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课件(126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1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课件(126张)

考向揭密 • 素养突破 压轴大题 • 题型增分 通史整合 • 精要必备 目 录 ONTENTS C 4 精准练题 • 高分突破 第一部分 高考全能通关 模块一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第一步 建通史 通史思维 —— 把握历史特征 第 1 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 先秦、 秦汉 时空定位 线索指引 时段划分 时段特征 第一时段远古 → 公元前 3 世纪 东西方文明的起源 人 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呈现出文明多样性的特点 1. 中国属于大河文明:宗法社会下的家国一体;农耕经济发展;诸子百家从现实出发探讨如何治国理政。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 2. 西方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海洋文明:商品经济及海外贸易、公民意识、法制观念、人文主义等,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时段划分 时段特征 线索指引 第二时段公元前 3 世纪 → 14 世纪 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繁荣与西方黎明前的黑暗 自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西方文明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1. 从秦汉到宋元,封建文明持续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小农经济、儒家思想相互交融,成为一个共生共存的整体 2. 西方文明在罗马帝国统治后期走向衰落,在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天主教会黑暗的统治时期。但黑暗之中孕育着曙光,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思想解放运动的孕育 时段划分 时段特征 线索指引 第三时段 14 世纪 → 19 世纪 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与中国封建文明的危机 14 世 纪以后,中西方文明的发展呈现逆转的趋势,东方逐渐衰落,西方引领历史发展的潮流 1. 中国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在经济总量上仍占优势地位;但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闭关锁国等阻碍了经济转型,最终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 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政治逐渐民主化、经济商品化和工业化、科技及思想文化蓬勃发展,西方的崛起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 1 讲 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 先秦、秦汉 政治 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 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到小农经济的演变,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小农经济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思想文化 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儒学官方化得以确立,中国传统文化奠基和发展起来;文学体裁多样;实用科学兴起。 考向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政治 1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Ⅰ )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 17 代 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 11 代 12 位王。这反映出 (    ) 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解析: B 对:由 “ 商朝产生了 17 代 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 ” 到 “ 西周产生了 11 代 12 位王 ” ,并结合所学知识,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可以得出由商朝多为兄终弟及到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A 错:夏朝时世袭制已经取代了禅让制,当时的王位继承注重父子、兄弟之间的传承,这是宗法世系观念加强的表现,不是受禅让制的影响。 C 错:不符合史实。 D 错:西周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不是弱化。 答案: B 2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Ⅲ ) “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 A. 宗法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解析: A 对:材料中强调的 “ 孝 ”“ 悌 ” 等思想是受宗法观念的影响,其产生的制度渊源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 B 错: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族联盟首领产生的方式,和题干材料无关。 C 错:郡县制是对地方实行有效统治的行政管理制度,与材料中的 “ 孝 ”“ 悌 ” 等思想无关。 D 错:察举制是汉代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与材料中 “ 孝 ”“ 悌 ” 等思想的产生无关。 答案: A 视角 1  分封制对社会治理、家国认同的影响 (1) 通 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国林立的状态。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 通过分封,周王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 — 诸侯 — 卿大夫 — 士”的等级序列等。 (3) 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4) 分封制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5) 分封制到了西周后期加剧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不忠,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割据。 (6) 如果没有分封制,没有边陲地区诸侯国的建立,西周、春秋时期华夏族同其他各族的融合就不会有上述那样的规模和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追本溯源,我们说分封制度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 (7) 分封制使被分封的诸侯国将以商周为中心的核心文化传播到了各地,将各地的四夷文化融合统一为中原文化,促进了中国早期中华文化的形成。 (8) 分封制使中华文化在整体传统文化格局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如我国有些省份的简称就来源于分封制下的封国名称:山西简称 “ 晋 ” ,山东简称 “ 鲁 ” 等。 (9) 分封制对中国的风俗文化影响深远。如中国的很多姓氏都来源于古代的封国或封地名称,如姓氏中的宋、郑、吴、陈、许、秦等;战国时秦国与晋国曾联姻,后世就以两家联姻称为 “ 秦晋之好 ” 。 [ 新题预测 ] 1 .商代 “ 服国 ” 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 “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 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 “ 授民 ”“ 授疆土 ” ,周天子由夏、商时的 “ 诸侯之长 ” 变成名副其实的 “ 诸侯之君 ” 。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    ) A .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B .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D .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不能体现宗法血缘关系,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 “ 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 ‘ 授民 ’‘ 授疆土 ’ ,周天子 …… 变成名副其实的 ‘ 诸侯之君 ’” ,分封制有利于周天子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故 B 项正确;分封制确实有利于疆土的开拓,但材料未体现,故 C 项错误;商周时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 . 《 资治通鉴 》 以 “ 三家分晋 ” 为开篇: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天子正式任命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司马光认为这是真正礼崩乐坏的开端,是周室衰落的关键, “ 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也 ” 。司马光此举意在 (    ) A .对周天子的分封表示不满 B .强调坚持传统秩序的重要性 C .说明维护纲常伦理的必要 D .承认 “ 三家分晋 ” 的合法性 解析: 司马光批评周天子的行为有悖礼制,正是强调坚持传统秩序的重要性,故选 B 项; A 项只是对材料的简单反映,并未深层次分析,排除 A 项;材料没体现三纲五常等纲常伦理,排除 C 项;司马光认为 “ 三家分晋 ” 是礼崩乐坏的开端,是周室衰落的关键,和 D 项表述的意思相左,排除 D 项。 答案: B 视角 2  宗法制对家国情怀、文化认同的影响 (1) 对西周统治: ① 宗法制保证了西周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 强化王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2) 对封建政治: ① 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② 影响了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 ③ 形成了 “ 家国同治 ” 的统治理念。 (3) 对社会习俗: ① 影响了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建立。 ② 影响了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以及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 (4) 对思想观念: ① 宗法观念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严格的伦理范式, “ 忠 ”“ 孝 ” 观念深入民心。 ② 宗法观念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美德。 ③ 宗法制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 “ 国 ” 与 “ 家 ” 不可分的意识,直接造就了一批批忠孝之士。 ④ 宗法制本身倡导的 “ 道德专制 ”“ 男女不平等 ”“ 等级观念 ” 等思想,直接导致了后世的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成为扼杀人性、阻碍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 ⑤ 宗法意识使 “ 国人 ” 形成了 “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 的盲目排外心理。 [ 新题预测 ] 3 .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 (    ) A .儒家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 .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 C .血缘关系是等级分化制度的基础 D .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 解析: 题干的中心词是 “ 血缘关系 ” ,没有提及 “ 儒家思想 ” ,故 A 项错误;血缘关系是国家产生的根源,当政权产生之后,又把血缘关系进行剥离及减低其作用,这说明血缘关系与政治建构的对立和统一,故 B 项正确;根据题干之意,血缘关系不仅是国家产生的根源,还是等级分化的依据,故 C 项错误;题干述及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架构,但没有提及其是否合理,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4 .家族文化的礼俗性是指家族共同体依照世代相传的礼俗习惯来维持秩序。礼俗实际上外化了家族共同体的秩序,调节着共同体中各个成员的关系,家族成员也根据礼俗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可见,家族礼俗 (    ) A .协调了家族内部的矛盾  B .有助于基层社会的稳定 C .束缚了宗族成员的个性 D .具备了国家法律的权威 解析: “ 家族文化的礼俗性是指家族共同体依照世代相传的礼俗习惯来维持秩序 ” 不能体现解决内部矛盾的属性,故 A 项错误; “ 外化了家族共同体的秩序,调节着共同体中各个成员的关系 ” 能够把家族的秩序外化的社会,对于基层社会的稳定有意义,故 B 项正确; “ 调节着共同体中各个成员的关系,家族成员也根据礼俗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 与成员的个性不矛盾,故 C 项错误; “ 礼俗性是指家族共同体依照世代相传的礼俗习惯来维持秩序 ” 可见不是法律,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视角 3  先秦、华夷观念及其演变 (1) 华夷观在民族意识中的印记,最早可追溯至文献所载传说中的尧舜禹、夏、商时期的族群记忆,当时的华夷观似乎并不含有文化歧视与种族歧视的成分,主要代表政治控制程度的差异。从五帝时代至夏商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原地域与周边临近地域上的族群冲突与融合从未停止,中原族群的势力在向外加速扩张。 (2) 西周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制度礼仪渐备,中原社会与周边夷狄族群社会的差距日趋扩大,始有文明优劣之比较,华夏族群的文明优越感开始渐渐养成。 (3) 西周末年,周边的夷狄族群多次侵扰中原地区,特别是犬戎攻破镐京之后,周人的政治中心被迫东迁洛邑,彼此的仇恨愈多隔阂亦日深,华夷之辨的观念逐步形成。春秋前期的 “ 尊王攘夷 ”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抵御外侮,用实力重新划定夷夏疆界。 (4) 到战国时期,经过征伐与融合,旧日中原的夷狄或已远遁四裔,或已成为 “ 七雄 ” 的臣民,逐渐融于诸夏,华夷悬隔内外的政治地理格局初步形成。 [ 新题预测 ] 5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 (    ) A .加速了社会转型    B .冲击了贵族政治 C .促进了民族认同 D .推动了战国变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 春秋时期的民族融合。材料 “ 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 ” ,促进了民族认同,故选 C 项;材料强调民族融合,与社会转型无关,排除 A 项;材料强调民族融合,与冲击贵族政治无关,排除 B 项;材料强调民族融合,与推动战国变法无关,排除 D 项。 答案: C 6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诸侯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 (    ) A .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 B .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 C .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 D .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 解析: 据材料 “ 墓葬中的青铜礼器 ” 可知是墓葬品,墓葬品不能反映当地生产力水平,故 A 项错误;青铜礼器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差别,以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表明政治色彩而不是宗教色彩,故 B 项错误;据材料 “ 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分封制趋于崩溃,故 C 项错误;礼器是等级体现,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据材料 “ 不同诸侯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 ” 可推知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考向二 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确立与社会转型 1 . (2015· 高考山东卷 ) 《 尚书 · 酒诰 》 云: “ 人无于水监 ( 照镜子 ) ,当于民监。 ”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 A .兼爱尚贤       B .主权在民 C .以民为本 D .道法自然 解析: 兼爱尚贤是墨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 A 项错误;主权在民,强调的是民主思想,而题干强调的是民本思想,故 B 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 “ 人无于水监 ( 照镜子 ) ,当于民监 ” 可知,人不仅要用水察看自己,而且应该以民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 C 项正确;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而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 . (2019· 高考海南卷 ) 孔 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    ) A .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 .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 .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 .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解析: 孔子认为,君子重视礼仪道德,小人逐利;孔子看不上大富大贵但不重视礼仪道德的人,故本题选 B 项;材料并未涉及社会等级的认识、社会贫富分化的认识、百姓追求财富的认识,故排除其他三项。注意, “ 小人 ” 不等同于 “ 百姓 ” 。 答案: B 3 . (2014· 高考山东卷 )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 A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 .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 .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 .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解析: 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故 A 项正确;兴办私学对教育的发展,与宗法制和分封制度关系不大;故 B 项错误;动摇周王室统治的基础应该是井田制遭到破坏,故 C 项错误;儒家思想不适应于在战争年代统一的思想,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视角 1  春秋战国时期凸显社会转型 1 . 政治转型 (1) 由血缘宗法社会向地缘政治社会的转型。 ① 转型的原因:诸侯国间的征讨杀伐;诸侯国开始政治改革。 ② 转型的表现:出现封建制的生产关系。 ③ 转型的影响:血缘关系走向地缘关系;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世卿世禄变成选贤与任能。 (2) 权力分散的分封制度向权力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转型。 ① 转型的原因:君权日益扩张;各国变法图强;战争需要集权。 ② 转型的表现:建立在新型的社会组织方式基础之上的乡里制度和郡县制度出现;君主集权在各国出现。 ③ 转型的影响:从封邦建国的贵族分权体制向独裁专制的君主集权体制转变,分权的 “ 封建 ” 制度被集权的专制制度取代了。 2 .经济转型: 从 井田制到土地私有制。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开始于商,盛行于西周;随着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 私田 ” 大量出现,井田制在春秋后期开始瓦解。鲁国的 “ 初税亩 ” ,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的地位。 3 .思想转型: 百 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 2 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学说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4 . 文化转型: 天 文学发达,战国时出现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 《 石氏星表 》 。文学上以 《 诗经 》 和 《 离骚 》 为代表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 新题预测 ] 1 .在西周的金文记录中已经有 “ 戎 ”“ 夷 ” 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 华夏 ” 与 “ 戎 ” 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 “ 华夏 ” 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 “ 戎 ” 。