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家产均分继承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继承原则,其在唐代被载人《唐律》,宋承唐制,其在继承法中的地位更加稳固。这种制度的实行 A. 源于人多地少的矛盾 B. 推动了多子多福观念的形成 C. 规范了耕织结合模式 D. 巩固了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家产均分有利于维持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经济的存在,家产均分继承由基本原则到被确立为封建法律且为后世王朝所承继,反映了封建王朝意图巩固自耕农的经济形式,故D项符合题意。A项,唐宋时期并非古代中国人口急剧增长时期,人地矛盾并不突出,故排除。B项,多子多福观念与家产均分无直接因果联系,排除。C项,耕织结合为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的基本特征,而题干材料未涉及政府对农业生产模式的规范,排除。‎ ‎2.汉武帝时期在产盐区设盐官,雇工煮盐,又在产铁区设铁官,经营采冶铸造,发卖铁器。汉武帝的这一做法 A. 保证了盐铁产品的质量 B. 削弱了诸候王势力 C. 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D. 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盐业和冶铁在古代是严禁私人操作的,因为他们关系国家的经济命脉,汉武帝盐铁官营的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同时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从而加强中央统治,答案为C。盐铁官营不一定能保证产品质量,A错误。汉武帝是通过推恩令来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而不是盐铁官营,B错误。盐铁官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的繁荣,D错误。‎ ‎3.考古发现北宋随葬品出土成组的铁质农具较多,如犁、耧耙、锄、镰等;据史书记载,北宋农民很注意积肥和施肥,认为“用粪如用药”。这反映出宋代 A. 农业生产工具出现革新 B.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 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 D. 粮食作物增产幅度较大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施肥技术的提高,均可以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故选C;犁、耧耙、锄、镰等铁制农具在宋代之前就已有之,无法说明农业生产工具出现革新,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排除B;材料并未直接描述粮食作物的产量,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4.宋代土地买卖盛行,出现“千年田换八百主”“田宅无定主”的现象,政府出台了较为严密的法律,对土地买卖实行规范化管理,要求买卖双方在政府机构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作为土地产权转移的证明。这一做法 A. 有效保护了自耕农经济 B. 反映了宋代商业立法的完备 C. 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发展 D. 说明政府立法抑制土地兼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政策。依据材料可知,宋代政府出台法律规范土地交易的契约关系,实际上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的合法性,允许其按经济规律进行流转配置,这一做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一做法是为土地经营流转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不能保护自耕农经济;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宋代土地立法,不是商业立法;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允许土地的流转,承认和保护土地私有,并不抑制土地兼并。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5.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 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B. 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C. 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显现 D. 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这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各有所长,这体现的是区域生产的专业化趋势,故选B;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是唐朝,排除A项;明清时期农业仍占经济主导地位,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市镇的专业分工,没有反映规模,排除D项。‎ ‎6.明清之际,华北地区的--些大地主开始选择不将他们的产业分割成家庭规模的佃田,而是将整个地产组织成农作庄园,雇佣劳工种植棉花,将原棉卖给江南的纺纱与织布业者,以获得高额利润。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 农业领域出现新经济因素 C. 租佃经营方式衰落 D. 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出现 ‎【答案】B ‎【解析】由材料“雇佣劳工种植棉花,将原棉卖给江南的纺纱与织布业者”可知,明清时期已经出现了雇佣关系,这意味着当时的农业领域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新的经济因素,故选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A;材料的情形只出现于局部地区,不适用于全国情形,无法得出C项结论,且明清时期租佃关系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而非衰落,故排除;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在明清之前就已出现,排除D。‎ ‎7.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传统行业出现“异化”状况,如棉纺织业、造船业日益衰落,而制茶、缥丝等传统行业却获得较快发展。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西方商品物美价廉 B. 传统手工艺的创新能力强 C. 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D. 中国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故使得中国传统行业出现“异化”状况,D项符合题意;西方商品物美价廉这一理由只可以用来解释棉纺织业的衰落,却无法解释制茶业的发展,排除A;B项如果成立,那么棉纺织业也就不会面临衰落的命运,故排除;如果要选C,则材料应重点描述西方商品在中国市场艰难的销售情形,但材料显然并未这么做,故排除。‎ ‎8.1873年,洋务派代表人物沈葆桢大胆改变福州船政局经营方针,将即将建造的4艘船只改造为商船。沈葆桢此举旨在 A. 创办民用性质企业 B. 增加政府财政收人 C. 抵制列强经济侵略 D. 解决企业资金困难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并根据所学可知军事工业创办以后由于缺乏资金,所以不得不将军舰改造为商船,目的是获得更多的资金,以解决军事企业的资金困难,故答案为D。材料“将即将建造的4艘船只改造为商船”不能表示将福州船政局改为民用企业,A错误。材料内容不是增加政府收入,而是缓解资金压力,B错误。改造商朝使中国军事力量削弱,反而有利于列强的经济侵略,C错误。‎ ‎9.子口税是近代中国的一种新的税制。