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文明”一词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指出:“中国新石器时代是被远远低估的时代。良渚遗址的复杂程度和阶级制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由此可见,良渚遗址 A. 是学会农业走向定居的开始 B. 是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证据 C. 是私有制和阶级出现的开始 D. 是中国首个王朝建立的标志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良渚遗址发掘了象征神权的玉琮和象征军权的玉钺,是证明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证据,B项符合题意;题干不能说明良渚遗址中人类最早学会农业走向定居,排除A项;良渚遗址并非是私有制和阶级出现的开始,排除C项;首个王朝建立的标志是启建立夏朝,排除D项。故选B。‎ ‎2.殷商时期,国君只掌握所属的氏族数量及其首领,并不直接掌握这些氏族的全部人口,但是《国语》有关周宣王“料民”的记录证明西周已经有了经常性的人口调查。这一转变表明 A. 西周时期王权趋于强化 B. 西周户籍制度比较完善 C. 西周时期人口增长迅速 D. 家国同构形态已经形成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周宣王通过对人口的调查,加强了对统治区域的控制,进一步加强了王权,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西周有户籍制度,也不能体现出是否更完善,排除B项;材料与人口增长无关,排除C项;家国同构无法体现,排除D项。‎ ‎3.西周时期,周王分封诸侯的同时还进行“徙封”(指古代有爵位者,从原封地改封为其他地区)有学者认为,吴国原是受封于今山西境内的虞国,后在周康王时受命迁国到宜地(今江苏镇江),成为江南地区的吴国。由此可知,当时“徙封”‎ A. 消除了诸侯国叛乱的政治隐患 B. 维护了君主专制的统治 C. 体现了周王对封国的主权地位 D. 成为分封制的政治基础 ‎【答案】C ‎【解析】周王可以改变封国的封地,说明封国对封地并不具有所有权,这既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体现,也是周王对封国拥有主权地位的体现,C项正确;A项“消除”一词说法过于绝对,错误;君主专制统治确立是在秦朝,B项错误;分封制的政治基础是宗法制,D项错误。故选C。‎ ‎4.孟子认为,没有“恒产”的人就没有“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等犯了罪,再施加刑法去处置他,这是对人民的坑害,“仁人在位”哪能这样治理国家呢?这体现了孟子 A. 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念 B. 人性本善的哲学思想 C. 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 D. 礼法并施的治国方略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知,孟子认为老百姓有恒心的前提是有自己固定的产业,并强调仁君不应当对老百姓因无“恒产”而犯罪施以重罚,这些观点都体现了孟子主张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故C项正确;重义轻利是孟子对道德和物质利益的思考,人性本善是孟子对人性的哲学思考,这些都与材料无关,故排除A、B两项;礼法并施是荀子的主张且材料中也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C。‎ ‎5.汉唐盛世皆是帑藏丰实,充斥汉武太仓是“陈陈相因”的粟,玄宗开元时的公私仓廪则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引起政府储粮从“粟”到“稻米、粟”这一变化的主要条件是 A. 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形成 B. 政府均田限田措施成效显著 C. 洲际物种交流影响经济生活 D. 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发展完善 ‎【答案】D ‎【解析】粟主要种植于北方,稻米主要种植于南方,汉武帝和唐玄宗是国家政治中心都位于北方,汉唐太仓的储粮由单纯的粟到粟和稻米相结合,说明南方的稻米大量运输到北方,体现了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故选D;汉唐时没有形成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排除A;汉代没有均田制,排除B;材料中不是洲际物种交流,排除C。故选D。‎ ‎6.汉宣帝诏云:“其令郡国举孝弟(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行义闻于乡里”就是在郡国乡里受到舆论好评的人物。前者如“冯唐以孝著,为郎中署长”。这说明了汉代察举制 A. 有利于激发官民的责任感 B. 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 C. 存在地方独揽选官的现象 D. 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 ‎【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在西汉时期选拔人才以“孝廉”为标准,注重德行,同时又充分发挥民间舆论,将国家用人与民间舆论结合起来,故选B项;A项中官民责任感与题干无关,故排除;地方政府包办选官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D项说法太绝对,还有其他荐举方式,故排除。故选B。‎ ‎7.《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各郡设铁官44处,而封国更以冶铁为利,如“赵国以冶铁为业”。