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成都七中2019—2020学年度上期高2022届半期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如图为夏朝世系示意图。读图可知,夏王朝实行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分封制 D. 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涉及从大禹建立夏朝到夏朝灭亡夏王世系表,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由此可知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故B符合题意;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选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故A不符合题意;分封制是盛行于西周的地方管理制度,与题意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因为存在兄终弟及,可见并非完全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故D不符合题意。‎ ‎2.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由此可见夏、商、周政治制度 A. 实行政权和神权相结合 B.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 统治集团实现高度集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 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说明商朝政治的特点是政权和神权相结合,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错误;材料没有说明血缘关系的信息,C错误;先秦时期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错误。‎ ‎【点睛】商周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 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 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3.西周时期,分封的齐、鲁、燕、楚、秦等国,基本都是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到春秋时期,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水平在某些方面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A. 有助于王室对地方管理 B. 推动边远地区经济发展 C. 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D. 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区域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到“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说明由于分封制的实施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故B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周王室对于地方的管理,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材料说明周边地区开发,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紧扣关键信息“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结合所学分封制的影响分析解答。‎ ‎4.《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 财产继承的原则 B. 兄终弟及的传统 C. 任人唯才的要求 D. 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答案】D ‎【解析】‎ ‎“以嫡立”就是以嫡长子立的意思,这遵循的是宗法制的基本法则,选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财产继承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嫡长子继承而非兄终弟及,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任人唯才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以嫡立”是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5.大槐树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虽然该园内没有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冬酷暑,祭拜人员都络绎不绝到此仰望古槐,以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这种“寻根”现象 A. 说明传统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B. 得到了全体国人的一致认同 C. 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团结 D. 导致了封建迷信思想复活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寻根问祖”的现象是宗法制的影响,故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的安定和团结,故C项错误;“寻根问祖”不是封建迷信,故D项错误。‎ ‎6.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中央集权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独断性和随意性 D.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仅仅是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这体现了皇权至上和皇帝独尊的特点,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故无法体现出中央集权的特点,排除A;材料未涉及对皇权的宗教性描述,无法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国家政事的决策方式,无法体现独断性和随意性,排除C。‎ ‎7.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是 A.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 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C. 服务皇权,家国同治 D.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说“九卿”的原先职能是皇家的内侍机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这种机构转为行政机构,这反映了秦朝的中央官制是为皇家服务的,“国”“家”同治的特点,故C项正确;而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B是指郡县制特点。D是选官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 ‎【点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 ‎(1)皇帝制度: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 ‎(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4)制订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5)制定法律,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 ‎8.图所示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出现于 A 明代 B. 秦代 C. 汉代 D. 唐代 ‎【答案】C ‎【解析】‎ ‎【详解】刺史一职源于西汉时期。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 ‎)始置,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主要职责是监察地方官吏。故选C。秦朝没有设置刺史监察地方,排除B;AD晚于汉朝,时间不符合,排除。‎ ‎9.在中国古代孝道是很受推荐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 科举制 B. 察举制 C. 刺史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举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标准之一;从材料中“郭巨被荐举为孝廉”可以得出是汉代的察举制,故B项正确;A项是依考试城市为标准的,排除;C项具有监察功能的官员,排除;D项依据门第高低为标准,排除。‎ 点睛:材料“郭巨被荐举为孝廉”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正确答案。‎ ‎10.