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牡一中2017级高三学年上学期10月份考试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40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 ‎1.《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 稳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 B. 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D. 导致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材料中“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说明姬姓贵族在封国中占居的比例很大,周朝成为姬姓贵族统治的天下,以此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对后世影响最大,故B项正确;A项适合初期分封制,后期导致政权瓦解;C、D都是秦朝时期形成的政治现象应排除。‎ ‎2.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主要说明 A. 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B. 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 C. 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 D. 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两个‘副产品’”之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时期,此时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又在边地设郡。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传统的血缘政治开始让位于地缘政治,分封的宗法政治开始让位于类似于公务员制度的官僚政治。材料中“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所产生的两个“副产品”中的察举制,打破原来的世卿世禄制,也使血缘关系渐趋减弱。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君主专制并不“完善”,排除;C项,中国古代历史自秦朝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汉朝不是社会转型时期,排除;D项,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地方势力不能决定集权的发展,排除。‎ ‎3.据记载,东汉豪强田庄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每年春耕前后,庄园主“赈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秋收前后,“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对同宗贫困而死者则纠合宗人,合族收葬。冬月腊日,“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休农息役。”这一现象 A. 加快了土地租佃关系的形成 B. 淡化了农村的宗法宗族观念 C. 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D. 促进了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东汉豪强田庄控制大量依附人口,为了消弭农民的反抗,豪强地主有意识地利用宗亲关系,分化农民,强化了对庄园内农民的控制。东汉豪强地主利用庄园不仅控制地方经济、军事,还控制地方政权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土地租佃关系涉及的是土地经营方式,与材料信息无关;B选项错误,材料现象有利于强化豪强田庄内部人口的宗法宗族观念,而不是淡化了观念;D选项错误,地主土地私有制涉及的是土地的所有权问题,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唐代的科举取士不仅依据试卷成绩来录取及第者,而且还考察应考者平时的文学作品,参考其社会声望,并且允许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当时称为“公荐”和“通榜”。这一做法 A. 利于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 体现了君主对效率优先的追求 C. 可能影响人才选拔的公平性 D. 拓宽了下层读书人的入仕渠道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唐代科举取士的依据,包括“试卷成绩”、“平时的文学作品”,‎ ‎ “社会声望”等,同时还存在 “公荐”和“通榜”,可知影响最终结果的有多种因素,尤其是声望和考官推荐,其中的人为因素和不确定性比较明显,故C项正确。因为“公荐”和“社会声望”等中央不能统一控制,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取士时参考多种因素,不能体现“君主”对效率的追求,B项错误;从“声望”和“考官”推荐影响取士来看,“下层”读书人的入仕渠道会受到限制,并不能拓宽,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5.“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小名。”据统计,从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这反映了 A. 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B. 选官标准不断放宽 C. 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D. 社会风气渐趋开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古代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从材料“从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可以看出,朝廷加强了对官员的评价和控制,由此说明明清时期思想控制日趋严密。故答案为C项。A项,明清得谥号的官员多并不意味着官僚机构的日益膨胀,排除;B项,明清得谥号的官员多与选官标准无关,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风气相关的信息点,排除。‎ ‎6.据《宋会要辑稿》载,北宋中期全国年上供丝绸总计355万匹,东南和四川共计257万多匹,占全国2/3,其中仅江浙一隅就达125万多匹,占全国1/3以上,丝绵则超过2/3,而北方各地仪占1/4。据此可知,北宋中期 A. 北方经济逐渐走向没落 B. 南北方经济水平逐渐趋于一致 C. 经济发展促进丝织业重心转移 D. 南方的文化影响力上升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的“东南和四川共计257万多匹,占全国2/3,其中仅江浙一隅就达125万多匹,占全国1/3以上,丝绵则超过2/3”来看,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丝织业重心转移到江南一带。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只是丝织业领域的变化,不能得出北方经济走向没落和南北方经济水平逐渐趋于一致的结论,排除A、B项;材料中的现象与文化影响力上升无关,排除D项。‎ ‎7.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A. 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 体现了儒家修齐治平的道德自觉 C. 