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阶段性考试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四次阶段性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60分) 1.如下表: 事实一 商代青铜器为铜、锡、铅之合金。 事实二 地质矿产普查显示,迄今中原一带尚未发现有可供开采的锡矿。 事实三 金正耀先生在殷墟青铜器中发现有5件含高放射性成因异常铅。目前仅在云南东北一带发现此种异常铅矿。 ——据魏国锋《古代青铜器矿料来源与产地研究的新进展》 由表格所列事实依据可推知,当时 A. 殷地青铜器产于西南地区 B. 西南已纳入商王统治范围 C. 殷商与周边地区联系密切 D. 初步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商代青铜器为铜、锡、铅之合金”“迄今中原一带尚未发现有可供开采的锡矿”“仅在云南东北一带发现此种异常铅矿”等信息可知,殷商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比较密切,由此青铜器才得以铸造,故选C;材料只能表明青铜器的铸造离不开云南东北等地区的物质支撑,但不能说其产地就在西南地区,排除A;西南地区在秦朝才首次被纳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中,B项说法错误,排除;殷商时期大一统局面还未形成,国内市场并不统一,排除D。 2.据史书记载,汉高祖在位12年,丞相仅1人;惠帝在位7年,丞相3人;文帝在位23年,丞相5人。唐太宗在位23年,宰相29人;武后掌政共21年,宰相78人;玄宗在位43年,宰相34人。由此可见,唐朝宰相人数变化原因在于 A. 皇帝刻意加强宰相职权 B. 围绕分割相权调整官制 C. 科举考试扩大统治基础 D. 世家大族垄断高官职衔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汉至唐,宰相数量增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专制主义发展中存在君权与相权之争,君权通过对相权的分割实现集权。因此B项正确;A项是现象,不是原因。因此错误;科举考试扩大统治基础,但是不是宰相增多的原因,因此C 项错误;世家大族垄断高管职衔与宰相数量增多并无必然关系,所以D项错误。 3.监察体制一直是专制帝王用以控制国家和人民,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演变一定程度上也是皇权不断加强的折射。下列史料所记载的监察体制,按照其存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御史台)中台建于大都,西台建于陕西,南台建于建康。其余各道设廉访司,隶于三台。” ②“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监御史掌郡监。” ③“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案,以六条问事……” ④“三京、诸路大辟罪,狱既具有非理致死者,委纠察提点刑狱官察知。” A. ②①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④①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御史台)中台建于大都”可知,①描述的是元朝的监察体制;由材料“郡守掌……尉掌……监御史掌郡监”可知,②描述的是秦朝的地方行政权力的划分;由材料“刺史班宣,周行郡国”可知,③描述的是汉朝的刺史制和郡国并行制;由材料“委纠察提点刑狱官察知”可知,④描述的是宋朝的监察体制;综上,故选C;ABD在排序上均有错误,排除。 4.西汉王国政区变化表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王国数量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0国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17国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25国 据此可知 A. 郡国并行制下汉朝疆域不断扩大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推行“推恩令”的条件更加成熟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中王国数量的变化可知,王国的数量越来越多,其对抗中央的实力也就越来越分散,这说明推行“推恩令”的条件更加成熟了,故选C;王国数量的增加是因为诸侯国的疆域被肢解而形成了更多的诸侯国,它不是由疆域面积扩大而新设立的,排除A;王国依然存在,这说明郡国并行制仍在推行,其行政体制并未作出调整,排除B;材料说明王国控制的区域是在不断缩小的,D项解释与材料描述相悖,排除。 5.魏晋南北朝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将品评与选官权力收归中央,由朝廷委任中正官对地方人才根据德才、门第评定品级推荐朝廷使用。中正官一般由皇帝信任的出身世家大族的官员担任,但是后来中正官评级时往往背离“不计门第”的原则,偏袒士族,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隋唐以来实行的科举制根据考试成绩选拔录用,以此网罗人才,并彰显公平与公正。唐太宗曾以“天下英雄尽人吾彀中”而自夸。材料表明 A. 统治者重视人才选拔 B. 地方官员选人失察,徇私枉法 C. 选贤与能是人们对正义与公平的愿望与追求 D. 科举制比九品中正制选人更科学更公平更客观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弊端,因此科举制应运而生,这体现了统治者对人才选拔的重视,故选A;B项只能反映材料的局部信息,不足以涵盖材料的整体意思,排除;科举制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正义与公平的愿望与追求,但这种愿望本身不足以使选官制度发生改变,使选官制度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还是统治者的态度,故C项并不是最佳答案,排除;科举制较之九品中正制,虽然显得更加的公平与公正,但是它也忽视了对人品德的考察,因此更科学的结论无从得出,排除D。 6.明代设通政司管理向皇帝转呈百官奏章,并负责在奏章和外封上书写奏章摘要和条目要点以便皇帝御览。而清代各种奏章直送内阁,密折连内阁都不用经过,通政司只负责核对公文程式和转呈。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内阁实权的加强 B. 君主集权的强化 C. 行政体制的僵化 D. 通政司名存实亡 【答案】B 【解析】明代通政司“管理向皇帝转呈百官奏章,并负责在奏章和外封上书写奏章摘要和条目要点以便皇帝御览”,权力较大,有喉舌之称。清代削弱了通政司的权力,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化,故B正确;AD两项不符合史实;C项材料没有体现。故选B。 7.古希腊喜剧《马蜂》描述雅典平民参加陪审法庭的动机:“我得用这么一点津贴为一家三口买面包,买柴,买肉……要是执政官今天不开庭,我们拿什么去买午饭吃?”材料表明 A. 民主政治加剧雅典贫富分化 B. 发放津贴推动民主良性发展 C. 普通民众降低参政的责任感 D. 陪审法庭丧失原有司法职能 【答案】C 【解析】根据“要是执政官今天不开庭,我们拿什么去买午饭吃”可知此时雅典平民参与政治的目的是获得津贴,说明普通民众参政的责任感降低,故选C;材料没有反映贫富分化的内容,排除A;“良性发展”的说法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B;D项说法明显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 8.