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常州市礼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常州市礼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常州市礼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第Ⅰ卷客观题 一、选择题 ‎1.甲骨文有以形表意的特征。图中的“城”字中间的方形小框,表示城四周的城墙,表示城楼,为士兵守护之意;“邦”字下边的“田”字,代指疆域土地,上半部分的象形符号,是标示疆界范围的界标。从这两个字的结构和含义可以看出,“城邦”的含义和主要功能是 A. 具有对外防御能力的军事基地 B. 强化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中心 C. 一定区域范围内统治管理中心 D. 土地和军队是国家财富的来源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的解释可以得出城邦为政治中心,在中国古代城市大多首先是以政治或者军事中心的职能为主,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功能才逐渐增加,故C正确,B错误;A不是对材料的全面解读,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 ‎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这表明孟子 A. 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 B. 主张良知良能是人的本性 C. 以儒家伦理道德纲常约束社会 D. 将儒家思想哲学化体系化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孟子认为:人不用学习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良知.两三岁的小孩子没有不知道亲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长的,这表明孟子强调良知良能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仁政的内容;C 选项错误,材料叙述的是人的本性,没有涉及纲常伦理及其对社会的约束作用;D选项错误,将儒家思想哲学化、体系化的是宋明理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 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C.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答案】D ‎【解析】‎ 依据题干对“史实”“史论”“史识”概念的解释分析选项可知,A选项叙述的是历史事实,是“史实”而非“史识”,A选项错误;B选项叙述的是历史事实,是“史实”而非“史识”,B选项错误;C选项叙述的是对郡县制的评价,是“史论”而非“史识”,C选项错误;D选项叙述的内容是以科学史观为指导,分析郡县制度大量的史实,得出的科学结论,即科举制是怎样的制度,属于“史识”,因此D选项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理解“史实”“史论”“史识”三大史学要素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四个选项的内容,辨析他们所属的类型,得出正确答案。‎ ‎4.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D.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社会向学风气,提升社会文化水平,C选项符合题意;科举制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A选项排除;科举制下选拔的官员道德水平不一定高,B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5.近代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衡恪先生在论及中国古代某一画派时,认为该画派的风格是“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A. 山水画 B. 花鸟画 C. 人物画 D. 文人画 ‎【答案】D ‎【解析】‎ 山水画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强调的是绘画内容,与材料“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不符,故A项错误;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成为花鸟画,同样强调绘画的内容,故B项错误;人物画是绘画的一种,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亦在强调绘画内容,故C项错误;文人画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与材料“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相符,故D项正确。‎ ‎【点睛】解题的关键“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6.《南京条约》签订后,清廷谕旨由两广总督兼管理各国通商事务钦差大臣,避免与西方使节直接打交道,将对外关系的范围局限于贸易。这反映了 A. 中国外交逐渐趋于近代化 B. 清政府拘泥于天朝上国思想 C. 外国侵犯中国的外交主权 D. 清政府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 ‎【答案】B ‎【解析】‎ 晚清时期将外交赋予地方办理,显然是不想和外国直接交接,体现出清政府拘泥于天朝上国思想,故B项正确;此时的外交不仅正式的机构没有,外交的事务局限于贸易,不能说是外交的近代化,故A项错误;外交的主权并没有受到侵犯,故C项错误;此时清政府并不是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故D项错误。‎ ‎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转折;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显示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孙中山割辫表明了坚持改良主义的立场 B. 黎元洪割辫体现了其人坚持革命的倾向 C. 袁世凯割辫反映了民主科学已深入人心 D. 三人割辫折射了近代民主革命成为潮流 ‎【答案】D ‎【解析】‎ 辛亥革命时期的割辫体现出的是革命的精神,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割辫都折射了近代民主革命成为潮流,D正确;孙中山割辫表明了革命的立场,A错误;黎元洪属于旧官僚,显然不倾向于革命,割鞭子显然是处于无奈,B错误;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口号,袁世凯割辫是欺骗革命的需要,C错误。‎ ‎8.胡兰成《山河岁月》评述:“五四时代是各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A. 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B. 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C.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和北伐革命军成为社会的主要领导力量,即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五四运动后,国家政权仍然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国家政权的性质没有改变;C选项错误,五四运动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D选项错误,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是被北洋军阀的统治所破坏,不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革命目标是一致的。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9.美国学者费正清曾说:“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在他看来,这一事件 ‎①人民革命政权替代了反动的封建政权 ‎②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③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在当时没有被西方世界认识 ‎④新中国的建立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美国学者对1949年及之后中国社会变革的评价中,强调了“牵涉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之大,并且“最少为外人所知”,再结合所学可知,这一事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故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指出政权变化及性质,也没有给予中国革命正面、积极评价,①②说法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CD三个是错误的。