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ww.ks5u.com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单选题 1.我国古代农业发达。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部分农业措施。这些措施体现出 朝代 农业措施 西周 休耕制 战国 “尽地力之教” 秦汉 “地可使肥,又可使棘” 唐宋 禁捕青蛙 明清 “桑基鱼塘” A. 土地集中趋势已失控 B. 政府直接控制农户生产 C.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 D. 古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观念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给出的历朝历代的一些具体农业措施可以看出,历朝历代对农业耕地问题体现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态度,无论是肥料的使用以及后来的生态循环问题都是可续发展的体现,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B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直接”管控问题;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商品化”的特点。 点睛:本题是一道表格类的问题。我们在解答本题的时候首先要看清楚表头,要明确本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和知识点是什么,本题主要是与农业有关的内容。其次要对比分析问题,本题涉及到的是历朝历代的对比,我们抓住的是共同的特征。 2.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公元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反映了唐代 A. 均田制已遭到破坏 B. 分配土地严重不均 C. 官吏的腐败贪污 D. 各地的经济不平衡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75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唐代均田制名不副实,已遭到破坏,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均田制的问题,不能说明分配土地严重不均,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吏的腐败贪污,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各地的经济不平衡,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关键信息出发,“授田”属于均田制的内容,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实际授田数量极低的材料可以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3.“开封和唐朝的都城长安一样,人口众多。但开封是个更加商业化的城市,主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而不是宫廷和政府机构。多层房屋矗立街头,并无墙环绕,这些房屋多用于出租。”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宋代的开封成为纯粹的商业中心 B. 宋政府不再管理城市的商业活动 C. 开封城内坊市界限尚未完全打破 D. 开封城市发展影响市民社会生活 【答案】D 【解析】 A说法与史实不符,开封是宋代的都城,其政治功能也较强,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对商业的态度,B不正确;由材料描述可以得出宋代商业发展打破了坊市界线,C不正确;由材料“宰居民生活的是昼夜开放的市场”可以得出,开封商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D 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商业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材料得出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商品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等,以此作答即可。 4.钱泳的《履园丛话》曾对江苏无锡及其附近的地价做过记述,明朝末年当地的土地价格为每亩一二两,清初顺治时良田的价格是二三两,康熙时为四五两,乾隆二十九年、三十年时田价为七八两,最高者为十余两,到嘉庆年间每亩50余两。这反映了 A. 人均耕地面积缩减 B. 经济结构重大变动 C. 农业生产发展 D. 农产品商品化提高 【答案】A 【解析】 “明朝末年当地的土地价格为每亩一二两,清初顺治时良田的价格是二三两,康熙时为四五两,乾隆二十九年、三十年时田价为七八两,最高者为十余两,到嘉庆年间每亩50余两”反映了明清时期人多地少,造成地价上涨、粮食昂贵的现象,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多地少、地价上涨情况,和经济结构重大变动、农产品商品化无关,排除BD;材料无法体现农业生产发展,排除C。 5.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韵农户在“东家夸三月之青,西家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干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A. 传统自然经济解体 B. 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 C. 农产品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D. 新的经济因素向农业领域扩散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干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说明清代广东地区农业领域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中后期已经产生于手工业领域,故D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农业种植领域的变化,未体现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故B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农户竞争的结果及生产方式的变化,未体现农业集约化生产,故C项错误。 6.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租收入仍然是经济剥削中最稳当的方式。当时的地租额很高,一般是地价的十分之一,有的甚至达到三分之一。这就是说,投资土地的收益一般是1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上述材料表明 A. 土地税仍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 重农抑商政策得到强化 C. 近代工业资本原始积累处境艰难 D. 农村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地租收人仍然是经济剥削中最稳当的方式”“投资土地的收益一般是1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许多资金用于投资土地而没有投入到工业中,使近代工业发展缺乏资本,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地租收入和土地投资,并未反映财政收入的来源和主要组成,排除A项;B项材料未体现;材料未体现农村生产发展中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排除D项。 7.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筹设官办织布局,从英国购置机器。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奏请并获得清政府许可后,织布官局得以迁往武昌。这表明 A. 汉族官僚势力开始崛起 B. 民族工业对外依赖性 C. 自然因素影响工业布局 D. 洋务企业具有封建性 【答案】D 【解析】 织布局随着张之洞的调任而改变位置,体现出的是洋务企业带有很强烈的封建属性,不是以生产为目的来选择地址,而是带有地主垄断的属性,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这里没体现出满汉对比的问题;B选项错误,从英国购置机器并不代表对外依赖;C选项错误,迁往武汉不代表是自然因素的影响,而是私人因素。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抓住材料的关键点,材料的关键点是织布局随着张之洞的调任而发生位置的改变,不是从英国购买机器,不是张之洞是汉族官僚,我们要抓住主要问题,分析原因,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8.