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 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引文可知,朱熹认为国家以民为本,社稷是为民而设立,而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民既然为国家的根本,那么统治者就要努力去争取民心,从而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故D选项正确;材料中强调了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并非强调君主至尊的观念,故A选项错误;修齐治平指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材料没有体现提高自身修为,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安抚天下百姓的内容,故B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存天理,灭人欲”旨在强调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约束人的行为,维护封建统治,与题干中的民本思想不合,故C选项错误。‎ ‎8.公元前6世纪初古希腊的“公益捐獻制”,是城邦举办文化娛乐活动时,根据收入或资产向富有公民征收不定税额的制度。公益捐献的项目很多,主要包括戏剧比赛、合唱队和歌舞培训等费用,还有战争、祭祀、节庆活动等费用开支。这种制度 A. 提高公民文化修养,促进民主政治完善 B. 缓和公民内部矛盾,加强城邦的凝聚力 C. 增进了城邦间交流,营造城邦友好氛围 D. 推进社会精英的责任感和公民爱国热情 ‎【答案】B ‎【解析】‎ ‎【详解】公益捐献制使富有公民的部分财产为大多数贫困公民所分享,有助于缓和社会的内部矛盾,它在拉近贫富差距的同时,也加强了公民集体的凝聚力,巩固了城邦的统治,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提高公民文化修养、城邦间交流,AC选项排除;城邦富有的不一定就是精英,公民爱国热情未体现,D选项排除。‎ ‎9.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这此变化说明了古罗马 A. 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B. 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平等的原则 C. 制定万民法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 不断完善公民法,调整借贷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延期债务偿付令”、“通过新的法案”可知古罗马已经不是依靠习惯法调整社会关系,故排除A项;题意主要反映了借贷利率的调整,没有体现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平等的原则,故排除B项;根据题意中的时间可知当时古罗马正处于共和国时期,还没有形成万民法体系,故排除C项;罗马共和国时期应用的是公民法,根据题意内容可知当时古罗马不断调整公民法内容以调整借贷关系,故选D项。‎ ‎10.“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 A. 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 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 欧洲出现“商业革命” 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答案】A ‎【解析】‎ 根据“东西方贸易逆差”“欧洲货币短缺”“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可知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故A项正确;“价格革命”“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B、C错误;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工业革命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11.16世纪欧洲上演的一部戏剧中,女主人公鲍西亚曾发出感叹:“一个活着的女儿的意志,却要被一个死了的父亲的遗嘱所钳制”,但“年轻人是一头不受拘束的野兔,会跳过老年人所设立的理智的藩篱。”这部作品 A. 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发端 B. 彰显了作者理性主义的精神 C. 反映了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想 D. 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文学风格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年轻人是一头不受拘束野兔,会跳过老年人所设立的理智的藩篱。”可知体现的是对人性和价值尊严的肯定,体现的是人文主义,C选项符合题意。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的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A选项排除。理性主义是在启蒙运动时期,时间不符,B选项排除。浪漫主义强调的是人的情感抒发,D选项排除。‎ ‎12.如下图所示,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修正可以用来证明 A. 历史评价易受到人的主观意识干扰 B. 两次工业革命对科学理论产生的贡献 C. 历史叙述真实性易受时代因素影响 D. 科学革命理论具有自我完善的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修正是基于社会现实情况的发展,而不是受到主观意识的干扰,故排除A项;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修正是基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而非由于工业革命,故排除B项;时代因素影响的是历史叙述的内容,而不是其真实性,所以历史叙述真实性易受时代因素影响的说法有误,故排除C项;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修正体现了科学革命理论的自我完善,故选D项。‎ ‎13.世界各国的政体各异,都是本国国情的产物。下列四种政治体制的图示,属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英国的首相由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产生,然后由国王形式上任命,对议会负责,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是德国式的君主立宪制运行流程,排除;B选项法国的议会制共和制,排除;D选项是中国的三公九卿制,排除。‎ ‎14.1883年,恩格斯在致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爱·伯恩施坦的信中说:“远距离输电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它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恩格斯旨在说明 A. 电力推广将导致阶级斗争的终结 B. 科学技术对社会变革的重要影响 C. 发展电力是德国革命成功的关键 D. 电气技术取代蒸汽技术的必要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时间“1883年”可以知道,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根据题干“远距离输电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它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结合所学可以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社会变革,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阶级斗争、德国革命、电气技术取代蒸汽技术的信息,故ACD三项错误。