古代雅典公民资格中以“资”为根据的财产,在梭伦改革前仅限于土地财富:梭伦改革将非土地财富也包括在内,计算标准则改按货币不按实物。这种做法 A. 增加了公民的经济负担 B. 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 C. 扩大了参政公民的范围 D. 废除了旧氏族贵族特权 【答案】C 【解析】梭伦改革中“将非土地财富也包括在内,计算标准则改按货币不按实物”,这有利于工商业者参政,显然扩大了参政公民的范围,C正确;雅典公民资格是判断是否具备资格的标准,而非让公民付出,因此不会增加公民的经济负担,排除A;评价公民参政资格的财产标准扩充,并未改变土地所有制,排除B;题干与旧氏族贵族的特权无关,排除D。 9.雅典民众法庭明确规定:如果只是家长里短式的纷争,最多只需要201名陪审员负责审理该起案件;但如果案子关系到雅典的安危,陪审员的数量至少有508人。这规定意在 A. 强化公民身份认同 B. 防止贵族干预司法 C. 强调城邦利益至上 D. 保证审判过程公正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如果只是家长里短式的纷争,最多只需要201名陪审员负责审理该起案件;但如果案子关系到雅典的安危,陪审员的数量至少有508人”结合所学可知陪审员只对案件本身负责,凭自己的良心和判断办事,陪审员数量的增多,更能保证案件审理的合理性,保证审判过程的公正性,故选D;陪审员身份必然是公民,不存在身份认同问题,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防止贵族干预司法,B错误;陪审员增多目的是为了更加公正,不是说陪审员增多就能保证城邦利益至上,C错误。 10.罗马法早期采取“子女身份从母”的原则确定其自由身份,出生时母亲是自由人(包括解放自由人)的,子女就是自由人;出生时母亲是奴隶的,子女也就是奴隶。帝国时期逐渐改为,凡胎儿自怀孕至出生,生母曾一度取得自由权的,纵使生母于分娩时仍为奴隶,出生的婴儿即为自由人。这一变化反映出罗马 A. 法律体系逐渐成熟 B. 注重维护公民自由 C. 奴隶制度逐渐瓦解 D. 法学观念更加理性 【答案】D 【解析】罗马自由身份确认的规定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对外战争需要更多兵源;二是罗马吸收了希腊法律中关于“人生而自由”等自然法观念。故D正确;《民法大全》颁布标志罗马法体系成熟,故A错误;材料讲的是如何确定自由人身份,与维护公民自由无关,故B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 11.罗马法学家弗罗丁斯认为,奴隶制是违反自然法的,因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根据万民法,一个人可以成为另一人的财产。这说明罗马法 A. 遭到了罗马法学家的普遍质疑 B. 严重违背了自然法的基本理念 C. 推动了奴隶制度逐渐走向繁荣 D. 将自由民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答案】D 【解析】虽然弗洛丁斯认为奴隶制违反自然法,但万民法仍然承认奴隶制的存在,说明罗马法并不把奴隶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自由民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故选D;A项说法明显有误,排除;自然法也是罗马法的组成部分,B项是对材料的曲解,排除;C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 12.近代知名学者刘伯明曾指出:“罗马之大部文明,大都承用希腊,或模仿希腊。其足为哲学史上之大贡献,而与希腊科学哲学比美者,真属绝少。无已,则有一焉,日罗马法。罗马法与罗马人之国势、罗马人之思想并进;其演进之程序,至为复杂,亦至有价值。”以下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罗马文明是对希腊文明的继承与发展②罗马法对西方政治文明有独特贡献 ③“国势”与罗马对外扩张密不可分④“价值”包含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由材料“罗马之大部文明,大都承用希腊,或模仿希腊”可知,罗马文明是对希腊文明的继承与发展,①正确;由材料“无已,则有一焉,日罗马法”可知,罗马法对西方政治文明有独特贡献,②正确;由材料“罗马法与罗马人之国势、罗马人之思想并进”可知,“国势”与罗马对外扩张密不可分,这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③正确;罗马法是奴隶制社会的法律,它并不具备资本主义的性质,④错误;综上,故选A;BCD均含有错误选项④,排除。 13. 有美国政治的观察者认为“弹劾总统特朗普,更多是一场政治游戏。在众议院,民主党会成功,但在参议院,这将是一次激烈的拉锯战。”下列有关美国总统与国会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 ②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拥有否决权 ③最高立法权属于国会,可弹劾总统 ④遭总统否决的法律,国会复议后以2/3以上多数再次通过此法即为有效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总统是由各州依人口比例委任选举人团代表选出,①错误;美国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拥有否决权,但遭总统否决的法律,经国会复议后,如果仍以2/3以上的多数再次通过,那么此法即为有效,②④正确;美国最高立法权归属于国会,对总统可行使弹劾权,③正确;综上,故选D;ABC均含有错误选项①,排除。 14.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进行了重要的同时也是“唯一”的修改、补充,即“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结论的得出主要是鉴于 A. 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 B. 工业革命的进展 C. “新和谐公社”的失败 D. 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答案】D 【解析】1871年的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故选择D项;三大工人运动是指1831年和1834年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均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爆发,排除A项;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从而促进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排除B项;“新和谐公社”等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排除C项。 15.下表是甲午战后出现的兴办各类教育的主张。这些主张 类别 主要主张 人才教育 强调政治人才教育 实业教育 强调算术、理化、西文,以利实业发展 国民教育 提高国民素养,懂得支持立宪 女子教育 重视女学,男女平等,享有立宪国民资格 师范教育 兴办师范教育是近代教育的前提 留学教育 重视政法(服务立宪政治)与师范(服务国民教育) A. 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模式 B. 表明立宪成为国人共识 C. 推动了维新思潮的兴起 D. 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色 【答案】D 【解析】甲午战后出现的兴办各类教育的主张,大多集中在培养政治上懂得支持立宪、经济上利于实业救国、开展近代教育等,这些主张体现了政治上民主化、经济上工业化和思想上理性化的反侵略、求民主的时代特色,故选择D;表格所列的只是“主张”,而非已经付诸实践的教育模式,排除A;材料未体现出“立宪”主张已经被中国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的人所认同,排除B;维新思潮在甲午战争之前就已经兴起,排除C。 