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阶段性检测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阶段性检测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 ‎11月阶段性检测试题 一、单选题 ‎1.“神农无制令而民从”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该书系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作,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的政治变革。从治国思想看,与这句话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 A. 法家 B. 儒家 C. 道家 D. 墨家 ‎【答案】B ‎【解析】“神农无制令而民从”主张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2.甘肃敦煌出土的《父母恩重经》是由唐代中国本土僧人编写的佛经,该经借佛陀之口,讲述人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恩惠,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这表明 A. 佛教思想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B. 宣扬“孝道”成为佛经主要内容 C. 佛儒道“三教合流” D. 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文化传统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倡导子女感恩、孝顺父母”等信息可以看出,佛教文化主动适应中国文化传统,利用中国的孝道文化传播佛教,故答案为D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佛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只表明佛教利用“孝道”文化进行传播,没有反映“孝道”成为佛经主要内容,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道家文化,不能反映“三教合流”,排除C项。‎ ‎3.明代某思想家指出:“身也者,天下万物之本”,认为“天性之体,本是活泼;鸢飞鱼跃,便是此体”,提出“尊身”、“爱身如宝”等主张,这一主张 A. 有利于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B. 开启了古代人文精神先河 C. 彻底批判了理学纲常思想 D. 导致了“个人主义”泛滥 ‎【答案】A ‎【解析】“尊身”、“爱身如宝”体现重视人、重视人的价值的人文主义思想,这一主张有利于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故A正确;古希腊开启了古代人文精神先河,排除B;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尊身”、“爱身如宝”体系人文主义思想,材料不能反映“个人主义”泛滥,排除D。‎ ‎4.顾炎武批判王阳明说:“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这表明顾炎武 A. 意在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 B. 强调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 C. 主张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D. 推动了明清学术的巨大进步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心学不务实,已经背离了传统儒学“经世致用”,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是肯定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否定君主专制制度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5.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下卷残本),现存于甘肃武威市博物馆。推测该经是宋仁宗年间(1141~1195年)印本。“有的字体歪斜,还有的字,因字模放置不平,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有的行格歪斜,行距宽窄不一等。据此可知 A. 雕版印刷已走向衰落 B. 西夏印刷技术落后 C. 宋代有了活字印刷品 D. 印刷术已普遍应用 ‎【答案】C ‎【解析】雕版印刷出来的是抄写和排版工整的书稿,不存在材料“有的字体歪斜,还有的字,因字模放置不平,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的现象,更不能说明其走向衰落,故A项错误;以材料中一本印本不能说明西夏印刷技术落后,材料不存在同类的比较,故B项错误;活字印刷术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这一过程不够完善就会出现材料所描述的现象,“有的字体歪斜,还有的字,因字模放置不平,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故C项正确;以材料“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下卷残本)”一本印本,不能说明“普遍应用”,孤证不立,故D项错误。‎ ‎6.一般认为,魏晋南北朝以前为书法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重需求),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重追求)书法艺术有这样的发展的主观原因是 A.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B. 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 C. 中国汉字的发展和魅力 D. 东方审美情趣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据题干“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主观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笔墨纸张等文具属于物质条件,故A项错误;士人群体的壮大属于主观原因,故B项正确;汉字的发展和魅力,并不属于主观原因,故C项错误;“东方审美情趣”说法过于笼统,故D项错误。故选B。‎ ‎7.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先后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这种演变趋势,最能说明 A. 城市经济日趋繁荣 B. 专制皇权逐渐加强 C. 选官制度明显变化 D. 民族融合已经加深 ‎【答案】A ‎【解析】文学艺术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从宋代开始,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为满足市民阶层的需要,出现了宋词和风俗画,继而发展到元曲、明清小说乃至京剧。在整个文艺的发展中,古代文学艺术呈现出日趋世俗化的趋势,故答案选A。其他三项不是最佳答案。‎ ‎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移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实现“制夷”的目标。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 实现了从“师技”向“师道”的转变 B. 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 C. 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 D. 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实现‘制夷’的目标”,说明魏源主张学习西方主要是为了抵制西方的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故C项正确;“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仍然属于“师技”的范畴,排除A项;魏源没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排除B项;魏源的思想没有扭转传统的观念,故D项排除。‎ ‎9.近代有人写道:“中国之人震【惊】于格致(自然科学)之难,共推为泰西(欧美)绝学,而政事之书,则以吾中国所固有,无待于外求者。不知中国之患,患在政事之不立,而泰西所以治平者不专在格致也。”对以上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A. 认为中国政治制度非常完善 B. 学习西方科技困难重重 C. 指出“中体西用”的局限性 D. 