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考点规范练 (15)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农村进行了“谁养活了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从猿到人”的社会发展史教育等,同时,也注意将大张旗鼓地宣传与深入细致的工作相结合。这些做法( ) A.适应了新生国家政权巩固的需要 B.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C.揭开了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序幕 D.表明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进行了‘谁养活了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从猿到人’的社会发展史教育”“大张旗鼓地宣传与深入细致的工作相结合”,可知这些做法主要是为了对农民进行思想改造,以适应新生国家政权巩固的需要,故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故B项错误;材料所述思想教育,不属于教育改革的范畴,故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排除。 2.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也都去掉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力求表述更加准确 B.更好地体现人民性 C.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D.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答案: B 解析: 1954年宪法中的表述由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变化不影响宪法表达的准确性,故A项错误;1954年宪法的新表述方法便于人民理解,故B项正确;C、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一时期,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继续起着调整阶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 ) A.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 B.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C.政协成为各党派联合执政的机构 D.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已发生改变 答案: 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责,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作用,D项符合题意;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已经建立,排除A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项表述错误;政协是参政议政机构,C项表述错误。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成就斐然,其中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是( ) A.确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在各地普遍推行村民选举制度 C.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 D.恢复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 答案: 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就确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宪法,故A、C两项错误;改革开放后,在各地普遍推行村民选举制度是这一时期民主建设的突出成就,故B项正确;“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就已经恢复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故D项错误。 5.以下是少儿读物《新三字经》中的片段,“为大计,方针活,□制度,存□国。九□年,香港归,九□年,澳门回”。依次补全该片段应该填入( ) A.两、一、七、九 B.一、两、五、七 C.两、两、七、八 D.一、五、七、两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香港归”“澳门回”,可知后面两个空缺部位应填写七和九,因为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1999年回归,前面两空为“一国两制”,故A项符合题意。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曾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摘编自[美]莫里斯·迈斯纳 《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 ——摘编自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作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一项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的阶段特征。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 (1)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成就: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2)原因: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策略:“依法治国”。 (3)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特点:广泛性、直接选举等特点。 (4)特征:初建;曲折;发展完善。认识: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民主政治建设依据国情;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第(1)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其成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省略号分层、逐层概括其原因。策略即材料中所提到的“依法治国”。第(3)问,材料三反映的是基层民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其特点。第(4)问,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的阶段特征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对其认识要从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必然性等方面分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