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0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2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108张)
考向揭密 • 素养突破 压轴大题 • 题型增分 通史整合 • 精要必备 目 录 ONTENTS C 4 精准练题 • 高分突破 第一部分 高考全能通关 模块一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第一步 建通史 通史思维 —— 把握历史特征 第 2 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 ——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阶段特征 魏 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期 ( 公元 220 年曹丕代汉 — 公元 1368 年元朝灭亡 ) 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繁荣与成熟时期,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 政治 中央集权制在隋唐时期得到发展和完善,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中枢权力体制 ( 三省六部制 ) 、选官制度 ( 科举制 ) 。宋元在继承隋唐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的同时,君主专制也进一步加强。 经济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得到开发;隋唐宋元时期,农耕经济全面繁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海上对外贸易空前繁荣。 思想文化 适应社会战乱及统一的时代需求,儒学复兴,经过融合产生新的儒学思想,即理学体系产生。三大发明领先世界,文学艺术体现出这一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 考向一 承秦汉启隋唐 —— 凸显过渡性的魏晋南北朝 1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Ⅲ ) 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绘画技术进步 C .政治权力干预 D .儒家思想影响 解析: D 对: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这是因为当时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较多地保留了原貌,而且这些造像又在西北地区,受游牧文化和粗犷的民族性格影响的结果。而时代较晚的龙门石窟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整齐,是因为这里地处中原腹地,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纲常伦理思想和尊卑有序观念根深蒂固,因而对石窟的造像特点产生了重要影响。 A 错:史实证明,经济发展水平并没有影响到各个时期石窟佛像的风格。 B 错:绘画技术进步不能解释佛教造像面部表情由生动到庄严的变化。 C 错:与史实不符。历史上各地区石窟的营造,大多是在大大小小政权的支持或默许下完成的。 答案: D 2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Ⅱ ) 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 “ 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 ” 。据此可知,唐中期 ( ) A.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 .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解析: 北朝时,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方,所以出现题干中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喝茶习俗的现象;唐中期,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饮茶习俗得到北方人认可。 答案: C 视角 1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过渡与文化融合 1 . 制度上的承前启后 (1) 选官用人制度:自察举、征辟之制经由九品中正制向科举制过渡,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2) 中枢机构:三公九卿制转向三省六部制。 (3) 土地制度:曹魏 “ 屯田 ” 发展到北魏 “ 均田 ” ,为隋唐 “ 均田制 ” 所继承,是发展小农经济的举措。 这些重要的制度,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支撑着国家机器运转,又为隋唐盛世的出现及制度的创新提供了制度保证。 2 .这一时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激烈,经过三百多年的融合,游牧文化大都融入中原文化 (1) 政治: ① 政局:大分裂、大动荡,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② 民族:民族大冲突,大融合,胡汉互化。 ③ 选官:实行九品官人法,形成士族门阀政治。 (2) 经济: ① 农业:前期,小农经济萎缩;后期,北魏推行均田制,重建小农经济。 ② 工商业:工商业衰落,以物易物大量出现。 ③ 经济格局: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得到开发。 (3) 文化: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魏晋玄学兴起,佛教中国化,三教合一出现。 (4) 社会: ① 佛道宗教势力发展。 ② 士族门阀兴起,后期有所衰落。 [ 新题预测 ] 1 .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 “ 王与马共天下 ” , 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东晋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 ) A .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 B .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 C .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 D .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 解析: 据材料 “ 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 …… 上层士族 …… 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 ” 可知世家大族等地方豪强掌控朝政对国家政治构成影响,而形成门阀政治的代表,故 A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仅是东晋门阀政治,不能推出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故 B 项错误;依所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才开始以考试为标准,而非魏晋时期,故 C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门阀左右国家政治,而不是重视家族经济基础,故 D 项错误。 