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15第32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专题15第32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学案

第32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考点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1)提出:1905年,孙中山领导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后来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之解释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简称为“三民主义”。‎ ‎(2)含义 ‎①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是孙中山所主张的社会革命,具体办法是: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 ‎(3)作用 ‎①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②三民主义成为鼓舞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结束封建君主专制,促成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起了巨大的作用。‎ ‎2.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1)内容:‎ ‎①民族主义: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所突出的是“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则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 ‎②民权主义: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③民生主义: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政纲,现在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2)作用: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这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1.(2015·浙江学考)“他的民权思想,能与黄宗羲等人的反思相应,民生的主张也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平均主义相应。民族主义的诉求,则触动当时全民悲愤的心弦。”这里的“他”是指(  )‎ A.魏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C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民权”“民生……平均主义”“民族主义”。由此可知,此处评论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中的人物都没有提出过三民主义。]‎ ‎2.(2013·浙江学考)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 A.马克思主义 B.社会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毛泽东思想 C [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基本一致,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故C项正确。]‎ ‎3.(2015·浙江学考)“……如养老之制、育儿之制、周恤废疾者之制、普及教育之制,有相辅而行之性质者,皆当努力以求其实现。”这主要体现了新三民主义中的(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自由主义 C [材料中的“……如养老之制、育儿之制、周恤废疾者之制、普及教育之制”反映的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养老、育儿、医疗、教育等,‎ 这些都属于民生主义,C项正确。] ‎ 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项目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不 同点 民族主义 主要反对满洲贵族,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 对外反帝,对内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为目标,只有自由、平等等空洞的口号,没有真正的人民主权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政,把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的纲领发展为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国内各阶级联合的纲领 民生主义 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没有明确的反封建目标 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赢得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指导实践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相同点 ‎①性质:都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②内容:都把民族、民权、民生紧密结合;都以民权为核心;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都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民生主义都有平均地权的主张。‎ ‎③目的:都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④影响:都成功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2014·浙江学考)新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其中,在民生主义方面的进步有(  )‎ A.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B.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C.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D.提出“节制资本”的办法 D [本题考查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解答时应注意“在民生主义方面的进步”,A、B两项分别属于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C项是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故D项正确。]‎ ‎1.(2015·浙江选考)孙中山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这一主张主要体现了(  )‎ A.“驱除鞑虏”    B.“民权主义”‎ C.“恢复中华” D.“民生主义”‎ B [解答关键信息是“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国民公举之议员……人人共守”,体现了民权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民族主义;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故选B项。]‎ ‎2.(2016·温州十校高一期末)孙中山主张:“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下列各项中,着重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D [孙中山主张的社会革命的内容是平均地权,故选D项。]‎ ‎3.(2016·杭州二中高一期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兴中会这一入会誓词后来被纳入“三民主义”思想中的(  )‎ A.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 B.民主主义和民权主义 C.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D.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 D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是民族主义,“创立合众政府”是民权主义,故选D项。]‎ ‎4.(2016·湖州中学月考)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最基本的相同点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节制资本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平均地权 C [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中共“二大”中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两者最基本的相同点是C项。]‎ ‎5.(2015·湖州期末)“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中心纲领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C [“驱除鞑虏”只是推翻清政府,不能体现材料中的“政治革命”,故A项错误;“恢复中华”停留在民族主义层面,也没有涉及政治体制的变动,故B项错误;材料的意思是在推翻清朝贵族统治,完成民族革命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废除君主专制政体,实质上表达了对民主共和的向往,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出现关于土地的信息,故D项错误。]‎ ‎6.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 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 [孙中山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袖,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是为了更好地联合中国共产党以及其他进步力量。A、C两项是中国共产党的特点,排除;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贯彻了三大政策,但二者不能等同,排除D项。]‎ 考点2|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 ‎(1)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率领起义的部队走上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共领导的各地起义树立了榜样,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经验。‎ ‎(2)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_等重要文章,从理论上对这一革命道路做了重要说明。这条道路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2.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 ‎(1)时间: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2)内容: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通过的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3)意义:在中国革命面临新的重大转变的关键时刻,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既是毛泽东思想成熟 的表现,也是中国革命的必然。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3.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加试)‎ ‎(1)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4)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考点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时间: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闭幕会上做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2)内容: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邓小平还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指出“再不实行改革,‎ 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3)意义: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的这篇讲话是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它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拥护,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1)邓小平“南方谈话”。①背景: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②内容:邓小平就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做了深刻阐发。‎ ‎(2)意义:邓小平“南方谈话”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3)中共十四大 ‎①时间:1992年,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开。‎ ‎②内容: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试)‎ ‎(1)提出:2000年春,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意义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 ‎②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标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1.(2014·浙江学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形成于(  )‎ A.五四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延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B [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成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故B项符合题意。五四时期毛泽东思想还没有形成,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时期,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2.(2015·浙江学考)毛泽东曾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古语来形容中国革命的道路。这一“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点燃于(  )‎ A.北京 B.武汉 C.井冈山 D.遵义 C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将革命队伍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并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2014·浙江学考)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这些谈话(  )‎ A.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B.确定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针 C.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向新阶段 D [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以排除A、B两项;C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提出的,D项正确。]‎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比较 思想体系 解决问题 思想精髓 历史作用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实事求是 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都做过有益探索的问题是(  )‎ A.民主主义革命 B.民族独立问题 C.社会主义建设 D.科学和谐发展 C [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问题;邓小平理论主要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由此可知,三大理论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做过积极的探索,故C项正确。]‎ ‎1.(2016·嘉兴期末)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 B.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 D.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A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故A项正确。]‎ ‎2.(2016·嘉兴期末)下列选项中,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主题的第一手资料的是(  )‎ A.《井冈山的斗争》  B.《新民主主义论》‎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邓小平传》‎ C [《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属于毛泽东思想的内容,不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故A、B两项错误;1992年,‎ 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发表的一系列谈话,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也为继续扩大改革开放确立了基本原则,符合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国情,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主题,故C项正确;《邓小平传》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主题,但不是第一手资料,故D项错误。]‎ ‎3.(2016·湖州调研)邓小平在1978年曾说:“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这句话从本质上说明了(  )‎ A.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 B.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要从根本上变革社会主义制度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A [从材料“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说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故A项正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体现题干中的“从本质上说明”,故B项错误;邓小平主张改革,不是变革社会主义制度,是变革不适应生产力方面的环节,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信息,故D项错误。 ]‎ ‎4.(2016·浙江师大附中模拟)被称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和“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的,分别是(  )‎ A.《论十大关系》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和“南方谈话”‎ 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会议决议》‎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宣言书。]‎ ‎5.【加试题】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材料体现的共同的本质思想是(  )‎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三位领导人所说的话语蕴含的本质特征。A项符合江泽民的谈话,C项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识,D项是三大理论成果的内在联系,只有B项是三者共同的本质思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