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 A .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 .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 .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解析: 由材料 “ 无论 ‘ 华夏 ’ …… 未称呼对方为 ‘ 戎 ’” ,说明各国自认是华夏族,体现了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故 B 项正确; A 、 C 、 D 三项材料均未涉及,排除。 答案: B 2 .顾炎武在 《 日知录 》 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比较: “ 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 ……” 这说明 (    ) A .春秋时周礼尚未遭破坏 B .春秋比战国时期社会更有序 C .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 D .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 解析: 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 “ 礼崩乐坏 ” 的局面,战争频繁,诸侯争霸,社会混乱,故 A 、 B 两项错误;战国时期周王室加速衰微,只是材料说明的部分内容,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分封秩序被彻底破坏,可以推断出战国时期政治发生根本变革,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视角 2  社会转型的源动力 —— 生产力进步与小农经济形成 1 . 小农经济 (1) 含义:指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在中国封建社会又称自然经济。 (2) 成因: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 生产力 )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生产关系 ) 。 (3)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 ( 生产方式 )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生产结构 ) ;生产出来的产品用于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生产目的 ) 。 (4) 评价: ① 积极: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始终居中国封建经济的主导地位,促进传统农业的发展,是中国 2 000 多年封建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政权的稳定。 ② 消极:明清时期,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2 .经济政策的演变 (1) “ 工商食官 ” 制度: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掌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属于垄断性经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出现,官营手工业效率低下,周王室的衰微,导致了 “ 工商食官 ” 制的衰落。 (2) “ 重农抑商 ” 政策: “ 农本商末 ” 观念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主流,战国时形成 “ 重农抑商 ” ,是统治者加强和巩固自身统治在经济领域的表现,这些政策深深制约和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 新题预测 ] 3 . 《 吕氏春秋 》 中提到 “ 洞庭之鲑 ”“ 云梦之芹 ”“ 大夏之盐 ”“ 阳朴之姜 ”“ 江浦之桔 ” 等;李斯 《 谏逐客书 》 中也提到 “ 江南金锡 ”“ 西蜀丹青 ” 等。对这些现象合理的解读是先秦时期 (    ) A .商业经济发展开始超过农业 B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 .有些地方产品开始有知名度 D .政治中心开始东移 解析: 材料叙述了不同地域的特产,没有涉及商业与农业的比较,故 A 项错误; B 项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 “ 洞庭之鲑 ”“ 云梦之芹 ”“ 大夏之盐 ”“ 阳朴之姜 ”“ 江浦之枯 ”“ 江南金锡 ”“ 西蜀丹青 ” 可知,不同地域的产品开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故 C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经济特产,与政治中心无关,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4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粮食 “ 准平 ” 政策,即在市场粮价低迷时,由政府收购囤积;当市场上粮价奇高时,政府则将囤积的粮食抛出。这一做法 (    ) A .导致政府与民争利损害形象 B .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 C .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D .解决了国家财政困难的问题 解析: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管仲实行 “ 准平 ” 政策,国家在市场粮价低迷时以平价购入粮食保护了粮农的经济利益,这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 C 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国家在市场粮价奇高时以平价将库存粮食卖出,这保护了人民的利益,因此 A 项错误; B 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是在战国商鞅变法时期; D 项错误,材料并未表明这一做法是为解决国家财政困难而实行的。 答案: C 视角 3  社会转型的治国理念争鸣 (1) 治国理念的多样性: ① 孔子提出 “ 克己复礼 ” ,主张社会有序,反映了春秋晚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希望通过 “ 仁 ”“ 德治 ” 等手段,维护旧的社会秩序的愿望。 ② 老子主张统治者 “ 无为而治 ” ,反映了春秋晚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面对社会动荡无能为力的消极情绪。 ③ 墨子主张 “ 兼爱 ”“ 非攻 ”“ 尚贤 ” 等,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社会安定,建立公平社会的愿望。 ④ 孟子和荀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孟子主张实行 “ 仁政 ” ,提出 “ 民贵君轻 ” 的民本思想;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 “ 仁义 ” 和 “ 王道 ” ,以德服人,并提出 “ 君舟民水 ” 等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希望统治者争取民心、维护统治的愿望。 ⑤ 韩非子主张 “ 法治 ” ,要求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等,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地主阶级专政的愿望。 (2) 治国理念的统一性: 关于犯罪与经济的关系 早期儒、墨、道、法四家都看到了犯罪与经济的密切联系,并指出发展经济以富足百姓是使人守法的物质基础 “ 爱民 ” 思想 各家思想出发点不同,但都有一定的 “ 爱民 ” 思想,客观上会给人民带来好处。法家的 “ 爱民 ” 是从法律与民众的关系着眼,儒家的 “ 爱民 ” 是从仁政入手,墨家的 “ 爱民 ” 源于 “ 兼爱 ” ,道家则立足于无为 “ 限制君权 ” 思想 孟子强调只有取得老百姓信任的,方可以作为天子,天子不能为所欲为;法家提出法令高于君主,要求君主带头守法;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清静无为,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切忌过分压榨人民;墨子主张 “ 尚贤 ” ,在一定程度上有制约君权的作用 要求统一 的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各家在自己的思想中都提出了统一的观念,都在为统一献策,只不过方法不同 (3) 文化认同、家国情怀素养价值: ① 儒家的 “ 仁政 ”“ 有教无类 ” 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② 道家的 “ 无为 ” 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③ 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④ 墨家的 “ 兼爱、非攻、节俭、尚贤 ” 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 新题预测 ] 5 .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 “ 食田 ” ,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    ) A .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 .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 .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D .是井田制瓦解的产物 解析: 百家争鸣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故 A 项错误;土地私有出现的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故 B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分化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同时又进一步推动社会变革,故 C 项正确;士的分化应该是分封制瓦解的产物,不是井田制,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6 .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 “ 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 。各家都以 “ 以其学易天下 ” 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 “ 兼而礼之 ” 。上述现象反映的是 (    ) A .学术气氛空前浓厚 B .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C .养士之风极为盛行 D .学术适应政治需要 解析: 材料很明显并不仅仅是对单纯的学术氛围的提及,故 A 项错误;百家争鸣同样是表面而非本质现象,故 B 项错误;士的崛起以及养士风气虽然在材料也有所涉及,但并不是材料的重点,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 “ 各家都以 ‘ 以其学易天下 ’ 为宗旨 ” 可知,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诸子百家都在试图运用自己的学术主张来服务于现实政治,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考向三 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Ⅱ )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 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解析: D 对:战国后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增强,并且在地方实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材料中秦国能够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主要是因为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A 错: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渐发展起来,而不是公田制度完善。 B 错: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普及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C 错:秦朝建立后,在全国修建驰道等,战国时期秦国并未实现交通运输网络的通畅。 答案: D 2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Ⅰ ) 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 “ 皮币 ” ,定价为 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 “ 千户侯 ” 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 A. 加强了货币管理 B .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 .削弱了诸侯实力 D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 C 对:由材料可知,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的 “ 千户侯 ” 参加献礼时,必须购买 40 万钱一张的 “ 皮币 ” 用来置放礼物,朝廷的这种做法会使诸侯王的经济实力受到极大削弱。 A 错:材料没有提及对货币的管理情况。 B 错:与材料反映的史实不符。汉武帝时期通过实行儒学独尊,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D 错:朝廷这种做法是加强而非 “ 实现了 ” 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 C 视角 1  秦新型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 1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缘政治组织取代了血缘政治组织,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具体有以下十大变化: (1) 地方单位:封国 ―→ 郡县。 (2) 地方基础:血缘 ―→ 地域。 (3) 行政特点:分权 ―→ 集权。 (4) 官员身份:贵族 ―→ 官僚。 (5) 产生方式:世袭 ―→ 任命。 (6) 选官标准:血缘 ―→ 才能。 (7) 任职时间:终身 ―→ 任期。 (8) 经济来源:封邑 ―→ 俸禄。 (9) 高度集权:没有 ―→ 实现。 (10) 历史影响:造成割据 ―→ 巩固统一。 