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讲义:第26课时高考历史解题指导(2)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讲义:第26课时高考历史解题指导(2)学案

‎ 高考历史解题指导 第26课时 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与技巧 一、专题主线 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与技巧:审题细致是关键 二、典例精析 ‎1.(2018•全国卷Ⅰ•T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解析:第(1)问,“变化”,依据材料一信息“宋代……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概括得出:宋朝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积极作用”,由材料信息“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 “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第(2)问,“历史背景”,由材料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第(3)问,“意义”,依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民主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等角度分析。‎ 答案:(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2)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2.(2017•全国卷Ⅰ•T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 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可知,法国大革命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属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同之处都追求民主平等。第二小问,可从斗争对象、革命目标等角度概括。第三小问,结合当时中国和法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国民革命的时代背景,分析不同之处产生的原因。‎ 答案:(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变式提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世界反法西斯纪念日统计表 纪念日 时间及设定 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每年1月27日。联合国2005年设立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 每年12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设立 日本广岛核爆炸遇难者纪念日 日本政府每年8月6日举行 诺曼底登陆纪念日 旨在纪念‎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 欧洲胜利纪念日 ‎1945年5月8日‎24时,“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签订,英国、法国、奥地利、波兰等国家以‎5月8日为纪念日 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 由于时差的关系,“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签订的时候,苏联已经到了5月9日,因此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都以‎5月9日为纪念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每年9月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设立 材料二 在历史教科书中,1983年之前一般没有涉及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问题。1983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大学历史专业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主编《中国现代史:下册》,开始正面提到了这种作 用: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斗争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持,同时,中国人民也对世界人民的解放斗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长期斗争及其胜利,大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影响和推动了各国特别是被压迫民族的进步。‎ 在今年的抗战胜利纪念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提法: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它从战争进程的角度点明了中国的作用,对于提升抗日战争的意义是有益的。‎ ‎——李良玉《正确的历史观念与完整的历史书写——关于抗战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七种纪念日设立的共同之处。(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抗日战争研究变化的原因,并说明中国设立的两个纪念日的意义。(13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设立的纪念日及纪念日设立的时间和目的等可以总结出其共同点为缅怀反法西斯战争业绩,以史为鉴;警惕法西斯主义,珍爱和平;凸显人性,尊重生命;各自政府均有特定的政治考量。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成当时这种变化,即重新认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作用的是当时的国内环境,即从阶段特征角度考虑,如政治上拨乱反正,经济上改革开放,思想文化方面重新提出双百方针,两岸关系改善等;第二小问从南京大屠杀和抗日战争两个角度来思考其意义。‎ 答案:(1)共同:缅怀反法西斯战争业绩,以史为鉴;(3分)警惕法西斯主义,珍爱和平;(3分)凸显人性,尊重生命;(3分)各自政府均有特定的政治考量。(3分)‎ ‎(2)原因:政治上拨乱反正;(2分)经济上改革开放;(2分)思想文化方面重新提出“双百”方针;(2分)两岸关系改善。(1分)意义:强调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推动了全球的民族解放运动;(2分)呼吁各方求同存异、共谋发展;(2分)维护世界和平、捍卫正义良知,开创未来。(2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世纪时期,英国王权弱小,教会承担了养老救济的主要工作。教区教会经常给贫困老人以实物援助,至于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是救济工作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在中国古代,孔子强调“孝”是一种家庭责任,是对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根据这一思想,汉朝至清朝的中央政府都颁布法规,严惩子女的不孝行为,规定对年老父母要养敬并重。各级政府经常举行一些敬老礼仪活动,如清朝的“千叟宴”,旨在示范引导,弘扬敬老养老思想。在家庭承担养老责任的基础上,政府也实行一些保障老人权利的政策,如汉代《王杖诏令册》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唐朝建立“大疾馆”、“孤独园”、“悲田养病坊”等养老慈善机构。‎ 材料二 1834年,英国设置济贫院,主要由政府承担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物资救济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议会通过以《国民保险法》为核心的一系列保障社会福利的法案,重视老年人的物质保障和精神健康。同时,加快私人养老金建设,发挥个人、国家、社会等多种力量的作用,使英国养老制度逐步得到完善。进入21世纪后,英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冲击。