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安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安平中学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 1.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 解。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这反映了明 朝 A. 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B. 削弱六部加强君权 C. 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 D. 分割事权相互牵制 【答案】A 【解析】 材料“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说明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故选 A;结合所学,内阁不能统帅六部百司,排除 B;秦朝的朝议制度属于集体议事制度, 排除 C;材料没有体现事权的分割,排除 D。 2.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 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度的影响。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 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材料中“为民 父母”“爱民如子”体现浓厚的家国色彩,联想到国家政治结构具有浓厚的家族色彩,从而 解题。 【详解】由古代把“民之父母”、“爱民如子”等作为褒扬和肯定官员的专用名词可知,在 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对官员的褒扬借用了家庭关系中常用的概念表达,即形象生动,又得 到了普遍的理解和接纳,说明“家天下”观念的影响深远,所以正确答案为 B 项;A 项中说 法不符合史实,中国古代官员是官僚政治的产物,是君主的奴仆,不是君主的血亲,并且本 题是在分析官员形象;本题没有提供官员考核的内容和思想,C 项不符合题意;D 项所说“官 员之间”、“共同”、“政治诉求”与本题材料中所述的官员评价无关。 【点睛】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 地继承上的予盾; (2)内容:周王、诸候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 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为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 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 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 切的结合在一起。 3.《续资治通鉴》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 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去之。文臣高锡上疏称南朝武将王僧辩另立君主, 不克善终,不宜在配享之列。这反映出 A. 重文轻武之风盛行 B. 当时政治文化取向 C. 宋代中央集权加强 D. 儒家礼制观念淡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太祖对吴起杀降卒及南朝武将暴戾叛君的行径大加贬斥,体现了 宋代爱将忠君、君臣同心的政治取向,故 B 项正确。A 项材料未体现重文轻武之风,排除。 C 项,题干未体现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D 项,材料反映了忠君观念,有利于强化儒 家礼制观念,排除。 4.西周建立后,把以镐京为中心的地带称为“宗周”;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带称为“成 周”,并作为东都。周王朝此举意在 的 A. 有效控制全国 B. 东西地区均衡发展 C. 镇抚东方地区 D. 促使政治中心东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西周灭亡后,东周迁都洛阳,“成周”的称法意在重塑“宗 周”权威,达到控制全国的目的,故 A 项正确。B 项,“成周”与东西发展状况无关,排 除。C 项,镇抚东方为控制全国的内容之一,排除。D 项,题干并非强调政治中心东移,排 除。 5.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 50 人剧增至 10000 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 些举措 A. 使儒学正统地位逐渐确立 B. 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 C. 有利于培养大批技术人才 D. 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太学子弟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 地方行政官。结合所学可知,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因而儒学在入仕中获得了特殊地位,不利 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被汉武帝采纳,这使得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不是材料中措施实施的结果;B 选项 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精英教育世俗化;C 选项错误,太学教授的是儒家经典,不是科学技术。 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6.殷商时期,人们占候云气、祭祀神灵以求福佑。西周时期,统治者认为“天命靡常”,专 门修筑灵台、设置职官观天望气,以指导政务修行。材料体现了西周 A. 因朝代更替而否定天命神意 B. 君主集权强化祖先崇拜 C. 重制度人事以顺应社会变迁 D. 祭祀活动巩固宗法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西周的天命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的统治者以史为鉴,认 识到天命并非恒常不变,不是获得了就可以一劳永逸,而是因人而变。天不再只是毫无条件 地庇佑本族,而是眷顾有德行的人,因而“专门修筑灵台、设置职官观天望气,以指导政务 修行”,这体现了西周重制度人事以顺应社会变迁,因此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体 现的是西周天命观念的变化,并未否定天命神意;B 选项错误,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 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行的是贵族政治,没有建立君主集权;D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 西周天命观念的变化,强调“以德配天”,与宗法制度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 选项。 7.