汉武帝时博士徐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其理由是“欲及春耕种,赡民器也”。这说明汉代 A. 铁器成为主要生产工具 B. 冶铁业发展有利农业生产 C. 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D. 农业已普遍实现精耕细作 ‎【答案】B ‎【解析】材料设铁官,“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有利于冶铁业发展,“欲及春耕种,赡民器也”说明冶铁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B项正确;材料没有汉代生产工具之间的比较,排除A项;材料说明“封国更以冶铁为利”、“鼓铸盐铁”等,没有体现冶铁技术水平高低,排除C项;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材料说明了汉代铁官的设置、原因及作用,排除D项。故选B。‎ ‎8.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青州大疫,中央政府要求:“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旨在切断传染源。这项措施被后世沿用。据此可知当时 A. 疫病防治依赖于中医药学创新 B. 医疗隔离救治理论成熟 C. 政府具有较强的社会动员能力 D. 政府防治疫病方法有效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当时政府采取了隔离措施以切断传染源,故选D;A项“依赖于”说法有误,B项“理论成熟”有误,均排除;材料表明政府组织并实施疫病治疗,并没有说明社会力量的情况,排除C。故选D。‎ ‎9.儒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间的两套秩序:社会政治秩序和道德心灵秩序。孔子以后儒家的代表人物,有一位提出了纲常名教,突出了礼;另一位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思辨化的哲学体系。他们分别是 A. 孟子和王阳明 B. 荀子和朱熹 ‎ C. 董仲舒和顾炎武 D. 董仲舒和朱熹 ‎【答案】D ‎【解析】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 思想;朱熹吸收佛道思想,以儒家思想为基干,创建了一套完整的思辨化的哲学体系,因此D正确;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A排除;荀子强调的是礼法并治,B排除;顾炎武强调的是经世致用,C排除。故选D。‎ ‎10.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主张摒弃六朝以来流行的骈文而发起古文运动,强调在先秦两汉古文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提出“词必己出”“文以载道”。这场运动持续到宋代,历时二百多年。这场古文运动 A. 巩固了儒学思想的政治地位 B. 强调了抒发个性和表达情感 C. 顺应了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D. 反映了文学复古潮流的兴起 ‎【答案】A ‎【解析】根据“韩愈”“文以载道”“宋代”等信息可知,材料主旨是知识分子推动的儒学复兴,从而巩固了儒学思想的政治地位,故选A;抒发个性和表达情感以及市民阶层壮大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BC;这场古文运动并不仅仅是为了文学复古,D项没有体现本质内容,排除。故选A。‎ ‎11.唐代中后期,节度观察使成为道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并拥有司法权。到五代时期,节度判官和观察判官并称为“两使判官”,代表节度观察使具体承担了对州县司法案件的审复工作,改变了唐初州县案件直接上报朝廷、由刑部进行审复的司法程序。这种变化 A.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B. 扭转了武夫乱政的割据局势 C. 适应国家法制化运作的需要 D. 促进了司法审复程序的完善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司法变革适应了唐后期地方制度变化的需要,有利于司法审复程序的完善,故选D项;唐末时期藩镇割据加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且该选项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与武夫乱政无关,排除B项;材料说明司法案件的审复工作得到改善,且中国古代是君主专制统治,而不是适应国家法制化的需要,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 ‎12.北宋中期,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他们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意在 A. 帮助新兴地主阶级探索治国安邦的策略 B. 用天人感应等学说强化儒学独尊的地位 C. 重建儒学在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D. 蔑视权威和教条批判高度集权政治制度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儒学复兴运动的口号展现了士大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试图通过继承和发扬传统儒学思想以重建儒家的价值信仰,故C项正确;儒学复兴旨在重建儒学价值信仰而非探索治国安邦的策略,排除A项;以天人感应等学说强化儒学独尊地位出现于西汉时期,排除B项;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有利于强化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统治,而非批判专制主义,排除D项。故选C。‎ ‎13.宋朝对官员的优待达到了历史的高峰。