16.下表是关于1844—1847年五个通商口岸贸易货值统计表(单位:万元)据此可知当时 年份 宁波 广州 厦门 福州 上海 1844年 11.1 733.5 19.3 0 48.7 1845年 2.7 681.5 16.3 8.4 234.1 1846年 1.1 554.5 17.6 极少 216.2 1847年 1.2 549.2 18.7 极少 229.9 A. 上海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B. 广州的对外贸易地位没落 C. 自然经济对洋货强烈抵制 D. 中国的贸易逆差现象严重 【答案】A 【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可知,上海的区位优势在鸦片战争后日益凸显,它日益成为新的又一贸易中心,故选A;广州的数据尽管有所下降,但是它仍是五个通商口岸中最重要的一个,B项说法夸大其词,排除;材料并未描述洋货销售困难的状况,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材料并未对进出口贸易的进行对比,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17.以下为近代某一时段中国留日学生人数统计。 年份 1896 1890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人数 13 61 274 608 1300 2400 8000 12000 10000 这反映出中国社会的主题是 A. 中体西用 B. 维新变法 C. 民主共和 D. 救亡图存 【答案】D 【解析】表格数据说明1896年以来,中国留日学生人数基本呈现快速递增态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甲午中日战争带来的民族危机密切相关,青年学生纷纷去日本学习救亡图存之道。这反映出中国社会的主题是救亡图存,故D正确;数据信息体现不出中体西用、维新变法和民主共和,故ABC错误。 18.美国有位总统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导致该场战争的原因是叩头!——狂妄无知的中国人装腔作势,严拒平等对待外邦,尽管是通商,也要把主仆关系强加于外人,并将其尽情羞辱。”他这样评论是为了 A. 否认战争损害中国的国家主权 B. 揭示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根源 C. 污蔑中方狂妄自大以混淆是非 D. 假借争取外交平等为英国辩解 【答案】D 【解析】这段话假借争取外交平等为英国辩解,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其实质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沦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故选D;材料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的国家主权受到损害的信息,排除A;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根源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C不是其真实目的,排除。 19.“……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倘遇有交涉词讼,管事官不能劝息,即移请华官共同查明其事,秉公定断,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款 A. 出自1842年《南京条约》 B. 体现工业革命商品输出需求 C. 严重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D. 直接导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领事裁判权,这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故选C;领事裁判权最早是规定在1843年的《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排除A;领事裁判权属司法领域的问题,不能体现工业革命商品输出的需求,排除B;甲午战争爆发于19世纪末,故该条款不可能是直接导致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排除D。 20.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尽管中英军队在广东对峙,驻扎在香港的英国军官和记者居然坐船绕过清军防线,进入广东山区度假、狞猎,山区里的居民向他们兜售农产品,提供食宿,并未向两广当局举报敌人潜入。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 A. 民众的民族意识较为缺失 B. 清政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C. 普通民众把战争置身己外 D. 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 【答案】A 【解析】中英军队对诗,广东地区一些百姓居然和英军交易,说明未能意识到这是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战争,较为缺乏民族意识,A正确;山区居民的行为不能代表所有民众,因此B、C、D以偏概全,排除。 21.1894年11月,日本驻美国公使栗野慎一郎在美国《北美评论》上发表文章声称:“这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文明势力与世界上最强大和最顽固的保守主义惰性力之间的斗争。”粟野慎一郎的言行表明,当时日本 A. 深受《独立宣言》的影响 B. 获得了西方列强广泛支持 C. 重视掌握国际舆论话语权 D. 致力于推翻中国封建制度 【答案】C 【解析】由材料“这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文明势力与世界上最强大和最顽固保守主义惰性力之间的斗争”可知,当时的日本重视掌握国际舆论的话语权,想要争取列强对它的支持,美化甲午战争是侵略战争的事实,故选C;粟野慎一郎的言行是在美化侵略战争,这有悖于《独立宣言》所宣扬的精神,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西方列强对这一言论的反映,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日本侵略中国不是为了帮助中国,它的目标不可能在于推翻中国的封建制度,排除D。 22.1942年,在共产党讨论如何研究党史时,毛泽东就指出革命的准备不是从1921年开始的,实际上是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准备的,“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明了历史的发展。”毛泽东旨在 A. 中共领导的革命事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B.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在民主革命史上有重要地位 C.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必须得到肯定 D. 