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练习历史试题(3
www.ks5u.com 2019年春高一年级3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949年4月4日,12个国家正式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此后,该组织不断吸纳新的成员国,下表反映出 时间 新加入国家 1952年 土耳其、希腊 1955年 联邦德国 1982年 西班牙 1999年 波兰、匈牙利、捷克 2004年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A. 西方冷战意识的加深 B. 全欧洲实现了军事一体化 C. 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 D. 两极格局实质上依然存在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格反映了1999年后,北约组织不断吸纳东欧的新的成员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两极格局已经结束,北约东扩体现了其军事战略的调整,故C项正确;1999年当时冷战已经结束,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无法说明全欧洲实现了军事一体化,故B项错误;当时两极格局已经结束,材料也不能说明两极格局实质上依然存在,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1999年的关键时间,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增强的背景出发,即可得出北约调整军事战略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2.与杜鲁门主义相比,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计划”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 与杜鲁门主义手段相同 B. 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 C. 彻底颠覆了杜鲁门主义 D. 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不一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杜鲁门主义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 想,马歇尔计划是经济手段,故 A 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运用,实质 都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主地位,根据材料中“马歇尔计划 “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由此而言马歇尔计划更为隐蔽的特点,故 B 项 正确;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实质相同,故 C 项错误;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目 的相同:实现美国的称霸,故 D 项错误。 考点: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锋·马歇尔计划 【名师点睛】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欧洲复兴计划,该计划是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故名马歇尔计划。属于冷战的表现之一。该计划正式启动于1947年7月,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在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总共接受了美国援助合计130亿美元,其中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该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右图是匈牙利 1974 年在某一国际组织成立 25 周年时发行的邮票。其宗旨是在东欧人 民民主国家和苏联之间 “建立密切的经济联 系” 。下列有关该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其成立不利于加强世界市场的紧密联系 B. 它是由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参加的政治经济组织 C. 利于欧洲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 D. 其成立是二战后国际力量失衡的重要标志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解决此题首先根据材料文字“1974年在某一国际组织成立25周年”、“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经济联系”判断该国际组织是经互会,然后运用排除法解题。B项中的“政治经济组织”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表述1967年成立的欧共体的主要目标,排除;“二战”后国际力量失衡的标志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D项排除。故选A。 4.美国国家档案局在2015年12月23日公开一份核弹目标清单.它是1956年6月由空军战略指挥部《SAC》所制。内容包括一份列出重点攻击目标清单,涵盖中国、苏联、东德、波兰四个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其中莫斯科及圣彼得堡是首两位目标,分别有l90个及158个核爆中心点;文件也指明攻击北京市及市郊丰台区,合计23个核爆中心点。该清单表明 A.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 B. 中国是美国重点核打击对象 C. 核武器的存在威胁世界和平 D. 美国的核战策略是先发制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56年正值美苏冷战对峙,美国把核威胁针对社会主义阵营,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严重威胁世界和平,故C项正确。20世纪5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苏势均力敌。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只是美国核威胁的国家之一,并不是重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美国的核战略是什么。故排除其它三项。 5.下图形象地反映了二战后 A. 中苏关系 B. 美中关系 C. 法德关系 D. 美苏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图片中两国的相互攻守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美苏争霸,20世纪50-60年代美苏争霸中处于苏攻美守的态势,20世纪60-70年代属于苏攻美守的态势,故D正确;中苏在20世纪50-60年代属于同盟关系,A错误;中美在20世纪70年代属于友好关系,B错误;法德在20世纪50年代末成立了煤钢共同体,C错误。 6.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阐述道:“现在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战争的经常严重性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不结盟运动是军事政治组织 B. 客观地指出了当时的世界局势 C. 世界两极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D. 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现在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说明美苏冷战成为当时世界局势重要的特点,B 正确;不结盟运动是政治组织,不是军事组织,A错误;不结盟运动成立是1961年,两极格局此时已经形成,C错误;材料论述的是两极格局的世界局势,不是说明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D错误。 7.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发表社论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这一社论 A. 揭示了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B. 反映了法国推行独立外交 C. 体现了两大阵营对抗趋于缓和 D. 说明了法国与美国的决裂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社论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西欧国家尤其是法国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正确;法国未倒向社会主义阵营,A错误;两大阵营对抗,并未趋于缓和,排除C;法国与美国并未决裂,法国只是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的政策,排除D。 8.1969年尼克松政府上台后,对美国的东亚政策开始做出重大调整,主要是从这一地区实行战略收缩。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同日本的关系,使美日关系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这反映了 A. 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B. 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C.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D. 国际形势和美日双方力量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1969年前后,美国出现了经济滞胀,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而日本的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所以美国调整了与日本的关系。