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1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承智班)(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政治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党的这一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作为国家指导思想载入了宪法。此举的意义在于: ①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完善我国的法律上层建筑以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④通过立法实践去检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金融体系发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加大,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 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改进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下 列做法及其传导结果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①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降低企业负债率→降低银行不良资产率 ②去产能,减少无效供给→有效产能价格上升→企业债务风险降低 ③实施全面风险管控→识别、分析和评价金融风险→实施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 ④提高房贷利率优惠→房产加快去库存→银行资金回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呈升值趋势,一年之内,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超过7.5%。若用P、Q分别表示中国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不考虑其他因素,正确反映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商品出口影响的图示是 A. A B. B C. C D. D 4.孩童学的第一首诗,不是“曲项向天歌”,就是“床前明月光”。中国特有的格律诗词飘逸浑雄、 沉深博大,抒情言志、笞恶鞭疾,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无数的千古绝唱,体现了中华 - 9 - 文化之大美。它源于先秦,盛于唐宋,成为中国文学群山之高峰。而明清之后特别是“五四” 以后白话诗和欧化诗盛行,中国格律诗词式微,已鲜有可传世之作,有学者对此深感忧虑。这一忧虑( ) ①表达了中华诗词创新须保持民族文化特质的愿望 ②蕴涵了对中华诗词创新性不足的忧虑 ③反映了推动中华传统诗词走向复兴的自觉 ④道出了对中华传统诗词高峰后人难以逾越的感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2015年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持续推进价格改革,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择机放开成品油价格,尽快全面理顺天然气价格,完善排污权交易价格体系,全面实行居民用水用电用气阶梯价格制度。下图中P为价格,Q为数量,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点为市场均衡点,下面关于价格改革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适宜在P1点,以保障粮食安全 ②放开后的成品油价格适宜在P0点,以实现等价交换 ③排污权交易价格适宜在P2点,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④基数内居民用水用电用气价格适宜在P2点,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6.下列人生格言最符合下图漫画的是 - 9 - A. 成功者一定具有强烈的成功企图心 B. 实现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 C. 把脸迎向阳光,你就不会看到阴影 D. 只为自己活着的人生,意义是有限的 7.《创新中国》是世界首部全篇采用人工智能配音的纪录片。该片紧扣“创新中国”的宏大主题,讲述了中国创新在全球的定位,展现中国在当前技术革命浪潮中的大国风范和责任感。下列与该片主题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苟利于民,不必法古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③天道酬勤,春华秋实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以李大钊的这句名言,昭示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精神、奋发有为的姿态。下列与此句名言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C. 非天所有,名因人立;名非天造,必从其实 D. 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9.中国特有的格律诗词飘逸浑雄、沉深博大,抒情言志、笞恶鞭疾,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无数的千古绝唱,体现了中华文化之大美。但明清之后的诗词东施效颦,特别是“五四”以后白话诗和欧化诗盛行,中国格律诗词式微,已鲜有可传世之作,有学者对此深感忧虑。这一诗愁 - 9 - ①表达了中华诗词创新须保持民族文化特质的愿望 ②蕴涵了中华诗词发展应排除外来文化影响的情感 ③道出了对中华传统诗词高峰难以逾越的感慨 ④反映了对中华传统诗词走向复兴的自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北京大学药学院研究组以流感病毒为模型,实现了流感病毒由致病性传染源向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药物的重大转变。该研究被《科学》杂志评述为病毒疫苗领域的革命性突破,被《自然》杂志称为“驯服病毒的新方法”。这一研究成果的取得,表明 ①高度的革命热情能武装头脑,指导科学实验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造福人类 ③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④意识可以改变事物原有状态,建立新联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国家公园以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为目的。国务院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指出,到2020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完成,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国家公园总体布局初步形成。到2030年,国家公园体制更加健全,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保护管理效能明显提高。为此 ①要推进协同管理,探索以社会力量为主导的保护模式 ②必须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严格国家公园空间用途管理 ③政府应明确公共管理职责,提高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水平 ④政府要制定法律法规,确保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有法可依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电力是经济发展血液和命脉的核心指标。一直以来,用电量被视为研判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风向标之一。表l2018年l~2月份我国部分行业用电情况变化数据 据此,以下推断合理的是 ①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呈现回落态势,可能得益于去产能的深入实施 - 9 - ② 用电量结构性改善折射出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向低能耗高质量转型 ③电力供给侧结构优化是我国上述行业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④新兴产业用电量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已经超过高耗能行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九鼎重器,百炼乃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宪法应坚持与时俱进。下列古语与宪法修改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③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④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4.过去,对非党员村组基层干部出现的廉洁问题,一直是纪委、监察局的“空白区”。某市监察委员会挂牌后,办案人员迅速瞄准一名违纪的非党员村主任,决定对该村主任进行政务立案,打响监委反腐的“第一枪”。可见,监察委员会的组建: A. 扩大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 B. 弥补了我国基层民主自治的不足 C. 履行了政府打击犯罪的职能 D. 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15.2018年2月22日,上海孟某为“泄私愤”在微信群中发布不当言论,侮辱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其行为挑战民族底线,拿民族伤痕开玩笑,引发网友强烈愤慨。对此,公民应该: ①处罚挑战民族情感底线的败类 ②树立正确社会历史观 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④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从2017年8月至今,一场院士之间的科学争论在互联网上“刷屏”了。