答案: D 2 .汉代,朝廷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并自行任命僚属处理公务。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出现了 “ 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请侯,复坐置官属 ” 的现象。这一现象 ( )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 C .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 .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 解析: 材料反映魏晋时期改变了汉代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的情况,魏晋时期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这样会导致地方僚属势力较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 A 项错误;魏晋时期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必然导致官僚众多,加重地方的财政负担,故 B 项正确; C 、 D 两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答案: B 视角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 (1) 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2) 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3) 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4) 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新题预测 ] 3 .与前朝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政府均强化了对民间手工业者的控制;另立户籍,不许改业,另外还制定了子孙世袭相承等专门制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 .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B .官营手工业的畸形发展 C .手工业品社会需求扩大 D .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解析: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府加强对民间手工业的控制,有利于经济的恢复,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官营手工业发展,故 B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私营手工业管理,并未体现出手工业品的社会需求,故 C 项错误;材料仅仅对手工业者的户籍进行严格管理,不涉及其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4 .山越分布于闽浙等地的山区,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孙吴政权建立后,山越不纳赋税,并不时出山掳掠。孙权派兵征讨,将其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 A .将中华文明扩展到江南地区 B .抵御落后民族维护中原文明 C .迟滞了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D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 解析: “ 孙吴政权建立后 ” 本是南方政权,故 A 项错误; “ 孙权派兵征讨,将其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 ” 不属于中原文明,故 B 项错误; “ 将其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 ” 是有利于南方民族融合的,故 C 项错误; “ 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孙吴政权建立后,山越不纳赋税,并不时出山掳掠。孙权派兵征讨,将其迁至平原,纳入郡县编户 ” 对开发江南地区有积极的意义,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考向二 国家治理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 . (2015· 高考山东卷 ) 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 ) A .瓦解宗法体系 B .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 .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 .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解析: 宗法体系在中国古代一直存在,而且占有重要地位,且与题干材料不符,故 A 项错误;依据材料 “ 避亲 ” 可知, “ 避亲 ” 就是防止形成家族势力,进而造成地方割据,因此是为了防止地方势力膨胀,故 B 项正确;题干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地方机构的设置问题,故 C 项错误;题干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并没有强调完善监察制度,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 . (2019· 高考海南卷 ) 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 “ 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 ” 。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 ) A .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 B .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C .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 D .促成了国家统一 解析: 科举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贫寒之家和王孙公子,在面对选拔时,都是统一的要求,因此体现了选拔的公平原则,故本题选 C 项;王公子弟和百姓在古代永远不可能平等的,材料只是显示了他们面对科举考试的平等,排除 A 项;材料体现科举的选拔原则,而不是选拔的结果,故 B 项错误;五代时经济中心已开始南移,国家统一的条件并不成熟,再平等的科举考试在当时也促不成国家的统一,排除 D 项。 