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模块三第9讲 中古时期的世界——古代希腊与古罗马课件(109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模块三第9讲 中古时期的世界——古代希腊与古罗马课件(109张)

第 9 讲 中古时期的世界 —— 古代希腊与古罗马 古代希腊、古罗马 ( 公元前 8 世纪 — 公元 6 世纪 ) 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为人类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 政治 古代雅典的民主原则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古代罗马逐渐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和完整的诉讼程序,对近现代国家法制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 古代希腊、古罗马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工商业高度发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灿烂的海洋文明。 思想文化 古代希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特征,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主题一 凸显权力监督、保障机制的雅典政治 1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Ⅰ ) 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    ) A. 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 .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 .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点睛: (1) 史料仅反映了陪审法庭的司法判决权及行政监督权。 (2) 历史解释。 解析: B 对: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法官从 30 岁以上男性公民中抽签选举产生,其权力是公民群体赋予的,有权审判公民大会及其他机构的各项事务,监督公职人员。这就体现了陪审法庭所具有的权力的来源。 A 错:材料没有体现古代雅典法律是否服从民众意愿。 C 错:材料只是叙述了陪审法庭在古代雅典城邦的地位与作用,与全体公民参与政治没有直接关系。 D 错:在古代雅典,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B 2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Ⅲ ) 公元前 5 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 “ 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 。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    ) A. 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 .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 .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 .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点睛: (1) 靠公共集会上演讲而成功,揭示的是公民参政的方式。 (2)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解析: B 对:材料中强调的是雅典公民通过谈话、论辩和说服等方式参与政事讨论,说明当时雅典公民积极参政议政; A 错:材料说明具有谈话、论辩和说服能力更容易成功,不是必须能言善辩; C 错:公元前 5 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处于鼎盛期; D 错:材料强调的是公民积极参政议政,不是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答案: B 3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Ⅲ ) 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 18 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    ) A. 限制权力滥用 B .防止官员腐败 C .培育权利观念 D .增强责任意识 点睛: (1) “ 官员 ”“ 陪审员 ”“ 公民 ” 宣誓 → 责任心、荣誉感、奉献意识。 (2) 家国情怀、历史解释。 解析: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综合材料信息 “ 依法履行 ”“ 保证公正 ”“ 拥有 …… 权利和义务 ” 可知,这些宣誓旨在增强责任意识,故 D 项正确; A 、 B 、 C 三项对材料解读片面。 答案: D 4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Ⅱ ) 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    ) 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 .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点睛: (1) 僭主有能力、重民利也会受惩罚 → 说明重规则、重程序。 (2) 历史解释。 解析: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信息表明僭主被流放的原因是 “ 未经正当选举上台 ” ,因而尽管僭主政绩斐然也难免遭到流放等惩罚,这体现了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故 D 项正确;材料信息 “ 一般出身贵族 ” 说明僭主并不都是贵族,因而无法说明贵族垄断国家政权,故 A 项错误;材料信息未体现政治生活与法制的关系,故 B 项错误;仅由材料无法得出平民是否有政治权利,故 C 项错误。 答案: D 5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Ⅱ ) 公元前 5 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点睛: (1) “ 驱使 ”→ 说明参政不是权利而是义务。 (2) 历史解释。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国家的一切大事,故 A 项错误;公元前 5 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参政积极性被广泛调动起来,故排除 B 、 D 两项;材料 “ 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 ” 说明参政是公民必须去做的一件事,否则会受到处罚,故选 C 项。 答案: C 1 .城邦 —— 古希腊文明形成的根源 (1) 概 念:古希腊的城邦是一个以城市为中心、公民为主体、国家为本质的共同体, “ 小国寡民 ”“ 独立自主 ” 是其显著特征。 (2) 经济:古希腊城邦成立之初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商业活动 “ 总是土地所有者的副业 ” 。古希腊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自由和平等的理念,是古希腊政治制度的经济基础。所以希腊公民才有闲暇参加城邦的政治生活,进行哲学思考和各种文化创造活动。 (3) 宗教:古希腊城邦的整个生活,渗透着神性。城邦的保护神将共同信仰保护神的公民团结在一起。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宗教都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古希腊的神是人格化的神。 (4) 居民:生活在城邦的人。按照政治地位可分为三类: ① 公民:拥有一定财产、祖籍本邦的成年男子。 ( 有公民权 ) ② 没有公民权的自由人;外邦人、释放的奴隶。 ③ 奴隶。 (5) 政体:古希腊城邦最初普遍实行君主制,后来斯巴达的贵族制和雅典的民主制成为两种流行政体。 贵族制和民主制都是一种公民集体的共同执政,区别在于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 2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 特点 公民意识 强调公民的责任感 人民主权 公民掌握国家政权 集体领导 少数服从多数 轮番而治 公民既可以是统治者也可以是被统治者 法律至上 公民内部平等 保障 运转机制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保障民主实施 公民权 公民观念 运行方式 辩论、陶片放逐法 物质保障 观剧津贴 3. 雅典民主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对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 轮番而治 选举制的起源 人民主权 “ 主权在民 ” 思想的开端 五百人议事会规定任期 资产阶级代议制下任期制的起源 五百人议事会按公民人数分配名额 比例代表制的起源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的职能 三权分立的雏形 梭伦 “ 中庸 ” 的改革原则 西方政治生活中基本的价值观 1 .唯物史观 —— 社会环境对政治文明的影响 古希腊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且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思想,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    ) A .独特的地理环境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 B .城邦珍视独立自主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 C .商业上自由平等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 D .希腊公民素质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 解析: 独特的地理环境材料中未曾体现,故 A 项错误;独立自主在材料中并未强调,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 “ 古希腊商品经济的发展,使 …… 并且 …… 它是 ……” ,故 C 项正确;希腊公民素质与材料无关,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 .立德树人 —— 关注人文情怀 梭伦改革中,制定新法典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律,只保留了其中有关杀人罪判死刑的部分,还制订禁止厚葬、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这些改革措施 (    ) A .具有一些人文主义色彩  B .维护工商业奴隶主利益 C .援引罗马自然法的精神 D .体现梭伦改革中庸主张 解析: 材料中 “ 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律 …… 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 ” 体现了人文主义,故 A 项正确;材料中 “ 为国牺牲公民 ” 不能表明是工商业奴隶主,故 B 项错误;材料中 “ 梭伦改革中 ” ,罗马自然法尚未形成,故 C 项错误;材料中 “ 取代德拉古的严酷法律 …… 抚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 ” 是对各等级,没有涉及中庸主张,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3 .历史解释 ——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 如果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 ” 这表明古代雅典 (    ) A .只有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平等 B .民主制排斥持不同政见者 C .制衡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权力 D .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普及 解析: 材料表明 “ 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 ” 的政治地位是不平等的,只有公民才享有政治权利平等,故 A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民主制持不同政见者,故 B 项错误;社会各阶层的权利是不平等的,公民的权利远远高于其他人,故 C 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仅限于少数成年男性公民,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4 .史料实证 —— 雅典民主的强制性、义务性 古 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由此可见,在古代雅典 (    ) A .必须人人参政 B .宣扬平等意识 C .政治自由有限 D .强调依法治国 解析: 从材料 “ 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 ”“ 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 ” 可以看出,公民的政治自由有限,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5 .史料实证 —— 雅典民主制的特点 对于任期内的官员,雅典主要通过定期的 “ 信任投票 ” 和 “ 告发 ” 两种程序来监督官员,官员在一年的任期内要在公民大会上接受 10 次信任投票,大概平均 36 天一次,年满 20 周岁的公民均有资格参加,会议固定的议题之一是对官员的任内表现进行审查,并投票表决其去留。材料体现了 (    ) A .直接民主确保了司法公正 B .公民有依法审查的权利 C .平民有较大监督和问责权 D .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解析: 直接民主有利于司法公正但不能确保,故 A 项错误;公民实施的是监督权,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提及公民监督官员的权力,而未提及平民和贵族之分,故 C 项错误;公民监督官员体现了人民主权,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6 .史料实证 —— 雅典民主制的特点 亚里士多德在 《 雅典政制 》 中提道: “ 民众会 ( 公民大会 ) 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 ” ,同时 “ 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 ” 。这揭示了古代雅典 (    ) A .公民大会权力最大 B .审判流程公开公正 C .公民是城邦的主体 D .具有权力制约思想 解析: “ 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 ” 说明雅典权力之间具有制约思想,故 D 项正确;材料并不能反映公民大会作为权力的最高机构,故 A 项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权力制约关系,并不能说明审判流程公开公正性,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城邦主体的组成部分,故 C 项错误。 