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这说明分封制 A. 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 B. 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 C. 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答案】C ‎【解析】‎ 分封制度下不仅是臣服天子,土地也认为是国家的,体现出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故C正确;宗法等级秩序材料没有体现,故A错误;拱卫周王室的目的与材料中国家意识不符,故B错误;D中开拓疆土不是主要手段。‎ ‎2.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答案】D ‎【解析】‎ ‎“天子”、“子民”等字眼意在强调在秦汉以后的政治统治是在借助于人伦秩序进行统治的,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宗教权威,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和材料题意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天子”、“子民”是和人伦秩序密切相关的。‎ ‎3.如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 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 举制( )‎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与材料不符,表格中得到选拔的不仅有士族子弟,还是有寒族;B项说法错误,九品中正制是以门第做官,而 举制依据成绩;C项说法错误,不是缩小了范围,是扩大了范围。因此ABC三项均不正确。从材料可知 举制选拔的范围还主要是在士族阶层,还不完善,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举制 ‎【名师点睛】 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实行时间最长,最为完善的一种制度。中国古代的 举制起源于隋代,此后 举不断随着王朝的更迭而发展进步以致臻于完善,但物极必反,明清时期 举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1905年秦代最终废除了存续千年的 举制。高考中对 举制的考查角度多样,题型众多,是高频考点和难点,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强化基础训练。‎ ‎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 。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 举相比,宋代 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 目有所减少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宋朝采用密封考试形式,这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取士 目数量减少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进士 的重视,不是尊贵,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录取人数的变化,故D项错误。‎ ‎5. 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A. 限制君权 B. 削弱相权 C. 实行君主立宪制 D. 废除三省六部制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描述、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题干所给材料叙述了:如果宰相存在就能对君主进行劝谏。符合这一内容的为A项“限制君权”。B项“削弱相权”与材料中“宰相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这一信息不符,故错误。君主立宪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而材料给出的是对君主进行“劝谏”,这并不意味着树立了人民主权,故C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为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6.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 (  )‎ A. 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 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 C. 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 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 ‎【答案】D ‎【解析】‎ 材料着重论述的并不是雅典实行抽签选举,而是在抽签选举之前实行差额选举,这一举措明显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中所述选举措施,体现不出对贵族统治地位的维护,排除A项;权力的运行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不是着重讲选举中的财产资格限制,C与题意不符。‎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梭伦改革 点睛:本单元复习要旨:(1)形成一个观点: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古罗马的法律制度,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但也有其不足,都具有阶级性和时代性,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 ‎(2)理清两条线索:一是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二是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 ‎(3)抓住三个重点:一是希腊城邦制度,二是雅典的民主制度,三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7.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里,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也清晰地表达了奴隶制违背自然法的观点。材料表明罗马法中 A. 追求人的政治平等 B. 女权得到有效伸张 C. 理性精神逐渐丰富 D. 强调天赋人权原则 ‎【答案】C ‎【解析】‎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总结了罗马法发展的最高成就,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而材料中提到这一法典使妇女地位有所提高、认为奴隶制不合理,体现了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对过去落后鄙陋的观念有所批判与摒弃,理性精神逐渐丰富,故C正确。法典只是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妇女、奴隶的地位,但并不代表罗马法追求所有人的政治平等以及女权,故AB项属于错误解读;D项并非材料强调的重点。‎ ‎8.古罗马裁判官法规定:除遗嘱指定和经调查指定的监护人外,其他监护人就职时,应承诺妥善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并提供保证人。该规定 A. 防止了监护人的道德风险 B. 体现了罗马法律体系完备 C. 注重维护契约的公正 D. 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是从人文关怀角度,不是道德风险,故A错误。罗马法律体系完备是《查士丁尼法典》颁布,故B错误;材料中不是契约关系,故C错误; “应承诺妥善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并提供保证人”的信息说明对于被监护人财产保护,体现出人性化,是人文主义思想体现,故D正确;‎ ‎9.恩格斯指出:在英国,“资产阶级从来没有掌握过全权,甚至1832年的胜利,也还是让土地贵族几乎独占了政府所有的高级职位”。这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 具有妥协性和保守性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C. 保留了英王行政大权 D. 未使资产阶级获得成果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1832年的胜利,也还是让土地贵族几乎独占了政府所有的高级职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土地贵族仍然占重要地位,说明革命具有妥协性和保守性,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君主立宪制政体的问题,故B项错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王没有实权,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也获得了一定成果,故D项错误。故选A。‎ ‎10.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 ‎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 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C.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D.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妥协而非分权、选举等问题,所以A、D排除;最终方案体现了大州与小州的妥协、中央和地方的妥协等,所以体现了“妥协”其实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B正确; C说法是正确的,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 ‎11. 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建立的政体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这部宪法内容中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的是( )‎ A. 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 B. 德意志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C. 联邦议会主席职位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D.