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北京版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北京版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学案

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 探考情 悟真题 ‎【考情探究】‎ 考点 主要内容 ‎5年考情 预测热度 考题示例 考查角度 核心素养 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 ‎(2)中国共产党成立 ‎(3)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4)国共十年对峙 ‎(5)抗日战争 ‎(6)解放战争 ‎2019北京文综,17,4分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 ‎2018北京文综,18,4分 解放战争前的国内局势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2017北京文综,16,4分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的原因 历史解释 ‎2017北京文综,17,4分 ‎14年抗战 时空观念 民族工业的高峰与衰落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014北京文综,40(1),8分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 ‎★★☆‎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与毛泽东思想的形 成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2)民主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 ‎2018北京文综,17,4分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 分析解读  本单元在高考中的地位极其重要,近几年出题频率很高。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兼有。从内容上看,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关系等都是本单元考查的重点,对经济部分考查相对不多,对毛泽东思想的考查则多从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完善的角度入手。鉴于本单元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在备考时,每个知识点都要认真把握,从唯物史观出发,关注“红色文化”,认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 ‎【真题探秘】‎ ‎【考点集训】‎ 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 ‎1.民国初期任美国驻华公使的芮恩施在回忆录中写道:“要是我们或者英国人让自己陷入这场动乱,那就愚蠢到极点了。它仅是针对日本人的,幸而与我们无关,而且绝非排外。我明确指示驻沪总领事,劝告美国社团既不要支持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它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文中所提的运动(  )‎ ‎                  ‎ A.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作为其目标 B.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提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 D.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答案  B ‎ ‎2.近代以来,中国先进人士提出过很多主张。以下观点在提出时就得到群众广泛支持的是(  )‎ A.郑观应的“君民共治,上下相通”‎ B.张謇的“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C.严复的“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D.北大学生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答案  D ‎ ‎3.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1921年在③召开的会议,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诞生 B.1927年在②举行的起义,成为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C.1931年在①响起的枪声,揭开了中国14年抗战的序幕 D.1949年④的解放,表明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答案  A ‎ ‎4.《民国采访战》记载:“许多后来名满全球的中国人,这时都聚集在广东,为改变中国人的无知蒙昧而奋斗。他们狂热地工作,组织规模巨大的北伐军事行动,准备征服全中国。”与上述记载相关的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    D.解放战争 答案  C ‎ ‎5.“革命要有立脚点,地是根来枪是胆。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且等烈火冲天起,一轮红日出东方。”这首后人创作的《秋收暴动歌》称颂的是(  )‎ A.北伐胜利进军 B.革命根据地创建 C.工农红军长征 D.国共合作抗日 答案  B ‎ ‎6.与右图同属一个时期,并表述正确的是 (  )‎ A.南昌起义→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 B.晋察冀根据地→是各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模范 C.九一八事变→全民族抗日战争由此拉开帷幕 D.红军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 答案  D ‎ ‎7.某中学学生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中,预约(购买)了四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参观券。如果他们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参观,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    D.①④②③‎ 答案  D ‎ ‎8.毛泽东曾致函傅作义:“先生北方领袖,爱国宁肯后人?保卫绥远,保卫西北,保卫华北,先生之责,亦红军及全国人民之责也。今之大计,退则亡,抗则存;自相煎艾则亡,举国奋战则存。”符合该函件思想的是(  )‎ A.国共合作,推翻北洋军阀 B.团结一致,抵御外敌侵略 C.灵活作战,坚持敌后抗战 D.接受改编,和平解放北平 答案  B ‎ ‎9.右图所示是位于北京香山的双清别墅。1949年3月,毛泽东入住此地,在这里指挥了一场重要的战事。该战事是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D ‎ ‎10.(节选)新版历史教科书将中国抗日战争的时间界定从原先的“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东北地区的战事再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点。‎ ‎20世纪30年代有关东北战事的史料 ‎①中日韩三国学者共同编写的《超越国境的东亚近现代史》(2012年出版)中描述道: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②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 ‎③1931年9月23日,杭州市各界群众举行抗日救国大会的照片 ‎④齐齐哈尔博物馆解说词:1931年11月4日,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马占山,率领爱国官兵发起江桥战役,打响了抗日第一枪 ‎⑤日本学者井上清著《昭和五十年》(1979年出版)统计:日军战死、病死和负伤的人数在战争开始的1931年为2871人,第二年一跃而超过30000人,1933年则为42149人,1934年为39874人,1935年为54766人 ‎(1)阅读材料,写出属于一手史料的序号;选择恰当的内容(标出序号即可)说明抗日战争的起点确定在1931年的理由。(8分)‎ 答案  (1)一手史料:②③。(2分)‎ 说明:‎ 示例一(从中日两方面):由史料①⑤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军开始侵略中国东北,并付出巨大的代价;史料②③④反映出从1931年9月起,中国各界已开始了抗日救国斗争。(6分)‎ 示例二(从史料的角度):从史料②③(一手史料)看,1931年中国各界已经进行了抗日救国斗争;从史料①④⑤今人的研究成果和表述(二手史料)看,也都认为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战争,史料⑤统计出的日本的伤亡情况,说明中国进行了抗战。