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2018-2019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命题人:杨秀强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 A.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B. 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C.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D. 儒学思想趋向新启蒙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指的是百家争鸣时期的荀子等人的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指的是百家争鸣时期的孟子等人的民贵君轻的观念,综上所述可知,这一时期是指百家争鸣,故A正确;儒家正统地位确立是在汉朝,强调“君权神授”,故B排除;材料中强调天人关系,不是强调伦理关系,故排除C;儒家思想趋向新启蒙是在明清时期,主要批判君主专制,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 ‎2.下列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观点。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 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等信息可知齐桓公是维护封建秩序就是正道的国君,晋文公是僭越礼制则的国君,说明这位先秦思想家主张遵从周礼,A项正确。法家主张依法治国,与材料不符,排除B。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与材料不符,排除C。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与材料不符,排除D。‎ ‎3. 中国古代儒学历经孔子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和宋明理学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时期的儒学思想最大的共同特点是 A. 都被当时统治者所极力尊崇 B. 都要求建立有序的社会秩序 C. 都宣扬了“君权神授”思想 D. 都体现了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先秦时孔子的“仁”和“克己复礼”,还是汉代董仲舒的“大一统”和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都体现了对于建立有序社会秩序的愿望,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先秦时孔子的儒学思想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更没有被尊崇;C项错误,孔子的儒学思想中并没有“君权神授”,这是汉代董仲舒改造儒学后新增加的内容;D项错误,孔子时代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所以不能说融合。‎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的发展·相同点 ‎【名师点睛】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4. 李贽在《焚书》一书中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李贽的这一思想( )‎ A. 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B. 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 C. 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D.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念和要求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从根本上否定了”不符合李贽的思想主张,具有片面性,排除。C项是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故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批判思潮·明末李贽的思想主张 ‎5.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 A. 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B. 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C. 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D. 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过程:早期人文主义的起源(古希腊先哲)--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成熟(启蒙运动),材料所问“朦胧稚嫩”时期指的是人文精神的起源时期,故正确答案为选项A。B选项但是已经初步成熟;C选项已经相当成熟;D选项已经发展很完整了。‎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智者学派主张 ‎6. “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 A. 狄德罗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卢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卢梭是一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的思想精华和基本原则是“人民主权”思想,代表作《社会契约论》,故D项正确;A主张思想自由;B主张天赋人权;C主张分权思想。均不符合题意。‎ ‎【名师点睛】‎ 法国三位启蒙思想家主张和特点: ‎ 思想家 ‎ 主 张 ‎ 相似点 ‎ 伏尔泰 ‎ 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主张由开明君主制过渡到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 反对君主专制,否定教权主义; 宣扬天赋人权,提倡自由、平等、博爱; 实行法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 孟德斯鸠 ‎ 主张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 卢梭 ‎ 倡导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民主共和 ‎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启蒙运动·卢梭思想 ‎7.宗教改革后在德国出现的新教派是 A. 路德教 B. 清教 C. 加尔文教 D. 天主教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德国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出现的新教派当然是路德教,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清教是英国而非德国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加尔文教主要以瑞士为传教基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天主教不是新教派,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8.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是指( )‎ A. 人文主义思想 B. 民主共和思想 C. 三权分立思想 D. 自由主义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反映了美国的政治体制体现了某种政治学说,结合所学可知,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在美国得到了政治实践,因此答案为C。人文主义是14-16世纪的,不符合材料18世纪,A错误。B项中的民主思想是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共有的,排除。D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都有的共同点,不属于美国“最大胆”的,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三权分立学说,要结合所学知识来理解和分析可知美国按照“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建构本国的政治框架。分权制衡思想来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 ‎9.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人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A. 地动仪 B. 造纸术 C. 雕版印刷术 D. 指南针 ‎【答案】D ‎【解析】‎ ‎【详解】注意题干要求“宋代科技成就”,A属东汉张衡的发明,B出现在西汉,C出现在隋唐,指南针在宋代广泛应用于航海,故D项正确。‎ ‎【点睛】本题的关键在于抓“题干”,就是要明确“答题项”(答案包含的项目)、“主干语”(选项论述的对象)和“限定语”(限定回答的内容)各是什么。我们可以从“答题项”中把握题目所属的基本类型及命题人考查的目的;从“主干语”中把握题目所考查的内容及要求;从“限定语”中明确题目所限定的时空范围或特点。‎ ‎10.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从词风格上看,该词属于( )‎ A. 婉约派 B. 豪放派 C. 田园派 D. 花间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词,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答题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均体现了豪放派豪迈奔放的风格。故本题应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宋词 ‎11.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辉煌,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成就叙述错误的是( )‎ A. 战国时期石申写成《石氏星表》一书 B. 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精度提高 C. 《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D. 《本草纲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系统总结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所著的《石氏星经》至宋代后失传,后人根据唐朝的天文学著作中对其内容的描述,辑成《石氏星表》。故A项的表述错误,本题应选A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石氏星表》‎ ‎12. 