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66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件(66张)

专题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总纲目录 主干点一 古代中外政治家与思想家 主干点 二 近代中外资产阶级政治家 主干点 三 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科学家 命题猜想 直击高考 主干点一 古代中外政治家与思想家 1. (2019课标Ⅱ,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 如而自名。汉景帝时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子虚赋》颂梁 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汉武帝即位后,因得读《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 京,侍于左右。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   、斯榆之君皆请为内 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 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 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 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6分) 答案  (1)汉国家统一的积极参与者;汉朝廷权威的维护者与歌颂者;推动汉 赋发展的代表性人物。 (2)作品适应时代的需要;文学形式和内容创新;个人的努力和天赋。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以《史记》中的相关记载为背景 资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涉及的核心素养为 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本题有助于学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 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1)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总结,可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朝廷权威、推 动汉赋发展等方面概括。(2)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说明,可从作品适 应时代的需要、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及司马相如的个人因素方面进行归 纳。 2. (2019课标Ⅲ,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人(今属陕西),“长六尺余,体貌秀杰”,通 过武举考试成为将领。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反,朝廷军队溃败,玄 宗奔蜀。郭子仪从朔方节度使任上率兵勤王。经过多年征战,平定叛乱。后 回纥受人唆使,举兵威胁长安,郭子仪已年近七十,率数十亲兵赴回纥军中劝 阻。回纥首领深受感动,与郭子仪饮酒结盟而退军。郭子仪“临下宽厚,每降 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其麾下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经唐玄宗、 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郭子仪身系天下安危近二十年,子孙与皇室通婚。 “时方握强兵,或方临戎敌,诏命征之,未尝不即日应召,故谗谤不能行。”后 代史家称赞他为“大雅君子,社稷纯臣”,认为“自秦、汉以还,勋力之盛,无 与伦比”。 ——据《旧唐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子仪的历史功绩。(6分) (2)根据材料,简析郭子仪取得功绩的原因。(9分) 答案  (1)平定安史之乱;长期维护唐朝稳定和国家统一;培养人才。 (2)身逢时势,勇于担当;忠于朝廷;身强体健,善于领兵,英勇善战;富有政治智 慧。 解析  本题考查郭子仪这一历史人物,同时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 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体现的核心素养为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本题有助于 考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强烈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自信。 (1)提取材料中“平定叛乱”“其麾下数十人成长为文武大臣”“身系天下 安危近二十年”等有效信息,加以概括即可。 (2)从时代环境、个人品质和能力等角度分析原因。 3. (2018课标Ⅱ,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 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 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 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 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 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 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 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 “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 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7分) 答案  (1)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 威望。 (2)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 草原地区社会进步。 解析  (1)主要从人民的愿望、商业互市的需求、三娘子个人因素等角度思 考。 (2)三娘子是少数民族政权中的重要政治人物,可以从推动经济文化交流,维 护明、蒙和平,促进草原地区发展等角度评价其功绩。 考点 核心提示 拓展升华 古代 中国 政治家 (1)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 (2)唐太宗:制度调整;善于用人;开明的民族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3)康熙帝:巩固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一是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历史发展趋 势,当时应该解决的主要矛盾) 二是看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 三是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 古代 中外 思想家 (1)孔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创立儒家思想,开创私学 (2)柏拉图:提出理念论,著有《理想国》 (3)亚里士多德:提出“三段论”、法治优于人治、“中庸”伦理学理论 1. (2019安徽合肥二模)[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王充(27—约97年),东汉思想家,作《讥俗》《节义》《论衡》等。王 充说:“天地,含气之自然也。”他认为人和万物都是在天地运行中自然产生 的。他用气和气化说解释万物的生成变化,丰富了古代的朴素唯物论。他批 判当时盛行的君权神授之说和谶纬符命的种种神异传说,提出“死人不为鬼, 无知,不能害人”,从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观念入手,否定鬼的存在,为后来范 缜的神灭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论衡》中,他一一对世俗迷信的各 种说法作了批驳。