(6分)‎ 考点二 民族工业的高峰与衰落 ‎1.1920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为159.28亿元,其中近代工业产值为9.88亿,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2%,占手工业产值44.45亿元的22.2%。这主要反映出(  )‎ A.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分布极不平衡 B.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水平比较低 C.中国民族工业严重依赖外国资本 D.中国近代农轻重的结构相对均衡 答案  B ‎ ‎2.下图是刊载于1934年12月20日《申报》上的国货香烟广告。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圣诞老人卖的香烟 ‎①它可直接用于研究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画面内容说明西方节日已广为大众接受 ‎③由于日本全面侵华,传媒宣传实业救国 ‎④此时国共对峙,红军正在进行战略转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 ‎3.右图为1935年5月7日《新民报》刊登的“华德牌”电灯泡广告。这一广告反映了(  )‎ A.近代生活方式得到了普及 B.国货畅销取代了外国商品 C.家电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中国民众反侵略情绪高涨 答案  D ‎ ‎4.对下表蕴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1935—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 ‎(单位:吨)‎ 时间 钢 生铁 煤 锰矿 ‎1935年 ‎256565‎ ‎787061‎ ‎36091747‎ ‎31400‎ ‎1936年 ‎414315‎ ‎809996‎ ‎39902985‎ ‎43400‎ ‎1937年 ‎556347‎ ‎958683‎ ‎37230469‎ ‎79187‎ A.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 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政府实施“统制经济”政策 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 答案  D ‎ ‎5.国民政府统治的某个时期,沿海工厂企业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区,西部工厂数增加,如下图。对该现象的认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推动了国民革命在全国的展开 B.目的是改变中国近代工业布局 C.意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目的是保障抗日战争所需物品供给 答案  D ‎ ‎6.(节选)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 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 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地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民党统治后期国统区经济在“内”“外”两个层面发生的变化。(8分)‎ 答案  (1)内:国民党发动内战,造成经济发展极大破坏;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打击;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权力压迫民族工业,使其陷入困境;繁重的捐税负担,给民族工业发展造成极大困难。‎ 外:通过《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排挤国货;美国资本输出几乎完全垄断中国市场,造成民族工业发展困境。‎ 考点三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近代有学者写道:“资本家的政府想靠着大战,把国家界限打破……俄、德等国的劳工社会……不惜在大战的时候,起了社会革命……劳工主义的战胜,也是庶民的胜利。”该文最有可能发表在(  )‎ 答案  D ‎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取得了成功,但1927年中国共产党却将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这体现了(  )‎ A.农民阶级成为革命领导力量 B.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C.毛泽东的党内领导地位确立 D.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答案  B ‎ ‎3.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部分代表认为毛泽东的路线是错误的,号召开展正规战争以替代游击战争。但是,毛泽东在大会上获得完全胜利,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这说明(  )‎ A.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到认可 C.党内的错误被完全纠正 D.五次反“围剿”军事策略完全正确 答案  B ‎ ‎4.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和创造性的源泉。下方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论成果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入(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答案  C ‎ ‎5.1941年,毛泽东以《实事求是》为题作报告并要求“不尚空谈”。以下符合此精神且发生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有(  )‎ ‎①召开遵义会议    ②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③签署“双十协定”    ④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 ‎6.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投身中国革命,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路,并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对他的革命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 A.北伐战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南昌起义 B.中共“一大”→井冈山道路→中共七大 C.国民党“一大”→八七会议→北伐战争 D.“工农武装割据”→南昌起义→“双十协定”‎ 答案  B ‎ 探史料 提能力 探究一 追求真理,勇于解放——五四风雷 史料呈现 ‎  史料1 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作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①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影响也大得多。‎ ‎——杨奎松《何为民族主义,我们应该怎样爱国?》(访谈录)‎ 史料2 沪埠自青岛问题发生以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取消密约为名义,开会演说,发布传单,纷扰业已多日……本日(注:5日)因北京学生被捕消息传沪,晨间学生结团出发,先在南市要求商号罢闭……于是俄顷之间,南市一律罢闭……(10日)②有火车、轮船机工及钱业大司务均罢工之事,人心大慌。‎ ‎——上海交通银行1919年6月5日、10日电函 史料3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③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读史指导 史料 主旨 史料1:五四运动的规模和影响远远超越公车上书的表现及原因 史料2:“三罢”斗争说明参与五四运动的阶层广泛 史料3:揭示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和《九国公约》的实质 史料 解读 时空 定位 根据史料1中的“1919年”、史料2中的“青岛问题”、史料3中的“华盛顿会议”等时间和空间信息可判断史料背景是五四运动爆发前后 重点 阐释 史料1:五四运动无论是波及范围、实际参与者还是影响都远远超过了公车上书。①说明五四运动的规模更大,社会基础更广泛,影响更大 史料2:五四运动是由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引发的,体现了群众性、爱国性。