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所示的中央机构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答案为B;ACD的中央机构不是实行三省六部制,排除。‎ ‎11.明太祖曾对百官诉苦“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到明成祖时,为改变皇帝过于劳累的局面采取的措施是 A. 设“中书门下”‎ B. 设立内阁 C. 设内朝 D. 设参知政事 ‎【答案】B ‎【解析】‎ ‎【详解】“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体现出明太祖勤于朝政,十分劳累。结合所学,宰相制度的废除使得皇帝更加政务繁忙。为此,明成祖时,设立了内阁来帮助他处理政务,故B符合题意;汉武帝时设内朝,宋代设立“中书门下”和参知政事,故ACD不符合题意。‎ ‎12.如果你到过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会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一见面(请皇帝旨)一述旨(拟皇帝旨意)一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一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B.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C.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 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见面)—述旨一过朱一交发……”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使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只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央机构,只是皇帝个人的秘书班子,只是为皇帝决策提供参考,自身毫无决策权,故A错误;材料通过军机处一日工作流程的叙述,说明了它是一个“上传下达”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没有体现军机大臣是否陪皇帝读诗作画方面的活动。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只是反映了军机处一日工作流程,说明它只是一个记录和传达皇帝旨意的工具而已,不能反映它“纵论军机,谋划战事”方面的职能。故D项错误。‎ ‎13.如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 官员上朝礼仪日渐宽松和谐 C. 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D. 君臣关系由隶属演变为平等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经历了由坐着到站着再到跪着的变化,说明臣下的地位越来越低,君主权力越来越大,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无关,排除A;材料反映越来越强调君主与臣子的等级,关系越来越紧张,故BD错误。‎ ‎14.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 君主专制被颠覆 B. 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 君权至上的后果 D.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中的现象都是在皇帝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选择可以信赖的人来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态形式,故C项正确;君主专制被颠覆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现象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故B项错误;皇权至高无上,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15.清代行政区划一般采取省、府、县三级制;征服蒙古地区后,因其部落故俗,分其地为若干蒙旗,以理其政,并赋予高度的治权;西南地区先沿用明朝的土司制度,后大多改土归流。材料说明清朝 A. 废除了元朝行省制 B. 地方行政制度因地制宜 C. 沿用明朝地方制度 D. 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自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清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在蒙古、西南等地各不相同,体现了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因地制宜,故B项符合题意; 材料并没有相关废除行省制的信息,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清代的地方制度有其创新之处,如蒙古地区实行蒙旗制,西南地区后改行土司制度,因此不能说明是沿用明代的制度,故C项不符合题意;清代少数民族只是推行不同于其它地方的行政制度,并没有实行自治,故D项不符合题意。‎ ‎16.鸦片战争后,面对英国的坚船利炮,清廷统治者竟不知道英吉利在何处。这主要体现了清王朝 A. 吏治腐败 B. 小农经济异常顽固 C. 军备废弛 D. 对世界的茫然无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清廷统治者竟不知道英吉利在何处”是因为清王朝对英国一无所知,毫无了解,体现了清王朝对外部世界的茫然无知,没有体现清王朝的吏治腐败、小农经济的顽固和军备废弛,故排除A、B、C。故选D。‎ ‎【点睛】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清朝国势日趋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清朝仍然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不能自拔,因此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 ‎17.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都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这反映了其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 获得永久居住权 B. 获取巨额战争赔款 C. 要打开中国市场 D. 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答案】C ‎【解析】‎ ‎【详解】列强开放通商口岸的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这是两次鸦片战争发动的主要目的,故C正确;开放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不是获得永久居住权和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排除AD;获取巨额战争赔款与开放通商口岸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 ‎18.1843年中英订立的《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官)照办。”据此英国攫取了 A. 协定关税权 B. 领事裁判权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永久居住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其英人如何科罪(定罪)……须交给英国领事馆处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从中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等特权,由此,英国人在中国犯罪不接受中国法律的裁决,故B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协定关税的内容,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也没有反映片面最惠国待遇,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永久居住权,故D不符合题意。‎ ‎19.鸦片战争之后产生的三部著述《道光洋舰征抚记》《夷氛闻记》《中西纪事》,皆谓林则徐在广东防备严密,英军无隙可乘,于是北犯定海。“他们把后来广东战事的失败,归结于林则徐的去职;他们将各地战事的受挫,归结于当地没有林则徐。”对材料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A. 人们已经开始接受平等的外交理念 B. 林则徐能够决定战争的最终胜负 C. 是基于中英两国实力对比的认识 D. 当时人没能正确认清战争失败的根源 ‎【答案】D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朝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统治,材料中的“把后来广东战事的失败,归结于林则徐的去职”的认识是错误的,说明当时人们没能正确认清战争失败的根源。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涉及平等外交,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中的认识不是基于中英两国实力对比的正确认识,排除C项。‎ ‎20.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B.