下表为1873〜1947年中国进口货物结构变动表(单位:%)。 年份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1873 8.8 91.9 1903 15.0 85.0 1920 28.5 71.5 1947 52.8 47.2 该表反映出近代中国 A.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C. 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 D. 居民消费更加理性 【答案】C 【解析】 从表格中的数据我们能够看出,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进口商品由原来的以消费资料为主到以生产资料为主,这说明中国自身能够生产一定的商品,体现出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出自然经济的内容,故排除;B选项错误,材料中只给出了进口商品信息,没有涉及到各个产业,故排除;D选项错误,材料中的变化不是消费结构的变化,故排除、 9.1922年,吴蕴初在上海创办天厨味精厂。为了对抗日本味精的冲击,他不得不惜“国货”为天厨味精打开销路,甚至捐献飞机表示抗日,进而博得爱国名声,天厨味精的销路于是猛增,吴本人也被称为“味精大王”。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 B. 爱国运动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C. 日本对华贸易优势逐步衰弱 D. 实业家有较强民族救亡意识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吴蕴初借发展“国货”打开产品销量,反映了爱国运动对民族工业的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日本对华贸易优势逐步衰弱,而是强调爱国运动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排除C。材料中提到“博得爱国名声”,不能表明其具有爱国救亡意识,排除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为了对抗日本味精的冲击,他不得不借‘国货’为天厨味精打开销路,甚至捐献飞机表示抗日,进而博得愛国名声”,结合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10.下表为1943年国民党经济部发布的“后方工业概况统计”中的部分数据,展示了主要经济部门中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比例,据此可知 工业部门 国营经济 私营经济 水电工业 89% 11% 冶炼工业 90% 10% 机器制造业 73% 27% 化学工业 75% 25% 饮食品工业 23% 77% 服饰品工业 8% 92% A. 国家统制经济适应了形势的需求 B. 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 民营资本受到了官僚资本的压制 D. 国民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性加剧 【答案】A 【解析】 从图表可知除了饮食业和服饰业中私营比重大,其他重工业都是国营经济占绝对优势,反映出抗战时期为了战争需要,国家实行统制经济,故A正确;材料仅体现了国统区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的比重,与当时外国经济掌控国家重要物资不符,故B错误;材料中仅体现了国统区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的比例,不能体现出民营资本受到了官僚资本的压制所占比重小,故C错误;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小,国民经济结构不平衡,这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特点,不是当时中国形势带来的影响,故D错误。 11.1953年2月,中共中央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材料表明把农民“组织起来”主要是为了 A. 满足工业化的需要 B. 克服分散经营困难 C.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D.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1953年2月”“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反映的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适应工业化的需要,故A项正确;B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的准确解读,联系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分析解答即可。 12.下表为新中国建立后某时期连续四年的经济建设情况,出现表中所示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年份 粮食产量(万吨) 国家职工人数(万人) 国家财政收支(亿元) 第1年 19505 2451 +6.0 第2年 20000 4532 -21.8 第3年 17000 4561 -65.8 第4年 14350 5044 -81.8 A. 自然灾害导致农业减产 B. 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C. 国家经济政策的偏差性 D. 新科技革命调整经济结构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来看粮食产量整体上在减少,这是经济政策的偏差而导致的,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经济政策导致农业减产而非自然灾害导致农业减产,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粮食减产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新科技革命均无直接的关联,所以选项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回答表格型问题的关键有三点,一是要注意表头,了解表格所涉及到的内容,以便结合具体的知识点,二是注意表格的横纵向,了解表格主要展示的项目,三是要注意对比分析数据以及其余内容的变化。 13.经济学家顾准认为新中国在某次大饥荒之后,由于“贯彻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1963年各地蔬菜供应大增,1964年肉蛋鱼供应大增,油菜籽和蔗糖成倍增产。”这里“正确的政策措施”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 B. “农业合作化”的政策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某次饥荒是1959-1061年三年自然灾害,1961年底,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出现好转,材料中现象正是这一政策结果,故C正确;A是建国初期一五计划;B属于建国初期农村生产关系改革;D是1978年以后农村实行。 14.1980年,中共中央印发75号文件指出:适当地放宽对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的限制。特别是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普遍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改进劳动计酬办法。这反映了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推广 B. 当时仍然深受“左”倾思想的影响 C. 中共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探索 D. 中央逐渐放弃集体所有制经济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是,1980年政府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经营,普遍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改进劳动计酬办法,这反映出中共对人民公社化的反思和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故C项正确;1983年开始政府大力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表明此时“左倾”错误在得到纠正,故B项错误;农村改革坚持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是集体所有制经济,故D项错误。 15. 1985年,沈阳市防爆器械厂被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首个破产的公有制企业,企业职工在工厂门口哭成一片,难以接受;而十年之后,一些大中型企业在被宣告破产时,却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这一现象说明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B. 