公元前 634 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 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能对得起先祖?于 是,齐君下令退兵。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A. 盟约对春秋各诸侯的政治约束 B. 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C.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 D. 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 【答案】D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盟约对各诸侯的政治约束力不大,故 A 错误;当时宗法制 也逐渐崩溃,故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淡化,故 B 错误;当时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诸侯不 是必须服从天子,故 C 错误;材料“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反 映了天下共主、文化认同的心理,故 D 正确。故选 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再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 息“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 宗法制瓦解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8.明朝宦官专权的局面更甚于唐朝。熹宗时宦官魏忠贤炙手可热,权倾朝野,“自内阁六部, 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人们“只知有太监,不知有天子”。这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朝: A. 皇权被严重削弱 B. 君主专制更趋强化 C. 宦官凌驾于皇帝之上 D. 内阁制名存实亡 【答案】B 【解析】 皇权是不断加强,而不是削弱,排除 A;CD 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而且题干信息也体现不 出,均排除;明朝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内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专制皇权强化的表 现,故选 B。 9.朱元璋指出:先王封建,所以庇民,周行之而久远,秦废之而速亡。汉晋以来,莫不皆然。 其间治乱不齐,特顾施为何如尔。要之,为长久之计,莫过于此。这反映了“封建” A. 强化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 有利于实现明朝政权的长治久安 C. 成为明朝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D. 成为明朝“家天下”的重要措施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朱元璋肯定分封制使“周行之而久远”,“秦废之而速亡”,所以他“为长久之计” 推行分封,目的是为了巩固朱明的统治,所以 D 项正确,在封建社会晚期,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空前强化,A 项所说“王室”直接控制地方与史实不符;朱棣的“靖难之役”和皇权变化 可知 B 项说法是错误的;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础上,不是明朝经济发展的条件和要求, C 项错误。 10.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 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 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这说明了 A. 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 B. 秦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 C. 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 D. 秦意在打破旧有的权力逻辑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等信息可知, 周天子既按上天的意志主宰天下,即“君权神授”;而材料中“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 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等信息可知,周王室衰 微后,诸侯争霸,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在诸侯中已经没有了“君权神授”; “秦 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天下’为‘天命’的赐予”等信息可知,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而淡化了“君权神授”的“天命”观念,因此 D 正确;据材料强调的是“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与周天子的“天 命”观念的不同,A 理解片面;据材料强调的是“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与周代作为“天子” 的周王,称谓的变化,没有体现“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B 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秦始皇创 制皇帝名号”与周天子相比的变化,是淡化了“君权神授”的“天命”观念,C 说法错误。 【点睛】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 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 号,为后人所追加。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 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自称“始 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 呼。 11.起居注是我国古代史官记录帝王的言行录。史官秉笔直书,帝王是不能看的。唐太宗继 位后,命丞相监管修史,他要求亲看国史和起居注,认为:“朕意殊不同古人,今欲自看国 史者,盖有善事,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使得自修改耳。”在其授意下,“玄 龄等遂删略国史为编年体,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可见,唐太宗这一做法 A. 破坏了修史传统中的史官独立制度 B. 废弃了起居注“以史制君”的传统 C. 为官修正史的运作方式树立了楷模 D. 意在使史官发挥谏诫帝王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起居注是古代史官秉笔直书记录皇帝言行的史书,正因为秉笔直书所以 能够对帝王的言行起到“谏诫”的作用,但是唐太宗继位后却破坏了这一史书记录的传统, 他授意亲信随意删略国史。