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武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禝”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 非常重视祭祀 B.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 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社稷的含义,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反映了我国古代是以农业为立国之本。从祭祀的对象来看,“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这两项都与农业有关系,所以体现出古代对农业的重视,故B正确。选项A只是描述了表象,而且表述片面,排除;选项C是对材料现象的总结,并未挖掘出现象背后信息,排除;材料并未反映小农经济特点,排除选项D。‎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地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铁犁牛耕的出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农业发展是还坏直接影响到民生,影响到国家的安定。‎ ‎2.以下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男耕女织 B. 精耕细作 C. 分工协作 - 21 -‎ D. 重农抑商 ‎【答案】B ‎【解析】‎ 都江堰属于灌溉工程,牛耕和曲辕犁属于耕地工具,《农书》属于农业技术总结,四者均属于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B正确;A属于农业经营模式;C中分工协作,材料没有体现;D属于农业政策,材料没有反映。‎ ‎3.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舂米》拓本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工商食官下的手工业劳作 B. 地主田庄里的集体协作劳动 C.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D.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场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汉代画像砖中的《春米》拓本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地主田庄里的集体协作劳动的情景,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工商食官,故A排除。材料反映多人劳动,不是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精耕细作,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汉代田庄 ‎4.“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 A.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B. 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C.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D. 农业技术的变革创新 ‎【答案】A - 21 -‎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耕种制度在不断的改进,说明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越来越精细化。BC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的核心信息。题干材料描述的是农业技术的变革和创新,D项只是总结材料的现象没有反映实质。故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的特点•小农经济产生的特点 ‎【名师点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经济形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精耕细作。‎ 主要生产目的: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经营方式: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分散经营。‎ 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5.据《考工记》的记载,制木器的工人有七种,制金属器的工人有六种,制皮器和设色、刮摩的工人都有五种,制土器、陶器等的工人有两种。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 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B. 手工业得到发展 C. 民营手工业发达 D. 打破了官府对手工业的控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分工较多,说明该时期手工业得到发展,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商业发达的内容;C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官营手工业,不是民营手工业;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打破了官府对手工业的控制,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6.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清明上河图》(局部)场景的是 - 21 -‎ A. “……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 “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D.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答案】D ‎【解析】‎ ‎【详解】宋代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墙、坊墙均被拆毁,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加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宋朝以前实行严格的市坊制,而图中是北宋的场景,故A错误。B项描述的是草市的场景,草市分布于城郊和乡村,而画面是城市中的场景,故B错误。C项描述的是夜市的场景,而画面中画的是白天,故C错误。D项描述的是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出现了街市。图示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可知时期为北宋,坊市界线被打破。该项描述与史实相符,且与画面的内容相符,故D正确。‎ ‎7.宋真宗时因“京师衢巷狭隘”,加以开广。由于店铺开设越来越多,有的店铺连通衢大道也要侵占一番,因而到宋徽宗时候,不得不征收“侵街房廊钱”。这反映出当时 A.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C. 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 D. 官府不再监管市的交易 ‎【答案】C ‎【解析】‎ 根据“有的店铺连通衢大道也要侵占一番”“侵街房廊钱”,结合所学知识,宋朝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坊市界限被打破,C正确;A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宋朝仍然推行抑商政策,排除B;宋朝官府放松了对市的监管,D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有的店铺连通衢大道也要侵占一番”“侵街房廊钱”,结合所学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 ‎8.“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个地方就只有村落了。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设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这个小村落变成了个小市镇。”据此判断这一现象应出现在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 21 -‎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答案】D ‎【解析】‎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叫商帮,最出名的两个组织是徽商和晋商,故D项正确;A、B和C时期并没有出现商帮现象,排除。‎ ‎9.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 A. 适应了经济格局的变化 B. 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 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 D. 