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走向成熟 C. 社会保障的完善减轻了改革的阻力 D. 市场经济观念已成为社会共识 【答案】D 【解析】 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工人对于企业改制不理解,十年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职工变化说明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常理解和认知,D正确;A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不符合题意;B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内容;C中社会保障不是材料反映主旨的原因,排除。 16.2001年,党中央在党建实践活动方面宣布私营企业主也有资格成为共产党员。这表明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B. 私营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组成部分 C.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逐步提高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 【答案】C 【解析】 私营企业即非公有制经济,“也有资格成为共产党员”,说明了其地位提高,C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时间是在21世纪初,但材料并未涉及体制建立,A错误。改革开放后,私营企业就成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B错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错误。 17.拉吉、德赛等人指出:“亚投行的成立,是由于美国拒绝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是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没有与之俱进。”亚投行的建立表明 A. 中国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 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被其取代 C. 政治多极化推动经济格局改变 D. 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答案】A 【解析】 结合“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是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没有与之俱进”可知,由于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没有话语权,所以中国主导成立了亚投行,表明中国要积极参与和建立新的国际新秩序,故A正确;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形成牙买加体系至今,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政治多极化,主要侧重是讲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提高,要求发挥更大的作用,排除C;二战后建立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使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故D错误。 18. 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A. 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 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 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时间“17世纪上半叶”,排除B,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是在18世纪;C说法错误,正是由于欧洲殖民扩张促使中国实行“海禁”“闭关”政策;D说法错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A符合题意,17世纪时期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考点定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 19.1500年前后,欧亚大陆区域间的奢侈品贩运,被来自海洋的必需品的大规模贸易所替代。欧洲的商业城市、贸易中心也在逐渐发生着转变。对这一转变下列排序准确的是 A. 威尼斯――里斯本一安特卫普――巴黎 B. 威尼斯――塞维尔――阿姆斯特丹――伦敦 C. 热那亚――安特卫普――里斯本――伦敦 D. 热那亚――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后使传统商路及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A项中巴黎并不在大西洋沿岸,所以错误;B项符合题目所给条件所以正确;C项中里斯本相比安特卫普更靠近地中海沿岸,葡萄牙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倡导者,故应在安特卫普之前,所以错误;D项中纽约在这个时期并未形成,因此错误。 20.下图是某国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这两个城市最可能是 A. 北京、上海 B. 东京、大阪 C. 利物浦、曼彻斯特 D. 莫斯科、圣彼得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应从时间信息与条形图变化趋势反映出的工业化现象来分析解读。从变化趋势来看,两个城市人口在19世纪上半期快速增长,反映的是城市化现象;从时间上看,应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史实相联系。因此,可锁定英国这一目标,故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中国与日本都是落后的农业国,故AB项排除;此时农奴制下的俄国也是落后的,并没如题中如此的城市化现象,故D项错误。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 21.进入19世纪,古巴变为世界市场上蔗糖的最大供应地,南非大量出口羊毛和酒,桑给巴尔出口丁香,冈比亚大宗出口花生,澳大利亚兴办牧羊场。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 工业革命需要大量的原料 D.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世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逐渐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材料“蔗糖、羊毛和酒、丁香、花生、牧羊场”都属于原料,故C选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原料产地的问题,不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故A选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故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故D选项错误。故选C。 2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迅速。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同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表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年到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种现象说明 A. 英国仍处于世界贸易的垄断地位 B. 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程度下降 C. 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D. 世界市场需求增长幅度超过工业产品增长幅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题目中英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19%”的信息可知A项中“垄断”的表述过于绝对化,故排除;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不符,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供不应求的现象,故排除D项;由题目中的信息“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可知此时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故选C。 