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事热点专题54--聚焦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事热点专题54--聚焦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

专题07 聚焦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 ‎2019年9月20日,2019年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开幕,来自海内外数千名嘉宾,聚焦制造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共谋制造业发展未来。本次大会以“创新创业创造.迈向制造业新时代——携手全球中小企业.共创智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未来”为主题,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和安徽省政府等共同主办。本大会首次设立“主宾国”,英国应邀作为本届大会的主宾国,在现场设立了1300平方米的英国国家馆。本次大会突出“国家级、世界性、制造业”的定位,总布展面积6.1万平方米,分为国际制造、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无人驾驶汽车体验等十大展区。除主旨论坛外,大会还举办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中小企业精品制造高端论坛、工业互联网高端论坛、中国民营制造业发展高峰论坛等10余场平行论坛,以及“央企、民企、外企、港澳企、台企、侨企”六大板块项目对接活动。当日,大会还发布了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合肥宣言》。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各国需要加强合作、互学互鉴,共同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习近平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制造业新技术蓬勃发展,为促进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共享共赢作出积极贡献。‎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 ‎1.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以前,国内企业对自主创新能力的长期忽略,导致中国产业徘徊于世界产业链低端,阻碍了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总体落后局面的改变。因此,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企业生产经营的转型。推动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是提高我国制造业价值创造能力,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我国企业应抓住新的机遇,制动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加快制造业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3.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分配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国家要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调动人们参与创新的积极性,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样,才能促进制造业加强研发和创新,促进制造业走向智能化。‎ ‎4.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当前,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它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5.坚持对外开放。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日益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推动全球制造业发展进入一个深度调整、转型升级的新时期。因此,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6.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为了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要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提升国际合作水平与层次,推动重点产业国际化布局,引导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7.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逐渐由大变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要加快国内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上升,要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8.科学的宏观调控。全球化竞争的大背景,要求政府摒弃不作为的无政府心态。政府要通过完善环境,支持示范项目建设,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9.落实新发展理念。我国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任务。为此,必须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促进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 ‎10.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万众创新,依靠改革创新加快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要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制造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11.坚持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制造业发展也站到了爬坡过坎、由大变强新的历史起点上。因此,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增强制造业发展的新动力。‎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强化行业自律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企业提供品牌推介、品牌评估和诚信评价等专业服务,提高产业治理水平。‎ ‎2.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中国制造”的领导核心。提高中国制造业水平,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为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 ‎3.国际竞争的实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有利于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为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制造产业。‎ ‎2.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并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我国的制造业水平,要依靠发展科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科技支撑。‎ ‎3.发扬民族精神。“中国制造”要实现弯道超越和自我突破,在根本上要依靠由亿万人构成的劳动者队伍及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气度,这就格外需要精神的统摄和引领,弘扬民族精神,激发民族制造的内在精神动力。‎ ‎4.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制造业物化了最新的科技成果,是各国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打造制造业强国,必然要求提高科技水平。应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弘扬科学精神,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意识的能动作用。《中国制造业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正确的意识对推动事物发展具有指导促进作用。企业要抓住机遇,瞄准市场需求,在国际产能合作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整体决定部分,要树立整体的观点。品牌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打造品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质量提升的过程,服务改善的过程,技术创新的过程,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值的过程,也是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过程。‎ ‎3.系统优化的方法。近年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导致中国工业整体增速进一步放缓,传统制造业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任务。因此,必须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关键环节。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4.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 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从制造强国行列到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再到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说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要经历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才能实现制造业质的飞跃。‎ ‎5.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尽管装备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一路攀升,但由于全球经济状况转变,我国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人工成本迅速攀升;另一方面,周边新兴经济体的供给替代作用开始逐步显现。