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7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精讲精练精析专题10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习题含解析1
专题 10 古代中国经济结构 【2017 年高考命题预测】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属于高考命题热点区,形式从选择题到主观题都出现过。从近几年年高考试题 分布情况来看,本专题命题方向主要围绕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重 农抑商”政策展开,考查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经济的发展。既要看到中国古代经济的辉煌成就,又要认识到 其中蕴含着导致中国由先进变为落后的消极因素。命题时,往往引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注意中国古代 经济的发展与政治、文化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内在联系。 关于该考点的预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1.通过设置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古代农耕经济,涉及的知识点有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 业生产、商品经济、城市发展、对外贸易及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等基本知识,并直接或间接与现实问 题或社会生活相联系。 2.古代统治者对待农业、手工业的相关政策及对人民生活、生产产生的影响,将会成为命题的切入点。 3.关注社会的公平、公正已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从民生、平等、市场、开放、交通、文明等崭新视角审 视古代经济的发展。 4.注意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中国古代经济的整体认识, 联系当时的政治文化发展状况,弄清它们的相互作用。 【2017 年高考考点定位】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突出考查古 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等)、耕作方式、土地制度等,同时考查古代中国小农经济 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着重考查古代中国官营 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和特点,同时考查古代中国纺织业、冶铸业、制陶业的主要成就。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突出考查古代中国不同时期城市、 商业发展的特点、表现,同时考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影响。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考 查“重农抑商”、“海禁”的成因及影响。 【考点 pk】名师考点透析 考点一、古代农业 【名师点睛】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的精耕细作;以一家一户为基本生产单位,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 济。具体表现在: (1)历史地位:独立发展、自成体系,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 (2)生产方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小农个体经营为主,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 基本模式。 (3)经济形态: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经济形 态。 (4)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注重精耕细作。 (5)生产关系:封建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并存;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统治地 位,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6)生产结构: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小农经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历史地位:在封建社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历史作用: ①积极: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 的安危;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②消极:小农经济规模小,具有脆弱性;农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在封建社会后期, 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成为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 【试题演练】 1.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 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这一现象说明 A.佃农逐步获得独立地位 B.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 C.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 D.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 【答案】B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租佃关系 考点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名师点睛】 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 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剩余部分出售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历史悠久,兴起较早,建立在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是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长期存在多种经营形式,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 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民营手工业后来居上。 (3)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某些部门在明清时出现手工工场或资 本主义萌芽。 (4)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欧亚地区。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呈相应的变化。 (6)与农业发展密切结合,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受农业制约。 资本主义萌芽的评价 (1)进步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代表了中国社会 发展的总趋势。 (2)革命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 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有重要意义。 (3)弱小性:资本主义萌芽只在部分地区的少数行业中出现,稀疏而微弱。 (4)缓慢性:发展非常缓慢,始终在萌芽状态徘徊,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 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试题演练】 1.隋朝将作大匠宇文凯曾严令:官府工匠不得入市工作,其晚年回乡后亦受到严密监视且不许“收授学 徒”和“制作产品”。上述现象反映了( ) A.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 B.隋朝的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 C.工官制度不利于手工工艺的传承 D.官营手工业者的匠籍制度被废除 【答案】C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者有严格的从业要求 考点三、古代商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1)从城市功能看: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和市的界限,如晓市、夜市的出 现。 (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 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转移关系密切,明清时,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 地区。 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 (1)经济:①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②客观上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③推动了资本主义萌 芽的产生和发展。 (2)政治:①封建社会前期,有利于专制统治加强,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②封建社会后期,冲击了专制 制度。 (3)文化:①逐渐改变市民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冲击重农抑商观念、反封建的思想和文学艺术出现);② 推动市民文化兴起和发展,促使文化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如宋词和风俗画、明清小说、京剧)。 【试题演练】 1.春秋初年,郑桓公迁都新郑时,因得大商人的资助而与之订立盟约。双方约定: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 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这个盟约的签订( ) A.导致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 B.表明重商政策的实施 C.体现商人经营自主性增强 D.推动阶级结构的剧变 【答案】C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 考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名师点睛】 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①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②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③有 利于社会安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④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 从土地上的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⑤从根本上来讲,它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必然 产物。 (2)目的: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3)主要表现:①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②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 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③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④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 (4)影响: ①积极影响: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了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治的 发展和稳定,巩固了封建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消极影响:封建社会晚期,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和封建制度的解体,阻碍了社会进步,是造成近 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经济原因;人为割裂农、工、商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工商业发展,农业发展也受 到限制,导致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为扩大耕地面积,人为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导致了环境恶化;抑商使 商业资本流向土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 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清朝前期实行的一种经济和外交政策,它严格限制对外交通、对外贸易和对外交往。 (2)原因: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担心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②受统治者 盲目自大的观念,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③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 者向东方扩张,侵扰我国东南沿海;④根本原因是由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所决定的。 (3)后果:虽然在一定时期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但隔断 了中西方正常的贸易往来,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隔绝中国与世界科技文化的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4)启示: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才能发展进步,才能赶超世界先进国家。 【试题演练】 1.下表是明代三个时期江苏吴江县市镇数量的变化情况。对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时间 (明代) 弘治(1488~1505 年) 嘉靖(1522~1566 年) 万历(1573~1620 年) 吴江县 3 市 4 镇 7 市 4 镇 10 市 7 镇 A. 经济中心地位使吴江县集市增多 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了市镇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江南城市发展 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 【答案】B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三年高考】14、15、16 高考试题及其解析 2016 年高考试题及解析 1.(2016 年海南单科卷历史 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 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名师点睛】本题以《齐民要术》的总结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 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通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精耕细作的目的是通过劳动 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生产工具的改进、农田管理的规范、农田水利的兴修等都是精耕细作的表 现。古代农业生产模式是教材的主干知识,也是全国卷以及各地方卷命题的高频考点,我们平时复习时要 注意。 2.(2016 年海南单科卷历史 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 共同的原因是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经历了三次经济重心南移,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安史之乱时以及两宋 之际,南移的原因都是因为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大规模的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 技术,所以本题答案为 D 项。A 项、B 项和 C 项不是其原因,故排除。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经济重心南移 【名师点睛】本题以江南农业的开发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 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 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等)。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 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③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④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⑤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 了农业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⑥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等。经 济重心南移是近几年全国卷和海南卷命题的高频考点,我们在备考是要关注。 3.(2016 年江苏单科卷历史 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 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经济和灌溉工具•翻车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以及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题能力。