故选D。当时美国的政治重心是欧洲,没有发生转移,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美苏冷战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排除C。 考点:当代国际关系的变化·美苏争锋·尼克松主义 9.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该学者认为 A. 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B. 大国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 C. 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D. 世界各地发展的不均衡逐渐加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大国群体体系”指政治领域的多极化,而非经济上的全球化,故A项错误;大国并不是世界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故B项错误;“多元多体”意即多极化,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突出,多种力量的增长,而非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差距拉大,故D项错误。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国际体系朝着多元多体方向发展 10.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意味着 A. 美国成为全球世界霸主 B. 欧洲与美国、日本三足鼎立 C.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 中国成为世界大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材料大意为,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欧、中国的崛起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C项,“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从政治上使得两极秩序受到一定的挑战,也就意味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C项正确。A项,材料没有反映美国的霸主地位,故A项错误。B项,材料没有反映日本的发展,也没有涉及美日欧三足鼎立的问题,故B项错误。D项,材料认为西欧、中国的崛起影响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中国成为世界大国只是“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一个表现,该选项的说法不全面,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 11.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实行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这反映了当时的德国 A. 经济发展后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 欧共体成立后推动北约东扩 C. 拉拢东欧国家以实现国家统一 D. 世界多极化趋势下政策调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69年勃兰特出任总理,放弃哈尔斯坦主义,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改善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关系,承认民主德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并愿意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新东方政策反映联邦德国在国际形势缓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的倾向,故D项符合题意;经济发展后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是日本,故A项排除;题干中仅仅是阐释了德国,而没有涉及到欧共体,故B项排除;拉拢的表述不合史实与题意,故C项排除。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德国的发展 12. 1961年铁托在一次会议上发言:“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条艰苦的道路 A. 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B. 形成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C. 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支持援助 D. 冲击了由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地图信息的能力。由“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结合所学可知这个道路是独立、自 主、非集团化,开展不结盟运动。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只能是冲击不可能动摇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B项错误,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是其追求的目标,还没实现;C项错误,当时中国没惨叫不结盟运动;D项正确,不结盟运动作为一股新兴的力量冲击了两级格局的局面,故本题答案选D项。 考点: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新兴力量的崛起·不结盟运动 【名师点睛】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截至2012年5月)拥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和10个观察员的松散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它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绝大部分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在国际社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成员国奉行独立自主、不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任何一个结盟的外交政策。影响:①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③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13. 下图意在说明( ) A. 欧元的发行改变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 B. 欧洲在对伊问题上始终保持一致行动 C. 欧盟已实现政治、经济、外交一体化 D. 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正在提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片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相关内容——欧洲的国际影响力。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两项的表述本身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表述具有片面性,不能够准确体现第一幅图片信息,排除。进一步可知,D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欧洲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14.下表(数据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概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73 与日本的贸易 +2.4 +2.0 -15.9 -19.4 与西欧国家的贸易 +2.0 +10.7 -5.8 -17.8 A. 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B. 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 C. 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D. 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表格给出的是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可以看出在1950-1973年期间,美国与日本和西欧的贸易从贸易顺差到贸易逆差,这体现出经济实力的多极化,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没有体现出这种变化趋势;B选项与材料的含义相悖;D选项没有体现出日本的变化问题。 15.据东汉崔寔记载:“(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若为该材料配图,合适的一幅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可知此题考查的是我国耧播技术。A项是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西汉时出现,不符合题意;B项是曲辕犁,唐代出现,材料是在汉代;C项是播种用的耧,符合题意;D项牛耕图,不能反映“下种挽耧”。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的农业·生产工具 16.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包子、馒头、千层饼等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从而出现“饮食混乱,无南北之分”的现象。这反映了 A. 南北经济交往密切 B. 经济南移趋势明显 C. 饮食文化日益丰富 D. 