②反映了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显示出巨大力量 史料3:③表明在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解决了山东问题,《九国公约》的签订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史料 认识 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五四精神作为一面旗帜,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向前 史料应用 ‎1.结合史料1和所学知识,分析促成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的主要原因。‎ 思路分析 史料1中划线处论述了五四运动的群众基础广泛,说明此时国人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浓厚,结合史料1中“一个国家落后……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可知这从侧面说明1919年相对1895年而言,中国社会有所进步,这种相对“进步”即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教育、国人观念等方面的进步进行概括。‎ 答案  随着电讯、报刊等大众传媒的发展,资讯传播速度变快,使得五四运动影响范围更广;辛亥革命后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民众关注国事;新式教育推广,使先进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群体壮大;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2.根据史料2、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 思路分析 依据史料2及所学分析其背景,从史料3中“山东问题之解决”来理解其结果,从史料3中“机会均等”理解《九国公约》的实质。‎ 答案  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结果: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综合上述三则史料归纳五四运动的基本特点。‎ 思路分析 根据三则史料的主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波及范围、参加阶层、斗争结果等方面去分析。‎ 答案  革命性:反帝反封建;群众性: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爱国性:维护主权、反对侵略;成功性:斗争目标基本实现。‎ 探究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毛泽东思想 史料呈现 ‎  史料1 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在这种情形下面,①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由于中国土地的广大(革命势力有回旋的余地),由于中国的反革命营垒内部的不统一和充满着各种矛盾,由于中国革命主力军的农民的斗争是在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这样,就使得在一方面,中国革命有在农村区域首先胜利的可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史料2 ②为了捍卫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了维护革命的三民主义,为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和抗日的民主团结……从1939年下半年,共产党人连续发表一系列文章,阐明自己关于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关于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其中主要有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史料3 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③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读史指导 史料 主旨 史料1:中国革命有在农村区域首先胜利的可能 史料2: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史料3: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思想作了系统完整的叙述 史料 解读 时空 定位 根据史料1中“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史料2中“1939年”、史料3中“中国现实社会的性质”等信息可判断三则史料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重点 阐释 史料1:论述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①阐述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史料2:②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着眼于“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和抗日的民主团结”‎ 史料3:《新民主主义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作了系统完整的叙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③说明抗战时期毛泽东在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思想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史料 认识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始终贯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史料应用 ‎1.根据史料1和所学知识,归纳影响我国民主革命道路选择的具体因素和在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上毛泽东所作的贡献。‎ 思路分析 影响我国民主革命道路选择的具体因素可根据史料1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分角度概括;在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上毛泽东所作的贡献主要是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答案  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城市中敌人力量强大;中国各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土地广大;反革命营垒内部不统一;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 贡献:发动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根据史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的时代背景。‎ 思路分析 从史料2中的时间信息“1939年”及“为了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和抗日的民主团结”可以看出,共产党人连续发表一系列文章(主要有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的目的是维护国共合作。据此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背景。‎ 答案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相持阶段,国民政府调整对内政策。‎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阐述这一次“巨变”的含义,从中你能获得什么认识?‎ 思路分析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  含义: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 认识:既要借鉴外国先进经验,更要立足于中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五年高考】‎ A组 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 ‎1.(2018北京文综,17,4分)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  )‎ 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答案  C ‎ ‎2.(2018北京文综,18,4分)右图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 A.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 B.