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邻水实验学校高2017级2019年春季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1.5/每题,共32题48分) 1. “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曾有助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兴起;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与人文学术的发展。” 材料最能说明宗教改革( ) A.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B.强化了上帝和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实现了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D.促进了民族文化与教育事业的进步 2.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德行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行。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德行的根据在于“良知”,良知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以下评述准确的是( ) A.都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 B.都坚持德行在政治活动中的关键性 C.都遵循逻辑在理论体系中的建构性 D.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3.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4. “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唯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5. 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名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 这里"抗议"是指( ) A.抗议《圣经》的权威 B.抗议国王的权威 C.抗议天主教会的权威 D.抗议贵族的权威 7.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了( ) A.奴役与贫困是伴随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B.专制统治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C.争夺食物是人类冲突的重要原因 D.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8. 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到:“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 这一思想反映了( ) A.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B.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说 C.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 D.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 9.当代世界知名法学家伯尔曼这样评价路德改革的意义:“在路德主义获得成功的地方,教会逐渐地被作为无形的、无政治意义的和无法律意义的东西;仅有的主权和法律(政治意义上的)是世俗王国或公国的主权和法律。”这一意义的进一步影响是( ) A.摧毁了宗教神学对西欧人民的精神统治 B.有利于欧洲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C.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以法维护自身权益 D.使宗教改革得到德意志境内王公的支持 10. 卢梭和洛克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 在下列洛克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卢梭的主张不同的是( ) A.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B.国家源于社会契约 C.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 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11. 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12.《人体结构》是创立近代解剖学的尼德兰外科医生维萨留斯于1543年写成的著作,书中附有大量插图,对于研究人骨、脉、脑及内脏等贡献很大,为后来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进行血液循环研究打下了基础。天主教会认为他的研究成果“大逆不道”,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宣判他死刑。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维萨留斯的研究有利于人类自我认识 B.封建教会束缚了生物学研究的发展 C.《人体结构》使神创世说受到致命打击 D.科学发展有力地打击了宗教神学观 13. 英国学者怀特海伦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 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14.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成就 基础研究年份(A) 应用研究年份(B) 生产推广年份(C) A-B年差 B-C年差 A-C年差 蒸汽机 1687 1711 1776 24 65 89 发电机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计算机 1936 1946 1946 10 0 10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15. “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 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16.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17. 1925年1月,《纽约时报》刊文认为:“在欧洲,电影起了异乎寻常的作用。伦敦现在很多流行的外国话来自银幕。巴黎也处在美国故事片的严重包围之中。”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美国利用电影对欧洲进行文化渗透 B.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业中一直占据领导地位 C.电影成为欧洲社会的主要娱乐方式 D.电影是传播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 18. 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 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 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 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 19.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 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B.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 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 D.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 20. 卢卡契在评论19世纪某一作家时认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尽管他有那些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他依然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所产生的矛盾,并忠实地描述他们。” 由此判断,这一评论所指的作家是( ) A.莎士比亚 B.巴尔扎克 C.拜伦 D.薄伽丘 21. 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该片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这反映出电视艺术( ) ①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 ②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③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④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导致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日益尖锐的根源是( ) A.政治上权力的不平等 B.经济上平民处于受剥削地位 C.平民易因债务问题沦为奴隶 D.贵族政治专权与经济压榨 23. “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 下列各项,能够准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24. 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25.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入农业 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 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 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 26. 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迁都咸阳 D.按军功授爵 27. 商鞅变法时期,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基本要领。 下列能够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②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③推行连坐法 ④焚烧诗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8. 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车裂之刑,但秦国“卒行其法”。 这说明( ) ①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 ②商鞅变法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③变法并没有取得成功 ④商鞅实行严苛的法律,自食其果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9. 北魏大臣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的问题 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30. 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 此制度的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社会现象是( ) A.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 C.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 31. 梁启超评价我国古代一位改革家的改革时说:他推行的一些措施与近代西方的一些方法极其类似。其中某项措施“颇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某项措施“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他评价的是( ) 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庆历新政 D.王安石变法 32. 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 A.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B.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C.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 D.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 二、材料题(58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中美关系 20世纪初 美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与美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 解放战争时期 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集团打内战,与国民政府签订 《中美友好通商条约》。 20世纪50、60 年代 中美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1972年 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上海公报》。 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 20世纪80年代 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活跃,然而,中美关系在这一时期并非风平浪静,双方在台湾、贸易、知识产权和其它一些问题上斗争不断。 20世纪90年代 在90年代的初期、中期和末期,中美关系又经历了三次大落大起,但依然在跌宕起伏中稳步向前。 ——摘编自陶文钊著 《中美关系史》等 材料展示了20 世纪中美关系发展历程,蕴含了发展外交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以前,史书大都私家著作,而典籍掌故,藏于秘府,私人很难参阅,修一代之史却需要参阅大量的资料。私家修史容易触犯统治者的禁忌和利害。唐太宗认识到只有政府控制修史,才能统一思想,扫除分裂割据的历史痕迹,多次劝诫大臣“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把前代兴衰作为经验教训,因而格外重视修史。唐太宗于贞观三年(629年)开始设立史馆,指定专人编修前代和本朝国史,并由宰相任监修,负责领导,又别调他官兼任纂修,下设修撰、司直,从事编纂工作,号曰史官。从此,纪传体正史的编纂大权由政府掌握。 “二十四史”中,有八部修成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唐以后各朝沿袭此制,连续修史,使我国得以保存较为完整的史料。而宰相监修制度使史学更多向政治靠拢,由于政治压力或个人的喜好,史官秉笔直书的原则往往受到挑战。 ——摘编自白寿彝 《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太宗修史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修史制度改革的作用。 邻水实验学校2019年春高二(下)第一阶段检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5每题,共48分) 1. ADCDC 6. CDCBA 11. CCDBC 16.CDBAB 21. ADDBD 26.DAABA 31.DC 二、材料题(25+12+15,共52分) 33.(25分) 1(10分).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 2(15分).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 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35.(12分) 等级 观点 论证 表述 第一等 论点正确,能辩证认识问题 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密切 思路清晰、表达确切 第二等 论点基本正确,认识不够全面 史实基本准确,史论结合不够密切 有基本思路,表达不够确切 第三等 论点不准确,认识模糊 未能结合史实,仅列举部分史实 缺乏条理性,表达欠通顺 示例 启示:中美关系的变化受国家利益的影响。19 世纪末,美国为谋求在中国的利益,提出“门户开放”的政策,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1941 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日本成为中美两国的共同敌人,中美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美国在经济、军事上大力援助中国,并在国际事务中扶持中国,提高中国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中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分歧而尖锐对抗。20 世纪世纪60~70 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中美两国为对抗苏联的压力,两国关系解冻,并逐渐走向正常化。综上所述,近代以来因不同时期国家利益影响,中美两国调整政策,使两国关系呈现时好时坏的发展特征。 解析: 36(15分). 1.(7分)原因:私家修史存在严重不足;政府力图以控制史书修纂来控制思想;为了总结前代统治经验 2.(8分)作用:有利于保存古文献,推动了史学发展;有利于加强对思想文化控制;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后世的修史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秉笔直书的原则受到挑战,影响史书的真实客观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