23.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在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后,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断兼并其它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此后并购浪潮席卷了美国,每年大约有3000家中小公司消失,大企业控制了大部分市场。该现象 A. 推动工厂制度的基本形成 B. 悖离了自由资本主义思潮 C. 有利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 D. 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垄断组织的出现,垄断组织通过优胜劣汰实现了优化组合,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有利的条件,故C项正确;工厂制度的形成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故A项错误;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垄断组织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D项错误。 24. 1919年2月14日,俄共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关于社会主义土地整理和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之后大力宣传成立公社和协作社。许多地方当局通过决定,规定在1919年春过渡到集体耕种土地。这些决定( ) A. 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持续发展 B. 直接导致苏俄经济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C. 体现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导向 D. 反映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迫切心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1919年2月14日”即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可能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故A项错误;B项“根本变化”与材料中“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不符,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与材料中“1919年2月14日”不符,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与材料中“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之后大力宣传”“规定在1919年春过渡到集体耕种土地”相符,故D项正确。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土地政策 25.1928年,斯大林提出:“我们推翻了资本主义,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正在加速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并使农民经济和我们的社会主义工业结合起来。但是,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这些老根藏在什么地方呢?它们藏在商品生产里,藏在城市小生产者特别是农村小生产里。”据此可知,斯大林要求 A. 在农村实行粮食收购制 B. 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造 C. 集中力量进行农村建设 D. 发展工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答案】B 【解析】 在农村实行粮食收购制,属于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8年时该政策早已不存在,故A错误;当时斯大林实行农业集体化,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造,符合“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集中力量进行农村建设的思想,故C错误;当时斯大林不是发展工业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故D错误。故选B。 26.苏联“二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是,轻工业年增长率为14.8%,重工业年增长率则高达19%。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 A. 实现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 B. 调整轻重工业比例失衡的现象 C. 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D. 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答案】B 【解析】 “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可见计划要实现重、轻工业的比重协调发展,故A项排除;“轻工业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可见其主要目的是实现重轻工业的平衡,故B项正确;该计划将轻工业由13.2%提高到18.5%,不能体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意图,故C项错误;“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没有涉及农业的发展计划,故D项错误. 27.布尔拉茨基在评价赫鲁晓夫时指出:“他谴责了斯大林,但是没有触及专横政权机构;他批驳个人迷信,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生育他的体制。”据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 A. 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 B. 有效防止了权力的专横 C. 彻底消除个人迷信根源 D. 尚未打破原有体制框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他谴责了斯大林”,但是并没有评价赫鲁晓夫以政治改革为重点,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但是没有触及专横的政权机构”,与“有效防止了权力的专横”无关,故B项排除;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是赫鲁晓夫自己也个人崇拜,故C项排除;“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生育他的体制”说明了赫鲁晓夫改革尚未打破了原有体制框架,故D项正确。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改革 【名师点晴】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这制约了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2、内容: (1)农业方面: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2)工业方面: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3、结果与影响: (1)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964年随着赫鲁晓夫的下台,改革失败。 4、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苏共提出的“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 (2)改革缺乏全面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3)赫鲁晓夫本人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 28.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这表明 A. 