‎ ‎——赵小妹《中英文化差异在养老问题上的体现》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中世纪时期的英国相比,中国古代在解决养老问题上的主要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近代以来养老救济政策的变化及背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认识。(15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由“在中国古代,孔子强调‘孝’是一种家庭责任,是对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得出受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等。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由“中世纪时期,英国王权弱小,教会承担了养老救济的主要工作”“1834年,英国设置济贫院,主要由政府承担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物资救济工作”得出由教会救济为主到政府救济为主(或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模式)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由“1834年”可得出工业 革命的发展,英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矛盾加深等;第三小问,主要是根据养老保险制度配制的职能以及实施的有效方法方面去思考,另可以联系材料中英国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角度去回答。‎ 答案:(1)特点:封建政府重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养敬并重;以家庭养老为主和政府辅助相结合;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答出利用税收政策调节,注重法律规范也可酌情给分)(每点2分,共10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1—2分,但总分不能超过10分)‎ ‎(2)变化:由教会救济为主到政府救济为主(或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模式);由注重实物救助到实物和精神并重。(每点2分,共4分)‎ 背景: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矛盾加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福利国家政策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等。(每点2分,共8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1—2分,但总分不能超过8分)‎ 认识:完善养老的法律制度(或发挥政府职能);重视养老的道德教化与法律保障相结合;动员多种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关注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等。(任答1点2分,任答2点3分)‎ 三、解题策略与技巧 第一步: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读材料是解答非选择题的重要环节,应注意围绕设问细读材料,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 ‎1.文字材料先读材料出处,图片、图表、表格材料先读题目。这些信息简明扼要,往往给出了材料的主题、时间、作者、史书文献、背景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从整体上把握材料至关重要。‎ ‎2.通过“二读三找法”审读材料正文。‎ ‎(1)“二读”材料 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 第二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设问有关的信息,并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以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2)“三找”要点 ‎ “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材料段落结构一般有三种类型:总分结构——第一句话是中心句,然后分角度论述;分总结构——先分别论述,最后一部分总结;总分总结构——第一句是总述,然后分述,最后再总结)。‎ ‎ “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注意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并归纳层次大意,特别要关注材料中的转折词、并列词,因为这些词是划分层次的依据),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 ‎“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及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第二步 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审清答题语、答题提示语、时空限定语、答题限定语。“答题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答题提示语”是指应怎样回答,“时空限定语”是指要回答问题的时间、地域范围,“答题限定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应是什么样的。将这四项审清了,答题的要素就一清二楚了。审设问时,一定要将这几项答题要素用笔标注一下,以便引起注意并加深理解,切不可马马虎虎,更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步 扣教材——梳理知识提纲 从非选择题的“教材型”“材料型”“结合型”三种类型来看,答题时一般都要适当联系教材。审完设问后,应先回顾与所学知识的链接点,再列出提纲要点。‎ ‎(1)如果是“教材型”的设问,就可直接用教材知识作答。如果该设问与题目中的材料有一定联系,对材料内容应做大概了解。‎ ‎(2)部分“材料型”的设问,尽管题目要求“依据材料指出”‎ ‎,但实际上材料所含信息与教材知识又非常相近,依据教材知识照样可以回答。这样的设问,当你回顾教材知识后再读材料,则很容易概括出答案。‎ ‎(3)对于“结合型”的设问,答案的要点应是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的“并集”,即材料中体现的要点+教材中的要点=完整的答案。‎ 第四步 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 ‎(1)组答案要注意紧扣设问,简明扼要,规范作答。‎ ‎ (2)答案来源于教材(教材型):设问形式为“根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答案来自教材等所学知识,而与材料本身关系不大,解答时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 ‎(3)答案来源于材料(材料型):设问形式为“根据(依据、据)材料……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解答时必须依据材料,从材料中归纳,提取有效信息。‎ ‎(4)答案来源于教材和材料(结合型):设问形式为“根据(依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概括、提炼、叙述)……”,回答此类问题既要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又要迁移教材中的知识。‎ ‎ (5)“一个前提,两个原则”。‎ 一个前提——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答在规定的答题区内。‎ 两个原则——第一,答案在按分估点的基础上“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也就是要多角度地组织答案,答题用语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太简洁易漏知识点,影响得高分,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但要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解释时应“话要短”,不要重复、啰唆。第二,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在前面。