在这种税制下,进口洋货及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开办的工厂所制造的产品只需缴纳2.5%的内地通过税,就可以在中国内地通行无阻。这种税制 A. 调和了列强之间在华的矛盾 B. 使中国民族工业面临竟争压力 C. 为清廷拓宽了财政来源渠道 D. 旨在规范中国内地的市场秩序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对进口洋货及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开办的工厂所制造的产品征收较低的子口税有利于外商产品在国内各地倾销,不利于民族工业参与市场竞争,故B项正确。A项,材料未涉及调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子口税虽然有利于增加清政府财政收入,但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D项,题干旨在对外商实行特权征税,并非规范市场秩序,排除。‎ ‎10.有人评价晚清的一种时代思潮:“它与腐败懦弱的清政府形成强烈的对比,它与列强的猛烈输出形成鲜明的斗争。夹缝之中,它蓬勃发展;冬天的环境里,它创造了春天的到来。”“它”指的是 A. 中体西用 B. 实业救国 C. 变法图强 D. 民主共和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夹缝之中,它蓬勃发展;冬天的环境里,它创造了春来”等信息可判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双半社会,夹缝中生存;在一战时期,迎来了短暂的春天;据此判断是资产阶级实业派, B正确;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指导思想,与材料不符,A错误;变法图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C错误;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D错误。‎ ‎11.陈启沅创办 继昌隆缫丝厂,曾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县还下令封闭,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19世纪末,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变化反映了 A. 自然经济已经全面瓦解 B. 民族资本进入“短暂春天”‎ C. 封建守旧势力退出舞台 D. 清政府尝试缓解统治危机 ‎【答案】D ‎【解析】由陈启沅的缫丝厂被迫迁址到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缓解统治危机的尝试,故选D;A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民族资本进入“短暂春天”是在一战期间,排除B;这一变化是清政府被迫做出的调整,并不能说明封建守旧势力退出舞台,排除C。故选D。‎ ‎12.1912—1914年间,中国共设厂3937家,平均每年设厂1312家,将近是1904—1911年间每年设厂数的两倍。这主要是因为 A. 民国政府政策的推动 B. 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D. 国民经济结构布局合理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南京民国政府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一战期间,故B项错误;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故C项错误;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民国政府政策的推动,而不是国民经济结构布局合理,故D项错误。‎ ‎13.国民党统治区的3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168家是1938- -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材料表明,抗战 A. 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B. 利于国民政府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C. 使中西部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 D. 客观上改变了中国原有工业布局 ‎【答案】D ‎【解析】由材料“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可知,面临严峻的抗战形势,民族工业大量内迁到中西部地区,这在客观上改变了中国原有的工业布局,故选D;战争的爆发对于民族工业来说是一种灾难,而非一种发展机遇,排除A;材料只表现了民族工业在地理布局上的变化,并未提及国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状况,无法直接得出B选项,排除;工业布局上的变化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并未使中西部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仍在东部地区,排除C。‎ ‎14.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双方领土一律向对方开放,双方的商船有驶往对方国家所有开放口岸,地方和领水的自由,双方商品在对方国家行销,税收与当地商品相同。国民政府签署这一条约 A. 实现中美经济上的互惠互利 B. 严重冲击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 使美国承认了中国大国地位 D. 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答案】B ‎【解析】《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严重冲击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故答案为B项。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不利,排除A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美国已经承认中国大国地位,排除C项;这一条约签订时中国抗战已经取得胜利,排除D项。‎ ‎15.20世纪30年代有报纸报道:上海人白天的时候,各人有各人应办的事,忙碌的工作着;午后五点钟后,上海人又是一番享乐的“闹忙”。同期也有作家描写:内地小城虽有邮政局和电报局,但这里的人们“永远是很迟缓,很懒散。晚上10点一过,小城就成了‘狗’的城市”。材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 近代上海民众时间意识增强 B. 上海与内地生活观念差异大 C. 近代城市文明发展的不平衡 D. 新式通信工具已普及到内地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上海人白天的时候,各人有各人应办的事,忙碌的工作着;午后五点钟后,上海人又是一番享乐的‘闹忙’”与“内地小城虽有邮政局和电报局,但人们永远是很迟缓,很懒散。晚上10点一过,小城就成了‘狗’的城市”等信息对比得知,上海和内地小城人的生活不一样,近代城市文明发展的不平衡,C正确;材料看不到上海民众时间意识增强,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上海与内地人们在时间,尤其是晚上十点以后,城市的对比,没有涉及二者的生活观念问题,B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 ‎16.1955年7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提出,“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机器生产的革命。”这说明当时 A. 国家工作重心是社会主义革命 B.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是首要任务 C. 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战略 D. 改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机器生产的革命”结合所学可知,1953,我国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与三大改造,改造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同时进行,故D项正确。