《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 C.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 D.抗战胜利前后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 答案  D ‎ ‎3.(2017北京文综,16,4分)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 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答案  B ‎ ‎4.(2017北京文综,17,4分)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下图),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 ‎①“宝岛回归”    ②“家园沦陷”‎ ‎③“血战台儿庄”    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⑤“中共七大召开”‎ A.①②④③⑤    B.④③⑤①②‎ C.②③④⑤①    D.②④③⑤①‎ 答案  D ‎ ‎5.(2016北京文综,18,4分)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此人(  )‎ 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 B.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 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答案  B ‎ ‎6.(2015北京文综,18,4分)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目录 二十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二十三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 目录 三十二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四十 筹建新中国 A.五四大潮的洗礼 B.长征 C.上井冈山 D.重庆谈判 答案  D ‎ ‎7.(2014北京文综,40,8分)(节选)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 ‎1932年,日本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鉴于中国重要工厂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上海,而内地各省几乎没有工业基础,难以满足抗战的物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计划将工厂内迁。1937年,国民政府制订了《工厂迁移协助办法》,打算在武汉建立新工业区。截止到1937年底,上海迁出民营企业146家,各种机件14600余吨。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再次动员企业迁移,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从1938年7月起,已在武汉的工厂又大规模拆迁,主要迁往湘、桂、黔、滇、陕、川,共迁出企业304家,物资511825吨。‎ ‎(1)结合材料及所学,概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业内迁的原因及过程。(8分)‎ 答案  (1)原因:中国现代工业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支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决定将工业内迁。‎ 过程:全面抗战初期企业迁往武汉;武汉失守前又迁往西北、西南等地。‎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1.(2019课标Ⅱ,29,4分)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 ‎                  ‎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  B ‎ ‎2.(2019浙江4月选考,12,2分)观察下侧两图(绘制时间:1924年)。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①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 ‎②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 ‎③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 ‎④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A ‎ ‎3.(2019天津文综,9,4分)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对于日寇对我国的领土侵略和内政干涉,表示激烈的反抗”,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和蒋介石政府的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反映了(  )‎ A.日本全面侵华导致了民族危机加深 B.国共两党有合作抗日的意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初步奠定 D.中共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答案  C ‎ ‎4.(2019课标Ⅲ,30,4分)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答案  D ‎ ‎5.(2019江苏单科,9,3分)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右图),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是(  )‎ A.夫唱妇随赴战场 B.抗战流血不流泪 C.国共北伐齐协力 D.解甲归田喜而泣 答案  B ‎ ‎6.(2019课标Ⅰ,30,4分)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答案  C ‎ ‎7.(2019江苏单科,8,3分)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 A.1840—1894年    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    D.1946—1949年 答案  C ‎ ‎8.(2019课标Ⅱ,30,4分)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答案  B ‎ ‎9.(2019天津文综,10,4分)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古代有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现在被我们废除了,或者即将被废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是和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即是说,同古代近似的。”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D.中共八大 答案  B ‎ ‎10.(2018课标Ⅰ,29,4分)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答案  C ‎ ‎11.(2018江苏单科,9,3分)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  )‎ 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答案  A ‎ ‎12.(2018课标Ⅲ,29,4分)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答案  C ‎ ‎13.(2018课标Ⅱ,29,4分)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 ‎                  ‎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答案  C ‎ ‎14.(2018课标Ⅱ,30,4分)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答案  A ‎ ‎15.(2018江苏单科,10,3分)下侧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 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开始前 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 答案  C ‎ ‎16.(2017课标Ⅱ,30,4分)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答案  D ‎ ‎17.