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翻帝制,把旧民主主义革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扫除了政治障碍;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辛亥革命宣扬了民主共和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所以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领导的革命事业,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故选A;材料强调中共成立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内在联系,不是强调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地位,B错误;材料没有否定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功绩,C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D错误。 23.1919年6月19日,吴佩孚致电北京政府,要求政府“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下对该电文所指的历史事件,分析错误的是 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是诱因 B. 新文化运动开始兴起 C. 促成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D.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答案】B 【解析】由材料“1919年6月19日”“释放学生……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五四运动,而新文化运动在1915年就已开始,故B项符合题意;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故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这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C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4.下图为书写在我国西南四川地区的民房墙上的革命标语。图中有“苏维埃政府是工农自己的政府”的字样。判断标语的书写年代最有可能是 A. 1927-1930年 B. 1935-1936年 C. 1938-1940年 D. 1947-1949年 【答案】B 【解析】根据四川地区民房墙上的标语“苏维埃政府是工农自己的政府”联系所学可知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定都江西瑞金。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进行长征,到达四川的时间应该是在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应该是当时红军留下的宣传标语,故传B;A还没有建立苏维埃政府,排除;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华苏维埃政府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排除CD。 25.“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这一现象推动了 A. 工人运动走向新高潮 B. 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 C. 南方革命根据地巩固 D. 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 【答案】C 【解析】1927年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开展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即“武装割据思想”,使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故选择C项;1921年中共成立后积极开展工人运动,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总方针,排除A项;北伐战争时期没有“红军”,红军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创建的,排除B项;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是八路军和新四军,排除D项。 26.1940、1945年晋绥边区5个村各阶层户数占总户数百分比情况表 比较项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 其他 1940年 3.8% 10.8% 25.8% 53.4% 5.2% 1.0% 1945年 2.4% 8.3% 44% 42% 2.0% 1.3% ——据李成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史稿》 该表所反映的土地政策 A. 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B. 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C. 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进程 D. 有利于凝聚农村抗日力量 【答案】D 【解析】1940~1945年,在中共抗日革命根据地,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战,实行了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因此地主、富农所占比例下降,中农比例上升,贫农、雇农比例下降,这样有利于凝聚农村抗日力量,故选择D;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基础,排除A;1949~1952年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排除B;解放战争是从1946年开始的,排除C。 27.1938年3月,日本控制的伪政权在北平、河北、山东、山西及河南等地发行“联银券”(纸币),强制要求中国人民将手中的法币兑换成“联银券”,而后将收回的法币运往金融中心上海及国统区等地。日本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掠夺中国物资财富及外汇 B. 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 C. 在华北制造恶性通货膨胀 D. 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作准备 【答案】A 【解析】日本在日军占领区发行纸币“联银券”,并强制兑换中国人民手中的法币,然后在金融中心上海及国统区等地市场流通,其目的就是掠夺中国物资财富及外汇,为日本“以战养战”服务,故选择A;材料没有涉及抗日根据地,排除B;日本大量支取“联银券”充当军饷和抢购物资,导致币值下跌通货膨胀,排除C;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排除D。 28.1941年底,中共中央要求调整军队结构,主力军与地方军的比例,在山区为2:1,在平原为1:1,在某些困难地区,主力军全部地方化。同时要求根据地裁并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实行合署办公,各根据地脱产人员不得超过总人口数3%。这些规定是为了 A. 扩大统一战线 B. 克服根据地困难 C. 争夺抗战领导权 D. 