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27讲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教案
第27讲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2017·课标全国Ⅲ,35)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2016·课标全国Ⅲ,40)中外福利救济政策对比 3.(2014·大纲全国,23)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2017·课标全国Ⅱ,35)《赫鲁晓夫回忆录》与史学素养 2.(2017·课标全国Ⅲ,34)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考点一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材补充 『史论观点』 福利政策的实施 福利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的民主与公正,保证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它力图拉起一张社会保障的大网,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即使是最底层的人也可以生活下去,同时又搭起一架社会进步的阶梯,为人们提供向上进阶的可能。从本质上说,福利国家政策是由国家主持的实现社会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方式,它主要通过抽肥补瘦的方式来实现。……福利国家政策的长期实行必然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生矛盾,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负担,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下降,导致竞争能力不强,中产阶级日益削弱,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考点二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教材补充 『史论观点』 苏联解体的原因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没有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的特殊性,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进入最后灭亡的总危机阶段,改变了列宁时期极其有益的探索,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最终导致苏联的剧变。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巧学妙用] 【图解历史】 战后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原因 【易错易误】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转。 【构图解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漫画寻史】 种植玉米运动 ★赫鲁晓夫改革提倡垦荒,盲目开展种植玉米运动,体现了改革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思维导图】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和挫折 【图说历史】 苏联三次改革的特点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①国家干预经济 ②“黄金时期” ③“滞胀” ④减少 ⑤“混合经济” ⑥贫富差距 ⑦社会保障 ⑧缩小 ⑨资源配置 ⑩经济全球化 ⑪知识经济 ⑫信息技术 考点二 ①斯大林模式 ②收购制 ③玉米 ④企业 ⑤物质利益 ⑥经营自主权 ⑦经济 ⑧重工业 ⑨经济管理 ⑩市场 ⑪指导性 ⑫重工业 ⑬政治 考法1 史论阐述类——国家干预经济 【考题1】 (2017·课标全国Ⅲ,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答案 A 『方法突破』 ★明立意 从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新变化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抓关键 因“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而提出“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 ★清误区 本题属于史料阐述型选择题,难度适中。考生对美国减少国家干预行为的认识存在偏差,国家干预经济是联邦政府权力的膨胀,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减少政府干预是市场经济的理性回归,并非涉及联邦权力下放问题。 『史论链接』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及实质 (1)方式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典型国家:英法):把铁路、电力等投资数额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投资的基础工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收归国有。 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典型国家:日本):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目的是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 ③财政政策调节(典型国家:美国):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④介于计划和市场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典型国家:联邦德国)。 (2)实质: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考法2 史料主旨类——苏联不同时期对农业政策的调整 【考题2】 (2017·课标全国Ⅲ,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答案 A 『方法突破』 ★明立意 从苏联农业政策调整的影响角度考查历史解释。 ★抓关键 “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可以看出承认了农民的物质利益。 ★清误区 本题属于目的类选择题,难度较大。本题考生易对苏联五六十年代的经济改革的性质认识错误,这一时期苏联的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也没有发生实质变化。 『史论链接』 苏俄(联)农业政策的调整 (1)1917年,苏维埃政权没收皇室、寺院土地交给农民耕种。 (2)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实行余粮收集制,为取得战争胜利创造了条件。 (3)1921年,新经济政策规定实行固定粮食税。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税后粮食,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1927年之后,苏联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造成农村发展长期滞后。 (5)赫鲁晓夫改革,取消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农产品价格,鼓励农民副业,扩大农业生产的自主权。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考法3 史料主题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 史料一 16世纪以前英国穷人的救济问题多是通过基督教会、个人慈善捐款等方式解决。国家并没有将其视为自己的责任。相反,视贫困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经常制定惩治流浪者(大多是失地的农民)的血腥法律,并引起农民的强烈反抗。这种情况下,为稳定社会秩序,1601年都铎王朝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把贫民区分为三种:(1)强壮有力而不愿工作的;(2)老弱残疾而不能工作的;(3)不幸而找不到工作的。第一种贫民不能得到任何救济,他们要接受强制劳动,对拒绝工作的人则要被关入惩戒所,为酷刑所惩罚甚至被处死。第二种无劳动能力的贫民可以得到救济。对第三种不幸找不到工作的人规定济贫官有帮助其找到工作的义务。 ——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史料二 1945年,英国工党逐步推行贝弗里奇计划,先后颁布了《家庭补助金法案》、《保险法》、《工伤福利法》、《医疗保险法》等。