乐分别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文言文的意思是:在静寂无声中保持宁静不算真正的静,能在喧嚷的环境中静得下来,才算真正达到静的境界;在快乐的境遇里感到快乐不算真正的快乐,能在困苦的环境中体会到快乐,才是真快乐。这强调的是静与动、苦与乐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②④正确;①错在以人的心境为依据,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③说法错误。 19.漫画中父亲的做法( ) ①忽视了静止的条件性、暂时性和相对性 ②体现了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③忽视了运动的无条件性、永恒性和绝对性 ④体现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漫画中的父亲以成长中的小树为尺度来衡量孩子的身高,他只看到了孩子的身高,但没有看到小树也在不断长高,而且树的生长要远远快于孩子的成长,因此父亲的做法忽视了树静止的条件性和相对性,忽视了树运动的无条件性、永恒性和绝对性。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与漫画寓意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项。 20.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牖:yǒu,窗户),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据此可知( ) A.老子的上述观点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B.“不窥牖,见天道”说明人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C.该观点正确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 D.“不出户,知天下”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 D 解析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牖:yǒu,窗户),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体现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D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三、主观题 21.(2018浙江杭州高考命题预测卷)地名是基础地理信息,是活跃的文化细胞。我国地名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底蕴深厚,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彰显着中华儿女的“情”和“梦”,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充分有效运用那些有意味的地名,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遗产,能够成为一种鲜活的爱家乡教育的生动形式,唤起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守”和“变”的关系,既要保护好、传承好、使用好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又要推动地名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 运用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应如何处理好“守”与“变”的关系,推动地名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 答案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一方面,要加强地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保护好、传承好、使用好有文化积淀的地名。另一方面,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内容,提高新生地名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促进地名文化创新发展。 解析 本题要求运用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应如何处理好“守”与“变”的关系,推动地名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包括三个层面:①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解答本题可从以上三个方面考虑。“守”即要保护好、传承好、使用好有文化积淀的老地名,可考虑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变”即要推动地名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可考虑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处理好“守”和“变”的关系,可考虑坚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2.(2018浙江宁波高二期末)电视剧《青恋》登录央视一套黄金档,讲述浙江湖州85后创客回乡创办生态农庄的故事。作为习近平“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浙江湖州安吉县曾走过“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邪路,也走过“绿水青山自动会变成金山银山”消极保护的弯路,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千家万户。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安吉县发展之路的转变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 (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必须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自觉遵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才能不走邪路弯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我们要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安吉县发展之路的转变给我们的启示。可运用规律是客观性、人与规律的关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等知识,阐明安吉县发展之路的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