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 B. 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财政基础 C. 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D. 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当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时,苏联却没有进行相应的经济结构调整,一味的发展石油出口,结果因油价下跌损失惨重,表明一国经济结构应合理,不能过度依赖于能源出口。A项正确。B、C项夸大了石油的作用;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所以答案选A。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后苏联经济的发展·战后苏联经济的发展 29.下表呈现的状况反映了与1929年相比相关国家工业总产值百分比(1929年=100)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美国 66.4 75.6 88.1 92.2 72.0 英国 98.8 105.8 115.9 123.7 112.0 法国 71.0 67.4 79.3 82.8 70.0 德国 79.8 94.0 106.3 117.2 125.0 苏联 238.3 293.4 382.3 424.0 477.0 A. 大萧条与经济制度密切相关 B. 世界各国已走出大危机泥潭 C. 经济领域形成两极对峙局面 D. 苏联工业日益脱离世界市场 【答案】A 【解析】 表格显示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工业总产值下降。而苏联则大幅度上升,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说明经济危机与经济制度有很大关系,故A正确;B中世界各国说法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两级对峙的经济格局,故C错误;苏联的工业并没有脱离世界市场,相反,大危机时期借助经济危机发展工业。 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 A、两头看,项间比: ①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B、察变化、译文字: 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30.为了整顿工业,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要求各大资本家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对企业生产规模、商品价格以及销量范围做出了规定。该措施表明罗斯福政府 A. 完全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 B. 用扩大生产方式刺激消费 C. 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改变 D. 由市场经济转向计划经济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中“完全”表述太绝对,排除;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减少产品数量的措施,而非扩大生产方式刺激消费的方式来缓解经济危机,排除B;由材料“要求各大资本家遵循公平 竞争的原则,对企业生产规模、商品价格以及销量范围做出了规定”,说明罗斯福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与之前的自由放任政策相比,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改变,故选C;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而非市场经济转向计划经济,排除D。 31.有人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加上冷战,绵延80年,切断了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使冷战后开始恢复的国际交流显得突然和新颖。”冷战后国际交流显得新颖是因为( ) A. 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 B. 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方式的出现 C. 科学技术的发展 D. 关贸总协定的签订 【答案】D 【解析】 冷战后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建立,是国际交流的前提,但不是充分的条件,故A项错误;新型交通方式在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期间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故B项错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期间始终不间断发展,故C项错误;关贸总协定八轮谈判的结束,为国际交流创建了制度保证,故D项正确。 32.二战后,意大利、法国、德国组建经济联盟,展开联邦式的合作;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各国采取的是同盟式合作;东欧则建立经济互助会。这些现象共同反映 A. 欧洲出现一体化趋势 B.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 C. 全欧洲的联合与团结 D. 欧洲各国纷纷陷入经济困境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联邦式的合作”“同盟式合作”“经济互助会”中可以看出,二战后欧洲各国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经济联合,没有体现出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故B项排除;C项说法错误,错在“全欧洲”;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欧洲各国的经济状况,故D项排除。 【点睛】“联邦式的合作”“同盟式合作”“经济互助会”是解题的关键。 33.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于1992年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这一组织不同于欧盟的特点是 A. 区域经济互补性更强 B. 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 C.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 实行政治经济一体化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比较能力。材料要求比较“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美洲自由贸易区”“不同于欧洲共同体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共同体的12个成员国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美洲自由贸易区是由美国、加拿大两个发达国家和其他的拉美发展中国家组成,其成员国之间经济互补性更强。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项都不符合;当今国际经济新秩序没有建立,C项不符; D不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34. 在《不平衡的发展:二十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中称:“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下列选项最符合“修补资本主义”的是( ) A. 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建立欧洲共同体 C. 掀起信息技术革命浪潮 D. 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组织,是修正民族国家,与材料中“修补这个社会”不尽相符,故A项错误;欧洲共同体是经济区域集团,是修正民族国家,故B项错误;信息技术革命是生产力飞跃,与材料中“修补这个社会”不符,故C项错误;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进行了政策的调整,“福利国家”发展起来,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与材料中“不平衡的发展”“修补资本主义”相符,故D项正确。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福利国家 35.有研究显示,1990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资金是310亿美元,1993年增至800亿美元。