答案: D 主题二 罗马法蕴含的法律原则与价值 1 . (2019· 高考天津卷 ) 公元 58 年,驻守耶路撒冷的罗马军队指挥官下令对一名犹太人执行鞭刑,犹太人对指挥官说: “ 你难道可以合法地鞭打一位没有犯罪的罗马公民吗? ” 指挥官有些诧异: “ 我花了许多银子才获得了罗马公民身份。 ” 对方说: “ 我生来就是。 ” 这表明此时罗马公民 (    ) A. 身份的获得有不同途径 B .必须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C .来自共和国内各个地区 D .拥有免受法律处罚的权利 点睛: (1) “ 公民身份可多种途径获取,公民正当权益受法律保护 ” 是史料核心信息。 (2)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解析: 通过题干可知,能够获得罗马公民身份有不同的途径,其一是缴纳很多银子成为公民,其二是生来就是罗马公民,故选 A 项;根据题干可知,有一些人生来就是罗马公民,不一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排除 B 项;题干提及的时间点是公元 58 年,处于罗马帝国时期,不是共和国时期,排除 C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具有人人平等、公平公正、法律至上等法律理念,即罗马公民也不可能拥有免受法律处罚的权利,排除 D 项。 答案: A 2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Ⅰ )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 “ 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 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点睛: (1) “ 没有消失 ”“ 一次次重新出现 ” 强调罗马法怎样的影响? (2) 历史解释。 解析: 材料有两个信息比较关键: “ 歌德 ” 是 19 世纪早期的人物, “ 罗马法重现 ” 强调罗马法对后世立法的影响,由此可判断 A 项符合题意;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大陆法律的基础,但与欧洲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无关,故 B 项错误;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在于其法律制度,而不是民主制度,古希腊、雅典对后世的影响才是民主制度,故 C 项错误;罗马法对近代欧洲的法律和反封建斗争产生影响,但并不能就此判断它不断地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罗马法的影响,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3. (2015· 高考全国卷 Ⅰ ) 如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 A. 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 .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 .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 .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点睛: (1) “ 双眼蒙布 ” 与 “ 正义 ” 有何关系? (2) 历史解释。 解析: 将双眼蒙布的原则与正义、公平、强制力并列,最有可能的寓意还是独立、实事求是、抵制诱惑,分析备选项,故 C 项说法与材料主旨相一致;罗马法量刑的依据是犯罪事实与法律规定,故 A 、 D 两项错误; B 项听取证人证言体现的是裁量公平原则,也可排除。 答案: C 1 .罗马法形成的条件 政治条件 罗马帝国政治统治的需要与法治传统的影响,罗马对外扩张中强有力地推行罗马法 社会条件 平民和自由民的不断斗争,迫使统治者不断调整法律 经济条件 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思想条件 古罗马人崇尚 “ 自然法 ” 思想 文化因素 继承和发展了希腊的法律成果 技术因素 罗马法的立法形式灵活多样,技术发达,重视法学家的作用 2. 罗马法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深远影响 (1) 奠 定了近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2) 成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民权理论的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武器。 (3) 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 1 .唯物史观 —— 经济基础推动政治发展 从历史上看,罗马社会经济逐步从一个单一的农业经济社会变成了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并重的社会。帝国中期后,商品贸易和商业交换活动甚至占据了主要地位。商品贸易的发展 (    ) A .成为共和国体制得以维系关键 B .确保了罗马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C .推动了罗马法适用范围的扩大 D .阻碍了罗马大土地所有制发展 解析: 商品贸易的发展与罗马共和国体制的维系之间无必然关系,故 A 项错误;商品贸易的发展对罗马贵族垄断政权构成了冲击而不是保障,故 B 项错误;随着罗马帝国商品贸易的发展,罗马法适用的范围越来越大,故 C 项正确;商品贸易的发展与罗马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无必然的关系,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 .唯物史观 —— 法律的阶级属性 《 民法大全 》 规定: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力。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 “ 命运 ” 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这表明 (    ) A .罗马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 .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C .罗马法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 D .罗马法对专制皇权构成了制约 解析: 材料 “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 体现维护皇权即统治阶级的利益,故 A 项正确;材料中罗马法反映的是专制,故 B 项错误;罗马法为维护专制有实质性的内涵,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罗马法维护皇权,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3 .历史解释 —— 罗马法发展的推动因素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 《 十二铜表法 》 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 A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 .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解析: 平民通过撤离运动这种理性的斗争方式,既迫使贵族妥协、不断制订新法律、争取和维护了平民的权益,又因为没有采用极端斗争方式而消灭贵族,破坏法制原则。由此可见,平民利益得到承认和维护,与平民斗争方式的合理有效是分不开的。 《 十二铜表法 》 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但最终还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答案: B 4 .