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南侨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南侨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2019年秋季南侨中学高三年段第一阶段考试(文科)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撰写本国史籍时,多称自己为“夏”或“中国”;同时还追溯自身与夏商周各代的过往关系。这反映了 A. 华夏正统的意识 B. 家国同构的理念 C. 王权独尊的观念 D. 国家统一的趋势 ‎【答案】A ‎【解析】‎ ‎ 材料“各诸侯国在撰写本国史籍时……与夏商周各代王朝过往关系”,这反映华夏正统的意识,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家国同构的理念,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王权独尊的观念,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诸侯数目减少归于统一的信息,排除D。‎ ‎2.战国时期,或由匹夫而为将相,或朝贫形而稃公侯,或起自刑余,或出于盗薮,不论新旧,不问亲疏。这种现象表明 A. 士农工商结构趋于瓦解 B. 礼崩乐坏加速王室衰微 C. 世卿世禄制度遭受冲击 D.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战国时期选官制度不再以血缘亲疏作为标准,说明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C项正确。题干信息涉及的是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士农工商结构趋于瓦解无关,排除A。礼崩乐坏与题干主旨选官制度的变化无关,排除B。战国时期,官僚政治尚未取代贵族政治,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 ‎3.下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万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万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1‎ ‎19.8‎ ‎998.6‎ ‎80.2‎ 唐朝 ‎392‎ ‎43.2‎ ‎514.9‎ ‎56.8‎ 北宋 ‎1122.5‎ ‎62.9‎ ‎662.4‎ ‎37.1‎ 表是西汉到唐宋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这说明 A. 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 B. 藩镇割据造成唐宋人口的急剧减少 C. 王朝更替导致古代中国人口的变动 D. 经济中心南移带动人口的区域迁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知,由西汉到北宋,南方人口增长迅速,北方人口有所下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经济重心南移带来的人口迁移,故选D项;表格反映的是南北方人口数目变化,无法得出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增长的结论,排除A项;根据表格内容无法得出藩镇割据和王朝更替对人口数目的影响,排除B、C项。‎ ‎4.俞森《荒政丛书》卷五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中国古代 A. 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 B. 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 C. 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 D. 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中古文大意为:一妇女,每天纺棉三两,每个月可得到布二匹,通过织布获得的收入,可以供家中数口人之用,剩余的还可以拿来换钱、换粮食,或者缴纳税收。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农业是财政的主要来源,故A错误。小农经济虽然对外有交流,但是依旧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并不具有近代化的曙光,故B错误。根据“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可知,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对外有交流,故C正确。直至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故D错误。‎ ‎5.清朝,康熙帝改变按人口征收丁税的传统做法,宣布推行“固定丁税,永不加税”政策,雍正帝随后把固定的丁税并入土地税统一征收。上述政策 A 放弃了丁税收入 B. 引发了税制混乱 C. 刺激了人口增长 D. 解决了人地矛盾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固定丁口,永不加税”“把固定的丁税并人土地税统一征收”可知这两种做法是逐步取消人头税,并将其并入土地税,刺激了人口的增长,造成人地矛盾,排除D,C项正确。放弃了丁税与题干“固定丁口,永不加税”矛盾,排除A。题干信息无法体现税制混乱,排除B。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弄清题干中“固定丁口,永不加税”“摊丁入亩”的意思,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 ‎6.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一切仿照军机处办理”,职掌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各国之约章公法律例税则在所必谙”,而且“一切海防矿务铁路电报邮政制造商务诸事,莫不由该衙门悉心筹画”,部分取代了六部的职权,成为了一个总揽洋务、外交的中枢机构。这反映了总理衙门 A. 改变了清政府传统官制 B. 是具有近代管理职能的机构 C. 取代军机处的外交职能 D. 