王充强调实践对于知识技能的决定作用:“齐都世刺绣,恒 女无不能 …… 日见之,日为之,手狎也。”他还强调感觉经验的可贵,并提出 要想得到正确的知识,还必须经过一个“揆端推类”“以心原物”的逻辑推 理和思维判断过程 …… 把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大大推进了一步。王充在批 判“好褒古而毁今,少所见而多所闻”的尊古卑今之论时,表述了今胜于古的 历史发展观点。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归纳王充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社会背 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王充对古代哲学的贡献。(6分) 答案  (1)思想:天地是自然的;人和万物在自然中产生;否定鬼神的存在;强调 实践的作用和经验的可贵;今胜于古。 背景: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天人感应思想和谶纬学说盛行;鬼神迷信 思想泛滥。(9分) (2)丰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推动古代认识论进步;提出历史发展观。(6分) 2. (2019河南郑州二模)[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刘铭传(1836—1896年),安徽肥西人。光绪十一年(1885年)十月台湾建 省,刘铭传成为首任巡抚。到任之后,面对“台湾孤悬海外,屏障东南,久为外 人所窥伺”的严重局面和民族关系复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办防”“练 兵”“清赋”“抚番”四大政策,在积极规划台湾开发的同时尤其重视处理 民族关系。刘铭传认为“中华立国在民,爱民斯为邦本”,因此“民番皆朝廷 赤子”,主张一视同仁、体恤当地民族,设立招垦局和番学堂,教番民耕种,学 习汉族文化和礼仪制度。对负隅顽抗、反复叛乱的番人头目则派兵征剿。 刘铭传抚台六年 , 功勋卓著 , 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摘编自赵松林《试论刘铭传的民族关系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铭传的民族关系思想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刘铭传的民族关系思想。(9分) 答案  (1)特点:①主张民族平等,一视同仁;②恩威并施,剿抚并用;③发展生 产,重视教化。(每点2分,共6分) (2)进步性:①加强了台湾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②推动了 台湾近代化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③巩固了国防;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 民族之间的平等与团结,在当今社会仍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每点2分,任答 三点7分) 局限性:本质是加强清政府在台湾的统治,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 (2分) 解析  (1)从材料信息入手,结合刘铭传主张民族平等、加强治理、发展生 产、重视教化等回答。(2)运用唯物史观,一分为二地评价。 主干点二 近代中外资产阶级政治家 1. (2018课标Ⅰ,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 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19世纪后,美国开始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 注,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宣布美国对邻 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随后罗斯福又呼吁 美洲各国互相理解 , 消除一切阻碍正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 1934 年 , 德国在 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对此 , 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 , 包括废除与古 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 , 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 的利益。到 1939 年欧战爆发前 , 美国已和 11 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 , 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 策”基本特征的不同。(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1 1分) 答案  (1)不参与世界其他地区事务;积极参与拉美事务。 (2)作用: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张;扩大美国对 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经济发展。 实质:以新的形式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维护美国根本利益。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华盛顿和罗斯福对拉美地区采取的外交政策。第(1)问, 据材料信息从对拉美事务的参与和不参与角度说明。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 料紧扣时代背景,从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法西斯势力的扩张以 及二战全面爆发前美国与拉美的贸易状况等方面说明;第二小问,从形式变化 隐含的实质角度归纳。 2. (2017江苏单科,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制宪会议,为会议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 列材料: 材料    1787年5月25日,会议在费城的议事堂举行。当华盛顿尚未就席时,大 家就提出推举华盛顿为议长,并立即获得全数通过。华盛顿的态度非常谦虚, 他说:“敝人才疏学浅,经验不足,实不堪担此一重大会议的议长之职,但我愿 竭尽一己之力来完成责任。”费城的仲夏夜异常炎热,华盛顿纹丝不动地坐 在议长席上。他没有发表演说,只是偶尔询问代表们的意见,或是在议事进行 中说一两句例行的话而已。可是这已足够了。当辩论激烈,或讨论陷入僵持 时,代表们就不约而同地仰视着议长席。这位举世闻名的华盛顿,只要静默不 语,就足以慑服那些滔滔雄辩的政客,使他们逐渐相互妥协。由于彼此的忍让 和妥协,最后万事皆迎刃而解。9月17日,全体一致通过美国的联邦宪法。 ——摘编自晓树《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华盛顿》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召开制宪会议的目的,说明华盛顿 在制宪会议上所起的作用。(7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华盛顿的良好品质,说明华盛顿的政治 活动对美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贡献。(3分) 答案  目的:加强中央政府权力;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作用:协调各方关系;让与会代表做出妥协(让步);推动会议顺利进行;促成宪 法的制定。 (2)品质:勇于担当;不贪恋权力。 贡献:为美国政治文明发展树立典范。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的缔造者——华盛顿和美国制宪会议。 (1)第一小问,联系美国独立战争后的严峻形势作答。第二小问考查华盛顿在 制宪会议上的作用,可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作答。 (2)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中直接概括出华盛顿勇于担当、谦虚、不贪恋权力 的高贵品质。第二小问,可结合后人对华盛顿的敬仰作答。他为美国政治文 明发展树立了典范。 考点 核心提示 拓展升华 欧美资 产阶级 革命家 1.克伦威尔:赢得内战胜利;建立共和国;巩固革命成果 2.