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29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29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

考点29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 ‎①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入侵,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 ‎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丝、茶)。‎ ‎(2)表现 ‎①洋纱取代土纱——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纺”与“织”分离;‎ ‎②洋布取代土布——中国家庭“织”与“耕”的分离;‎ ‎③服务于国际市场: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 ‎(3)地位: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在近代中国仍占主导地位 ‎(4)影响 ‎①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③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表现和特点 ‎(1)原因 ‎①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瓦解了自然经济;‎ ‎②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 ‎④统治者思想的转变(清末“新政”)‎ ‎(2)表现 ‎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使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受重大打击;‎ ‎②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外贸中心由广州转向沿海开放城市,特别是上海,买办商人开始出现;‎ ‎③近代机器生产开始出现,使得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陆续兴起。‎ ‎(3)特点 ‎①生产方式的改变;‎ ‎②产业资本构成的变化;‎ ‎③主要生产部门的变化;‎ ‎④新兴社会阶层的出现;‎ ‎⑤生产管理方式和制度的改变;‎ ‎⑥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 二、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 ‎(1)概念:“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而掀起的一场运动,其主张采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 ‎(2)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境况。‎ ‎(3)目的: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4)代表:①中央——奕;②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①兴办民用工业;②筹划海防;③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6)结果:甲午战争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7)失败原因 ‎①单纯引进西方技术而不变革落后的制度;‎ ‎②洋务派力量分散,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难成大业;‎ ‎③顽固派仇视洋务派,百般阻挠和破坏洋务运动;‎ ‎④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走上富强道路,阻挠中国掌握先进技术。‎ ‎(8)评价 积极性:引进技术、培养人才;刺激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瓦解封建经济;标志着中国早期近代化的起步 消极性:根本目的是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只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ZB)][BG)F][HT]‎ ‎2.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促进工业近代化:洋务派首先在中国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来创办民用工业,开启了近代化的先河。‎ ‎(2)促进技术近代化:引进了西方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积累了管理经验。‎ ‎(3)促进军事近代化:筹划海防,创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新式海军,为军事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4)促进教育近代化:创办新式学堂,其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旧式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奠定了新式教育的基础;选派留学生,开留学风气之先河。‎ ‎(5)促进思想近代化: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近代化思想,冲击了“礼义至上”的传统伦理思想的权威地位,是鸦片战争后思想界的一大进步。‎ 考向一 全面认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1.含义 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主要是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并且与农业分离,以男耕女织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结构开始走向瓦解;另一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其中包括经济作物的扩种和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2.原因 ‎(1)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2)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商品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比重加大,不断诱使农业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3)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是促使自然经济解体的重要因素。‎ ‎(4)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是其解体的内部根源。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生产规模小,分工和协作不发达,生产的发展、成本的降低、质量的提高,都受到了限制,终究抵挡不住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 ‎3.特点 ‎(1)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速度: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3)结果: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4.评价 ‎(1)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的进步。‎ ‎(2)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必要的财富积累,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 ‎【典例引领】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中国 A.小农经济日益陷入了破产的窘境 B.传统轻工业贸易顺差越来越大 C.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被列强控制了棉纺织品的命脉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小农经济日益陷入了破产的窘境”是“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降低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A项;传统轻工业贸易逆差会越来越大,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进口关税降低,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会被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正确;“列强控制了棉纺织品的命脉”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考向二 全面理解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 ‎(1)思想上 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开始向“现代”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 ‎(2)经济上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 ‎(3)外交上 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 ‎(4)军事上 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 ‎(5)教育上 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典例引领】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了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洋务企业近代化因素增多 C.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D.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 ‎【答案】D ‎1.下表为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这反映了该地 时期 迁出 他乡种田 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出国从事工商业 ‎1850—1879年 ‎72‎ ‎15‎ ‎49‎ ‎8‎ ‎1880—1911年 ‎156‎ ‎0‎ ‎118‎ ‎38‎ ‎1912—1939年 ‎473‎ ‎0‎ ‎77‎ ‎396‎ A.大量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 B.传统自然经济已率先解体 C.民族工业的发展较为迅速 D.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2.1861年,天津洋布价格“仅土布价钱的一半”,但是它只是使“直隶和邻省的城市和集镇的人民因洋布较土布便宜而买洋布”,而广大的“农村人民仍然爱好他们自己织的土布”,这表明 A.洋布较土布物美价廉 B.中国传统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 C.农村地区小农经济具有稳固性 D.列强的侵略还没有渗入内地 ‎3.下表是1869—l872年湖南地丁正耗等银两征收情况,这实质上反映了 年代 实完银两 占应完纳的百分比 ‎1869‎ ‎1028760‎ ‎82.32‎ ‎1870‎ ‎1030661‎ ‎82.47‎ ‎1871‎ ‎1037126‎ ‎83.00‎ ‎1872‎ ‎1018114‎ ‎81.47‎ A.所完纳地丁银数值相对稳定 B.清政府减轻了人民负担 C.农村经济衰退生产相对萎缩 D.土地兼并现象十分普遍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4.鸦片战争以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的城市,呈现出快速繁荣的景象。但这些繁荣的城市不仅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相反“它们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A.中国城市职能发展不完善 B.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增加城市负担 C.中国沦为西方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D.欧美列强控制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命脉 ‎5.