史料实证 —— 罗马法的特点 公元前 5 世纪,罗马共和国颁布 《 十二铜表法 》 ,其 12 块铜表内容分别为:传唤、审判、执行、家长权、继承及监护、所有权及占有、房屋及土地、私犯、公法、丧礼、前五表之补充、后五表之补充。法律内容表明 《 十二铜表法 》 (    ) A .标志着世界从此出现成文法 B .侧重规范和维护公民利益 C .以维护罗马国家利益为重心 D .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护身符 解析: 材料 “ 罗马共和国颁布 《 十二铜表法 》 ” 说明 《 十二铜表法 》 只是罗马成文法的标志,目前世界已知的保存最完整的成文法 《 汉谟拉比法典 》 颁布于公元前 18 世纪,故 A 项错误;据材料 《 十二铜表法 》 的内容中 “ 传唤、审判、执行 ” 涉及程序规范而材料中 “ 继承及监护、所有权及占有、房屋及土地 ” 涉及公民个人权益,故 B 项正确, C 项错误;据材料 《 十二铜表法 》 的内容主要协调公民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协调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5 .价值观引领 —— 自然法的精神 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由此可知,罗马法 (    ) A .强调法律至上      B .维护公民平等 C .追求司法公正 D .蕴涵人文主义 解析: “ 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 ” 更多体现了一种对弱者的关怀,是一种人文主义思想,故 D 项正确; A 、 B 、 C 三项只是法律原则,与 “ 保护未成年人及社会弱者 ” 无关。 答案: D 6 .史料实证 —— 罗马法的特点 罗马法中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 “ 成年人 ” 标准,最初是男子年满 25 岁,后改为男子进入 25 岁即可。再后来男子满 20 岁、女子满 18 岁,证明具有管理财产和独立的法律行为能力,即可视为法定的 “ 成年人 ” 。这一变化体现出罗马法 (    ) A .崇尚正义的精神 B .男女同权的原则 C .求实灵活的特点 D .重视私法的倾向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对于成年人的年龄标准的变化,不能体现出崇尚正义的精神,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成年人年龄标准的规定,没有涉及男女同权的原则,故 B 项错误;从材料中成年人年龄标准的变化由男子 25 岁下降到男子 20 岁、女子 18 岁有管理财产和独立的法律行为能力即可,可知对成年人的标准降低,能适应人们的需要,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成年人年龄标准的变化,没有涉及重视私法的倾向,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主题三 人类自我觉醒:神→自然→人 1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Ⅱ ) 公元前 5 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    ) A. 神 B .自然 C .人 D .政治 点睛: (1) 智者学派 → 关注人和社会。 (2) 时空观念。 解析: C 对:智者学派强调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苏格拉底、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等都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希腊哲学的主题由研究自然到研究人的转变。 A 、 B 、 D 错:神、自然、政治均与题意和史实不符。 答案: C 2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Ⅰ ) 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 “ 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 ” 据此可知,梭伦 (    ) A. 反对奴隶制度 B .主张权利平等 C .抨击贫富差别 D .具有人文精神 点睛: (1) 拥有道德比拥有财富更令人自豪,说明作者推崇什么? (2) 历史解释、立德树人。 解析: 材料只是提及道德与财富,并未体现梭伦反对奴隶制度,且梭伦反对的是债奴制而并非整个奴隶制度,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讨论道德与财富,并未体现权利平等,且结合所学可知梭伦推行财产等级制,并不主张权利平等,故 B 项错误;梭伦提出贫富差别并非为了抨击它,其意在强调道德比财富更重要,故 C 项错误;根据 “ 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 ” 可知梭伦更注重人的道德而非外在的财富,说明他具有人文精神,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3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Ⅰ ) 在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 A.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 .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 .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点睛: (1) 神话传说等于宗教信仰吗? “ 神 ” 世俗化说明什么? (2)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成果,旨在考查考生论证史料的能力。结合 “ 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 ” 可知其强调的是人文主义思想。利用 “ 神 ” 来弘扬人文思想体现了其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故 B 项正确;神话传说不等于宗教信仰,故 A 项错误,排除;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故 C 项错误,排除;题干材料并未体现神话影响的削弱,故 D 项错误,排除。 答案: B 4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Ⅲ ) 古希腊悲剧 《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 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 “ 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 A. 宗教意识淡薄 B .反对神灵崇拜 C .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 点睛: (1) 推崇为人类谋利的 “ 神 ” 想表达什么? (2) 立德树人,历史解释。 解析: 古希腊悲剧 《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 中,普罗米修斯是爱护人类、不屈服于暴力的英雄人物,他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宙斯进行顽强的抗争。题干信息反映了当时雅典人强调人的价值,故 D 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不出当时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反对神灵崇拜和注重物质生活,故排除 A 、 B 、 C 三项。 答案: D 1 .