因此,综上选项 A 正确;选项 B“废弃”言过其实,错误;选 项 C,唐太宗是对史书修撰传统的破坏,并不是树立楷模;选项 D 与材料主旨矛盾。 12.商鞅指出,让马夫监督马夫,就行不通——他们的利益一致,会互相串通,不会彼此监 督。假如马能够说话,那么马夫就无法掩藏其过错了,因为马与马夫的利益是矛盾的。把这 种思想付诸监察制度的是 A. 汉武帝设刺史问责郡县“阿附豪强” B. 汉武帝设置内外朝制加强君权 C. 秦朝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D. 秦朝设御史大夫监察郡县长官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材料反映了商鞅的监察思想:官员与官员之间的利害关系是相问的,只有让他 们互为联系而利益又相矛盾——职务相联系而利益相异,才能更好地监察官员行为。汉武帝 设的刺史是监察官,定期巡查地方,问责地方官“阿附豪强”行为,体现了官员职务相联系 但权力相牵制,故 A 项符合题意。B 项明显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 任免,体现了官僚政治和中央集权的特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 C 项错误;秦朝的御史大夫 负责监察中央,选项 D 项说法错误。 13.中国商周时期便有男子休妻“七出”之说,后又增加“三不去”对随意休妻进行限制, 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这些规定 A. 保护了女性基本权益 B. 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 C. 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 D. 体现了男女平等观念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材料中的“七出”、“三不去”,反映的是商周时期对婚姻 的解除所作的习惯性规定,反映了男子不可以随意休妻,体现了家庭利益为核心(强调父权 族权)、男尊女卑、以礼入法(体现儒家伦理)的特点,是维护宗法伦理秩序的体现,B 项 正确;A、D 两项表述都不符合史实,均排除;C 项表述有一定道理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 除。 14.明代内阁无定员,品级也没有限制,其选派或出于皇帝“钦定”,或是储君在东宫时的旧 僚,或由阁臣秘密推荐,或由吏部推荐,经皇帝批准使用。这说明明代内阁 A. 决策机制具有随意性 B. 没有固定的职责权限 C. 无法对皇权形成制约 D. 不是正式 行政机构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代内阁的阁臣在人员、品级、选派等方面,服务于皇权需要,表 现出随意性,没有法定的和正式的规制即尚未形成完整的体制。故答案为 D 项。明朝内阁 是秘书机构,不是决策机构,排除 A 项;材料未涉及内阁的职责权限,排除 B 项;制约皇 权与人员的多少、品级的高低、选派的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 C 项。 【点睛】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 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 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15.贞观十六年,太子李承乾逐渐放纵不羁。太宗问群臣:“当今国家何事最急?各为我言 之。”高士廉认为应先抚养百姓,刘洎首推安抚边塞,褚遂良认为钦定名分最重要,太宗极 为认可褚遂良。不久,废李承乾另立他人。这体现了唐朝 A. 君王独裁趋势不断加强 B. 封建等级思想根深蒂固 C. 各种社会矛盾逐渐突出 D. 君臣互动化解政治难题 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唐太宗与太子矛盾逐渐尖锐,褚遂良等人“钦定名分”给太宗提供了废太子的由头 和程序,这体现了唐代在面临政局疑难时,君臣通过默契的配合以实现解决,故选 D。唐太 宗遇事难绝断,最后通过君臣商议的方式解决了问题,这不能体现君王独裁趋势,排除 A; 材料中出现的“钦定名分最重要”的看法是为了选出合理的继承人以解决统治危机,而不是 为了强化封建等级秩序,排除 B;继承人的存废问题不能反映社会矛盾的突出,排除 C。 【点睛】李承乾被废是本题 中心问题,抓住材料中先是出现问题、再讨论问题、最后解决 问题的逻辑链条即可作出解答。 16.在周代,天子要“抚诸侯”,诸侯要“尊天子”,“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 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体现了 A. 全社会应相亲相爱,抵御外族 B. 政权族权一体的国家观念 C. 统治者应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D. 诸侯对天子应履行的义务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首先说天子诸侯之间基于分封制的权利义务,后说反映宗族观念的宗法原则, 故体现了政权族权一体的国家观念,B 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提及抵御外族的问题,排除 A; 材料不单单在强调政权如何统治的问题,也强调了宗族内部应如何相处的问题,排除 C;D 项只看到了诸侯应履行的义务,过于片面,排除。 17.基本意义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存在于唐朝前期。唐玄宗时起,差遣之制流行,往往临时 差遣某官负责本职之外的某项工作,久之差遣成为其真正职掌,例如盐铁使、度支使取代户 部财政权,监选使、监考使分割吏部人事权。这一制度的变化 A. 造成三省六部制的迅速崩溃, B. 使当时的中央集权得到有效加强 C. 体现出皇帝自由处置权大增 D. 便于重用科举制涌现的大量人才 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玄宗时起,差遣之制流行,往往临时差遣某官负责本职之外的某项工 作,久之差遣成为其真正职掌”可知,皇帝的权力在增强,丞相的权力在弱化,故 C 项正 确。这一变化并没有直接导致三省六部制的崩溃,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君权与相权 的矛盾,没有体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科举人才的 重视,故 D 项错误。 18.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封于鲁,称鲁公,他的次子则在周王室为卿士,称周公。西周晚期宣 王初立,周公、召公辅政。周公辅政反映了当时 A. 鲁国势力坐大威胁周王室 B. 同姓诸侯维系周王室统治 C. 世卿世禄保证了贵族特权 D. 周公世系大小宗地位颠覆 【答案】C 【解析】 【详解】概括材料可知,周公是周公旦的次子,凭借血缘关系在周王室辅政,因此掌握贵族 特权,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鲁国势力坐大威胁周王室,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 周公辅政,并没有体现同姓诸侯维系周王室统治,故 B 项错误。周公旦的长子封于鲁,次 子辅政于周王室,并不能说明大小宗地位颠覆,故 D 项错误。 19.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 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 时间 史实 周平王四十九年 郑伯弟段作乱 周桓王二年 卫弑其君桓公 A. 