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3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模块1专题2第3讲 列强入侵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学案
—————————[框图概览·线索归纳]————————— 【认读导引】 一大核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历程。 两大线索: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中国社会各阶级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探索历程。 四大主题:列强侵华战争的结果、影响;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3讲 列强入侵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天朝上国”的暮年悲歌——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1840—1900年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1.背景 (1)国际: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国内: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清王朝腐朽落后, 内部危机严重。 2.概况:主要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结果 (1)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1842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引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1901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影响: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列强加大经济侵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概况:1900年,英、德、法、俄、美、日、意、奥八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2)《辛丑条约》的内容:赔款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天津大沽至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3)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在经济上是指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思想文化上则表现为西方的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半封建”指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背景 (1)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要求瓜分世界。 (2)《马关条约》的刺激。 2.经过 (1)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2)德、俄、英、法、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3.影响:中华民族陷入了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鸦片战争改变了古老的中国 史料一 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史料二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史料三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 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向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 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解读] (1)史料一中对鸦片战争的起因有不同看法,费正清认为是中国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隐性信息是对这一观点的评价。 (2)史料二中“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反映出希望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 (3)史料三从近代文明转型的角度对鸦片战争进行反思。 [思考] (1)根据史料一,指出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起因的观点。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试答: (2)史料二中的“领事裁判权”是列强在什么时间取得的?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试答: (3)根据史料三,分析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的最大改变是什么。其评价的视角是什么? 试答: 【提示】 (1)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国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 评价:这个观点是站在西方立场和价值观的角度做出的结论,掩盖了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也未能揭示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2)时间: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 影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3)改变:鸦片战争促进中国文明转型,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视角:近代化史观。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剧变 1.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变化,中国步入近代历史。 2.社会政治:导致晚清政局的变化,出现洋务派。 3.社会经济: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社会思想: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芽,产生了“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5.社会生活: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6.阶级关系: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先后产生。 7.对外关系: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中外联系加强,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晚清外交的嬗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强权主义导致条约制度的不平等……对西方国家来说,国际法是保障和补充不平等条约的执行工具,中西方之间的交往基本都是以战争为前提,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条约来确立法则的实现。所以当时的国际法有着浓厚的强权主义色彩,体现出两面性,一方面是列强欺负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工具,为了自己的侵略目的要求弱小国家遵守国际法,另一方面如果涉及列强的利益,即使违反国际法原则的行为也被认为是合法的。晚清中国也不断受到国际法的影响与冲击。 ——摘编自董临瑞《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 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 分析材料,结合材料中近代条约制度下国际法的特征论证说明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对中国外交、社会性质与思想观念等方面分析。 [答案] 西方国家把国际法作为执行和保障不平等条约的工具,具有浓厚的强权主义色彩,体现出了欺凌弱小国家和维护侵略权益的两面性。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均是在这样的国际法指导下,把西方列强的特权强加于中国,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独立。但这一时期的国际法也反映了近代西方的法律和契约精神,对中国而言,也起到了促进外交制度和外交理念近代化的作用;后来也被用作与西方列强谈判与争取权利的依据,客观上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 辩证分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外交的嬗变 1.