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德意志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主要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立宪制和专制相结合,“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的信息体现“民主性”较浓厚一些,更符合“资产阶级代议制”这一概念,尽管1871-1919年间的德国专制是实、民主是虚,故D项正确;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能表明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但与“最能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不符,故A项错误;国家元首“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不能充分体现是否为资产阶级代议制,故B项错误;宰相同时是“联邦议会主席”,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只对皇帝负责,表明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故C项错误。‎ ‎【考点定位】欧美代议制确立与发展•代议制向欧洲大陆扩展•德国君主立宪制。‎ ‎12.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 有利于政局稳定 B. 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 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 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重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说明当时政局不够稳定,“戴高乐就任总统后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就等于不再让议会作为国家的重心,这就有利于国内政局的稳定,故选A;总统的元首地位在民主共和政体确立时就已经确立了,故B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B;题干并没有提到剥夺议会的权力,故C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C;法国没有实行两党制,是多党制,故D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 ‎13.《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此条款表明英国 A. 与清朝关系友好 B. 对中国内政事务的干涉 C. 侵犯了中国领土 D.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南京条约》……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不能说明英国与清朝关系友好,故A项错误;惩罚充当汉奸的中国人或卖国贼,这属于中国内部事务,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免罪释放,是对中国内政事务的干涉,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英国侵犯了中国领土,故C项错误;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的是领事裁判权,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前提是熟练掌握《南京条约》的影响,及领土、司法主权等概念,再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即可对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答案。‎ ‎14.1858年,英国侵华军司令额尔金率舰队自上海沿江西上。在天京江面,太平军与其交火。事后,太平天国向英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由此可见,太平天国 A. 反对帝国主义的不彻底性 B. 受《北京条约》的影响较深 C. 迫切学习西方的强烈愿望 D. 对西方列强存在某种幻想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事后,太平天国向英方道歉,并同意在事先通知的条件下英国船舰可在长江航行。”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试图通过承认英国的特权来争取外交承认。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 ‎15.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对日方说:“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这说明李鸿章 A. 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B. 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 C. 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 D. 改变了学习西方的方向 ‎【答案】C ‎【解析】‎ 材料表明,李鸿章被甲午中日战争的结局深深的震撼,肯定日本的战法和进步,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故C项正确;李鸿章投身洋务运动,表明他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进一步认识到西方的先进,故AB项错误;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 学技术,没有改变这一主张,故D项错误。‎ 点睛:材料“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是解题的关键。‎ ‎16.‎ ‎《剑桥中华民国史》指出,辛亥革命爆发后,“当革命势力表明他们掌握了国家的时候,他承认了民国的必然性。在共和制的最初几年,他为避免同革命领导人完全决裂而讨好他们,面临对抗就做策略上的退却”。材料表明 A. 袁世凯为追求政治目标不择手段 B. 孙中山是政治妥协的成功运作者 C. 孙中山有效节制了革命激进潮流 D. 袁世凯是典型的政治实用主义者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袁世凯在民国初年对革命党人进行暂时的妥协,反映的是袁世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政策的调整,体现不出不择手段的特征,故A错误。材料主要讲的是袁世凯对革命力量的妥协,而不是孙中山的妥协,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以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反动力量,暂时伪装妥协,并没有反映出孙中山有效节制了革命激进潮流,故C错误。 结合材料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刚刚爆发以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反动力量暂时进行妥协,体现了其政策的适应性、实用主义特征,故D正确。‎ ‎17. 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 ,不欢迎者占73 ;“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 ,不赞成者占24 。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A. 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 主张选择资本阶级民主道路 C. 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 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 略 ‎18.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应当时中共中央 A.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 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 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答案】B ‎【解析】‎ 此题注意把握时间:1928年。此时毛泽东虽然已经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等星星之火,但中共中央仍然坚持城市暴动。由材料中“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革命高潮”相结合,才能变成“全国胜利”的信息可知,农民战争要配合城市暴动,以城市暴动为主体,故B项符合材料的原意。排除其它选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具体考查中国革命道路。‎ ‎19. 1935年12月5日,美国国务卿赫尔发表户明,声称“中国任何部分的非常发展,应当而且必须地不仅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所关心,并且为所有在华有利益的国家所关心”,“美国政府因此正密切地注视着该地区内发生的事情”。与此声明的发表有直接关系的是:‎ A. 日本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活动 B. 红军长征取得了重大胜利 C. 西安事变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D. 英、美在华侵略矛盾的加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1935年12月5日”“不仅为中国政府和人民所关心,并且为所有在华有利益的国家所关心”表明,1935年12月日本侵华不断扩大,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因此美国发表声明,故A项正确;1936年10月长征胜利完成,故B项错误;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12月12日,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日本侵华 ‎20.1945年,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向蒋介石表示:“人民遭受了21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则表示:“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这反映出 A. 国共谈判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 B. 国民政府仍坚持独裁内战方针 C. 