封邦建国,众星拱月 B. 王室衰微,诸侯兼并 C. 礼崩乐坏,等级不存 D. 宗法破坏,贵族内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 “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君桓公”可知这两段史料都表明了贵族集团 中的以下犯上,表明此时宗法制的破坏,贵族内讧,D 项正确;封邦建国,众星拱月属于分 封制初期的效果,A 错误;材料体现的不是诸侯兼并的信息,B 错误;等级不存的表述不符 合史实,当时虽然宗法制破坏,但是等级秩序依然存在,排除 C。 20.唐律规定,“强盗伤人”,杀人才处以死刑;而宋初《宋刑统》规定,凡是持械抢劫者, 不论是否成功,一律处死;仁宗《窝藏重法》规定,京畿地区加重处罚。这反映出宋代 A. 地方势力威胁中央 B.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C. 皇权干预司法活动 D. 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杀人才处以死刑”“不论是否成功,一律处死”“京畿地区加重处罚” 可知宋代加重了对抢劫、窝藏等可能危害统治政权的犯罪的处罚,说明统治者企图凭“重典” 来维护统治,从侧面反映了宋代社会矛盾的不断加剧,故 D 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宋代 基本解决了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故 A 项排除。宋代加重了对可能危及统治秩序和政权 的犯罪行为的处罚,主要与政治原因有关,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关系不大,故 B 项排除。材 料主要反映宋代对犯罪行为的立法调整,没有体现皇权干预司法活动,故 C 项排除。 21.嘉庆四年(公元 1799 年)正月十六目,嘉庆帝下令:“满汉(军机)章京,由内阁、六 部、理藩院堂官于司员、中书、笔帖式等官内,择其人品端方、年富力强、字画端楷者交军 机大臣带领引见,候朕简用。”该指令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军机大臣的地位 B. 获取更高效的执行力 C. 维护决策体系的稳定 D. 树立皇帝的勤政形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内容显示,皇帝直接插手“(军机)章京”的选任,且被选用之人具有地位 不高、“人品端方”等特点,可见,如此选才能够保证皇帝的意志的执行,从而提高办事效 率,保障皇权的高效行使。故答案为 B 项。A 项,“人品端方、年富力强、字画端楷”这一 选拔标准和“军机大臣带领引荐”制度,与军机大臣的地位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 项,中 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皇帝为加强皇 权而设置的,不存在决策体系是否稳定的问题,排除;D 项,皇帝是否勤政与军机处是否设 立无关,排除。 22.《论语》记载:“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 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这一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A. 君臣隶属关系瓦解 B. 华夷之争日趋激烈 C. 权力中心出现下移 D. 封国统治区域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先秦政治。由材料中“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分析可知,春秋 时期分封制瓦解,礼崩乐坏,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故答案为 C 项。A 项, 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遭到破坏时,君臣关系在形式上仍然存在,排除;B 项,材料主要讲 的是王权衰微带来的影响,而不是“华夷之争”,排除;D 项,材料未涉及封国统治区域, 不能判断其是否扩大,排除。 23.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鲁公伯禽封到鲁地,三年之后到周向周公“报政”,周公 问何以如此之晚,伯禽说:“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所以晚”。这表明分封制 A. 扩大了周政权的统治区域 B. 确立了周天子的天下之主 C. 导致了诸侯国的地方割据 D. 推动了周文化的族群认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变其俗、革其礼”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用周文化强行改造鲁当地文 化,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促进了周文化向周边地区传播,推动了周文化的族群认同,因此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分封制在传播思想文化方面的作用,并非扩大统治 区域的作用;B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分封制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C 选项错误, 材料并未体现分封制导致了诸侯国的地方割据。故正确答案为 D 选项。 24.【加试题】走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经常能看到说明书上画着一个“马”字,但齐、楚、 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写法却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 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 注意到,战国时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 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 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 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说明 A. 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 B. 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C. 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 D. 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 “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 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 者””可知体现的是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C 选项 符合题意。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 A 选项排除。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的说法与材料无 关,B 选项排除。