适应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总理衙门“部分取代了六部的职权,成为了一个总揽洋务、外交的中枢机构”,说明总理衙门成为一个总揽政务的机构,具有近代管理机构职能的性质,故B 正确;总理衙门并未改变清政府传统官制,故A错误;总理衙门成立之初就是处理外交关系,不是取代军机处的外交职能,故C错误;总理衙门的成立是列强要求的结果,但不是本题的主旨,故D错误。‎ ‎7.清政府从1865年到1894年,共举外债6次约4000万两白银;从1895年到1899年共举外债7次约3700万两白银。清政府外债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战争费用及战后列强索赔 B. 财政无法负担俸禄开支 C. 进出口贸易存在巨大逆差 D. 政府投入巨资兴办实业 ‎【答案】A ‎【解析】‎ ‎【详解】晚清政府不断增加外债的原因是为支付战争费用和列强勒索,故A项符合题意;晚清官僚体系相比前期并未出现巨变,无法解释外债增加如此之多的原因,故B项不符合题意;对外贸易存在逆差和大举外债无关,故C项不符合题意;政府当时并未投入巨资兴办实业,故D项不符合题意。‎ ‎8.据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载,1898年7月28日,光绪帝赐“密诏”给杨锐与康有为等,言“今朕位几不保。汝可与谭嗣同、林旭、刘光第及诸同志妥速密筹,设法相救”。然而政变结束不久,与康有为同为“维新党人”的王照则称该密诏为康氏伪作,他与袁世凯以及杨锐之子杨庆昶公布了三种版本的密诏,在内容上则基本相同。这表明 A. 历史叙述带有主观色彩 B. 后三人与康、梁怀有个人私怨 C. 四人公布的密诏皆伪作 D. 历史记录与历史真实相距甚远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了梁启超、王照与袁世凯以及杨锐之子杨庆昶叙述了不同版本的密诏,这说明历史叙述带有主观色彩,故A正确;个人私怨显然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四人公布的密诏皆伪作,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历史记录与历史真实相距甚远,故D错误。故选A。‎ ‎9.1905年11月,应清政府约束留日学生政治活动的要求,日本政府颁布“取缔规则”。此举引发了中国留学生的罢课退学风潮,迫使日本当局暂停实施“规则”。这一事件( )‎ A. 加剧中日外交冲突 B. 促成同盟会的成立 C. 推动革命思想传 D. 引发抗日救亡思潮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1905年”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宣传革命主张;而学生的罢课退学风潮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对推动革命思想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C项正确。题干强调留日学生罢课退学风潮推动革命思想传播,与加剧中日外交冲突无关,排除A。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成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题干强调留日学生罢课退学风潮推动革命思想传播,没有涉及抗日思潮,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0.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这些省份的社会群体参与公推本省都督的情况见下表。由此可见 省别 参与公推的群体 省别 参与公推的群体 湖北 革命党人、部分咨议员及珅商代表 浙江 各界代表 湖南 革命代表、省城士绅、商警各界代表 江苏 党人代表、新军、官绅 陕西 革命党人、新军 广西 咨议员、革命党人、新军 贵州 省城各机关及团体代表 安徽 咨议员 山西 起义领导人、学界、警界代表 广东 各界代表 云南 军、政、学、商各界代表 福建 福建同盟会分会 江西 新军、绅学各界 四川 士绅和军官 A. 共和制度正式确立 B. 地方势力割据自立 C. 南方力量走向联合 D. 民主政治渐成潮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共和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A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材料只能看出各省推举本省都督,看不出他们割据自立,排除B;材料不光涉及到南方,也涉及到北方一些省份,并且表格信息也无法体现南方力量走向联合,排除C;从材料可以看出参与推举的人包括社会各界力量,说明实行民主政治逐渐形成潮流,故D正确。‎ ‎11.1880年,淮军将领刘铭传提出:修建四条从北京通往到全国的铁路,即能够有效防御外来人侵。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新已倾向同意修建,但光绪的帝师翁同稣却说:如有人谋反将朝发夕至,大清将危也!导致该计划泡汤。据此可知清政府 A. 拒绝接受新生事物 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C. 顽固势力力量强大 D. 维护专制统治高于一切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 铁路,即能够有效防御外来人侵。”但“人谋反将朝发夕至,大清将危也!导致该计划泡汤” ,这说明维护专制统治高于一切,故选D;材料中“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新已倾向同意修建”,说明清政府并非拒绝接受新生事物,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B;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新已倾向同意修建”,不能由此说明顽固势力力量强大,排除C。‎ ‎12.民国初期,政府开始在县下增设区级政区。除行政机关外,传统的乡族和工会、民团、党派等新式社团也参与管理。这表明 A. 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化 B. 中央集权开始瓦解 C. 新式社团代行行政职能 D. 政党政治初显雏形 ‎【答案】A ‎【解析】‎ 传统封建社会基层管理主要依靠乡村绅士,自古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材料中多种组织参与管理,体现出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化,故A项正确;地方管理的加强,不能说明中央集权开始瓦解,故B项错误;新式社团参与管理,并不能代替行政机关的职能,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党政治的信息,故D项错误。 ‎ ‎13.1934年,红七军团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从中央苏区向闽、浙、赣、皖诸省挺进,后与新红十军会师,开辟了浙闽边根据地。其意图是 A. 配合苏区第四次反“围剿”‎ B. 缓解中央红军的军事压力 C. 威胁苏杭等日伪中心城市 D. 保护淞沪战场的战略侧翼 ‎【答案】B ‎【解析】‎ ‎【详解】红七团离开中共苏区转战闽、浙、鞔、皖诸省并开辟新的浙闽边根据地,这种远离主战场的作战计划显然并不是配合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故A项错误;为了“剿灭”红七团开辟的新的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反动派不得不抽派军队前去镇压,这就会减少其在第五次“围剿”中的机动兵力,从而有利于缓解中央红军在正面战场的军事压力,故B项正确;苏杭等日伪政权出现是在40年代初,故C项错误;淞沪战争爆发于1937年8月,故D项错误。‎ ‎14.《—九四二年度(陕甘宁)边区财政实行统筹统支办法》规定:对各机关、部队、学校人员衣食所需以及办公用品,一部分发给经费,一部分改以实物供给,其中不足的部分由各机关部队学校生产自给。这一规定旨在 A. 应对财政困难局面 B. 消除贪污腐败现象 C. 建立多元分配制度 D. 贯彻官兵平等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42年前后,抗日根据地在日、伪、蒋三方的围攻之下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边区规定不足的部分由各机关部队学校生产自给,就是为了应对这种经济困难,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这种产品供应方式是为了应对经济困难的局面,与消除贪污腐败没有关系;C选项错误,建立多元分配制度是为应对经济困难而采取的措施,不是目的;D选项错误,这种物资供应方式与官兵平等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5.有学者在浙东沿海乡村发现一份记录当地宗教仪式的原始文书。在其时间落款上,先后写着“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天运三十八年”、“公元一九五零年”。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 纪年缺乏规范 B. 时局剧烈变动 C. 宗教势力消长 D. 新旧观念更替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当时在同一时期存在不同的纪年方式,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处于中华民国政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更迭交替时期,政局变动异常激烈,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混乱的纪年方式,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纪年缺乏规范是对这一现象的描述,不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C选项错误,只有天运纪年体现了宗教因素的影响,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都不能体现;D选项错误,这些纪年方式的存在主要是由于政治活动导致的,观念交替不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6.中国国民党中央于1927年4月组成包括共产党员毛泽东等人在内的中央土地委员会,着手准备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不久又提出“本党决计拥护农民获得土地之争斗,致使土地问题完全解决为止。”这表明 A. 国共两党合作更趋密切 B. 革命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C. 民生主义思想得以落实 D. 国民革命推动农民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材料中“1927年4月”“中国国民党中央……着手准备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拥护农民获得土地之争斗”,说明国民革命推动农民运动,故选D;1927年4月,国共关系趋于破裂,排除A;旧中国没有落实民生主义,排除C;八七会议后,革命重心开始转向农村,排除B。‎ ‎【详解】‎ ‎17.1982年7月,蒋经国在悼念蒋介石的文章中写到,“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这表明 A. 海峡两岸开始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B. 闽台交流增进了民族情感 C. 蒋经国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D. 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并结合所学可知,蒋经国作为败退台湾的蒋介石的儿子希望自己的“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即回到大陆,材料还强调了蒋经国的“民族感情”“奉献于国家”的精神,这是坚持“一个中国”立场的表现。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海峡两岸结束军事对抗是在1979年元旦,大陆停止炮击金门,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蒋介石是浙江人,而闽是福建,材料没有反映闽台之间交流的信息点,排除;D项,仅蒋经国认可“一国两制”不能说明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而且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18.