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松江区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松江区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高三历史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 ‎2020.01‎ 一、选择题 ‎1.下列资料中能够作为研究原始农耕的一手材料是 A. 姜寨遗址中的磨制石器 B. 魏国墓葬中的铁制农具 C. 殷墟遗址中的青铜器具 D. 秦砖汉瓦中的画像石刻 ‎【答案】A ‎【解析】‎ ‎【详解】原始农耕开始于新石器时代,而姜寨遗址中的磨制石器是新石器的显著特点,A正确;铁器是传统农业的特点,B不符题意;原始农耕的主要工具是木器、石器、而青铜农具极少,C错误;秦汉时期是传统农业时期,D错误。‎ ‎2.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这一时间可以表述为 A. 公元前2世纪前期 B. 公元前2世纪后期 C. 公元前3世纪前期 D. 公元前3世纪后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公元前202年这一时间可以表述为公元前3世纪后期,D正确;A、B、C均表述错误。‎ ‎3.秦王朝改分封制为郡县制,西汉为加强对地方的监督,设置 A. 御史大夫 B. 刺史 C. 参知政事 D. 军机大臣 ‎【答案】B ‎【解析】‎ ‎【详解】西汉为加强对地方的监督,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每州设置刺史一名负责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B正确;御史大夫是设立于中央负责监察百官的官员,A错误;参知政事是北宋负责行政的中央官员,C错误;军机大臣设立于清代的中央,D错误。‎ ‎4.上海地区在三国并立时期处于哪一政权的辖地?‎ A. 魏 B. 蜀 C. 吴 D. 北魏 - 13 -‎ ‎【答案】C ‎【解析】‎ ‎【详解】上海地区在三国并立时期处于“东吴”政权的辖地,C正确;曹魏是统治黄河流域的政权,A错误;蜀汉位于成都地区,B错误;北魏是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D错误。‎ ‎5.白居易27岁中进士时有“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诗句,其“题名”得益于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军功授爵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白居易是唐朝的著名诗人,其通过科举制中了进士,D正确;A是先秦的选官制度,排除;B是汉代的选官制度,B错误;C是秦朝的选官制度,排除。‎ ‎6.下面是两宋时期某著作内容统计,据此判断此书为 A. 《梦溪笔谈》 B. 《古今图书集成》 C. 《四库全书》 D. 《几何原本》‎ ‎【答案】A ‎【解析】‎ ‎【详解】《梦溪笔谈》是北宋时期沈括所著,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A正确;B、C成书于清代,排除;《几何原本》是经传教士引进中国,故D错误;‎ ‎7.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与宋并列对峙时期,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是 A. 丝路贸易 B. 朝贡贸易 C. 榷场贸易 D. 殖民贸易 ‎【答案】C - 13 -‎ ‎【解析】‎ ‎【详解】此时期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是在边境设立的榷场,是邻国间互市的市场,C正确;A、B、D均是与外国(我国境外)进行的正当或不正当的贸易,排除。‎ ‎8.“小小的三棱镜、时钟和地图竟成为藉以敲破中国森严的思想堡垒的法宝”,这得益于 A. 遣唐使 B. 粟特人 C. 传教士 D. 留学生 ‎【答案】C ‎【解析】‎ ‎【详解】16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使天主教的势力在欧洲逐渐缩小,他们转而向东方传教,材料反映的就是其传教中采用的手段,C正确;遣唐使是唐朝时期日本和朝鲜政府派往唐朝的使者,A错误;粟特人是前6--前4世纪波斯帝国的居民,B与材料无关;中国历史上的留学生开始于洋务运动,D与材料无关。‎ ‎9.元朝经略台湾的举措是 A. 设宣政院 B. 派郑氏收复台湾 C. 设台湾府 D. 设立澎湖巡检司 ‎【答案】D ‎【解析】‎ ‎【详解】元朝经略台湾的举措是设澎湖巡检司,D正确;A是针对西藏的举措,排除;B、C均发生于清朝,排除。‎ ‎10.“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该条款出自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C正确;A、B、D与材料不符。‎ ‎11.下面法国《时事画报》刊登的漫画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现象?‎ - 13 -‎ A. 五口通商 B. 租界设立 C. 瓜分狂潮 D. 门户开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图片中文字“中国之险象”及图中寓意可知,中国面临被瓜分形势,C正确;材料中不能看到五口通商、租界的设立、门户开放等信息,故A、B、D与材料无关。‎ ‎12.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处应为 A. 克里米亚战争 B. 培里叩关 C. 珍珠港事件 D. 