近代条约体制的确立、公使驻京的实现、觐见问题的最终解决,使得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开始取代传统宗藩体制。1861年总理衙门的设立、向国外派驻使节的尝试、利用国际法维护自身国权等行为,表明晚清政权开始较为主动地开展外交活动。 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与英法两国激烈交涉的主要焦点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它被清政府列为谈判中的“第一要事”。至于在今天被人们所看重的“利益”,如开放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协定关税、保护传教士、赔款、领事裁判权等,对于手操生死予夺大权的皇帝来说,都是可以随意处置的“小事”,双方很快就在这些“小事”上达成了协议,这也充分说明清政府的无知无能。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鸦片战争期间,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英军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舰队在珠江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只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在远处观战。这说明( ) A.英军获得民众大力援助 B.鸦片战争失败具有必然性 C.民众缺乏近代民族国家意识 D.民众置个人利益于国家之上 C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从材料可知,民众在清军与英军作战时,不把自己当作清朝一方,而是置身事外,这说明民众缺乏近代民族国家意识,故C项正确;民众卖东西给英军是为了获利,不能说明英军获得民众大力援助,故排除A项;材料中民众的态度是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但不能由此得出鸦片战争失败具有必然性,故排除B项;D项材料依据不足,故排除。] 2.(2019·眉山一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今天看来是正常的外交行为,当时的人们却感到愤愤不平。这种“不平”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 B.对国际外交原则缺少理解 C.传统的“天朝上国”思想 D.不断增强的爱国主义意识 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外交。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正常的外交行为,不涉及国家主权,故A项错误;对正常外交行为的“不平”反映出时人对国际外交原则缺乏了解,但这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故B项错误;在当时,人们认为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蛮夷进入到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侵犯了“天朝”的尊严,故C项正确;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正常的外交行为,与爱国主义意识无关,故D项错误。] 3.(2019·新乡二模)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两国大臣及属员文书来往俱用平行照会,此后,又通过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了两国常驻公使和领事制度,并指出两国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这些规定( ) A.使清政府舍弃“天朝上国”观念 B.体现了洋务运动的初衷 C.适应了近代外交的需求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本题考查《南京条约》与《天津条约》。材料“平行照会”“常驻公使和领事制度”属于近代外交的内容,说明两份条约关于外交的一些规定适应了近代外交的需要,故选C项;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观念在当时依然存在,故排除A项;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故排除B项;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很低,故排除D项。] 4.《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此后在中英、中美通商行船续约中亦做了规定。诸如此类的规定( ) A.使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属于主权国家间正常的经济往来 C.反映了清政府与列强共同的利益诉求 D.体现了殖民侵略之下的资本输出 D [本题考查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材料“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此后在中英、中美通商行船续约中亦做了规定”体现了“利益均沾”,反映了殖民侵略之下的资本输出,不属于主权国家间正常的经济往来,故D项正确,B项错误;《马关条约》是近代不平等条约,不能反映清政府与列强共同的利益诉求,故C项错误。] 捍卫民族尊严——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抗斗争 1.三元里抗英 (1)背景: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卑躬屈膝,中国人民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侵略者。 (2)概况: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痛击前来抢劫的英国侵略军;随后又两度包围被英军占据的广州四方炮台。 (3)意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 2.反割台斗争 (1)原因: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经过:台湾各族人民在邱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痛击日军。 (3)结果:1895年10月,台湾全部沦陷。 (4)意义: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浴血奋战,在反侵略史上写下光辉一页。此后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未停息过。 3.义和团反帝运动 (1)原因: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概况 ①1899年底:袁世凯血腥围剿义和团,山东义和团转移到直隶,向京津地区发展。 ②廊坊阻击战,抵抗八国联军,攻击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 ③清政府下诏对各国宣战后,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 (3)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4)意义 ①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②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③中国军民抗御外敌,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中国军民在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显示了强大力量,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使中国沦为殖民地的梦想。 二、爱国军民的抵抗斗争 1.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俄都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 ②英、俄两国勾结与支持阿古柏政权,俄国直接出兵强占中国的伊犁地区。 (2)经过 ①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区。 ②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收回伊犁。 ③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3)意义: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侵略新疆的阴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2.黄海海战 (1)爆发:1894年9月,北洋舰队护送清军去朝鲜,在返航途中遭到悬挂美国国旗的日本舰队的偷袭,黄海海战爆发。 (2)战况:北洋舰队官兵英勇奋战,海军提督丁汝昌身受重伤,“ 致远”舰、“经远”舰沉没,全舰官兵壮烈殉国。“定远”舰使日旗舰“松岛”号丧失作战能力。 (3)结果:黄海海战后,北洋舰队主力尚存,李鸿章命令舰队避入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而日军则海陆并进,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最终全军覆没。 传统思想文化面临的挑战 清代末年屡次对外战争失利,中国人民遭遇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峻时刻,传统文化更处在动摇之中。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要论题。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开始酝酿了。 ——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 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史料一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检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史料二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解读] (1)史料一中先叙述了战场态势,后阐述了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阅读时注意分层概括、综合归纳。 (2)史料二中以省略号前后的内容做对比,重点阐释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危害,从中概括即可。 [思考] (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威海卫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 试答: (2)根据史料二,概括指出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 试答: 【提示】 (1)特点:敌攻我守(被动挨打);海陆交织(局处海嵎)。 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 (2)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 多角度认识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列强侵华特征 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特征,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社会主要矛盾 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经济结构变动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 阶级关系变动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政治团体成立,救亡图存的运动高涨 向西方学习 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能挽救民族危亡,应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近代列强侵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在前现代世界长期发展中居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化世界的转变过程中如此步履维艰、艰险迭起呢?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认为主要是由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的。“侵略—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的角度阐述三次战争对中国的不同影响。 (2)你赞成材料二中关于中国现代化被延误原因的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00字左右) [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三次战争对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和思想近代化的影响进行归纳。第(2)问,如果选择外因论,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论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如果选择内因论,从中国封建势力的顽固、政治运动的频繁动荡论证政治表现,从自然经济和传统经济政策论证经济表现, 从传统文化论证文化表现。 [答案] (1)鸦片战争: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民族工业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萌发,中国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兴起,中国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民族工业产生。中日甲午战争: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戊戌变法兴起,中国迈出政治变革的第一步。 (2)观点一:外因论。论证:政治方面,列强通过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列强在中国扶植代理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逐步确立,使中国近代化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列强的侵略造成近代中国局势动荡,缺乏稳定的环境。经济方面,列强向中国输出商品,把中国变成了它们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取得廉价原料的基地;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传统手工业遭到排挤和打击,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列强扩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观点二:内因论。论证:政治方面,封建制度根深蒂固;守旧势力的反对与阻挠;政治运动频繁,长期的社会动荡。经济方面,自然经济长期居主导地位;重农抑商及闭关锁国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阻碍,封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思想文化方面,封建礼教的束缚;文字狱和八股取士政策的存在。 近代列强侵华对我们的启示 1.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在“古今一大变局”中被迫一次次地妥协,开始了痛苦的转型。这启示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积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国更要和平崛起。 2.在西方列强的侵略战争下,腐朽封建的清政府一败再败,这就启示我们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3.闭关锁国没有出路。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大力深化改革,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技术和文化,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深圳二模)1885年台湾建省,刘铭传上奏称台湾“惟沿海仅数县之地”“气局未成”,闽台“本为一省”“仍须唇齿相依”。清政府依奏设“福建台湾巡抚”,并要求福建为台湾提供五年“协饷”。此举( ) A.化解了列强侵略带来的边疆危机 B.反映了自强求富的指导思想 C.体现了加强东南海防的战略目的 D.扫除了台湾经济发展的障碍 C [材料中清政府设“福建台湾巡抚”,并要求福建为台湾提供五年“协饷”,说明清朝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东南海防,故选C项;列强侵略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加强对台湾的管理不可能化解列强侵略带来的边疆危机,故排除A项;清政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主要是为了加强东南海防,与洋务运动无关,且材料未涉及洋务运动,故排除B项;材料中清朝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有利于台湾经济发展,但不能完全扫除其经济发展的障碍,故排除D项。] 2.(2019·日照检测)1894年9月,北洋水师“经远舰”在黄海大战中沉没于辽宁庄河海域。2018年9月,考古人员在该舰遗址中发现53毫米格鲁森炮弹、120毫米炮弹引信等,这些均不见于“经远舰”出厂档案,推测为海战前紧急添置,可见清廷为战争做了一定准备。这表明( ) A.考古发掘的史料最为真实可信 B.史料的丰富促进史学研究发展 C.真实的历史依赖新史料的发现 D.主观意愿会导致研究出现偏差 B [考古发掘丰富了史料,有利于促进史学研究的发展,故B项正确;考古发掘的史料更为真实可信,但其可靠性也有待考证,故排除A项;并非所有的历史都可以通过新史料的发现加以证实,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主观意愿对历史研究的影响,故排除D项。] 