由下表可以推知,1949年10月—1950年10月,新中国外交 时间 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1949.10-1950.1‎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朝鲜、蒙古、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越南 ‎1950.4-1950.10‎ 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 A. 倒向社会主义苏联一边 B. 重视团结亚非拉国家 C. “一边倒”并超越意识形态 D. 独立自主与不结盟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初期实行的“一边倒”政策,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而不是指倒向社会主义苏联一边,故可排除A;材料中没有涉及到非洲的国家,故可排除B;依据材料可知,1949.10—1950.1中国主要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体现了“一边倒”政策,1950.4—1950.10,中国已经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建交了,这又体现了对意识形态的超越,故本题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故可排除D。‎ 点睛:解此类试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材料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主旨。通过材料进行分析可以看到,1949.10—1950.1中国主要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1950.4—1950.10,中国已经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建交了,这就说明了材料主要是想告诉我们,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在坚持“一边倒”政策的同时,又对意识形态有所超越,这就是材料的主旨,把握这一主旨,就可在准确选出答案。其他选项可与材料进行对照而排除。‎ ‎19.如表为公元前5世纪罗马政权组织结构。由此可知 A. 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 B. 法律体系日趋完备 C. 分权的共和政体确立 D. 民主政治初现雏形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罗马政权组织结构中,权力分割并且相互制约,这体现了分权的共和政体确立,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表格主要体现的是罗马的政权结构,并未涉及平民与贵族的矛盾,结合所学可知,保民官等的设立有利于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B选项错误,表格主要体现的是政权结构,并未提及法律有关的内容;D选项错误,表格中主要强调的是政权组织的分权,且表格中执政官和元老院都是由贵族选举产生,说明罗马大部分权力还是在贵族手中,其实质是贵族专政,不是民主政治。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0.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当遇有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时,公民必须按照预先编制的财富名次榜捐款。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 法律体系已经达到完备的程度 B. 自然灾害促进民主政治的完善 C. 法律重视城邦利益至上的精神 D. 道德品质与公民权益高度一致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按照预先编制的财富名次榜捐款”可知雅典城邦注意规范慈善活动和稳定社会秩序,C项符合题意。本题“赈灾捐款”一项不能说明法律“体系”的“完备”A项错误;“捐款”活动规范化并不是“民主政治”范畴,也不是把道德和“公民权益”联系起来,B、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生成的社会环境,通过此题可加深学生在城邦对公民和民主政治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21.与联邦众议院议员由直接选举产生截然不同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参议院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这种选举方式 A. 协调了南北方的利益 B. 抑制了民众对政府的影响 C. 违背了权力制衡原则 D. 消解了联邦与各州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把黑人按五分之三折算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协调了南北方的利益,故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联邦参议院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间接选举与直接选举相比就是能够抑制民众对政府的影响,当选参议员不必直接对民众负责,故B项正确;1787年宪法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原则,C项表述明显错误;矛盾不可能消除,只能协调,D项表述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联邦参议院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当选参议员不必直接对民众负责,抑制民众对政府的影响。‎ ‎22.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爆发了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工人群众三次向国会递交请愿书都被否决,但一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广泛传播 B. 工人运动以经济斗争主 C. 工人政党开展合法议会斗争 D. 