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1、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梭伦说雅典“险入绝境”是指 ‎ A.雅典面临外族人入侵的危险 ‎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 D.自然灾害的威胁 ‎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他 A.推翻了君主制,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 B.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C.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 D.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3、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 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 ‎ 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 C.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 ‎ 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 ‎4、“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社会动荡变革 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王安石曾写诗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这主要说明 A.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B.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 C.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D.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6、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对生产关系的变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促进了封建剥削方式的产生 ‎ B.使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模式 C.小农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 ‎ D.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私有制 ‎7、下图是1975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郊的秦杜虎符,上有铭文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之事,虽毋会符,行殴。”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秦国商鞅变法 A.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8、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 ‎9、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在当今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也要借鉴历史经验。从孝文帝改革中得到的认识有 ‎①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不断创新 ‎ ‎②改革注意策略,要有坚定的决心 ‎ ‎③改革要体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 ‎ ‎④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一帆风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10、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北魏当时 A.阶级矛盾尖锐 ‎ B.民族矛盾尖锐 C.汉族内部矛盾激化 ‎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11、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A.战国商鞅变法 B.梭伦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宋代王安石变法 ‎12、假设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高校”录取 A.背诵诗赋词章 B.学习四书五经 C.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 D.依靠“恩荫”‎ ‎13、王安石变法颁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②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 ‎③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4、15世纪,天主教会之所以阻碍社会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 A.它是欧洲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 B.它占有欧洲各国土地的三分之一 C.它在欧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D.具有等级森严的教阶 ‎15、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的显著特点是 ‎①国王自上而下推行改革 ‎②建立了民族教会,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 ‎③改变了天主教会的教义、制度和仪式 ‎④改革中发生了宗教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6、面对宗教改革,天主教会的应对措施有 ‎①停止出售赎罪券 ‎ ‎②加强对神职人员的监督 ‎ ‎③改组宗教裁判所,扩大惩治范围 ‎ ‎④宣布新教是异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西欧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是 ‎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 ‎ ‎②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③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 ‎④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 ‎⑤使宗教自由逐渐盛行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⑤‎ ‎18、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宫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革除封建礼仪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 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9、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20、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 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21、明治维新中推行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A.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平等 C.政府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D.提倡武士道精神,力争实现民族振兴 ‎22、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开”,难以实行立宪制度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 ‎23、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这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 A.中国的封建顽固势力相当强大 ‎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中国的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日趋成熟 ‎24、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为 A.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B.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C.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惟一出路 ‎25、戊戌变法运动的突出历史功绩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推动政治改革 C.促进思想启蒙 D.发展社会经济 第Ⅱ 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材料分析题 ‎(三大题,共50分,其中26题13分,27题25分,28题12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材料二 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的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了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图 ‎ ‎ 图一 铁农具 图二 奖励耕织 图三 商鞅铜方升 材料三: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之间的为第三等级,即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中、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2分)‎ ‎ ‎ ‎(2)从材料二的图一和图二你能获取那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3)从图二、图三可以得到商鞅变法的什么信息?(2分)‎ ‎(4)图二中牛耕图,史学家认为是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3分)‎ ‎ ‎ ‎(5)请给商鞅变法一个评价?(4分)‎ ‎ ‎ ‎27.阅读下列材料(25分)‎ 材料一 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 ‎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是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救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 ‎ ——《魏书.李冲传》‎ 材料三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青年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材料四 (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令行矣。 ‎ ‎——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 材料五 (苏辙)王介甫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而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人之利。‎ 材料六 (王安石说)臣以为,苟不能抑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 ‎ ‎——《王安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2分)其实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分)有何积极作用?(6分)‎ ‎ ‎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2分)‎ ‎ ‎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2分)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3分)‎ ‎(4)材料四中的“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2分)‎ ‎(5)指出王安石与苏辙的对立属于什么矛盾(2分)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积极作用的评价(4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853年爆发的克里木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木的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军队缺少军需,而奸商贪官却倒卖军用物资。结果伤亡30万人后战败,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的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岳麓版选修Ⅰ 根据材料指出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4分)结果有何相同之处?(4分)‎ 材料二 “皇太后不愿将法尽变……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 ‎——《光绪大事汇鉴》卷九 ‎ 此次藩制改革,有如另纸布告。兹仅揭示其纲领,至于实施细节,诸藩当体察朕之旨意,斟酌其宜。务必铲除旧弊,不致有名无实,图示收效显著为要。‎ ‎——明治天皇 ‎ (2)结合材料和有关史实思考两国改革相比,日本成功的原因有哪些?(4分)‎ 沈阳市高二年级期中质量监测 历 史 答 案 答案1——5 BCAAA 6——10 DBBAB 11——15 DCDAA ‎ 16——20 DCCBD 21——25 ADBAC ‎26、(1)奖励军功。实行财产等级制度(依据财产多少划分等级)(2分)‎ ‎(2)春秋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推广 (2分)‎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3)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分)‎ ‎(4)正确 商鞅废井田开阡陌,依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3分)‎ ‎(5)商鞅变法是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不仅推动了秦国的发展,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4分)‎ ‎27、(1)均田制。(2分)基本条件: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量无主荒地。(2分)‎ 积极作用: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政府征收赋税和徭役;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6分)‎ ‎ (2)改革面临阻力(或迁都洛阳,阻力重重)(2分)‎ ‎(3)民族间服饰的相互影响(或民族融合)。(2分)‎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方社会的发展,为国家重新走上统一奠定了基础。(3分)‎ ‎(4)大地主、大官僚 (2分)‎ ‎(5)地主阶级内部矛盾 (2分)‎ 王安石变法通过抑制大地主的暂时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巩固封建政权,既有利于农民生活和生产发展,也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4分)‎ ‎28、(1)不同:俄国改革原因是与英法争夺殖民地战争的失败,暴露农奴制的落后,国内矛盾激化;日本改革的原因是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4分) ‎ 相同: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都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都发展了本国经济;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4分)‎ ‎(2)第一、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第二、日本从封建统治阵营中分化出的改革派,实力强;第三、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第四、日本明治政府一系列的政策得以真正实行;第五、有比中国较有利的国际环境。(答出四条得满分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