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历史同步课堂人教必修二测试: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历史同步课堂人教必修二测试: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 ) A.蒸汽机的改良 B.计算机的诞生 C.相对论的提出 D.电力的广泛应用 解析: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D 项正 确。 答案:D 2.19 世纪最后 25 年,铁路在全球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 发展,投向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这种现象是由于 ( ) A.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航空时代 B.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 C.近代交通工具大量投入使用 D.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剧 解析:投资方向由“铁路”向“公路”的变化,说明汽车的广泛 使用,体现了近代交通工具的发展,故选 C;题干材料说的是陆路交 通,与航天无关,故 A 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影响,B 项是新航路开辟影响,错误;题干材料与资本原始积累资金流向无关, 故 D 项错误。 答案:C 3.以下是 1790—1920 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变化示 意图,造成图中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获得解放的黑人奴隶大量涌入城市 B.美国领土向西扩张大大增加了城市数量 C.殖民扩张为美国城市带来大量外来人口 D.工业革命将大量农业人口吸引到工厂工作 解析:在题目所涉及时间范围内,美国先后爆发了两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将大量农业人口吸引到工厂工作,故选 D。 答案:D 4.如图所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制造业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B.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德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C.欧美国家开始从“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 D.美、德两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 解析:注意图片中的时间,是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德国经 济的发展,故选 B。 答案:B 5.下图所示的信息,可以反映出( ) ①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被赶超 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日益增强 ③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图中信息反映的是 1820—1913 年世界主要工业经济体的发 展概况,联系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各国的影响,依据图中所示,可 以得出①②的信息表述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结果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因此④正确。③在图中得不到体现。 故 B 项正确。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 年到 1900 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 都密切得多。19 世纪最后 30 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 学发展的影响。自 1870 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20 世纪科学工 业的开端。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在科学发现中首创 的工业,其面貌的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在 这些早已建立的工业中,科学的应用只是在很大程度上改进旧的生产 方法,而不是建立崭新的生产方法。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 11 卷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 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 起。1869 年苏伊士运河 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 4 000 英里。1914 年竣工的巴拿马 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 5 666 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 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 42 天缩短为 5 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 3 个月减为 18 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 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信网络得以形成。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 因为几十个大企业彼此之间容易成立协定; 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 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趋势。 ——《列宁选集》第二卷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新兴的工业部门有哪些?根据材料一,概括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第二次工业革命 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科技进步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列宁认为垄断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指出垄断组织 的实质及其出现的根本原因。 答案:(1)部门:电气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等。 关系:①新工业部门: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科学为技术发明提供理 论基础。②旧工业部门:科学被用于改造旧的生产方法。 影响:推 动技术发明,更快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及发展。 (2)关系:新式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的出现,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 的联系,成为世界市场联系的纽带。 (3)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企业规模巨大造成的竞争困难。实 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基础巩固 1.《费尔兰·布罗代尔的一堂历史课》中写道:“技术是女王,借 用这个比喻,我想补充说,若不与女王相匹配,科学还迟迟不肯展露 风采。”二者“相匹配”开始于 ( ) A.工场手工业时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始于第二次工业革 命,C 项正确;工场手工业时期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 尚未紧密结合,A、B 两项错误,均排除;第三次科技革命虽然科学与 技术紧密结合,但不符合“开始于”的限定,D 项错误,排除。 答案:C 2.19 世纪 30、40 年代是由电瓶供电的“弱电”时代,而到 19 世纪末则进入到了由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供电的“强电”时代。促成这 一转变的关键技术是( ) A.发电机的发明 B.电动机的创制 C.电磁感应的发现 D.内燃机的发明 解析:机械能转化成电能是由发电机完成的,故选 A。电动机是 对“强电”使用的结果,B 项错误;电磁感应的发现是理论创新成果 而非技术,C 项错误;内燃机与“强电”无关,D 项错误。 答案:A 3.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享受工业化成果时,也造成了 环境污染。如图现象直接源于( ) A.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B.