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东西方的实践考点20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学案
考点20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形成过程 (1)酝酿: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________统一祖国的方针。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 (3)确立:1984年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 2.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________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是________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 二、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 (1)条件 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②“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各项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2)过程 ①达成协议:1984年12月,中英双方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回归:________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2.澳门回归 (1)达成协议:1987年4月,中葡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2)回归:________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概况 缓和 (1)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 (2)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 (3)实现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进展 (1)1992年“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________原则”。 (2)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3)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 ________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展望 条件 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障碍 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原则 一个中国的原则。 答案:和平方式 社会主义 邓小平 1997 1999 一个中国 祖国统一 祖国的统一 解读: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澳的回归,不仅是“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 [重点理解] 1.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比较 2.运用“一国两制”和两岸关系发展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提示: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同时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2)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 提示:材料中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反映了他们期盼回大陆探亲,希望台湾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的强烈愿望。 [跟进题组] 1.1984年通过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同联合王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可以‘中国香港’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据此,下面表述合理的是( ) A.《声明》为英国干涉香港事务埋下了伏笔 B.香港可根据需要开展独立外交活动 C.香港获得了独立处理涉外事务的权利 D.香港将享有受法律保护的高度自治权 答案:D 解析:《声明》只是规定了香港的高度自治权,但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主权,故A项错误;香港回归以后,在国防、外交领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负责,故B、C两项错误;从“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同联合王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可以‘中国香港’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的信息可以看出香港回归以后,将会拥有较大的自治权,故D项正确。 2.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它归还祖国,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由此说明( ) A.“一国两制”的方针开始提出 B.海峡两岸关系的坚冰得以打破 C.和平统一祖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贯方针 D.毛泽东处理台湾问题的灵活性 答案:D 解析:“一国两制”是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故A项错误;两岸关系结束敌对是在1979年,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内容,故C项错误;结合题意可知在两岸关系敌对的形势下,毛泽东主席提出有条件地保留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体现了他处理台湾问题的灵活性,故D项正确。 3.香港回归之际,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表示要仿效香港的“一国两制”方式和平解决马岛主权问题。这主要表明“一国两制”( ) A.符合中阿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B.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模式 C.是反对殖民统治的有效方式 D.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香港回归中国之际”,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马岛主权问题也是阿根廷历史遗留问题,而“一国两制”不是解决两国问题的,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利用中国的“一国两制”来解决马岛主权问题,故B项正确;“一国两制”是解决一个国家内的统一问题,不是反对外来殖民统治的有效方式,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 主题一 “一国两制”方针的理论与实践 1.史料探史——“一国两制”构想的依据及其时代价值 史料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探究 史料说明了“一国两制”构想是怎样提出的?其特定内涵是什么?“一国两制”有何国际意义? 答案: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是根据我国国情,实事求是、科学地提出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尝试。内涵:“一国两制”是作为一个国家内部解决统一问题的构想,其特定内涵是指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实行具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制度,其前提是“一国”。国际意义:体现在“一国两制”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提供了借鉴。 2.归纳总结——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推动力 (1)前提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关键因素: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了法律依据。 (4)群众基础: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 3.重点讲解——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异同 主题二 “相逢一笑泯恩仇”——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漫画证史——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我们期盼祖国的统一 论从史出 漫画中的“中国”或“China”在一个方形的框架内,表明我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漫画中,“台湾”是“中国”或“China”的一点,“少了这一点,就不是完整的中国”表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期盼祖国的统一”表明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 2.史料探史——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史料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是万万不可让外国人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文选》 探究 史料中邓小平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台湾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其基本前提是什么? 答案:角度:和平谈判,实现统一;内政问题;反对外来干涉。前提:一个中国的原则。 3.重点讲解——多角度认识台湾问题 (1)促进两岸关系缓和与发展的因素 ①海峡两岸人民同祖同宗、血肉相连,文化一脉相承。结束海峡两岸分裂状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②中共“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及成功实践对此产生了积极影响。 ③台湾与大陆经济具有互补性,发展海峡两岸关系,进行经济贸易往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④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 (2)影响统一的因素 ①国际反华势力推行“以华制华”战略,谋求其所谓全球化战略利益与国家利益是台湾问题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②“台独”势力采取“公投制宪”、渐进式“台独”、“去中国化”等。 ③两岸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分歧。 (3)认识: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只有实现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