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培优学案课时作业: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5专题检测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 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明朝 B.晚清 C.民国 D.新中国 解析: 材料“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叙述了西方餐饮进入上海的情景。明代实行“海禁”,故 A 项错误;晚清时期,1842 年《南 京条约》后,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对外开放,西方的生活习惯开始传入,故 B 项正确;民 国时期,上海依旧是外国列强的重要侵略目标,但不是最早,故 C 项错误;改革开放后, 上海再度成为沿海开放城市,受世人瞩目,也不是最早,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民国时期,男子服装主要为长袍、马褂、中山装及西装等。就全国范围来说,马褂、 长衫,尤其是长衫,仍然是一种最普遍的服装,并与同时流行的学生装、西装等并行不悖。 材料主要反映了 ( ) A.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B.着西装已引领时代潮流 C.变革在全国都得到推行 D.着装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服饰的变化。根据材料中“尤其是长衫,仍然是一种最普遍 的服装”可知传统服饰有强大的生命力,A 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着西装不是普遍现 象,并未引领时代潮流,排除 B 项;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中传统服饰占主流, 盲目崇洋非材料主旨,排除 D 项。 答案: A 3.(2019·宿迁高一期末)《秋瑾集》中说:“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 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也不致坐食,累及父兄、夫子了。一 来,可使家业兴隆;二来,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下列对该材料 解读错误的是( ) A.妇女传统地位有所改变 B.妇女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C.女子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D.西方思想冲击传统观念 解析: “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表明妇女传统地位有所改变, 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妇女政治地位不断提高是指妇女在政治上行使民主权利,材料 没有涉及,故 B 项错误,符合题意;“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表明女子教育 逐渐受到重视,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这些 都是受西方的影响,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4. 据学者统计,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婚俗在教育发达地区已改变很大,如集体婚礼、 西式婚礼等纷纷出现,但即便在大城市,丧葬旧俗依然盛行,如丧事披麻戴孝,守孝期内不 洗脸、不洗衣服等,南北均如此。其原因主要是( ) A.年轻人与年长者观念不一 B.传统忠孝礼节观念根深蒂固 C.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发达 D.西方文化的影响存在地域差异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婚俗的变化。据题干可知,即便在大城市,丧葬旧俗依然普遍存 在,且“南北均如此”,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即使到了 20 世纪二三 十年代,传统忠孝礼节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5.辛亥革命之前,“太太”一直用于称呼官员的妻子;而民国时期,“太太”成为上 流社会和平民百姓共同青睐的称呼。这种变化体现了( ) A.传统礼俗消失 B.科学知识普及 C.平等观念传播 D.妇女地位提高 解析: 根据材料“太太”一词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变化可知,“太太”这一传统词汇并 未消失,只是新时期赋予了新的含义,故 A 项错误;称呼的变化,属于社会风俗,不属于 科学知识,故 B 项错误;辛亥革命前,“太太”一词用于官员的妻子,平民不能使用,体 现了等级性,而民国时期,社会上层和平民共同青睐,打破等级性,体现了平等性,故 C 项正确;材料叙述了由等级向平等的转变,并未涉及男女地位问题,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6.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 1912 年 3 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 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 现象。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 B.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C.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 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 A 项开放说法不准确;B、C 两项中的“告别”和“瓦解”说法不对;辛亥革 命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服饰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西服代替长袍马 褂;改变了传统的具有尊卑观念的礼仪,取之以西方平等的握手等礼仪;改变缠足、留辫等 陋习等。 答案: D 7.(2019·廊坊高一期末)1912 年上海《民立报》发表谭人凤《粤汉铁路说贴》:世界大 势,是由水运而趋陆运。故欧美各邦路线密若蛛网。近且有横贯欧亚之大计划。盖国势随路 线而扩张,事业因交通而发展。……我国幅员广阔,为统一计,沿边各路,方亟待第次兴办…… 此国策可以促进实业、巩固边防。由此可见( ) A.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输出加剧 B.民国政府重视铁路交通事业发展 C.作者积极主张推进交通近代化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铁路事业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不能得出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输出加剧,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民 立报》发表谭人凤《粤汉铁路说贴》”得出是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民国政府重视铁路交通 事业发展,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盖国势随路线而扩张,事业因交通而发展。……我国 幅员广阔,为统一计,沿边各路,方亟待第次兴办……此国策可以促进实业、巩固边防”得 出作者积极主张推进交通近代化,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列强的观点,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8. 近代北京民风保守,19 世纪末人力车引入之初,人们不愿接受。据记载:“当时人 都不肯雇佣,妇女尤以坐人力车为羞耻。”但不久人们发现人力车轻便、快捷、价廉,远过 于通行的骡车,“风气大变,坐车人日见增加。人力车厂也随之各处林立,营业甚为发达”。 这说明( ) A.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 B.近代北京的交通日益发达便利 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D.民众生活受政治局势影响巨大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变化。“19 世纪末人力车引入”说明中国应用 工业革命成果慢,也说明近代北京的交通发展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故 A、B 两项错误;从“当 时人都不肯雇佣,妇女尤以坐人力车为羞耻”到“风气大变,坐车人日见增加”说明新式交 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故 C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民众生活受政治局势影响巨大,故 D 项 错误。 