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 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为突 出特征。复习时候要掌握古代水利灌溉工具,从水利工程:战国出现了都江堰,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 等和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的翻车,唐朝创制筒车,宋朝出现水力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等角度 掌握。 4.(2016 年全国新课标 1 卷文综历史 25)图 4 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图片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 力。本题以古代的农业生产形式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东汉王 朝建立后,由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盛行,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和西汉末年的战乱等原因,豪强地主建 立了一个个封建地主田庄。地主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占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泽,种 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还经营手工业、渔牧业等,通常采用田庄式的规模经营。本题的干扰项为 C 项, 井田制下也采用集体劳作的方式,但井田制下土地名义上是国家共有,实际上是君主私人所有。井田制 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而逐渐崩溃,所以汉代没有土地公有制的情况。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和 农业生产制度的一个小细节,还是提醒我们在备考时注意对细节的把握。 5.(2016 年全国新课标 2 卷文综历史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 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 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答案】B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宋代的土地制度 【名师点睛】从唐两税法开始,到宋代完成的经济关系、土地制度变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次重大的 变革。这种变革有的学者将它归结为两个分离,即,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国家同社会经济活动的分 离,而这两个分离在新社会历史条件下,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课本上介绍了宋 代实行的主要是租佃制,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导出这种制度的实质性内涵。租佃制最主要的就是在土地兼 并问题上的一种新型的选择,通过调节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来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6.(2016 年浙江卷文综历史 17)在古代文学家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 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 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中引文的准确理解与分析。题干中引文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经济形态的向往, 也就是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一种自然的较为淳朴的生活,与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的模式状态相符合,故 C 项正确;题干中只是谈到人们“佃则有田”,而没有阐释土地过度集中,故 A 项排除;“家给人足,居则 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说明人们有力可耕,故 B 项排除;题干中地权依然三是地主阶级, 作为劳动者的农民,两者是无法契合。故 D 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解题的难点在于题干中引文是 文言文,对于此类型的选择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解答: 1、通过阅读题干,搞清楚材料情境的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理解材料所述情境的历史时代或历史现 象, 确定历史现象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2、据题干情境,关联相关历史现象或历史阶段特征,回忆所学的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历史发展规律进行思 考。 3、在判断和关联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各备选项的内涵及其与题干情境的关系,运用历史本质、历史发 展规律的相关知识,进行判断和选择。 7.(2016 年全国新课标 3 卷文综历史 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 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B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汉字·西周的宗法制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本 题以中国古代青铜器铭文的材料为切入点,对其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角度综合考查,命题手法高超,具 有相当的难度。材料已被翻译成白话文,比较容易理解,迷惑性最大的是 D 项,需要考生快速理解“青 铜器的功用”的含义:盛装物件和陈设布列。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一定要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 综合理解主干知识。 8.(2016 年浙江卷文综历史 15)定州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列关于定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秦汉始置州 ②唐代私营绫织作坊兴起 ③宋代以制瓷业闻名天下 ④元代为中书省辖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在汉时出现了州,州下是郡,郡下是县, 在南北朝到隋唐时逐渐演变成州县,故①错误;唐代的私营手工业,是大量个体农民经营的家庭副业,他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定州丝织业、制瓷业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及运用的能力,试题以定州为切入点,分别 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考查古代中国的相关史实。试题难度不大,但是要以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为前提, 解题时一方面需要学生明确州的设置时间、行省的管辖范围,这些均在教材中有明确叙述,另一方面要明 确唐代与宋代在定州的丝织业与制瓷业的相关史实,两者都熟悉,解答本题就会得心应手。 9.(2016 年全国新课标 1 卷文综历史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 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 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 1.8 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 的 4 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 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 少……早谋移迁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 加是无休止的,食疗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实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 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高程,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 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等等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 分) 【答案】(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办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 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解析】第(1)问清代人口增长内容的考查,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炼相关有效信息。由 “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 可知当时社会 稳定,税收制度进行了变革。由“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 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可知清代农业精耕细作;高产作物 的推广;耕地面积增加。对人口膨胀的影响的考查,通过阅读材料也能提炼相关有效信息。由“一些地 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 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可知清朝人口膨胀主要造成了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 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清代人口增长·清代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 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围绕清代人口增长,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阅读、总结、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既符合新课标高考的考查理念,又契合了当前我国的人口形势和人口政策的热点问题。这两问主要都考 查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第(2)问的第二小问则涉及到对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查。这体现了当前 高考长淡化教材意识,注重能力考查的趋势。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中,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注重自己相 应能力的提高,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该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发展进一步的能力。 10.(2016 年北京卷文综历史 15)黄崇德是 16 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 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的商业·明朝的商业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组以上的历史事物, 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 于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多项选择题取消后,该类选择题有增多的趋势。解题方法:解答时可采用选 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依此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 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委字列竖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 行判断。 11.(2016 年海南单科卷历史 1)图 1 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 是 A.商 B.周 C.秦 D.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葡萄传入中国最早是在西汉,故 A 项、B 项和 C 项错误;西汉武 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此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与中亚、西亚经济文化联系越 来越密切,葡萄、苜蓿等作物品种从西域传入中原,因此这面铜镜的制作应当是唐代,所以本题答案为 D 项。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对外贸易•丝绸之路 【名师点睛】本题以唐代铜镜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 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葡萄、苜蓿等农作 物的传入,丰富了人民的生活,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素材。本题契合当今“一带一路”的热点问题, 历史高考一般通过隐性的方式考查热点,这要求我们老师在把握热点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考查的形式和 载体。 12.(2016 年天津卷文综历史 2)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 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纸币。 【名师点睛】组合型选择题是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本类型的题注意运用排除法。 这种方法就是根据题意,先找出错误选项,依次排除错误的题肢,得出正确的结论的方法。运用排除法时, 通常要注意选项表述中的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片面性、以偏概全、时间空间不符等说法。如本题题干中 “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可以推测该纸币并不在四川流通,与所学知识“四川出现最早的纸 币交子”不符,因此仅凭材料信息无从体现一定是纸币“交子”,因此排除③即可。 13.(2016 年浙江卷文综历史 14)诗词歌赋既是历史文人墨客咏怀、记游、言志的文学表现形式,也往往 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下列文句,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的是 A.“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西都赋》) B.“贝锦斐成,濯色江波”(《蜀都赋》) C.“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估客乐》) D.“苛峨大舶映云日,贾客千家万户室”(《广 州歌》) 【答案】B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名师点晴】试题设问较为简单,但是要想准确解答本题,必修首先理解备选项古文节选的含义,这也是 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文言文一直都是学生解答历史选择题的拦路虎,需要从整体把握史料及具体分析相 结合,这样才能有效的解题。学生在解答本题的时候,要紧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与商业经济无直接关联 的是”,然后分析备选项即可。 14.(2016 年海南单科卷历史 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 分) 材料 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遣使“入朝”,明朝赐以“《大统历》及文绮、陶铁器等,后“以陶器 七万、铁器千就其国市马”。从此,琉球接受明廷封赐,派子弟到北京及南京的学校学习,新王继位必 请明廷册封,使用明朝皇帝年号。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史往来”。江西饶州人朱复 曾在琉球任重要官职达 40 余年。 琉球“一岁常再贡三贡”,随贡使到福建等地私下交易的人员众。成化十一年 (1475),明廷“定令二 年一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此后数十年中,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次数。明嘉靖后期,倭寇 袭扰琉球。琉球“遣兵邀击,太歼之”。此后,琉球“外御强邻,内修贡不绝”。万历四十四年(1616), 日本试图进犯鸡笼山(今台湾), 琉球“遣使以闻,(明朝廷)诏海上警备”。 ——据《明史·琉球传》 (1)根据材料,概括琉球与明朝的关系。(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简析琉球与明朝贸易的特点。(5 分) 【答案】 (1)接受明朝册封;接受明朝文化;支持明朝抵御倭寇;贸易往来密切,人员交流频繁。(8 分) (2)琉球主动寻求与明朝贸易;要求扩大贸易规模;明朝竭力将与琉球的贸易纳入到朝贡体制(官府控 制)之下。(5 分) 【解析】 第(2)问,依据材料中“明廷‘定令二年一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 次数”等信息可得出琉球主动寻求与明朝贸易、要求扩大贸易规模、明朝竭力将与琉球的贸易纳入到朝 贡体制(官府控制)之下等。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对外贸易•明代和琉球贸易 【名师点睛】本题以《明史·琉球传》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明代理藩外交或朝贡外交的理解和认识,意 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 的一种外交体系,其立足点是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中心大国的定位。