‎ ‎10.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A. 《双十协定》 B. 《共同纲领》‎ C.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论十大关系》‎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是以最广泛地召集全国各党派、各民族、各地区、各领域人员代表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研究确定的,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大可能地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心愿,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双十协定》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重庆谈判时签署的,公布不久后就被蒋介石公开撕毁,与材料信息不符;C选项错误,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也不能说得到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D选项错误,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建设道路的任务,也不能说得到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1.“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类国家的代表人物。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再被同一阵营国家拖入与美国的战争。”新中国在该会议上 A. 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 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 C. 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 D. 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周恩来”“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该会议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故C项正确。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故AD项错误。“求同存异”提出于1955年万隆会议中提出,故B项错误。‎ ‎12.中共在某次会议上指出:“我们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对该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A. 会议确立的路线正确并坚持下来 B. 会议召开时已提前完成一五计划 C. 会议是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会议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方针 ‎【答案】C ‎【解析】‎ ‎“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应该发生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候,故应该指的是1956年,结合所学这一年召开了党的八大,故选C;八大确立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却没有坚持下去,后来被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取代了,故A不符合史实;一五计划完成于1957年,故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而不是中共八大,故D也不符合题意。‎ 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这一题考查的是对中共八大这一概念的全方位解读。‎ ‎13.习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指出:“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合作取代争斗、以双赢取代零和,两岸关系才能行稳致远。”实现两岸关系“行稳致远”的政治基础是 A. “和平统一”方针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一国两制”构想 D. 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习总书记对两岸关系的讲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是一个中国的原则,故D正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方针,排除AC;政治协商制度指我国的政党制度,与两岸关系发展无关,排除B。‎ ‎14.1981年,江苏省对地、市、县实行了财政包干,工交企业以落实财政任务为目标,广泛推行各种形式经济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在全省面上推开。这一举措 A. 标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 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起点 C. 直接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社会面貌 D. 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推行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1984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不符合题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起点,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对城市企业的改革,不能直接改变农村的经济社会面貌,故C不符合题意;1981年,江苏省对城市工交企业的改革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推行,故D符合题意。‎ ‎15.“在政治上和法律上,人人可以平等,平等的基础是存在的,而在现实经济生活这一领域内,平等的基础,即每个人占有的社会资源因为总体资源的稀缺,而不可以真正建立起来”,上述材料最有可能表达的是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 A. 伏尔泰 B. 卢梭 C. 孟德斯鸠 D. 西塞罗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在政治和法律上,人人可以平等,但在经济领域“人人平等”不可能真正建立。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伏尔泰认为自然赋予人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但他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符合题意,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卢梭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追求财产与等级的大致平等;C选项错误,孟德斯鸠的观点主要为三权分立学说,其认为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与材料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西塞罗是古罗马法学家,被誉为“自然法之父”,其观点体现为人生而平等,并未涉及经济财产领域人可以不平等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6.‎ ‎ 法国史学家波米昂说过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历史事件中符合这种“革命”定义的有( )‎ ‎①辛亥革命 ②十月革命 ③工业革命 ④邓小平改革开放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中很显然只有③工业革命和④邓小平改革开放符合“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的特征。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邓小平改革开放 ‎17.列宁曾说:“我们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在世界上,我们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让制或租借制 B. 通过指令计划管理经济 C.