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应该注意用史料论证观点的合理性,D 选项排 除。 25.西周统治者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看到了人民的武装倒戈,使西周打败了商 王朝,于是提出“天惟时求民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 听”。这说明 A. 儒家思想逐渐居于统治地位 B. 民本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 中国自古以来不乏民主思想 D. 西周抛弃了神权政治而走向德治 【答案】B 【解析】 根据“西周统治者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 “天惟时求民主”可知,西周时期我国即有了民本 思想,故 B 正确;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A;C 项中“自古以来” 表述过于绝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西周抛弃了神权政治”,排除 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西周统治者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 “天惟时求民主”,紧扣关键 信息和商周历史分析解答。 26.下表为不同史籍中与崔彧有关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崔彧)拜御史中丞……建言,选用台察官,若由中书必有 偏徇之弊,御史官从本台选择(帝)从之。 《新元史·崔彧传》 (崔彧)负才气,刚直敢言。……由刑部尚书拜御史中丞, 或言:台臣于国家政事得失,民生休戚,百官邪正,虽三公 将相,亦宜纠察”(世祖)从之。 《蒙兀儿史记·崔或传》 (卢)世荣居中书未十日,御史中丞崔彧言其不可为相,忤 旨,下彧吏按问,免官。 《新元史·卢世荣传》 或居御史台久,……以故人疾之。……或遂以病降,成宗谕 《元史,崔或传》 之曰:“卿之辞退,诚是已,然勉为朕少留之。” A. 御史台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B. 卢世荣遭致崔彧妒忌与攻击 C. 崔彧为元朝初期的中枢重臣 D. 崔彧因秩卑权重而积极监察 【答案】C 【解析】 【详解】《新元史•崔彧传》言“拜御史中丞”,《蒙兀儿史记·崔或传》言“由刑部尚书拜御 史中丞”,《新元史·卢世荣传》言“御史中丞崔彧言其不可为相,忤旨,下彧吏按问,免 官”,《元史•崔彧传》言“彧居御史台久”,说明崔彧为元朝初期 中枢重臣,故 C 项正确。 据《新元史·卢世荣传》 “下彧吏按问,免官”可知,御史台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故 A 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御史中丞崔彧言其不可为相”,不能表明卢世荣遭致崔彧妒忌与攻击, 故排除 B 项。《蒙兀儿史记·崔或传》“虽三公将相,亦宜纠察”,可知权重但不位卑,故排 除 D 项。 【点睛】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 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 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27.唐代进士科举不仅依据考试成绩来录取应考者,而且还考察他们平时的文学作品,参考 其社会声望,并且允许时人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被称为“公荐”和“通榜”。据此 可知,通榜公荐法 A. 旨在增加下层读书人入仕渠道 B. 为营私舞弊提供了可能性 C. 体现了科举制度对公平的追求 D. 利于选拔真正实用的人才 【答案】B 【解析】 的 【详解】依据材料“允许时人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可知,在科举制之外存在着通榜 公荐法,而这种“推荐”没有统一客观和公正的依据,这就为营私舞弊提供了可能性,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通榜公荐法并非只是为下层读书人设立,其推荐的不一定是下层 读书人;通榜公荐法没有统一客观和公正的依据,不能体现科举制度对公平的追求,也不利 于选拔真正实用的人才,C、D 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28.“天文分野”就是将周天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自《史记·天官书》将二十八宿分 别对应汉武帝十二州地理系统之后,中国就形成了“分野止系中国”“而环海四夷概不与焉” 的文化地理观念。明清时期却将台湾、西藏、新疆也纳入中国传统分野体系中。这反映 A. 中国天文地理学研究有新的发现 B. 中国古代没有真正的天文地理学研究 C. “分野止系中国”传统天下观被冲破 D. 中国的国家疆域与政治主权的延伸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将台湾、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纳入中国传统分 野体系是国家疆域扩大的体现,也是国家政治主权向以中原为中心的周边扩展的体现,故 D 项符合题意。A 项,材料无法体现天文地理学研究的新发现,排除。B 项,材料信息无法说 明中国古代没有真正的天文地理学研究,排除。C 项,“分野止系中国” “而环海四夷概 不与焉”的文化地理观念正反映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天下观,排除。 29.夏朝时期,天下万国,夏王为“诸侯之长(盟主)”,到了周朝,“天下一家”,周天子“作 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各部族文化融合的加强 B. 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 C. 政治制度的宗法伦理化 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从夏至周统治者由天下盟主演变为天下宗主,反映了西周 实行宗法制以巩固统治秩序,使西周政治统治呈现宗法伦理特征,故 C 项符合题意。A 项, 题干信息未反映部族文化融合现象,排除。先秦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形成,统治 集团未实现最高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排除 BD 两项。 30.“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 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 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这说明 该制度 A. 地方缺乏自主,不利地方政事推进 B. 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 C. 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沿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判断,该制度为行省制,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压制, 致使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于地方政事的推进,A 正确;“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 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等信息可知,是地 方行政机构,B 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辖区问题,C 错误;据材料“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可知,该观点认为其不利于中央集权,D 错误。 