除享有稳定的俸禄职田收入外,还可以封妻荫子,免夫役和二税。即使犯法,也可用“官当”代替刑罚。宋朝的优待 A. 激发了文人的创新精神 B. 导致官员人数不断膨胀 C. 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建立 D. 是科举制度发展的必然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对官员的优待大大鼓励了士子从政为官,这在壮大了统治基础的同时,还导致了冗官,即官员人数不断膨胀,故B正确;这一措施对激发文人的创新精神没有直接关系,故A错误;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建立的标志,故C错误;宋朝对官员的优待和科举制度发展没有必然关系,故D错误。‎ ‎14.明朝万历《秀水县志》载嘉兴王江泾镇,“多织綢,收丝编之利,居民可七千余家,不务耕织”。清初康熙《吴江县志》载苏州吴江县的盛泽镇,以绫绸为业,“富商大贾数千里辇万金而来,摩肩联袂,如一都会”。这些记载表明 A. 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江南市镇特色经济繁荣 C. 跨区域性质的长途贸易兴盛 D.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明朝时期王江泾镇、盛泽镇主要是发展织綢、绫绸业,凸显的是市镇特色,B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显著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A排除;材料未涉及跨区域的长途贩运贸易,C排除;材料与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无关,D排除。故选B。‎ ‎15.“洋船石”是澳门著名古迹。妈阁庙的一块巨石上面刻有一艘古代海船,为明万历年间(1573~1619)闽籍富贾所刻(参见如图)。船的桅杆上挂着一面写有“利涉大川”的幡旗(此语说明在大海上贸易利润丰厚,无往不利)。对“洋船石”的诠释最准确的是 A. 澳门以海上贸易而兴 B. 明朝已放弃闭关政策 C. 传统文化促澳门勃兴 D. 闽粤间长途贩运发达 ‎【答案】A ‎【解析】澳门妈阁庙的一块巨石上面刻有一艘古代海船,即“洋船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澳门以海上贸易而兴的明证,故A正确;闭关政策是明朝的国策,故B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传统文化,故C错误;材料和闽粤间长途贩运无关,故D错误。‎ ‎16.1600年,一位西班牙观察家记述道:到(菲律宾)马尼拉的中国人在交换中唯一想要的就是用他们的产品交换白银。“他们不喜欢金子,也不喜欢其他商品与之交换,他们不把任何商品运回中国。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内银价高于世界水平 B. 朝贡贸易旨在宜扬国威 C.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D. 黄金尚未成为流通货币 ‎【答案】A ‎【解析】中国商人只愿意交换白银,甚至也不喜欢黄金,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时国内白银价格高于世界水平,交换回白银能让这些商人获利更多,故选A;材料反映的不是朝贡贸易,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海外贸易,与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无关,排除C;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 ‎17.中国古代历史分期起止时间,或皇帝在位时间,错误的一项是 A.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B.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前8年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C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D. 汉武帝在位公元前140年—前87年康熙在位1662年—1722年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西汉是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而不是公元前8年,故B项符合题意;ACD都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 ‎18.‎ 鸦片战争后,外国银元不仅在沿海等地流通,还逐渐向内地渗透,英国议会在1847、1848年蓝皮书中的报告说:“银元在下述各省自由流通: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和湖南的南部和东部。烂板银元的流通,几乎全限于广东、福建和江西。残缺的小银元则为广东的许多地方所爱好。”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 A. 中西方贸易范围口趋扩大 ‎ B. 民众生活对世界市场产生了依赖性 C. 对外贸易呈现了出超现象 ‎ D. 外国资本已经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答案】A ‎【解析】外国银元向中国内地的渗透说明中外贸易范围扩大,贸易值增多,故选A;外国银元向中国内地的渗透并不能体现民众生活对世界市场产生依赖型,也无法说明外贸中出现出超,排除BC;D项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 ‎19.以下是不同人物对魏源《海国图志》的评价。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人物 评语 郭士立(19世纪中期德国汉学家)‎ 全书塞满了对我们自己地图的可悲的模仿品,其世界地图是古老的,好像它们是一千年前画出来的。