答案: C 3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Ⅱ )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 “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 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解析: C 对:从材料可知,武则天通过改革中书、门下二省官制,使得低品级官员也取得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的资格,从而使 “ 宰相数量大增 ” ,再通过缩短宰相任职时间,来分散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从而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A 错:实际上中书、门下的权力被分化; B 错:统治者的目的是巩固自身统治; D 错:由材料中 “ 宰相数量大增 ”“ 更替频繁 ” 可知,宰相权力被削弱。 答案: C 4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Ⅲ ) 下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 (71) 南宋 (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解析: B 对:从材料表中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宰相中祖辈无官职的占据三分之一以上,南宋时期,这一比重增加到一半以上,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为没有世宗大族背景的人能够跻身社会上层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A 错:材料反映了宋代宰相中世家大族的比重降低,说明其影响减弱; C 错:材料强调的是宰相的出身,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大小问题; D 错:科举制的功能主要是选拔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的人才,这一功能没有弱化。 答案: B 视角 1 隋唐时期的制度创新 (1) 政治制度: ①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封建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科举制抑制了门阀势力,使官吏选拔权集于皇帝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也有利于教育及文学艺术的发展。 (2) 经济制度: ① 均田制保证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 ② 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巩固了府兵制。 ③ 两税法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财政税收;它以财产的多少作为征税的标准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3) 军事制度: ① 府兵制,即府兵平时耕种土地,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其最大特点是 “ 兵农合一 ” 。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对其进行调整和健全,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强中央集权。 ② 募兵制,即征兵制,是国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士兵的一种军事制度。唐玄宗建立,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 新题预测 ] 1 .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 “ 动作法度 ” ,使当代皇帝畏于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这表明隋代史官 ( ) A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 B .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 C .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 D .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 解析: 通过题干中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故 A 项正确; B 、 C 、 D 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答案: A 2 . 《 唐律 》 规定: “ 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 ”“ 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 ” 。材料主要说明唐朝 ( ) A .商品经济繁荣 B .城市秩序混乱 C .刑罚较为严酷 D .重视城市治理 解析: 题干中 “ 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 ” ,推知唐律对商业的地域限制,与商品经济繁荣与否无关,故 A 项错误;题干中 “ 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 ” ,推知唐律对城市的管理,与刑罚严酷无关,故 C 项错误;题干提及的是唐律严格管理城市,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视角 2 宋元政治制度的变化 1 . 中枢权力体系:由三省制到一省制 (1) 三省制标志着宰相权力被三省分掌,秦汉的独相制度被群相代替,三省的长官共议国政的新型治国方式。 (2) 宋承唐制,但门下省和尚书省虚设,中书省的职能限于政务,军权与财权被枢密院和三司分割。 (3) 元代中书省下设六部,掌握行政事务,枢密院负责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 2 .地方行政制度沿革 (1) 历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沿革: 朝代 行政机制沿革 秦、西汉 郡 — 县 东汉 州 — 郡 — 县 唐代 道 — 州 — 县 宋代 路 — 州 — 县 元代 省 — 路 — 府或州 — 县 (2)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① 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② 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 ③ 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④ 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3 .宋代文官制度的表现与影响 (1) 表现:宋初最高统治者将兵权、行政权、财权集于中央,各路监司、各州的长官,大多重用文人,并以文人掌兵权,根除藩镇跋扈之祸。同时,宋初统治者又提倡文教,复兴儒学,扭转五代颓风,激励士大夫的忠义节气,养好士风。 “ 兴文教,抑武事 ” ,崇尚文治,奖励儒术是宋代基本国策。 (2) 文官政治对道德伦理观的影响: ① 由于国家对文人的重视,士人的道德伦理观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 以天下为己任 ” 和 “ 忠君 ” 的意识逐渐成为士人修身的重要内容。 ②“ 修齐治平 ” 成为文人入仕的终生追求。