国民政府拥有较强的武装力量 D. 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已遭到质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概况的掌握。依据所学可知,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三大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所以应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1. 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 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 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 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 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答案】D ‎【解析】‎ 略 ‎22.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A. 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 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 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 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答案】B ‎【解析】‎ 首先根据《四月提纲》,即可判断这一时期俄国二月革命已经结束,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结束,正在向无产阶级革命转变,故C项不符合题意。然后再根据材料核心信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说明列宁强调俄国无产阶级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故排除AD两项,B项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必修一· 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23.一般认为,中国的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俄国的二月革命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主要是基于它们的 A. 革命任务 B. 革命主力 C. 革命背景 D. 领导阶级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国辛亥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有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俄国二月革命的任务也是反帝反封建(沙皇),可见三者在革命任务上具有一致性,故A正确。中国辛亥革命的主力是新军以及会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是无产阶级,俄国二月革命的主力是俄国人民群众,三者差别也较大,故B错误。中国辛亥革命的背景是国内清政府继续实行专制统治,国外列强对中国不断加紧入侵,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同时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工人阶级的力量随着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有所壮大以及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国内军阀混战等诸多复杂背景下爆发的;俄国二月革命则是腐朽无能的沙皇政府继续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国内民不聊生,国外还积极参加帝国主义战争,激化了俄国内部的矛盾,可见三者在背景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别。故C错误。中国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俄国二月革命的领导阶级既有资产阶级也有无产阶级,三者差别较大,故D错误。‎ ‎24. 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A. 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 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 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 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答案】D ‎【解析】‎ 从费孝通的回忆可知此事发生于“北平”时期。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自即日起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由此判断A错误,A指的是1954年召开的一届人大;第一次政协会议从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后就开始筹备,准备比较充分,并不匆忙,排除B项;服装是职业和身份的象征,从材料可知除了穿“工装”的工人外,还有其他社会各阶层,普通工人只是其中一部分,代表具有广泛性。据此排除C项,得出 D项。‎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空间限定“北平”。考察从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能力。‎ ‎25.如果说1954年宪法开启了一个新制度,那么这个制度的契机和雏形早已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孕育了。这说明1954年宪法 A. 缺乏变革的创新性 B. 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C.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D. 推动了社会制度转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1954年宪法的内容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孕育了,不能体现1954年宪法的创新性,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1954年宪法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排除B;材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度和雏形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孕育了,可知1954年宪法是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继承与发展,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1954年宪法推动社会制度转型的内容,排除D。‎ ‎26.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 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C. 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 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答案】D ‎【解析】‎ ‎1950年到1954年中美关系敌对,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并未消失,故B错误;欧共体成立与1967年,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中英关系的发展根源于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故D正确。故选D。‎ ‎27. 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 )‎ A. 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 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 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 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益得以恢复后,美国代表发表的感叹:“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说明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要求与结果,由此可知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D符合题意,而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不能表明西方针对中国乃至于其他社会主国家的敌对行动全部失败,排除A;B是发生在1979年,在时间上不合题意;材料只能表明在是否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问题上,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观点,不能据此断章取义说“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排除C。故选D。‎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影响 ‎28.尼克松总统曾说,中美两国人民可以来往,结果只好批准该代表团(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从此,中美人民重新开始了往来。小球是毛泽东打过去的,门打开了。这反映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显著特点是 A. 民间往来推动官方交往 B. 地缘关系变动撬动中美两国走近 C. 经贸往来推动中美政治坚冰融化 D. 毛泽东打开了中美外交关系的大门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通过美国乒乓球访华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信息可知其特点为以民间往来推动官方交往,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地缘政治关系,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经贸往来的信息,排除C;中美外交关系的大门是民间交往推动官方交往,不能归于毛泽东,排除D。