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唐朝以前,经济中心基本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政治中心在西北,所以漕运基本是东西方向;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而元、明、清三朝政治中心在北方,因此漕运方向为南北方向,这种变化说明了经济格局的变化影响了漕运方向的改变,故A正确;据上分析可知,B只是一个时期反映,B片面;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C错误;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与对外贸易联系不大,D错误。‎ ‎【点睛】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0.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知推知 出处 记述 ‎《田令》‎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诗补逸》‎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唐大诏令集》‎ ‎“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全唐文》‎ - 21 -‎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 A. 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 B. 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 C. 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材料中出现了大量侵占农民土地及土地买卖兼并的现象,故D项理解 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到法律的认可问题,排除A; B项取代一词有误,排除; 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是否有变化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C项。‎ ‎11.据统计,1660年至1688年,英国商船吨位由90000吨逐渐增加到178000吨;17世纪时期,从英属殖民地进口然后再转口的贸易额增速由5%迅速增加到25%。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海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B. 商品进口来源渠道增多 C. 工业化水平有极大提高 D. 推动殖民地经济多元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1660年至1688年,英国商船吨位由900渐增加到17800吨:17纪时期,从英属殖民地进口然后再转口的贸易额由5%迅速增加到25%”,说明这时期英国海外殖民贸易发展迅速,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故选A;材料虽然提及英国殖民地转口贸易,但并未提及转口商品的海外来源,排除B;当时英国尚未进行工业革命,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殖民地转口贸易,无法得知殖民地经济发展的状况,故多元发展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严密,排除D。‎ ‎12.顺治年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材料表明 A. 中国开始实行“海禁”政策 B. “迁海令”是为了抵御西方殖民侵略 C. 中国民间正常赴海外经商的路径被禁绝 - 21 -‎ D. “迁海令”是重商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产物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明代就已经实行了海禁政策,故A项错误;“迁海令”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错误;“迁海令”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产物,故D项错误;海禁政策禁止民间对外贸易,故C项正确。‎ ‎13.《全球通史》中记载:“美国福特公司采取了某种大规模生产技术,即制造标准的、可以互换的零件,然后以最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这种生产技术 A. 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基本建立 B.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 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发展要求 D. 反映了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制造标准的……零件”、“以最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可知,这种生产技术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适应了垄断组织集中生产的需要,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发展要求,故答案为C项;推动工厂制度基本建立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A项;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是工业革命,而不是材料中的生产技术,排除B项;根据“19世纪末”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所以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的说法有误,排除D项。‎ ‎14.下图是《全球通史》中“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插图,出现图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 - 21 -‎ C. 工业革命 D.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可见材料描述的是三角贸易,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选项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际贸易往来,未反映出英国殖民帝国相关信息,选项B排除;材料时间1763年,工业革命尚未开始,选项C排除;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19世纪中后期,与材料时间不符,选项D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准确提取图片信息和主旨,即图片描述国际贸易,然后结合时间1763年基本可以解答出正确答案 ‎15.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收购了卡内基钢铁公司,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断兼并其他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这一现象 A. 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 违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C. 推动企业优化经营管理 D. 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断兼并其他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体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垄断组织出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垄断组织的出现促使企业规模扩大,由此推动了企业优化经营管理,故C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故A错误;垄断组织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必然结果,故B错误;垄断组织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D错误。‎ ‎16.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B. 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 C. 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D. 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 - 21 -‎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甘蔗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作,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劳动条件恶劣。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人在征服美洲后建立了大批甘蔗种植园,为降低劳动力成本,适应恶劣条件下的劳动强度,大量使用从非洲贩运来的黑奴进行甘蔗种植,使得甘蔗的生产成本下降,产量提高,蔗糖不再是奢侈品逐渐普及,因此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殖民扩张和黑奴贸易的兴盛,答案为B。