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反映的经济、思想文化的特点 (1) 从经济上看:封建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中的大一统思想直接影响了度量衡、货币、文字的统一;正是强有力的中央集权通过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分散的小农经济,促进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但是却抑制了商业的发展。 (2) 从思想上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基础是法家思想,法家的中央集权与统一的思想,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但法家集权思想摧残了文化,限制了思想自由,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 新题预测 ] 1 .有学者认为 “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家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 ” 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时期 “ 大一统 ” 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 (    ) A .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   B .民族认同感的增强 C .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 D .中原文化已经统一 解析: 据材料信息得出先秦至秦朝时期 “ 大一统 ” 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是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故选 A 项;材料强调的是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排除 B 项;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是统一的意义不是内涵,排除 C 项;中原文化已经统一叙述太过绝对,排除 D 项。 答案: A 2 .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 (    ) A .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 B .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 C .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 D .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 解析: 根据材料 “ 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 ” 可知,这一时期,地主绅士依旧是秦王朝基层政权的根基,故 A 项正确;根据材料我们不难得知,富庶家族仅仅是占据着乡、里、亭这些基层而非各级政权,故 B 项错误;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秦王朝是非常注重基层政权的建设和控制的,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秦王朝完全废除了之前的分封制而代之以全新的郡县制,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视角 2  汉代国家治理的制度创新与设计 1. 汉代国家治理制度特色 (1) 承袭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此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等制度。 (2) 汉初沿袭三公九卿制,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时,设中朝,削弱相权;东汉光武帝时扩大尚书台权力,使三公无实权。 (3) 承袭秦朝的监察制,为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汉武帝将秦朝的御史台发展为刺史制度;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 (4) 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 (5) 承袭秦朝的上计制,加强对地方官的管理和控制;承袭秦的田租、徭役、兵役制。 (6) 在货币使用上,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继续使用圆形方孔钱。 2 .汉代国家治理的时代特色 (1) 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 “ 起自布衣 ” ,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 “ 布衣将相 ” 。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 (2) 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帝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 (3) 宦官专权:东汉后期宦官的政治影响力提升,皇帝利用宦官对抗外戚争夺大权。 (4) 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是,并不排挤儒学。汉武帝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 (5) 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 新题预测 ] 3 .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 (    ) 西汉 初年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荼、长沙王吴芮 刘邦 晚年 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 A. 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 B .加强了君主专制 C .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 D .皇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汉高祖晚期多为同姓诸侯王,随着同姓诸侯王势力的增强,威胁到皇权统治,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故 A 项错误, D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诸侯王,与中央的皇权加强无关,故 B 项错误; C 项中消除边疆威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答案: D 4 .西汉初年,就封国的官制而言,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而相 “ 总纲纪、统众官 ” 。这一措施 (    ) A .意在防范封国的离心倾向 B .导致封国威胁到中央集权 C .是 “ 无为而治 ” 的具体体现 D .促进了地方经济恢复发展 解析: 由材料 “ 相由中央任命,王国仅有二千石以下官吏的任免权 ” 可知西汉初年对封国权力的制约,防范封国的实力膨胀,故 A 项正确; B 、 C 、 D 三项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排除。 答案: A 视角 3  汉武帝对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1) 政治方面: ① 迁徙郡国豪富,有效地打击了地方势力,加强了朝廷力量。 ② 推恩王侯子弟,进一步解决了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 ③ 颁布 “ 附益法 ” ,限制世人与诸侯王交游。 ④ 惩治地方豪族,对于抑压地方豪族的狷獗气焰,提高专制皇权,起了显著的作用。 ⑤ 设置十三州刺史,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2) 经济方面: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盐铁专卖、 “ 算缗 ” 和 “ 告缗 ” 等经济政策,打击私营工商业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从经济上巩固政治统治。 (3) 思想方面: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尊崇儒学,提倡 “ 大一统 ” 思想,逐步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其影响主要有: ① 对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 对王朝:统一了国家主流思想,稳定了统治秩序,神化了皇权。 ③ 对社会: “ 三纲五常 ” 成为个人修养的价值标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④ 对选官:重视品德的察举制取代军功爵制,导致儒学家得到重用,一方面有利于文官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促进整个社会研习儒学经典氛围的形成。 ⑤ 对法律:以儒入法,法律的制定和案件的审判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⑥ 对教育:儒学垄断教育,从中央到地方形成系统的国家教育体系。 [ 新题预测 ] 5 .有学者说,汉代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这是因为汉代 (    ) A .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 B .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 C .人们的参政热情提高 D .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得出汉代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汉代通过察举制和征辟制,使一些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故 A 项正确;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是在战国时期,故 B 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汉代的选官制,没有体现人们的参政情况,故 C 项错误;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是在隋唐时期,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6 .据历史记载,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 “ 大家 ”“ 中家 ”“ 小家 ” ( 或 “ 细民 ” ) 三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 主要目的是 (    ) A .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   B .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 C .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   D .确立世家大族的地位 解析: “ 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 ” 主要服务于国家,不是为豪强地主,故 A 项错误; “ 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 ” 有利于特权阶层土地兼并,故 B 项错误; “ 一般平民籍又分为 ‘ 大家 ’‘ 中家 ’‘ 小家 ’ ( 或 ‘ 细民 ’ ) 三个等级 ” 主要方便征税,故 C 项正确; “ 西汉 ” 这种政策与 “ 世家大族 ” 没有直接关系,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主观题素养抢分模板 ( 一 ) [ 命题聚焦 ]   试题以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 《 汉书 · 古今人表 》 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为切入点,要求考生将 《 汉书 · 古今人表 》 放在历史进程的大背景下,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解析 《 汉书 · 古今人表 》 ,以发掘 《 汉书 · 古今人表 》 在对历史人物在历史进程中地位评判上的意义,理解历史人物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本题充分说明历史学科在试卷结构和考试内容选取上都注意与党和国家的人才选拔要求相契合,考查适应考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必备品格。考查考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水平和家国同构观念。 [ 典例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 《 汉书 · 古今人表 》 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 ( 圣人 ) 上中 ( 仁人 ) 上下 ( 智人 )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 愚人 ) 尧、舜 周文王 孔子 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贡 范蠡 廉颇 老子 商鞅 韩非 齐桓公 吕不韦 荆轲 秦始皇 李斯 陈胜 宋襄公 夏桀 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 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第二步,在这样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再对材料进行整体分析后,由此提出看法,这是解题的关键;也就是根据题干问题的要求,拟定题目。如 《 汉书 · 古今人表 》 中的人物、 《 汉书 · 古今人表 》 体现出的历史人物观、 《 汉书 · 古今人表 》 历史人物观形成的原因和 《 汉书 · 古今人表 》 历史人物观对后世的影响等等。 第三步,围绕题目,联系材料涉及的史实,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对自己的看法加以说明,具体论证看法,论证时注意史论结合。 第四步,总结升华。 《 汉书 · 古今人表 》 将上自传说中伏羲氏下至秦末五六千年间近两千人总括为一表,分三品九等而排列,通过史表体式来简约地表达他的人物观念。无论是对人物的遴选,对品第的区分,无不体现了班固对人物的价值判断和对儒家思想的重视,从更大的空间看,体现了班固对人物与历史进程关系的思考,开创了中国史学文体一种全新的表体形式,并由此而引起研究者广泛的争论。 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 从 材料中可以看出,人物的等级划分为圣人、仁人、智人、愚人等,这体现了以“仁”的思想为指导的划分标准,据此可提出看法:班固评价人物等级的标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 唯物史观要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站在历史的角度辩证客观地分析。