渐进性变革成为政治传统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的政治妥协的传统,实现了社会的和平变革,因此在此后工人阶级争取权利的过程中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暴力冲突,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工人阶级要求在资本主义国家争取普选权,并非建立社会主义社会;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这体现的是工业阶级的政治斗争,不是经济斗争;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此时期工人阶级尚未在议会中获得席位,并不存在工人政党进行合法议会斗争的条件。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3.尼克松政府曾提出“把1973年作为欧洲年”,并表示“以前的决策所形成的时代行将结束”,“盟国之间应强调友好、平等和团结,在经济上鼓励相互合作,弥合盟国间的经济冲突”。由此可以推断 A. 苏攻美守态势改变 B. 欧洲一体化推动美欧关系调整 C. 美欧建立平等关系 D. 布雷顿森林体系继续得以维持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美国政府提出“1973年作为欧洲年”,与前一时代不同的是,此后的盟国间“友好、平等和团结”,在经济上以合作“弥合盟国间的经济冲突”,结合所学可知,B项正确。苏攻美守是美国协调盟国关系的背景,并没有改变,A项错误;“美欧建立平等关系”是形势所迫的调整手段,不是美国的战略意图,C项错误;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D项与史实不符。‎ ‎24.1971年,作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印度与苏联签署了《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规定在任何一方遭到进攻威胁时,双方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和平与安全。该条约 A. 凝聚了不结盟运动力量 B. 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C. 影响了美苏“冷战”态势 D. 促成了中美关系改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印度与苏联签署具有准军事同盟背离了不结盟运动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苏冷战局面,故C项正确;印度此举不利于不结盟运动国家的团结,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故B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点睛:不结盟运动是一个十分松散的国际组织,它不设总部及常设机构,起初甚至没有定期的会议机制,直到后来才规定每3年举行一次首脑会议,并由会议举办国担任主席国,任期也是3年。‎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二、材料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宋代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它与元代并处于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历史曲线的最高段。宋代贸易港的数量、繁荣程度和管理制度都超过前代……北自京东路,南自海南岛,港口以十数,数量有明显增长。这些港口大致可以分为广南、福建、两浙三个相对自成体系的区域,各区域中大小港口并存,形成多层次结构。与这种结构上多层次相适应的是市舶机构从市舶司、市舶务到市舶场的设置。由于造船技术的进步和航道的改善,……中国商船开始了向阿拉伯海西岸及更广范围的航行,与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也开展了直接贸易。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六十个以上。宋代进出口商品种类明显增加,数以百计……商人贩运的规模、朝贡往来的数量、政府的抽买数额都显著增加。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常达上十万斤,价值数十万贯。宋代以后,与中国交往最为频繁的国家都是中国的主要海上贸易国,……对外贸易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东南海上,西北丝路独占鳌头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摘编自黄纯艳《宋代海外贸易》‎ 材料二 宋代的“城市革命”,是中国城市从封建的农业经济泥沼中挣扎出来的第一步。这时,城市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整个社会结构呈现复杂局面,尤其是商品货币经济带来的新因素,也对人们的文化心理开始产生重大影响。‎ ‎——施亮《北宋的“城市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革命”的表现 ‎【答案】(1)表现:贸易港口增加,对外贸易重心转移;政府对海外贸易的管理更细致;海外贸易范围和规模扩大。‎ 原因:西北陆路受阻,海路成为对外贸易唯一通道;政府支持鼓励海外贸易;经济重心南移;科技和造船航海技术进步,农业和手工业发达。‎ ‎(2)表现:坊和市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夜市、草市兴盛;商业活动不受官府的监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 ‎【解析】‎ ‎【详解】(1)表现:依据材料一中“宋代贸易港的数量、繁荣程度和管理制度都超过前代……与这种结构上多层次相适应的是市舶机构从市舶司、市舶务到市舶场的设置。由于造船技术的进步和航道的改善,……中国商船开始了向阿拉伯海西岸及更广范围的航行,与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也开展了直接贸易。……对外贸易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东南海上,西北丝路独占鳌头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信息结合所学从港口数量和外贸重心的转移、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范围和规模等方面概述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 原因:依据材料一中“与这种结构上多层次相适应的是市舶机构从市舶司、市舶务到市舶场的设置。”