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D. 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答案】A ‎【解析】‎ ‎“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是指新经济政策中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政策,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对于部分企业实行租让或者租赁的措施,A正确;指令计划管理经济是斯大林模式的特点,B错误;C是赫鲁晓夫改革措施;D是斯大林模式经济措施特点。‎ ‎18.美国传统的“自由”的概念,在罗斯福时期发生了改变,罗斯福在有名的就职演说中把旧“四大自由”改成了新“四大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罗斯福以下新政措施中,属于“免于匮乏的自由”的是 A. 通过《紧急银行法》‎ B. 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农产品市场 C. 成立工业复兴署执行《全国工业复兴发》‎ D. 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经济危机造成的物资“匮乏”美国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进行大规模社会救济,属于“免于匮乏的自由”,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紧急银行法》属于恢复银行的信用,和“免于匮乏的自由”无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农产品市场属于减少农业生产,和“免于匮乏的自由”无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成立工业复兴署执行《全国工业复兴发》属于新政的核心内容,也和“免于匮乏的自由”无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9.下表为经济互助委员会章程(宗旨)的演变概况(节选).由此可知该组织 时间 章程(宗旨)‎ ‎1959年 在“国际分工”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全面的经济合作”‎ ‎1962年 首次对欧洲以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1988年 与欧洲共同体签署联合声明,双方互相承认,并正式建立关系 ‎1991年 成立以市场原则为基础的开放型“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以取代目前的经互会 A. 符合苏联与东欧经济发展规律 B. 推动了社会主义阵营不断扩大 C. 后期的政治意识形态逐渐弱化 D. 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产物 ‎【答案】C ‎【解析】‎ 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为针对美国实行的马歇尔计划而建立的经济组织,“符合苏联与东欧经济发展规律”说法错误,排除A项;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后,社会主义阵营没有扩大,排除B项;据材料可以知道1988年经济互助委员会与欧洲共同体建立关系,可见“后期的政治意识形态逐渐弱化”,故C项正确;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变迁反映了美苏“冷战”,“经济全球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20.法国艺术家雅克·德比奇在《西方艺术史》中说:“它标志着与往西一切想法的彻底决裂。它宣告了人和个性先于一切的地位,它的强烈的感觉、激情和想象,回答了冷库的理性王国。”下列作品与“它”风格一致的是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人们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并寻求新的精神寄托,材料“强烈的感觉、激情和想象,回答了冷酷的理性王国”说明是浪漫主义,《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绘画,A正确;B是现实主义;C是印象主义;D是现代主义。‎ ‎【点睛】浪漫主义回避现实,用美好的憧憬代替现实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则直面现实,对现实社会的弊端展开猛烈的揭露和批判;现代主义文学反映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 第Ⅱ卷客观题 二、材料题 ‎21.儒家学说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两千多年历史中,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吸收其他思想,以适应时代需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同义)也。”“夫仁谊(同义)礼知(同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 ‎——南宋孝宗《佛祖统纪》卷48‎ 材料四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卷七 材料五 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从而为他的“民本意识”突破儒家“民本思想”提供了社会基础。从李贽生存的地理环境来看,当时李贽生活在比较繁华的贸易港口泉州,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在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具反叛精神,富有战斗性。‎ ‎——肖国华《李贽的儒家情结》‎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及其地位。‎ ‎(3)宋代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依据材料三和四,说明宋代儒学发展的特点。‎ ‎(4)依据材料五,指出李贽思想的进步之处和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答案】(1)儒家学说不符合先秦社会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的需求,影响力较小,但儒家主张“仁”“礼”,有利于社会稳定。‎ ‎(2)特点:董仲舒新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等多学派的思想(或外儒内法);具有神学倾向(或神化君权)。地位:董仲舒新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3)特点: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儒家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4)进步之处: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 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西学东渐局面的出现 ‎【解析】‎ ‎(1)原因:依据材料一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社会环境,并未受到重视,影响力较小,但儒家主张“仁”“礼”,有利于社会稳定,所以后来逐渐流行开来。‎ ‎(2)特点:依据材料二中“……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正法度之宜”。”等信息结合所学从融合道家和法家等学派的思想、神化王权等角度概括指出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地位: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新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3)特点:依据材料三中“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及材料四中“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等信息结合所学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和思辨化、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儒家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等方面说明宋代儒学发展的特点。‎ ‎(4)进步之处:依据材料五中“李贽在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下,他的思想也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信息可知,李贽思想的进步之处是有了初步的民主意识。