社会主义革命属于生产关系变革,优先发展重工业改造生产力的变革,均未完全涵盖题干信息,排除AC。B项,题干并非仅强调发展国民经济,同时也要变革生产关系,排除,‎ ‎17.1961年—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人;到1965年全国城市数从1961年的208座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qo下降到14.6%/(1964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回落。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 A.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 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展开 C. 大力调整国民经济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出现是“逆城市化”现象是在1961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国经济处于调整时期,这样做有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出现在1953-1956年,A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大跃进”出现在1958年,B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在1958年,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故选C。‎ ‎18.1949年解放后,我国农业生产经历了分田单干、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包产到户等模式。1980年1月,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安徽省委书记万里说:“包产到户原则上不同于分田单干,虽然形式上与分田单干相似”这里,“原则上不同”主要是指 A. 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B. 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C. 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 D. 生产资料归农民所有 ‎【答案】B ‎【解析】1949年解放后,我国的分田单干是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包产到户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提是土地公有制。故B项正确。农民生产积极性高、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都是包产到户的结果,非原则性差异,故AC错误。选项D,生产资料归农民所有,指的是分田单干,和题目不符,故错。‎ ‎19.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这主要是因为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 D.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答案】B ‎【解析】1984年我国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注重国有企业改革,导致中国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大幅度上升,故B正确;A是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时期,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表现,与工业总产值增长无直接联系,排除;D是二十一世纪初,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0.1993年中国粮价全面放开,以市场定价为主,以前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原来的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自由采购。这些变化表明当时我国 A. 已完全废除计划经济体制 B.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完成 D. 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增强 ‎【答案】D ‎【解析】据材料“1993年中国粮价全面放开,以市场定价为主,以前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原来的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自由采购”等信息可知,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增强,D正确;据材料“1993年中国粮价全面放开,以市场定价为主”可知,材料涉及的是粮价,A以偏概全;据所学可知21世纪初,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据材料“1993年中国粮价全面放开,以市场定价为主”可知,材料涉及的是粮价,没有涉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错误。‎ ‎21.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航行结束后,归来的船员受到了西班牙国王的亲切会见,他们每个人都得到一件国王的奖赏一银铸的地球仪。球面上镌刻着--句言简意赅的话:“你首先拥抱了我。”根据下图,这次航行的航线最有可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由材料“西班牙国王的亲切会见”“球面上镌刻着--句言简意赅的话:‘你首先拥抱了我’”可知,这次航海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的环球航行,四条航线只有④麦哲伦的航线符合,故选D;①为迪亚士的航线,最远只达到了非洲南端,不符合题意,排除A;②是哥伦布的航线,最远到达美洲,不符合题意,排除B;③为达•伽马的航线,最远到达印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 ‎22.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该图以中国为中心,当时澳洲虽然还没有被发现,但是图上已出现五个洲。这反映出当时 A. 新航路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B. 中国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C. 传教士是早期殖民掠夺的先锋 D. 世界地图绘画水平较低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602年可知,新航路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因此在地图上描绘出了五个洲,选项A正确;利玛窦将中国置于地图中心是出于迎合中国统治者的目的,不能就此认为中国是世界贸易的中心,排除选项B;材料中并未体现出传教士的殖民掠夺属性,排除选项C;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23.据统计,1502‎ ‎ 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白银和200吨黄金,世界金银总产量的83%为西班牙占有。但到159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死后,他遗留的债务高达1亿金币,被世人讥讽为“黄金漏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贸中心转移 B. 西班牙人养成了奢靡不良习惯 C. 大部分金银未在本国转化为资本 D. 