‎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5.瓦列金·别列什科夫(俄)在论著中写道:“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劳动时,农民用一季收成便让全国人吃饱饭。手工业者和服务业的人们也期待着顺利发展生产。重要的一点是,过去的苦难还没有摧毁人们的心理。大多数人们渴望着能够带来快乐富足的劳动。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挣到钱,食品和商品的丰富显示了好好劳动的意义。”这些状况的出现是由于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战时共产主义”的执行 C. 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D. 赫鲁晓夫改革的推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劳动时,……手工业者和服务业的人们也期待着顺利发展生产”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些状况的出现和苏联(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有关,激发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故选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和农业集体化开展时期,苏联(俄)的农民都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劳动,故排除B、C项;赫鲁晓夫改革针对的是斯大林模式,当时的农业生产还处于国家的计划掌控下,农民也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劳动,故排除D项。‎ ‎16.宣传画是“看得见”的历史。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两者都 A. 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 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C. 有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D. 合理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苏联五年计划实行计划经济,体现了国家干预的特征。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国家干预经济,选项A正确;苏联五年计划损害了农民利益,排除B;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国内外环境不同,排除C;苏;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并未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排除D。‎ ‎17.1936年,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受苏联作家协会之邀进行访问,后来发表了《访苏归来》随笔集。在书中描述,一些地方的商场,普通百姓排起长队,耐心地等待,尽管量少质差,也都高高兴兴,显得很快活,很幸福。由此可知,此描述作为一种史料 A. 属于文学性描述已脱离历史语境 B. 属于个人评价不具有史料价值 C. 证明西方世界对苏联的恶意丑化 D. 真实的苏联人民生活状况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1936年”“一些地方的商场,普通百姓排起长队,耐心地等待,尽管量少质差,也都高高兴兴,显得很快活,很幸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苏联实行的是斯大林体制,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材料描述符合当时苏联人民生活状况,反映了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故答案为D项。AB 项,材料属于作家的旅游见闻,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真实的历史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对苏联的丑化,而且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正在经历着严重的经济危机,为渡过危机需要向别的国家学习、借鉴经济发展的经验,或者向别国输出自己国家过剩的机器、产品,不会恶意丑化别国经济,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1936年”“一些地方的商场,普通百姓排起长队,耐心地等待,尽管量少质差,也都高高兴兴,显得很快活,很幸福”。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 ‎18.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 服饰的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 B. 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C. 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空前繁荣 D. 攀比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答案】B ‎【解析】‎ 由题干中的“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下至娼优隶卒”也“俨然望族之家”等信息可知,当时单凭服饰已经难以判断出人的等级了,故选B;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19.“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总的说来……平等主义社会使命至少跟它的种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收力。”这一评论提到的“文件”‎ A. 充分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 B. 反映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诉求 C. 激发农民阶级开展反帝爱国运动 D. 兼具革命性和空想性的双重特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清朝封建地主所有制,建立“平均主义”理想社会的愿望,这属于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特点;材料“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体现《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但“平等主义社会”具有空想性,可见《天朝田亩制度》兼具革命性和空想性的双重特点,故D项正确;平等主义的做法不可能充分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农民阶级而非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纲领,排除B;太平天国运动将矛头指向清王朝,排除C。‎ ‎20.观察下面的江南制造局支出(1867~1894年)表,从中可知江南制造局(注:根据魏之荣《江南制造局记》卷四的有关材料计算编制)‎ A. 管理上体现出以洋为师的特点 B. 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经营上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D. 为参与市场竞争做好了准备 ‎【答案】B ‎【解析】‎ 解读表格信息,可知在江南制造局支出项目中,订购物料及预付各洋行定银的支出占到总计百分比的49.50%,是最主要的开支。