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主持制定宪法;以行动捍卫民主 3.拿破仑: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抗外来干涉 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与采用的方法 (1)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 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要 用历史的观点、客观科学的方法 (2)主观和客观分别评价的方法。即主观目的 和客观作用分别评价 (3)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先进的阶级代表历史 发展的方向;落后的阶级阻碍生产力发展 亚洲资 产阶级 革命家 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召开国民党“一大”,确立三大政策,领导国民革命 2.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给英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 3.凯末尔:领导民族独立,主持民主化改革,实行政教分离;制定共和国宪法;颁布一系列法令;传授现代知识与文明;废除陈规陋习 1. (2019广东深圳二模)[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托马斯·潘恩(1737—1809年),英裔美国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潘恩幼 年失学,先后做过店员、教员、税吏等职业。1774年,因对英王言论不敬,潘 恩被革去税吏之职,随后远赴北美求生。当时,北美独立的先驱们都还沉浸在 “北美英国人”的假想中,全无脱离英格兰独立之心。1776年初,潘恩毕生最 重要的著作《常识》出版。他在书中指出:由于个人能力不足,需要政府提供 安全和自由的保障,安全是政府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英式政体是君主暴政和 贵族暴政的肮脏残余,是达官贵人们用以剥削本国人民的利器,更是宗主国盘 剥殖民地的工具。因此,他呼吁建立自由平等的“世界共和国”。“不共和, 毋宁死”的理想在北美造成了空前的舆论影响。在仅有200万居民的情况 下,《常识》的总销量高达50万册。受潘恩思想的影响,1776年7月,北美十三 州的代表审议并通过了《独立宣言》,北美独立运动正式拉开序幕。 ——摘编自《潘恩,被历史辜负的人》 (1)根据材料概括潘恩提出的政治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形成原因。(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潘恩的《常识》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6分) 答案  (1)主张: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必须保护人民的自由与安全; 英国的君主统治危害了英国人民与北美人民的自由与安全;北美人民有权利 摆脱英国统治,建立独立的共和国。原因:受到欧洲启蒙思想影响;适应北美 独立战争形势的需要;潘恩的个人经历。   (2)影响: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独立后的 制度选择(或促使美国走上民主共和的道路);有利于美国精神的塑造;对美国 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解析  (1)第一小问主张,材料“由于个人能力不足,需要政府提供安全和自 由的保障,安全是政府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说明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政府必须保护人民的自由与安全;由材料“英式政体是君主暴政和贵族暴政 的肮脏残余,是达官贵人们用以剥削本国人民的利器,更是宗主国盘剥殖民地 的工具”可知英国的君主统治危害了英国人民与北美人民的自由与安全;由 材料“他呼吁建立自由平等的‘世界共和国’。‘不共和,毋宁死’”可知 北美人民有权利摆脱英国统治,建立独立的共和国。第二小问原因,由材料中 潘恩所主张的内容,可知潘恩受到欧洲启蒙思想影响;由潘恩主张北美人民有 权利摆脱英国统治,可知潘恩的主张是为了适应北美独立战争形势的需要;由 材料“1774年,因对英王言论不敬,潘恩被革去税吏之职,随后远赴北美求 生”可知潘恩的个人经历也影响其政治主张。 (2)由材料“他呼吁建立自由平等的‘世界共和国’”可知,推动了美国独立 战争的发展;由材料“‘不共和,毋宁死’的理想在北美造成了空前的舆论影 响”可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独立后的制度选择;追求共和也有利于美国 精神的塑造;由材料“在仅有200万居民的情况下,《常识》的总销量高达50 万册”可知,对美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 (2019广东揭阳一模)[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48年二月革命后,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 …… 人们寄希望于一个 强有力的人物来当政。12月10日,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举行总统选举,拿破仑的 侄儿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1808—1873年)以压倒性优势当选。作为波拿 巴家族的成员,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使人们想起当年拿破仑皇帝的威力, 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君主派、工人都投了对他的拥护票,特别是农民 们被唤起了当年拿破仑皇帝维护其土地所有权的回忆——小生产者的皇权 主义传统思想也就复活了。 …… 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就任总统后,立即 着手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 …… 1852年12月,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登基 称帝,号称拿破仑三世。 …… 拿破仑三世对内推行专制独裁统治,取消了“自 由、平等、博爱”等大革命时期的口号和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对外则不断 地进行侵略扩张。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得以当选为总统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内外政策的 影响。(6分) 答案  (1)法国政局长期动荡不安,社会各阶层期待强权人物来稳定政局;其 伯父拿破仑的历史影响;农民的皇权主义传统思想的影响。 (2)稳定社会秩序,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工业革命的完成;对外 侵略扩张,使法国获得大片殖民地;独裁统治和对外战争政策激化了阶级矛 盾。 主干点三 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科学家 1. (2019课标Ⅰ,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刘源张(1925—2014),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质 量管理之父”。20世纪50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 国。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 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工厂大夫”。1976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 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 纳在全国企业推广 , 产生重大影响。 1989 年起他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 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 , 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 , 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 好的经济效益。