揭露了西方制度的缺陷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不知中国之患,患在政事之不立,而泰西所以治平者不专在格致也”来看,论者认识到中国政治制度的不足,因此有向西方学习的必要,说明只是认为西方科技比中国先进的“中体西用”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故答案为C项。A项与材料观点相反,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0.1919年8月,商务印刷馆出版了《新体国语教科书》,该书把生字单独列出并注音,练习有语言训练,课文材料非常口语化。经教育部审定后,成为国民学校教科书。这表明 A. 文学革命推动了文化转型 B. 民主和科学已成为社会共识 C. 白话文运动深入社会底层 D. 学校教育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答案】A ‎【解析】由1919年8月,结合所学可知此时这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由“该书把生字单独列出并注音,练习有语言训练,课文材料非常口语化”结合所学可知文学革命的开展有利于文化的转型,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民主与科学;C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白话文运动;D项与材料无关。!‎ ‎11.毛泽东指出:“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党和群众不得不一齐军事化。怎样对付敌人,怎样作战,成了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割据”理论形成于 A. 中共创立时期 B. 国共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党领导群众,开展军事斗争,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这一思想形成于国共对峙时期,B正确;中共创立时期尚未形成“割据”理论,排除A;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而非是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排除C;解放战争是对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实践,排除D。所以选B ‎12.有人在日记中写道:“邓小平就是一位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其描述评价的是邓小平 A. 决定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B. 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C. 会见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D. 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答案】D ‎【解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指明了方向,故答案为D项;决定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和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在1978年,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是在1982年,与材料中的“退役”和“船的方向摇摆不定”等信息均不符,排除A、B、C项。‎ ‎13.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水平 B. 对外政策 C. 世界潮流 D. 科技实力 ‎【答案】B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确立了“一边倒”的方针,此时俄语成为我国第一外语;二十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故B项正确;经济水平、科技实力和中国外语语种的变化无关,故AD项错误;“世界潮流”属于客观原因,不是主要因素,故C现错误。‎ ‎14. 1956年,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指出:“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发挥个人的才能,采取自己的风格,应该容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这一言论体现了 A.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C. 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D. “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答案】B ‎【解析】据材料“1956年……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科教兴国的战略,故C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故D项错误。故选B。‎ ‎15.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这说明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是 A. 民主政治高度发达 B. 人文精神出现 C.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D. 智者能言善辩 ‎【答案】A ‎【解析】根据“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说明人在政治活动中的作用,特别是人在民主政治中辩论的作用,智者学派重视辩论能力主要是民主政治的需要,故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材料不能体现“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排除C;D项不是智者学派兴起的社会条件,排除。‎ ‎16.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 A. 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 B. 突出了文艺复兴精神实质 C. 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 D. 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在描绘天神宙斯时用一阵“黄金雨”表示,而提香在此基础上用一枚枚金币来表现,这说明画家在创作时会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故选A。文艺复兴的核心精神是人文主义,它突出人中心地位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显然这不能通过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排除B ‎;提香的画作否定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排除C;写意为中国画的特征,排除D。‎ ‎17.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 推崇罗马神权统治 B. 利用宗教表达诉求 C. 否定天主教会教义 D. 主张灵魂自我救赎 ‎【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人文主义将埃涅阿斯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主要目的是通过宗教来表述对人性解放和人性尊严的肯定,B选项符合题意。推崇罗马神权统治的说法不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实,A选项排除。否定天主教会教义是宗教改革的内容,C选项排除。马丁·路德主张灵魂自我救赎,D选项排除。‎ ‎18. 马丁·路德决心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面对德国方言林立的状况,他“不得不去问一问在家里的母亲们,问一问在胡同里的孩子们,问一问集市上的贩夫走卒,要亲眼看一看他们在谈论时是如何开口的,并按此进行翻译”。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使人人可以阅读和理解《圣经》‎ B. 建立民族教会 C. 推动德语的统一和德意志民族的形成 D. 清除神学束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马丁·路德……翻译成德语”、“要亲眼看一看他们在谈论时是如何开口的,并按此进行翻译”等,马丁·路德这样做,即体现让《圣经》“通俗易懂”,让德国人民更好的阅读和理解《圣经》,A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A项。‎ ‎19.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 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基础教育发展 B. 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 C. 