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

大庆四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检测高二年级 历史学科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24小题,合计48分)‎ ‎1.“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会周而复始地循环一段时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最能反映这种“文化上的重大变异”的是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道家思想 ‎2.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3.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 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 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 C. 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 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4.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5.徽州以牌坊闻名。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贞洁牌坊数量惊人,据记载,仅仅一个歙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唐代2人,宋代5人,元代21人,明代710人,清代7098人。这反映出 A.明清时期徽州妇女地位逐步得到提高 B.妇女受到的道德束缚越来越严重 ‎ C.徽州商品经济发达,大兴土木工程 D.中国古代对妇女极其尊重 ‎6.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篇》‎ ‎7.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短国内战争。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A.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 B.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C.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D.表达了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8.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 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 ‎ 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 ‎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 A. 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 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 C. 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10.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认识相同 B. 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 C. 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11.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处,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 A. 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 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 C. 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 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12.1957年,我国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的平均消费水平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取得这些成就的指导思想 A.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B.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 ‎ ‎13.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14.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世界文明古国的地位 ‎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15.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右图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 ‎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 ‎16.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数他劳动强》‎ ‎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 ‎ 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 ‎17.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18.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 ‎ (注: 15世纪出现印书坊的城市)‎ ‎ A.文化趋于活跃 B.政治变革加速 C.市民阶级出现 D.新教传播广泛 ‎19.下图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教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幅漫画的含义主要是 ‎ ‎ A.天主教会宣扬因行称义 B.揭示了16世纪新教势力超过天主教 ‎ C.每个人都有阅读、解释《圣经》的权利 D.天主教会对《圣经》的盲目迷信 ‎20.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1.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22.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 A.《哈姆雷特》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 ‎23.欧洲人在评价一项发明时说:“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于报偿后代的劳动。”这项发明是 ‎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计算机 ‎24.20世纪20年代,郑贞文的独幕话剧《爱之光》曾经在中国风行一时。剧中有4位人物:理学博士、泰谟(Time,男)、石佩姒(Space,女)和光神。全剧描写理学博士借“光神”(实为光速)之助,撩开了泰谟和石佩姒面纱,发现他们二人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话剧创作的重要历史背景是 A.普朗克提出了光量子假说 B.爱因斯坦解释了光电效应问题 ‎ C.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 第Ⅱ卷 二、材料解析(共三道题,合计52分)‎ ‎25.(25分)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展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展览一 中外思想集锦 孔子 苏格拉底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德性就是知识: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苏格拉底 ‎——《论语》‎ ‎(1)根据展览内容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有何主张?各自的背景是什么?(8分)‎ 展览二 中外文学荟萃 下表是展览中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8分)‎ 清朝《红楼梦》‎ 意大利《十日谈》‎ 时代特征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弱,政治黑暗;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思想文化上的专制统治 主要思想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展览三 中外名画欣赏 ‎(3)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 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鉴赏的基本要求,请你欣赏上面两幅名画,写出解说词。(内容必须包括:作者、时代特征、艺术风格或流派)(6分)‎ 图一 《清明上河图》 图二 《蒙娜丽莎》‎ ‎(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结论?(3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 ‎ ‎ ‎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等知识分子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欧洲都出现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 这些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8分) ‎ ‎(2)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材料把中国的称为“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欧洲的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7分)‎ 大庆四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检测高二年级 历史学科试题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24小题,合计48分)‎ ‎1-5 CCCBB 6—10 BABAD 11-15 CDDAA 16-20 DCACB 21-24 DCAD ‎ ‎25.(1)孔子:提出“仁”,要求人要爱人(2分)。背景: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2分)‎ 苏格拉底:提出人应该具备美德。(2分)背景: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2分)‎ ‎(2)时代特征: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宗教束缚。(4分)‎ 主要思想:描写了封建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对明清社会展开深入地揭露和批判。(4分) ‎ ‎(3)图1:北宋画家张择端 宋代城市经济发展 现实主义 城市风俗画 (3分)‎ 图2:意大利画家达·芬奇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勃兴 作品重表现人的美及人的丰富思想感情,体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3分)。 ‎ ‎(4)结论: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等。(只要言之有理,写出其中2点即可得3分) ‎ ‎26.12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是一题开放性试题。题目要求是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认识与评价。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主要是从人与自然,文明与文明碰撞接触这两个方向去认识的。我们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个比较容易的观点进行解读。比如19世纪40-60年代鸦片战争这个点。可以赞同这一观点。鸦片战争是西方文明与东方明的一次交锋,最终以中国的战败告终。这是人类不同文明的接触与碰撞之一。论述时可结合所学从,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等方面去理解中英之间的文明碰撞。‎ ‎27(15分)(1)共同原因: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或封建文化的专制统治)。(6分)共同之处:批判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民主。(2分) (2)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弱小;(2分)黄宗羲等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分) 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确立;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科学为指导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与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4分)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