中途岛海战 ‎【答案】B ‎【解析】‎ - 13 -‎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日本明治维修的背景是1853年美国军舰扣关,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民族危机严重,B正确;克里米亚战争是英法与俄国为争夺土耳其的克里米亚而爆发的战争,A与材料无关;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C与材料无关;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双方之间的海战,D与材料无关。‎ ‎13.20世纪初的国际政治中,最突出的现象是 A. 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B. 列强发展的不平衡与冲突 C. 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D. 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列强之间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斗争,故B正确;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于17世纪,故 A与材料无关;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C错误;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D错误。‎ ‎14.一战后,在列强的争吵与妥协中达成的重建欧洲政治秩序的重要条约是 A. 《凡尔赛和约》 B. 《五国海军协定》‎ C. 《慕尼黑协定》 D. 《九国公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在列强的争吵与妥协中达成的重建欧洲政治秩序的重要条约,A正确;《五国海军协定》是华盛顿会议中签订,规定了美、英、日、法、意各自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故B与材料无关;《慕尼黑协定》是二战前英法德意四国签订,以牺牲捷克利益为代价的慕尼黑阴谋,C与材料无关;《九国公约》是华盛顿会议中签订,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D错误。‎ ‎15.如图徽章最早诞生于 - 13 -‎ A. 土地革命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 北洋军阀时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苏瑞金成立,A正确;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党没有独立的政权,B错误;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政权是人民民主政权,C与材料无关;北洋军阀的最后统治结束于1928年底,故D与材料无关。‎ ‎16.在美国人民评选的“最受欢迎的总统”中,罗斯福常名列前茅,原因之一是他 A 领导美国独立 B. 引导美国走出经济危机 C. 维护联邦统一 D. 倡议成立国际联盟 ‎【答案】B ‎【解析】‎ ‎【详解】罗斯福新政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故B正确;A是华盛顿,排除;C是林肯,排除;D是威尔逊,排除。‎ ‎17.日军某部《战斗详报》载:12月13日(1937年),“根据旅团部命令,俘虏全部杀掉,其方法可以十几名为一组枪杀。”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卢沟桥事变 B. 八一三事变 C. 南京大屠杀 D. 九一八事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1937年12月的南京大屠杀,C正确;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A排除;八一三事变是日本侵略上海,B错误;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东北,D错误。‎ ‎18.下面宣传画中的欧洲人民正期待着来自美国的货物,这一援助来自于 - 13 -‎ A 富尔敦演说 B.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马歇尔计划 D. 莫洛托夫计划 ‎【答案】C ‎【解析】‎ ‎【详解】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援助欧洲计划,故C正确;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发出了冷战信号,A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B与材料无关;莫洛托夫计划是1947年针对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为防止东欧的“离苏倾向”,加强与东欧经济联系,援助东欧发展经济而与东欧各国签订的经济协议总称,D与材料无关。‎ ‎19.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呼吁:“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当时新中国 A. 初登国际舞台 B. 恢复联合国席位 C. 加入世贸组织 D.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A ‎【解析】‎ ‎【详解】1955年的亚非会议上周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A符合题意;B、C、D与材料无关。‎ ‎20.