调动地方积极性 【答案】B 【解析】该材料反映的是抗战相持阶段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开展“精兵简政”,主要是为了应对因日伪军对根据地扫荡而造成的经济困难,故B正确;材料与扩大统一战线和调动地方积极性无关,故A、D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共的精兵简政,没有体现争夺抗日领导权的问题,排除C。 29.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蒋介石等人决定扩大台儿庄战果,在徐州地区同日军进行一场决战,夺取决战的胜利。据此可知台儿庄大捷 A. 导致轻敌心态有所滋长 B. 并非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C. 扭转了持久抗战的态势 D. 体现了国共合作的成果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在徐州地区同日军进行一场决战,夺取决战的胜利”可知,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有利于振奋中国军民的精神,但以此扩大台儿庄战果,进行决战,然后获得决战的胜利不符合当时中国抗战的实际情况,说明台儿庄大捷导致轻敌心态有所滋长,A项正确;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材料并非否认台儿庄大捷的历史地位,B项错误;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但没有扭转持久抗战的态势,C项错误;台儿庄战役不是国共合作的成果,D项错误。 30.1936年9月17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认为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及其军队有转向抗日运动的可能,改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为民主共和国。这一决议 A. 顺应了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 B. 缓和了国共对峙的紧张局势 C. 改变了苏维埃政权性质 D. 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答案】A 【解析】中共中央改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为民主共和国,实际上是逐渐放弃与国民政府的对峙,转向寻求与国民政府合作以谋求共同抗日,是顺应了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形势发展,故选A;这一决议是为了谋求联合国民政府抗日,并非是为了缓和国共对峙的紧张局面,排除B;改为民主共和国并不代表改变了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排除C;西安事变的发生是民族矛盾尖锐化的结果,不是中共中央这一决议推动的结果,排除D。故选A。 31.1940年2月,日军在某次会战前制定的《会战指导方策》中强调:“拟在雨季到来之前,在汉水两岸地区将敌第五战区的主力击败……为推动对华政治、谋略的进展作出贡献……在最短期间内作好准备,大概在5月上旬开始攻势。首先在白河以南捕捉汉水左岸之敌,接着在宜昌附近彻底消灭该河右岸之敌核心部队。”该会战是 A. 枣宜会战 B. 徐州会战 C. 百团大战 D. 广州会战 【答案】A 【解析】由材料“1940年2月”“在白河以南捕捉汉水左岸之敌,接着在宜昌附近彻底消灭该河右岸之敌核心部队”可知,该会战指的是枣宜会战,故选A;徐州会战发生于1938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下半年的华北地区,这与材料的时间和空间信息不符,排除C;广州会展发生于1938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 32.1939年,本着“专修科以教授应用科学”“养成专门技术人才为目的”的主旨精神,中央大学等14所高校就开办有各自归属工、农、商、医四大类的专修科教育,其中包括电讯、汽车、机械、采矿、化验、卫生工程等17个专业,共计20个班,均定于两年毕业,以培养各种高级专门技术人才。高等学校的这一调整旨在 A. 完善学科体系 B. 培养尖端人才 C. 推动工业建设 D. 适应抗战需要 【答案】D 【解析】1939年,高等学校开办“专修科”教育,培养电讯、汽车、机械、采矿、化验、卫生工程等各种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以适应抗战所需,故选择D;学科体系还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材料只涉及工、农、商、医四大类,排除A;“专修科”教育培养的是各种高级专门技术人才,而非尖端人才,排除B;为适应抗战需要而进行调整,不涉及推动工业建设,排除C。 33.以下是某部中国近代史著作的目录(节选)省略号处的内容可能是 第十七章安内与攘外(1928—1936) 第一节北伐后的对外举措 第二节日本侵占东北 第三节国共全力搏斗 第四节日本进图华北 第五节联合抗日运动 (1)抗日与反国民党 (2)…… (3)蒋的统一成就 (4)国防建设的推进 (5)西安事变 (6)国共二度合作 A.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遵义会议 C. 《重庆会谈纪要》的签订 D. 战略决战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1935年的瓦窑堡会议上,故A项既符合整个章节的时间限定(1928—1936),又符合小节主题的限定(联合抗日运动),符合题意;遵义会议虽然符合整个章节的时间限定,但不符合小节主题的限定,即不能反映联合抗日的发展过程,排除B;《重庆会谈纪要》的签订发生于1945年,故C项不符合整个章节的时间限定,排除;战略决战发生于解放战争时期,故D项不符合整个章节的时间限定,排除。 34. 1946年6月,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名义正式提出:“中央正考虑由解放区发行土地公债发给地主,有代价地征收土地分配农民。”这一设想旨在 A. 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B. 解决战时的财政困难 C. 粉碎敌人重点进攻 D. 壮大反对独裁的力量 【答案】A 【解析】发行土地公债给地主,然后将土地征收以分给人民,这一设想的目的在于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A正确;以公债收购地主土地和财政困难无关,排除B;1947年国民党实施重点进攻,排除C;这一设想实施区域是解放区,而壮大反对独裁的力量主要在国统区,排除D。 35.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上”,“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这一观点的实质是 A. 承担国际责任 B. 推广美国制度 C. 遏制社会主义 D. 推行霸权政策 【答案】D 【解析】“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上”“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体现了美国企图领导世界的霸权主义政策,故选D;AB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36.1946年凯南向华盛顿发回封80000字“长电报”,提出美国要依靠实力抵制苏联扩张,又不会引起全面军事冲突。同年9月,诺维科夫向莫斯科发回“长篇报告",断定美国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由此可见美苏 A. 出现严重战略误判 B. “冷战”全面升级 C. 争霸形势骤然紧张 D. 