(2017江苏单科,11,3分)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  )‎ 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 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 答案  D ‎ ‎18.(2017课标Ⅲ,30,4分)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答案  B ‎ ‎19.(2016课标Ⅱ,29,4分)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答案  A ‎ ‎20.(2016课标Ⅲ,30,4分)右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答案  D ‎ ‎21.(2016课标Ⅰ,30,4分)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答案  D ‎ ‎22.(2015课标Ⅰ,30,4分)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答案  B ‎ ‎23.(2018江苏单科,22,14分)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  材料二 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到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6分)‎ ‎(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3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5分)‎ 答案  答案 要点:‎ ‎(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 背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2)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 ‎(3)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4.(2018课标Ⅱ,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材料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14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6月25 日,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次日,与会的50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7分)‎ 答案  (1)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提出多项被纳入联合国宪章的“中国建议”;发表初步描绘联合国蓝图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参与组织联合国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 ‎(2)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较早提出创建联合国设想;积极推动联合国创建。‎ ‎25.(2016天津文综,13,8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我初到长沙时,会到各方面的人,听到许多的街谈巷议,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糟得很”,明明是站在地主利益方面打击农民起来的理论,明明是地主阶级企图保存封建旧秩序,阻碍建设民主新秩序的理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材料一出自毛泽东哪篇文章?毛泽东批判了哪种错误态度?他对农民运动是如何认识的?(4分)‎ ‎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依据材料二,指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又是怎样“全力支持”解放战争的?(4分)‎ 答案  (1)《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批判了认为农民运动“糟得很”的错误态度。‎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要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2)进行土地改革。‎ 农民参军参战,支援前线。‎ C组 教师专用题组 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 ‎1.(2017江苏单科,8,3分)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 ‎                  ‎ A.人民的迫切愿望    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知识分子的共识    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答案  A ‎ ‎2.(2017江苏单科,10,3分)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 答案  B ‎ ‎3.(2017课标Ⅰ,30,4分)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道:“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答案  B ‎ ‎4.(2017天津文综,8,4分)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①总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②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 ‎③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④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 ‎5.(2016天津文综,9,4分)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这一声明 (  )‎ A.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 C.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 D.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 答案  D ‎ ‎6.(2015山东文综,18,4分)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答案  C ‎ ‎7.(2015天津文综,6,4分)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答案  B ‎ ‎8.(2015江苏单科,10,3分)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答案  D ‎ ‎9.(2015天津文综,7,4分)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 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 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C.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答案  C ‎ ‎10.(2013北京文综,19,4分)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答案  C ‎ ‎11.(2012北京文综,18,4分)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  )‎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答案  B ‎ ‎12.(2017课标Ⅲ,45,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材料 自1931年起,日本对外侵略的口号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1931年初,日本大肆宣扬“满蒙”(中国东北和蒙古地区)与日本有着特殊关系,提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口号。1938年11月,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战争的最后目的是建设“东亚新秩序”,“日满华”建立起连环互助关系。1940年7月,在纳粹德国席卷西欧后,日本内阁确定了南进政策,把侵略矛头指向法国、荷兰、英国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提出了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口号。