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 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意思可知,材料只涉及到广州一个地方的情况,不能体现整个全国的对外贸易都是下降的,故也得不出“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这一结论,所以A项是错误的;鸦片战争以后,广州不再是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其垄断地位被打破,其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故选B;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是增长的,而不是缩减,故C项的说法违背史实,所以可以排除;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不可能出现“限制广州对外贸易”的情况,故D项说法违背史实。‎ ‎21.2018年11月,国家博物馆文物接收工作组带着海外漂泊的文物“虎鎣”回归祖国并入藏国博。该文物原为清宫旧藏,1860年被英国军官埃文斯劫掠后由其家族收藏。这件文物被劫掠于 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1860年”、“清宫旧藏”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大肆劫掠,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1842年,战火没有蔓延至北京,与题意及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1894-1895年,战火没有蔓延至北京,也与英国没有直接关系,与题意及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于1900-190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2.下图所示城市状况是下列哪次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所致的 A.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 C.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苏州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结合所学可知,《马关条约》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故C项正确;ABD三项的不平等条约中并没有涉及苏州成为通商口岸的内容,故排除ABD三项。‎ ‎23.晚清状元张謇将某条约的十款内容逐一记录在日记中,他对清政府丧权辱国,尤其是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设厂感到痛心疾首,发出“几罄中国之膏血”的感慨。张謇记录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设厂感到痛心疾首”等信息可知,张謇记录的条约是《马关条约》。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842年《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并未涉及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的内容;B选项错误,1858年《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未涉及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的内容;D选项错误,《辛丑条约》是1901年清政府和英、美、法、德、俄、日、意、奥、西、荷、比十一国政府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之前《马关条约》已经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设厂。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4.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增加了 A. 割地的面积 B. 列强办厂的特权 C. 开放的口岸 D. 赔款的数额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可知,条约是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投资办厂,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资本输出阶段,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之前条约没有涉及的,故选B。与之前条约相比,都涉及了割地,故排除A。与之前条约相比,都涉及了开放通商口岸,故排除C。与之前条约相比,都涉及了赔款,故排除D。‎ ‎25.《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是因为该条约导致了 A.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清政府财政上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 C. 清政府在军事上直接受帝国主义威胁 D. 中国局面完全由帝国主义控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项符合题意;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财政上并非完全受制于帝国主义,故BD不符合史实;按照《辛丑条约》,清政府在军事上没有直接受帝国主义威胁,C不符合题意.‎ ‎26.历史学习要注意对主干知识结构的梳理。下图所示知识结构的主题是 A. 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 B. 中国人民的探索抗争 C. 中国近代化步履艰难 D.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答案】D ‎【解析】‎ 鸦片战争等体现了列强不断入侵中国,《南京条约》等体现了民族危机不断的加深,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事件,也就体现不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探索抗争以及中国近代化的相关史实,所以选项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在做此类问题时首先审清时间、空间和设问限定词,准确提取材料信息,注意要全面,不要以偏概全,然后可以运用排除法去做即可。‎ ‎27.“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是歌颂 A. 左宗棠收复新疆 B. 黄海海战北洋水师的英勇抗日 C. 丘逢甲、徐骧义军反割台斗争 D. 曾纪泽收回伊犁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诗中“筹边”“天山”“玉门关”可知是左宗棠收复新疆。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的主旨及材料中涉及到的地点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BCD三项。‎ ‎28.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寻求救国之路 B. 掀起民主革命 C. 反抗外来侵略 D. 推翻清朝统治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图片的能力。第一幅图片与甲午中日战争的甲午海战有关;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台湾人民的反抗;第三幅图片与义和团运动有关。这三幅图片都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外来侵略有关,所以本题选择C项。‎ 点睛:刘永福是清末民初军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1883年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法军。甲午战争期间,奉命赴台抗日,但最终失败。1895年5月25日台湾割让后,拥立巡抚唐景嵩为台湾民主国总统,自称大将军。同年6月自立为大总统。1917年1月病卒。‎ ‎29.“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当时发生了:‎ A. 一二八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东北沦陷。材料中“日本人”“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与“九一八”事变相符。故答案为B项。ACD项,根据所学可知,一二八事变是1932年日本进攻上海;七七事变是1937年日军进攻北平西南卢沟桥;八一三事变是1937年日本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此三项都与材料中“夺我东三省”不符,排除。‎ ‎30.1937年中国剧作者协会创作了一部三幕剧,这三幕分别是“暴风雨的前夕”“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全国的抗战”,该戏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西安事变 B. 七七事变 C. 百团大战 D. 日本投降 ‎【答案】B ‎【解析】‎ ‎【详解】“1937年”、“暴风雨的前夕”、“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全国的抗战”等信息可知,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1937年的七七事变。