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提升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消费能力,但广大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有限,不是蔗糖普及的主要原因,A 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蔗糖逐渐普及主要是生产环节成本下降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导致东西方贸易便捷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C错误。欧洲人口增长与医疗水平的提高与蔗糖价格下降无关,D错误。‎ ‎17.陈启源于1873年创办一家机器缫丝厂,取名为“继昌隆”,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厂房占地约为1.44公顷,在简村和附近的吉水村带招收男女工,有1500多工人,95%都是女工。由此可知 A. 当地自然经济受到一定的冲击 B. 当地手工工场规模不断打大 C. 中国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诞生 D. 西方民主思想在华广泛传播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反映的修建厂房占用土地以及附近大量农民成为工厂的工人来看,“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办给当地自然经济带来一定的冲击,故答案为A项。“继昌隆”缫丝厂是采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厂,不是手工工场,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在外商企业诞生,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思想”,排除D项。‎ ‎【点睛】在做历史选择题时,要注意选项中的名词和表示程度的副词,如本题B项的“手工工场”、C项的“第一批”、D项的“民主思想”等。‎ ‎18.1988年,在全民经商潮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制彻底崩溃,物价失控。其后三年的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理论界有人提出“将物价等权力收到省一级的政府中”。理论界的这一言论 A. 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B. 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 21 -‎ C. 说明政府应不断强化计划职能 D. 指出了市场经济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将物价等权力收到省一级的政府中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故A错误。在计划经济受挫、国民经济陷于停滞之际,理论界有人畏于眼前的困难,提出要彻底倒退回更为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中,由省政府来定制物价,这说明当时社会人们对改革前途的迷茫,体现现行经济体制的弊端,深刻暴露出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故B正确。强化政府的计划职能不符合改革的潮流和方向,故C错误。由政府来定制物价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与市场经济无关,故D项错误。‎ ‎19.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4”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A. 洋务企业 B. 民族资本企业 C. 外国资本企业 D. 官僚资本企业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所学相关知识可知,1为外国资本主义企业,2为洋务企业,3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4为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故选D;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20.19世纪60年代,广东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至香港,再运回广东销售。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起步艰难 B. 国货工艺水平低不如洋货受民众欢迎 C. 半殖民地背景下中国经济贸易的窘境 - 21 -‎ D 外国商品税务负担轻成本低 ‎【答案】C ‎【解析】‎ 题干所反映的现象是因为作为洋货在中国销售可以少交税,导致成本低,更容易赚取利润,但是题干问的是实质问题,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导致的,故排除D项而选C项;A项题干所反映的并不是民族工业而是商业贸易,故排除;B项的说法不符合题干原意,因为自始至终都是在讲国货的销售,而没有说到洋货,故排除B项。‎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现在商人先运至香港,再运回广东销售”结合19世纪60年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分析材料。‎ ‎21.1961年3月,中共中央在《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规定取消分配上的供给制部分,停办公共食堂。1962年2月,中共中央又发文件强调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即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些做法 A. 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B. 纠正了工作中的右倾错误 C. 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 D. 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确保生产基本单位的稳定,结合所学可知,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问题,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的重点在农业,题干中确保生产基本单位的稳定,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故C符合题意;1961年仍然实行人民公社体制,排除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左”倾错误,排除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队”,联系所学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分析解答。‎ ‎22.如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央高层出国考察的形势图。此图反映了我国 - 21 -‎ A. 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B.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 外交原则逐步发生变化 D. 为政策转型做了充分准备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从1976年到1979年中共高层对外考查的次数较高,这主要是为改革开放做准备,D正确;20世纪70年代中国同相继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开创了外交的新局面,A排除;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B排除;中国外交仍然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C排除。故选D。‎ ‎23.《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作者陈旭麓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 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C. 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D. 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看,陈旭麓认为,自郑和航海之后中国日益保守,而同时代的西方日益进取,即中西方政策差异导致中国与西方历史发展方向大相径庭,故答案为C项。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在综合国力上远远领先于西方,排除A项;B项中的“完全停滞”说法过于绝对,因为即便鸦片战争之前的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也是严格限制中外交往而非完全断绝中外交往,排除;D项中的“根本上”说法绝对,排除。‎ ‎24.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卷十二》中,对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位的相关数据统计(见下表)。这些数据反映出 - 21 -‎ 时间 ‎1840—1895年 ‎1895—1911年 ‎1911—1927年 ‎1927—1937年 ‎1937—1945年 ‎1945—1949年 国家 英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美国 数量(万元)‎ ‎8026‎ ‎33955‎ ‎69627‎ ‎11969‎ ‎262096‎ ‎47918‎ 比重(%)‎ ‎82.5‎ ‎28.1‎ ‎44.2‎ ‎37.3‎ ‎75.5‎ ‎68.1‎ A. 