耕作技术不断提高 【答案】B 【解析】 材料“唐宋时期,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面食种类不断增加”,体现农业的发展,无法体现南北经济交往密切,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得出唐宋南方经济获得发展进而出现的饮食方面的变化,“饮食混乱,无南北之分”,体现出江南经济的发展,故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正确;材料体现饮食数量的增多而非饮食文化日趋丰富,表现的是现象而非本质,故C项错误;“江南一带稻麦复种范围不断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17.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 A. 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 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C. 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D. 都实行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属于井田制,不能调动生产者积极性,故A项错误;商周时期井田制没有引发阶级关系变化,故B项错误;商周时期,生产力低下,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小农经济发展,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故C项正确;前者属于集体劳作,后者属于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耕作方式的变化。 18.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 A. 抑制了土地兼并 B. 加剧了皇权的衰落 C.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 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故D正确。均田制没有触及地主土地所有制,故不可能抑制土地兼并,故A排除。均田制与皇权衰落无关,故B排除。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没有突出“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故C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均田制 【名师点睛】均田制是中国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制度。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北魏初年,在宗主督护制下,官府对辖区内的户籍、田数都无从掌握,徭役、赋税也无从征调。均田制的实施,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9.《汉书·食货志》载:“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A. 土地兼并的危害性 B.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 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D. 土地私有的合理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影响,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体现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导致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故排除D项,选择A项;题目中未涉及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及对工商业发展的抑制,故排除B、C两项。 20.北宋京西北路滑州白马县,立有一块重修古庙的布施碑,其上记载:“……口饼行黄立,磨行人潘贵,绳行王立从,食行邓顺,磨行人曹庆……同已了毕,谨书姓名上石。”材料反映北宋时期 A.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B. 官员盘剥工商业者的现象严重 C. 出现手工工场 D. 政府加强了对工商业管理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材料“……口饼行黄立,磨行人行潘贵,绳行王立从,食行邓顺,磨行人曹庆……”北宋时期手工业分工越来越细。分析选项,A项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北宋手工业的发展 21.唐朝后期夜市不断发展繁荣,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就描写了夜市的繁荣景象。当时夜市的繁荣表明 A. 其对当时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 B. 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C. 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D. 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纭。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商业管理严格,当时夜市的繁荣表明其对当时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故A正确。江南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在宋代,故B错误。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在明清时期,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故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坊市管理 【名师点睛】唐朝国家统一、强盛;农业发展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繁荣提供了条件;交通发达,为商业提供便利条件;市场较前代发达;对商业虽有限制,但对商业较开明,对外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各民族经济交流频繁;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开元通宝成为通用的货币。 22.据明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记载的这一现象 A. 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 B. 反映明代由抑商转向重商 C. 说明工商税已成明代税收主体 D. 表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来,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故A正确。明代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工商税己成明代税收主体,故C排除。古代封建政府不可能扶植民营手工业,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棉织业 23. 宋代行业组织曾一度空前发展。在“行”的数目上,曾发展到440行。如北宋后期的开封城内,有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属160种行业。这些行业组织的发展 A. 反映商业环境的变动 B. 改变了传统经济结构 C. 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D. 扭转了北方经济颓势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曾一度空前发展”,体现了商业环境的变动,故A项正确;中国古代社会传统的经济结构始终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因此宋代行业组织的发展并不能使传统经济结构出现根本改变,故B项错误;行业组织的发展与土地兼并无关,故C项错误;行业组织的发展不能体现出扭转了北方经济颓势,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24. 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 A. 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 C. 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 D. 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社会经济,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表述在明朝时期出现富商雇佣工人进行生产的现象,这表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已经显现出近代化的端倪,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A项,题干中虽有“吾衣食于主人”,但是依附性强不能体现,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政府压制商业的描述,排除D项。 25.明代《续通考·市籴考》记载:“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由此可知,明代 A. 奉行对外开放的贸易政策 B. 实行官方控制下的朝贡贸易 C. 对互市商品加以严格控制 D. 设市舶司开始管理对外贸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来看,明代对外贸易实行严格限制,所以排除A;由材料“”“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可见明代实行官方控制下的朝贡贸易,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对互市商品加以严格控制的信息,排除 C;结合所学,唐代设市舶司开始管理对外贸易,排除D。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朝贡贸易 26.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认识源于 A. 重农抑商政策 B. 