日益崛起的荷兰商业资本的挑战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西班牙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西班牙王室并没有把海量的财富用来造福国民和发展本国的各种产业,大部分金银未在本国转化为资本,因此即使它从其他地方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但最后都流出到了国外,故选C;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贸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而西班牙就处于大西洋沿岸,故A项是对其有利的因素,而非不利因素,排除;造成西班牙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它的封建制度,统治阶层奢靡的不良习惯只算表面原因,排除B;D项是外因,不起决定性作用,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24.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子东印度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1858年东印度公司被英国政府取消,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工业革命的完成 B. 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C. 重商主义的推动 D. 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在1840年左右完成工业革命后,为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英国政府逐步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故取消与自由主义相悖的特权贸易则变得理所当然,故选A;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在工业革命期间获取了更多的进入政权的机会,但并未掌握政权,排除B;工业革命后,英国已经用自由主义替代了重商主义,排除C;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于美国,且经济危机只能算原因之一,根本原因应是工业革命的完成,即生产力的发展,排除D。‎ ‎25.始建于1837年的英国国会大厦大本钟是伦敦地标,重达13吨,1859年重铸。它的著名之处在于准确报时。大本钟的出现传递了一种崭新的、更为严格的时间观念——标准时。与这观念形成相关的有 ‎①工厂制度确立的要求 ‎②交通工具改进的必然 ‎③民主政治完善的需要 ‎④展示钢铁工业新发展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1859年”“大本钟的出现传递了一种崭新的、更为严格的时间观念——标准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厂制度要求人们树立准时的挂念,①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要求人们建立统一的时间,②正确;材料与民主政治完善无关,③排除;钢铁工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④排除。故答案为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6.1872年开始,法国政府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1879年成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 体现了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B. 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 推动了法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 适应了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需求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材料中法国政府做法的目的是培养技术人员,适应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法国政府注重对技术工人的培养是为了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与工人阶级的斗争无关;B选项错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与法国政府注重对技术工人的培养无关;C选项错误,技工学校的建立旨在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不能直接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7.1913年,美国汽车产业最大的独占企业之一福特公司原来每生产--辆汽车所需劳动时间为12小时8分钟。当引进T型车装配线后,时间缩短至2小时35分。后来继续扩大T型车装配线后,平均每辆车所需时间降低为一个半小时。这说明 A. 垄断组织有利于技术提升 B. 资本的集中推动垄断组织产生 C 垄断组织不利于自由竞争 D. 垄断组织控制商品生产和价格 ‎【答案】A ‎【解析】由材料“美国汽车产业最大的独占企业之一福特公司”“时间缩短至2小时35分”“平均每辆车所需时间降低为一个半小时”等信息可知,垄断组织有利于技术提升,故选A;材料说明的是垄断组织产生的影响,而非强调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垄断组织对竞争的妨害,材料侧重表现的是其积极影响,排除C;材料并未提及商品价格的问题,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28.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据此可以看出,当时苏联(俄)‎ A. 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彻底否定了计划经济体制 C.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 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指出“建社会主义要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义……”,材料强调的是“个人利益”,说明这时期推行的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恢复了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故C选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取消了自由贸易等,不会强调个人利益,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计划经济体制在斯大林时期逐渐形成,因此材料内容不涉及彻底否定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不是列宁时期,故D选项错误。‎ ‎29.斯大林在实施各项政策的时候都从列宁在建国之初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文件中寻求理论支撑,认为自己所实行的政策都是符合列宁思想的,是对列宁思想的一种延续。这表明,斯大林 A.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 B. 重视延续列宁的经济政策 C. 坚持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D. 注重吸取治国理政的经验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斯大林在实施各项政策的时候都从列宁在建国之初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文件中寻求理论支撑”“‎ ‎ 是对列宁思想的一种延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是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从列宁在建国之初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文件中寻求理论支撑,认为自己所实行的政策都是符合列宁思想的,是对列宁思想的一种延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斯大林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重视延续列宁的经济政策不是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斯大林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而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是坚持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注重吸取治国理政的经验不是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故D选项错误。