古希腊人文精神发展的原因 经济上 古希腊工商业发达及城邦经济的繁荣,为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奠定了基础 政治上 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重视公民的个人价值,强调培养公民的责任感,是人文主义精神兴起的政治保证 文化上 形成思想自由、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文化传统精神 社会环境 开放、冒险的海洋文明,造就了希腊思想家追求平等、诚信、不断探究的品质 2.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1) 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和人。 (2) 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 (3) 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 重视知识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5) 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提出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6) 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强调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尤其是知识修养。 3 .古希腊与古罗马两种文明的差异 项目 古希腊 古罗马 文明 拓展方式 古希腊通过对外扩张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来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 古罗马通过战争扩张疆域,在继承古希腊文明、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国家 组织形式 古希腊实行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 古罗马实行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建立起统一的帝国 项目 古希腊 古罗马 政治体制 古希腊实行主权在民和轮番而治的民主政治 古罗马初期实行贵族共和制,随着对外扩张逐渐转变为帝制 政治 文明贡献 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罗马法是世界上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现代法律的基础 4. 古希腊、古罗马文明是欧洲文明渊源的具体表现 (1) 政 治:创造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的运作方式,为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所借鉴;法律制度也成为西方法律制度的蓝本。 (2) 经济:工商业、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发达,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这种面向海洋的经济形态成为欧洲工业文明的先声。 (3) 思想: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尊重知识及开明开放的文化氛围,使其成为人文主义的渊源。 (4) 科技:重视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探究,其科技成就影响着近代科技的发展。 1 .唯物史观 —— 人文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 在智者运动中, “ 智者 ” 没有统一的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是较为一致的。 “ 智者运动 ” 的兴起,主要得益于 (    ) A .政治民主        B .经济发达 C .学术浓郁 D .思想独立 解析: “ 智者 ” 主要指那些传授演讲、辩论知识的人,而这些知识最大用处是政治民主的舞台,故 A 项正确;智者产生于民主政治的需求,与经济的发展程度没有直接关系,故 B 项错误;智者不是以研究学术为主要目的,故 C 项错误;智者强调人与自然的独立,但没有提出要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更多是顺应当时主流的思想,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2 .史料实证 —— 人文精神概念 “ 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政治睿智 …… 他们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拥有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 ”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 A .天赋人权 B .美德即知识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城邦利益至上 解析: 本题考查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天赋人权,指自然界生物普遍固有的权利,并不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其源自古希腊哲学的自然法理论,是近代民主思想的体现,与材料中论述的精神实质不符,故 A 项错误;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苏格拉底主张精英治国,与材料论述不符,故 B 项错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的观点,是雅典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其肯定所有人的价值和尊严,故 C 项正确;材料强调人的价值,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3 .时空观念 —— 人文精神时空特点 凯伦 · 阿姆斯特朗在 《 轴心时代 》 一文中认为: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 600— 公元前 300 年间是人类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古希腊的先哲和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几乎同时都把关注的目标转向了 (    ) A .宗教神学 B .自然哲学 C .社会现实 D .民主与科学 解析: 根据材料提及的时间段 ( 公元前 600— 公元前 300 年 ) ,这在西方属于希腊先哲最早的自然学派和智者学派的活跃时期,在古代东方的中国,这属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期,无论是孔孟儒学的 “ 仁 ” 还是墨家的 “ 非攻 ”“ 尚贤 ” ,这些东西方的思想先哲们无不都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社会现实方面,都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控制,故 A 项错误;自然哲学属于希腊以泰勒斯为代表的希腊先哲的代表思想,中国百家争鸣时期未出现此思想流派,故 B 项错误;根据史实,这一时间段东西思想先哲都把关注重点转移到了社会现实方面,故 C 项正确; “ 民主与科学 ” 两面旗帜,都是进入近代社会以后才出现的历史事件,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4 .唯物史观 —— 人文主义产生的条件 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 “ 议事会 ” 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 “ 顾问委员会 ” 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 “ 审判官法庭 ” 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是 (    ) A .