这就充分说明当时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A项和C项在江南制造局支出(1867~1894年)表中没有体现;D项表述错误,江南制造局的产品不投放市场,只归官府使用。‎ ‎21.下表清末立宪进程概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立宪派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 B. 民众普遍参与清末民主运动 C. 立宪风潮客观推动了革命形势 D. 清政府积极推动立宪的进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表格可知,立宪派采用的是“积极宣传”“上书”“请愿”等有节制的行为,并非“毫不妥协”,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立宪派的活动,没有反映民众的参与,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表格,结合所学,立宪派呼吁的立宪、开国会,最后却是建立了一个“皇族内阁”,导致立宪派与清政府离心离德,客观推动了革命形势,故C项正确;清政府立宪运动主要目的是消弭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本身是被动的,故D项错误。‎ ‎22.孙中山说:“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之有参政,盖事所必至。”据此,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破天荒地宣布赋予几千年来备受歧视的妇女以参加各级政权的权利。这反映了 A. 女子从此获得了参政民主权利 B.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C. 妇女有了维护权利的民主意识 D. 辛亥革命使民主政治得到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提及孙中山主张女子参政,后来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真正实现了女子获得参政的机会,这充分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得到发展,D正确;“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不能单纯说明女子从此获得了参政民主权利,A错误;材料中女子参政并不能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B错误;材料主要是说明女子参政的信息,并不是说明辛亥革命时期妇女有了维护权利的民主意识,C错误。‎ ‎23.下列选项,对下表的正确解读是 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情况 ‎1890年 ‎1908年 ‎1920年 市场商品总值(单位:亿两)‎ ‎11.74‎ ‎22.99‎ ‎66.10‎ 市场商品中洋货所占比重(%)‎ ‎12.09‎ ‎21.64‎ ‎12.84‎ A. 市场商品总值增长主要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 B. 洋货所占比例子上升是因为上海等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C. 市场商品总值增长最快时期主要是由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D. 洋货所占比重下降是因为抵制洋货、使用国货运动的开展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1890年到1920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不是持续发展,而是曲折发展,故A选项错误;洋货所占比例早1890年到1908年上升,但上海等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在鸦片战争时期,故B选项错误;市场商品总值增长最快时期在1908年到1920年,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在1895年后,故C选项错误;洋货所占比重下降在1908年到1920年,其原因是当时抵制洋货、使用国货运动的开展,故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属于典型的表格数据分析类选择题,学生应该注意仔细分析1890年到1920年市场商品总值和市场商品中洋货所占比重的数据变化,同时熟练掌握各个历史阶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和重大史实,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24.“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的诸多不同时代、不同区域内的事情有着诸多的相同点或者相似点。如对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进行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 A. 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 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C. 都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 D. 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学说,故D项正确;美国未经历封建社会,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后成为一纸空文,故B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不是工业近代化的产物,故C项错误。‎ ‎25.梁启超曾说,魏源所谓“以夷攻夷”、“以夷款夷”、“以夷长技以制夷”之三大主义,“由今观之,诚幼稚可笑,然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其意在强调魏源 A. 抛弃了藐视西方人的传统观念 B. 改变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 C. 找到了反抗外国侵略正确途径 D. 开启了近代学习西方先河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学习西方思潮。据题意可知,魏源之“攻夷”“款夷”“制夷”三大主义皆是回答如何学习西方,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首要话题,故能“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答案为D项。当时夷夏之辨仍流行,对西方仍用蔑称,故A项错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标志是总理衙门的设立,近代外交观念尚未形成,排除B项;魏源对西方的认识只是初步的,尚未找到反抗外来侵略的正确途径,排除C项。‎ ‎26.中国共产党发布指示提出“逼蒋抗日”的方针,党中央赞成建立“民主共和国”,“苏区可成为统一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红军将服从统一的军事指挥”。这份指示应发布于 A. 九一八事变前 B. 西安事变前夕 C. 七七事变前夕 D. 八一三事变后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指示主张“逼蒋抗日”,而西安事变就是“逼蒋抗日”,中国共产党也参与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选B项。“九一八事变”发生前,中国共产党尚未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而此处要取消苏区,建立“民主共和国”,故排除A项。七七事变前夕,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已经宣布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故不符合材料语境“逼蒋抗日”,排除C项。八一三事变发生在七七事变之后,故也不符合“逼蒋抗日”,排除D项。‎ ‎27.