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专题(十六)两次工业革命(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专题(十六)两次工业革命(作业)

综合检测(十六) 两次工业革命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18世纪中叶前,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还并不多,半个世纪中才达到100多项。但18世纪中叶后,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迅猛增长:70年代为642项,90年代为506项;19世纪最初十年达到空前的906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粮食需求的增加 B.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的变革阻碍了农业发展 C.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英国社会经济转型 D.农民收入增加扩大了国内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解析:选C 18世纪中期英国人口数量没有急剧增长,故A项错误;土地产权在圈地运动前后都是私有的,故B项错误;圈地运动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农业的现代化配合了工业革命的开展,故C项正确;圈地运动使农民失去土地,不能使农民收入增加,故D项错误。‎ ‎2.1785年,瓦特在给客户的信中说:“你要求我们派人去安装和修理蒸汽机,这如同向我要一马车的金子一样难以办到,我们自己的机器现在都找不到人修。”这反映了(  )‎ A.蒸汽机的生产技术还不成熟 B.人们普遍敌视蒸汽机使用 C.技术人才影响着新技术推广 D.英国政府禁止使用蒸汽机 解析:选C 1785年,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故A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蒸汽机运作出现问题需要修理,而非“普遍敌视”,故B项错误;题干中“你要求我们派人去安装和修理蒸汽机……我们自己的机器现在都找不到人修”,说明缺乏修理机器的技术人才,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得到政府的法律支持,且蒸汽机推动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故D项错误。‎ ‎3.“无论我们可以把资本主义的起点推回到多久远,工业资本主义——矿物质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使之摆脱了前工业社会共有的制约——是到1800年代才诞生的。”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 C.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逐步成熟 D.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 解析:选B 材料“工业资本主义……摆脱了前工业社会共有的制约”‎ 强调的是工业革命的核心特征: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工场,故B项正确;A、C两项属于工业革命的影响,并非核心特征,故A、C两项错误;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并非工业革命,故D项错误。‎ ‎4.(2019·九江模拟)下表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在1850、1870年间蒸汽动力使用情况。 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 国别 ‎1850年 ‎1870年 英国 ‎129万马力 ‎404万马力 法国 ‎37万马力 ‎185万马力 德国 ‎26万马力 ‎248万马力 A.英国工业革命引领世界,蒸汽动力的增速领先 B.法国工业发展较为迅速,源于政局趋向于稳定 C.德国工业速度最为迅猛,得益于国家实现统一 D.三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源于对科技态度差异 解析:选B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英国蒸汽机的总量虽然最大,但是增速却不是最快的,故A项错误;法国发展较为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法国政局相对稳定,故B项正确;德国统一是在1871年,故C项错误;此时三国都完成或经历着工业革命,所以他们对科技的态度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故D项错误。‎ ‎5.下表是1750~1850年间英国266位工业家在创建其大型工业企业时所属社会阶层分布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社会阶层划分 数量 所占总数比例(%)‎ 上等阶级 ‎8‎ ‎3.0‎ 中等阶级 ‎142‎ ‎53.4‎ 底层中等阶级 ‎85‎ ‎32.0‎ 劳工阶级 ‎31‎ ‎11.6‎ A.工业革命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化 B.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C.19世纪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 D.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结构变化 解析:选D 根据材料“266位工业家在创建其大型工业企业时所属社会阶层分布表”,成为工业资产阶级之前他们分别属于“上等阶级”“中等阶级”“底层中等阶级”“劳工阶级”,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结构变化,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合题意,排除。‎ ‎6.(2019·惠州一调)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有些学者提出用“起飞”、“原工业化”或者“勤劳革命”等概念替代“工业革命”,研究流派就有社会变革学派、工业组织学派、宏观经济学派、技术学派、能源学派和消费学派等众多学派。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  )‎ A.导致民众史学认识的混乱 B.拓展不同视角并趋于全面 C.削弱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D.注重学科交叉领域的融合 解析:选B 题干表明不同的学者用不同的视角研究工业革命,而并非是这些不同的视角使民众史学认识的混乱,故A项错误;用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工业革命,使人们对其研究更加全面,故B项正确;题干中的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不但没有削弱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反而使人们对它的研究更加深入,故C项错误;题干并没有体现从学科交叉领域对工业革命进行研究,故D项错误。‎ ‎7.1866年,西门子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架大功率直流发电机,首次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这表明(  )‎ A.科学与技术之间进一步紧密结合 B.德国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列 C.电力取代蒸汽动力成为工厂主要动力来源 D.统一后的德国重视科技与发明 解析:选A 据材料“1866年,西门子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架大功率直流发电机”得出科学与技术之间进一步紧密结合,故A项正确;不能仅就德国某个科学家的成就来判断德国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列,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德国实现统一是在1871年,故D项错误。‎ ‎8.(2019·榆林一模)成立于1903年的福特汽车公司于1913年便开始使用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从而使汽车普及并成为美国人重要的交通工具。福特汽车公司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A.蒸汽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发明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创新 D.“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解析:选C 蒸汽机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但与材料中“使用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不符,故B项错误;从材料“开始使用标准化、专业化分工和流水线生产,从而使汽车普及并成为美国人重要的交通工具”,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采用了规模化的生产方式,推动了汽车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故D项错误。‎ ‎9.据《剑桥欧洲经济史》,在1795年,英国最著名的铁厂开办费也只有几千英镑。但20世纪初,英国沃尔金顿钢铁公司的创办资本已达230万英镑。这一变化(  )‎ A.反映了提高科学技术的需求 B.有利于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C.