‎ 梁启超(维新派人物)‎ 其书在今日,不过束阁覆瓶之价值,然日本之平象山、吉田松阴、西乡隆盛辈,皆为其书所刺激。‎ 李少军(当代北大教授)‎ 通观《海国图志》,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与其说是它作为外部世界历史地理著作的学术价值,还不如说是它通过介绍外部世界状况来提供“制夷”谋略的思想意义和实用特性。‎ A. 历史事实的评价具有多元性与系统性 ‎ B. 学术价值是评价历史著作的唯一尺度 C. 时代与眼界影响了对历史著作的评价 ‎ D. 对历史著作的评价受政治因素的左右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可知,郭士立从外国人的角度否定了魏源《海国图志》的价值所在;梁启超则看到了魏源《海国图志》对日本崛起发挥的作用;李少军则从思想解放的角度、反侵略的角度评价魏源的《海国图志》,这主要是因为三人处于不同时代,受时代与眼界的影响,因此评价也不同,故C项正确;系统性无法体现,排除A项;“唯一”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政治因素,排除D项。‎ ‎20.洋务派官僚郭嵩焘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制器,相辅以益其强”,更有淮军将领张树声批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是“遗其体面求其用”。材料反映了 A. 洋务派内部官僚矛盾逐步加深 B. “天朝上国”心理仍十分强大 C. 主张停止使用“中体西用”口号 D. 洋务运动在实践中存在缺陷 ‎【答案】D ‎【解析】材料指出了洋务运动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实践中的缺陷,D项正确;材料体现郭嵩焘和张树声对“中体西用”的反思并不体现洋务派内部矛盾,A项错误;材料体现洋务派官僚对“中体西用”的反思并不是“天朝上国”心理作用,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中体西用”口号停用了,C项错误。故选D。‎ ‎21.清代后期所办厂矿组织形式有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官办招商集股四种:有些是同一时期的不同企业,有些是同一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变,如少数“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甲午战后清政府又放开民间开办企业。这反映了 A. 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的程度加深 B.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C. 清政府垄断工业生产的力量衰落 D.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清代后期民用企业发展较快,而官办企业相对衰落,强调的是清政府垄断工业生产的力量衰落,C正确;洋务运动主要学习的是西方的先进技术,材料未涉及其它方面的学习,A排除;B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D排除。故选C。‎ ‎22.1897年,《时务报》司事上书当地官员,称翻印之书雠校不详,错误甚多,又大失原意,误人不浅,要求地方政府予以保护,引起了朝廷和社会的关注,1910年,朝廷通过《著作权律》,满足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多年保护版权的要求。朝廷的这一举措 A. 增强了国人的版权保护意识 B. 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C. 实现了国家对出版业的控制 D. 保证了出版业的稳健发展 ‎【答案】A ‎【解析】《时务报》司事通过上书当地官员,最终使“朝廷通过《著作权律》,满足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多年保护版权的要求”,这是版权意识增强的结果,同时政府的这一做法又会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版权意识,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B项;“实现了”、“保证了”这种表述都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 ‎23.《辛丑条约》规定,天津二十公里范围内,不准驻有中国军队。1902年,袁世凯仿照西法创设保定警务局,后接管天津地方治安。1905,清廷设立巡警部,统管全国警察事务。材料反映晚清 A. 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B. 努力转变治理方式 C. 军阀统治逐步建立 D.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答案】B ‎【解析】20世纪初,从创设保定警务局到清廷设立巡警部,统管全国警察事务,说明清政府正努力调整地方治理方式,转变治安管理模式,B项正确;由保定警务局管理地方治安到巡警部的建立,不能体现中央集权,A项错误;近代军阀统治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建立起来的,C项错误;《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通过 “清政”建立起统管全国警察事务的治安管理体系,不能体现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立场, D项错误。‎ ‎24.1908年,在香港生长并加入英国国籍的李宝鉴、李宝镛兄弟因与居住在香山县的堂兄争夺田产发生诉讼,被地方官讯办。驻广州英国领事多次要求广东官府将二人交出,两广总督则认为二人自称新会县人,无疑是中国人,拒绝交人。当时这种双重国籍现象在沿海、沿边地区明显增加。晚清的这种双重国籍现象 A. 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 B. 促进了晚清社会治理现代化 C. 