由合作转向对抗 【答案】D 【解析】凯南认为“美国要依靠实力抵制苏联扩张,又不会引起全面军事冲突”,诺维科夫认为“美国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并结合时间可知,美苏两国由合作走向对抗,D正确;两人的判断基本符合当时两国实情,排除A;1947年开始冷战,排除B;题干未体现出形势紧张,排除C。 37.1994年,克林顿总统在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提出了“接触和扩展战略”。报告特别强调,当民主和市场占统治地位的时候,美国就会更加安全,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程度越高,美国的安全度就越高。报告表明 A. 经济多极化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利益 B. 美国外交政策呈现明显的冷战色彩 C. 美国外交的单边主义倾向日益突出 D. 保障美国的安全成为外交政策核心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当民主和市场占统治地位的时候,美国就会更加安全,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程度越高,美国的安全度就越高。”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克林顿战略目标是用民主和市场来削弱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实力达到“扩展战略”,而不是以军事为主,即呈现出明显的冷战色彩,故选B;材料没有显现出经济多极化问题,A错误;单边主义不考虑大多数国家和民众的愿望,单独或带头退出或挑战已制订或商议好了的维护国际性、地区性、集体性和平、发展、进步的规则和制度,材料没有体现单边主义倾向,C错误;美国外交政策核心是称霸世界,D错误。 38.在1953年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中,江苏一些农民表示选人“就像开汽车,开的好到社会主义,开的不好下泥塘。普选搞好了,生产更有了保证。”这一现象 A. 推动人民政协制度的发展完善 B. 成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保证 C. 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D. 反映大规模经济建设尚未开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普选搞好了,生产更有了保证”可知搞好基层选举有利于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基层选举,与人民政协制度无关,排除A;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1953年我国已经开始开展“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大规模经济建设已经开始开展,排除D。故选C。 39.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4年底称:“中共可能会把会议当做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与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A. 美国阻挠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发挥作用 B. 西方实现了扭转万隆会议议题的企图 C. 亚非国家团结起来建立了不结盟运动 D. 中国借助此会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判断,这次会议应该是在1954年底以后召开,并且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会,所以这次会议应该是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选D;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会,与日内瓦会议和不结盟运动无关,排除ABC。故选D。 40.《吴建民谈外交》一书在评价新中国初期的某项外交方针政策时,称它“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接受”,是“外交上的精彩华章”。下列关于该方针政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因朝鲜战争结束和国内建设需要提出 B. 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阐述这一构想 C.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基本准则 D. 推动我国与亚非国家建交高潮的到来 【答案】B 【解析】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得国际上广泛认同,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召开时间是1984年,B符合题意;A、C、D对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认识是准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材料阅读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意义的国际法起源于欧洲。1839年,林则徐组织人员翻译《国际法》部分内容,成了中国真正接触西方国际法的发端。1874年台湾琉球漂民案,代表着国际法在中国运用的萌芽期。中法战争期间,上自总理衙门和军机大臣,下至各省督抚、御史、道员,还有活跃在报刊舆论中的知识分子,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以公法为武器的外交评论中。即便如此,清政府却对国际法采取本土化的理解和应对,依照中国情境和自身利益加以采择。19世纪80至90年代,国际法引导并融入宗藩体系的自适性调整当中……1902年中美商约谈判中,国际法被清政府自觉地运用于商约谈判。 ——摘编自张卫明《晚清中国对国际法的运用》 材料二 西方国际法学说叙事模式的最近一次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由”国家与“专制”国家二元对立的思维。这就使得走出国际法学说的西方中心主义成为二战后国际关系史中的一条未绝的主线。……七十年来,中国以实际行动在国际法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如中国的条约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缔约5300余项,主要为涉及国家关系的政治性条约。1979—1990年,中国缔结的国际公约涉及经济、劳工、海事、民航、外空、核能等多方面。1990年,中国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1990年至今,中国共加入300余项多边公约,缔结1.7万余项双边条约,上至外空,下达洋底,大到维护和平,小到保护稀有物种;服务对象也从国家扩展到普通公民。中国全面参与各项重要条约谈判并发挥建设性作用。 ——摘编自贾桂德《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的国际法实践和贡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中国运用国际法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在国际法实践中的发展并阐释其对战后国际法学说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做出的贡献。 