‎ 社会背景:依据材料五中“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要求政治上的地位,于是出现了精神上的反叛”、“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通过这一窗口传播进来”等信息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和西学东渐的影响等方面指出李贽进步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这部书籍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 ‎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关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君主专制制度在明清时期逐渐走向衰落,思想家们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探索与发展的历程,结合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对这一历程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结论正确)‎ ‎【答案】结论:反君主专制思想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论证:由于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明朝的衰亡,明末清初思想界的活跃, 黄宗羲开始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受时代的局限,黄宗羲只是在原有制度内寻求限制君权,提出皇权需要宰相制度补救,应以学校为议政和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以限制君权、弥补君主专制的弊端。‎ 由于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亡国灭种的现实威胁。康有为试图以维新改良的方式改变传统专制政体,提出建立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由于维新变法运动失败,《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孙中山致力于通过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提出以三民主义为武器,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争取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解析】‎ 根据材料“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有识之士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批判不断深入的过程。黄宗羲是明清时期启蒙思想家,他批判君主专制,提出皇权需要宰相制度补救,应以学校为议政和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以限制君权、弥补君主专制的弊端,这是是中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方面的体现;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康梁等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学校西方先进政治制度的必要性,试图以维新改良的方式改变传统专制政体,提出建立君主立宪;维新变法失败的教训就是改良变法在中国行不通,孙中山致力于通过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提出以三民主义为武器,争取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摘自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材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三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术语。从魏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到郑观应《盛世危言》中的“西学篇”,到20世纪初编著的《新学书目提要》,流行术语的演变,最能折射出社会心理的演变。‎ ‎——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3)据材料三,近代以来人们对西学的称呼经历了怎样的演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演变折射出怎样的社会心理变迁?‎ ‎【答案】(1)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或内忧外患,危机日重)。‎ 主要目的:革新图存;舆论宣传,唤醒民众。‎ ‎(2)洋气:西方式生活时尚。‎ 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于发展;西方文化的影响。‎ ‎(3)称呼演变:夷学——西学——新学。‎ 社会心理变迁:从对西学的鄙视、偏见到对西学的认同再到对西学的褒扬。‎ ‎【解析】‎ ‎(1)题目要求“据材料一”回答。原因:由材料一中的“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可以得出原因有: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或内忧外患,危机日重)。‎ 主要目的:由材料一中的“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革新图存;舆论宣传,唤醒民众。‎ ‎(2)洋气:由材料二中“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可以得出人们追求西方式生活时尚。原因: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可从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和思想文化的传入导致中国民众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角度分析,即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于发展;西方文化的影响。‎ ‎(3)称呼演变:题目要求“据材料三”回答,由材料三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西学篇”“《新学书目提要》”可以得出其称呼变化为:夷学——西学——新学。‎ 社会心理变迁: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所学中国近代对西学称呼的变化之背景可知,夷学——西学——新学反映了近代中国人们从对西学的鄙视、偏见到对西学的认同再到对西学的褒扬。‎ 点睛:从设问角度看,主观题的审题应该包括四部分:一是答题依据,也就是答案来源于哪里,这一题涉及到了两种,即“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与“根据材料”,这为考生提供了思考答案的来源;二是答题要求,这一题里有“概括”、“指出”、“分析”等要求;三是答题内容,这一题涉及到了“原因”、“评价”、“特点”、“原因”等;四是答题条件,即修饰答题内容的部分。这些方面明确了,才可以算审题清楚明确了。‎ ‎24.贸易自由化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业优势,英国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它率先采用取消贸易限制的办法来扩大国外市场,也就是用取消别国产品输入英国的限制,来换取别国取消对英国产品的限制。自由贸易成为英国的国策。“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 ‎——《大国崛起》‎ 材料二 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三 《二战后自由贸易发展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47年 美、中等国签署关贸总协定 ‎1989年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1993年 欧洲联盟成立 ‎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诞生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诞生 材料四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极力推行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开辟国际贸易市场,发动了一场被经济学家称之为“取消全球经济管制的运动”,实际上是向全世界推销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现在世界上存在着“市场经济化”、“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三大潮流。美国是这些潮流的倡导者。‎ ‎——马少茹《全球化进程与中国社会发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真实意图。