下表为近代中国工人罢工(部分)的状况。‎ 下列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 工人阶级逐渐成熟 B. 中华民族的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 C. 列强侵略不断加剧 D. 马列主义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表格内容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人罢工的原因从最开始的自身工作的因素,逐渐转变为国家层面的政治因素,这一点体现了工人阶级的不断成熟,故A正确;材料只体现出工人阶级的反抗,无法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排除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排除D。‎ ‎28.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出自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②出自1949年的《论人民民主专政》,③出自1928年的《井冈山的斗争》,④出自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故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③①②④,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29.1964~1980年,以备战为中心、以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为核心的“三线建设”期间,我国共新设56个城市,城市总数由167个增加到223个,增长33.5%。其中,内地新设城市29个,占同期全国新设城市的52%。据此可知 A. 1980年中国城市化基本完成 B. 国家意志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C. 苏联援助促使城市数量增长 D. 中共八大方针得到贯彻实施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我国共新设56个城市,城市总数由167个增加到223个,增长33.5%”来看,这一时期的“三线建设”以国家意志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故答案为B项。中国城市化仍然在进行中,1980年没有完成,排除A项;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材料中的现象与苏联无关,排除C项;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八大确定的路线未能坚持下来,排除D项。‎ ‎30.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主要是为了 A. 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降会议的顺利召开 B. 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 C. 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 D. 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缅会谈 ‎【答案】C ‎【解析】‎ 日内瓦会议在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召开,该会议是要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选C在时间上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万隆会议在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召开,选项A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26届联合国大会在1971年10月召开,选项B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到缅甸,也就未体现出中缅会谈,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31.下表反映了建国后某时期连续4年的经济建设情况,为此我国政府 年份 粮食产量(万吨)‎ 国家职工人数(万人)‎ 国家财政收支(亿元)‎ 第1年 ‎19505‎ ‎2451‎ ‎+6.0‎ 第2年 ‎20000‎ ‎4532‎ ‎—21.8‎ 第2年 ‎17000‎ ‎4561‎ ‎—658‎ 第4年 ‎14350‎ ‎5044‎ ‎—81.8‎ A. 削减城镇人口 B. 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优先发展农村经济 D. 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图表信息分析可知,“4年”间“粮食产量”是先增后减,“国家职工人数”则呈现出递增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应该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时期,此时期总体上农业生产落后,工业产量剧增,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为了纠正1958年以来“大跃进”运动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经济发展冒进问题,新中国于1960年冬天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即注重调整城镇人口总量。故答案为A项。B项,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是1953-1956年,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优先发展农村经济,排除;D项,推行经济体制改革是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排除。‎ ‎【点睛】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32.浙江姚浜村是中国第一个实行“整村土地流转”的村庄。全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是比较成功的一种探索。此后,土地流转逐步推广开来。材料主要说明 A. 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 B. 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促进农业发展 C. 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 D. 变革土地所有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集约化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资金和技术,以期取得较多的单位面积产量,又能减少每单位产品劳动耗费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材料中的浙江姚浜村的土地流转是“全村的土地先由村里集中、进行统一规划后,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发展种、养、加工综合生产经营”,这鼓励农民将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合作社等流转,这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说明了土地流转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 有利于农业集约化经营,无法得出个体经营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这不属于提高土地公有化程度提高,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的土地流转是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没有变革土地所有制,故D选项错误。