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标志 D. 体现了国家意识的普遍提高 ‎【答案】A ‎【解析】晚清,中国出生并加入英国国籍的双重国籍现象在沿海、沿边地区明显增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双重国籍现象和列强迫使华工出国有关,即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故A正确;双重国籍不能促进晚清社会治理现代化,故B错误;总理衙门的设立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故C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国家意识的普遍提高,故D错误。‎ ‎25.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 名称 相关信息 安庆军械所 ‎1861年建,洋务运动最早的官办新式兵工厂 发昌机器厂 ‎1866年建,中国近代第一家资本主义企业 轮船招商局 ‎1872年建,中国近代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 申新纺织厂 ‎1915年建,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于上海 A. 洋务运动时期工业简表 B.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表 C. 晚清时期民族工业简表 D.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简表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表格中即包含洋务运动军用与民用工业,也包括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它们均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故D项正确;申新纺织厂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并非洋务企业,排除A项;安庆军械所、发昌机器厂、轮船招商局分区为洋务企业,并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B项;申新纺织厂设立时,清朝统治已经结束,排除C项。故选D。‎ 第Ⅱ卷 二、材料题 ‎26.国家的存在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中展开的,只有对疆域进行有效的管控和治理,才能推动国家的存续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述两种划界方式的差异。并分析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区划是不断演变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 ‎ 19世纪中叶后,清王朝面临强敌窃边的边疆危机。1865年,薛福成先后追随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担任其幕僚,长期办理洋务外交,得以了解和学习西方外交理念及其运作方式,外交思想逐步近代化。在与英国进行西南边界勘定和界务谈判中,明智而务实的薛福成抛弃传统的“天下——王土”观念,代之以“寸土必争”的领土主权意识。1892年,薛福成与英国就滇缅边界划分进行了多次谈判,援引国际公约,收回了滇边部分领土和权益。他还力请朝廷选将练兵,切实加强西南边境的军事防卫。西南地区从王朝国家的“藩篱”,变成了与内地“唇亡齿寒”的边防要地。中法战争后,清王朝分别与法、英勘定滇缅、滇越、粤越以及西藏与尼泊尔、东北与日朝之间的边界线,这些较为清晰的现代民族国家间的边界线,意味着传统的属国或朝贡关系最终裂变。‎ ‎——摘编自林开强《清王朝国家疆域边界意识简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国家疆域边界意识的积极意义。‎ ‎【答案】(1)差异:图一“随山川形便”,依据山脉、河流湖泊等作为行政区域边界,行政区域与自然地理基本保持一致。图二是元朝的行省制,特点是犬牙交错,有意打破山川天然界限,将山川融入区域之内。‎ 原因:国家疆域的变化;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 ‎(2)疆界意识的增强有利于摆脱陈腐的观念束缚,推动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解析】‎ ‎(1)差异:从图一中的划分情况可以得出,“随山川形便”,依据山脉、河流湖泊等作为行政区域边界,行政区域与自然地理基本保持一致的特点。从图二的信息可以看出其是元朝的行省制,结合所学可得出特点是犬牙交错,有意打破山川天然界限,将山川融入区域之内。‎ 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国家疆域的变化、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等方面概括。‎ ‎(2)根据“明智而务实的薛福成抛弃传统的“天下——王土”观念,代之以“寸土必争”的领土主权意识”得出疆界意识的增强有利于摆脱陈腐的观念束缚,推动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根据“得以了解和学习西方外交理念及其运作方式,外交思想逐步近代化”得出促进了外交的近代化;根据“薛福成与英国就滇缅边界划分进行了多次谈判,援引国际公约,收回了滇边部分领土和权益。”得出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巩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7.一定时期社会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影响着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战国时期,土地商品化的趋势加速了土地兼并,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与此同时,经商、务工与营农之间的经济收益差距已成为现实的社会认识。