1948年艾德礼宣称英国已经是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安全阀”对社会经济政治稳定做出了贡献,保障了公民的生存权利,有利于促进公平,成为政府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德步著《世界经济史》 『读史用史』 (1)史料一论述了17世纪英国一系列福利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依据史料一,分析指出英国福利制度的特点。(12分) 提示 特点:逐渐把福利制度作为政府的义务;以立法形式推动福利制度建设;最初的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有针对性的选择救济对象等。 (2)依据史料二,指出二战后英国采取的“福利国家”的措施有哪些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又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13分) 提示 作用: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稳定;保障了公民的生存权利,有利于促进公平。 影响:过分关注公平导致效率低下;政府的财政负担加重;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 『方法突破』 历史特点是指某一个历史事物的特殊之处,既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具体性,又显现出其所具有的特殊性。归纳英国福利政策的特点,可从目的、对象、政府职能、方式等角度进行归纳。对二战后英国福利政策的评价,既要阐述其正面作用,也要分析其消极作用。 『史论链接』 “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及评价 (1)发展历程 ①起源:罗斯福新政中开始实施社会救济。 ②发展:二战以后,从零星的、局部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单个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了一种公民的“权利”。 ③完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制度逐渐完备,范围涉及生、老、病、死、教育等方面,政府福利开支越来越大。 ④缩小: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滞胀”危机,动摇了福利国家的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竭力控制和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2)评价 ①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扩大社会消费,推动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影响:政府开支迅速增加,使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国债急剧膨胀,导致税收负担过重。福利制度是一种奖懒罚勤的不合理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风气和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竞争精神。 考法4 开放探究类——苏联解体的原因 史料 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意识形态领域来看,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时苏联国内历史虚无主义大行其道。具体表现,第一是在“说事”时,改变历史结论,美其名曰“新视角”。当时有人认为,十月革命给俄国带来的不是进步,而是倒退。因为“革命前的俄国已经在朝着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民主发展,如果革命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以后就中止,那么俄国就可以建立资产阶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可能早已实现现代化并与西方先进国家并驾齐驱了。第二是在“论人”时,颠覆历史评价,美其名曰“复杂论”。对于斯大林的批判和全盘否定。在赫鲁晓夫时期批判的主要是斯大林个人,以及他在领导工作中的各种错误,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已经由此发展到批判和否定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且进一步直接诋毁列宁。第三是在“讲史”时,歪曲历史事实,美其名曰“再思考”。最初,有人把勃列日涅夫时期简单地说成是一个“停滞时期”,毫无成就可言。后来针对斯大林时期,否定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摘编自陈之骅《苏联解体前夕的历史虚无主义》 『读史用史』 史料从历史虚无主义的角度阐述了苏联解体的原因。据史料和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并运用苏联(俄)的相关史实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 提示 示例一 历史虚无主义在“说事”方面(对历史事件的认识),用历史假设否定史实,编造历史、混淆是非。 批判:运用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历史条件)及历史意义等相关史实进行批判,以说明认识历史事物要科学真实。(略) 示例二 历史虚无主义在“论人”方面(人物的评价),无视历史事实,孤立片面的看待历史人物,用支流否定主流。 批判:列举斯大林或列宁的历史功绩及失误等相关史实辩证地进行批判,以说明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要客观公正。(略) 示例三 历史虚无主义在“讲史”方面(历史事实的认识评价),用现象否定本质,裁剪事实曲解历史。 批判:运用勃列日涅夫时期或斯大林时期的历史贡献和问题等相关史实辩证地进行评价,以说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评价要全面准确。(略) 总之,要坚持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认识历史事实和人物,尊重史实,明辨是非。 『方法突破』 ☆某重点中学考生答题示例 (1)选择角度:由史料中的提示语“第一”“第二”“第三”,可知所选的角度有三个方面:“说事”“论人”“讲史”。 (2)批判论证:如考生选择的“论人”,结合苏俄和苏联时期的具体史实,客观公正的评价列宁和斯大林,考生只回答了历史功绩,缺乏对二人历史局限性的阐述。 (3)形成认识:批判错误观点,提出正确论点,此处考生答题缺失,论证不完整。 『史论链接』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启示 (1)原因 ①历史原因: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发展。 ②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③外部原因:西方反苏势力长期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 (2)启示 ①改革必须依据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抵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③社会主义建设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宗旨。 ④必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防止个人崇拜。 学科素养16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命题专家史论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原因,有些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是新科技革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二是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自我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三是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继续存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还没有建立的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巨大利润。