‎ ‎6.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应该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向好的方面转化。中国不仅要做制造业大国、强国,而且要生产出更多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精、尖、新产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为此,要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7.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实现中国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必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实现占GDP1.5%目标的基础上,保证科技投入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增强自主创新、“中国创造”的能力,构建经济成长的持久动力。‎ ‎8.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制造”现阶段的发展瓶颈是科技创新。“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靠的还是科技创新。打造制造业强国,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创新在推动社会生产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9.人生价值的实现。“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由大变强的关键期。当代制造业的科技工作者,应抓住“中国制造2025”的契机,用自己的劳动奉献于社会,创造社会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1.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有利于( )‎ ‎①提高人力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节约资源 ‎ ‎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④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技术创新。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对于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节约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②④符合题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与提高人力成本、“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无直接关系,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2.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以下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是( )‎ ‎①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化解过剩产能 ‎ ‎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张 ‎ ‎③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 ‎ ‎④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引导消费者适度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化解过剩产能,并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对于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①③符合题意。制造业发展与城市规模扩张、适度消费没有直接关系,排除②④。故本题答案为C。‎ ‎3.要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改革创新加快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发展观,推动我国制造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落实创新发展观的哲学依据是( )‎ ‎①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②创新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 ‎ ‎③创造性思维可以直接促进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 ‎ ‎④在辩证否定中实现理念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否定与创新意识。落实创新发展观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理念与实践的创新与发展,②④符合题意。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排除①。思维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对客观事物发生作用,排除③。故本题答案为D。‎ ‎4.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日益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推动全球制造业发展进入一个深度调整、转型升级的新时期。这启示我们( )‎ ‎①应当立足整体,实现整体最优点目标 ②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 ‎③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 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着眼局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关系。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表明要重视整体,统筹考虑,①③符合题意。材料着重强调整体,排除②。④中“着眼局部”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5.在全球化竞争的大背景下,政府在制造业发展中,要摒弃不作为的无政府心态。政府在制造业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是 ‎①优化营商环境,支持示范项目建设 ②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 ‎③鼓励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④通过增资扩股、股权转让等股权合作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政府职能。政府只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示范项目建设,鼓励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才能摒弃不作为的无政府心态,促进制造业的发展,①③符合题意。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股权转让等属于企业所为,排除②④。故本题答案为A。‎ ‎6.推动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是提高我国制造业价值创造能力,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我国企业应抓住新的机遇,加快制造业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这表明( )‎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②事物的联系和变化发展不可分割,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 ‎③人们可以依据实际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 ‎④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抓住新的机遇,加快制造业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表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①符合题意。推动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是提高我国制造业价值创造能力,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表明事物的联系和变化发展不可分割,②符合题意。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联系状态,建立新的联系,排除③。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A。‎ ‎ 7.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中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这启示我们( )‎ ‎①坚持实践第一,实现人生价值 ②密切关注实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 ‎③坚定理想信念,探究事物本质 ④善于分析条件,树立创新意识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创新意识。我国制造业发展中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实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②符合题意。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条件,树立创新意识,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实践第一和理想信念,排除①③ 。故本题答案为B。‎ ‎ 8.当前,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构建以智能制造为根本特征的新型制造体系迫在眉睫,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将呈现大幅增长。加快机器人研制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制造企业应该( )‎ ‎①提高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②制定优惠政策,推动产品结构调整 ‎ ‎③以“鼎新”带动“革故”,弘扬工匠精神 ④增加资金投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技术创新。