不久,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将其改称为“大东亚共荣圈”。‎ ‎——摘编自[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侵略口号是如何随着侵略战争进程而变化的。(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剖析日本提出侵略口号的企图。(8分)‎ 答案  (1)“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口号提出后,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企图灭亡中国,提出“东亚新秩序”的口号;“大东亚共荣圈”口号提出后,发动太平洋战争,侵占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 ‎(2)服务于侵略战争需要;掩盖侵略战争本质;蛊惑本国民众;麻痹被侵略国家的反抗意志。‎ ‎13.(2016浙江文综,38,18分)(节选)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 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 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地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  材料二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8分)‎ ‎(3)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8分)‎ ‎(4)联系材料与所学,请您用一句话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2分)‎ 答案  (2)经济:解放区进行土改;一亿多农民分到土地,极大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军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3)反帝反封建。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组建统一战线,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14.(2011北京文综,39,8分)(节选)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 ‎(2)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8分)‎ 答案  (2)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根据地政权建设;领导根据地军民抗战;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 考点二 民族工业的高峰与衰落 ‎1.(2017江苏单科,9,3分)中国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依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等学校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政治    B.文化传统 C.人口密度    D.地理环境 答案  A ‎ ‎2.(2016江苏单科,11,3分)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战时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经济部的设立(  )‎ A.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 B.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C.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 D.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 答案  A ‎ ‎3.(2015四川文综,7,4分)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 ‎①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②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③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④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 ‎4.(2015课标Ⅱ,30,4分)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答案  B ‎ ‎5.(2015浙江文综,20,4分)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 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 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答案  C ‎ 考点三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2015广东文综,15,4分)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B ‎ ‎2.(2014课标Ⅱ,29,4分)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答案  C ‎ ‎3.(2014广东文综,17,4分)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 A.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B.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C.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D.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答案  C ‎ ‎【三年模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1.(2020届北京朝阳期中,7)1924年9月3日陈独秀发表文章:“文明的绅士学者们,说义和团事件是少数人之罪恶,说列强不应该惩罚到义和团以外的人,不啻是向列强跪着说:我们是文明人,我们不曾反抗;汝们惩罚少数的义和团,不应该皂白不分连累到我们大多数安分屈服的良民。情形如果是这样,还幸亏有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一部分荣誉!”其主张(  )‎ ‎                  ‎ A.反抗列强的侵略,乃是全民族的责任 B.坚守夷夏堤防,维护既有的文化格局 C.国人欲脱蒙昧时代,以科学人权并重 D.倡导人权平等之说,力求政治之解放 答案  A ‎ ‎2.(2020届北京西城期中,25)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群众游行有“浴血奋战”方阵,以三辆并行彩车为主,彩车分别载有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分别寓意在反对国民党、抗日、解放等三次革命战争中所取得的胜利。下列不属于这三次革命战争的是(  )‎ A.百团大战 B.汀泗桥战役 C.淮海战役 D.飞夺泸定桥 答案  B ‎ ‎3.(2020届北京海淀期中,21)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依据这次会议的精神,中国共产党 (  )‎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C.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 D.发动了湘赣两省边界的秋收起义 答案  D ‎ ‎4.(2020届北京西城期中,23)右图旗帜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南昌起义时期 B.秋收起义时期 C.井冈山会师时期 D.红军长征时期 答案  B ‎ ‎5.(2020届北京海淀期中,22)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毛泽东和朱德指挥红军,以少数兵力袭扰和疲惫敌军,且战且退,主力部队集中隐蔽在根据地的纵深地带,寻机歼灭冒进深入之敌。这种作战方式是(  )‎ A.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B.分兵把守,御敌于国门之外 C.短促突击,与敌主力进行战略决战 D.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 答案  A ‎ ‎6.(2020届北京朝阳期中,11)1936年10月20日,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召开会议。