近代英国在华投资额不断下降 B. 近代美国在华投资额不断增长 C. 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占据第一 D. 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绝对优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看不出英国不断的下降,只能看出到辛亥革命之前是有下降趋势,A错误;材料只能看出从1927年以后美国的投资额不断增长,不能概括整个近代的特征,B错误;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并没有占据第1位,只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占据第1位,C错误;从1895年到1911年英国的投资额比重明显下降,丧失了绝对的优势,D正确。‎ ‎25.孟德斯鸠曾认为:“16到18世纪的英国三件大事走在了世界其他民族的前面,即:虔诚、商业和自由,这些因素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以下不能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 宗教改革和清教运动有利于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殖民活动和海外贸易进行了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C. 圈地运动扩展国内市场、推动资本原始积累、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D. 自由主义政策的大力推行,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答案】D - 21 -‎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自由主义大力推行是在19世纪工业革命后,16—18世纪仍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D错误,符合题意;16到18世纪的英国走在世界其他民族前面的三件大事主要是思想上的宗教改革和清教运动,推动了英国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上的对外殖民和圈地运动,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国内外市场;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即君主立宪制逐渐确立和完善,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正确,不符合题意。‎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于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生产商品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 ‎——摘编自帕里特克·曼宁《世界史上的移民》‎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工矿城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公认。‎ ‎——摘编自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和欧洲海外移民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共同作用。‎ - 21 -‎ ‎【答案】(1)背景: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市场的形成;殖民扩张的推动;交通工具的革新。‎ 中国:列强侵略;社会动荡;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发展;东南沿海人口压力。‎ ‎(2)不同之处:欧洲:先进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的需要。中国:迫于生存的压力。‎ 作用:改进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口结构,扩大生存空间;促进文化交融,增强各地联系。‎ ‎【解析】‎ ‎【详解】(1)背景:欧洲的背景依据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的信息可知是工业革命的开展;依据材料一“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的信息可知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所学从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交通工具革新等角度回答。中国的背景依据材料二“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的信息可知是列强侵略以及自然经济的解体;依据材料二“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的信息可知是工商业的发展;依据材料二“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的信息可知东南沿海人口压力。‎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的信息可知欧洲是先进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的需要;依据材料二“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可知中国的是迫于生存的压力;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从生产方式、人口结构、文化交融以及各地联系等回答。‎ ‎【点睛】本题属于纵向比较型非选择题 ‎(1)在解读史料基础上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2)在做此类题时要善于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欧洲 中国 - 21 -‎ ‎19世纪 经济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19世纪70年代后电力工业开始出现,电灯、电报等相继问世。‎ ‎1845年,英商约翰·柯拜在广州创办柯拜船坞;‎ ‎1863年英国人赫德出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 ‎1873年华侨陈启源在广东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1899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政治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 ‎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 ‎1871年德意志统一。‎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5年康有为等人发起“公车上书”‎ 思想文化 ‎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完成组诗《唐璜》;‎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同年,英国自由主义大师约翰·穆勒发表《论自由》。‎ ‎1842年《海国图志》成书 ‎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办 ‎1894年郑观应编成《盛世危言》‎ ‎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上表为19世纪中国和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部分历史事件。从表中提取两项或两项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历史术语运用准确)‎ - 21 -‎ ‎【答案】示例一:工业革命引起了中西方历史发生转折性变化。‎ 论述: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的工业革命继之而起。工业革命在经济上推动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工业资本主义崛起;政治上以英国议会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掀起高潮,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扩展;思想文化领域出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自然科学突飞猛进。这一切预示资本主义将建立起对整个世界的统治。‎ 另一方面,为了开展工业革命,开辟世界市场,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加紧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通过鸦片战争等用武力迫使中国打开国门,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而造成东方从属西方的局面。同时,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也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但如何实现近代化,是传统且落后的中国面对的重大课题。‎ 总之,工业革命促进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而封建落后的中国则成为西方侵略对象,落后于世界潮流,中西方差距逐渐拉大。