‎ ‎30.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年增长率达到4%,工业生产增长近一倍。但是,1929 年约60%的美国家庭的总收入占全国总收入尚不足24%。这一现象 A. 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 B. 制约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C. 导致了金融市场不稳定 D. 表明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答案】B ‎【解析】由材料“60%的美国家庭的总收入占全国总收入尚不足24%”可知,美国大部分家庭的消费能力有限,这会制约国内市场的发展,故选B;20世纪20年代美国实行的经济政策是自由放任,而非国家干预,排除A;消费能力的不足不会直接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排除C;美国经济年增长率仍达到了4%,工业生产仍增长近一倍,这说明美国还未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排除D。‎ ‎31.1938年2月美国通过《农业调整法》,规定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实行生产定额,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由政府给予补贴。该立法的目的主要是 A. 稳定农产品价格 B.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C. 刺激农产品出口 D. 缓解粮食供应短缺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鼓励农民对农产品进行定额生产,可以减少农产品在市场的流通数量,从而减轻生产过剩的状况,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故选A;政府是要发放补贴的,这会扩大政府的财政支出,排除B;如果要刺激农产品出口,则会鼓励农民多生产,而不是像材料那样去进行限制,排除C;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面临的是生产过剩的问题,而不是粮食短缺,排除D。‎ ‎32. 1981年里根上台后,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里根政府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这里“右转”的意义是 A.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加大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 D. 增加国有制经济的比重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停滞或下降,物价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这种现象被称为“滞胀”;为缓解“滞胀”危机,美国对经济进行了调整,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支出,排除BCD,A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了一股关注和讨论苏联的热潮。当时很多人认为苏联是一个自由、民主、平等的国度,与资本主义少数财阀垄断的民主不同,苏联实现了一种最大多数人的民主。同时,美苏复交、苏法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加入国联等都受到中国知识界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评价。当时中国知识界认为苏联妇女地位有较大提高,并认为苏联“绝大多数的家庭,都充满了美满的、愉快的家庭生活”,苏联教育是“计划着去迎合苏联人民的需要的”,就连莫斯科的夜生活也受到知识界的关注和赞誉。当时中国知识界在大力地介绍、评论苏联时,介绍评论最多的是苏联取得成功的法宝——计划经济。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国内兴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计划经济思潮,这体现了当时知识界希望中国迅速强大抵御侵略的愿望。‎ ‎——摘编自郑大华、张英《论苏联“一五计划”对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影响》‎ 材料二 由于特殊的国内外形势,毛泽东借鉴了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并对其弊端进行了反思和调整。1956年,他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认为:“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关于资金的积累模式,他提出:“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1959年,毛泽东提出:“对企业的管理,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摘编自鲁碧华《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界介绍和评论苏联的角度,并分析当时中国计划经济思潮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原因,并概括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 ‎【答案】(1)角度:政治制度;外交政策;社会生活;计划经济。‎ 原因: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成就巨大;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并完成“一五”计划,国力大增;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侵略日益加重。‎ ‎(2)原因:两国相同的社会制度背景;苏联工业化的成功示范;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政治军事形势(或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为了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或工业基础的落后);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反思与突破:对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的反思,提出以重工业为主,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思想;对苏联在获取工业化资金方面对农民剥夺较重的反思,毛泽东提出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来保证重工业发展的思想;对苏联管理体制中经济管理权过于集中的反思,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民主管理思想。‎ ‎【解析】‎ ‎(1)角度:依据材料一中“很多人认为苏联是一个自由、民主、平等的国度……苏联实现了一种最大多数人的民主”、“美苏复交、苏法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等国加入国联等”、“知识界认为苏联妇女地位有较大提高……苏联教育……莫斯科的夜生活……”、“介绍、评论最多的是苏联取得成功的法宝——计划经济”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从政治制度、外交政策、社会生活、计划经济等方面概括得出角度。‎ 原因:依据材料一中“20世纪30年代初”、“这体现了当时知识界希望中国迅速强大抵御侵略的愿望”等信息结合所学从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中国面临日本侵略等角度分析原因。