提高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鼎新”带动“革故”,弘扬工匠精神,对于加快机器人研制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①③符合题意。对企业的优惠政策是政府所为,排除②。加快机器人研制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与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没有直接关系,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B。‎ ‎ 9.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制造业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但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 ‎③敢于怀疑权威,立足实践,不断创新 ④量变引起质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尊重规律、主观能动性与创新意识。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表明想问题办事情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①符合题意。制造业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表明办事情要敢于怀疑权威,立足实践,不断创新,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从实际出发和量变引起质变,排除②④。故本题答案为A。‎ ‎10.我国虽然在传统工业机器人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但在信息网络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结合方面仍然比较滞后,互联网企业在发展机器人技术方面意识不强。为了避免未来行业发展风险并扭转现存的竞争劣势,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给我们的哲启示是( )‎ ‎①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的飞跃 ④关注矛盾两个方面的同时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我国虽然在传统工业机器人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但在信息网络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结合方面仍然比较滞后,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关注矛盾两个方面的同时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事物性质决定和事物质的飞跃,排除②③。故本题答案为B。‎ ‎11.《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大体上每一步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说明( )‎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④实现制造强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说明重视量的积累,努力实现制造强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①④符合题意。②中“必然”表述不妥,排除。材料没有强调抓住时机,③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 ‎12.当前,世界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发展在支撑智能制造、提升生产效率、增进民众福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启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这折射出(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 ‎ ‎③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受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信息技术发展开启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表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符合题意。信息技术发展在支撑智能制造、提升生产效率、增进民众福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表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受文化,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以及文化先进与落后之分,排除②③。故本题答案为B。‎ ‎13.在制造业发展中,对于表现出众的中国企业品牌、消费者满意度高的品牌、不断技术创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品牌,国家不仅要给予名誉上的奖励,还要给予减免税收等实实在在的政策。上述要求是基于( )‎ ‎①财政具有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 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③税收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④税收对改善国民经济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与税收的作用。对于表现出众的中国企业品牌给予减免税收等实实在在的政策,体现了财政具有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有利于发挥税收对改善国民经济结构发挥的重要作用,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直接涉及人民生活和经济平稳运行,排除②③。故本题答案为C。‎ ‎14.中国是制造大国,但又是品牌小国,在世界上至少有200种的产品中,中国产量是世界第一。但论大牌子,全世界排在前100名大品牌中,中国却很少。这启示我们要( )‎ ‎①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②鼓励自主创新,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 ‎ ‎③利用智能化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④扩大出口规模,发挥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技术创新。论大牌子,全世界排在前100名大品牌中,中国却很少,要求我们注重自主创新,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利用智能化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直接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出口规模,排除①④。故本题答案为D。‎ ‎15.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矛盾是供需矛盾,尤其是资源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随着人口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大,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一矛盾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这段话启示我们认识事物( )‎ ‎①既要侧重于抓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 ‎②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 ‎ ‎③既要重视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着重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 ‎④ 既要看到发展的前进性,又要注意克服前进中的曲折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资源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的特点,要求我们既要重视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着重把握矛盾的特殊性,③‎ 符合题意。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矛盾是供需矛盾,体现了事物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主次矛盾以及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排除①②。故本题答案为D。‎ ‎16.有企业坦言,他们专注于研发专利,却不敢去申请专利,一旦申请,就要对公众公开专利内容,有些竞争对手可能会模仿,这会对我们造成致命打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引进惩罚性赔偿制度,以增大侵权成本 ②企业应尽快将专利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 ‎③尽快卖出产权,满足多方面的利益需求 ④企业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增强法制意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维权意识。有些竞争对手可能会模仿,这会对我们造成致命打击,要求企业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权,④符合题意。对于国家而言,只有引进惩罚性赔偿制度,以增大侵权成本,才能保护好企业的知识产权,①符合题意。②说法绝对,排除。尽快卖出产权,不利于企业利益最大化,排除③。故本题答案为A。‎ ‎17.市场在调动微观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发现价格配置资源、应对不确定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腾飞得益于市场化导向的改革。改革的市场化导向缘于( )‎ A.通过市场调节能反映出供需的长期变化趋势 B.市场经济有良好的市场秩序,这是改革成功的保证 C.通过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D.只有通过市场调节,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作用。改革的市场化导向,有利于通过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促进改革健康发展,C符合题意。市场调节不能反映供需的长期变化趋势,排除A。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成功的保证,排除B。市场调节不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唯一手段,排除D。故本题答案为C。‎ ‎ 18.