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作用和影响,大多数学者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任何调节和改良都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没有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由此产生的经济危机与社会冲突,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所以它尽管有用,但也相当有限。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总体上仍然有力地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因而资本主义的主要趋势是发展。资本主义的各种固有矛盾依然深刻,其前景必然是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但社会资本主义显示出相当强的生命力、竞争力和调节力,社会资本主义(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有可能推进到资本社会主义(有资本主义因素的社会主义),再发展到未来完全的社会主义。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素养解读』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理论成果。从唯物史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学者们普遍认为,正是由于这些调节、改良和改善,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能够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的缓和,资本主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有一定的生命力。 『考题例证』 (2018·重庆诊断)1981年,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时说:“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撒切尔夫人则主张,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让市场在更大的领域与程度上主导英国经济转型。据此可知,两人都强调( ) A.加强政府干预,促进经济转型 B.扩大政府开支,增加货币发行 C.恢复自由放任,激发市场活力 D.限制政府权力,发挥市场作用 解析 根据材料“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题”“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让市场在更大的领域与程度上主导英国经济转型”强调合理发挥政府和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故D项正确。 答案 D 『命题突破』 探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领域的新变化,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形式方面的变化,二是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方面的变化,三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阶层结构方面的变化,四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管理体制方面的变化,并结合上述史料分析出现新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发展趋势。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山东滨州期中)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长期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的失业问题,稳定社会秩序,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发达国家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对经济全面干预 B.实行福利制度 C.推行互联网经济 D.发展第三产业 解析 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增加就业,故选D。70年代西方国家面临石油危机,经济发展停滞,发达国家的措施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A项错误;国家经济发展停滞,政府主张减少财政支出,B项错误;互联网经济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C项错误。 答案 D 2.(2018·吉林模拟)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形态的确立,其主要标志是美国微软公司软件知识产业的兴起。正是这些知识的广泛应用打开了计算机应用的大门,微软公司的产值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的总和。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就是5 000家软件公司,它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的500家世界大公司。所有这些表明( ) A.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B.知识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 C.二战后初期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D.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经济日趋没落 解析 材料反映知识产业兴起推动美国经济增长,对整个世界经济贡献,这说明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知识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B项错误;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是在20世纪90年代,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经济日趋没落,D项错误。 答案 A 3.(2017·江西九校联考)学者托尼·朱特在《沉疴遍地》中写道:新一代的保守主义者才有胆量挑战他们的前任的“国家主义”,提出激进的方案,来解决他们所称的野心过大的国家的“硬化”及其对私人主动性的缓冲作用。这表明( ) A.斯大林模式受到广泛重视 B.对凯恩斯主义产生了质疑 C.主张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 D.经济大危机使人总结教训 解析 据材料可知新一代的保守主义者对国家干预经济提出了挑战,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故选B项。斯大林模式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形式,A项错误;主张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经济大危机,D项错误。 答案 B 4.(2018·河北唐山模拟)197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显著下降、通货膨胀加剧等长期并存的局面。美国经济“滞胀”持续时间长达10年,供给学派应运而生,并盛行于80年代,它强调( ) A.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过多干预经济 B.扩大政府开支,增加政府预算赤字 C.供给应适应需求,重点是扩大需求 D.减少税收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供给学派通过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故选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供给学派主张用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供给学派主张削减政府开支,削减政府预算赤字,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前面分析可知供给学派主要是减少货币供给,不强调扩大内需,C项错误。 答案 D 5.