【答案】(1)背景:国际法在西方世界不断发展,其相关知识传入中国;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国家利益受到侵害;中国对国际法的认识和实践不断发展。 特点: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运用;在精英阶层的推动下逐渐推行;清政府对国际法表现出本土化理解和功利主义运用的特征;国际公法与宗藩体系并行融合。 (2)发展:①从理念上看,突破了近代以来西方中心主义的束缚;②从内容上看,从以政治性条约为主,到领域更宽阔的双边以及多边条约;③从服务对象上看,从国家扩展到普通公民;④从地位上看,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与建设者;⑤从数量上看,有显著增加;⑥从程序上看,更加规范化、法制化。 贡献:①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冲击了原有的二元对立观念,拓展了解决国际问题的思路;②中国逐渐形成自己的国际法知识体系,丰富了世界国际法的内涵;③中国积极参与各项重要条约谈判,在实践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一“近代意义的国际法起源于欧洲。1839年,林则徐组织人员翻译《国际法》部分内容,成了中国真正接触西方国际法的发端。”可知国际法在西方世界不断发展,其相关知识传入中国;根据材料一“1874年台湾琉球漂民案,代表着国际法在中国运用的萌芽期。中法战争期间,上自总理衙门和军机大臣,下至各省督抚、御史、道员,还有活跃在报刊舆论中的知识分子,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以公法为武器的外交评论中”“1902年中美商约谈判中,国际法被清政府自觉地运用于商约谈判”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国家利益受到侵害;中国对国际法的认识和实践不断发展。特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从林则徐翻译国际法到“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以公法为武器的外交评论中”、“19世纪80至90年代,国际法引导并融入宗藩体系的自适性调整当中”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运用;在精英阶层的推动下逐渐推行;清政府对国际法表现出本土化理解和功利主义运用的特征;国际公法与宗藩体系并行融合。 (2 )发展:根据材料二“这就使得走出国际法学说的西方中心主义成为二战后国际关系史中的一条未绝的主线。”可知从理念上看,突破了近代以来西方中心主义的束缚;根据材料“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缔约5300余项,主要为涉及国家关系的政治性条约。1979—1990年,中国缔结的国际公约涉及经济、劳工、海事、民航、外空、核能等多方面。”可知从内容上看,从以政治性条约为主,到领域更宽阔的双边以及多边条约;根据材料二“服务对象也从国家扩展到普通公民。中国全面参与各项重要条约谈判并发挥建设性作用。”可知从服务对象上看,从国家扩展到普通公民;另外根据所学还可以从地位上看,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与建设者;从数量上看,有显著增加;从程序上看,更加规范化、法制化等方面分析回答。贡献:根据材料二“西方国际法学说叙事模式的最近一次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由’国家与‘专制’国家二元对立的思维。……七十年来,中国以实际行动在国际法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如中国的条约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冲击了原有的二元对立观念,拓展了解决国际问题的思路;根据材料二“1979—1990年,中国缔结的国际公约涉及经济、劳工、海事、民航、外空、核能等多方面。1990年,中国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1990年至今,中国共加入300余项多边公约,缔结1.7万余项双边条约,”可知中国逐渐形成自己的国际法知识体系,丰富了世界国际法的内涵;以及从中国积极参与各项重要条约谈判,在实践上发挥建设性作用分析回答。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1949―1966年我国国家元首出访次数示意图 ——据李俨鹏《中国国家元首出访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 1993―2014年我国国家元首出访次数及分布地区示意图 注:除国事访问之外,参加具有多边外交(参加各种国际会议)程质的出访法59次。 ——据李俨鹏《中国国家元首出访与中国外交》 (1)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一图中“出访次数”偏少的成因。 (2)概括指出材料二图中我国国家元首出访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答案】(1)成因:建国之初,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两极格局对峙之下,中国受到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50、60年代中国周边形势紧张;50年代中期以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 (2)特点:出访次数大大增加;出访目的地国遍及各大洲;国事出访与多边外交相结合。 意义: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影响,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国内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推动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一“1949―1966年我国国家元首出访次数示意图”可知“出访次数”非常少,原因主要从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两极格局对峙之下,中国受到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50、60年代中国周边形势紧张;50年代中期以后,中苏关系逐渐恶化进行分析回答。 (2)根据材料二“1993―2014年我国国家元首出访次数及分布地区示意图”可以看出出访次数大幅度增加,并且出访主要是“亚洲”“东欧中亚”“西欧”等世界各国,结合此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可以从出访次数大大增加;出访目的地国遍及各大洲;国事出访与多边外交相结合回答。意义:结合材料内容可以从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影响,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国内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推动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来回答历史意义。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近现代以来的世界发展进程中,西方国家一直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包括联合国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等政治、经济组织以及战后世界金融体系,都是在西方国家主导下建立的。 