‎ ‎33.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一改以往的不承认政策,认为“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不能以施加压力的方式强迫那些不愿意的国家成为盟国。……只要这些国家决心维护自己的独立,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积极的政策,我们就应支持和援助他们”。美国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基于 A. 自身实力的削弱 B. 不结盟国家的斗争 C. 经济危机的困扰 D. 冷战对抗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除国家性质、国家实力外,国家政策的调整往往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有关: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美国为了争取更多的亚洲国家,减轻与苏联对抗的压力,表面上尊重、援助亚洲非盟友国家,但前提是“只要这些国家决心维护自己的独立”亦即不加入苏联一方。D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因此排除A、C;不结盟国家的斗争是外因,排除B。‎ ‎34.英国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在二战中功勋卓著,战争结束后,举行大选,保守党只获得了197席;而将生产、分配和交换手段的社会化列为自己目标的工党却赢得393席,工党领袖艾德礼当选首相。工党得以上台执政主要由于 A. 二战后人民普遍反对战争与渴望和平 B. 工党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 C. 工党的主张顺应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D. 英国要在两大阵营对峙中寻找平衡 ‎【答案】C ‎【解析】‎ ‎【详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工党的主张顺应了这一趋势,得以上台执政。故答案为C项。保守党也没有鼓吹战争,A项不是工党上台的主要原因,排除;工党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排除B项;当时美苏两大阵营尚未形成,排除D项。‎ ‎35. 据入世(WTO)谈判代表龙永图回忆,一般国家入世需要1—3年时间,而我们用了16年。最初6年就在讨论一个问题:“中国到底是不是市场经济?”。当时我们反复讲,我们是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相结合的。最后人家说你不要讲了,你就回答我一个问题,你们搞不搞市场经济?当时谁敢讲这个话呀!这说明当时 A. 西方国家借经济问题压制中国 B. 中国需要进一步改革经济体制 C. 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国发展不利 D. 中国入世需要权利与义务统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结合2001年中国入世,可以得出龙永图强调的最初6年发生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前,中国的改革开放还没有深化,故此选B。其它三项均明显的脱离材料,与材料无关,皆可排除。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 ‎36.下表为环印度洋区域的主要国际组织。由此看出 A. 世界经济重心向印度洋区域转移 B. 区域间国际关系民主趋势不断加强 C. 区域内政治经济合作不断发展 D. 发展中国家努力创建新经济秩序 ‎【答案】C ‎【解析】‎ ‎【详解】环印度洋区域国际组织的发展并不能说明世界经济重心向印度洋区域转移,也无法体现区域间国际关系的民主趋势发展,故排除A、B项;根据表格内容可知,环印度洋区域国际组织合作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说明区域内政治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故选C项;环印度洋区域国际组织的发展没有说明发展中国家努力创建新经济秩序,故排除D项。‎ ‎37.2019年6月,之所以《纽约时报》、《经济学家》、《金融时报》、《卫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刊文,批评美国政府滥用关税“大棒”,升级贸易摩擦,是因为美国政府这一行为 A. 阻碍了西欧国家加快联合进程 B. 破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秩序 C. 违背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规则 D. 错失了当今国际经济发展新形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2019年6月,之所以《纽约时报》、《经济学家》、《金融时报》、《卫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刊文,批评美国政府滥用关税‘大棒’,升级贸易摩擦”可知,材料强调美国政府滥用关税“大棒”,升级贸易摩擦,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宗旨和原则,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西方主流媒体纷纷刊文,批评美国政府滥用关税“大棒”,阻碍国际贸易发展,与西欧联系能否加强无关,A错误;关贸总协定在1995年被世贸组织所代替,C错误;美国制造地贸易摩擦阻碍了当今国际经济发展,D说法错误。‎ ‎38.中医学历史上有过三次意义重大的发展高潮,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中问世的《内经》、《伤寒杂病论》,到唐宋年间文化言论自由时写就的《千金方》等针对性极强的医学经典,再到明清时期程朱理学盛极一时的《本草纲目》等医书的诞生。这说明 A. 中医药学发展服务于农耕经济 B. 政治局势影响中医学的发展 C. 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D. 商品经济发展利于医学传播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医药学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繁荣是同步的,由此可见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选项C正确;材料未反映出农耕经济发展情况,选项A排除;战国时期动乱、唐宋明清政局稳定,中医药学在这两个时期都得到了发展,因此无法得出政局影响中医学发展的结论,选项B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医学的传播而是中医药学的发展,选项D偷换概念,排除。‎ ‎39.《农政全书》全书分12目: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全面揭示了古代农学的本质和规律 B. 反映了农学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 C. 是总结工农业科技进步的百科全书 D. 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政全书》表明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产物,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农政全书》不能体现农学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B选项排除。《农政全书》并未涉及工业发展,C选项排除。‎ ‎40.下面两幅东、西方绘画作品的共同点是 A. 准确客观地描绘物像 B. 运用抽象夸张的手法 C. 注重表达画家主观感受 D. 