(2018·山东临沂模拟)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结构发生了分化;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大烟囱工业”,如钢铁、采矿、纺织等,被称为“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技术密集型的专业化和小型化新兴工业,如电子、核能、宇航、激光等,被称为“朝阳工业”,获得迅猛发展。由此可见,西方发达国家( ) A.逐步从工业经济跨入知识经济时期 B.在国家干预下经济出现了持续发展 C.传统经济萎缩而新兴经济如日中天 D.成为经济发达制度健全的福利国家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夕阳工业”是指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形成的产业,“朝阳工业”则是指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形成的产业。材料体现了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故A项符合题意。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在70年代陷入“滞胀”境地,故B项错误;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经济所占比重下降并不意味着传统经济萎缩,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答案 A 6.(2017·湖南十校联考)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保守党撒切尔夫人抛弃“共识政治” ,她按照货币主义理论进行改革,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发行,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这样的改革( ) A.壮大了“知识经济” B.削弱了“混合经济” C.加强了福利国家制度 D.维护了凯恩斯主义 解析 “知识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故A项错误;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减少了国有企业所占比重,增加了私营企业所占比重,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注重自由市场的调节作用,因而削弱了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削减福利开支”可知,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削弱了福利国家制度,故C项错误;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改革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否定,故D项错误。 答案 B 7.(2018·山东济南模拟)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西方现代社会。国家以社会的名义“侵犯”资本,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和财富分配。这反映出的是西方发达国家( ) A.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混合经济” B.削弱私人资本,避免盲目生产 C.建立国营企业,大力推行国有化 D.完善福利制度,保障公民权利 解析 “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混合经济’”是20世纪70年代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后,英美等国采取的措施,材料与此不符,故A项错误;“削弱私人资本,避免盲目生产”是美国罗斯福新政采取的措施,材料与此不符,故B项错误;“建立国营企业,大力推行国有化”是政府干预经济的表现,与材料中“国家以社会的名义‘侵犯’资本,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和财富分配”不符,故C项错误;“完善福利制度,保障公民权利”是材料中“国家以社会的名义‘侵犯’资本,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和财富分配”所反映的内容,是对二战后西方现代社会的修补,故D项正确。 答案 D 8.(2017·山东枣庄模拟)1952年,联邦德国国会通过了《企业管理法》,把企业代表会体制扩展到所有企业中,规定监事会中的1/3席位属于劳方,董事会中不再设立劳动经理。这一法律( ) A.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加大了企业民主管理力度 C.保障了工人的根本利益 D.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解析 联邦德国颁布法律规范企业管理,不能体现出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错误;“监事会中的1/3席位属于劳方”有利于劳动者参与企业管理,体现了民主的特点,故B项正确;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不可能保障工人的根本利益,故C项错误;通过法律推动企业民主化管理有利于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增强市场竞争力,故D项错误。 答案 B 9.(2018·银川一中模拟)一位传记作家说,撒切尔夫人最大的成就,或许是改变了英国政坛和社会“以谈论金钱和经济效益为耻”的过时做派,成功地开创了政界和商界人士共同管理政府的新模式。他所说的“新”主要表现为( ) A.统制经济体制 B.福利主义政府 C.减少国家干预 D.社会市场经济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变了英国政坛和社会‘以谈论金钱和经济效益为耻’的过时做派”实际上指的是撒切尔夫人改革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选C项。“统制经济体制”与英国经济体制不符,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关联不大,排除;D项是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模式,排除。 答案 C 10.(2017·山东烟台统测)1956年,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结束也有11年了……改善我们人民的物质生活是完全必要的……瞧瞧集体农庄的庄园,各个集体农庄庄员的庭院吧——一无所有。”针对此现象,当时的苏联政府( ) A.加强了对农业部门的管理 B.推行固定的粮食税 C.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D.采用市场手段调节农业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苏联集体农庄没落,农民生活水平低下。为此,赫鲁晓夫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推广种植玉米,故C项正确。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政府放宽了对农业部门的管理,故A项错误;“固定的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而新经济政策此前已被取消,故B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时期,采用市场手段调节农业,故D项错误。 答案 C 11.(2017·山西临汾期中)“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下列措施体现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的是( ) A.改革的重点是农业 B.扩大开垦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C.给企业以部分权利 D.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解析 给企业以部分权力是对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的冲击,故选C。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与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侧重点不同,但没有对斯大林模式形成冲击,A项错误;扩大开垦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是农业上的措施,不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B项错误;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符合斯大林模式的内容,D项错误。 答案 C 12.(2017·山东青岛统测)二战后苏联实际上并没有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苏联经济主要还是在苏联和东欧那个小范围里循环,经济慢慢停滞下来。