答案: C 9.1882 年 10 月,顺天乡试在北京发榜,《申报》驻京记者将江、断、皖三省上榜者名 单当日送到天津,转电上海,次日见报,比北京发榜时间仅晚 24 小时。材料反映了( ) A.科举仍是重要的选官途径 B.《申报》为政府需要服务 C.近代电报快速传讯的功能 D.《申报》突出的教化功能 解析: 材料不能体现官员的来源主要是科举,只体现了发榜的及时性,故 A 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申报》报道发榜这一新闻事件的及时性,不能因报道科举,就断定该报服务于 政府,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转电上海,次日见报,比北京发榜时间仅晚 24 小时”体现 了电报具有及时传播时事信息的功能,故 C 项正确;教化指教育感化,材料并未体现该信 息,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10.竹枝词中这样描述近代上海的新鲜事物:“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 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C.近代通信技术传入中国 D.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 解析: 材料中的“鸿”指鸿雁,在中国古代鸿雁代指书信,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在近代 上海由于近代化的发展,上海的通信发生了变化,旧式的通信方式被新的方式所代替,所以 答案选择 C 项。其他三项都是无关项。 答案: C 11.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 驰,益增中心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 ) 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别肠转如轮”“眼见双轮驰”“送者未及返,君在天 尽头”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D 两项明显属于无关项,排除;C 项 “马车及木船”,材料不能体现“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交通工具的快速。进一步可 知,A 项表述准确,最为全面,符合题意。 答案: A 12.“两盒点心跑一天”到 20 世纪 90 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 年,某城从除夕夜 7 点到初五中午 12 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 65%左右;1999 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 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中国通信工具的发展。解读题干材料可知,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春节拜年的形式逐渐多样化,如家庭电话、电子贺年邮件及手机短信和手机微信拜 年等多种形式,这改变了传统的“两盒点心跑一天”的拜年形式,这一现象主要反映的是通 信网络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故 D 项符合题意。1949 年 11 月,中华人民 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故 A 项错误;题干材料所述为春节 拜年形式的变化与多样化,没有体现出“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故 B 项错误;题 干材料所述为春节拜年形式的变化与多样化,与“城市化进程”关系不大,故 C 项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18 分,第 14 题 22 分,共 40 分) 13.服饰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 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 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 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 矣,然以数千年一统儒缓之中国,褒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之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矣。 ——康有为 1898 年递呈光绪 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 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严格规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征?(3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简要归纳其理由。(9 分) (3)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反映出中国民众服饰变化的什么趋势? (6 分)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中“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区分君臣士庶服装 的差别”即可回答。第(2)问,由材料二中的“衣服独异……邦交不结”“褒衣博带……施 之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矣”可看出康有为的主张及原因。第(3)问,从款式、颜色等 角度回答变化趋势。近代时期服饰的特点是近代中国人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反映,新时 期的服饰是人们追求时尚、个性的反映。 答案: (1)严格的等级制度。(3 分) (2)思想主张:主张易服。理由: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 (9 分) (3)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6 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右图)是 1833 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创办和主编 的在我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个中文近代报刊。它采用中国纪年,引用儒家语录,内容由宗教、 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组成。它主要是为商业服务,设立新闻专栏、刊出中外贸易进出口 货物的价目表,这两项属中文近代报刊首创。1833 年 12 月该刊第 5 期向中国读者首次介绍 了西方报刊的情况和新闻自由问题。 材料二 1915 年 9 月 15 日,陈独秀主办的《青年杂志》创刊,揭开了新文化运动序幕, 也开始了中国报刊发展的新阶段。五四运动时期,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为主导 的进步报刊鼓吹科学与民主,抨击封建专制;在业务上,此时的报刊普遍改用白话文,报纸 注重新闻特性;编排更为科学活泼。之后,报刊获得较大发展。1926 年全国报刊已有六百 二十八种。商办《申报》《新闻报》发行量超过十万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刊的时代背景及特点。(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青年》创刊后中国报刊发展的新特点,并简 要分析其原因。(8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如何认识报刊业发展与人类文明演进的关系?(4 分) 解析: 第(1)问,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特点从材料一中归纳。第(2)问,结合材料 和所学知识回答“新特点”及“原因”。第(3)问,综合分析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1)时代背景:西方工业革命迅速发展,工业文明开始向全球扩张;中国处于 清朝统治晚期,仍停留于封闭的古代社会。特点:①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习俗;②以传播宗教 内容、经济信息、科学文化知识为主;③形式内容与中国传统报刊相比有较大突破。(10 分) (2)新特点:民办;版式活泼;宣传改造中国传统的学说;报刊种类多;发行量大。原 因:①辛亥革命后,国家的政治控制力相对减弱;②1915 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③救亡图 存的形势仍然严峻;④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更加觉醒。(8 分) (3)报刊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同时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4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