31.中国古代推行嫡长子继承制,但从西周到明代,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最高统治者所占的 比例很小,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其他皇子参与到皇位继承的争夺中来 B. 嫡长子缺乏竞争,才干不足 C. 专制皇权的独断性与排他性 D. 嫡长子继承制不公平公正,不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所学 “嫡长子继承制度,是一种以血缘贵贱为依据的统治制度,这种制度在在 专制皇权产生之前,这种以血缘关系进行权力分配还能维持,但是在这种一统专制皇权产生 后,争权夺利就会变的异常复杂”,这是因为专制皇权的独断性与排他性,据此判断,C 正 确;“其他皇子参与到皇位继承的争夺中来”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A 错误;B 项说法 过于绝对,B 错误;嫡长子继承制虽然不能体现公平,但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体现的嫡长尊卑 等级观念恰恰适应了君主制度讲求君尊臣卑的体制和君主集权的客观要求,D 错误。 【点睛】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一夫多妻制下实行的一种继承原则 (制度),是维系宗法制的核心制度之一。嫡即正妻、元配,正妻所生之长子为嫡长子。法 律规定嫡长子享有继承优先权。该制度起于商末,定于周初。具体规定为“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商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 乐,始行嫡长子继承制。周制:统治阶级内部划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财 产和地位,世世相传,实行世袭制。 32.据学者研究,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 100 多人增至 1200 多人。除京 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这表明当时 A. 官员制衡机制初步建立 B. 权力机构设置混乱失序 C. 皇权专制制度得以强化 D. 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 可知,这使得各级官员不敢欺骗隐瞒,这种方式明显扩大了皇帝的权力,皇权专制制度得以 进一步强化,因此 C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官员制衡机制在此之前已经建立;材料体现 的是皇帝赋予越来越多的官员密折奏事的权利,并未体现权力机构的设置情况,也没有体现 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因此 B、D 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C 选项。 33.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 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父为“家君”,君为“国父”。由此可知 A. “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 B. 分封制是“家国同构”的制度根源 C. 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D. 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治国必先齐其家者”说明做好“家君”才能做好“国父”,即“君权”是“父 权”的延伸和扩张,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分封制,故 B 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 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故 D 项错误。 34.西周春秋时期,讲究、学习礼仪,从事国家治理活动是贵族世袭的特权。孔子突破了“礼 不下庶人”的限制,将周礼中用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礼延伸到老百姓,将只有统治阶 级才有资格学习的礼传授给普通老百姓。这 A.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B. 维护了社会等级秩序 C. 巩固了分封宗法制 D. 有助于突破世卿世禄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将周礼中用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礼延伸到老百姓”可知,孔子的 礼教体现出了根植于周代的文化传统并将礼下移到平民百胜,注重以礼调节社会关系的特点, 这有助于突破贵族特权,有助于突破世卿世禄制度,故 D 选项正确;“只有统治阶级才有 资格学习的礼传授给普通老百姓”可知,体现了孔子将礼制下移到平民百姓,这扩大了统治 的社会基础无关,故 A 选项错误;孔子将礼教下移到平民百姓,有利于冲击了社会等级秩 序,而不是维护等级秩序,故 B 选项错误;礼仪制度是贵族的特权之一,也是与分封制宗 法制相辅相成的制度,孔子将礼教下移到平民百姓,不利于巩固分封宗法制,故 C 选项错 误。 35.宋初,“一批批出身寒微的儒士通过科举的途径进入权力核心阶层,出将入相,为国效 命”,“其从政的主体精神是‘进也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政风有异于前代”。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 科举制的不断完善 B. 宋代中央集权政治的进一步强化 C. 理学被统治者推崇 D. 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干主旨为宋初科举选官推动了进取政风的出现。宋初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治国 策略,朝廷重视科举选官和文官治国,进而推动进取政风的出现。故选项 D 正确;材料没有 体现科举制的不断完善的信息,并且问题要求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而不是现象本身, A 项排除;理学被统治者推崇是南宋以后,C 项排除;材料强调科举影响政风,与 B 项说法 无关,排除。 36.“汉承秦制”、“唐袭隋规”,是后人对秦汉、隋唐制度的基本概括。这里的“制”和“规” 是指 A. 封邦建国;三公九卿和科举制 B. 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C. 封邦建国和礼乐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D. 