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B .人文精神出现 C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 .智者能言善辩 解析: 智者高尔吉亚能够说服 “ 议事会 ”“ 顾问委员会 ”“ 审判官法庭 ” 的社会条件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故 A 项正确;人文精神是思想根源,故 B 项错误;社会生活的丰富与政治无关,故 C 项错误;智者能言善辩是个人因素,不是社会条件,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5 .立德树人 —— 人文主义的内涵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这反映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是 (    ) A .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B .民主政治的发展 C .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 D .用理性驱散黑暗 解析: 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感觉,而题干中提倡 “ 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 ” ,故 A 项错误;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其中的一项原因,不是内涵,故 B 项错误;题干中 “ 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 ” ,强调人的思考,故 C 项正确; “ 用理性驱散黑暗 ” 是指启蒙运动,而题干中是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6 .历史解释 —— 人类文明发展的统一性 《 史记 》 载:燧人氏 “ 教民钻木取火 ” ,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被后世奉为 “ 火祖 ” ;西方也有普罗米修斯触犯天规盗取天火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传说。二者的共通之处 (    ) A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 .都有无神论的思想主张 C .都引发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D .都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 解析: 据材料 “ 燧人氏被后世奉为 ‘ 火祖 ’ ,普罗米修斯触犯天规盗取天火给人类带来光明 ” 可知强调人民群众的作用,突显人文主义色彩,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 一 )25 分大题抢分 · 规范建模 [ 命题聚焦 ] —— 制 度自信与法制建设 为 何 考 ① 时政热点: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思想理念; ② 史学研究新成果:比如古希腊民主制度的经济基础等。 考 什 么 ① 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和我国现代民主的发展历程; ② 古罗马法律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及资本主义近代法律和我国近现代法律的发展历程; ③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过程中的立法原则; ④ 希腊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阶段特征及近代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 必 备 知 识 ① 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 ② 公民法、万民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 《 权利法案 》 、美国 1787 年宪法、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德意志帝国宪法 》 ; ③ 自然哲学派、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 典例 ]   民主社会普遍地把多数意志或多数同意作为解决冲突、做出决定的基础性共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多数人在利益驱动之下同样会肆意践踏少数人的基本权利,从而导致多数压迫少数的专制与暴政现象。雅典的民主政治正是因为将多数规则奉为圭臬而忽视对多数权力本身进行制度性的补充、制约与完善,因而屡屡犯错。 —— 摘编自刘翀 《 雅典的民主与苏格拉底之死 》 材料二  社会的激变往往起于阶级间的不平衡,阶级间的不平衡来自经济、社会、政治层面的大量不平等 …… 几次革命的高潮都是由城乡贫民发起的 …… 法国大革命的民众主导必然导致其平等至上的价值取向。自由和平等严重失衡,使大革命的民主制 …… 成为多数人暴政的 “ 专制民主制 ” 的典型。 —— 摘编自安然 《 论法国大革命的成就、局限及其原因 》 材料三  民粹主义将社会分裂为两个同质的对抗性群体 —— 即 “ 纯洁的人民 ” 与 “ 腐败的精英 ” ,其主张可粗略地概括为反精英、反专制和激进民族主义 …… 民粹主义在欧洲的盛行,一方面反映了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在全球的扩张与民族福利国家社会保护的冲突;另一方面反映了深度参与开放的精英与被边缘化的底层民众之间的利益冲突 …… 在于主流政党在民主绩效上的糟糕表现 —— 其所代表利益的局限性,以及兑现竞选承诺和解决经济与社会危机的能力愈来愈弱。 —— 摘编自李凯旋 《 民粹主义在当代欧洲兴起的根源 》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代雅典 “ 多数人暴政 ” 、近代法国大革命 “ 专制民主制 ” 和当代 “ 民粹主义 ” 出现的原因。 (12 分 )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民粹主义的危害,指出规避民粹主义的途径。 (13 分 ) 解析: 第 (1) 问,据雅典民主政治的形式、公民参与政治的形式、监督机制等方面并结合雅典民主的弊端分析 “ 多数人的暴政 ” 出现的原因;据材料二省略号前后的信息分层概括法国 “ 专制民主制 ” 出现的原因;据材料三省略号前后的信息概括 “ 民粹主义 ” 出现的原因。第 (2) 问中第一小问,结合民粹主义的特点分析其危害;第二小问,从健全法制建设、平衡贸易发展、提高个人素质等方面分析措施。 答案: (1) 雅 典:直接民主政治;公民大会,以抽签与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陶片放逐法等忽视参政者的素质导致权力滥用误用;城邦利益至上的观念造成对个体权益的忽视;缺乏对公民大会等多数权力的有效监督。 (4 分 ) 法国:政治上,法国专制政体极力维护贵族特权,社会上,等级身份制的存在使第三等级深受歧视,经济上,第三等级深受剥削,导致三个等级之间的不均衡与矛盾;民众追求平等忽略自由;法国革命由民众主导,城乡贫民力量强大;资产阶级当局的妥协退让。 (4 分 ) 当代:全球化导致民族国家之间、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加剧;社会精英腐败,政治腐败,制度衰退;贫富差距扩大;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 (4 分 ) (2) 危害:缺乏理性,排斥精英,排斥民主代议制,危及民主制度;损害少数人权益;民族保护主义盛行;推动反全球化思潮的发展。 (6 分 ) 途径: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体制;预防、消除政治腐败,加强权力监督;协调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平衡全球化中的利益分配;提高公民的个人素质;尊重个体权益。 (7 分 ) ( 二 )12 分大题抢分 · 规范建模 [ 命题聚焦 ]   制 度自信既是习近平 “ 四个自信 ” 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重要遵循。影响政治制度的因素有经济、社会、历史传统、民族、国际环境、自然地理条件、人口数量、宗教等。中国制度植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基本国情、历史命运和文化传统塑造了中国制度。同样世界文化也是多元的,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特征。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的多样性。应本着平等、民主的精神,推动各种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以求共同进步。 [ 典例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古典文明在形成过程中,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某个人类共同体的经济生活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进而间接地影响到其社会政治及精神生活。中国黄河流域,平原土地丰饶,农业发达,实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希腊多山、近海,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 …… 中国先秦时期形成王权专制政体;古希腊的雅典则建立起城邦公民政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 “ 东西方政治体制 ” 提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理由充分,逻辑合理。 )(12 分 ) 析题 —— 从 哪些角度入题 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 可 结合材料 “ 地理环境 …… 间接地影响到其社会政治及精神生活 ” 得出观点:地理环境深刻影响东西方政治制度。 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 可结合材料 “ 通过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进而间接地影响到其社会政治及精神生活 ” 和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的唯物主义原理,得出观点:生产方式决定东西方政治制度。 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 可结合所学知识雅典贵族制下的民主原则和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郡、县制的设立,得出观点:政治传统深刻影响东西方政治体制。 答题 —— 如 何组织史实论证 一、主流观点角度 —— 人人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 [ 观点 ]   地理环境深刻影响东西方政治制度。 (2 分 ) [ 理由 ]   中国是典型的大河文明,拥有黄河、长江等大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支配地位,人们聚族而居,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家长制存留下来,致使先秦时期的中国形成王权专制制度;雅典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农业不能满足生存之需,而手工业、商业及海外贸易较为发达,向往自由的思想有助于民主政治的产生,人口的流动频繁使氏族组织逐渐瓦解,氏族制度终被废弃,随着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古希腊的雅典形成城邦公民政体。 (8 分 ) [ 总结 ]   受东西方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制度,因此,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古代社会,地理环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政治体制的建立。 (2 分 ) [ 点评 ]   地理环境深刻地影响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观点,材料从宏观 ( 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经济生活,间接影响社会政治及精神生活 ) 和微观 ( 东西方各自的地理特点 ) 也进行了铺垫阐释,因此从地理环境深刻影响政治制度进行立论和论证,不仅符合主流认识,而且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二、唯物史观角度 —— 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 [ 观点 ]   生产方式决定东西方政治制度。 (2 分 ) [ 理由 ]   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兴盛,不仅奠定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物质基础,而商业航海贸易要求自由环境、平等交换的原则,形成了古希腊人崇尚自由平等、追求民主理性的观念;也造就了古希腊人勇于开拓、进取、探索的民族精神,从而成为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思想和精神源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奴隶制经济逐渐瓦解,封建小农经济逐渐形成,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春秋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在一些诸侯国逐渐建立起来。 (8 分 ) [ 总结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东西方不同生产方式决定了东西方不同的政治制度。 (2 分 ) [ 点评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社会,虽然地理环境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决定古代东西方不同政治制度的还是生产方式,即经济基础。材料也指出地理环境对政治制度的影响是间接的,直接的还是经济活动。因此从这一角度立论和论证,不仅体现了考生的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也可使论证深刻有力、高屋建瓴。 三、求异思维角度 —— 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点 [ 观点 ]   政治传统深刻影响东西方政治制度。 (2 分 ) [ 理由 ]   公元前 7 世纪雅典君主制瓦解,建立了贵族制,彻底废除了个人独裁、世袭制、终身制,建立了集体领导,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实行任期制和选举制,从而为雅典民主制的建立准备了条件。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一些诸侯国为强化王权,富国强兵,实行改革,建立中央集权,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变法运动中最彻底、效果最显著的一次,后秦灭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只是把秦国这一制度推向了全国。 (8 分 ) [ 总结 ]   人类社会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任何国家的现在,都是其历史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东西方不同的政治传统,深刻影响了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2 分 ) [ 点评 ]   影响政治体制的因素是多样的,试题既然要求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立论,考生当然可以依据雅典民主政治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条件,挑选出一个新颖的角度进行论证。在求异思维中,体现考生的创新能力,获得阅卷老师的高分。 1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Ⅲ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 1 世纪建立,到公元 4 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 ( 希腊人除外 ) 被称为 “ 蛮族 ” 。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 5 400 万,意大利约有人口 600 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 《 世界史 》 ( 古代史编上卷 )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 “ 编户齐民 ” 有 5 900 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 “ 燕人 ”“ 齐人 ”“ 秦人 ” 相区别,而是 “ 某郡某县 ” 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 “ 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 ” ,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 “ 汉人 ” 。 —— 据 《 汉书 》《 后汉书 》 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16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9 分 ) 解析: 第 (1) 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 “ 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 设置行省 ”“ 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 ” 和材料二 “ 全国百余郡 ”“ 实施统一制度、法令 ”“ 察举制度 ”“ 构建起 …… 官僚队伍 ” 等可以得出罗马帝国和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相同点:建立了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中 “ 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 ”“ 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 和材料二中 “ 实施统一制度、法令 ”“ 构建起研习儒 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 ”“ 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 ‘ 燕人 ’‘ 齐人 ’‘ 秦人 ’ 相区别 ”“ 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 ” 等信息,可以归纳出两者的不同点。第 (2) 问,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要以治理为中心进行发散性思维,从对国家统一、民族认同、思想统一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其对后世,也就是对国家治理模式的影响。 答案: (1) 同 :建立了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 异:汉朝郡县严格执行统一的制度法令,罗马帝国行省权力较大;汉朝实现了文字统一,罗马帝国未能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汉朝强调教育、教化和伦理规范的作用,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作用;汉朝制度上对各地区民众同等对待,罗马帝国境内民族区别对待较明显。 (2) 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分别是战国时期中国的 《 法经 》 与古罗马的 《 十二铜表法 》 结构与内容归纳表。 中国的 《 法经 》 《 盗 》 “ 盗 ” 是指窃取财货 《 贼 》 “ 贼 ” 是指对人身的侵犯,也包括犯上作乱 《 网 》 “ 网 ” 即 “ 断狱 ” ,是审断罪案的法律 《 捕 》 “ 捕 ” 即 “ 捕亡 ” ,是有关追捕逃亡的法律 《 杂 》 “ 杂 ” 是对 “ 狡诈、越城、博戏、假借、不廉、淫侈、逾制 ” 等七种违法行为的惩罚 《 具 》 “ 具 ” 是根据犯罪情节和年龄情况,对判罪定刑加重或减轻的规定,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古罗马的 《 十二铜表法 》 第三表:执行 有关裁决执行的规定 主要是有关债务的执行 第四表:家长权 有关家内身份的规定 — 第五表:继承和监护 有关遗产继承和债务继承及监护的规定 —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 有关所有权的转移、占有、纠纷裁定等规定 出现了 “ 现金借赁 ”“ 要式买卖 ” 等契约 第七表:土地和房屋 有关相邻关系的规定 — 第八表:私犯 有关伤害、盗窃、诈骗等规定 但以刑罚制裁的共有 10 条,其余作民事处罚 第十条:宗教法 有关丧葬方面的宗教仪式和习俗的规定 — 第十二条:后五表的补充 有关祭品和债权及占有的规定 —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 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12 分 ) 答案: 示例一 论题: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不同的阶级目的。 阐述:建立在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而且是通过统治者自身政治变革形成的 《 法经 》 ,必然要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维护以君主为代表的阶级利益。从内容看, 《 法经 》 将 《 盗 》《 贼 》 放在法典之首, 《 杂 》 中亦有有关 “ 逾制 ” 罪名的规定,显现出 《 法经 》 积极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和等级秩序;而由于 《 十二铜表法 》 是平民与贵族斗争妥协的产物,它既要反映贵族的意志,也必然要反映一些平民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同时,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商品经济之上,必然要服务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示例二 论题: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阐述:由于二者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因此,对于公私法内容的比重安排不同。 《 法经 》 更注重于对封建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的维护,因此,公法的比重远大于私法,而 《 十二铜表法 》 由于建立在发达的奴隶制商品经济上,因此,私法的比重远大于公法。、 精准押题 · 巩固提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