‎ 示例二:西方列强侵略对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鸦片战争等侵略战争后,列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国门洞开,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民族伤害,造成政治经济主权丧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另一方面,列强侵略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经济上,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相继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的工业化进程;政治上,以维新派为代表的新的阶级力量崛起,提出建立民主政治要求并付诸实践,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旧有的封建制度和统治秩序;思想文化上,伴随西方思想涌入,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题。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和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 尽管如此,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主观目的,是为了自身的殖民利益,而决不是为了传播近代文明、帮助中国成为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因此,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才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材料涉及到的是世界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可根据材料“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车。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得出工业革命开展这一信息,并从工业革命影响的角度去联系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如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再结合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的史实进行分析即可。‎ - 21 -‎ ‎28.材料 传统医学认为疫病乃是由于自然界的四时不正之气汇聚而成,主张采取躲避、熏香等手段来避开疫气。官府甚少就防疫之事对民众生活进行直接的干预。20世纪初,东三省多地爆发大规模鼠疫,建立健全防疫系统被清政府提上日程。1902年天津卫生总局成立,此举拉开了中国政府实行防疫改革的帷幕。1905年清政府成立了专门防疫机构——巡警部下的附属卫生科,次年巡警部改为民政部,卫生科也升格为卫生司。早期的防疫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清洁上,1905年,北京颁布了《内城巡警总厅设官治事章程》,对北京城的清洁卫生管理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1907年,政府颁布《违警律》,规定诸如污染饮用水,于厕所外便溺者等均属违法行为。此后,清政府逐步加强检疫隔离等举措,清陆军部颁布《防疫简明要则十条》,制定严格的疫情报告和查验隔离制度。大力推进火葬是当局的另一大防疫措施。此外,清政府还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防疫合作,与日本、俄国建立了防疫合作关系,聘请外国医生直接参与防疫改革工作。‎ ‎——摘编自余新中《晚清的卫生行政与近代身体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防疫改革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防疫改革的影响。‎ ‎【答案】(1)特点:政府主导(政府强制干预);立法规定(法律化,强制化);与国际接轨;与警察权联系密切。‎ ‎(2)影响:健全了晚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完善了疫情防控体制(防疫体系本身);改善人民生活健康环境(社会生活);增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政治);增强民众防控疫病的意识(思想);有利于中国防疫事业与国际接轨(世界);为后世防控疫病提供借鉴(后世)。‎ ‎【解析】‎ ‎【详解】(1)“基本特点”,根据材料信息“1905年清政府成立了专门防疫机构——巡警部下的附属卫生科,次年巡警部改为民政部,卫生科也升格为卫生司”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政府主导;由材料信息“1905年,北京颁布了《内城巡警总厅设官治事章程》……1907年,政府颁布《违警律》……清陆军部颁布《防疫简明要则十条》”得出:立法规定、与警察权联系密切;由材料信息“清政府还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防疫合作,与日本、俄国建立了防疫合作关系,聘请外国医生直接参与防疫改革工作”得出:与国际接轨。 ‎ ‎(2)“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健全晚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改善人民生活健康环境、增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增强民众防控疫病的意识、有利于中国防疫事业与国际接轨、为后世防控疫病提供借鉴等角度分析。‎ - 21 -‎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张公权(1889年—1979年),江苏嘉定人,被称为“中国现代银行之父”。1903年入上海江南制造局方言馆习法文,1906年赴日学习金融,回国后在上海发起组织立宪团体国民协会及民主党。经梁启超推荐,张公权出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1916年,他主导了对国务总理段祺瑞的银行停兑令的抵制,维护中国银行业的信用,使中国金融组织免受外资银行控制,也使北洋政府镇压民主革命的筹饷阴谋破产。翌年,任中国银行总行副总裁,修订了《中国银行则例》,明确两点:第一,各地分行发行钞票应维持相当的独立;第二,国家统一难望一时步入正轨,中行业务对象应由政府转移于工商业,尽量为商人和工业服务。久乱思治,他拒绝为军阀混战的各派系贷款,而对南方的国民党抱有好感。1926年,中国银行的南方分行先后几次汇款,作为北伐军兑换之用。1930年,他创办了《中行月刊》,并发表文章强调办银行的经验主要在于“信用”和“服务”。1935年,受蒋介石、宋子文的排挤,被迫离开中国银行,后任铁道部长、交通部长,期间他积极推动铁路事业的发展,在1937年至1942年,他领导完成新建铁路达1000英里。抗战胜利后,虽历任中央银行总裁等职,但终于1948年5月辞职。‎ ‎——摘编自傅国涌《民国商人:1912—194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公权的主张,并分析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张公权进行简要评价。‎ ‎【答案】(1)主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中国的金融业要独立发展(独立于外国,独立于政府);办银行要注重信用和服务。‎ 背景: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民主革命不断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2)评价:推动民主革命;有利于中国金融业(银行业)的发展;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经济近代化;有利于抗战胜利。‎ ‎【解析】‎ - 21 -‎ ‎【详解】(1)依据材料中“他主导了对国务总理段祺瑞的银行停兑令的抵制,维护中国银行业的信用,使中国金融组织免受外资银行控制,也使北洋政府镇压民主革命的筹饷阴谋破产。”、“各地分行发行钞票应维持相当的独立……国家统一难望一时步入正轨,中行业务对象应由政府转移于工商业,尽量为商人和工业服务。久乱思治,他拒绝为军阀混战的各派系贷款,而对南方的国民党抱有好感。”、“1930年,他创办了《中行月刊》,并发表文章强调办银行的经验主要在于‘信用’和‘服务’”等信息可从主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中国的金融业要独立发展、办银行要注重信用和服务等方面概括张公权的主张。依据材料中“国家统一难望一时步入正轨”、“久乱思治,他拒绝为军阀混战的各派系贷款”、“中国银行的南方分行先后几次汇款,作为北伐军兑换之用。”等信息结合时代背景相关所学从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民主革命不断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主思想广泛传播等方面分析其时代背景。‎ ‎(2)依据材料中“维护中国银行业的信用,使中国金融组织免受外资银行控制”、“中行业务对象应由政府转移于工商业,尽量为商人和工业服务。”、“中国银行的南方分行先后几次汇款,作为北伐军兑换之用。”、“1930年,他创办了《中行月刊》,并发表文章强调办银行的经验主要在于‘信用’和‘服务’”、“期间他积极推动铁路事业的发展”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推动民主革命、有利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经济近代化、有利于抗战胜利等方面对张公权进行简要评价。‎ ‎ ‎ - 21 -‎ - 2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