范仲淹等文官士大夫最终将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发挥到极致,身体力行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 ③王安石则以富国强兵为己任,将这种社会责任感付诸实践,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所言所行无疑是这种国策和文官政治长远影响的结果,更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 新题预测 ] 3 .根据表中的信息,可以确认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 ) 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 ( 据 《 宋史 · 地理志 》 整理 ) A. 科举改革成效显著 B .地方治理得到强化 C .经济重心南移加快 D .地方机构日渐臃肿 时间 州 县 公元 960 年 111 638 公元 979 年 297 1 860 解析: 题干中 979 年与 960 年相比,州、县数量增多,表明地方被分化,中央权力增大,故选 B 项;题干州县数量变化与科举制关系不大,排除 A 项;题干反映的是州县的分化,未涉及经济问题,排除 C 项;题干反映的是州县的分化,反映不出地方机构情况,排除 D 项。 答案: B 4 .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 “ 义庄 ” 等。这反映了 ( ) A .宗法制度的逐渐完善 B .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 C .世俗文化进一步发展 D .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削弱 解析: 宋代的宗族制度具有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等特征,同时高级官僚也推进宗族建设,这些都有利于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稳定地方宗族的结构和秩序,体现了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故 B 项正确;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渐瓦解, A 项错误;宗族文化不等于世俗文化, C 项错误;宋代的宗族制度建设有利于中央集权, D 项错误。 答案: B 视角 3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 1 . 隋唐社会经济现象 (1) 经济: ① 农业:前期推行均田制;唐后期,均田制瓦解,土地兼并严重。 ② 商业:前期,对商业的管制严格,后期不断放松。 (2) 社会: ① 宗教:佛教、道教宗教势力庞大。 ② 心态:国力强大,社会开放,国民自信。 2 .唐宋经济制度变迁的特点 私有制 的发展 唐初实行均田制,唐朝中期,均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在手工业和采矿业中,官营不断缩小,民营日渐扩大,这也是私有制不断增强和发展趋势的反映 人身依附 关系的 松弛 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租佃制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地主与佃农是租佃契约关系,佃农是国家的编户齐民。在手工业中,唐代官营手工业出现了劳役制向雇募制过渡的趋势。在宋代,雇募制成了普遍的方式 国家干预 的减少 国家越来越多地退出经济的直接经营,把更多的经济空间让渡给民间。在政府物资调配、专卖等领域中,国家开始更多地吸纳商人的力量 国家更多 使用经济 手段管理 在专卖、对外贸易等制度的活动中,都体现了唐宋政府对经济手段和经济效益的重视 [ 新题预测 ] 5 .隋唐以前,政府规定, “ 兄弟均分 ” 和 “ 子承父分 ” 是标准的财产继承原则,唐中期以后,在室女、出嫁女、归宗女对户绝财产已有一定的继承权,且在无宗室继承人的情况下,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格。这种变化反映了 ( ) A .宗法血缘关系的根深蒂固 B .商品经济冲击家庭伦理 C .国家对财产私有权的保护 D .均田制度已经难以为继 解析: 通过题干可知,在唐中期以后, “ 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格 ” ,说明财产所有者对自己的私有财产有支配的权力,没有强调宗法血缘关系,故 A 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家庭伦理的变化,故 B 项错误;通过题干中所述及的唐中期以后关于财产继承权的变化,即 “ 在室女、出嫁女、归宗女对户绝财产已有一定的继承权,且在无宗室继承人的情况下,遗嘱继承人已具有高于其他继承人的资格 ” ,这种变化反映了财产所有者对自己私有财产有绝对的支配权力,即国家对私有财产权实行了保护政策,故 C 项正确;均田制度难以为继是因为由于唐中后期人口的增加,再加上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6 .两宋时期,政府针对众多官员经由当时最大外贸港口广州偷渡走私贩运,屡禁而不能止的情况,陆续制定颁发了 《 透漏法 》《 漏舶法 》《 关防约束 》《 与化外人私交易罪赏法 》 等多部反走私或带有反走私内容的法令。这反映了 ( ) A .当时官员以权谋私问题很严重 B .宋代海外贸易受到制度约束 C .市民反对官员的偷渡走私行为 D .政府禁止官员进行经商活动 解析: 由题干中的信息可推知官员走私情况或参与走私严重,故 A 项正确;宋代海外贸易受到鼓励,故 B 项错误;题干中的主体是 “ 政府 ” ,非市民,故 C 项错误;题干中提及的是政府反对官府的偷渡走私贩运,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考向三 经济重心南移与经济文化新现象 1 . (2014· 高考山东卷 )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 ) 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 .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 .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解析: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 A 项错误;材料显示传统农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不是衰退,而是进步的表现,故 B 项错误;材料中 “ 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 ” 的信息说明从事专业化农业生产的户数增多,从而说明农业专业化程度提高,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租佃关系,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 . (2019· 高考海南卷 ) 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 ) A .瓷器 B .茶叶 C .棉布 D .白银 解析: 在古代,中国的棉布主要是自给自足,一般不外销,而白银在古代中外贸易中都是流向中国的,故排除 C 项和 D 项; 16 世纪中国茶传入西方, 17 世纪茶叶成为中西交流的重要商品, 18 世纪以后茶叶贸易占贸易主导地位,输出量迅速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宋元时代茶叶并未大量外销,排除 B 项;瓷器从唐朝时期开始大量外销,远达欧洲、非洲,主要渠道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条。到了宋元时代,海上交通发达,陆上则因为宋朝未统一全国,陆上丝绸之路受阻,因此大量瓷器开始通过海上运出,故本题选 A 项。 