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日趋增多,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从某种意义上,合作可以被看作是进行全球治理的一种最基本方式,没有合作几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治理,一部全球治理发展史就是一部合作进化史。尤其是近现代社会中普遍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合作,更是人类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一个巨大成就。 ——摘编自颜旭《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合理》;于沛《从大历史观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观点:国际力量对比决定全球治理格局。 论述:经过两次工业革命,欧美等西方国家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它们大肆对外殖民扩张,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欧国家的衰落,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重新划分世界,美苏两极治理格局最终取代了近代以欧美为主导的治理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欧与日本相继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冲击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也冲击着两极格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一超多强”格局的出现,国际治理体系面临进一步变革。(任意选择两个时期进行论述,论述充分即可) 总之,不同历史时期国际力量的对比及变化,决定着国际关系格局,也决定着全球治理格局的不断演变。 示例二观点:全球化与全球治理需要国际合作。 论述:面对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和危害,二战后,世界各国加强了合作,先后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各成员国在经济上的合作和为成员国提供援助,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45年联合国成立,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全球贸易的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人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与日俱增,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继续发挥着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的积极作用,成为协调与组织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或者新冠肺炎等疫病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世界人们的生命健康,全球防疫抗疫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等等。)(可任选两个角度论述,论述充分即可) 总之,在全球化过程中,斗则俱伤,合则共赢;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促进世界的稳定与发展。 示例三观点:西方国家主导着近现代全球治理。 论述:工业革命以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控制着世界市场,攫取全世界的利益,主导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一战后,在欧美强国主导下,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二战结束后,在欧美国家主导下成立的联合国,一度成为欧美控制世界的工具。二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了美国和美元的中心地位。欧美等国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继续主导着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增强,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的绝对优势,企图继续主导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但是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旧的国际治理体系面临新的变革。(从两个不同时期展开论述,论述充分即可) 总之,近现代以来,欧美国家主导建立了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由此也长期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依据材料中“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可选择国际力量对比决定全球治理格局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从工业革命后东方从属于西方、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取代欧美主导的国际治理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一超多强”格局出现等方面进行说明。也可依据材料中“在这样的时代中,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日趋增多,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信息选择全球化与全球治理需要国际合作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从二战后世界各国建立一系列的国际组织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联合国和世贸组织成立的意义、全球防疫抗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进行说明。亦可依据材料中“近现代以来的世界发展进程中,西方国家一直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信息选择西方国家主导着近现代全球治理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从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全球经济发展、一战后在欧美强国主导下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成立了一度成为欧美控制世界的工具—联合国、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等方面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