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选考专版第29讲 “顺乎世界之潮流”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选考专版第29讲 “顺乎世界之潮流”作业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利用外国传教士、商人、船长和报纸编辑到镇口参观销烟的机会,询问各种鸦片、英国海军、汽船等情况;利用英船“杉达”号遇风沉没,受难船员逗留广州的机会了解英、美、土耳其等国的地理、文化知识。林则徐此举目的是(  )‎ A.促使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 B.学习西方的历史和地理知识 C.为反侵略的外交活动提供参考 D.从思想领域抵制列强的侵华主张 答案:C ‎2.(2020·绍兴期中)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此观点意在说明(  )‎ A.林则徐仍然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代表 B.林则徐的思想主张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 C.林则徐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 D.林则徐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 解析:选B。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A项错误;林则徐是清政府抗英的官吏,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他的思想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故B项正确;林则徐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而不是全面学习,故C项错误;林则徐代表的是开明地主阶级,而不是资产阶级,故D项错误。‎ ‎3.(2020·温州“十五校联合体”期末)魏源建议清政府聘请洋人指导中国工匠制造战舰,还提出在闽粤两省的科举考试中增设水师一科,达到一定水平,授予科甲出身。对魏源以上思想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具有“离经叛道”的意味 ②具有民主启蒙的色彩 ③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④力图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根据题目中“建议清政府聘请洋人指导中国工匠制造战舰”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鸦片战争后民众的观念还并未完全开化,魏源首先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具有“离经叛道”的意味,故①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并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②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故③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提出的思想是致力于探求强国御辱之策,故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 ‎4.某学者在19世纪末提出:“博矣哉,《春秋》张三世之义也。治天下者有三世:一曰多君为政之世,二曰一君为政之世,三曰民为政之世。……大地之事事物物,皆由简而进于繁,‎ 由质而进于文,由恶而进于善……既有民政,而旋复退而为君政,此于公理不顺。”这一言论旨在(  )‎ A.寻求治国平天下的公理 B.揭示世界文明史的线索 C.说明“君政”与“民政”相互依存的道理 D.借进化论和儒家思想表达政治改良的愿望 解析:选D。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康有为的“三世说”,体现了民主思想,借助进化论和儒家思想对专制统治进行了批判,故选D项。‎ ‎5.对于战国思想家杨朱“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的主张,梁启超曾“甚疑其言,甚恶其言”。但后来他却认为:“一部分之权利,合之即为全体之权利;一私人之权利思想,积之即为一国家之权利思想。……人之皆不肯损一毫,则亦谁复敢撄他人之锋而损其一毫者。故曰天下治矣,非虚言也。”梁启超认识的变化反映了他(  )‎ A.受到了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影响 B.利用中国古代哲学宣扬利己主义 C.发现了西方民主思想来源于中国 D.借助儒家思想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解析:选A。本题考查维新派梁启超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新派接受了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因而可以推断梁启超认识的变化主要受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影响,A项符合题意。梁启超的思想主要是维新思想,而不是利己主义,故B项表述错误。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主要是康有为思想的特点,与梁启超无关,排除。‎ ‎6.(2020·金华基础测试)有学者指出,中国近代化思想是“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和“忠君报国”的“正统主义”思想的结合体。以下言论,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①龚自珍: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 ②李鸿章: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 ③梁启超: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④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B。由题干言论内容可知龚自珍思想只是依靠传统思想,不符合题意,故①错误;李鸿章主张“中体西用”符合题意,故②正确;梁启超主张的维新思想是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学说的结合,故③正确;孙中山的思想完全模仿西方共和思想,故④错误。B项符合题意。‎ ‎7.(2020·浙江五校联考)严复曾说:“特观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强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严复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包括(  )‎ ‎①启蒙思想的传播 ②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③清末新政的推动 ④‎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从题干信息“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可以看出严复追求整个民族的生存和自由,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结合维新变法的相关知识可知,其思想产生的原因在于启蒙思想的影响以及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①②正确;清末新政是在20世纪初,此时维新变法运动已经失败,③错误;严复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是在维新变法运动之后,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 ‎8.(2020·浙江十校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19世纪末有一位维新思想家在《仁学自叙》中说:“吾将哀号流涕,强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冲决利禄之网罗,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冲决全球群学群教之网罗,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材料反映了该思想家(  )‎ A.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B.用孔教名义宣扬维新变法 C.号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D.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解析:选C。《仁学自叙》是谭嗣同的著作。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是严复,故A项错误;材料“冲决伦常之网罗”说明谭嗣同是反对孔教的,故B项错误;据材料“吾将哀号流涕,强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冲决利禄之网罗,冲决俗学若考据若词章之网罗,冲决全球群学群教之网罗,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可以得出谭嗣同号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故C项正确;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是维新派的主张,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 ‎9.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强调,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据此可知,康有为(  )‎ A.意在指出法美政治的弊端 B.强调民主宪政应符合国情 C.承认美国政体的优越性 D.高度肯定法国革命的功绩 解析:选B。“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表明民主宪政应符合本国国情,故B项正确;康有为指出法美政治的弊端与材料的内容强调民主宪政应符合国情不符,故A项错误;承认美国政体的优越性与材料的内容强调民主宪政应符合国情不符,故C项错误;“高度肯定法国革命的功绩”与材料的内容强调民主宪政应符合国情不符,故D项错误。‎ ‎10.