、“由于造船技术的进步和航道的改善”、“对外贸易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东南海上,西北丝路独占鳌头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结合所学从陆路交通的变化、政府支持、经济重心的转移、科技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等方面。‎ ‎(2)表现:依据材料二中“城市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整个社会结构呈现复杂局面,尤其是商品货币经济带来的新因素,也对人们的文化心理开始产生重大影响。”信息结合所学从市的时空限制被打破、早夜市和草市的繁荣、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纸币“交子”的出现、娱乐场所“瓦子”的出现等方面概括宋代“城市革命”的表现。‎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答案】(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2)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解析】‎ ‎【详解】(1)“变化”,依据材料一信息“宋代……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概括得出:宋朝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积极作用”,由材料信息“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 ‎(2)根据“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得出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根据“于救亡之事”并结合20世纪初革命形势得出内忧外患;根据材料时间“1909年”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从1901年开始实施新政,改革政治制度,试行地方自治。根据所学还可以从经济方面分析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03~1911年中国制定的部分法律一览表 时间 出台律法 备注 ‎1903年 ‎《重订铁路简明章程》‎ 规范铁路修建管理,对外资筑路提出某些限制。‎ ‎1904年 ‎《商会简明章程》‎ 大力劝办商会,中国第一部关于商会的法律文件。‎ ‎《学堂章程》‎ 规定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学制、任务和管理细则。‎ ‎1906年 ‎《破产律》‎ 规范企业破产行为,加强管理和保护。‎ ‎《奖给商勋章程》‎ 奖励工商业发展 ‎1908年 ‎《钦定宪法大纲》‎ 参照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制定,删去了其中限制君权的条款。主要内容分“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 ‎1909年 ‎《法院编制法》‎ 规定了法院司法审判权的独立 ‎1910年 ‎《大清新刑律》‎ 废除“凌迟、枭首”等苛刑,中国第一部刑法典。‎ ‎《大清矿务章程》‎ 参照外国法律制定的较为完整的矿业法规。‎ ‎《大清著作权律》‎ 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 ‎1911年 ‎《大清民律草案》‎ 民法与刑法分离并独立出来,中国第一部民法典。‎ ‎——据张德美《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答案】示例一:20世纪初中国法律近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0世纪初,在世界近代化潮流影响下,晚清政府制定了多部法律,其中不少法律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制定;形成了包括民法、刑法在内的初步的近代法律体系;开始重视经济立法;立法逐渐和国际接轨。(学生答民国初期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的法律建设成就亦可。)‎ 示例二:中国近代的特殊国情推进了中国法律的近代化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过程中西学的不断传播为中国法律近代化提供了参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政府日益重视经济方面的立法;不断高涨的革命运动也迫使晚清政府改革法制以挽救统治危机。‎ 示例三:法律近代化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 经济领域的一系列立法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法与刑法分离有利于中国政治进步;仿效西方立法推动了西学进一步传播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吸纳和参照国际惯例制定法律也有利于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接轨。‎ 评分说明:观点:明确,;论述:;利用2个以上(包括2个)史实正确说明其观点的,给;利用单个史实正确说明其观点的,给;‎ 史实:史实正确,但史论脱节的只给史实分,每个史实给,最多给。‎ 逻辑: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给,否则不给分。‎ ‎【解析】‎ 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本题以表格的形式反映清末法律成就,作答时可以从20‎ 世纪初中国法律近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或中国近代的特殊国情推进了中国法律的近代化或法律近代化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等不同角度评述清代法律成就。‎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