‎ ‎(2)原因:依据材料二中“特殊的国内外形势”、“1956年”等信息结合一五计划的背景相关所学从两国相同的社会制度背景、苏联工业化的成功示范、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工业基础落后、苏联对中国的援助等方面说明原因。‎ 反思与突破:依据材料二中“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认为:‘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关于资金的积累模式,他提出‘……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对企业的管理,采取集中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等信息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反思与突破。‎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对世界历史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阐述,他生前就预感到人类会打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在世界范围内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相互交往而使各民族相互依存并走向统一。他在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成为世界历史。”‎ ‎——摘编自刘晓颖《应对全球化的矛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的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的论题,阐述须有事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论题: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促进了世界走向统一.‎ 阐述: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亚洲.美洲开始建立紧密的联系;随着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进行的殖民扩张,迫使这些地区相继卷入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伴随两次工业革命,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世界各地的交往进--步提供了便利,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各地因相互依存而走向统-一,一部完整的世界史由此产生。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和交往不断扩大基础上的。由此可见.封闭是徒劳的,只有开放,融入世界,顺应历史潮流才有出路。‎ 示例二论题:运用全球史观研究、理解历史。‎ 阐述: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历史研究曾具有很大局限性,造成我们对历史事物的认识存在片面性,如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认识的世界就是以地中海为中心的--片区域,包括西亚和北非,他们眼中的世界历史就是地中海区域的历史,对东方的认识是零星和模糊的。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因此,我们应接纳全球史观.叙述统--的全球史.并不带偏见看待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历史文化。‎ ‎(本示例仅供参考,不是评分的唯一标准。其他论题:如“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世界各地交往扩大和联系紧密"“各地交往扩大有利于世界各民族平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相互交往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化"等,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赋分)‎ ‎【解析】本题属开放性试题。解答这种题型要注意三个要素:(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注意史论结合。对于这种新题型,学生只要把握住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把握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得高分还是很容易的。故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然后拟定出自己的论题,如:从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促进了世界走向统一;要运用全球史观研究、理解历史等论题均可。然后根据所学的近代以来的相关史实来进行论述和阐释;最后进行简单的升华和总结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就不断提出修建铁路的主张。1872年,俄国出兵侵占我国伊犁,李鸿章借机提出“土车为铁路”的主张,指出俄国侵占伊犁,“我军万难远役”,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用兵。而且不仅俄国想侵占西北,英国同样垂涎云南、四川,如果中国自已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否则中国将面临更加紧迫的局面。 ----摘编自雷颐《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 1878年,唐廷枢开办开平煤矿时,为了解决运输问题,建议修筑开平至北塘的铁路,由于李鸿章的支持而获批准。旋因守旧派的反对,清政府又收回成命。唐廷枢被迫改为开挖运河,由于开挖运河失败,再获批准。1881 年6月,在英人金达指导下,铁路终于通车。但守旧派又群起攻击,清政府遂以“震动皇陵”、“伤害庄稼” 为由下令查禁,经李鸿章多方努力,铁路才得以保留。修一条九公里长的铁路,竞然几起几落,中国铁路产生之艰难,实难想象。‎ ‎-----摘编|自李开第《论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主张修建铁路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铁路修建艰难的原因。‎ ‎【答案】(1)提升用兵能力;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抵御俄国对西北的控制,应对边疆危机;抵御西方列强的经济、军事渗透。‎ ‎(2)顽固或守旧派的阻挠;缺少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技术依赖西方;封建思想的阻碍或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缓慢、滞后。‎ ‎【解析】‎ ‎(1)由材料“俄国出兵侵占我国伊犁,李鸿章借机提出‘土车为铁路’的主张”可归纳为抵御俄国对西北的控制,应对边疆危机;由材料“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用兵”可归纳为提升用兵能力;由材料“俄国想侵占西北,英国同样垂涎云南、四川,如果中国自已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可归纳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从而抵御西方列强的经济和军事的渗透。‎ ‎(2)由材料“旋因守旧派的反对,清政府又收回成命”可归纳为守旧派的阻挠;由材料“清政府又收回成命”“清政府遂以‘震动皇陵’、‘伤害庄稼’为由下令查禁”可归纳为缺少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由材料“在英人金达指导下,铁路终于通车”可归纳为技术依赖西方;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铁路的修建之所以艰难,还和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缓慢、滞后相关,毕竟铁路修建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