君主专制统治 C. 天朝上国思想 D. 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人对西方不了解,这与当时的对外政策相关,故本题选D。A不属于对外政策。B与题中现象关系不大。C不是主要原因。 27.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这体现了 A. 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B. 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 C. 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 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的增多成为增加家庭财富的手段,故答案为C项。由材料信息可知,不仅政府鼓励早婚,民间习俗亦鼓励早婚,故A项错误;民间婚俗“女大三,抱金砖”,与政府政策一致,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政府政策与民间婚俗对人口的影响,并未提到传统伦理观念,故D项错误。 28. 清代初期,赋税分为地赋和丁赋,分别征收。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规定民间十六岁至六十岁为丁,按人头缴纳丁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雍正帝继位后,实行地丁银制,把丁赋平均摊入田赋中,按田亩纳税,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地丁银制度的推行( ) A. 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B. 抑制了土地兼并 C. 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 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实行地丁银制度,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并不是加重百姓的负担,故A项错误;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而地丁银并不能抑制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地丁银的确立改用货币征收赋税和徭役,进一步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地丁银按照土地和人口来征收赋税和徭役,使得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摆脱了丁役负担,促使人口大幅度增长,激化了人地矛盾,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土地制度•地丁银制度 29.两宋时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而到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苏湖地区指江浙地区,湖广地区指洞庭湖流域)。这种变化说明 A. 江浙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出现转型的趋势 B. 江南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湖广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之地 D. 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两宋时期流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而到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苏湖地区指江浙地区,湖广地区指洞庭湖流域)说明江浙地区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出现变化,故A项正确;我国的自然经济的解体从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故不能说明湖广地区是经济最发达地区,故C项错误;当时农业生产方式仍是家庭为单位,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主,并未发生巨变,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体现在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农村非农人口比重增加和手工业和商业与农业的互动 30. 《吕氏春秋》中写道:“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这表明中国古代重视农业主要是为了 A. 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 B. 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C. 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 D. 保证人民的安居乐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考查重农抑商的目的。据题干可知重农可以“边境安,主位尊”和“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即达到维护政权的稳定。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二: 材料三: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以上材料均摘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为此,它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采取了那些重大措施? (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出现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1)西欧六国经济力量增强,要求摆脱对美国经济的依附;当时美国经济实力雄厚,任何一个西欧国家均无力单独与美抗衡,必须联合。 (2)变化: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影响: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控制,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加强,严重动摇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 (3)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必将导致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美国无论在……比重都显著下降”“ 而西欧六国……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欧经济发展的需要、摆脱美国的控制、西欧自身实力增加等方面概括。 (2)根据材料中的数据,结合欧共体建立后西欧发展的内容,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因受到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实力有所下降。而西欧与日本则通过改革实力正在恢复,并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格局。影响:政治上的影响主要从西欧与日本在外交政策方面的调整、与美国的关系、对国际格局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3)材料强调的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会影响国际关系的格局。结合所学知识从这一角度回答即可。 32.阅读下面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 (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第(1)题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 (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和第(2)题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了商业繁荣? (4)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据第(3)题中的信息,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答案】(1)纳钱代役的情况:8500-(283十406+2300十4918+2732十300)=2439(钱),即亏2439钱;亲身服役的情况:8500-(283+406+4918+2732+300)=139(钱),即亏139钱。 (2)农民收入不敷支出;衣着消费比重较高;为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农闲纺织。 (3)部分赋役项目征收货币,农民只有将产品投放市场才能换取货币去纳税;农民的剩余产品投放市场,也是商业繁荣的可能原因。 (4)不成立。西汉的商业繁荣部分由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所推动;西汉的商业与催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商业有本质差别;材料中看不见雇佣关系。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表格中数据从纳钱代役收入情况以及亲身服役的情况进行计算回答。 (2)依据第(1)题的数据计算亲身服役结果可知农民收入不敷支出因此通过减少支出以及农闲纺织来增加收入。 (3)依据材料表格信息以及(2)中农民从事纺织 结果可知农民将产品投放市场才能换取货币去纳税,同时也促进了商业繁荣。 (4)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不成立。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资本主义萌芽必须存在雇佣关系,依据材料的西汉商业繁荣部分由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所推动,材料中没有体现雇佣关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