(2020·台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评估)有学者指出:“戊戌政变之后,‎ 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不包括(  )‎ A.开启了民智具有启蒙意义 B.为民主革命爆发做好舆论准备 C.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 D.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 解析:选B。戊戌变法宣传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利于思想解放,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主张改革,与民主革命不符,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宣传资产阶级政治主张,冲击了腐朽的封建文化,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思想文化,促进思想解放,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传播,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1.“革命”一词的古义是变革天命,即顺应天命改朝换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赋予“革命”以现代意义。其含义是(  )‎ 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汉人的统治 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实现民主平等,消除贫富不均 C.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美国式的社会 D.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法国式的社会 解析:选B。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民权就是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民主平等;民生是为解决财富分配问题而提出的,目的是消除贫富不均,故B项正确。‎ ‎12.(2020·浙江协作校联考)下列四则史料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社会思潮,按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 ‎②“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③“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④“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此造端之事业也。……是故排满者,为独立计。”‎ A.②④③①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解析:选D。①思潮主张维护共和体制,主张国民之自觉,也就是思想自觉,应为新文化运动时期,即1915年,②思潮是维新派批判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应为维新变法时期,即19世纪90年代,③思潮主张常经和兵商,应为早期维新思想,即19世纪60年代,④思潮主张民族主义,应为三民主义,即1905年。因此先后顺序应为③②④①,D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真正使中国人切身地感到世界的存在,在七万里之外竟然存在一个能打败数千年文明古国的蕞尔小夷。这么远的距离,那么小的国家,光是这两个数字就足够使中国人深切地认识到,传统的地理观念必定存在着某种毛病。于是就在战争期间与战争之后究心于世界地理,产生了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理著作,一是魏源的《海国图志》,一是徐继畬的《瀛寰志略》。如果说魏源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人,那么徐继畬就是第一个正眼看世界的人。‎ 材料二 ‎ 魏源《海国图志》‎ 徐继畬《瀛寰志略》‎ ‎“海国”自唐宋以来多见于诗文中,意思为“海外之国”,与“海内”相对:海内即天下,海外即四夷。《海国图志》即《四夷图志》‎ ‎“瀛寰”是徐继畬发明的词汇。“瀛”指大海,瀛所寰者,全世界也。徐继畬知道地球上陆地被大海包围,故取此名 内容没有包含中国在内 内容中包含了中国,并把中国置于亚洲中 ‎1841年受林则徐嘱托开始着手编写,于1842年完成五十卷本。以《四洲志》为底本,抄撮现成文献资料为主 开始于1843年,完成于1848年,共计十卷。广泛搜集资料、大量吸收西方地图,加以缜密考证,有所弃取 第一部分为海防思想、第二部分为世界地理、第三部分是杂录。全书贯穿经世致用的思想,魏源指出此书是“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不以提出具体对付夷人的办法为己任,而是从纯学术角度介绍各国的地理与政治制度,作者没有直接表达自己做此书的旨趣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周振鹤《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源编撰《海国图志》的原因及该书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徐继畬“正眼看世界”的表现。‎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地主阶级抵抗派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1)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中“中国人深切地认识到,传统的地理观念必定存在着某种毛病”概括出中国人在反思传统的地理观念;由“1841年受林则徐嘱托开始着手编写”可知林则徐的托付;由“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可知鸦片战争的刺激,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之路等。第二小问价值,依据课本所学知识作答: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的启蒙书。(2)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从“瀛寰”“内容中包含了中国,并把中国置于亚洲中”“广泛搜集资料、大量吸收西方地图,加以缜密考证”“从纯学术角度介绍各国的地理与政治制度”等提炼信息,进行作答。‎ 答案:(1)原因:鸦片战争的刺激;林则徐的委托(《四洲志》的影响亦可);反思传统的地理观念;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路。‎ 价值: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的启蒙书。‎ ‎(2)表现:冲破“天朝上国”观念的束缚,把中国真正纳入世界范围内;广泛搜集资料、大量吸收西方地图,写作更严谨、考证更缜密,从纯学术角度介绍各国的地理与政治制度。‎ ‎14.(2020·宁波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重要事迹表 ‎1895年 ‎①‎ ‎1898年 ‎②‎ ‎1899年 组织保皇会;联系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国政府,谋求营救光绪帝 ‎1913年 主编《不忍》杂志,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提倡“虚君”式的君主立宪制 ‎——摘编自《中国历史百科全书》等 材料二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又假使我们是那个时代的人,新知识新技术都没有,所能做的仅八股文章,所读过的书仅中国的经史,我们救国方案还不是离不开我们的经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动听的文章?假使正在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康有为就是这时代中的这样的人。‎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成书于1936年)‎ ‎(1)仿照材料一中1899年的样式,在①、②处填上合适内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蒋廷黻评价人物的主要方法。运用这一方法,简要评价材料一中所示康有为在1913年的事迹。‎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康有为在1895年发动“公车上书”,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纲领;在1898年出版《孔子改制考》,全力策划新政。(2)第一小问方法,由材料二可知蒋廷黻主张把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客观评价;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材料一康有为在1913年“主编《不忍》杂志,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提倡‘虚君’式的君主立宪制”联系“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华民国建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表明康有为此举不符合时代潮流;但也要“同情理解”康有为的苦心,他是想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答案:(1)①发动“公车上书”,提出具体改革措施,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纲领;②出版《孔子改制考》,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全力策划新政。‎ ‎(2)方法:把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客观评价。‎ 评价:1913年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康有为谋划清废帝溥仪复位的举动是不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的;但他提倡“虚君”式的君主立宪制,仍是想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值得我们同情理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