注重光与色的明度差别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人画和印象派 ‎【详解】《踏歌图》是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注重写意;《日出 · 印象》是著名的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其重点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使然。由此可见,二者都不注重写实,而是写意,寄托情感和感受,故C项正确。排除ABD。‎ ‎【点睛】印象派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作画。画家们是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作画,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上,他们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及枝节细部。印象主义的以粗放的笔法作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对笔法较草率的画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一、必做题(41题18分,42题12分,共30分)‎ ‎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 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赡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发生动摇。王朝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甲午战争后,梁启超积极宣传民族国家观念,他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欲立于民族国家之林。就必须获得广大民众认可,成为一个统一强大的民族国家。并在中国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国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意识。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的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 ‎——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答案】(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 背景: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联系;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 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 ‎【解析】‎ ‎【详解】(1‎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可知,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根据“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可知,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根据“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可知,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这些措施的背景包括: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可知,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联;根据“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可知,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根据“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可知,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第二小问,历史意义从思想解放、民主革命、民族革命、国家统一等角度概括。‎ ‎42.从总体的方面来看,首先要根据社会性质断限,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阐明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从具体方面来说,比如从某一性质的社会历史过程来看,则必须从经济状况、政治状况、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中外关系(对外关系)等多方面作综合考察,以确定其本身的断限。‎ ‎——摘自白寿彝《史学概论》‎ 选择材料中的社会性质、经济状况或者对外关系两个角度、去对世界近代史进行断限并阐明理由(断限:确定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即上限、下限)。(要求:断限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1:从社会性质的角度为世界近代史断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可作为世近代史的上限,十月革命可作为近代史的下限。‎ 理由: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在英国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革命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启蒙思想在英国萌发;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资本主义社会。(2个或2个以上史实,结论)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无产阶级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十月革命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十月革命的成功开启了社会主义时代,将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示例2:从社会经济状况变化的角度为世界近代史断限: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或者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下限是1900年前后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 理由:1500年前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推动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发展;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因此从经济形态的变化看,以1500年前后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或者:19世纪欧美工业革命使机器取代了手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起来;并且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向世界其它地区传播。因此从经济形态变化看,以1500年前后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90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的主体;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加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加发展和成熟;促使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因此从经济状况变化上来讲1900年前后可以作为世界近代史的下限。