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他参与了 2012 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推 动建设质量强国。” ——摘编自方莉等《少壮常怀强国志  华巅犹抱济时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源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源张、李四光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 神。(7分) 答案  (1)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科学引进中国;倡导并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 量管理制度;丰富了中国质量管理理论,将质量管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产生良 好经济效益;在国家质量发展规划等制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热爱、报效祖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结合。 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家刘源张,同时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体 现的核心素养为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本题有助于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 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归纳总结,注意不要遗漏要点,同时不能照 抄照搬材料,要对材料信息进行适当加工。 (2)注意李四光和刘源张两个人的共同点,主要从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 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角度进行归纳。 2. (2017课标Ⅲ,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 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 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 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 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 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 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年 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 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 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 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7分) 答案  (1)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 索。 (2)为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 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 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析  本题以陈云的经济思想和贡献为切入点,全面考查解读和提取材料有 效信息、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1)第一小问,直接提取材料信 息,从陈云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角度回答其“经济思想”;第二小问,结合中 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面临的困惑、计划经济的弊端和苏联模式的影响等回 答。(2)从现实影响和深远影响、理论影响和实践影响等角度,简述陈云对新 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 考点 核心提示 拓展升华 无产阶 级革 命家 1.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第二国际 2.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领导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4.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正确处理对历史人物评价过程中的几个关系 (1)要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要恰当评价,不能任意夸大 (2)要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 (3)要正确处理主观愿望与客观后果之间的关 系。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 (4)要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 杰出科 学家 1.李时珍:编写了中医药名著《本草纲目》 2.詹天佑:主持建成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3.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指导石油等矿产开采;研究地震预测 4.牛顿: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5.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 1. (2019福建质检)[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有关毕昇的历史记载仅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宋仁宗)庆 历(1041—1048年)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 共274字。”毕昇的生平如 籍贯、家世、经历、生卒等均无记述,而其他稗官野史也未发现任何线索。 1990年,湖北英山发现一古墓碑,刻有“故先考毕昇神主、故先妣李氏妙音 墓”“孝子:毕嘉、毕文、毕成、毕荣。孙男:毕文显、毕文斌、毕文忠”和 “皇祐四年二月初七日”(1049年宋仁宗改元为“皇祐”)等字样。根据墓 碑的形制、花纹、结构,专家确认其为宋碑。在墓碑出土地附近至今存有毕 家坳、毕家铺、毕家畈等地名,相传为毕、李、肖三姓聚居地。这一带还保 存着一些宋元以前的毕姓坟墓。如今,该墓碑被认定为毕昇墓碑,成为国家二 级保护文物。 ——摘编自孙启康《毕昇墓碑鉴定及相关问题考证》等 (1)根据材料,归纳英山古墓碑被认定为毕昇墓碑的证据。(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籍中对毕昇记述很少的原因,并说明毕 昇墓碑被定为国家级保护文物的理由。(9分) 答案  (1)碑文标明墓主为毕昇;碑文与《梦溪笔谈》记载相印证;墓碑的形 制、花纹、结构为宋代样式;周边有毕家坳等地名;当地有毕姓家族的坟墓。 (6分) (2)原因: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毕昇社会地位低。 理由:毕昇墓碑的史料价值高;毕昇的发明影响深远。(9分) 解析  (1)可以从古墓碑碑文,墓碑具有的时代特征以及材料中“墓碑出土地 附近至今存有毕家坳、毕家铺、毕家畈等地名,相传为毕、李、肖三姓聚居 地”“这一带还保存着一些宋元以前的毕姓坟墓”等信息回答。(2)可以从 毕昇的平民身份及古代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角度回答“原因”。可以从毕 昇的贡献和毕昇墓碑的价值角度回答“理由”。 2. (2019广东广州一模)[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五四运动期间,吴文藻广泛接触了罗素、杜威、梁启超、孙中山和胡 适等人的思想。