结合所学可知,七七事变又称为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B符合题意;西安事变爆发于1936年,与卢沟桥、全国抗战及材料时间等信息无关,A项不符合题意;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日本投降于1945年,与材料时间及卢沟桥等信息不符,BD选项不符合题意 。‎ ‎31.成都锦华茶楼向市政府请求允许演大鼓书,并承诺每日加唱抗战歌曲,藉资宣传。成都市市长认为茶馆观众集中,如遇空袭,十分危险,拒绝了这个请求。这一情节最有可能发生于 A. 1921—1927年 B. 1927—1931年 C. 1938—1945年 D. 1946—1949年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成都民众抗日的要求,“如遇空袭,十分危险”说明此时国民党政府迁到重庆,日本开始进攻西南地区,应该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之后,故C项符合题意;AB是抗日战争之前,故AB不符合题意;D是解放战争时期,故D不符合题意。‎ ‎32.“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 抗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抗美援朝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题意中的“鬼子”指的是日本鬼子,即日本侵略者,所以题意中的歌曲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抗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中国战败,不是“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故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不是“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故排除C项;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没有铁道游击队,故排除D项。‎ ‎3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史实的角度对此进行论证说明,需要从下列哪几个方面着手?‎ ‎①中国在抗战中付出的民族牺牲 ‎②中国战场对欧洲战场的战略支援 ‎③中国战区牵制日本军力的占比 ‎④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知,强调的是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的贡献,结合所学可知,①③④均是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的贡献,符合题意.②强调的是美国所作的贡献,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A项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需要掌握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的史实,解题的关键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解和对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的史实的识记。‎ ‎34.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三图为我国古代部分朝代疆域示意图 图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造成图1政治局面的制度因素。从对象的角度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 ‎(2)图2推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与图1相比,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和官员任命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3所示制度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开国议政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 ‎(4)综合以上因素,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 ‎【答案】(1)制度:分封制。特点:从区域看诸侯国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从对象来看包括同姓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其中以同姓王族为主。‎ ‎(2)制度:郡县制。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不得世袭。‎ ‎(3)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我赞同大力推行科举制。科举制的推广可以说利弊互见,但是对王朝的稳固来说是利大于弊。它使得政权向士大夫开放,不但能以文官制约武官,更能增强士大夫对政权的认同感,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固。虽然由此可能带来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等弊端,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考核加以改善,澄清吏治。我反对大力推行科举制。大力推行科举制虽则可以选拔大量人才组成一个文官政府,以防范武将专权,但同时也会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财政困难等难题,而且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可能缺乏行政经验,不善治理国家,对于中央集权体制的巩固其弊远大于利。限制武将专权可以通过军事制度改革予以解决,不必以扩大文官队伍来解决。过度重文轻武会削弱国家的军事实力。‎ ‎【解析】‎ ‎【详解】(1)图1政治局面是战国七雄割据纷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局面出现的制度因素是分封制。“特点”依据图2概括得出,从区域看诸侯国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从对象来看包括同姓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等,但以同姓王族为主。‎ ‎(2)根据所学内容和图2可知秦始皇推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郡县制。关于“突出特点”,结合所学容可知,郡县制在管理形式实行的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在官员任命上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命并且不得世袭。‎ ‎(3)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图3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其“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国省制的开端等角度回答。‎ ‎(4)回答科举制度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积极作用:科举制将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较武将更容易控制。消极作用:科举制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财政困难等难题。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加以说明,同时兼顾另外一种观点。‎ ‎35.2015年时值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中国邮政特别印制了13枚邮票加1枚小型张,以此向庆典献礼。13枚邮票的内容,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及相关历史背景。其中《滇西抗战纪念馆》(如图所示)的邮票志号为2015—20-13。滇西抗战,对云南之于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中国之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如果让你设计抗战胜利纪念邮票一枚,你如何设计?请参考《滇西抗战纪念馆》,写出你设计的作品名称(或主题),并说明设计理念及历史依据。(要求:题明确,命名简明扼要,史实清楚,说明充分,逻辑严密。)‎ ‎【答案】如果由我设计一枚抗战胜利纪念邮票,我定的作品名称是“十四年抗战”。我将明确十四年抗日战争的时间定位,突出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原因,如:全民族抗战,国共合作,世界人民支持。‎ ‎【解析】‎ ‎【详解】抗战胜利纪念邮票要能承载抗日战争的基本历史信息。邮票命名为“十四年抗战”,意在明确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可以从内外因相结合,内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国共合作,外因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道多助,必然会得到世界人民支持。‎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