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初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选修)‎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的道路以周王室为中心向外围延伸,通往各诸侯国,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均设有主要干线。这在当时有助于 A. 形成君主专制的体制 B. 周王对诸侯领地直接管辖 C. 形成诸侯争霸的局面 D. 周天子加强对地方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周王室为中心向外围延伸,通往各诸侯国,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均设有主要干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较为发达的交通路线为西周控制地方提供了便利条件,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君主专制体制的形成在于秦朝,而不是西周,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有较独立的权利和地位,周王对诸侯不能直接管辖,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诸侯力量的壮大和周王室的衰微,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而不是西周时期,故C选项错误。‎ ‎2.如图是南宋李嵩的《货郎图》。描绘了老货郎挑担将至村头,众多妇女儿童围观争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的场景。该画 A. 属于风俗画 B. 反映城市商业的发展 C. 属于写意画 D. 与宗教神学密切相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货郎图》描绘了老货郎挑担将至村头,众多妇女儿童争购围观的热闹场面,表现了南宋时钱塘一带的风土人情,因此材料内容属于风俗画,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描绘了老货郎挑担将至村头,众多妇女儿童围观争购”可知,绘画反映的是农村商业的情况,而不是城市商业发展情况,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人画注重写意,材料中的绘画是风俗画,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南宋时钱塘一带的风土人情,与宗教神学无关,故D选项错误。‎ ‎3.在文学发展历程中,有类作品形式上是“楚辞”式的,去掉了所有的特殊方言;内容上是“诗经”式的,内涵却在扩大;句式上,每句字数没有限制,不严格地押韵,但确实有韵。下列古代文学家中,其文学作品最符合此特征的是 A. 司马相如 B. 杜甫 C. 苏轼 D. 关汉卿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赋由楚辞演变而来,多用排比辞藻华丽,每句字数没有限制,不严格地押韵,但确实有韵,因此题干指的是汉赋,选项中汉赋的作者是司马相如,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杜甫是唐朝诗人,不符合材料,故B选项错误;苏轼是宋词的代表人物,与材料内容无关,故C选项错误;关汉卿是元曲代表人物,与材料内容无关,故D选项错误。‎ ‎4.明代小说集“三言”“二拍”中,《张廷秀逃生救父》中以贩布为生的褚卫夫妇有二子,夫妻珍重如宝,延师读书,后二子一起参加殿试,俱在二甲;《卖油郎独占花魁》中,以二两本钱起家的秦小官,夫妻偕老,两个孩儿俱金榜题名。这反映了,明代 A. 传统观念影响小说创作 B. 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C. 封建君主制度日益衰落 D. 市民文学开始兴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张廷秀逃生救父》中以贩布为生的褚卫夫妇有二子,夫妻珍重如宝,延师读书,后二子一起参加殿试,俱在二甲;《卖油郎独占花魁》中,以二两本钱起家的秦小官,夫妻偕老,两个孩儿俱金榜题名”。这反映了明代小说创作受到传统士农工商观念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社会风气渐趋败坏,故B项错误;材料和封建君主制度无关,故C项错误;市民文学开始兴起是在宋代,故D项错误。‎ ‎5.《御倭杂著》卷一记载,“天顺(1457-1464年)以后,市舶权重,市者私行,虽公法荡然,而海上偃然(太平)百年,此乃通商明验”。据此推断 A. 明朝始终严格执行海禁 B. 当时民间对外贸易盛行 C. 内地中心城市商业发达 D. 海禁政策阻碍中外贸易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市舶权重,市者私行,虽公法荡然,而海上偃然(太平)百年,此乃通商明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虽然禁止海上贸易,但是民间仍有一定的贸易存在,故B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市舶权重,市者私行”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当时虽然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但民间仍然有对外贸易,没有体现明朝严格实行海禁政策的情况,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在海禁政策的背景下仍有对外贸易,没有体现内地中心城市的商业发达情况,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禁政策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海禁政策的影响,故D选项错误。‎ ‎6.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从某种意义上说,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时农民战争更大。”材料的意思是,洋务运动 A.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 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C. 突破了君主专制制度 D. 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由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开办近代民用、军用工业等举措,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向近代化的转型,冲击了中国传统社会,故A选项正确;新思想的萌发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突破君主专制制度的是维新变法时期,而不是洋务运动,故C选项错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这是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洋务运动的影响,不是内容,故D选项错误。‎ ‎7.上海开埠之后,原来要绕道江西越过梅岭运到广东出口的江南生丝,可以就近从上海出口。1845年中国生丝出口量超过一万单,19世纪50年代初期,由于欧洲发生蚕瘟,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的生丝减产,中国生丝出口增长更快了,1858年达到69000担,1868—1871年平均每年出口53631担。这表明 A. 生丝出口成为清政府的主要财源 B.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扭转了贸易逆差 C. 中国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中国丝织业的近代化速度明显加快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45年中国生丝出口量超过一万单”“1858年达到69000担,1868—1871年平均每年出口53631担”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国鸦片战争后生丝出口率迅速增长的情况,表明中国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中国生丝出口的迅速增长,没有体现生丝出口已经成为清政府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中国生丝出口增长的情况,没有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和顺差进行对比,无法得出中国已经扭转了贸易逆差,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国生丝出口的情况,无法得出中国丝织业的近代化加快的结论,故D选项错误。‎ ‎8.如图是中国面粉进口额和华商面粉业新设资本额的曲线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当时华商面粉业 A. 总体呈现增长的态势 B. 受益于欧、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D. 成为国家经济命脉中的中心产业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中国面粉进口额和华商面粉业新设资本额的曲线图可知,中国进口面粉总体呈下降的趋势,而新设资本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中国本国的面粉业发展,总体呈现增长的态势,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1918年我国华商面粉业发展主要得益于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包括日本,日本在这时期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迎来了短暂的春天,但没能够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相关知识可知,一战期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迅速,但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华商面粉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命脉的中心产业,没有对比其他行业之间的比较,故D选项错误。