并简要分析其对英国及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析此时期世界市场扩大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市场扩大的最重要的因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趋势并简析其原因。‎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倡导者?‎ ‎【答案】(1)依仗自身工业优势,扩大世界市场,确立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垄断地位。‎ 影响:对英国: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对世界: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客观上推动了被殖民国家和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2)影响:英国失去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新格局形成;世界贸易均衡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 ‎(3)体系化、制度化、区域化、全球化。‎ 原因:吸取经济大危机和世界大战引发的经济秩序混乱的教训;二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4)原因:美国在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占主导地位;美国主导世界经济运行规则的制定 ‎【解析】‎ ‎(1)真实意图:依据材料一中“利用自身首屈一指的工业优势……它率先采用取消贸易限制的办法来扩大国外市场……自由贸易成为英国的国策。‘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信息结合所学即可概括得出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真实意图。‎ 影响:依据材料一中“‘英国制造’从此在更大的世界市场里长驱直入。”信息结合所学从英国“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地位的确立、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客观上推动了被殖民国家和地区的近代化进程等方面说明其对英国及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2)影响:依据材料二中“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等信息可分析得出此时期世界市场扩大带来的影响。‎ 因素:依据材料二中“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世界市场扩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3)趋势:依据材料三中“美、中等国签署关贸总协定”、“亚太经合组织成立”、“欧洲联盟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诞生”、“世界贸易组织诞生”等信息结合所学从体系化、制度化、区域化、全球化等方面概括二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趋势。‎ 原因:结合所学从吸收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的教训、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组织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等方面简析其原因。‎ ‎(4)原因:依据材料四中“……向全世界推销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信息结合所学从美国在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主导地位、主导世界经济运行规则的制定等方面分析美国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倡导者的原因。‎ ‎25.有学者提出,二战以来,美欧关系经历重大调整,实现了从“特殊关系”向“正常关系”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至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框架由此确定。50年代,尽管双方在西德重新武装、对苏态度以及苏伊士危机等问题上出现分歧,但……美欧仍存在根本利益的一致,加上这一时期保守主义在大西洋两岸盛行以及美欧领导人之间的友谊,大西洋联盟的运转基本正常。‎ 材料二 ‎ ‎ 曾几何时,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在西欧还不受欢迎,但到了60年代末,大多数西欧国家都主张在外交政策上同美国拉开一定距离。……里根政府时期,法德英等国还坚决反对美国阻挠西欧与苏联进行石油管道交易的“治外法权”行径,并顶住压力同苏联履约。……1986年里根政府事先未与欧洲盟国磋商差点就削减战略核武器问题同苏联达成协议,令西欧国家大为震惊……60年代以后,美欧关系从战后初期的绝对依附状态向控制反控制的状态转化。但尽管如此,美欧“特殊关系”的大逻辑依然存在 材料三 今天的美欧(盟)关系是超越传统的大西洋同盟的框架发展起来的包括经济、政治及安全关系在内的一种新型双边关系。……如果说冷战期间美国主导了大西洋同盟的话,那么,欧盟在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演进终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美欧关系态势的变化,导致这一关系实质的改变……‎ ‎——以上材料均摘自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战后美欧关系纵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及“根本利益的一致”?并分析影响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形成的国际性因素。‎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60年代以后美欧关系为什么出现转化?‎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实质。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美欧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 ‎【答案】(1)特殊关系:美国主导下的美欧联盟。‎ 根本利益: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因素:冷战爆发(两极对峙)。‎ ‎(2)原因:欧洲一体化,推动欧洲经济实力的增强,欧洲国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美国实力相对下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军事实力的增强;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3)实质:平等关系。‎ 因素:国家利益;国际形势(国际格局);综合国力:领导人个人因素;外交政策调整。‎ ‎【解析】‎ ‎(1)特殊关系:依据材料一中“至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信息可概括得出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 根本利益: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初期美欧的“根本利益”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 因素:结合所学可知,影响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形成国际性因素是两极对峙。‎ ‎(2)原因:依据材料二中“但到了60年代末,大多数西欧国家都主张在外交政策上同美国拉开一定距离。”、“1986年里根政府事先未与欧洲盟国磋商差点就削减战略核武器问题同苏联达成协议,令西欧国家大为震惊”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欧洲一体化的影响、经济实力的增强、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推行、美国在此时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此时苏联军事实力的增强、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等方面说明60年代以后美欧关系出现转化的原因。‎ ‎(3)实质:依据材料三中“今天美欧(盟)关系是……一种新型双边关系。”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实质是平等关系。‎ 因素:依据材料三中“欧盟在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演进终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结合所学从国家利益、国际形势、综合国力、领导人个人因素、外交政策调整等方面归纳影响美欧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