周边国家与中原王朝的关系被限定为自 下而上的朝贡关系。朝贡外交的实质是名义上的宗主认同外交,并不是扩张式的帝国外交。本题的命制是 以当今中日关系为基础的,再次告诉我们复习备考要注意长效热点的考查。 15.(2016 年全国新课标 2 卷文综历史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 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 1300 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 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 12 年,经 6 次 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 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 理,明确,史论结合。12 分) 【答案】示例: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 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 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与交流;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 就·四大发明 【名师点睛】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抓住的就是主要问题,忽略次要问题,所以把握的主线就是对比两者的 主要共同点,得出来相应的结论。本题主题很多,可围绕着中国文化的贡献或者中国与外国的往来来谈, 只要符合材料所叙述的基本内容,符合基本含义即可。在论述的时候要注意有理有据,做到言之有物。能 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样才能让人信服,拿到高分。 16.(2016 年上海单科卷历史 40)大航海时代(25 分) 海洋是一个国家通向远方的重要路径。1405 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1492 年,哥伦布获得西 班牙女王的资助踏上了开辟新航路的征途。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徐徐拉开……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你能提取哪些信息?(4 分) (2)根据材料二,比较郑和与哥伦布航行目的和行事方式上的差别。(6 分)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西方在对待外部世界和处理文化差异方面的不同模式?(15 分) 【答案】(1)水平 1:能从材料中提取深层信息 ·郑和船队无论是在航海技术还是规模上都远超哥伦布船队,由此也可以其背后的支持力度和国家实力的 差距。 水平 2:仅从材料中提取表层信息 ·郑和船队无论使从船只大小、船队规模和配备来看,都要优于哥伦布船队。 ·郑和船队最多有 200 多艘,而哥伦布船队最多只有 17 艘。 (2)水平 1:能较完整地概括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郑和的目的是宣扬国威,交流文化,方式是和平与互利;哥伦布的目的是传播宗教、获取领土和财富,方 式是侵占和掠夺。 水平 2:仅能指出部分的不同之处 •郑和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方式是和平互利;哥伦布的目的是获取财富,方式是侵占和掠夺。 其他答案。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与材料、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 水平 1:能对中西方两种模式作深刻反思 •从现实利益的角度看,西方的做法使自己加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建 立起以西方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而中国古代的朝贡贸易秉持厚往薄来的传统,郑和船队的远航活 动没有使中国得到类似的“收益”。但是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西方的殖民政策不但给殖民地人民带去了 深重的灾难,也破坏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国得做法却提供了不同文明可以和谐相处。兼容并包的实例, 也为当今世界新秩序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 水平 2:仅强调现实利益角度 水平 3: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 评分项二:史实与材料 水平 1:能提取材料中所提供的信息,并能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 水平 2:仅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或仅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水平 3:没有使用信息和史实 评分项三: 水平 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证 水平 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一致,逻辑完整 水平 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水平 4:回避问题 评分项四:组织 水平 1:叙述成结构 水平 2:叙述连贯通顺 水平 3:仅能罗列史实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主要是将郑和的船队与哥伦布的船队进行了对比,材 料一突出的是郑和船队和哥伦布船队在规模上的差别。从材料中分析可以得出郑和船队的规模比哥伦布船 队的规模要大很多,这种规模的差别体现在很多方面,有船只数目上的差异、也有人数上的差异,也有航 行范围的差别。 (3)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我们主要针对郑和下西洋和 哥伦布航海这种对比分析得出的差异来分析。回答问题的关键就是找出两者的不同,概括出这种不同的深 层含义。在分析的时候可以用材料加衣辅证,把文化差异的原因挖掘出来。最终得出的结论要停留在物质 和文化层面,这样才具有概括性。 【考点定位】15—16 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新航路的开辟;明朝的兴亡与清 前期的强盛·明清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的特点 【名师点睛】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船队对比 航海家项目 郑和 哥伦布 时间 1405—1433 年 1492—1504 年 航海次数 7 次 4 次 各次航海的船只 大小船只 200 多艘 最少 3 只,最多 17 只 每次航行人数 约 2.7—2.8 万人 最少 90 人,最多 1500 人 到达国家 东南亚、南亚、阿拉伯、非洲东海岸 美洲 贸易方式 朝贡贸易 资本掠夺 结果 宣扬了国威,没有带来经济效益 资本原始积累 17.(2016 年全国新课标 3 卷文综历史 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 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答案】A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理解能 力。本题以市镇经济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材料虽然新,但考点是高频考点 也是主干知识,考生比较熟悉,所以比较容易得分。解题逻辑思维是“雇工态度的变化(现象)——市 镇经济与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本质)”。此题再次启示我们复习备考千万不能忽视主干知识 的复习。 18.(2016 届山东省名校考试文综历史)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 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 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答案】D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海禁政策 【名师点睛】海禁(闭关锁国)政策虽是明清政府实行的防御自卫式的政策,在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 一定的作用,但又有消极落后的一方面,海禁严重阻碍了中外联系,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 打击,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 推进了工业化的契机。这种具有消极影响,落后、防御自卫式的政策,显然与当时已经初露端倪的“全 球化”贸易格格不入,严重违背了世界潮流,使中华民族长期游离在世界大家庭之外。直到鸦片战争结 束后,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威胁下被迫逐步开放,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才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 19.(2016 年江苏单科卷历史 21).(12 分)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 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 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 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 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 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 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 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 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6 分) (2)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3 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3 分) 【答案】(1 2 分) (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 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 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 (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 (3)关系: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 惠商政策。 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主要追求目标”“用贫求富”“以末 守财,用本守之”的信息归纳观念;第二小问关系,依据所学围绕“抑商和惠商属于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 从“促进经济发展和阻碍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作答。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逆向观点思维考查。传统重农抑商观点普遍接受,本题从“抑商”和“惠商”角度 命题,思维视角独特,新颖,复习的时候仍然要注重课本的基础知识,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 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资本主义萌芽 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2015 年高考试题及解析 01. (2015 年新课标Ⅰ卷文综 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 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 5 口甚至 9 口人”,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这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强化一家一户的个体 小农经济,从而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在战国时期形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A 项。“农业收益增加”不会抑 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 B 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不是结果,故 C 项错误;这里的“大土地所有制”指的是当时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时期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小农) 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都较为迅速,小农经济不会阻碍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故 D 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个体小农经济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本题 以《吕氏春秋》的材料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对小农经济的理解。材料已被翻译成白话文,比较容易理 解,迷惑性最大的是 D 项,需要考生快速理解“大土地所有制”的含义:从选项中看,这一土地制度是与 小农经济相对的,可判断出它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一定要围绕主干知识把各个历 史概念讲透。 02. (2015 年新课标Ⅰ卷文综 27)表 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表 1 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唐到清河南江苏 两地的状元分布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经济重心南移影响的理解。这道题的材料考生应该不陌生,考查的 是主干知识,解答也比较容易,直选就可以选出答案。解题逻辑思维是“南方状元增加(现象)——南方 经济发展(本质)”。此题启示我们复习备考时千万不能忽视主干知识的复习,再次强调掌握表明、反映 类解题技巧。 03.(2015 年新课标Ⅱ卷文综 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 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C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经济中心南移 【名师点睛】本题实质上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考察。本题以经济重心南移为载体,意在说明推动经济 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而生产力发展又体现在生产关 系得变化和生产工具的发展进步两个方面。学生只要抓住这一本质性的问题,其他选项都不会对本题构成 干扰。 04.(2015 年天津卷文综历史 1)“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 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其所盛种粒、且行且摇,种乃自下”可知,题中描述的是一种播种使用的工具,B 项 是耧车,是西汉时发明的一种播种工具。所以本题选 B。A 项是二牛一人的耕地方式,D 项是曲辕犁,两者 都是犁地使用的工具。C 项是翻车,是灌溉使用的工具。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生产工具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图片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理解。命题形式新颖,考查内容为教材 重点。需要学生对教材中涉及的各种农业生产工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记忆。特别要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工具进 行区别。比如:水排,是一种水力鼓风冶铁工具,而不是灌溉工具。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图片材 料的解读。 05.(2015 年广东卷文综 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耧机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 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收获、桔棉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生产方式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以材料解读的形式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小农经济的含义:以小农户 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经济形态: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2)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实行精耕细作;(3)土地制度: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 制为主;(4)经营方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地解读材料和熟练地运用基础知 识。06.(2015 年江苏卷历史 4)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 的描写。但 1678 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 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田地竹成沙土,止产粟米”“水陆失宜”的信息 说明属土流失严重,政府必须进行管理,故 B 项正确;从唐多有“稻垄”、北宋仍有“熟稻”到 1678 年“止 产粟米”,是因为“田地皆成沙土”而被迫进行,并非主动选择品种,故 A 项错误;“田地皆成沙土”, 表明没有重视农田生态保护,故 C 项错误;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但“全凭”的说法是以偏 概全,故 D 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农业和土地制度•唐朝水利设施管理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关键的信息,历史材料型选择题必须按照解读史料的要求进 行答题,材料中“田地皆成沙土”是解题的题眼,注重的是对史料的解读的同时也必须从史料本身以及史 料发生时候的社会背景、影响等方面分析。