‎ ‎9.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它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受到国人的瞩目。如图是一期《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当时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远东危机”,该刊认为这四个人是解决危机的关键。这里“远东危机”的最终解决 A. 使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B.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 使中国获得了民族独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远东危机”指的是日本侵略中国,其最终解决是中国打败日本,获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侵略中国之前已经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而不是抗日战争结束后,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新中国成立时建立了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使中国获得民族独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实现的,而不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故D选项错误。‎ ‎10.“(它)既传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内容与精神,又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大法,开启了新中国人民民主宪政的基础。”新中国的这部法律文献 A. 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形成 B. 初步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C. 正式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既传承了解放区宪法性文件的文本、内容与精神”“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这一过渡进程中的根本大法,开启了新中国人民民主宪政的基础”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指的是新中国的《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施政纲领,初步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于1954年第一届人大会议后,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C选项错误;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1982年宪法,故D选项错误。‎ ‎11.学者俞可平曾指出:建国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属于“民主存量”,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据此推断,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一“增量”的是 A. 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B.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民主增量”指的是改革开放后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开放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改革开放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因此属于这“增量”的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改革开放后在政治民主建设方面获得的成就,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在1954年,属于“民主存量”,故A选项错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也是属于“民主存量”,故B选项错误;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1954年通过第一届人大会议,属于“民主存量”,故C选项错误。‎ ‎12.1954年10月,周恩来提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新中国 A. 在外交上逐步淡化意识形态 B. 延续了革命年代的思维方式 C. 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 D. 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果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可知,新中国外交不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主,在外交上逐步淡化意识形态,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这时期我国外交逐渐从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转变,而不是延续了革命年代的思想方式,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我国在这时期外交政策的转变,没有体现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是“一边倒”外交方针,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信息,故D选项错误。‎ ‎13.1973年5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向国会作的外交政策报告中,没有在中国一章中谈及台湾问题,而是在亚洲一章中提到“台湾人民”,而不是“中华民国”。这说明 A. 中美两国有关台湾问题已经解决 B. 中美两国铲除了正式建交的障碍 C. 尼克松顾及到中美联合公报精神 D. 美国遏制中国外交僵局终于打破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的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其中在台湾问题上达成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所以1973年,尼克松在向国会作报告时,在亚洲一章中提到“台湾人民”,而不是“中华民国”。这表明尼克松坚持了中美联合公报精神,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在亚洲一章中提到‘台湾人民’,而不是‘中华民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明尼克松坚持了中美联合公报精神,在中美两国建交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不能说铲除了正式建交的障碍,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已经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外交政策,故D选项错误。‎ ‎14.下图中序号标注的地区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其中,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窗口在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分别是深圳、上海、武汉、北京,其中深圳被设为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窗口,故选A。BCD均不符合“最早”的设定,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对外开放及学生的读图能力,学生在复习这一章节时要对照地图按“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顺序依次记忆。‎ ‎15.邓小平晚年曾遗憾地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以下对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表述正确的是 ‎①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新发展 ‎③是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④标志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浦东的开放,是中共中央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长远战略着眼,做出的重大决策,是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其在开放后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了拉动上海和长江流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故①②③正确,选C。