答案: A 视角 1 经济发展与变革 1 . 宋代经济的新现象 (1) 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影响表现在: ① 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② 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方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③ 使许多文人学者随之南迁,客观上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④ 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⑤ 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 (2) 交子、商业活动空间:商品交换的媒介发生变化,出现交子;宋代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坊市的界限打破,出现夜市。 (3) 海外贸易繁盛:海上丝绸之路范围更广,外贸税收成主要收入。 (4) 商人地位提高:宋代商人有了入仕资格,官商不分,士商不清,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2 .宋代在中国古代史上的突出地位 (1) 从生产关系的变化看:宋代是从庄园农奴制向地主租佃制转变的重大转折时期。表现在:通过 “ 不抑兼并 ” 的政策,使土地进一步集中到大地主手中,从而使租佃制盛行。 (2) 从经济观念的演变看:宋代是商品经济观念发生转折的时期。经济领域的成就是这种观念的具体体现,如东南沿海经济地位的上升等。 (3) 从学术思想的变化看:宋代是从传注之学向义理之学的转变时期。即由 “ 注解、阐述 ” 经典著作,转而探求事物本原、阐发个人观点的方向,表现在理学的出现与发展。 (4) 从政治体制的演变看:宋代是从 “ 皇权 — 吏员 ” 体制向 “ 皇权 — 士大夫 ” 体制的转型时期。表现在部分士大夫与官员合体的现象,如王安石、范仲淹等。 [ 新题预测 ] 1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 45.5% ,以北占到 55% ;据北宋 《 太平寰宇记 》 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 59.1 % ,以北则为 40.9% 。这一变化 ( ) A .导致丝绸之路的受阻 B .导致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 .反映经济格局的变动 D .加剧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 解析: “ 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 ” 和 “ 据北宋 《 太平寰宇记 》 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 ” 可知主要是反映全国经济情况的描述,没有涉及对外贸易,故 A 项错误;从户口的数量来看,虽然有变化,但不足以说明政治中心南移,故 B 项错误;通过唐宋南北户口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南方的户数增加,而北方相对减少,南北经济的格局有所变动,故 C 项正确;材料仅有户口数量,没有土地占有量的统计,故无法确定人地矛盾的情况,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 .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冶铁工业区设铁官管理铁的冶炼、铸造和贸易,共 49 处中今山东占了 12 处,大多集中于黄河流域。唐代全国铁矿产地 118 处,江南、剑南二道有 51 处,占 43.2% 。这反映出 ( ) A .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 B .经济重心南移趋势 C .全国矿产分布不均衡 D .唐代冶铁业发展较快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汉代和唐代冶铁工业区的地点分布,不能体现政府对冶铁业的具体管理状况,故 A 项错误;从材料汉武帝时全国重要冶铁工业区共 49 处中今山东占了 12 处,大多集中于黄河流域,唐代全国铁矿产地 118 处,江南、剑南二道有 51 处,可知南方的冶铁业发展有超过北方的势头,故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故 B 项正确;全国矿产分布不均衡,体现不出材料中汉代和唐代南北方矿产地分布的特点,故 C 项错误;材料仅反映了唐代铁矿产地的分布,不能体现唐代冶铁业发展较快,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视角 2 宋元时期社会变革 1 . 经济变革 (1) 国家土地所有制占优势转变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优势: “ 不抑兼并 ” 的土地政策,促使租佃制的繁荣,释放了强大的社会生产力。 (2) 租庸调制转变为两税法:均田制瓦解,租庸调制开始瓦解,人丁税开始转为财产税。 (3) 商品经济的发展: “ 货币革命 ” ,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化; “ 都市化革命 ” ,坊市界限逐渐打破、草市演进为商业市镇、市民阶层壮大。 2 .社会阶层变革 朝代 唐代 北宋 南宋 精英的身份 属性 门阀 ( 出身 ) 学者 — 官员 ( 政事 ) 文人 ( 文化 ) 社会成分 世家大族 文官家族 地方精英 3. 思想文化变革 (1) 质疑汉学,重建儒学信仰体系:批判汉代儒学谶纬,回归先秦儒学,重建孔孟之道。 (2) 理学哲学化与世俗化:理学受到了佛、道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 (3) 市井文化兴起:文化重心下移,由贵族文化向庶民文化 ( 市民阶层 ) 转变;文学上从雅到俗;书法上从碑书为主到帖书为主;绘画上从宗教政治题材到风俗画兴盛。 (4) 科技发展的高峰: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及火药配方的改进和完善,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新题预测 ] 3 .唐代前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数是北方人。唐代后期进士及第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入宋以后,南方士人在政治上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在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也大都是江南人士。这些现象反映了 ( ) A .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 .程朱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C .江南政治实力比重增强 D .科举制促进社会结构变动 解析: 唐前期政治人物多是北方人,而唐后期及宋南方人增多,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文化的发展,故选 A 项;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才逐渐发展为官方哲学,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排除 B 项;材料反映了南方文化的发展,其背后原因是经济的发展,没有强调政治实力比重增强的问题,排除 C 项;材料没体现社会结构变动,排除 D 项。 