体现出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表明欧美放弃了自由主义思想 解析:‎ 选B 材料反映了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逐渐形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高度集中有利于促进生产社会化,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 ‎10.《西方文明简史》中指出:“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上述材料表明(  )‎ A.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 B.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C.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轮船、飞机等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解析:选B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故A项错误;据材料“19世纪末……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故B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初步)形成,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资本输出的问题,不是说明轮船、飞机等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故D项错误。‎ ‎1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出现各主要先进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这一变化(  )‎ A.巩固了英国世界强国的地位 B.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D.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解析:选D 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竞相开放”的局面,美德的发展速度超过英法,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故D项正确。‎ ‎12.1883年11月18日,美国第一个全国统一铁路时刻表诞生,这一天的正午时分,美国东部的时钟全部回拨。从此,上帝的时间被改用人间的指针来度量。推动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厂制度的完善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宗教改革的推动 D.工业文明的发展 解析:选D 材料没有涉及工厂制度和城市化进程,故A、B两项错误;1517年,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兴起,故C项错误;材料中“1883年11月18日,美国第一个全国统一铁路时刻表诞生”表明工业革命对运输的时间精度提出了新要求,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环境污染是各国历史上都曾面临过的大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近代中国,环境污染除局部地区外,不如发达国家严重。但人口增长过快,农垦活动加剧,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北洋政府时期,宋教仁任农林总长期间,曾明定林政方针,严禁私伐。不久宋离职,而滥伐树林的现象仍然严重,张謇任农商总长(1913~1915年)期间,先后颁布了《森林法》《狩猎法》《造林奖励条例》。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制定的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有《森林法》《渔业法》《狩猎法》《水利法》等。民国时期的环保法令占的分量不大,有些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环境继续恶化。‎ ‎——石丽华《简论中国近现代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 材料二 19世纪以来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既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给其带来了沉重的负面效应,其中大气污染就是代价之一。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污染事件,就是最为惨痛的教训。因此,他们也强烈要求对大气环境进行治理。1819年,英国政府召开讨论烟害的第一次委员会,并于1821年制定了《烟尘防治法》。1853年到1856年,伦敦和其他城市先后制定了《伦敦法》等有关防止烟尘的法律,又制定了《制碱业管理法》(1863年)、《河流防治法》(1876年)。‎ ‎ ——王肃之《英、美、日等国依法治理 大气污染的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近代中国环境问题出现的背景、对策以及保护效果不理想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出现严重烟雾污染的原因,并概括指出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所呈现出的特征。(13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人口增长过快,农垦活动加剧,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信息分析;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北洋政府时期,宋教仁任农林总长期间,曾明定林政方针,严禁私伐”“张謇任农商总长(1913~1915年)期间,先后颁布了《森林法》《狩猎法》《造林奖励条例》”等内容概括;第三小问,可以从当时中国的国内外形势,政府的不作为及中国的经济状况,民众环保意识等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19世纪以来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既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给其带来了沉重的负面效应,其中大气污染就是代价之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第二小问,从立法治污和治理的过程等方面概括。‎ 答案:(1)背景:中国人口增长过快,乱砍滥伐严重。‎ 对策:中国政治精英参与,政府颁布环境立法。‎ 原因:列强加紧侵华,战乱频繁,政局动荡;政府腐败,立法有限,执法不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相对落后;民众环保意识薄弱。‎ ‎(2)原因: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新能源的使用如煤和石油的使用量大增);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污染物的排放较为集中。‎ 特征:依法推进;先污染后治理;随着污染的严重,治污日趋系统全面;治理艰难,过程漫长。‎ ‎14.(2019·湖北武昌区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1年,英国海军大臣约翰·费希尔爵士在写给一位友人的信中写道:“石油燃料绝对会彻底改变海洋战略。这是‘唤醒英国’的机会!”他坚信,海战的未来以及对海洋的控制将从煤炭向石油转移。 ‎ 同年,在海军部的帮助下,英国商人诺克斯·达西从波斯国王那里获得了为期60年的,在波斯帝国全境勘探、获得、开采、开发、运输和销售天然气、石油、沥青和石蜡等产品的特属专有权利。它在全球层面的意义,可以与哥伦布在1492年横越大西洋发现美洲相媲美。 ‎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解读材料,从“能源与国际关系的变化”的角度提炼出一个与能源有关的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解析:据设问“从‘能源与国际关系的变化’的角度”、材料“石油燃料绝对会彻底改变海洋战略。这是‘唤醒英国’的机会”“海战的未来以及对海洋的控制将从煤炭向石油转移”以及英国加强石油勘探,以及“它在全球层面的意义,可以与哥伦布在1492年横越大西洋发现美洲相媲美”,得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论述时,首先要紧扣提炼的观点进行论述,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可以围绕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所利用的新能源石油和煤炭对世界国际关系的深刻影响来进行阐述。‎ 答案:示例:观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各国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普及蒸汽机,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壮大了海上力量,加剧殖民扩张,使更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各国开发、利用石油,发展内燃机技术,进一步壮大了军事力量,也使各强国之间对殖民地、对能源的争夺更加激烈,从而爆发一战。 ‎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壮大国家实力,但也会引起对新能源的争夺,从而给国际社会增加一些不确定的动荡因素。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