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内地沿江沿边城市的开发和开放,而不是浦东,故④错误,排除ABD。‎ ‎16.2019年上半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多国,先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和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峰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等国际活动。这些外交活动反映了当今中国致力于 A. 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B. 参与全球治理,加强国际合作 C.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先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等国际活动”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等方面的治理,加强国际合作,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先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等国际活动”可知,“一带一路”和二十国集团等都不属于中国周边国家,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指的是中国参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等,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问题,没有体现反对霸权主义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17.这个时代的哲人们认为自由包括许多形式:免于专横权力、言论自由、贸易自由、发挥自己才能的自由、审美的自由。与“这个时代的哲人们”直接相关的一项是 A. 智者学派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免于专横权力、言论自由、贸易自由、发挥自己才能的自由、审美的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免于专横权力在政治方面的体现是反对君主专制,因此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启蒙运动,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及以人为中心,没有提出“免于专横权力”的主张,故A选项错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主要反对神权对人的束缚,没有提出免于专横权力的主张,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反对天主教对教徒的剥削,“免于专横权力、言论自由、贸易自由、发挥自己才能的自由”是属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故C选项错误。‎ ‎18.明朝和清朝早期,白银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欧洲商人用从美洲掠夺来的白银,交换欧洲内部以及亚洲的财富。亚洲的传统制成品流向世界各地,欧洲以及日本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一时期的白银流动 A. 加速中国资本原始积累 B. 开启欧洲社会的商业革命 C. 有助于世界市场的拓展 D. 加大欧洲对亚洲资本输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白银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动,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白银流入中国没能加速中国资本原始积累,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社会的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辟后商品种类增多,市场扩大而导致,与白银的流动没有直接的关系,故B 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列强对亚非拉地区的资本输出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与白银流动没有直接关系,故D选项错误。‎ ‎19.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写道:“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文中的“他”是 A. 伽利略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普朗克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选项,伽利略的主要成就不在于“引力”和“时空观”,而在于实验和观察,故错误;B选项,牛顿的时空观是绝对的时空观,这与材料的信息相违背,故错误;C选项爱因斯坦,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是对于牛顿思想的发展,故正确;D选项,普朗克的主要成就不在于此而在于量子力学的微观世界,故错误。‎ ‎20.如图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一幅漫画,柜子上写着“核战争”三个字,肯尼迪对赫鲁晓夫说:“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该漫画说明当时 A. 世界冷战格局正在形成 B. 美苏寻求理性方式解决争端 C. 古巴导弹事件持续升级 D. 美苏争霸呈现苏攻美守态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核武器上“加把锁”说明美苏双方均有意限制核武器危机的升级,体现了当时美苏寻求理性方式解决争端,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咱们给这玩意加把锁吧!”可知,体现了美苏寻求建立国际战略平衡,没有体现美苏之间的对抗加深,无法体现世界冷战格局形成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时期最严重正面对抗事件,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美苏正面对抗事件,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美苏双方均有意限制核武器危机的升级,体现了当时美苏寻求理性方式解决争端,而没有体现美苏争霸呈现苏攻美守态势的信息,故D选项错误。‎ ‎21.“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材料反映了二战结束“25年”后 A. 美苏由战时的盟友转变为对手 B.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C. “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烟消云散 D.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根据材料“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两极格局逐渐被打破,随着欧洲、日本、中国的强大,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体现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二战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逐渐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没有体现美苏关系的演变,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可知,体现了两极格局受到多极化力量的冲击,没有体现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烟消云散,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可知,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没有强调经济全球化问题,故D选项错误。‎ ‎22.1938年2月美国通过《农业调整法》,规定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实行生产定额,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由政府给予补贴。该立法的目的主要是 A. 提高农产品价格 B.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C. 刺激农产品出口 D. 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由政府给予补贴”可知,美国政府对农业实行减耕减产的政策,这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的提高,故选A。政府对减耕减产的农民给予补贴,这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排除B;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不利于农产品的出口,排除C;减耕减产即意味着不需要那么多的农业工人帮忙干活,这显然没有缓解农村的就业压力,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减耕减产”的含义对选项作出合理的推断。‎ ‎23.二战中,德国的闪击战使苏联陷入不利局面,但苏联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最终取得胜利。这足以说明,苏联 A. 国民经济比例已严重失衡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效显著 C. 