答案: A 4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所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棉花由边疆传入内地 沿海港口城市日益繁荣 儒学的思辨化 解析: “ 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棉花由边疆传入内地 ”“ 沿海港口城市日益繁荣 ” 是在宋朝,故 A 、 B 两项错误; “ 儒学的思辨化 ” 是指宋明理学,故 C 项正确;表格的前三项都是宋朝的,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视角 3 唐宋元科技文化的发展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1) 科技上:宋元时期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广泛使用的成熟阶段,更是外传西方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元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2) 思想上:理学出现,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理学适应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强化的需要,实质上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3) 文学上: ① 唐代:诗歌繁荣反映了唐朝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 ② 宋代:词成为文学的主要形式,一方面反映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国家分裂,用词抒发对山河破碎、国家分裂的悲愤之情;另一方面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词的文学形式和特色更加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 ③ 元代:元曲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反映了元代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并行,统治异常黑暗的时代特征,如关汉卿借 《 窦娥冤 》 进行的呐喊、控诉等。 (4) 书画艺术: 唐代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期,人们欣赏刚劲有力的书法风格,王羲之的作品受到推崇 宋代 风俗画盛行,如张择端的 《 清明上河图 》 ,典型地反映了北宋东京繁华的景象。反映了宋代随着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出现了封建文化的高度繁荣。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文人画更加注重意境 元代 文人画成就突出,绘画作品中诗、书、画进一步密切结合而且成为普遍的风尚 [ 新题预测 ] 5 .钱穆在 《 国史大纲 》 中提道: “ 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在 ( 宋代 ) 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 ”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传统儒学注重道德品质修养 B .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C .宋代科考中刻意增加了 “ 经世致用 ” 的内容 D .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口号的社会影响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不是道德品质修养,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 “ 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 ” 得出理学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故 C 项错误;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是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6 .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这反映了宋代以来 ( ) A .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发展 B .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 C .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 D .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科举制的发展,知识分子大量进入政治领域,知识分子成为社会关注的主体,也就成为民间戏曲小说的主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戏曲小说源于生活,它鲜活灵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故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 C 项正确; A 、 B 、 D 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C 主观题素养抢分模板 ( 二 ) [ 命题聚焦 ] 为何考 ① 学术热点:从唐宋变革论到宋元变革论,寻找中国如何走向近代的轨迹; ② 依据 《 考试大纲 》 ,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传承和发扬理学思想中优秀成分和伟大精神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增强 “ 四个自信 ” ,彰显中国文化的价值。 考什么 ① 从宋到元行政制度的发展; ② 宋明理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③ 从现实角度认识宋元商品经济的发展。 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说: “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许多学者都认为: “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时代。 ” 必备 知识 ① 中央制度和地方制度的变革,行省制度的建立; ② 儒学的发展演变及宋明理学的内容、特点和影响; ③ 宋元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及海外贸易的繁盛。 [ 典例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等都日益完善和规范。书院注重明辨义利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教育以社会群众为价值主体,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课程设置以 “ 四书五经 ” 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重视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把两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求。 —— 摘编自李强 《 简论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及启示 》 材料二 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各阶层人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甲午战争失败后,维新派积极推进新式学堂的开办。维新派认为,中国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教育,为了变法,必先改革教育。从京师大学堂到各省的实业学堂、南洋公学等各教学机构纷纷成立。长沙创办的时务学堂和京师大学堂设立后,把经学、理学、掌故学等列为普通学,以高等算学、格致学、农学、矿学、商学、卫生学等实学为专门学。 ——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 《 中国近代史 》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元时期书院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发展兴盛的原因。 (2) 结合材料一、二,概括与传统书院相比,维新派开办新式教育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 变化:创办近代新式学堂;内容上增加自然科学;学校专业化趋势明显;以培养变法人才,救亡图存为目的。 影响:传播了西方文化;启迪了国人的思想;有利于推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培养了近代化人才。 [ 跟踪训练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之际,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唐宋推行的科举考试制造了一个拥有特权却居于乡间的士绅阶层。宋代以后,在大举将地方神明纳入国家祀典的同时,随着识字率的激增和文化的相对普及,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吕大钧首创 “ 吕氏乡约 ” ,后由王守仁发扬光大;朱熹等理学家则开始将宗族制度庶民化。迨至明后期,里甲制度崩坏,就由乡约、保甲承担了村落治安职能。清代的里甲、保甲、乡地、宗族、包税人则承担催征赋税的职能,基层自治功能被明清时期勃兴的宗族等各种社会组织分担。 —— 摘编自蒋楠 《 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 》 等 材料二 传统英国乡村治理,其实质是以庄园为核心的生产活动的安排问题和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 内部的社会关系调节问题。贵族阶级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将部分司法权和行政权转移到庄园中,以庄园法庭为载体,有效地维护着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 …… 庄园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历史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英国土地私有产权的形成,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英国政治变迁具有精英斗争的特征;庄园制度也衍生出了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 —— 摘编自朱可心 《 庄园制传统与英国乡村治理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唐宋至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英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做法,并分析其影响。 解析: 第 (1) 问中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进行归纳,考生需要从政府、士绅、儒家思想等方面进行作答。根据材料 “ 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 ”“ 唐宋推行的科举考试制造了一个拥有特权却居于乡间的士绅阶层 ”“ 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 ”“ 乡约、保甲承担了村落治安职能 ”“ 承担催征赋税的职能 ”“ 吕大钧首创 ‘ 吕氏乡约 ’ ,后由王守仁发扬光大;朱熹等理学家则开始将宗族制度庶民化 ”“ 基层自治功能被明清时期勃兴的宗族等各种社会组织分担 ” 归纳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可以根据所 学知识进行回答,从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士绅阶层兴起、文化的繁荣兴盛、宗法制度庶民化和乡村族权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回答。第 (2) 问中第一小问,由材料 “ 实质是以庄园为核心的生产活动的安排问题和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调节问题 ” 可以看出其主要做法是处理好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第二小问,由省略号后面的内容可概括得出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精英政治的特征,英国形成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另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近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 答案: (1) 特 点:由官方主导向官绅结合发展 ( 或乡村治理的力量向多元化发展 ) ;士绅发挥较大作用;中央的权力逐步延伸到乡村;弥补国家管理体制的不足 ( 或维护社会稳定和征发赋税;是官方机构的有益补充 ) ;乡规民约进一步发展;基层治理与宗族管理紧密结合;儒家伦理 ( 理学 / 心学亦可 ) 不断渗入乡村治理;是自然形成的自治状态。 原因:稳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科举制的推行,促使士绅阶层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儒学的发展和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宗法制度庶民化和乡村族权的发展;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行政管理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国家赋税制度的调整。 (2) 主要做法:处理好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 影响: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英国近代政治具有精英政治的特征;使得英国形成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为近代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 精准练题 • 高分突破 点击进入 wor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