材料中涉及是唐朝水稻种植导致水土流失等问题,需要政府进 行管理。 07.(2015 年海南卷历史 3)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 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农业经济发展 【名师点睛】高考越来越注重历史学科素养的考查,给人一种考查点在课本无法体现的感觉。这种学科知 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初中甚至小学的知识积累,更在高中课堂中教师的知识延伸、在课后学生的阅读 积累。学生不仅要明确古代主要朝代的顺序,各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也要有所掌握。 08.(2015 年上海卷历史 6)“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描述的是( ) A、西周诸侯封地的情况 B、秦朝实行郡县制后的情况 C、汉武帝时代的情况 D、东汉豪强势力膨胀的情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东汉豪强地主。由材料关键信息“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可知,这 描述的是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大量兼并土地的现象,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D 项。西周实行的是井田制, 不符合“井田之变”的信息,故 A 项错误;秦朝地方行政机构是君县两级,这不符合“州郡”的信息,故 B 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大力抑制土地兼并,因此材料不符合汉武帝时期的情况,故 C 项错误。 【考点定位】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东汉的兴衰•豪强地主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旨在考查考生史实理解和材料处理的历史思维能力,即了解重要历史变迁及 其特征和提取材料信息的技能。本题以文字材料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理解。 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如“井田之变”、“豪人货殖”、“田亩连于方国”等,是解题的关键。我们在复习 备考中要高度重视历史阶段特征的掌握,还要有意识的培养考生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的技能,这些是上海 卷高考必考的基本能力。 09.(2015 年福建卷文综 14)《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 贡于朝。于世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 材料反映了(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答案】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材料来源可以是历史文献、诗词、名言警句、对联和口号等。解答试题 的主要方法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如本题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唐朝时 期此地名为昌南镇而非景德镇,陶玉为私营手工业者,材料没有涉及该产品畅销海外,因此排除 ABC 项后 可得出答案。 10.(2015 年江苏卷历史 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 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多金商贾”体现尊富思想,“人家勤织”“机杼” 说明追去商业利润,故 D 项符合题意;诗中“水乡”是指吴江县盛泽镇而非水上集市,而且宋朝时市的时 空限制已被打破,故 A 项错误;是“罗绮”而非纺织工“走中原”,这里是指丝绸贸易,故 B 项错误;明 清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故 C 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清朝江南经济发展 【名师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中信息的正确解读,材料中“多金商贾”体现尊富思想,“人家勤织”“机 杼”是解题的题眼,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尊富重利思想的产生,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 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 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11.(2015 年新课标Ⅰ卷文综 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 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答案】C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基本历史 理论。本题契合海上丝绸之路的热点,以宋代民间崇拜为切入点,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正体 现了新课标高考高于教材、脱离教材的命题思路。本题反映的逻辑现象是“民间思想观念----国家政治认 同”,解题思路是“表象—实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观念),只有选经济了。其余选项逐项 排除。这启示我们平时复习备考时加强对历史基本理论的复习,特别是加强对考生的解题能力的训练,一 定要掌握表明、反映类试题的解法。这类试题在近几年高考选择题中比重很大,其考查的是“现象和本质” 的逻辑思维,题目给出的是现象,我们找本质即可。 12.(2015 年新课标Ⅱ卷文综 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 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涉及到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一事,主要考察它的客观影响。据 “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可知,A 项是明成祖的主观目的,不是客观影响;C 选项说法错误,晋商和徽商在 明清时期盛行,并未因定都北京受到抑制;D 选项错误,宋以后南方经济文化逐渐超过了北方,直至明清亦 是如此。明成祖迁都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使跨区域的贸易盛行,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区域性经济交流 【名师点睛】关键字在解答问题时有很重要的作用。本题最关键的两个字就是“客观”,“客观”表示这 种影响不是明成祖主观的意愿,而是明成祖行为所产生的一种客观结果,A 选项由此排除。除此之外,我们 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解答问题,C 选项和 D 选项与我们所学的知识完全不符,因此利用排除法我们也能选 出 B 选项。 13.(2015年北京卷文综14)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 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 以佐证南宋时期(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了商业的发展过程、经营形式以及农商关系和资本主义萌芽等古代中国经济的多 个知识点,综合性较强,重点考查了坊市制度的概念。这与今天我们关注城市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密切相关。 古代商业的发展也属于主干知识,而且唐宋的商业发展正好处于一个转型时期,所以这块知识点需要在复 习备考时重点关注。 14.(2015 年安徽卷文综 14)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 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 182 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 ) 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 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 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 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史料准确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贩卖婺州罗帛的沈 赞沿路偷税”,也因其被“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 182 匹”,据此可知政府裁决的原因是“偷税”, 综合分析可知商人因为偷税被捉,经官府裁决被没收货物,并且官府对捉拿偷税人的县民给予赏钱,这个 主题反映了宋朝时期政府对商税征收的重视,A 符合题意;题干之中并未涉及到杭州丝织业的情况,因此不 能够说明杭州丝织业发达,排除 B;材料只反映了个别商人因偷税的违法行为被官府惩罚的正常行为,不能 表明普遍的经商环境恶劣,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政府重视农业的情况,排除 D。故选 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管理 【名师点睛】试题陈述较为简单,表达比较清晰,观点明确。本题采用了“历史现象——历史结论”的方 式,命制本题的意图在于考查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准确理解古代商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古代政府对商税 的重视,通过历史现象获取历史本质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且是对学生判断 推理能力的一个考查。 15.(2015 年浙江卷文综 16)“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 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丝绸之路” 【名师点睛】“丝绸之路”既是常考的热点,又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所以,从命题角度来看本题注重 基础,突出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本题的命制既具有历史感,又注重体现时代风貌,不回避热点问题, 充分体现了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关注,在做本题时一定要以时间为突破口,考生们在以后的备考中一定 要加强“时间”观念的训练,多以“时间”为突破口解决问题。 16.(2015 年重庆卷文综历史 3)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 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徙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 反映了宋朝( )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 【答案】C 【解析】依据教材内容牢记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然后再仔细阅读材料内容,两者进行对照,最后得 出正确的答案。宋代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一个“革命时代”,无论是在市场的规模、市场的分布地点上、 还是在政府对市场的监管上都有“革命性”的变化。A 项内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所以排除。材料内容只是 反映了宋代乡村市场已成为惯例,反对在乡村交易的意见遭到最高统治者的拒绝,并不能表明乡村市场繁 荣,所以 B 项错误。D 项与材料内容及史实相反。与前朝相比,宋代出现了草市与夜市,县以下可以设市, 这表明宋代政府对商业发展监管放松,故答案选择 C 项。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市场管理 【名师点睛】本题涉及的内容是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情况,是高考试题的高频考点,也是难点,宋代商业 发展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高考复习备考中亦应高度重视。本题是选取古代的史料为 命题的方式,旨在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获取历史本质内容的能力,解题时需要认真读懂材料,对照教 材内容进行正确全面的分析。 17.(2015 年海南卷历史 6)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 第一大港”。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C.内河航运严重不畅 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元代交通发展 【名师点睛】高考日益突出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的考查。本题考查了元代经济的多个方面,从经济政策到 交通运输发展,从漕粮海运到泉州的港口地位,从内河航运到海运再到陆路交通。另外在解题中要适当运 用解题技巧,A 项中“重农抑商政策废止”,B 项中“内河航运严重不畅”明显错误,应该首先排除。 18.(2015 年海南卷历史 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 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 ) 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从题目和材料中获取信息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目考查的是雍正帝的重视农业 的目的,强调重农意识的目的也在于维护统治的稳定,A 项错误,D 项正确。“关心百姓疾苦”和“申饬官 员无能”都属于表现,BD 两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名师点睛】历史的思维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不断变化的政策中找规律。《吕氏春秋》中强调治国应 当以农业为重。民众务农不仅可以收获地利,而且有益于端正民心民志。民众致力于农耕,则朴实而易于 驱使,谨慎而遵从国法,积累私产而不愿意流徙,这样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统治的稳定。而且自耕 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来源,涉及到国家的根本。 19.(2015 年上海卷历史 11)以下哪项表述是对“朝贡贸易”的准确理解?( ) A.朝贡贸易展示了天朝威仪 B.朝贡国可来华自由贸易 C.各朝贡国贡期一致 D.政府在朝贡贸易中获利甚多 【答案】A 【考点定位】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明清对外贸易•朝贡贸易的特点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旨在考查考生史实理解和历史阐释的历史思维能力。本题深入考查了考生对 朝贡贸易的理解。本题比较容易,解题的关键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朝贡贸易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 加 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贸易行为,其原则是“厚往薄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向 来是上海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对重要的历史概念讲透,要求学生掌握准确 。 20.(2015 年北京卷文综第 40 题第(1)小题)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到埃及的亚历山大。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陆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通,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主要在今中国晚内,其正式开通源自张骞通 西城。汉与西城的交往主要通过河西走廊;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被割据政权占据,南朝与西域的交 往主要通过今青海道;唐朝统一后,河西走廊又恢复了在丝绸之路中的主导地位;11 世纪纪西夏崛起,青 海道和河西走廊被切断,北宋只能向北渡过黄河,再由河套地区向西进入西域。从元朝起,河西走廊为中 西方交往稳定通道。 (1)阅读上图和上述材料,从中概括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特点。(6 分) 【答案】(1)古代的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单一的交通线,而是由多条交通道路构成的交通网络。受政治形势 影响,不同历史时期,中原王朝沟通西方的线路有不同选择。总体上看,自汉朝之后,丝绸之路未曾完全 中断,河西走廊在丝绸之路东段居于主导地位。 【解析】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古代陆上丝绸之路 【名师点睛】第一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准确解读的能力,考查的形式是对材料信息进行 比较。第二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第三小题第一问 主要是考查考生准确提取信息并和所学知识对照的能力;第二问则考查对表格信息进行准确提取和解读以 及总结归纳、逻辑分析的能力,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这一题考查了传统文化在现代需要继承与创新的社会 热点,是对当今社会热点的显性考查。所以关注特点社会问题,学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实,应该成 为师生的共识。我们每学一个知识点或者复习一个知识点,都可以找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就达到了以 史为鉴的目的了。 21.(2015 年山东卷文综 38)(16 分)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10 分)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6 分) 【答案】 (1)现象: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 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4 分)联系: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 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 序。 (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2 分)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 为应对挑战,佛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4 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 酌情给分)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宋明理学兴起的 原因。回答时注意是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故联系所学的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找出材料中没有 揭示的内容,结合材料分析解答即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两宋时期城市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 学·认识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是从经济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的角度设计题目,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认 识二者之间关系的能力。学生回答时要特别注意把握“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 域的反映”的观点,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注意结合所学的相应的历史理论,全面分析认识宋代的 时候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思想领域的变化。 22.(2015 年上海卷历史 39)“丝绸之路”(14 分) “丝绸之路”,从广义上讲并非只是丝绸贸易的通道,而是指中西方之间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交 流通道。假设你是一名历史学家,在研究“丝绸之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如下问题,该如何解决? 【答案】 解决一 水平 1:具有时序感,懂得运用两重证据法(4 分)史料 A、B、D,因为三则史料在时间上与第二种观点一 致,且文献和考古成果可以相互印证。 水平 2:具有时序感,并且能判断不同史料的权威性(2 分)史料 B 和 D,因为时间上与第二种观点一致, 且两者皆为实物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水平 3:具有时序感,但证据意识较差(1 分)史料 A 史料 B 史料 D 其他答案:时序感混乱(0 分)史料 C 史料 B 和史料 C 解决二 水平 1:能根据具体问题,判断不同类型史料的真实性、权威性(4 分)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史料,作为直接 实物史料的沉船是最有效的证据。因为古沉船的踪迹能说明从出发到终点的沿途路线,形成一定的证据链, 船上的考古发现又能和沙捞越等地出土的中国瓷器、瓷片互相印证。 水平 2:回答条理不够清晰(2 分)沉船,船上的瓷器,沿途航行路线。其他答案。(0 分) 解决三 水平 1:能阅读地图,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证据链问题(3 分)为了填补缺失的证据链,应该沿着海上丝 绸之路的线路继续寻找古沉船。为了填补缺失的证据链,应该在马六甲海峡、非洲东海岸等沿海地区继续 寻找古沉船。 水平 2:回答较笼统。(1 分)搜集更多的考古材料。其他答案。(0 分) 结论 水平 1:能根据情景,进行多维度的解释(3 分)丝绸之路的长期延续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合力支 撑。中外商人通过商品贸易获取财富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社会的政治、宗教、生活方式、物种等交 流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延续。 水平 2:能根据情景,从一个维度进行解释(2 分) 其他答案。(0 分) 【解析】 第(1)问,解答时注意史料与材料的选择的时序性和运用双重证据法(3 分)。不难得出史料 A、B、D, 在时间上都出现在汉代以前,与第二种观点在时间上一致,且史料 A、B、D 的文献和考古成果可以相互印 证。答案具有时序感,并且能判断不同史料的权威性的(2 分);答案具有时序感,但证据意识较差(1 分); 答案时序感混乱的(0 分)。 第(3)问,能阅读地图,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证据链问题(3 分),如由地图信息可知,沉船主要发现 于中国的东海和南海,这还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还需要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继续寻找古沉船, 以补充更多的实物证据。答案回答较笼统。(1 分) 第(4)问,能根据情景,进行多维度的解释(3 分),如丝绸之路长盛不衰的原因,可从中原封建王朝经 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合力支撑,中外商人商品贸易的推动、不同社会的政治、宗教、生活方式、物种等 交流的需求等角度分析。能根据情景,从一个维度进行解释者(2 分)。 【考点定位】史学的发展• 史学方法• 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中 外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 经济重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旨在考查考生时空意识、史实理解、材料处理以及历史阐释的历史思维能力, 即了解主要历史事件、判断材料的真实性、权威性和可靠性、多维度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本题通过图片 地图设置新情景,深入考查了考生对丝绸之路的认识。本题形式新颖,体现了上海试卷风向标的作用。解 题的关键是审准设问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创设新情景进行考查是每年上海卷的一大亮点,这类题 型较好的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需要我们备考时强化训练。本题还契合了“一带一路” 的热点问题,启示我们平时复习备考时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23.(2015 年四川卷文综历史 13)(2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10 分) 材料二 明朝中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或可得 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能腾出更多的时 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 因素,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龚不获”和番薯 “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 松,一遇淫霖,少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12 分) 【答案】 (1)解读:新航路开辟;(2 分)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物种交流、疾病传播;(4 分)物种交流 密切了各地区联系;疾病传播给人娄带来灾难难。(4 分) (2)影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3 分)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3 分)改变了人 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3 分)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3 分) 【解析】(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 历史事物进行正确认知和解读,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与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 析、认知能力,从而,本问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审题时候,注意抓住“交流与联系”主题,图示信息 主要有三点:A.“新世界”和“旧世界”;B.双向交流的品种,既有动植物品种,也有疾病品种; C.新航路开辟时代所特有的三桅杆帆船。即可知,本题是在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相关内容— —15 至 16 世纪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结合图片,围绕以上主题,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展开解读,把握 住“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交流,但也给落后地区带去了灾难”。重在强调积极影响,以体现 题干材料立意。 【考点定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航路开辟的影响;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时期 经济的发展状况·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关于第(1)问的命题特征,题干中的“解读”要求,比较新颖,这是近几年四川卷没有过的。 (包括选择题在内,今年整套试卷里已经看不出原有四川卷的明显风格和特点,这或许体现四川卷即将回 归全国卷之意)。说到解读类题型,这又是 2015 届四川高三各地市模拟卷常见题型。这次真题“解读类题 型”的出现,也真可谓“众望所归”。 “解读”类题目,实际上就是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论证相关主题 。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审题和组织答案:一是提取出材料的整体信息;二是关注材料细节特征,围绕相 关史实展开;三是在细节特征或史实的基础之上,辅之以认识和评论。 关于第(2)问题干设问比较有讲究,体现在:A.与材料一相关联;B.“概述”用词新颖。首先要明白“概 述”的含义和要求:“概”,即是对材料信息的一个综合加工处理的过程;“述”,即是对所加工处理过 程信息进行一个分析、认知的过程。其次,根据两则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展开“概述”。“概”的 部分,重点把握:民食问题、劳动力问题、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围绕以上三大问题,主要涉及经济、社 会生活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展开认识,组织答案。重在强调积极影响,以体现题干 材料“交流与联系”最高立意。 2014 年高考试题及解析 01.(2014 年福建文综 13)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图 7,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 ) 图 7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答案】C 【解析】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清雍正帝祭祀先 农坛的图片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古代农业地位的认识。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准确提取图片信息。图片类选 择题的解答,要高度关注图片中和图片外的文字补充信息。本题只要抓住图片中“清雍正帝祭先农坛图” 的文字信息,答案也就迎刃而解。图片类选择题是新课标高考常考的题型,平时复习时要对学生进行有意 识的图片解读训练。 02.(2014 年山东文综 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 反映出当时(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说明茶叶、桑蚕等经 济作物广泛种植,唐宋时期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则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故 C 项是正确的;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于近代,A 项是错误的;B 项传统农业衰退不符合唐宋历史;材料反映的是农产品的商品 化程度,与 D 项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无关。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唐宋户籍的称谓 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唐宋农产品商品化的的认识。本题的解题逻辑思维是户籍中茶户等新称谓(现象) ---茶叶等生产专业化,即农业生产商品化(实质)。表现类选择题是新课标高考的主流题型,这类题型的 正确解答时得分的关键,其解题技巧是通过现象看本质。平时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对考生加强解题技巧的训 练。 03.(2014 年高考新课标 1 文综 28)据研究,1853 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 9.09 便士,而中国是 0.94 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农业的特点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印度和中国消费 英国商品的比较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的认识。本题的解题逻辑思维是:中国消费英 国商品少于印度(现象)---中国小农经济的抵制(实质)。表现类选择题是新课标高考的主流题型,这类 题型的正确解答时得分的关键,其解题技巧是通过现象看本质。平时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对考生加强解题技 巧的训练。 04.(2014 年重庆文综 0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 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 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济重心南移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北方经济发展的比较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理解。本题的解题逻辑思维是魏晋 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不在独占鳌头,而江南经济发展显著(现象)---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 移(实质)。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依据所学排除即可。表现类选择题是新课标高考的主流题型,这类 题型的正确解答时得分的关键,其解题技巧是通过现象看本质。基础知识是新课标高考命题的立足点,平 时复习备考时不能忽视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 05.(2014 年浙江文综 1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 China。 更有学者指出,China 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D.弄清最早用 China 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对于中国的称谓“China”,一种说法是认为中国盛产瓷器;另一种说法认为“China” 是秦的音变。秦朝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有影响力的大国;西 汉时期,中国的瓷器开始远销海外,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两种说法都有依据。考古研究、先进的科技手段、 民主方式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排除 A、B、C 三项;解决这一分歧需要弄清最早用 China 称呼中国者先获 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故选 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 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中国称谓来源的争论为切入 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史学探究能力。题目新颖、设置巧妙,是一道能够较好考查考生史学素养的好题。解 题关键是理解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秦朝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先进的、 有影响力的大国;西汉时期,中国的瓷器开始远销海外,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两种说法都有依据。由 此排除错误选项。史学探究试题近几年在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对考生基本史学素养的训练很有 必要。 06.(2014 年江苏单科 02)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 中县户满三千以上, 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 由此可见唐后期( ) A. 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 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 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 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商业的发展·唐朝对市的管理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唐朝对“市”的规 定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对唐代“市”变化的理解。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然后依据所 学知识排除即可。