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和推举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制”是指秦朝开始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为我 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隋规”是指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是隋时期创立的中 央官制和选官制度,因此 B 项符合题意;封邦建国是西周时期创立的制度,三公九卿制是 秦朝的中央官制,故 AC 项排除;推举制是西汉时,故 D 项排除。 37.《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 243 年“蝗蔽天下”,前 235 年“天下大旱”,前 230 年和前 228 年又都是“大饥”……后来嬴政称自己的功劳为“堕坏城郭”和“夷去险阻”。 嬴政对自己的称赞主要是基于 A. 秦政府有效解决了自然灾害 B. 统一使救济物资在全国畅通 C. 确立起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威 D. 地方用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秦统一前自然灾害不断,而嬴政称自己的功劳为“堕坏城郭”“ 夷 去险阻”,结合所学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进程,客观上使救济物资在全国畅通。选 项 B 正确;秦政府是否有效解决自然灾害材料未提及,选项 A 排除;结合材料,嬴政对自己 功劳的称赞主要基于抗灾能力的提升,而皇帝制度确立以及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与题干主旨不 符,选项 C、D 排除。 38.在西汉,刺史每年 8 月“巡行所部郡国”,郡守“常以春行所主县”,“秋冬遣无害使” 审察案情。至于临时突击督察,大多发生于突发的案情或农民起义的发生。如武帝时派绣衣 御史去镇压农民起义,派遣司隶校尉“补巫蛊,督大奸猾。”这说明西汉时期 A. 基本承继了秦朝的监察制度 B. 监察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C. 刺史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 D. 汉武帝扩大了郡守的履职权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反映了西汉时期监察既有定期监察又有突击监察,有刺史监察又有司 隶校尉监察,说明当时监察方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故 B 项正确。设十三部州刺史监察地 方是汉代首创的制度,并不是继承秦朝的监察制度。故 A 项错误。C 项,说法正确,但并不 是材料的主旨信息。故 C 项错误。郡守的履职权限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 D 项错误。故选 B 39.汉武帝时期以“孝”名科,为儒生以“经明行修”入仕开启了大门;光武帝时为察举制 度增加了“务授试以职”的规定,即州郡长官对于将要加以察举的茂才、孝廉,应先委以一 定官职,合格者方能举至中央。这一变化 A. 反映了官吏选拔程序更加规范 B. 导致了选官标准的根本变化 C. 消除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控制 D. 有利于提高官员的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州郡长官对于将要加以察举的茂才、孝廉,应先委以一定官职,合格者 方能举至中央”可以分析出,察举制发展的内容更加务实,程序更加规范,这反映出官吏选 拔程序更加规范,故 A 项正确;根据材料“以‘孝’名科……‘经明行修’”“察举的茂 才、孝廉”表明选官的标准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仅增加“务授试以职”,故B 项排除;根 据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下容易任人唯亲、形成小利益集团,故 C 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 及到政府的行政效率,故 D 项排除。 【点睛】“州郡长官对于将要加以察举的茂才、孝廉,应先委以一定官职,合格者方能举至 中央”是关键信息。 40.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 主的对立面。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古代制约皇权 的主要因素是 A. 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 B. 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 C. 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 D. 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西汉以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政府重用儒学家做官, 儒家思想倡导仁政、天人感应等思想,劝勉皇帝施行仁政,一定程度上对皇帝的行为起到约 束的作用,使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故 C 正确;民本主义思想对皇帝施行仁政有一 定积极作用,但对制约皇权的作用有限,排除 A;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主要对象是政府各 级官员,而不针对皇帝,B 错误;D 属于中央集权问题,皇权专制属于专制主义问题,D 不 符合题意,排除。 二、主观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 清朝根据边疆地区的情况设置不同的行政机构。在地方行政方面,清政府分 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伯克制等。在蒙古族聚居的北京地区,清朝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 疆地区,清政府主要采取军府制实行统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从雍正年间开 始,清政府就设有驻藏大臣。 ——摘编自韩茂莉著《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材料二 在经济开发和思想认知深入的双重因素作用下,近代西部地区的行省建制数 目呈上升趋势。1877 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北路,向清廷提出:“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 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已者。”1884 年,新疆建省。嗣后,西藏、蒙古、康区等“边地筹 省”的舆论日益高涨。1913 年,北洋政府新建了四个特别区:绥远、热河、川边和察哈尔; 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置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和西康省。 ——摘编自张世明著《法律、资源与时空建构:1644-1945 年的中国》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重要工作是撤并省制,1954 年,撤销察哈尔、绥远和热 河三省建制,使内蒙古自治区实现了统一的民族区域自治。1955 年,撤销西康省,将西康 省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四川省。 ——摘编自宋月红《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建制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边疆政策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民国中央政府边疆治理政策发生的变化及其原 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撤并省制的历史意义。 【答案】(1)特点:因俗而治,尊重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因地制宜,设罝不同的行政机构。 影响: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强地区的管理;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少数民 族地区的开发;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2)变化:边疆地区行政区划和内地行政区划逐步统一(或边疆地区行省建制数目不断增 加。)边疆危机不断加剧;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对边疆地区认识的不断加深。(照抄原文酌 情给分) (3)加强民族自治区与内地经济文化的联系: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 结。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清朝根据边疆地区 情况设置不同的行政机构。在地方行政 方面,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伯克制等。”可知因地制宜,设罝不同的行政机构。 的 根据材料“在蒙古族聚居的北京地区,清朝则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清政府主要采取 军府制实行统治。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可知因俗而治,尊重生活习俗和宗教 信仰。影响:根据所学可以从加强边疆地区的管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 的开发、中国版图等角度分析。 (2)变化:根据材料“近代西部地区的行省建制数目呈上升趋势”、“1877 年,左宗棠收 复新疆北路”、“1884 年,新疆建省。嗣后,西藏、蒙古、康区等“边地筹省”的舆论日益 高涨”、“1928 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置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和西康省”结合所学可知 晚清民国中央政府边疆治理政策发生的变化是边疆地区行政区划和内地行政区划逐步统一 (或边强地区行省建制数目不断增加。)原因:根据材料“在经济开发和思想认知深入的双 重因素作用下……1877 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北路”可知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边疆地区的 经济开发;对边疆地区认识的不断加深;边疆危机不断加剧。 (3)结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从加强联系、民族平等、祖国统一等角度作答即可。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察举制强调以德行、才学为主,由丞相、列侯、刺史等官员甄别人才,推荐 给朝廷,经考核合格后授予官职……察举制奉行“以德取人”的价值取向,希望实现……为 政以德、教民以德,以及由深仁厚泽的君子贤人任官。 ——陈荣香、杨月坤《人才选拔应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 材料二 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 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 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明初开科取士并无南北之分,中期以后有了分地录取的新规定。中央会试首 先是南北分卷,后来进一步按南、北、中地域分卷考试,对不同地域考生按比例录取。这在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等 (1)材料一中的察举制始行于哪一朝代?其对官员素质的期待,体现了我国古代哪一思想 流派的治国理念? (2)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名称。据材料二,概括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明中期以后“开科取士”的新规定及其作用。 (4)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据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制度所蕴含的积极的价值取 向。 【答案】(1)察举制度开始于汉代。孝廉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的治国理念。 (2)九品中正制。主要特点:分科考试,择优录取;将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将选 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3)新规定指的是对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比例录取;作用:这一措施有效解决了人才地区 分布不均的问题。 (4)价值取向:自由开放、公平公正、以德取人、积极进取、勤学苦读等。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察举制的时间、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察举制度开始于汉代。孝 廉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的治国理念。 (2)本题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制度来回答。制度:九品中正制。主要特点:从材料“士人可 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 官大权的状况。”得出分科考试,择优录取;将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将选拔人才和 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3)据材料三“中央会试首先是南北分卷,后来进一步按南、北、中地域分卷考试,对不 同地域考生按比例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得出,新规定 指的是对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比例录取。作用:避免某一地方人才质量好考上的多,差的地 方考的少,所以说这一措施有效解决了人才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4)从选官制度的历史影响方面进行回答,价值取向:自由开放、公平公正、以德取人、 积极进取、勤学苦读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