工商业经营的丰厚利润使人们趋之如鹜,弃农经商的盛行成为统治者忧虑的社会问题。面对商品经济对农业经济的冲击,统治阶级开始思索解决的办法。‎ ‎——宋娟《古代政府干预商品经济政策渊源》‎ ‎(1)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导致“土地商品化趋势加速”的制度因素。当时统治者忧虑的社会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阶级解决此“忧虑”的经济政策。‎ 材料二 近代的新式工业,是以机制品为主的。自非旧式的手工业所能与之竞争。经营新式工业,既需人才,又需资本,中外初通时的工商家,自不足以语此,自非赖官方提倡不可。然官家的提倡,亦殊不得法。同治初年,制造局、造船厂等的设立,全是为军事起见,不足以语于实业。光绪以后所创办的开平煤矿、湖北铁厂、纱厂等,亦因办理不得其法,成效甚少。外货既滔滔输入,外人又欲在通商口岸,设厂制造,利用我低廉的劳动力,且省去运输之费。自咸丰戊午(1858年)庚申(1860年)两约定后,各国次第与我订约,多提出此项要求。中国始终坚持未许。到光绪甲午,和日本战败,订立《马关条约》,才不得已而许之。我国工业所受的压迫,遂更深一层,想挣扎更难了。然中国的民智,却于甲午之后渐开,经营的能力,自亦随之而俱进。近数十年来,新兴的工业,亦非少数,惜乎兴起之初,未有通盘计划,而任企业之家,人自为我,大多数都偏于沿江沿海。(民国)二十六,战事起后,被破坏的,竟达百分之七十。这亦是一个很大的创伤。‎ ‎——吕思勉《中国通史》‎ ‎(2)材料二反映出“官家提倡”的新式工业的经营具体是何内容?‎ ‎(3)甲午战后,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这与材料本身“我国工业所受的压迫,遂更深一层,思想挣扎更难了”的判断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4)材料二反映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依据材料,试分析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答案】(1)制度因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社会问题: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政策: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内容:前期主要为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主要是民用工业。‎ ‎(3)不矛盾。《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争相在中国投资办厂,加紧资本输出,(或“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或“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便利了列强的商品倾销”。)严重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期列强侵略客观上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使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4)特点:曲折发展;发展不平衡。因素:缺乏资金和人才,先天条件不足;封建势力的阻碍;列强的侵略;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战争的破坏;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实业救国思潮等等。‎ ‎【解析】‎ ‎(1)制度因素:根据“土地商品化的趋势加速了土地兼并”得出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社会问题:根据“工商业经营的丰厚利润使人们趋之如鹜,弃农经商的盛行成为统治者忧虑的社会问题”得出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政策:结合所这可得出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内容: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可得出前期主要为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主要是民用工业。‎ ‎(3)结合所学可得出不矛盾。可结合《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政策的变化、列强侵略促进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等角度,分析对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 ‎(4)特点:根据“不足以语于实业。光绪以后所创办的开平煤矿、湖北铁厂、纱厂等,亦因办理不得其法,成效甚少”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曲折发展、发展不平衡。因素:根据“经营新式工业,既需人才,又需资本,中外初通时的工商家,自不足以语此,自非赖官方提倡不可”可得出缺乏资金和人才,先天条件不足、封建势力的阻碍等;根据“外货既滔滔输入,外人又欲在通商口岸,设厂制造,利用我低廉的劳动力,且省去运输之费”得出列强的侵略、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根据“战事起后,被破坏的,竟达百分之七十。这亦是一个很大的创伤。”得出战争的破坏;结合所学可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实业救国思潮等角度概括。‎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