通过了《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条例》《减租减息条例》《土地条例》等决议案,开创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这一地方政权的成立显示出(  )‎ 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印章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中华民族争取解放 ‎③区域自治成为国策    ④人民代表大会诞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 ‎7.(2020届北京朝阳期中,10)“这是红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意义是无穷的……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单纯的防御,只有丧失土地。”此段材料显示(  )‎ A.国共双方均保持独立番号 B.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C.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D.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失败 答案  B ‎ ‎8.(2020届北京等级性考试第一次抽样测试,7)从1941年至1945年,大后方从农民手中所得到的稻、麦总量约为4亿石,支持了正面战场官兵和非农业人口的粮食供应。在敌后战场,广大农民群众自力更生,发展生产,保障了根据地生活物资的基本供给。上述材料说明(  )‎ A.“三光政策”使国统区农业生产全面倒退 B.“打土豪,分田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中国农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D.抗战时期工业大搬迁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案  C ‎ ‎9.(2020届北京朝阳期中,12)1946年10月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发表谈话:“此次国大召集令,由一党单独颁布,这表明已然完全推翻决议,民盟绝不参加一党国大。”这一谈话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动向,其他民主党派也先后表明立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历史地形成了。材料中的“决议”是指(  )‎ A.《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 C.重庆政协通过《和平建国纲领》‎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答案  C ‎ ‎10.(2020届北京朝阳期中,13)当照片中人们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另一场击溃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战役刚刚结束。“另一场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B ‎ ‎11.(2020届北京西城期中,22)有学者说:“经此一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极大提高。近代以来,中国长久徘徊于国际舞台的边缘地带,此次战争使中国重返中心舞台。”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 ‎①取消帝国主义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②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③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④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特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 ‎12.(2020届北京西城期中,24)一位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为题材,绘制了一幅示意图,图中四个序号分别代表四个事件 ‎①“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②“新民主主义理论”‎ ‎③“工农武装割据”    ④“宪法大纲”‎ 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答案  D ‎ ‎13.(2019北京朝阳二模,17)‎ 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统计表 省份 ‎1926年6月 ‎1927年6月 会员数 ‎(人)‎ 占全国百 分比(%)‎ 会员数 ‎(人)‎ 占全国百 分比(%)‎ 广东 ‎647766‎ ‎66.0‎ ‎700000‎ ‎7.6‎ 湖南 ‎38150‎ ‎3.9‎ ‎4517140‎ ‎49.4‎ 湖北 ‎4120‎ ‎0.4‎ ‎2502600‎ ‎27.3‎ 江西 ‎1153‎ ‎0.1‎ ‎382617‎ ‎4.2‎ 河南 ‎270000‎ ‎27.5‎ ‎245500‎ ‎2.7‎ 全国 ‎981442‎ ‎—‎ ‎9153093‎ ‎—‎ 据上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                  ‎ ‎①农民运动的地域格局发生变化 ‎②农民运动因国共关系破裂而受挫 ‎③农民运动受当时政治军事影响 ‎④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乡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 ‎14.(2019北京朝阳一模,18)依据《中国共产党史》第十三章的目录,“四”的标题应该是(  )‎ 第十三章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一、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 三、党在国民党统治区斗争策略的转变 四、……‎ 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六、党为早日实现全民族抗战而斗争 A.南京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 B.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C.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 D.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 答案  C ‎ ‎15.(2019北京朝阳二模,18)1938年7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准确预见了抗日战争爆发后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抗日战争必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并指出了每个阶段的战争形式,为抗战胜利找到了行动的策略”。这部著作发表的背景是(  )‎ ‎                  ‎ ‎①北平、天津、上海、南京陷落 ‎②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③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胜利 ‎④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建立了根据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 ‎16.(2019北京西城二模,17)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是中国高等学校创建的第一所,也是当时唯一的经济研究机构。1939年内迁至重庆后开展的工作如下栏所示。对其贡献表述准确的是(  )‎ ‎·研究西南、西北诸省各种资源的分布 ‎·出版《战时粮食问题与粮食管制》等专著 ‎·编写出版大学经济学教材 ‎·发行英文版《中国经济日报》‎ ‎                  ‎ ‎①学术研究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的决策服务 ‎②推动高等教育经济学课程的建设,培养人才 ‎③使世界了解中国状况,唤起对华抗战的支持 ‎④促进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迎来“短暂的春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 ‎17.(2019北京顺义一模,16)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三次高潮,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高潮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解放战争→国民革命 B.国民革命→辛亥革命→解放战争 C.