欧洲贵族推动法国启蒙思想传播 D. 出版业是欧洲文化水平进步的动力 ‎【答案】B ‎【解析】由上表中数据看出,17-18世纪,法国有阅读能力的人所占比例和妇女的识字率都明显提高,说明文化教育有利较大发展,同时欧洲出版新书和普通人藏书量都有较大增长,这有利于启蒙运动传播新思想,故B正确;材料反映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A错在因果倒置,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欧洲贵族”的信息,排除C;社会发展推动文化进步,而不是出版业推动文化进步,D表述不恰当,排除。‎ ‎20.有学者描述说: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为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很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此描述旨在强调 A. 牛顿科学精神影响社会科学进步 B. 宗教改革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C. 进化论与“神创论”有巨大冲突 D. 法国启蒙运动带来了思想大解放 ‎【答案】A ‎【解析】根据“18世纪后半期”、“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个统一的规律指的是牛顿的力学体系,根据“人类社会也绝不会例外”可知此描述旨在强调牛顿科学精神对社会科学进步的影响,故选A项;宗教改革发生于16、17世纪,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B项;进化论出现于19世纪,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启蒙运动的影响和作用,排除D项。‎ ‎21.“正如以往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废除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一样,达尔文主义似乎废黜了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这是因为“达尔文主义”‎ A. 彻底否定了上帝造人理论 B. 最早提出了生物的进化学说 C. 继承了哥白尼反神学精神 D. 指明了人类与动物的同源性 ‎【答案】D ‎【解析】达尔文主义中的生物进化学说,指出人类来源于动物,不仅否定了上帝造人理论,也降低了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地位。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强调的是降低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而彻底否定上帝造人理论只是达尔文主义影响的结果,排除;B项,生物进化学说早在达尔文之前就已经提出,只不过没有涉及人类的进化,排除;C项,反神学精神不能降低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排除。‎ ‎22.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大学学院及实验室开始从企业获得研究经费,开展企业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并持续到21世纪。这表明美国大学 A. 开始注重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B. 坚持科研的市场化取向 C. 比其他国家的大学更具优势 D. 引导企业走向技术垄断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美国大学学院及实验室开始从企业获得研究经费,开展企业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可以看出,美国大学坚持科研的市场化取向,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活动,A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比较美国大学与其他国家大学的优劣,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这种做法会带来技术垄断,排除D项。‎ ‎23.如图是美国、英国、日本、巴西、印度在不同时期反映城市化进程的“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美国所对应的数字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结果。美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的国家,其城市化水平呈直线上升趋势,因此②是美国,故B项符合题意;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化水平直线上升,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被美国超越,即呈曲折发展历程,所以①为英国,A项不符合题意;日本的工业化要晚于美国的工业化,故③为日本,C项不符合题意;美国的城市化比重变化不可能开始于1900年以后,D项不符合题意。‎ ‎24.有学者为课题研究搜集了以下资料。其论题最有可能是 A. 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B. 殖民争霸与国际格局 C.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D. 科学技术与大国崛起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科技革命对大国“独霸”和大国间“争霸”“并立”产生的影响等信息可以看出,其论题最有可能是科学技术与大国崛起,故答案为D项;材料不是仅仅研究科学技术发展历程,排除A项;材料不是仅仅研究殖民争霸和国际格局,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窃其所长,夺其所侍”,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材料二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呑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上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源观点的形成原因。‎ ‎(2)结合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任一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1)观点:提出学习西方,但认为封建制度和文化不能改变。‎ 形成原因: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爆发;地主阶级有识之士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华夷观(或天朝上国心态)根深蒂固;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 ‎(2)示例一:毛泽东同志认,中国应对外国文化进行批判性吸收。我赞成这一观点。‎ ‎ 19 世纪 60—90 年代,洋务派倡导“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生产方式,启动了中国的工 业化。19 世纪末,维新派尝试通过政治改良确立君主立宪制,是政治民主化的宝贵尝试。20 世纪初,革命派倡导民主共和,辛亥革命使民主化进程实现重大进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中特理论指引下,通过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 ‎ 综上所述,选择性地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示例二:材料主张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赞成这一观点。‎ ‎ 先秦儒家主张“德治”、“仁政”,强调礼仪规范,有利于建立和谐文明的社会。汉代儒学强调“大一统”,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但倡导“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助长了君主专制和封建迷信。宋明理学强调气节、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产生积极影响,但“存天理灭人欲”强化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明清儒学提倡经世致用、倡导变革,推动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兼具,应加以区分对待。‎ ‎【解析】本题考查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上的主要观点,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和对历史问题的评价能力。