鸦片战争后,社会普遍把洋货视之为“奇技淫巧”,认为这是导致财富外溢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以自制洋货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这种变化表明 A.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 B.传统手工业品市场日渐萎缩 C.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 D.追逐西方时尚成为社会主流 ‎6.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对该学者评述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A.其倡导者的思想极其守旧 B.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C.其尝试完全排斥西方文化 D.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 ‎7.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首先遇到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竞争。旗昌公司联合其他外国船运公司将运价压低一半,力图一举击垮新组建的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通过吸纳商股、延揽漕运等方式渡过了难关。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股票下跌一半,濒临破产。轮船招商局决定购并旗昌轮船公司。材料主要说明 A.洋务企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B.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竞争激烈 C.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D.洋务企业实力强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8.汉阳铁厂创办时,负责提供设备的英方曾提出化验煤焦及铁砂样品的要求,但张之洞却认为“中国之大,何处无佳煤佳铁?但照英国所有者购办一份可也。”结果由于设备与铁质不符,造成大量浪费。这说明 A.外国资本主义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B.洋务企业还不具备近代工业特征 C.张之洞思想观念落后于同时代的国人 D.洋务派仍然受天朝上国观念束缚 ‎9.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材料表明 A.自然经济解体加快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洋务运动成效明显 D.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巨大 ‎10.史学界认为:尽管洋务运动“自强”进程颇多可指责之处,但传统中国的架构已被突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饬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因为铸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若南省滨江近海等处,皆能设法开办船械制造,所用煤铁无庸向外洋购运,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年 材料二 所办官督商办企业(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命权和经营决策权控制在政府及其官僚手中,一般由商人担任的企业总会办只有极为有限的业务经营权。由此,使商股不敢过问企业经营决策事务,只能听命于官府。此外,官督商办企业中常常产生结党营私、经营舞弊的现象,造成官商之间的矛盾时常尖锐化。如此种种弊端造成一般商人不敢投资于官督商办企业。‎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三 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但是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出现了新兴的生产方式。洋务派通过创办民用企业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技木,利用部分私人资本生产产品……也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1)据材料一,分析李鸿章倡议“开煤铁”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是如何实践这一主张的。‎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存在哪些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 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历史作用。‎ ‎1.(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用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考点冲关 ‎1.【答案】D ‎【解析】本题以农民身份变动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南方沿海(某乡)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或国外流动,表明农村经济结构在缓慢变动,D项正确;材料数据反映了南方沿海(某乡)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但A项中“大量”说法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B项中 ‎“已率先解体”属于隐性比较,且表达绝对化,排除;19世纪末20世纪初及1912—193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确实比较迅速,C项表述本身符合史实,但材料无明显体现,排除。‎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材料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虽然“天津洋布价格‘仅土布价钱的一半’”,但是“广大的‘农村人民仍然爱好他们自己织的土布’”,材料意在表明“农村地区小农经济具有稳固性”,故C项正确。‎ ‎3.【答案】C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通商口岸“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可知,不是由于职能不完善,而是为适应西方经济侵略而开设的,故A项错误;“增加城市负担”与材料“呈现出快速繁荣的景象”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可知,通商口岸满足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需要,成为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基地,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通,尚达不到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程度,故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但是在近代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阐释传统手工业市场的发展情况,故B项排除;鸦片战争后,国人依然仇视外洋事物,还没有完全从“天朝大国”中解放出来,所以会出现“奇技淫巧”的认识,而19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及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应该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故C项正确;“追逐西方时尚”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排除。‎ ‎6.【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根据材料信息“肤浅的现代化尝试”、“活动的范围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的尝试”可知,‎ ‎“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其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A项排除;洋务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项正确;完全排斥西方文化的表述不符合洋务运动,C项排除;洋务运动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未涉及政治制度方面,D项排除。‎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材料反映了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面临着美国旗昌轮船公司以压低运价一半为方式的经济竞争,最后轮船招商局以吸纳商股等正确的方式取得了竞争的胜利,之后轮船招商局决定购并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而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可见洋务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故选C。材料并没有反映洋务企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处于夹缝中艰难发展的状况,故A项错误;轮船招商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故B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8.【答案】D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材料“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反映了经过洋务运动的开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初步建成了具有近代化特点的国家,这体现了洋务运动成效显著,故选C。A、B两项所述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结构变动”的问题,故D项错误。‎ ‎10.【答案】(1)理由:为洋务派创办的军亊工业提供燃料和原料;筹集部分办洋务所需的资金;满足部分国内市场对工业品的需求。‎ 实践:创办开平煤矿。‎ ‎(2)问题:企业的经营权和管理权掌握在官僚手中,带有封建性;存在着结党营私和经营舞弊等官场积习;资金不足(缺乏投资)。‎ 原因:封建制度的束缚。‎ ‎(3)作用: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客观上推动了封建经济的逐渐瓦解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进行归纳即可。据材料一“因为铸造军器要需……以利民用也”“所用煤铁无庸向外洋购运,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可分别归纳出为洋务派创办的军亊工业提供燃料和原料,筹集部分办洋务所需的资金,满足部分国内市场对工业品的需求。第二小问,直接迁移所学知识归纳即可。‎ 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直接进行归纳。据材料“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命权和经营决策权控制在政府及其官僚手中”可得出企业的经营权和管理权掌握在官僚手中,带有封建性;据材料“官督商办企业中常常产生结党营私、经营舞弊的现象”可得出存在着结党营私和经营舞弊等官场积习;据材料“一般商人不敢投资于官督商办企业”可得出缺乏投资。第二小问,应根据第一小问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第(3)问,据材料“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技木,利用部分私人资本生产产品”可得出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据所学知识可知民用企业产品投放市场,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和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等。‎ 直通高考 ‎1.【答案】A ‎2.【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改变了“不索取原价分文”的做法,是为缓解洋务企业的经费压力,故答案为B项。材料所述“协造”方式只是由用船一方拨付造船所用材料费,并非由用船一方参与造船过程,排除A项;材料所述并非表明所造船只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不能反映,排除。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