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 D.解放战争→辛亥革命→国民革命 答案  C ‎ ‎18.(2019北京东城二模,18)1941年中共中央指出:“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对英美的统一战线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在与英美合作之下消灭日寇是中国民族解放的必要前提;他方面,中国内部团结一致改革政治、军事,积极牵制打击敌人,积极准备战略反攻,又是英美战胜日寇的重要条件。”这表明(  )‎ A.中国共产党维护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国共两党实行完全相反的政策 C.中国共产党利用英美的影响力结束内战 D.中国共产党的内外政策受到英美控制 答案  A ‎ ‎19.(2019北京海淀一模,18)1949 年4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布告:保护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保护民族工商农牧业;没收官僚资本;保护学校、医院等一切公益事业;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对城市土地房屋不能和农村土地一样处理;等。由这些内容可以判断,中国共产党(  )‎ A.筹划突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 B.注重将工作的重点转向城市 C.决定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 D.命令解放军肃清西南的残敌 答案  B ‎ ‎20.(2018北京朝阳二模,18)有学者称,20世纪初期,中国的青年学生、工商业者、工人等阶层将“一战”“巴黎和会”“山东问题”赋予了非同寻常的“历史记忆”。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是(  )‎ ‎                   ‎ A.维护政局稳定    B.进行革命动员 C.建立统一战线    D.培育国家认同 答案  D ‎ ‎                   21.(2018北京海淀一模,19)民国初期,史学界对近代史开端的说法,有“明清之际”与“鸦片战争”两种观点。到了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则大多以鸦片战争为起点,“鸦片战争开端说”成为史学界主流观点。这一变化说明(  )‎ A.史学研究以近代史为主    B.政府重视发展学术研究 C.民族危机影响史学研究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  C ‎ ‎22.(2018北京西城二模,18)1938—1940年,四百多家工厂和上万名技术人员撤退到四川和陕西等地。战前工业以制造消费资料为主,而在战时新工业中,有50%制造与军事有关的产品和生产资料。对以上材料解释正确的有(  )‎ ‎①抗战时期中国的工业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②服务于抗战需要,中国被迫调整产品结构 ‎③此举奠定了大西南在中国工业中的核心地位 ‎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延缓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23.(2020届北京海淀期中,25)(节选)历史研究·方法·史观 ‎  材料五 有学者认为按照唯物史观考查近代中国历史,应该认识到,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贯穿近代中国历史的真正主线,现代化进程在近代中国虽然在缓慢地进行,却从来没有居于主导地位。‎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3)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以上观点。(10分)(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  (3)参考答案示例:‎ 在中国近代史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阻挠,较为激进的革命进程始终居于主导地位,现代化进程则随着革命进程的逐渐深入缓慢进行,居于从属地位。‎ 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是革命历程,即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赢得国家独立是现代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反封建反侵略性质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客观上推动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开启了早期近代化进程。在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失败后,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正是由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才推动政治、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近代化进程,也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才为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是现代化进程深入发展的必要条件。近代史的主线应该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现代化进程伴随其中,却并未居于主导,只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附属品。 ‎ ‎24.(2019北京西城一模,37)(节选)首都:文明·创新·示范 ‎  材料五 下图为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1931年11月至1934年10月,江西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关于土地斗争中一些问题的决定》《中央政府为粉碎五次“围剿”紧急动员令》等文件均在此发布。‎ ‎(3)简述中国共产党在瑞金地区的革命探索实践。(4分)‎ 答案  (3)1931年,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实践“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展土地革命,打退敌人的“围剿”,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25.(2019北京朝阳二模,37)(节选)法律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 ‎  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法制建设揭开了中国法制史的新篇章。在宪政方面,先后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各个时期的人民大宪章。在民事方面,制定了劳动法,制定了减租减息条例和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法,制定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婚姻法,以及实行男女平等的财产继承法。在刑事立法方面,制定了《惩治土豪劣绅条例》《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条例》。在经济方面,制定了大量有关财政金融及经济管理的法规。人民民主法制是中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巩固革命根据地、维护人民基本权益、向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斗争的锐利武器,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历史经验和理论根据。‎ ‎(3)阅读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法制建设的成就;结合所学指出其历史意义。(12分)‎ 答案  (3)成就: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陕甘宁边区政府等民主政权;制定并实施了宪法、行政、民事、刑事、经济等系列法案;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法律制度,依法保障人民大众的合法权益。(6分)‎ 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法制建设,揭开了中国法制史的新篇章;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志,体现了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为社会主义政治法律建设做了有益的探索。(6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