‎ ‎(1)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上的主要观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窃其所长,夺其所侍”“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等信息分析得出。魏源观点的形成原因应当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爆发、地主阶级有识之士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华夷观根深蒂固和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2)根据材料中的“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呑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可以确定“毛泽东同志认为,中国应对外国文化进行批判性吸收”的论题;根据材料中的“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可以确定“材料主张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论题。然后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进行评析。如确定“材料主张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论题,可以联系所学进行论述,如汉代儒学强调“大一统”,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但倡导“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助长了君主专制和封建迷信;宋明理学强调气节、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产生积极影响,但“存天理灭人欲”强化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通过上述事例,说明对待传统文化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画面上,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这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 解说词是结合事物的图像、实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文辞,它通过对事物准确描述,使观众和听众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特征和意义等。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从图中提炼一个主题,并写一段解说词。(要求:主题恰当、介绍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评分原则:主题提炼、作品介绍、史实说明、逻辑 档次 要求 第一档 主题提炼恰当,作品介绍准确,有两个正确的史实支撑,逻辑严密 第二档 主题提炼较恰当,作品介绍较准确,有较清晰的史实支撑,逻辑合理 第三档 主题提炼基本符合题意,作品介绍一般,有史实支撑,有逻辑顺序 第四档 主题提炼不恰当,作品介绍不准确,没有史实支撑,逻辑不清晰 参考示例:中国古代瓷器享誉世界《群神宴》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作品,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这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画家把瓷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反映出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瓷器格外珍视。‎ 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的瓷器生产领先于世界。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巨大。为适应国外客户的需要,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中国古代瓷器,不但集工艺、美学、商贸之大成,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打破疆域、沟通世界、推动文明交流的一种文化符号。‎ 其他参考主题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盛行 ‎(2)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 ‎【解析】本题是个开放型的题目。首先,根据材料和图片提炼一个主题,比如,材料“《群神宴》。画面上,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这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可以提炼出“中国古代瓷器享誉世界”。其次,根据题目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群神宴》为代表的瓷器来源、特点、历史意义等三个角度来作答。‎ ‎2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宁河县一个普通家庭。1951年,他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时,国家急需原子核物理研究人才,他欣然服从祖国需要,放弃了原有专业,转向核理论研究。当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于敏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几年努力,发表了《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理论》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文章。1959年暑假,于敏与北大杨立铭教授合作,主办了我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为国家培养了亟需的原子核理论科研人才。1961年,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上将要取得丰硕成果时,上级任命他领导开展氢弹研究。于敏又一次调整了专业方向,从此隐姓埋名,默默奉献。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于敏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他的指挥下,我国的中子弹试验也于1988年获得成功,我国核武器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于敏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 ‎——摘编自侯新杰《于敏:献身中国氢弹事业的核物理学家》‎ ‎(1)根据材料,概括于敏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于敏第二次转变研究方向的历史背景。‎ ‎【答案】(1)开展原子核理论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培养了核科学研究人才;在核武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贡献。‎ ‎(2)两极对峙,世界局势紧张;中苏关系恶化;以原子能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中国国防科技水平落后;新中国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解析】‎ ‎(1)据材料“当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发表了《关于重原子核的壳理论》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文章”概括得出开展原子核理论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据材料“主办了我国第一个原子核物理培训班”、“培养了亟需的原子核理论科研人才”可得出 培养了核科学研究人才;据材料“上级任命他领导开展氢弹研究”、“1967‎ 年氢弹成功,于敏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等信息得出在核武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贡献。‎ ‎(2)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世界正处于两极格局,而中国也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威胁,加之中苏关系的破裂使得中国必须加强核武器的研究以巩固国防,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故可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加以概括。‎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