‎ 示例3:从对外关系的角度为世界近代史断限:上限是1500年前后,下限是1900年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理由:1500年以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以农耕为主,农本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决定了世界的整体格局是孤立而分散的:1500年前后资本原始积累的启动、文艺复兴的高涨和宗教改革的开始等大大增强了西欧力量,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把欧亚非彼此隔绝的土地连在了一起,世界从孤立走向整体。因此从整个世界的联系开始形成来看,1500年可以作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为了资本输出和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完全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形成。因此从世界联系密切的程度来看,可以把1900年前后作为世界近代史下限 ‎【解析】‎ ‎【详解】断限,据材料“首先要根据社会性质断限……从具体方面来说,比如从某一性质的社会历史过程来看,则必须从经济状况、政治状况、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中外关系(对外关系)等多方面作综合考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社会性质、经济状况或者对外关系等角度对世界近代史进行断限。例如:社会性质的角度为世界近代史断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可作为世近代史的上限,十月革命可作为近代史的下限。理由,再结合所学知识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人类历史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等方面阐明理由,其它角度断限,史论结合即可。‎ 二、选做题(请从43、4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均答,则按第一题赋分。共10分)‎ ‎43.【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按《中国历史大辞典•清史卷》的解释:“火耗,明清附加税之一,原为铸造钱币时,金属经火熔炼所出之损耗。”火耗银,由纳税人承担。而州县官征收钱粮加耗抵补实际损耗的余额即“耗羡”。顺治元年七月八日,摄政王多尔衮就曾在谕令中发出“如有官吏朦胧混征暗派者,察实纠参,必杀无赦”的警告。康熙帝在晚年就曾对臣下陈瑸说:“加耗原是不好,若禁绝了,恐州县官又别生弊端取钱,重戥私派必不能免。”又认为“居官但在地方安静,即于火耗些微取之,有何不可”。‎ 雍正二年,诺珉被任命为山西巡抚,其到任后,积极清查亏空,题参追赔,对耗羡归公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规划,其要点包括:“‎ ‎(1)减火耗、定火耗率,将火耗公提司库;‎ ‎(2)用火耗银弥补无着亏空;‎ ‎(3)筹措公费;‎ ‎(4)增设官员养廉。”诺珉此折一到中央,雍正帝极为赞许,认为”耗美归公”一法是一项综合性的地方财政改革,对于改变当时所面临的财政经济问题不失为一剂良方。‎ ‎——摘编自王晓萍《浅析耗羡归公与清朝财政制度的关系》‎ ‎(1)根据材料,概括清初统治者对“耗羡”征收态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耗羡归公制度改革的历史作用。‎ ‎【答案】(1)变化:由最初的禁止,渐次转为默认,到最后耗羡归公并且制度化。‎ ‎(2)历史作用:有利于澄清吏治;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增加了政府收入,缓解了财政压力;完善了财政管理制度。‎ ‎【解析】‎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如有官吏朦胧混征暗派者,察实纠参,必杀无赦……居官但在地方安静,即于火耗些微取之,有何不可……对耗羡归公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规划”,即可从禁止到默认到归公并且制度化等方面概括清初统治者对“耗羡”征收态度的变化。‎ ‎(2)作用,根据材料“对于改变当时所面临的财政经济问题不失是一剂良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澄清吏治、减轻民负、增加收入、完善财政管理等方面分析耗羡归公制度改革的历史作用。‎ ‎44.【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 ‎ 司马迁(前145—约前87年),史学家、文学家,年轻时候,曾受教于当世大儒董仲舒和孔安国。前126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两湖、江浙、齐鲁等地游历,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逸事以及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其父逝世后,继任太史令,“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前99年,司马迁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说情,触怒汉武帝,被下狱施以官刑,出狱后忍辱继续创作完成《史记》。《史记》采用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上计轩辕(黄帝),下至于兹……凡百三十篇。”“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使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司马迁创作《史记》的有利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价值。‎ ‎【答案】(1)因素:西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儒家重史思想传承;家庭环境熏陶,掌握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个人游历经历和对史学的爱好。‎ ‎(2)价值:纪传体通史体例为后世沿袭;注重实录实证和理性批判的修史意识深刻影响史学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大一统历史的发展;承载并激励士人自强不息的司马迁个人品质等。‎ ‎【解析】‎ ‎【详解】第(1)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所在的时期是西汉武帝时期,这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强盛成为司马迁创作《史记》的有利因素;司马迁“曾受教于当世大儒董仲舒和孔安国”等信息可知司马迁受到儒家重史思想传承;“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两湖、江浙、齐鲁等地游历,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逸事以及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可知个人游历经历和对史学的爱好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第(2)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创作的《史记》价值有纪传体通史体例为后世沿袭;注重实录实证和理性批判的修史意识深刻影响史学发展,推动了后代历史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大一统历史的发展;承载并激励士人自强不息的司马迁个人品质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