其中约有66%流到亚洲和中南美洲的新兴经济体,流到撤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却极少,这些国家逐步被全球化边缘化。据此可知 A. 新兴经济体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B. 新兴经济体主宰了当前的全球化 C. 不同地区、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中利益失衡 D. 经济全球化加速世界经济共同发展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66%流到亚洲和中南美洲的新兴经济体,流到撤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却极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的新兴经济体、撤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这说明不同地区、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中利益失衡,故C项正确;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故A项错误;发达国家主宰了当前的全球化,故B项错误;经济全球化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利益失衡,故D项错误。故选C。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苏俄(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情况 1913年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5.55 44.24 材料二: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种面积。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 ——2008年8月《大生》 材料三: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苏俄(联)在农业政策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农民有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措施,并分析实施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后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两国经济改革的内容分析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 【答案】(1)变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影响: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农民可以自由处理自己的剩余粮食;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受到农民的欢迎,有利于工农联盟和政权的巩固。 (2)措施: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目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正常经济秩序。 (3)变化趋势:中国———迅速增加;苏联———总趋势是下降,与中国差距拉大。 原因:中国———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未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 (1)变化:根据苏俄(联)1913—1925年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看出,1921年后粮食作物产量逐渐恢复,到1925年超过一战前水平,结合所学,1921年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影响:结合所学新经济政策的影响分析解答。 (2)措施:根据“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得出: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目的: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目的分析解答,即: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正常经济秩序。 (3)变化趋势:由图片信息看出,中国粮食产量迅速增加;苏联粮食产量总趋势是下降,与中国差距拉大。 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回答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改革未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政府干预的强弱与市场机能运作能力的强弱成反比”。但有时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恰恰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少,即经济的发展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性极强(如中国古代通过重农抑商、盐铁官营等政策,保证了封建经济的向前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明确你对材料观点的态度,并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论证时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我认同材料中“经济的发展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性极强”的观点。 理由:①斯大林执政时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用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的方法,克服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先河。 ③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通过不同手段对经济加强国家干预,从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状况往往依赖政府的政策干预的加强。 示例二:我反对材料中“经济的发展对政府政策依赖性极强”的观点。 理由:①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充分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出让部分权力,减少干预,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从18世纪中期开始,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为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③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战后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陷入经济“滞胀”阶段,后来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利用市场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经济的快速恢复发展。 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并不依赖政府的政策干预的加强。 示例三:“经济的发展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性极强”这一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分别选取示例一,示例二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即可。)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与政府政策的关系,根据题目要求,可以持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但观点必须明确;持赞成态度,可以联系世界近现代史上政府政策干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史实;持否定态度,可结合世界近现代史上减少政府政策干预,重视发挥市场作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史实;必须论从史出,层次清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