苏联在全球化浪潮中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相反被边缘化了。苏联被边缘化( ) A.根源于两极对峙格局 B.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苏联改革的失误所导致 解析 苏联在斯大林去世之后,虽然其后多位领导人都对这种僵化的“斯大林体制”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革与触及,但都未能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最终致使苏联被日益边缘化,故选D。苏联长期游离于世界大市场之外是由于其长期推行高度集中和排斥市场货币关系的“斯大林体制”,而非根源于两极对峙,A项错误;西方的“和平演变” 是导致苏东剧变重要的外部原因,但并非是苏联被边缘化的原因,B项错误;苏联的边缘化与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并没有直接的关系,C项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湖北孝感模拟)(25分)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直接影响到民生和社会稳定,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社会济贫问题上,宋代贯彻“由胎养到祭祀”主要是指慈幼。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修胎养令,规定凡下户怀妊而不能自存者,以粟颁赐之。宝祐四年(1257年),令“天下诸州建慈幼局”。事实上,除慈幼局外,养老之居养院亦肩负育幼任务,且养至十五岁并免费入学。关于贫民之收养,设有专门机构,唐代有悲田院,宋因其旧于京师置东西福田院,以禀老疾孤穷丐者……至于漏泽园,是由政府提供公地,“埋葬无主死人……每年三元春冬醮记”。南渡后仍维持此制。这种由“胎养到祭祀”的福利,虽比当代福利国家所提供的涵益较广,但却主要是选择性,局限于贫而无告者之特殊对象。不过,在两宋,社会互助观念业已产生。社会互助始于宗族,这是以范仲淹的义庄为滥觞。这些义庄义田,是利用其田租以赡族人。南宋时,这种互助由宗族扩及乡党,这可从朱熹所提倡的社仓看出。 ——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16世纪以前,英国救济穷人问题多通过基督教会、个人慈善捐款等方式解决,国家并未将其视为自己的责任。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日益增多,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增加。为稳定社会秩序,1601年都铎王朝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1)强壮有力而不愿工作的不能得到任何救济,他们要接受强制劳动;(2)老弱残疾而不能工作的贫民可以得到救济;(3)不幸而找不到工作的,规定济贫官有帮助其找到工作的义务。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 由来与发展》 材料三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二战后,英国经济与社会矛盾都演变到极其严重地步。工党政府采取“福利国家”政策,这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条件、发展社会民生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影响和作用;同时社会改革,可谓顺乎历史潮流的明智选择,它也产生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政治安定、巩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福利国家”越来越成为英国政府的沉重负担,它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生了矛盾。又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如人才外流,人口老龄化,中产阶级日渐削弱。这个问题发展为“英国病”的新病因。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 (1)根据材料一、二, 指出宋代济贫政策和英国福利制度的共同目的,并概括其实施过程中体现的相同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福利制度的影响与宋代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12分)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制度的认识。(3分) 答案 (1)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政治统治。(4分) 特点:政府制定相关法令、制度予以保障;国家救济和社会互助相结合;因救济对象不同而采取不同救济措施。(6分) (2)不同:在保障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上效果更为显著;导致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导致了新的社会问题的产生;增强了人们的社会保障意识和福利观念。(每点2分,共8分) 原因:“二战”后英国的社会矛盾尖锐;执政党为了取悦于民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雄厚;人们对政府职能认识的深入增强了维权意识。(4分) (3)认识:福利水平要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福利制度既要照顾眼前利益,又要着眼长远发展;福利制度要适时改革,兼顾效率与公平;福利的形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3分。答出三点即可) 14.(2018·山西大同调研)(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2008年我国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现代以来中美苏经济建设方面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21课 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目录主题内容,以时序为基本标准修改并说明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解析 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概括目录主题。根据材料,论述了“现代以来中美苏经济建设方面内容”,如:现代以来中美苏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其次,根据题目要求,以时间为序,对目录加以修改。如以“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苏联的经济改革——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为顺序进行整编;第三,根据题目要求说明理由。主要以发生时间,结合所学进行简要阐述。 答案 主题:苏美中三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2分) 修改:第1课 十月革命后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2课 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第3课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 第4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5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成就 第6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7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8课 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与生活巨变 (4分) 理由:以时序为基本标准,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内容在前,其次为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延续发展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此同时50年代苏联进行经济改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于二战后的1949年,而且社会主义建设深受苏联的影响,故排在最后。(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