3.下图是1884—1900年中国反洋教斗争事件(单位:次)统计示意图。这反映出( ) A.民众不断抵制西方文化 B.反洋教发展成全国运动 C.中国渐沦为文化殖民地 D.西方列强加强对华侵略 D [《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传教,西方列强及传教士借传教加强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侵略,从而出现众多的反洋教斗争,故D项正确;反洋教斗争可以说明当时民众对西方宗教的抵制,但不能由此得出民众抵制西方文化,故排除A项;反洋教没有发展成全国性运动,故排除B项;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4.据《拳事杂记》记载,“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联军入京后,则一变为“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 A.民众复杂且矛盾的心理状态 B.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全体共识 C.清政府沦为列强治华的工具 D.西式服装成为社会主流服饰 A [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由“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到联军入京后“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的变化,反映了民众复杂且矛盾的心理状态,故A项正确;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全体共识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清政府沦为列强治华的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故C项错误;西式服装成为社会主流服饰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故D项错误。] 反侵略斗争的不朽丰碑——伟大的抗日战争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侵华战争 (1)原因 ①灭亡中国、称霸世界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 ②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方针。 ③受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日本要摆脱危机。 ④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过程 ①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②1937年7月7日,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③1937年8月13日,发动“八一三事变”,侵占上海,继而进攻南京。 ④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中国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2.日军罪行 (1)1937年12月,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和平居民30多万。 (2)违反国际公法,用活人进行试验,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3)实行“以华制华”的政策,扶植汉奸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 (4)进行经济掠夺。 (5)推行奴化教育。 [教材拓展] 华北事变 1935年驻华日军为进一步侵略中国而策动华北各省脱离南京中央政府,实行“自治”的一系列事件,被称为“华北事变”。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背景: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的武装侵略扩大,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 2.表现 (1)中国共产党 ①九一八事变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 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1935年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东北军民 ①组织抗日义勇军,沉重打击日伪军。 ②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组织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3)国民党爱国官兵 ①一·二八事变爆发后,蔡廷锴、蒋光鼐等率第十九路军抵抗,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②日军进犯山海关,安德馨等全营力战殉国。 ③日军进犯长城,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英勇抵抗。 ④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收复多伦。 ⑤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4)爱国民众: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 (5)爱国学生:北平学生于1935年发动一二·九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14年抗战”的概念,符合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也符合近些年史学界共识的主流观点。它全面反映了日本侵华的罪行,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后独立领导的抗日战争,特别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以及其他中国军队的奋起抵抗。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经过 ①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②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③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意义 ①从此抗日战争发展为全民族的抗战。 ②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2.正面战场 (1)战役 ①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中国守军进行了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②太原会战中,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 ③1938年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大捷。 ④1940年5月,在湖北枣宜会战中,张自忠壮烈殉国。 (2)结果: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未能阻止优势敌人的进攻;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3.敌后战场 (1)战况 ①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②八路军、新四军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③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④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⑤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在反“扫荡”中发展壮大。 (2)意义:敌后战场逐渐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国共合作形势下的两大战场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进程 (1)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2)中共七大召开 ①内容:制定了当时党的任务,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②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联合对日作战 ①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②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③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关东军。 ④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举行全国规模的大反攻。 2.