画面中的英国正在意图脱离的国际组织是 - 13 -‎ A. 联合国 B. 欧盟 C. 北约 D. WTO ‎【答案】B ‎【解析】‎ ‎【详解】画面中的旗帜是欧盟的会旗,故英国正在意图脱离的国际组织是欧盟,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 二、综合分析题 ‎21.思想引领时代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根据提示,将下列选项填入时间轴。(填写字母)‎ A马克思B魏源C董仲舒D孔子E陈独秀F严复G伏尔泰H马丁·路德 ‎【答案】①是孔子(D);②是董仲舒(C);③是马丁路德(H);④是伏尔泰(G);⑤是魏源(B);⑥是马克思(A);⑦是严复(F)宣传;⑧是陈独秀(E)。‎ ‎【解析】‎ - 13 -‎ ‎【详解】①据材料“仁者,爱人”可知,是孔子(D);②据材料“大一统……”可知,是董仲舒(C);③据材料“信仰得救”可知,是马丁路德(H);④据材料“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可知,是伏尔泰(G);⑤据材料“师夷长技以制夷”可知,是魏源(B)的主张;⑥据材料“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可知,是马克思(A);⑦据材料“非新无以为进……”可知,是严复(F)宣传的进化论;⑧据材料“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要动力”可知,是新文化运动中的陈独秀(E)。‎ ‎22.工业化进程中英国工人状况。不同类型的史料具有不同的史学价值,同时还可以传递出不同的历史信息。根据研究主题运用史料论证问题是史学素养的重要体现。‎ 材料一 ‎ 材料二 ‎ - 13 -‎ 材料三 ‎ 英国内政部对1805~1842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因犯罪被捕人数统计 ‎——转引自《工业化时期英国的犯罪问题及其治理探析》‎ 材料四 ‎ - 13 -‎ 工业革命时期的童工(视频)‎ 材料五 必须为男女两性儿童安排分别的宿舍,并有足够数量的床铺。决不允许超过12小时的最高限度,吃饭时间不计在内。工作决不允许延长到晚上九时以后,亦不得在早上六时以前开始。‎ ‎——摘自《1802年英国工厂法》‎ 材料六 漫步全城,工厂一间接着一间,那里成千上万的工人在机器震耳的隆隆声中,一年到头日夜都在机械地开动着这庞然大物的机器男人、女人、小孩在潮湿的空气中蠕动。他们的衣服都很肮脏,许多孩子都是光着脚;面目瘦削而带愁容;多么阴森的街啊。‎ ‎——1860年代法国文学家泰恩旅英时的所见 问题 ‎(1)如果你要研究“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这一问题,上述材料中,你将优先选择哪三则材料,说明理由。‎ ‎(2)请找出上述材料中与研究“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的两则材料,并说明理由。‎ ‎(3)请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问题的看法。‎ ‎【答案】(1)材料:研究“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这一问题,我要选择的三则材料是材料一,材料四,材料六。理由:因为材料一、反映了工业化背景下工人的工资水平;材料四反映了工业化中童工的使用;材料六进一步反映了工人工作的恶劣环境。‎ - 13 -‎ ‎(2)材料:与研究“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的两则材料是材料二和材料三。理由:因为材料二是英国人口统计表;而材料三是英国内政部对1805~1842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因犯罪被捕人数统计,与英国工人状况无关。‎ ‎(3)工业化进程一方面是社会的进步,是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与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相比,工人阶级的工资提高幅度不是很不大,且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工业化是以牺牲工人的健康和利益为代价;对童工的使用,极大地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解析】‎ ‎【详解】(1)材料:据材料研究“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信息可知,应选择的三则材料分别是材料一,材料四,材料六。理由:据材料分析可知,三则材料都反映了工业化背景下工人的状况,如工资水平、工作环境等。‎ ‎(2)材料:据材料与研究“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的两则材料是材料二和材料三。理由:据材料分析可知,因为两则材料都与“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无关。‎ ‎(3)结合所学可从工业化进程一方面是社会的进步、是生产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与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相比、工人阶级的工资提高幅度不是很不大、且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工业化是以牺牲工人的健康和利益为代价、对童工的使用、极大地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等方面回答。‎ ‎ ‎ - 13 -‎ ‎ ‎ - 1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