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2课堂练习: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2课堂练习: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第一单元 第一课 时间:45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1.(2019·黄石高一检测)“药祖”神农(右图)在中国上古传说的帝王中,地位显赫,其主 要原因是( D ) A.创制并推广铁犁 B.使用大镰收获 C.推广牛耕技术 D.创制耒耜,教民耕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相关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 知,在中国传说的“帝王”中,神农氏有显赫的地位。“神农能殖嘉谷”的传说,反映了农 业的先行者创制耒耜,教民耕作,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D 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A 项错误,铁犁在神农氏时期还没有出现,排除;B 项错误,神农氏时期还没有大镰(铁农具 范畴),排除;C 项错误,推广牛耕技术是在汉代,排除。故选 D 项。 2.“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 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上述耕作方式是( A ) A.刀耕火种 B.铁犁牛耕 C.耜耕 D.耦犁 [解析] 材料中“砍山”“众木尽噘”“明日雨作,乘热下种”说明这种耕作方式的特征 是放火烧山,用草木灰作为肥料,是典型的“刀耕火种”。故本题选择 A 项。 3.(2019·威海高一期中)史书记载:“汤有旱灾……教民粪种,负水浇稼。”材料最能说 明商朝时( B ) A.掌握了原始灌溉技术 B.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 C.奴隶遭受沉重的压迫 D.农业生产已使用粪肥 [解析] 从材料中可知,商朝时,人们在种植作物时已知道应对旱灾、进行施肥和灌溉, B 项较为全面。故选 B 项。 4.(2019·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 方式是( C )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铁犁牛耕 D.耒耕耜耕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并被长期沿用,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 式,故 C 项正确。 5.(2019·安阳高一检测)《荀子·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古 量器名),一岁而再获之。”这说明,战国时期( D ) A.五谷开始种植 B.铁犁牛耕已经广泛使用 C.土地私有出现 D.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 [解析] 由材料“人善治之,则亩数盆”,说明通过人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即通过精耕 细作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故选 D 项。A 项的“开始”错误。“铁犁牛耕”广泛使用于汉 朝时期,排除 B 项。材料的主旨是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不是“土地私有”,C 项错误。 6.(2019·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它在唐朝已经使用,“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其 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省力”。该“耕作农具”是( D )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标志着中国古代农业的耕 犁技术的完善。A 项是耒;B 项是耦犁;C 项是直辕犁;D 项是曲辕犁。故选 D 项。 7.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右图所示人物主持的水利工程闻名于世,历苍黄风雨,惠泽中华 民族两千余载,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这一水利工程是( B ) 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白渠 [解析] 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在四川修建都江堰,故答案为 B 项。 8.(2019·长沙高一下学期期中)曹魏时出现了一种用木制成,可用脚踏或手摇,既能把低 处的水引上高坡进行灌溉,也可以排涝的灌溉工具是( C ) A.曲辕犁 B.水排 C.翻车 D.筒车 [解析] 翻车是曹魏时发明的灌溉工具,有脚踏与手摇两种,符合题意,故 C 项正确。 9.唐朝法律详细规定了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杀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宋代对杀牛者 的处罚更为严厉,杀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上述规定反映了( C ) 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解析] 唐宋对宰杀耕牛的处罚,是出于保障农业生产的考虑,法律严酷只是表面现象, 故 A 项错误;材料与奖励耕战无关,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唐宋对宰杀耕牛的规定是保障农业 生产需要的畜力,体现出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小农经济在 天灾人祸面前的脆弱性,故 D 项错误。 10.春秋战国时期,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其形成的根本原 因在于( D ) A.自然经济的形成 B.商业经济的发展 C.井田制的确立 D.铁犁牛耕的逐渐推广 [解析] 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由集体劳作变 为个体农耕,促进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 D 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必须社会地控制自然力,善于利用它,并依人手 的劳作,大规模地占有它或驯服它。这种必要在产业史上,有最决定的作用。” 材料二 唐朝初年,北方中原地区“自伊洛以东,暨乎海岱,灌莽巨泽,苍茫千里,人 烟断绝,鸡犬不闻。……”《唐六典》卷七:“水部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 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唐六典》卷二十三:“凡京畿之内渠堰陂池之坏决,则下于所 由,而后修之。每渠及斗门置长各一人。” 材料三 唐朝水利工程建设(单位:个) 地区 关内 道 河南 道 河东 道 河北 道 陇右 道 山南 道 淮南 道 江南 道 剑南 道 岭南 道 共计 前期 11 20 16 54 1 5 4 22 27 3 163 后期 13 7 2 3 1 6 13 49 4 3 101 注:道:唐朝地方行政单位。统计资料来源于《新唐书》《元和郡县图志》《通典·州郡典》 《括地志》中有年代记载的水利建设项目。 (1)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统治者在“控制自然力”方面是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结 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解析] 本问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注意两个时期各举一例。 [答案] 战国:李冰修筑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或郑国修建的郑国渠使 关中平原成为沃野)。为秦的统一提供了大量的粮食。汉代:修建了“井渠”,推动了农业生 产的发展。 (2)农业灌溉工具的创制和改进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三国、唐宋、明 清时期人们是怎样创制和改进农业灌溉工具的?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答案] 三国:翻车。唐宋: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 (3)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唐朝前期水利工程兴修的原因。根据材料三分析唐朝水利工程 建设的特点。 [解析] 紧扣材料分析归纳要点。 [答案] 原因:唐初,北方中原地区经过连年战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要巩固政权必须 首先恢复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是其必要条件;唐朝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设专门官 员管理水利事业。特点:唐朝兴修的水利工程多,唐前期约占全数的 3/5;唐后期约占 2/5。 唐前期兴修的水利工程大多在北方中原地区,唐后期大多在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水利工程建设的认识。 [解析] 从水利工程兴修与农业发展、政治的关系等角度理解。 [答案]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工程的兴修提高了农业生产发展的能力,促进了农业发 展,奠定了封建社会繁荣的基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国内商业和 城市的繁荣;水利建设是封建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巩固了国家统一。 12.(2019·湖南雅礼中学高一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材料二 材料三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 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 见谷赈给贫人。 ——《后汉书》 (1)材料一、二反映出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 候?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 结合小农经济的基本史实回答。 [答案] 经济形式:小农经济。时间:春秋时期。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封 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解析] 结合材料三从耕作方式、小农经济特点等方面综合回答。 [答案]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