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是新课标高考对考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各地高考试题的命制绝 大部分都以这种能力为基础。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07.(2014 年全国大纲卷文综 12)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 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全国大纲卷旧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秦汉·汉代的社会经济 【名师点睛】本题以教材核心主干知识“古代商业”为考点,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 知识的能力以及对 “古代商业影响”的认识。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然后找出材料信息反 映的实质。解题的思维逻辑是:官方抑商政策受到冲击“现象”——原有规制受到商业挑战(实质)。阅 读和获取材料信息是新课标高考对考 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各地高考试题的命制绝大部分都以这种能力 为基础。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08.(2014 年福建文综 14)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 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 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型而言属否定式选择题宜用排除法,材料文 字描述的是清代关东地区与上海之间的频繁贸易往来,这既能表明明清以来的长途贩运发达,也能反映出 区域经济的特色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所以 A B C 三项均符合材料,D 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直至清末 (甲午战后)统治者才被迫放弃抑商政策,显然与材料中时间特征“乾隆以后”不符。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名师点睛】本题以教材核心主干知识“古代商业”为考点,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 知识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然后把选项和材料信息进行对应一一排除,一定 要注意本题是否定式设问。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是新课标高考对考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各地高考试题 的命制绝大部分都以这种能力为基础。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能力的 培养。 09.(2014 年新课标 2 文综 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 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的表现(交子) 【名师点睛】本题以教材核心主干知识“北宋交子”为考点,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 知识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然后把选项和材料信息进行对应一一排除。本题 难点在于 B 项,该选项和材料的因果关系倒置,因此排除。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是新课标高考对考生的基 本能力要求之一,各地高考试题的命制绝大部分都以这种能力为基础。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高度重 视对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10.(2014 年海南单科 0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 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这表明( )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唐代的外交,唐代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外来文化只能说是丰富了唐代 的社会生活,而不是改变了,A 项不能选;材料表明在唐代有外国的丝织品传入中国,并不能说明我国手工 业衰落,技术落后,应该是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所以,B、C 不正确,A 项材料未有体现;所以选 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课标外) 【名师点睛】本题以社会热点“丝绸之路”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 能力以及对唐代对外贸易的认识。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然后把选项和材料信息进行 对应一一排除。本题解题思维逻辑是:唐代中后期外国丝织品和本国生产的“胡氏锦”流行(现象)—— 中外交流日益深入(实质)。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是新课标高考对考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各地高考试 题的命制绝大部分都以这种能力为基础。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能力 的培养。 11.(2014 年海南单科 07)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 记载了全国 143 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 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商业·明清商业发展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以教材主干知识古代商业中的“古代交通”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对明代商业的认识。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然后把选项和 材料信息进行对应一一排除。本题解题思维逻辑是:明代介绍商业和商路的书籍大量出项(现象)——商 业发展促进知识结构的更新(实质)。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是新课标高考对考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各 地高考试题的命制绝大部分都以这种能力为基础。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和获取 信息能力的培养。 12.(2014 年江苏单科 04) 明隆庆初年,“ 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 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 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 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 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 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 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废止明初以来“海禁”说法明显错误; 从材料中“因势利导”“易私贩为公贩”等信息说明政府对“海禁”政策有所放松,故本题选择 B 项; C 项说法明显错误;D 中信息没有提及。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政策·海禁 【名师点睛】本题以教材核心主干知识“海禁政策”为命题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 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然后运用所学知识一一进行排除。 本题解题的思维逻辑是:开放对外贸易,但不得往日本,也不能夹带违禁之物(现象)——明朝政府有条 件的开放海禁(实质)。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是新课标高考对考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各地高考 试题的命制绝大部分都以这种能力为基础。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能 力的培养。 13.(2014 年全国大纲卷文综 15)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 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A 【考点定位】(全国大纲卷旧人教版)中国古代史·明清·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手 工业生产) 【名师点睛】本题以教材核心主干知识“明代江南工商业”为命题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然后运用所学知识一一进行 排除。本题解题的思维逻辑是:“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现象)——江南工商业出现区域性分工, 工商业市镇兴起(实质)。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是新课标高考对考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各地高 考试题的命制绝大部分都以这种能力为基础。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 能力的培养。 14.(2014 年高考新课标 1 文综 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 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根据材料“民间行使多以外国 银钱,因而各省流行”说明当时的对外贸易促使了外币的流入,揭示了中外贸易中,外国商人积极投入到 中国的市场,间接说明了中国处于优势地位。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冲 击清廷的统治的说法没有材料依据,所以 BCD 不选。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 【名师点睛】本题以教材核心主干知识“清代对外贸易”为命题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然后运用所学知识一一进行 排除。本题争议较大,解题的思维逻辑是:清朝海禁前“外国货物和外国货币在中国流行”(现象)——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有一定的优势(实质)。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是新课标高考对考生的基本能力要 求之一,各地高考试题的命制绝大部分都以这种能力为基础。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高度重视对学生 阅读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15.(2014 年重庆文综 04)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 酒”,昼夜集,多至数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至私奔者。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 礼,俗遂改。可见,韦宙( ) 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 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 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 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 【答案】B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政策 【名师点睛】本题以唐代地方习俗变化为命题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断,一一进行排除。。 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是新课标高考对考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各地高考试题的命制绝大部分都以 这种能力为基础。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16.(2014 年浙江文综 38(3))(9 分)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7 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 24 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 30 年不上 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 5 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 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 4 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 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 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 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9 分) 【答案】 (3)(9 分)倭寇骚扰;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明政府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 禁”政策。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重农抑商 【名师点睛】本问以“明朝中后期的对外关系”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 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考查基础知识,体现了浙江省历史高考命题的基础性。近几年,对基础 知识的考查在全国卷以及地方卷新课标高考中有所回归,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对教材主干的基础知识一 定要引起重视。 17.(2014 年全国大纲卷文综 39(1))(1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 5000 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 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 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使这里 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 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原料的主要原因。(10 分) 【答案】(1)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10 分) 【考点定位】(全国大纲卷旧人教版)中国古代史·明清·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名师点睛】本问以教材主干知识“古代棉纺织业”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 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问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题目设置比较容易。阅读和获取 材料信息的能力是新课标高考对考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各地高考试题的命制绝大部分都以这种能力为 基础。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18.(2014 年天津文综 12)(19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 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 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6 分) 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 119 年, 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 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6 分) 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 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4 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3 分) 【答案】 (1)态度: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2 分) 认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2 分) 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2 分) (2)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2 分) 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2 分) 举措: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2 分) (3)状况: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2 分) 政策: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2 分) (4)认识: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 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3 分) (2)第一小问中措施依据材料二中“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 人”的信息来归纳即可;目的依据材料二中“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的信息来分 析可归纳出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盐铁官营、货币官铸、物价管理等 角度来分析即可。 (3)第一小问状况依据材料三中“宋代的州郡财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和“北宋商税简表中商业税手的 不断增加”的信息可以归纳出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征算之条,当从宽 简”“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的信息可归纳出重视商业, 适当减免商税。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政策经 济·重农抑商政策 【名师点睛】本题以教材核心主干知识古代商业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 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题目以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为基础,综合考查到了新 高考要求的四种能力。题目设置有层次性,兼顾不同层次的考生。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 调动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是新课标高考对考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各地高考试题的命制 绝大部分都以这种能力为基础。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19.(2014 年浙江文综 38(2))(9 分)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7 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 24 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 30 年不上 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 5 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 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 4 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 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 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 政策。(9 分) 【答案】 (2)(9 分)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美洲作物开始传入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会馆出现,商帮势 力强大。(答对三点即可)重农抑商。 【解析】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农业的特点 【名师点睛】本问以“高产农作物引进”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本题考查基础知识,体现了浙江省历史高考命题的基础性。设问的设置比较有新意,把新气象和老政 策相对比,对考生的原有知识进行了整合。近几年,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全国卷以及地方卷新课标高考中 有所回归,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对教材主干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引起重视。 20.(2014 年四川文综 13)(22 分)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瓷成为贡 品,景德镇因此得名。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相对安定的景德镇, 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 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卵白釉,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明 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宣德、成 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嘉靖至万历年间,商品经济大发展,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景 瓷”销量大增。清初对御窑厂进行了诸多改革,如匠役制改为雇募制,使康乾时代景德镇瓷业再度鼎盛。 嘉庆后,因“墨守旧法,且有粗制滥造之弊”,景德镇瓷业渐趋衰落。(据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等) (1)据材料一概括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主要因素。(8 分) 材料二 1708 年,萨克森一炼金师在欧洲率先研制出瓷器。1710 年,萨克森王国宣布掌握制瓷专利, 并成立梅森皇家瓷器厂。1722 年,两把交错的蓝剑成为梅森瓷器的商标且沿用至今。经过不断研发与创新, 梅森瓷器逐渐摆脱了中国的影子,被誉为“白色金子”和欧洲第一名瓷。后来受工业化冲击,全手工作业 的梅森遇到极大挑战。1864 年新厂建成,为保护手工技艺,他们将原厂改为博物馆,专门保存模具,300 年的石膏模具至今无一缺失,随时能重新制出原汁原味的梅森瓷器。 梅森瓷器经久不衰,根源在于对质量一丝不苟的奉守,也离不开一万多种绚丽的色彩和精细的浮雕。全球 瓷厂中,梅森最早建立了自己的绘画艺术学校,工艺师要完成近 4 年的技术与艺术教育和 10 年的经验积累 才能上岗。梅森,300 年来一直贵为欧洲瓷都,是与严谨的梅森人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分不开的。(据 蒲缇《梅森:300 年的白金盛宴》等) (2)据材料一、二说明,与景德镇相比,成就梅森瓷业 300 年辉煌的独特之处。(9 分) (3)综上,任举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案例,就其如何传承并发扬光大,阐述你的见解。(5 分。要求: 见解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联系) 【答案】(1)(8 分)主要因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商品经济的 发展与海外需求的扩大;政府的重视,如创建御器厂、改革工匠制度。注重借鉴和改进技术,不断细化分 工;注重核心产品的开发,如青花瓷。 (2)(9 分)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保护模具;重视技术专利和品牌保护,如申请专利和蓝剑商 标沿用至今;重视人才培养,如建立专门学校。 (3)(5 分)要求:见解应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联系。 【解析】试题分析:(1)关键信息:“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相对安定 的景德镇、分工不断细化、“商品经济大发展,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清初对御窑厂进行了诸多 改革。本问主要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解答本问只须抓住关键信息并进行扼要归纳即可。从政治、 经济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归纳。 (3)本问是开放型试题,具有地方特色。首先列举四川传统文化案例,此案例应列举具有从古至今的较清 晰地继承与发展沿革的相关传统文化事项;再次,简明扼要地阐述此案例的发展历程,以及继续与发展的 原因分析,并突出案例发展历程的独特之处,注意史论相结合,并符合问题的“见解应与所举案例形成合 理的联系”。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制瓷业的发展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 力。本题以中国景德镇瓷业和德国梅森瓷业的比较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 的能力。第(1)问设问考查考生发散性思维,提取材料信息,从政治、经济、地理位置等角度解答即可。 第(2)问,要理解“独特之处”就是指的“不同之处”。第(3)问,具有四川地方特色,是四川卷的一 大亮点,具有很强的区分度,体现出新课标高考的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新课标高考的四种能力是考生必 须掌握的,平时复习备考时要花大力气在非选择题解题能力的培养上。 21.(2014 年浙江文综 38(2))(9 分)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7 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 24 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 30 年不上 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 5 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 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 4 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 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 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 政策。(9 分) 【答案】 (2)(9 分)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美洲作物开始传入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会馆出现,商帮势 力强大。(答对三点即可)重农抑商。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农业的特点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两段材料为切入 点,考查考生对明朝中后期经济和政治的认识。本问以基础知识为依托,充分体现了浙江省高考的基础性 和创新性,依据教材知识解答即可。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设问中的“新气象”和“老政策”。平时复习备考 时要注重对考生基础知识运用及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 22.(2014 年新课标 2 文综 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 住于白山墨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东北地区视 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 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 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 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 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我国的东段边界,但直到 19 世纪初,黑龙江以 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 1 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 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 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 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 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 年,设奉天、 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 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 1100 万人,1911 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 分) 【答案】(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 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 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2)第二问,移民的作用也有规律可遵循,回答时首先可以依据中国古代史上的三次大移民的作用来分析 归纳,其次依据材料中的内容来分析归纳,材料中的“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 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表明移民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开发。北方的土地开发,也是 有利于政府农业税的增加。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清朝时期的北方开发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 题以清朝移民东北的材料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加工以及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 力。本题典型的体现了新课标高考“三新”的考查理念,命题高于教材,突出能力立意。解题的关键是划 分层次,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划分层次提取材料信息,作为考生的基本能力,平时复习备考时要引起师生 的高度关注。 23.(2014 年广东文综 38(1))(8 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有不同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避锥刀之利,民间生计, 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 (20 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 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如何?(8 分) 【答案】(1)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4 分) 不同:材料一: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材料二: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 为主。(4 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的特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 主义的曲折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前期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比较问题的能力。本题以《盛 世危言》、《元氏县志》等的材料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小农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认识和理解。本题比较容 易,体现了广东省高考命题的基础性和灵活性;以社会史观为命题指导思想,体现了新课标高考“三新” 的考查理念;命题高于教材,突出能力立意。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一二信息的概括和比较。比较能力作为 新课标高考要求考生必备的能力,要引起我盟重视。 24.(2014 年海南单科 26)(13 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抖 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早、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据 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 午)全国人口已达 1.6 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玻 3 亿。“生齿殷 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雍正元年(1723 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 有稗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 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1740 年) 下令告 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 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产禁豪强首告争夺。” ——摘编自《 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垦荒政策的特点。(4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推行垦荒政策的背景及影响。(9 分) 【答案】(1)鼓励尽可能开垦、利用土地;内地与边远地区同受重视;以维持百姓生计为主要目的。 (4 分) (2)背景:人口压力加重;耕地利用接近极限;新的作物改变了土地利用的方式。 影响: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加速了人口增长;不利于环境保护。(9 分) (2)依据材料耐早、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 午)全国人口已达 1.6 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玻 3 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 偶遇荒歉,民食维艰”可以得出开垦荒地的背景为新的农作物品种的引进;人口的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 日益凸显。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清朝鼓励垦荒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比较问题的能力。本题以清 朝垦荒政策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提取材料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以社会史观为命题指导 思想,体现了新课标高考“三新”的考查理念;命题高于教材,突出能力立意。