战争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 D. 新型工业化模式优势明显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使苏联成为了世界工业强国,尽管德国的闪击战使苏联陷入不利局面,但它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苏联的新型工业化模式优势非常明显,D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斯大林模式的积极作用,排除AB;苏联强大的工业能力是斯大林模式塑造的结果,而不是战争推动的结果,排除C。‎ ‎【点睛】本题学生依据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即可作出判断,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苏联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最终取得胜利”。‎ ‎24.欧盟是目前世界中最为成功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从发端来看,欧洲一体化进程主要得益于 A.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法德矛盾的和解 C. 英法经济联系加强 D. 美苏对抗的加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扩张,对西欧国家提出进行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这成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端,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德矛盾的和解是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重要条件,不符合题干中的设问“从发端来看”,故B选项错误;英法经济联系加强也是推动西欧国家联合的重要条件,但不符合题干“从发端来看”的限定词,故C选项错误;欧洲联合的原因有多方面,如共同的文化渊源,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战争的反思,法德和解等,与美苏对抗的加剧无关,故D选项错误。‎ ‎25.1970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会议宣称“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并指责两个超级大国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甚至采取武力颠覆别国政府等手段。这表明 A.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 反对霸权主义成为会议共识 C. 美苏霸主地位动摇 D. 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质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1970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旨在反对两个超级大国搞恐怖均势、干涉别国内政、甚至采用武力手段颠覆他国政权,以达到他们控制别国称霸世界的目的,这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说明反对霸权主义成为会议共识,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1970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反对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没有体现当时多极化趋势加强的问题,故A 选项错误;材料会议内容主要体现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反对当时霸权主义的问题,无法体现美苏两国霸主地位是否动摇的信息,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不结盟国家反对当时的霸权主义,没有体现对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无法得出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质变的结论,故D选项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要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中国古代已形成一套完备的文官制度,在用人方面各个朝代的选官制度趋于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此项制度之演进,一面使布衣下吏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魏、晋时代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摘编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汉代选官制度并概括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代选官制度及选官标准,并分析其局限性。‎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隋朝选官制度及特点。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汉至隋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发展趋势。‎ ‎【答案】(1) 选官制:察举制;影响:有利于下层人才参政;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维护国家统一;选官标准趋于客观公正 ‎(2) 选官制:九品中正制;标准:品德(前期),门第(后期);局限性:门阀氏族垄断官场。‎ ‎(3) 选官制度:科举制;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形成。趋势:选才的对象逐渐平民化;选官的方式逐渐公平化。‎ ‎【解析】‎ ‎【详解】(1)选官制度,根据材料“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为汉室令举孝廉之始”可知,汉朝选官制度开始使用察举制;影响,根据材料“一面使布衣下吏有政治上的出路,可以奖拔人才,鼓舞风气”可知,有利于下层人才参政,选官标准趋于客观公正;根据材料“一面使全国各郡县常得平均参加中央政局,对大一统政府之维系尤为有效”可知,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维护国家统一。‎ ‎(2)选官制,根据材料“魏、晋时代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可知,魏晋时代的选官制是九品中正制;标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政府派指定的官员即中正对地方人才按品德划分等级,因此前期的选官标准是品德,随着选官制度的发展,后期选官标准是门第。局限性,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主要以门第作为选官的标准,这容易形成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不利于中央集权。‎ ‎(3)选官制,根据材料“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设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特点,根据材料“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可知,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根据材料“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可知,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并隋朝时期科举制形成。趋势,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寒门子弟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因此选才的对象逐渐平民化,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 ‎27.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一个逐步认识、学习西方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三 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陈独秀是要把欧洲两千多年发展起来的自由、民主和科学应用于中国,彻底改变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旧伦理、旧道德、旧政治、旧思想,建立起人民本来就是主人地位的新伦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启蒙: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反思》‎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过程及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张上的表现?‎ ‎(3)据材料三,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为什么说“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 ‎【答案】(1)过程:由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特点:对西方文明的认识逐步深入。