抗日战争的胜利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2)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3.胜利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2)中华民族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探究一 抗日战争的特点 史料一 红军任务在于发挥进一步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华北游击战争,同日寇力争山西省的大多数乡村,使之化为游击根据地,发动民众……实现全面抗战之新局面。 ——毛泽东《关于华北红军的任务与扩军方法的指示》 (1937年11月13日) 史料二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在南京国防会议上,一致通过以“ 持久消耗战略”作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即“利用我优势之人力与广大国土,采取持久消耗战,一面消耗敌人,一面培养国力,伺机转移攻势,击破敌人,争取最后胜利”。 ——摘编自《国共两党关系史》 [解读] (1)史料一中“发动民众……实现全面抗战之新局面”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要通过人民战争来击败日本侵略者。 (2)史料二中“持久消耗战略”说明国民政府准备通过持久战改变战场形势,这对敌后战场、日本的侵略计划以及国际舆论产生重要作用。 [思考] (1)根据史料一,简述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抗战主张。 试答: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全面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积极作用。 试答: 【提示】 (1)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持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2)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为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为建立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同时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抗日战争的特点 1.民族性: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 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来看,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3.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4.以弱胜强:中国人民在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5.持久性:中国的抗战坚持了十四年, 是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探究二 抗日战争的胜利 史料一 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史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解读] (1)史料一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希望与国民党共赴国难,实行全民族抗战。表明在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做出让步,愿意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和改编,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的最大诚意。 (2)史料二中从民族凝聚力、军事力量对比、民众的斗志等角度分析了抗日战争中日本失败的原因。 [思考] (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政策的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试答: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并举例说明“民族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试答: (3)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综合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试答: 【提示】 (1)不同: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取消苏维埃政府;改编红军。 根源: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中国处于内战之中,忽视了中国人民会再次团结起来;日本认为其在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战,战略上相互配合。 (3)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激发爱国热情);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民族解放。 抗日战争中国取胜的原因及意义 1.原因 (1)组织领导: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2)民众因素: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3)战略战术: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4)国际因素: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2.意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2)中国陆续与英美等国签订平等新约, 废除了列强享有的治外法权、租界、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等在华特权,取得了在国际社会的平等地位。 (3)收复失地,台湾回归祖国;参与国际事务,成为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创始成员国及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中华民族的觉醒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民族意识的反思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惠,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 ——摘编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五四运动时期——民族意识的飞跃 材料二 这场运动以其浓烈的爱国情感而迅速遍及全国,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随即演变成一场全国人民的爱国运动。它不仅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卖国反动势力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而且以其史无前例的广泛性、深刻性促使了中华民族国家责任意识的全面觉醒。 ——《五四运动与中华民族国家责任意识的全面觉醒》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的高涨 材料三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 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日甲午战争对国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促使中华民族国家责任意识全面觉醒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使中国的民族意识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标题“民族意识的反思”和“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可知,中日甲午战争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第(2)问,根据材料“浓烈的爱国情感”“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卖国反动势力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史无前例的广泛性、深刻性”“中华民族国家责任意识的全面觉醒”进行归纳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可知,抗日战争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 [答案] (1)影响:唤醒民族意识;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2)特点:中华民族国家责任意识的全面觉醒;波及面广,参与阶层广泛;爱国热情强烈,斗争意志坚决。 (3)发展:实现了全民族的大团结与总动员,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 中华民族的觉醒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渐表现出了强烈的自为性,民族意识觉醒不断升华。民族意识觉醒是民族觉醒的核心和基本前提。中日甲午战争前民族意识觉醒表现为精英阶层的呐喊;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觉醒逐渐表现出了阶层群体性的行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高潮。民族觉醒不仅表现为民族意识的觉醒,还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逐渐表现出了民族精神的焕发,民族发展方向的抉择以及民族发展模式的确立。民族觉醒是保持民族性,防止“他者化”的保障,是当下中国模式历史合法性的表征,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凝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各方力量。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2019·石家庄二模)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涌现出“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救国军”“抗日义勇军”“军民自卫义勇军”“民众自卫团”等各种武装。这表明( ) A.东北民众自发抵制日寇侵略 B.抗日救国组织得到广泛支持 C.政府需要联合各种抗日力量 D.东北民众贯彻全面抗战路线 A [本题考查局部抗战。由材料可知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涌现出“ 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救国军”与“民众自卫团”等各种抗日救国组织,这说明东北民众自发抵制日寇侵略,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救国组织是东北民众自发组织的,题干没有体现出“广泛支持”,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的作用,故排除C项;全面抗战路线是在1937年洛川会议上提出来的,故排除D项。] 2.(2019·唐山二模)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建的重工业企业主要有10家;1937年度又陆续增设了11家重工业企业或筹备机构,而这些企业均远离沿海,大部分设在湖南、湖北、云南、四川、陕西等内地省份。这一做法旨在( ) A.平衡全国工业布局 B.为持久抗战做准备 C.带动民营经济发展 D.建立国家工业体系 B [本题考查国民党的持久抗战。由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当时的工业建设与抵御日本侵华有关,故A项错误;由材料“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建的重工业企业主要有10家;1937年度又陆续增设了11家重工业企业或筹备机构”“企业均远离沿海,大部分设在湖南、湖北、云南、四川、陕西等内地省份”可知,国民政府在内地省份发展重工业是为持久性的抗战做准备,故B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民营企业迅速萧条,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不具备建立国家工业体系的国际国内环境,故D项错误。] 3.1937年,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军事论著集《国防论》出版,有学者将其对日战略归纳为: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故对日不应步步后退,而要主动实施全面抗战;以空间换时间,通过时间的消耗拖垮日本等。材料反映了( ) A.日本进攻核心区以瓦解中国的抗战意志 B.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更具威胁性 C.全民族抗战可使日军陷入长期战争泥潭 D.伟大的军事家可以预见战争结局 C [蒋百里认为中国应该主动实施全民族抗战,以空间换时间,通过时间的消耗拖垮日本,即发动全民族抗战可使日军陷入长期战争泥潭,故C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中国的对日战略,A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从材料中“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来看,日本速战速决战略对中国威胁性不大,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对蒋百里的这一预见进行评价,故排除D项。] 4.中国共产党在1942年的一份文件中讲道:“承认富农的生产方式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富农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党的政策……不是削弱富农阶级与富农生产,而是在适当的(地)改善工人生活条件之下……奖励富农生产与联合富农。”这一精神的贯彻( ) A.壮大了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B.加快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C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得出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故A项错误;此时并非国民革命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的背景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国共合作的新形势对中国共产党统治区的政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它适应民族战争而不是阶级战争的新形势,新的政权形式要能聚集一切力量用于抗日战争,故C项正确,D项错误。] 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全国卷Ⅰ 2018·中日甲午战争 2016·中日甲午战争和洋务运动 2017·陕甘宁边区的抗日政策 2016·抗战时期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2015·国民政府的持久防御作战 全国卷Ⅱ 2018·中国近代外交 2015·日本经济侵华 全国卷Ⅲ 2017·中国的近代化趋势 2016·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1.从考查趋向看,试题集中在近代中日关系,多以情境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对材料的解读和阐释,突出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注重对爱国主义这一历史价值观的考查。 2.从社会热点看,中国外交近代化影响深远, 不仅对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思想文化、外交制度等各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也促进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及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对今天和谐世界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3.从预测角度看,中日关系以及外交近代化仍会是考查的重点,强调近代以来中国应对列强侵略以及中国的探索和抗争精神。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2018·全国卷Ⅱ)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明立意:本题以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为切入点考查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 抓关键:“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理思路:本题属于史料型选择题。从“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和中国部分地方官员称琉球为“藩属”来看,传统朝贡体系并没有解体。材料中地方督抚的主张透露出两个信息:第一,“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说明依然存在朝贡观念;第二,主张中国外交官以“万国公法”为依据,联合西方各国驻日公使评判是非曲直,明显带有近代外交观念,故D项正确。 练点:通过中日甲午战争的相关知识考查清政府的外交 1.(2018·全国卷Ⅰ)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C [面对日本的舆论宣传,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说明其对舆论在外交中的作用没有清醒的认识,即清政府并不熟悉近代外交策略,故C项正确。] 