材料中秦始皇被列在了中下的位置,说明班固对秦始皇的认识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据此可提出看法:班固把秦始皇列为 “ 中下 ” 不科学。 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 仔 细审读表格中人物顺序的排列,同样作为统治者,尧、舜、周文王等排在了首位,而夏桀、商纣分处末两位,这是道德观的体现。由此可提出看法: 《 汉书 · 古今人表 》 体现了褒善惩恶的道德观。   一、主流观点角度 —— 人人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 [ 看法 ]   汉代班固评价人物等级的标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 说明 ]   西汉时,董仲舒提出了 “ 天人合一 ”“ 天人感应 ”“ 三纲五常 ” 的道德标准,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汉武帝接受了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东汉史学家班固受到儒家道德标准的影响,因此把尧、舜、周文王、孔子看作圣人,把孟子、荀子看作仁人。之所以把在春秋争霸中破坏礼乐制度的宋襄公和暴虐无道的夏桀、商纣看作下等人,是因为他们不符合儒家的仁、德、礼的道德标准。 [ 结论 ]   由此可知,不同时代评价人物的标准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主流思想。 [ 点评 ]   材料中的人物等级划分比较明晰,从主流价值观的角度分析,稳拿高分。 二、唯物史观角度 —— 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 [ 看法 ]   班固把秦始皇列为 “ 中下 ” 不科学。 [ 说明 ]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推动政治制度的进步;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驰道,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 总结 ]   把秦始皇评为 “ 中下 ” ,无法体现秦始皇雄才大略和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 点评 ]   抓住细节,结合秦朝制度创新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的史实,反其道而行之,也可得高分。 三、求异思维角度 —— 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点 [ 看法 ]   《 汉书 · 古今人表 》 体现了褒善惩恶的道德观。 [ 说明 ]   在表中,班固以道德、事功来评判历史人物。 宣扬 “ 仁 ”“ 礼 ” 的孔子,施行 “ 仁政 ” 的尧、舜被列为圣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曾任用管仲改革, “ 尊王攘夷 ” ,但由于晚节不保,仅列 “ 中中 ” ;秦始皇统一六国,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施行暴政,仅列 “ 中下 ” ;暴虐的夏桀、商纣列为 “ 下中 ” 和 “ 下下 ” ( 属于 “ 愚人 ” ) 。 [ 结论 ]  从这些历史人物的排列,可以看出班固褒善惩恶的道德观为核心的治史思想。 [ 点评 ]   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不应只看到表层信息,更应透过现象从本质上去获取信息,这样能独辟蹊径,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跟踪训练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时期 人物活动或主张 春秋战国 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 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 《 天下郡国利病书 》 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晚清时期 林则徐主持编译 《 四洲志 》 , “ 开眼看世界 ” 康有为: “ 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 ”“ 宪法乃维新之路 ”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 ( 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 答案: 示 例一: 论题: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矛盾丛生。孔子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德治、仁政等,践行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 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把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结合起来,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 总结:时代巨变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率先觉醒,他们心忧天下,为家国命运鼓与呼,显示了强烈的担当精神。 示例二: 论题: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礼会大变革, “ 士 ” 阶层崛起,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意图改造社会。孔子主张仁政、德治,恢复周礼,以缓和社会矛盾,重建社会秩序,但 “ 克己复礼 ” 思想不符合时代潮流。 清末,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加深。面对 “ 千年未有之变局 ” ,林则徐主持编译 《 四洲志 》 ,开眼看世界,魏源据此编成 《 海国图志 》 ,提出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的主张,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思想,但未受重视,影响有限。 总结:在历史的变革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勇立潮头,引领时代发展,但也难免有时代局限。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知识分子。 示例三: 论题:经世致用思想与社会转型。 阐述:春秋时代,孔子周游列国,主张仁政、德治,恢复周礼,以缓和社会矛盾,重建社会秩序,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明清之际,顾炎武等早期启蒙思想家主张经世致用,表达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强烈不满和批判,要求限制君权的强烈愿望,主张工商皆本和学以致用,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工商业阶层壮大的需求。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把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结合起来,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总结:先进的知识分子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在 “ 经世致用 ” 的思想指导下,设计和宣传了各种社会改革方案,推动了社会转型。 精准练题 • 高分突破 点击进入 wor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