‎ ‎29. “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该会议的召开( )‎ A. 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 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 C. 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D. 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新解放的国家”“‎ ‎ 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信息说明是反对霸权主义政策下实行不结盟运动的主张,反映了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出现,故C项正确;材料中“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不是指经济方面,而且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也与“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不符,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不可能导致国际力量的失衡,故B项错误;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不可能消除,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0. 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 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答案】A ‎【解析】‎ 略 二、材料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计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材料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图(a)(b)(c)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材料四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促成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 ‎【答案】(1)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 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2)看法: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 成因: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府腐朽没落。‎ 外部原因: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 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可见王夫之认为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由材料“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可见顾炎武认为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第二小问,由材料郡县制的积极作用,依据所学,从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维护国家统一和为历朝所沿用等方面归纳。‎ ‎(2)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可从三幅漫画进行概括。“中国佬”带有轻视侮辱之意;“我们在中国应该做什么”“中国就要崩溃了”,反映了他们认为中国软弱可欺。回答成因时要结合图片出现的时间,并从中外两个方面回答。1900年,“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反映了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这是辛亥革命发生的重要原因。‎ ‎(3)材料四主要强调中华民国政府对于原来满清政府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借款等承认都继续有效,这反映了辛亥革命在反帝方面的严重不足,其原因主要从其阶级本身的特点来考虑。‎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将太学分为上、内、外三舍,学生入学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试其行艺,优者依次升入内舍及上舍。外舍生每年升舍考试,考试合格,尚不能直接升舍,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凡列入一、二等者,才能升入内舍学习。内舍进行升舍考试,若成绩达到优平二等,再参考平时成绩及操行,才能升入上舍学习。上舍生学习两年,期满进行毕业考试,由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后来,武学、算学及地方官学等,大都仿照太学三舍法,考试、升补,悉如太学。‎ ‎——摘编自苗春德《宋代教育》‎ 材料二 1932年,国民政府公布《中小学毕业会考暂行规定》,引起了极大的争论。‎ 教育部长朱家骅说:会考“可以检查一般学生程度是否提高”,“会考制度,并非用以使任何学识突出之学生得一荣誉,实为考查学校成绩之另一方法”。陶行知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而至于必不教”,“在学生们赶考的时候……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还有人著文说太死知识不合教育原理,不利学生健康。1936年,教育部令各省教育厅、局,将原依学生会考成绩计算学校成绩办法改为仅发表参加会考学校名单,重申对毕业学生之操行及体育成绩,各校应严加考核。‎ ‎——摘编自高奇《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 材料三 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各高校入学考试内容千差万别,中学无法适应。在这种情况下,1926年,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推出了学业性向测验(SAT),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1950 年,林奎斯特教授认为 SAT 不利于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认真学习,他另起炉灶,创立了 美国高校测验(ACT),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1960年,ACT 正式作为一 种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被高校使用。当今,SAT 和 ACT是美国最重要的两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 ‎——摘编自康乃美等《中外考试比较》‎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三舍法在考试制度方面的主要特点。分析三舍法对宋代学校教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国民政府公布会考规定所引起的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概括争论双方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分别说明SAT和ACT设立的初衷,指出二者的主要区别。‎ ‎【答案】(1)特点:升舍实行定期考试且与平时成绩及操行考核结合;毕业考试实行教考分离;毕业考试成绩等级与官员选拔直接挂钩。‎ 影响: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和选拔人才;有助于完善学校教育管理制度。‎ ‎(2)焦点:会考的利弊。‎ 认为有利者:可以检查学生学习水平;考查学校办学业绩。‎ 认为有弊者:是应试教育,不利国家发展;不合教育原理,不利学生健康。‎ ‎(3)初衷:SAT是为了让中学更好地适应高校入学考试,ACT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区别:SAT侧重考查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ACT侧重考查学生的中学学业水平。‎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每年升舍考试,考试合格,……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得出特点一:升舍实行定期考试且与平时成绩及操行考核结合; 根据材料“期满进行毕业考试,由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得出特点二:毕业考试实行教考分离;根据材料“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得出特点三:毕业考试成绩等级与官员选拔直接挂钩。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等角度进行作答。 ‎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引起了极大的争论”可得出焦点为会考的利弊。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 “可以检查一般学生程度是否提高”,“会考制度实为考查学校成绩之另一方法”可得出利方的理由:可以检查学生学习水平;考查学校办学业绩。根据材料二“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太死知识不合教育原理,不利学生健康”可得出:是应试教育,不利于国家发展;不合教育原理,不利于学生健康。 ‎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各高校入学考试内容千差万别,中学无法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推出了学业性向测验(SAT)”得出:SAT 是为了让中学更好地适应高校入学考试;根据材料三“SAT 不利于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认真学习,他另起炉灶,创立了美国高校测验(ACT)”得出:ACT 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SAT),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ACT),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可直接得出答案。第三小问考查的是美国共和制的联邦制原则。‎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