蒸汽机车的发明 C.发电机的发明和运用 D.化学工业的发展 解析:根据漫画中的“汽车”“油”可以得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故选 A。蒸汽机车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B 项错误;发电机的 发明和使用与漫画的“油”无关,C 项错误;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成就,但与“汽车”“油”无关,D 项错误。 答案:A 4.据统计,1850 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 243 项,1870 年为 4 132 项,1900 年达到 8 784 项。这反映出德国 ( )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专利数目剧 增,这与德国政府重视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A 项“海外市场”, 材料无从体现;B 项“遥遥领先”,不符合史实;D 项“引进他国技术 发明”,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选 C 项。 答案:C 5.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 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话的普及,使世界通信网 络得以形成。”这一材料表明 ( ) A.电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世界市场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范围非常广泛 C.电力技术的应用使人们之间联系更加方便 D.通信技术是电力应用的标志性成就 解析:“加强了洲际联系……使世界通信网络得以形成”,说明电 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世界市场形成,故选 A。“无线电话的普及”不是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B 项错误;“人们之间联系更加方便”显得表 面化,C 项错误;这一材料评价电力应用的后果,而不是“标志性成 就”,D 项错误。 答案:A 6.19 世纪末欧洲人在印度被恭敬地称为“大人”,在中东被称为 “先生”,在非洲被称为“老爷”,在拉丁美洲则被称为“恩主”。这表 明 ( ) A.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B.欧洲通过殖民扩张超越其他地区 C.欧洲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 D.亚非拉地区的人民深受欧洲迫害 解析:从欧洲人在印度、中东、非洲、拉丁美洲都地位超然,可 知欧洲凭借强大实力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体系主导世界,故选 C。材 料没有体现印度、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的文化特征,A 项错误;欧 洲超越其他地区是 19 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可知不是通过殖民 扩张,B 项错误;殖民扩张会使亚非拉人民受到欧洲迫害,但材料没 有体现,D 项错误。 答案:C 能力提升 7.下图是近代以来世界工业生产发展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 A.a 时期美德工业优势越来越大 B.b 时期的发展得益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C.a、b 两时期的发展都得益于科技进步 D.该图体现了全球各地联系越来越强 解析:a 时期的发展得益于第一次工业革命,b 时期的发展得益于 第二次工业革命,故选 C。a 时期英国工业优势明显,A 项错误;b 时 期的发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B 项错误;全球联系加强图片内容 未体现,D 项错误。 答案:C 8.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形象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工厂制度的形成 B.世界市场的出现 C.垄断组织的形成 D.殖民体系的扩张 解析:题中两幅图片的寓意分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大鱼吃小 鱼和列强对世界的瓜分,这两种现象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阶段 表现得尤为突出,工厂制度的形成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 A 项 错误;世界市场最早出现于新航路开辟之后,故 B 项错误;垄断是自 由竞争加剧的结果,垄断又加剧竞争并导致了列强对世界的瓜分,故 C 项正确;殖民体系的扩张开始于新航路开辟之后,故 D 项错误。 答案:C 9.到 1900 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 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 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 国人的发明成果”。材料表明( ) 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B.“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 C.亚洲国家最富有 D.以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解析:“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只是 为了说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并非指出当时欧洲经历严重的经济危 机,故 A 项错误;“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在材料中并未体现, 故 B 项错误;“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是说明 美国的科研成果对世界的影响,并不是说明亚洲国家富有,故 C 项错 误;根据材料中“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 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影响,得出形成了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故 D 项正确。 答案:D 10.下图是 1500—1900 年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示意 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B.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提高 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D.两次工业革命是英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解析:从图表可以看出,从 18 世纪中期开始到 1900 年,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迅速提高,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正是两次工业革命极大推动 生产力飞跃的结果,D 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孤帆远影碧空 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材料二 材料三 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 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 的危险。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我国古代交通工具主要采用了哪些动力?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图三所示的交通工 具的出现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四中,图四所示的交通 工具出现在哪一时期?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还有哪些?这次 技术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案:(1)动力:古代交通工具主要以畜力、水力、人力为动力。 基本特征: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2)影响:铁路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密切了各地联系,促进了经 济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平等化的进程(或冲击了当时的社会关系)。时 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化学工业的发展、 新通信手段的出现。影响:促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