他于1923年赴美留学,1933年回国担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 任,并在抗战期间南下抗日,兼任蒙藏委员会顾问。当时他对中国民族学和社 会学全盘西化的状况感到不满,极力主张“民族学中国化”“把包括汉族在 内的整个中华民族作为中国民族学的研究对象,让民族学植根于中国土壤之 中”,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学教学和科研体系。他曾邀请拉德克 利夫-布朗等学者来华讲学,提出了“社区研究”的路径和框架,主张“用同 一区位的或文化的观点和方法,来分头进行各种地域不同的社会研究”,组织 多批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对费孝通、林耀华、李安宅、瞿同祖等后辈影响极 大。 ——摘编自林耀华等《吴文藻传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文藻学术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吴文藻的历史贡献。(6分) 答案  (1)特点:将西方学术中国化、民族化;重视实地考察和社区研究。(每 点2分,答2点得3分)成因:五四运动的影响;本人有留学经历;思想领域西学东 渐的影响;抗日战争和民族危机日趋深重。 (2)历史贡献:引入西学,培养了大批社会学科研学术人才;建立了具有民族特 色的社会学科研体系;其研究有利于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为抗日战争提供精 神支持,有助于民族复兴事业。 1. (2019江西南昌二模)[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鲁哀公十一年,齐国派师讨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有帅鲁师与齐战,获 胜。季康子问冉有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回答从孔子那里学来的。在冉有 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币迎68岁的孔子归鲁。孔子周游列国14年,至此结 束。孔子仍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季康子欲施行田赋,孔子反对。鲁 哀公十二年,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及整理文献工作。同年六月,齐国陈恒弑齐简 公。孔子斋戒沐浴三天 , 见鲁哀公 , 请求出兵讨伐陈恒 , 没有得到支持。孔子 又向季孙请求出兵 , 结果遭到拒绝。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 , 孔子患病不愈 而卒 , 终年七十三岁。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英杰著,张亮编《孔子 榜样的力量·思想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晚年的境遇以及主要贡献。(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晚年境遇的原因。(6分) 答案  (1)境遇:政治上受到冷遇,被敬而不用,但得到学生们的爱戴和尊敬。 主要贡献:培养人才,整理文献;为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做出巨大贡献;推动了儒 家学说的形成。(9分) (2)原因:其基本主张不能迎合诸侯争霸的需要;高尚的品格;卓越的才华。(6 分) 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孔子仍有心从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结合孔子 弟子对其的敬重回答“境遇”。从培养人才、传播文化、创立儒学等方面 回答“主要贡献”。(2)可以从孔子学说不适应诸侯争霸的需要、孔子的德 与才受人尊敬等角度回答。 2. (2019山东济南3月模拟)[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陈望道(1891—1977年)在青年时代就立下报国之志,17岁在家乡兴办 学校,希望通过“教育救国”的方式拯救社会。后来,陈望道认为,要想国家 富强,就应该兴办实业,要兴办实业就要出国留学,并于1915年留学日本。在 日本,陈望道逐渐打消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幻想,奠定了救国必须 进行社会革命的思想,为表明自己对社会主义的向往,他改名为“望道”。19 19年5月,陈望道从日本回国,开始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翻译了大量马克思主 义著作。他首译了《共产党宣言》,并在1920年参与筹建了上海共产党早期 组织。毛泽东在接受斯诺采访时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 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其中一本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 言》。” ——摘编自郭群英《陈望道对马克思 主义的领悟、传播和践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陈望道救国主张发展变化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陈望道的历史功绩。(7分) 答案  (1)社会动荡,民族危机加深;个人立志救国,与时俱进;爱国救亡思潮的 影响;十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每答出一点得2分,共8分) (2)顺应了时代潮流,推动了社会改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 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基础;是近代爱国救亡的典范,激励了先进中国人的不断 探索。(每答出一点分别得3分、5分、7分,共7分) 解析  (1)可以从20世纪初期的时代特征入手,结合陈望道本人对救国的理 解、十月革命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知识回答。 (2)可以从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入手,结合马克思主义传 播、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知识,评价其历史功绩。 3. (2019广东江门模拟)[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因从上海运军火、粮 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平 定新疆阿古柏叛乱时,胡雪岩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 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清廷赏赐胡雪岩一件黄马褂及二品红 色顶戴,其就此成为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 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 被称为“活财神”。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赢得“江南药王” 之美誉。胡雪岩在匾额上亲笔题写的“戒欺”一文,被奉为店训。清光绪九 年(1883年),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受 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胡雪岩最终被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 ——摘编自《胡雪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雪岩发家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胡雪岩结局惨淡的因素。(6分) 答案  (1)原因:帮助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国;协助洋务运动;支持左宗棠平叛新 疆,受到左宗棠及清政府的赏识;卓越的商业才能;注重商业信誉。 (2)因素: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封建政府和官僚的压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社会性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