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的制成品出口国,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国际市场,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高成长发展中国家将给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持续地发展空间。这启示我们( )‎ ‎①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②创新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 ‎ ‎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增强主导全球化能力 ④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高我国竞争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高成长发展中国家将给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持续地发展空间,要求我们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努力提高我国竞争力,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利用外资和独立自主,排除②③。故本题答案为D。‎ ‎ 19.《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是因为( )‎ ‎①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能给制造业发展带来新动力 ‎ ‎②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 ‎③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 ‎④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技术创新。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有利于给制造业发展带来新动力,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①④符合题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排除②。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会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排除③。故本题答案为C。‎ ‎20.近年来,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以互联网、宽带无线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更是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方式,全球制造业发展模式呈现出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趋势,特别是服务型制造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这告诉我们( )‎ ‎①抓住有利条件,是促成质变的重要因素 ②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 ‎③客观事物是在辩证否定中不断前进的 ④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质变与辩证否定。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要求我们要抓住有利条件,促成事物质变,推动制造业发展进入新阶段,①符合题意。以互联网、宽带无线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更是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制造业生产方式,表明客观事物是在辩证否定中不断前进的,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对立统一和新事物,排除②④。故本题答案为B。‎ ‎21.新中国成立短短70年间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中国压缩型工业化历程不但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和制造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世界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为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提供经验表明(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②抓主要矛盾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 ‎③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 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实际的基础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为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提供经验,要求我们分析各国的国情,并把各国国情与中国经验结合起来,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主要矛盾和实践,排除②④。故本题答案为C。‎ ‎22.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近年来,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转型升级,加快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作为此次大会的承办地的安徽,既是生态胜地,也是制造高地。早在古代,安徽的青铜器炼铸、造纸、活字印刷等技术就领先世界。工业革命后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机动轮船都是安徽制造。新中国成立以来,世界第一台VCD、中国第一台微型电脑也诞生在安徽。如今,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更是奋勇争先、跑出了“加速度”。从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到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从世界最薄0.12毫米触控玻璃到世界最大平板显示基地,一项项创新成果,独具安徽“匠心”、蕴含“徽创”基因,彰显出中国质量、中国智造的风采,为中国制造业由“大”转“强”注入足够的信心和强大的动力。‎ 材料二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中国制造业要强起来,制造强国建设步伐要快起来。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让中国制造业强起来,关键要靠创新驱动。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我们要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勇于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让创新真正成为第一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等各种创新,在产业链上不断向中高端迈进,持续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如何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建设制造业强国的依据。‎ ‎【答案】(1)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尽管装备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一路攀升,但我国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要时刻准备走曲折的道路。②‎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应该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向好的方面转化。中国不仅要做制造业大国、强国,而且要生产出更多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精、尖、新产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为此,要采取措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整体决定部分,要树立整体和全局的观念。品牌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因此,要打造品牌,提升质量,改善服务,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增值,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2)①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并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我国的制造业水平,要依靠发展科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科技支撑。②弘扬民族精神。“中国制造”要实现弯道超越和自我突破,在根本上要依靠由亿万人构成的劳动者队伍及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气度,通过精神的统摄和引领,弘扬民族精神,激发民族制造的内在精神动力。③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制造业物化了最新的科技成果,是各国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打造制造业强国,必然要求提高科技水平。应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弘扬科学精神,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 【解析】本题以2019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为背景,以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我国建设制造业强国为素材,从文化生活和哲学角度切入,主要考查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文化的社会作用、弘扬民族精神等。其中,第(1)问主要考查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等,属于如何型哲学主观题。解答时,应着重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促进矛盾双方向好的方面转化、树立整体和全局的观念等角度分析。第(2)问主要考查文化的社会作用、弘扬民族精神等,属于依据型文化主观题。解答时,应着重从文化的社会作用、弘扬民族精神、科学技术的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