练点:国民政府对日持久作战的意图 2.(2015·全国卷Ⅰ)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B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在全民族抗战开始之前。由材料中国民政府构筑的防御要塞区域来看,主要在战略要地、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这一时期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主要矛盾的背景,这样的布置实质上反映了国民政府为抗战做准备及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故选B项。] 练点:抗战时期国民党的专制独裁政策 3.(2016·全国卷Ⅰ)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D [1943年是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国民党实行一党专制,为维护其专制独裁统治,除了政治上对中国共产党等党派实行压制外,国民党还推行文化专制政策,进行文化“围剿”,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书刊进行严密审查和检扣,将全国文化出版纳入其一党管制之下,题干中“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 ”“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名词对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统治不利,因此被禁止刊载,故选D项;国民党这种做法会激化和其他党派的矛盾,也不利于其抗战形象的塑造,故A、B两项错误;抗战时期,国共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共同抗击日本的侵略,故C项错误。] 挖掘历史题源 学科考核目标活学活用 (2018·全国卷Ⅱ)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明立意:从抗日根据地农民的抗日热情角度考查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 抓关键:由材料信息“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可知,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的政策符合农民愿望。 理思路: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难度适中。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与农民个体的解放无关,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在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之后。 练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统一战线政策 4.(2017·全国卷Ⅰ)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道:“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B [由“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知,这一文件兼顾了各个阶级的利益,应该发布于抗日战争时期,有利于团结地主和资本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故B项正确;土地革命中打土豪、分田地,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这一文件发布于抗日战争时期,目的是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故C、D两项错误。]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2019·广安一模)外国使节自1861年起进驻北京,但他们觐见皇帝的请求一再被拒绝。清政府的解释是因为皇帝年幼、不便见人,而真正原因在于《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这反映出清政府( ) A.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完整 B.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观念 C.华夷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D.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约束 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外交观念。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对外国使节觐见的态度,无法体现捍卫国家主权,故排除A项;材料中清帝不接见外国使节的原因是外国使节不必行跪拜礼,无法体现清政府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观念,故排除B项;从材料清帝不接见外国使节的原因是“《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可知清政府对于外国使节不必行跪拜礼耿耿于怀,体现了根深蒂固的华夷等级观念,故选C项;材料虽反映了清政府因《天津条约》所规定的内容而不接见外国使节,但并不能体现清政府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约束,故排除D项。] 2.1864年,清政府刊印了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奕上奏说:“该外国律例一书,衡以中国制度,原不尽合,但……有可采之处。”这反映出当时( ) A.政府向西方国家学习依法治国 B.近代中国人开始了解西方外交 C.法律制度正在逐步与世界接轨 D.统治阶层有一定的国际法意识 D [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奕认为该外国律例有可采之处,表明当时的统治阶层有了一定的国际法意识,故D项正确;题干没有表明清政府向西方国家学习依法治国,故排除A项;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人就开始了解西方外交,故排除B项;题干论及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奕对此肯定,不能据此推出中国的法律制度与世界接轨,故排除C项。] 3.(2019·成都一模)全民族抗战初期,华北抗日根据地儿童喜欢的大多还是玩球、跳绳之类的传统游戏。到了全民族抗战中后期,军事游戏、反日爱国游戏和学习游戏等儿童游戏产生并逐渐流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A.儿童身心饱受战争摧残 B.儿童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C.敌后战场取得辉煌战果 D.中国共产党抗战动员的广泛性 D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动员。题干反映的是根据地儿童游戏种类的变化,没有提及战争对儿童身心的摧残,故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儿童做游戏的娱乐方式,没有体现其他的娱乐方式,不能说明娱乐方式多样化,故排除B项;题干没有提及抗战成果,故排除C项;根据题干可知,根据地儿童游戏从初期的玩球、跳绳到中后期的军事游戏、反日爱国游戏和学习游戏的变化,说明根据地的儿童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抗战动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抗战动员的广泛性,故选D项。] 4.(2019·宜昌调研)“关东画派”创始人王盛烈的开宗立派之作——《八女投江》,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东北抗联题材的中国画作品,画作展示了1938年10月,八个东北抗联女战士的英雄事迹。这幅画作反映出当时( ) A.全民族抗战产生广泛影响 B.妇女解放运动成果显著 C.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D.抗战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 D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影响。八个东北抗联女战士的英雄事迹,无法体现“全民族抗战”的影响,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救亡运动,并非妇女解放运动,故排除B项;东北抗联属于敌后游击战,而正面战场是国民党组织的大规模作战,故排除C项;民族精神重构是指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得到强化,并且结合时代特色赋予其新的内涵,材料表明“关东画派”通过东北抗联题材的中国画作品弘扬团结抗日的爱国精神,并产生了广泛影响,说明抗战促使民族精神的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故D项正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