要紧扣设问,把答案要点用史学语言按①、②、③分别写出来,每个小要点后用冒号进行解释,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回答的要点。这样容易得高分,最起码能少失分。 ‎ 四、课堂检测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宋朝有了较大的发展,“邸报”是其中最流行的称呼。“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帝的起居言行,政府的法令、公报,有关官吏任免赏罚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报(重大军情)。宋朝的“邸报”大部分是手抄的,其中的小部分可能使用雕版印刷。“小报”流行于南宋,是一种非官方的报纸。内容以“邸报”所不载的大臣章奏和官吏任免消息为主,也发表过一些要求抵御金兵入侵的议论。它的出版,受到当时政府的查禁。16世纪中叶以后,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在政府的监督下,编选一部分从内阁有关部门抄来的邸报的稿件公开发售,这一类报房大多设在北京,它们所发行的报纸,通称“京报”。1638年以后,普遍使用活字印刷。出版和派送京报,从明朝中叶起,成为一项公开的职业。明末“京报”曾经刊载过社会新闻。清朝入关后,北京的报房曾经达到十家以上。‎ ‎——梁甲庐《中国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 材料二 近代报纸是外国人首先办起来的。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中外文报刊,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一半以上。19世纪50年代起,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开始办报,1895年以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办报,鼓吹变法。《时务报》最多时日销达一万七千份,成为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一份报纸。同时,一大批学习最新科学技术知识的专门性刊物陆续问世,如《农学报》《新学报》《格致新报》《普通学报》《中外算报》《地学杂志》等。除《地学杂志》在北京出版外,其余都在上海出版。文学期刊也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等著名长篇小说,都是在这些刊物上首先和读者见面的。1927年后,沪宁一带成为全国报刊的中心,上海一地报纸超过五十家,全国日发行量五万份以上的报纸全部集中在上海。‎ ‎——姚琦《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报纸发展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变化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近代报业出现的新变化。(13分)‎ 解析:第(1)问,第一问根据材料一,由官方“邸报”与非官方“小报”,到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说明由官方主导到允许民间发行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官方主导到允许民间发行”是社会经济发展及政府政策放宽的结果;“逐渐使用新式技术”‎ 是因为印刷技术进步;由小报关注社会时事到明末“京报”刊载社会新闻,说明此时期社会关注度提高,推动报业发展。第(2)问首先阐明中国近代报业的新变化,根据材料二,由“19世纪,外国人在中国共出版了一百多种中外文报刊,占当时中国报刊总数的一半以上”可知出现大量外国人办的报刊,中外文均有等。评价变化主要从原因、影响两方面展开。‎ 答案:(1)趋势:由官方主导到允许民间发行;逐渐使用新式印刷技术;出现了相关职业(专业化);报纸内容趋于多样化。(6分,任答3点即可)‎ 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印刷技术进步;政府政策放宽;社会关注度提高。(6分,任答3点即可)‎ ‎(2)变化:出现大量外国人办的报刊,中外文均有;种类增多,发行量增大;带有政治救亡色彩;出现专业性刊物;报刊业中心转移到上海。(6分,任答3点即可)‎ 评价:新变化源于西方侵略及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新变化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了清末政局变化,促进了文化传播和民众启蒙,活跃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中国近代化。(7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宋朝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经济生产率。海港而不是古老的陆路,首次成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媒介,穆斯林商人和水手成为亚洲诸海中活动的伟大创业者。中国的出口品大多是制成品,如丝绸、瓷器、书画等。而进口品多半是原材料,如香料、矿石和马匹灯。因而,宋朝时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不过,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这一潜在的可能从未实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500—1800年,欧洲人利用他们与非洲和美洲越来越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尤其是“三角贸易”,不断扩大对亚洲经济的全面参与。美洲的糖和大西洋的鱼为欧洲人提供了卡路里和蛋白质,亚洲的棉纺织品为欧洲人提供了衣服从而节省出大片牧场,美洲货币的大量供给使欧洲能够追求微观和宏观的经济优势,促进了欧洲的资本积累。经过三个世纪的努力,,欧洲在全球最早开始了工业革命,并用进口替代和工业品出口拉动战略,最终抵达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位置。‎ ‎——弗兰克《白银资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简要评价“古代中国成为海上强国的潜在可能从未实现”的观点。(1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宋朝对外贸易架构的市场相比,1500—1800年的世界市场有哪些发展变化。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1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第二小问可以从合理性和片面性两个角度思考。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可知,从区域性市场发展为世界性市场,从以中国为主导到以欧洲为主导,从农业、手工业产品发展为工业制成品,从和平经济文化交流到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全球化进程加快;第二问主要是针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地位和如何有效应对角度思考,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答案:(1)原因: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封建经济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对外政策开放,海上丝绸之路兴盛;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分)‎ 评价:合理性:古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走向海洋缺乏经济动力;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古代中国没有成为近代意义上真正世界海上强国。片面性:汉唐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海上丝绸之路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古代中国在一定时期内是世界海洋大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7分)‎ ‎(2)变化:从区域性市场发展为世界性市场;从以中国为主导到以欧洲为主导;从农业、手工业产品发展为工业制成品;从和平经济文化交流到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全球化进程加快。(8分)‎ 认识: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分,言之成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