1945年,当爱因斯坦得知美国的原子弹给广岛、长崎人民带来的灾难后,痛心疾首,悔恨自己当初的一大理论研究。这一理论是( )‎ A. 落体定律 B. 量子假说的提出 C. 经典力学的创立 D. 相对论中质能转换的原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基础知识,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爱因斯坦痛心疾首是因为自己的一大理论研究,根据所学可知,他的研究成果是1905年的相对论,故,正确答案选D项。其余ABC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13.“器官产生需求,反之需求又产生器官”,是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的一句名言。其成就与此相符的生物学家是 A. 施莱登 B. 拉马克 C. 施旺 D. 达尔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器官产生需求,反之需求又产生器官”体现了“用进废退”的思想观点,所以体现的应该是生物学家拉马克的早期生物进化论思想观点。施旺和施莱登的研究、理论,为现代细胞学说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达尔文的学说主要是生物进化论。故本题选B项。‎ 考点:拉马克的科学成果 点评:此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14.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 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 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 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火车发明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1814年;电话是美国人贝尔在 ‎1876年发明的;飞机是1903年由莱特兄弟发明的,后来投入民用,有了空姐;互联网真正为人们使用20世纪70年代,故按照时间顺序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5.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大国”的美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  )‎ A. 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 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C. 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 启迪人民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答案】C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之后,以林则徐和魏源为首的地主阶级自强派喊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向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答案选C。A是洋务派的主张,B是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不符合材料主旨。D是维新变法以来思想启蒙的重要体现。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中国近代历史思想解放主要历程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一—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一—到接受马克思主义,而林则徐和魏源则处于向西方学习的起点,因此从思想史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近代化拉开序幕。‎ ‎16.湖北自张之洞提倡学堂后,而“新潮输入,革命已伏萌芽”。这说明张之洞以上举措的主要作用是 A. 改变了思想观念 B. 维护了清朝统治 C. 建立现代教育体制 D. 民主共和思潮兴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190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湖北师范学堂,有利于西方进步思想传入,促进人们思想解放。故A正确;B项与“新潮输入,革命已伏萌芽”不符,排除B;新中国成立后,现代教育体制才建立,故C项错误;民主共和思潮兴起于19世纪90年代兴中会成立以后,排除D。‎ ‎17.有人用“观念转变,黄金万两”来解释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下列最符合这种解释的是 A. 沉重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B. 改变了中国的政体 C. 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据题文中“观念转变”也就是在思想上起到的影响。所以答案选D。‎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18. 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有了新的内容,这里的“新”指的是( )‎ A. 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B. 开始了文学革命 C. 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D. 开始成为一场政治运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C项正确。‎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9.19世纪末,维新运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治舞台上唱主角,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 A.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 民主革命思想还未广泛传播 C.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D. 帝国主义支持光绪帝夺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时间“19世纪末”,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从而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因此维新运动之所以取代洋务运动而在政治舞台上唱主角,故C项正确。AB两项不是主要原因,错误。D不符合史实,错误。‎ ‎20. 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是 A. “创立民国” B. “平均地权” C. “耕者有其田” D. “节制资本”‎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权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创立民国,A选项符合题意。平均地权是民生主义的基本内容,B选项排除。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属于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增加的内容,C选项排除。‎ ‎21. 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此说是 A. 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的体现 B. 为国家干预经济制造舆论 C.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 形成四大家族的理论根据 ‎【答案】A ‎【解析】‎ 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与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的主张吻合,答案为A;BCD无材料无关。‎ ‎【名师点睛】‎ 由“中国国民党一大”联想到所学相关信息:国共合作的标志,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再结合材料,涉及的是经济方面的内容,即可联想到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的主张---节制资本。‎ ‎22.下面是有关中国共产党某次代表大会的描写:主席台上方“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横幅和会场后面“同心同德”四个大字交相辉映。会场两侧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标语,四周24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该会议应是(  )‎ A. 中共二大 B. 中共三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四周24面党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个春秋”联系中国共产党建立于1921年,走过24年,则为1945年,可得出为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答案为C。中共二大是1922年,中共三大是1923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在1949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 ‎2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 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 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 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答案】D ‎【解析】‎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当时的革命形势出发,根据农村反动派力量薄弱的特点,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情出发,确立改革开放的经济方针,将市场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手段,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二者的根本共同点是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故选D。AB项并不是两者的“根本”相同点,排除;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既反“左”,也应反“右”,排除C。‎ ‎2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A. 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B. 