‎ ‎(2)基本特点:借助封建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具体体现: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3)理解: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思想领域里的反封建不彻底;而陈独秀领导的启蒙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促进了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解析】‎ ‎【详解】(1)过程,根据材料“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认识由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特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认识由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体现了对西方文明的认识逐步深入的特点。‎ ‎(2)基本特点,根据材料“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借助封建传统文化,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即进行托古改制。具体体现,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的“叛逆色彩”体现在其政治主张方面,即改变中国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孙中山领导 革命只是通过暴力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反对封建主义方面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陈独秀领导的启蒙运动在反对封建主义方面更具彻底性,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极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因此说“陈独秀的启蒙运动是一场比孙中山更加彻底的革命”。‎ ‎28.五四运动和全民族抗战的爆发都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有着莫大联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5月5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5月7日 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爱国学生 ‎5月19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6月5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外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31年9月20日)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 ‎(1937年9月2日)战略应尽其全力贯注一点,使乱进退维谷,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 ‎——《蒋介石日记》‎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的(时、空、人等)基本要素,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蒋介石对日本侵略态度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 ‎(3)将日记作为史料用于史学研究,有哪些价值和局限性?‎ ‎【答案】(1)基本要素: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到上海;人:学生、工人。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 ‎)变化:从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到持久抗战。原因: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共产党调整对国民党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形成;蒋介石的民族主义思想。‎ ‎(3)日记是当事人对历史事件的亲身经历或见证,是一手史料。日记的记录着受主观情感和个人立场的限制,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甄别,要有批判意识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解析】‎ ‎【详解】(1)基本要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于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发生的一场以学生为主力军的爱国运动,1919年5月从北京开始,6月初转移到上海,以工人为主力军。直接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中国作为巴黎和会的战胜国,其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德国在中国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因此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爆发的直接原因。‎ ‎(2)转变,根据材料“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对日本侵略态度从不抵抗到持久抗战。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由消极抵抗到积极抵抗的主要原因需要从民族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民族统一战线的角度分析回答。‎ ‎(3)回答时可从日记的性质、属性、记录者的观点及主观性等角度去考虑。可总结出日记作为历史当事人留下的重要史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日记记录的主要是当事人的所见所闻,属于第一手史料,较为可信;但是日记属于私人性质的记述,容易受到个人立场、情感、视角、环境的影响,难免带有主观性。‎ ‎29.分析数据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表是1917至1932年苏俄(联)经济数据表 ‎1917年 ‎1920年 ‎1932年 工业总产值(亿卢布)‎ ‎103‎ ‎14.1‎ ‎368‎ 煤(十万吨)‎ ‎290‎ ‎87‎ ‎644‎ 原油(万吨)‎ ‎910‎ ‎390‎ ‎2140‎ 钢(万吨)‎ ‎422‎ ‎19‎ ‎592.7‎ 棉织品(亿米)‎ ‎25.3‎ ‎1.2‎ ‎26.94‎ 粮食(百万吨)‎ ‎144.4‎ ‎52.5‎ ‎111.6‎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社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1917至1932年苏俄(联)经济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苏俄(联)社会主义的探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答案】(1)变化:1917至1920年,苏俄工农业产值急剧下降。‎ 原因: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 变化:1920年至1932年,工农业产值得到恢复发展;重工业发展迅猛,农业轻工业发展相对落后。‎ 原因: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斯大林模式的逐渐形成(一五计划或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趋势:苏联经济的发展增速日趋迟缓,逐渐陷入停滞。‎ 成因: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3)启示: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深化改革;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国民经济要平衡协调发展。‎ ‎【解析】‎ ‎【详解】(1)变化:直接从表格中的数据可分析出变化,1917至1920‎ 年,苏俄不管哪项数据都呈急剧下降的趋势。到了1920年至1932年,则明显可以知道,苏俄工农业产值得到恢复发展,其中以“煤”“钢”为代表的重工业方面的数据增长明显,大大超过了1917年的水平,而以“棉织品”为代表的轻工业和以“粮食”为代表的农业则发展相对落后,与1917年的数据大致相当,甚至是还略有下滑。‎ 原因:结合所学可从两个不同时间苏俄面临的不同的国内环境和推行的不同的经济政策入手分析。1917至1920年苏俄正值三年国内战争,并且政府还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人们生产积极性。1920年至1932年战争结束,苏联先是推行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后建立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趋势:由材料中第一阶段的“8.4%”到第二阶段的“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再到第三阶段的“2.8%”可知,苏联经济的发展增速日趋迟缓,逐渐陷入停滞。‎ 成因:结合所学可从勃列日涅夫的错误判断、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等角度进行分析。‎ ‎(3)启示:言之有理均可,可由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入手分析国民经济的发展比例问题,也可从后来苏联对斯大林模式的突围过程中得出改革要不断深化的认识,还可从改革的本质“生产关系的调整”入手分析。‎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