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 有效信息。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作为新课标高考要求考生必备的能力,要引起我盟重视。 【两年模拟】 2016 年名校模拟题及其答案 1.(2016 届河南洛阳高三下期中历史试卷)苏洵认为“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 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是以田主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 而无告。”这说明废井田 A.有利于封建土地制度确立 B.加大了社会的贫富悬殊 C.有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有效地遏制了土地兼并 【答案】B 【解析】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农业·土地制度 2.(2016 届福建莆田二十五中高三最后模拟文综历史试卷)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 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 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 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A.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B.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C.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落后性 D.小农经济只需一些简单工具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根据材料“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 不 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 织起简单再生产”可知,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可以很快恢复和组织起生产,故 A 项正确;小农 经济的脆弱性体现在面对天灾时候容易破产和流离失所,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B 项;C 项在材料中无 法体现,故排除;D 项只是对材料的表面理解,故排除。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农业·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3.(2016 届江苏省南京市一中文综历史)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 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 11%。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重农抑商的影响 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答案】B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手工业·私营手工业 4.(2016 届安徽省安庆市最后模拟文综历史试卷)唐朝史书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到了宋 代,一些相当繁盛的草市广泛分布在乡村中,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两则材料表明( ) A.“市”的发展是政府精心管理的结果 B.宋朝广大乡村开始出现很多草市 C.草市的发展经历了从违法到合法的过程 D.草市的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的需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可知草市的发展不是政府精心管理的结果,故 A 项错 误;草市出现于隋唐时期,“开始”与史实不符,故 B 项错误;从唐代州县以下不得设市到宋代草市成 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可知草市经历了由违法到合法的过程,故 C 项正确;材料中仅体现了草市是 宋代基层税收单位,没有体现出草市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故 D 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唐宋草市发展 5.(2016 届广东佛山高明区一中高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清)南洋未 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 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中的“禁” ( ) A.阻碍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 B.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 C.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进行 D.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 【答案】D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海禁政策 6.(2016 届广东惠来县一中高三下第一次段考文综历史试卷)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 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 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宋朝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经济中心也在逐步南移, 因此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也在逐步得到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影响力也逐步增大。 材料反映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实质上是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其社会 影响力提升的结果,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项。材料中不能体现出朝廷鼓励海洋开发的内容,故 A 项错 误;随着宋明理学的兴起,妇女的地位不升反降,故 B 项错误;D 项说法错误,朝廷只是认可,统治者的 思想不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7.(2016 届山东省名校考试文综历史)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 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 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答案】D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海禁政策 2015 年名校模拟题及其答案 1.(【全国百强校】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5 届高三 4 月第 4 周周练历史试题)根据张履祥《补农书》 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 A.经营更趋市场化 B.减少犁耕依赖 C.生产日趋专业化 D.注重精耕细作 【答案】D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耕作方式和技术的进步 2.(【全国百强校】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 2015 届高三下学期第 11 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明朝各种商税 如盐、茶、坑冶、酒、醋等依旧照征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工商税种。例如,洪武、永乐年间,在南京和 北京征收塌房税(政府建造的供商人贮藏货物的房屋,称塌房。商人贮货于此,需按规定纳税)。洪熙元年 为了流通钞币(发行纸币)而开征的市肆门摊税,征税对象是以贩卖为主的蔬果园、塌房、库房、店舍、受 雇运货的骡马车等。对材料内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明朝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 B.明朝国内的工商业十分发达 C.明朝开始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D.明朝海外贸易十分发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 历史事物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经济相关内容——明代商品经济的发 展。根据关键信息“各种商税”、“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工商税种”、“市肆门摊税”等,分析、判断选项, 可知:A 项“重农”无从看出;C 项“重商主义”,不符合史实;D 项表述具有片面性,不符合史实,而且 不是题干材料内容最准确的信息。进一步可知,B 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 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3.(【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实验中学 2015 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考文综历史试题)有学者研究材料发 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 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 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答案】D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政策·传统“重农抑商”政策下的灵活调整 4.(四川省南充市 2015 届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诞生于唐末五代的出书与卖书二合 一的书坊,北宋至明清书坊更加盛行,在大街小巷的书坊里,图书丰富多彩,都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 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反映了( ) A.封建文人有自由发挥之地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 C.科举考试促进文化的繁荣 D.封建政府扶植文化产业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 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唐末五代,书坊”、“北宋至明清书坊更加盛行”等,本 题实际上考查古代中国宋明时期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市民阶层的兴起、活跃。据此,分析、 判断选项,可知:B 项表述正确。其余 ACD 三项的表述明显与题干材料内容意思无关,排除。综上,故,本 题正确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宋明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活跃 5.(【全国百强校】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 2015 届高三全真模拟(二)文综历史试题)宋代以首都开封 为代表的很多城市,流动人口远高于当地户籍人口,称为“浮客”。宋仁宗时,“今之浮客,佃人之田、 居人之地者,盖多于主户”,“天下废田尚多,民罕土著,或弃田流徙为闲民”。这说明宋代( ) A.户籍制度难以为继 B.农民社会地位下降 C.商品经济发展迅 速 D.农业经济走向衰落 【答案】C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拓展试题及其解析 1.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记载:明代中叶,“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 多不占之丁”。光绪《富阳县志》载:“熙攘往来,编审(人丁调查和登记制度)不行,版图之籍亦莫可 得而稽矣”。上述材料反映了( ) A.明清时期,农民依附关系不断加强 B.由明至晚清农村赋税缴纳以土地为主 C.明朝以来,农民迁徙自由逐步加强 D.近代农村赋税制度经历了根本性变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可知政府重视土地税,而对人丁税逐渐淡化;由材料中 “编审(人丁调查和登记制度)不行,版图之籍亦莫可得而稽矣”,可知清代后期对人口普查的松弛。这 些信息反映了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即明朝以来,政府对农民迁徙限制逐渐松弛,A 错误,C 正确。 B 项题干没有体现;D 项“根本性变革”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赋役制度•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 2.天宝二年(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君(扬州市) 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江 苏常州)船……;会计郡(浙江绍兴)船……;南海郡(广州)船,……”(《旧唐书·韦坚传》)材料 表明唐代( )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 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答案】C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地域特点 3.唐代坊市制度严格,《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 后听用之。”这说明唐代 A.坊市制度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B.法律仅有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C.坊市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D.实行较为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唐代的法律规定,商品交易时使用的度量工具必须每年校对一次,统一标准后才能使 用。该项规定有利于维护市场公平交易,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故选 C。坊市制度和法律条文均是针对商业 贸易而言,A 项中“社会经济”的概念过大,故 A 错误。B 项中“维护封建统治”和 D 项中“重农抑商政策” 在材料中均未提及,故 BD 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4.在《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汴京街道上有少量“正店”,即获得了政府特许酿酒权的酒店,其余则有 众多“脚店”,他们需要从正店买酒。据记载,当时汴京有七十二家正店,脚店则有成百上千。据此史料 可以推断出( ) A.北宋的餐饮行业受政府的有效管理 B.专卖制度是北宋政府的增收途径 C.脚店的规模和经营水平都不及正店 D.饮酒之风在北宋发展得日益壮大 【答案】B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北宋的酿酒业 5.据文献记载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 至千余人,大抵尽收 放流人民也。远去乡里,弃坟塞,依倚大家,聚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因此,西汉统治者采取的 主要措施是 A.设置官员,强化私营产业的管理,规范市场 B.盐铁官营,政府直接控制关键手工业的生产 C.颁布法令,禁止人民离开土地从事工商业 D.征收重税,从私营工商业活动中掠夺利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统治者实行盐铁专卖制度的原因。材料主要阐明煮盐、铸铁这些行业在收归 国有之前为地方豪强所垄断,使他们雄霸一方威胁中央集权,所以政府将之收归国有以断其后路,加强中 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故选 B。A 项材料并未涉及规范市场,故排除;C 项禁止过于绝对,排除;D 项材 料没有涉及征收重税,故排除。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6.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尖锐的挑战,“工商皆本”的学说被广泛提出。促使社会上出 现这一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对外贸易相当发达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 7.《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 贱;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当时( )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出现上下相背倾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意思是“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而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 上却已贫贱了。所以一般俗人所看重的,正是君主所轻贱的;一般官吏所鄙视的,正是法律所尊重的。” 这 清楚地表明,政府的抑商政策没有收到效果,实际上反而使本来打算防止的局势更加恶化。故选 D 项。A 项 的朝廷重农对应的是材料中的“尊农夫”,但百姓并不抑商,从材料“俗之所贵”得之,故 A 项排除。B 项 的百姓重农抑商同样与材料意思不符,故 B 项排除。C 项百姓皆重商轻农说法太绝对,材料只是反映比较普 遍的现象,故 C 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8.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主动“捐帑”、“报效”。……或以捐纳 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 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 这反映出( ) A.明清商帮势力强大 B.官商勾结是徽商崛起的重要原因 C.获取功名是富商大贾经商的最终目的 D.明清富商大贾难成社会革新的力量 【答案】D 【解析】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