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 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 D. 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发展的新要求,故选C。A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B是三个代表的内容之一,D是邓小平理论的意义,所以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 ‎25.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它们回答的共同问题是:‎ A. 社会主义革命问题 B. 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C. 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问题 D.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问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们回答的共同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故B正确。社会主义革命问题只符合毛泽东思想,故A排除。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问题也只符合毛泽东思想,故C排除。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问题只符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故D排除。‎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特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特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特点 二、非选择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共50分)‎ ‎26.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被赋予新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惠则足以使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材料二 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必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 ‎——《吕氏春秋》(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而成)‎ 材料三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核心。‎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中国古代思想界主要发展趋势是什么。推动这一趋势历史因素有哪些?‎ ‎(3)据材料四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答案】(1)核心:“仁”“礼”。‎ ‎(2)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历史因素: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汉武帝为强化中央集权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的发展 ‎(3)态度:李贽反对迷信孔子,认为不应以孔子是非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时代特征: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商品经济发展,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信息“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得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第(2)问,“趋势”由材料二信息“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和材料三信息“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以得出,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第(3)问,由材料三信息“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可以得出李贽对儒学的态度是反对以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商品经济发展,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等。‎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这种对赎罪券的荒谬宣传,使得那些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困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又是难以解答。‎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请回答:‎ ‎(1)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运动(或学派)代表人物?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2)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由谁引发?该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1)智者运动或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2)宗教改革;马丁·路德;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或创立了路德教,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3)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天赋人权。‎ ‎(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该观点为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的主张,其强调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其主张可以归纳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2)结合所学知识1517年罗马教皇大量兜售赎罪券,以此聚敛财富,激起了德国人民的强烈不满,马丁路德把大家的意见写成了《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一场关于赎罪券的讨论,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为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依据材料“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 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可以得出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结合所学卢梭主张主权在民,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力被侵犯时,人们有权利通过暴力手段推翻现有政府 ‎(4)结合所学知识西方社会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发展运动,第一次是希腊时代的智者运动,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第二次是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的思想开始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第三次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把人们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的藩篱中解放出来,而材料所述即为这三次运动,即为人文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所以适合的标题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蒙昧中的觉醒·智者学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神权下的自我·文艺复兴;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制下的启蒙·启蒙运动内容 ‎28.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的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 ‎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 1984年6月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1985年10月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 1992年1月、2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 ——《邓小平文选》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 ‎(2)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两大思想理论的认识。‎ ‎【答案】(1)贡献: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2)“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3)认识: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 ‎【解析】‎ ‎【详解】(1)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结合20世纪20年代的时间段,想到此时毛泽东的理论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具体行动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2)从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是“一国两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理论。实践成果则是推动了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3)开放性试题,但是要紧扣两大思想理论。联系所学答出:实事求是,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