争论的焦点是:我国拟耗资几十亿元建设的12米望远镜,究竟用3镜系统还是4镜系统?前者强调“成熟” - 9 - ,后者强调“创新”。这样的争论印证了: A. 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已具备直接的现实性 B. 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事物的影响更加显著 C. 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过程 D. 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知识才具有客观性 17.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宜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将成为IMF180多个成员国的官方使用货币,大大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舞台的地位,人民币入篮有积极意义在于 ①给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或留学带来便利 ②可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从而稳定人民币币值 ③对外贸企业来说,会有更多贸易对象采用人民币结算,滅少了汇率风险 ④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将要更多地考虑国际因素和国际环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8.2018年5月1日起,我国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到16%,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以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降到10%;纳税人销售额标准从50-80万元大幅上升到500万元。下列古今中外的政策与上述措施效果类似的有: ①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休养生息”②汉初贾谊《论积贮疏》主张重农抑商 ③“十三五”期间继续扩大高铁投资 ④希腊政府逐步压缩公共部门财政开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沉淀千百年的经典看似很遥远,却在自然亲切的歌词中浮现在听众面前。《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成功在于其: ①让人们重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不竭的生命力 ②是复苏文化记忆的历史呈现,更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时代强音 ③首次实现了诗和歌的结合,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④让观众在歌唱中学诗词、背诗词,是传承经典最合适的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2017年5月1日,中国邮政发行《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纪念邮票一套3枚,生动展现了守望相助70载、壮美亮丽内蒙古。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民族平等团结助推民族地区发展进步②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③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正确性④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正在形成 - 9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等待四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以下简称《舌尖3》终于于春节播出。一经播出,便延续了高话题性、高收视率。然而,在重聚吃货们目光的同时却也引发同友们的吐槽,“交叉剪料有点混乱、解说词中的不严谨有待商榷……看不到舌尖美食,只有感人故事。” 面对不少现众表示出“无法接受”这样的《舌尖3》,有业内人士认为,美食纪录片的市场环境,从《舌尖1》到《舌尖3》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前两季的基础上,第三季如果没有更多的创新、突破和发展,受众不会满足。 之前对于韩国泡菜入选世界六大非遗美食,很多网友忿忿不平,中国制作泡菜的工艺历史悠久,《诗经》中早有记载。但日前中国有89个国家级的非遗美食,却没有一个是世界级,,这成为一大遗憾。《舌实3》创作团队曾为一个白菜去到扬州四五趟,还找到农业大学专门研究农史、蔬菜史的专家,辗转多地去查资料,花费大量心血,只为搞清白菜从北到南是怎么演变的、中国白菜怎么传到韩国的。《舌尖3》希望不仅能诠释美食和人,也尝试去理解其所根植的文化沃土与时代的流转。他们认为美食背后的文化和文明,才是《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的根和魂。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传承中国文化的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2)从“认识论“角度分析对《舌尖3》褒贬不一的原因。 (3)请简要介绍一种家乡美食,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2条理由。 22.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广袤的农村是传统文化的发生、繁衍、生息之地。农村各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传统文化的遗存不仅包括文物,还包括能够保存乡村记忆的一些古老建筑,如老宅子、庙宇、祠堂、戏楼、书院等,还包括农耕文明中一些日常的劳动工具,如马车、水磨、犁铧等;还包括一些生活用具,如马灯、风箱、轱辘、碾盘、拴马桩等。这些传统建筑和农耕文明的器具,寄托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反映出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保留着人们对传统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 - 9 - 乡村文化是传统的,乡村信仰是朴素的。但是,随着城镇化浪潮的加剧,人口向大中城市迁徙,农业人口的减少,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一定冲击,致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在农村有逐渐流失的趋向。同时,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地方一味追求生活的舒适便捷、村容村貌的整洁,不太重视对传统文化遗存和文化形态的保护,导致一些老牌坊和戏楼被拆除或遗弃、一些古老的风俗习惯无人继承或消失、一些传统的庙会因人口的减少而气氛冷清。乡村文化的各种遗存流失现象亟待加强保护,唤醒当代人继承发扬乡村传统文化既急迫又必要。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分析应如何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 (3)结合材料,为乡村文化的振兴提出两条建议。 - 9 - 参考答案 CABAC AABBC CABDC CCAAA 21.(1)依托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绕文化;借助大众传媒等现代化手段和方式;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加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增强认同感。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为变化的实践,他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出现差异,是人们对《舌尖3》产生认识分歧的一个原因。②客观条件是认识产生的前提条件,受不同历史时期人们认识条件差异的影响,不同时期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会有差异,所以对《舌尖3》提出诟病的人也较之以往有所增加。③由于人们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各自的立场、世界现、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构成、欣赏角度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对同一问题的认识也会有差异,对《舌尖3》的评价也会褒贬不一。 (3)可列举当地一款美食。理由中要有文化生活知识:如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与经济相互交融等。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均可得分。 22.(1)①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③加强对农村传统文化遗存和文化形态的保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农耕文明的保护和传承,促进乡村经济振兴。 (2)①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②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重视对农村传统文化遗存和文化形态的抢救和保护,创造性转化,避免因城镇化浪潮加剧而导致农村文化的流失。③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立足于我国乡村振兴的实践,创新性发展,融入时代精神。 (3)①加强文物宣传保护,提高农民的文物保护意识;②留住人才,吸引年轻人投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③在保持原有村落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业;④挖掘农村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趣味。(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