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抚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抚州市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春秋时期,晋国小宗曲沃伯经过长期战争推翻了晋国大宗翼侯,被周天子策命为晋侯,“曲沃代翼”最终完成。这表明 A. 争霸战争的成败改变血缘亲疏 B. 策命晋侯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 C. 血缘纽带对政治的束缚被冲破 D.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完全破坏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由于宗法制遭到破坏,血缘关系对政治的束缚随之被打破。故选C;A项说法有误,排除;春秋时期还未发展为君主专制政体,排除B;春秋时期宗法制并未遭到完全破坏,排除D。 2.著名史学家钱穆认为:“秦之富强,得东方游仕之力为多,如商鞅、张仪、公孙衍、甘茂、范睢、蔡泽、吕不韦,皆东方人也,彼辈皆不抱狭义的国家观念。”钱穆意在说明 A. 秦之人才资源远弱于东方六国 B. 天下观念推动了统一国家形成 C. 秦之富强得益于平民取代贵族 D. 东方六国保留大量贵族制残余 【答案】B 【解析】来自各诸侯国的人才推动秦国富强的同时,“彼辈皆不抱狭义的国家观念”,作者这样分析,强调秦国人才以整个天下为念推动了统一国家的形成,B项正确;人才资源远弱于东方六国与“秦之富强,得东方游仕之力为多”不符,A项错误;秦国人才的国家观念与平民取代贵族无关,C项错误;东方六国保留大量贵族制残余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排除。 3.翰林院始设于唐朝,明清时地位迅速上升,进士前二甲方能进入翰林院,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这种变化 A. 是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B. 体现了统治者现实政治需求 C. 导致了明代丞相制度的废除 D. 是皇权极端加强的重要原因 【答案】B 【解析】明清时期,科举选出的优秀人才多入翰林院,“为皇室子弟侍读”, “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翰林院地位的提高说明其适应了统治者现实政治统治的需要,B项正确;翰林院的组成、职能与科举制度的发展无关,排除A项;丞相制度废除与翰林院设置无关,排除C项;翰林院地位上升是皇权极端加强的结果,不是原因,排除D项。 4.公元1314年,元朝决定实行科举考试,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重要考试内容,还确立了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取二十五人的制度。这一措施 A. 体现人才选拔地域公平 B. 加速元政权封建化进程 C. 终结蒙古贵族特权政治 D. 促进元朝文化学术繁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书章句集注》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把该书“作为重要考试内容”,显然是想通过儒家思想控制读书人来为政权统治服务;而且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族一直处于奴隶制社会,所以材料中的做法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过程。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体现的是不同民族间的选拔制度,也没有涉及地域,排除;C项,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不可能终结蒙古贵族的特权,排除;D项,材料没涉及到文化艺术的繁荣,排除。 5.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A. 掌握了等同于宰相的权力 B. 是法定的最高级行政机构 C. 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意图 D. 极大的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答案】C 【解析】“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阁臣无不惴惴惧”体现了皇帝的独裁和权威,反映出明代内阁服务君主专制统治的本质,C项正确;内阁不是宰相,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无权统帅六部,只是皇帝的助理机构,排除AB两项;内阁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不能限制皇权,排除D项。 6.从1840年开始,为打开中国大门,列强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下列表格中甲、乙两者之间存在紧密关联的是 甲 乙 A 鸦片战争 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开放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 C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列强闯入北京并火烧圆明园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故A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把封建社会,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B错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C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闯入北京并火烧圆明园,D错误。 7.1902年8月,八国联军交还天津,但是规定天津周围20里内不准中国军队驻扎。在此情形下,直隶总督袁世凯将其训练的新军数千人改编为巡警,进驻天津及周围地区,中国警察从此诞生。袁世凯采取这一措施客观上 A. 扭转了天津混乱的治安 B. 维护国家对天津的主权 C. 扩大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D. 强化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天津周围20里内不准中国军队驻扎的规定明显侵犯中国主权,袁世凯在天津周围设置巡警客观上有利于体现国家在天津的主权,故B项正确;题干不能体现扭转天津社会治安,排除A项;题干中设置巡警的措施与北洋军阀势力扩张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题干措施有利于削弱帝国主义在华特权,D错误。故选B 8.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A. 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 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 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 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惟目前的内外压迫……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即可知,材料主张进行各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由此可知,这一论述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B正确。材料没有具体阐述新三民主义理论的内容,排除A。工农武装割据不与国民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党外合作,不符合材料,C、D两项排除。 9.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在一次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内有官员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了。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还要略微高一点。”据此可知,这些官员 A. 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 准备积极发展工业 C. 看到了对外贸易的意义 D. 主权意识亟待加强 【答案】D 【解析】“在一次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官员满足税则平均到百分之五,只看到眼前的收入略微高一点,不能清醒的认识关税协定的恶劣影响,反映出其主权意识亟待加强,D项正确;这些官员自得与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无关,A项错误;满足于关税的增加,不能说明中国官员准备发展工业,B项错误;看到了对外贸易的意义与清朝官员局限于收入的增加不符,C项错误。 10.1860年美国牧师何默斯向章王林绍璋指出,太平天国应该“遵照《圣经》的规定做礼拜”。林绍璋理直气壮地回答道:“拜上帝教对《圣经》的‘这种修改仍然是适当的’”。洪秀全也明确指出:“要用忍耐和谦卑的办法来处理这个万恶的时世,那是不可能的。”太平天国对《圣经》的取舍 A. 说明中西文化矛盾无法调和 B. 表达了争取列强支持的态度 C. 恪守传统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D. 体现了农民革命战争的要求 【答案】D 【解析】太平天国基于打击“万恶的时世”的需要,适当修改《圣经》,说明太平天国利用《圣经》组织、发动农民起义,体现了农民阶级革命战争的要求,D项正确;东西方文化矛盾无法调和与太平天国利用、改造《圣经》不符,A项错误;洪秀全不主张用忍耐和谦卑的办法来处理万恶的时世,强调的是反清,并非争取列强的支持,B项错误;太平天国改造和利用《圣经》,不能说明其恪守传统儒家思想,C项错误。 11.1919年5月上旬,北京爆发学生运动的消息传到天津,天津各界纷纷成立了救国十人团,其规章中规定:“提倡国货,宁死不买仇人的货物”。抵制日货成为学生演讲的主要内容,其后天津总商会也参与了抵制日货运动。这段材料反映出 A. 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引发天津斗争 B. 天津斗争是以学生为主体 C. 北京天津成为五四运动两个中心 D. 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答案】D 【解析】从题目可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天津各界成立救国十人团,天津总商会的参与抵制日货,可见五四运动得到各界支持,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故D项正确。北京学生运动的消息传到天津是引发天津斗争的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学生只是参与演讲,并不是天津斗争的主体,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北京和上海是五四运动的两个中心,故C项错误。所以选D。 12.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有的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材料中“特殊的民主方式”指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一国两制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改革开放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特殊的民主方式”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分别是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A项正确;“一国两制”是处理港澳台的问题,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经济体制模式,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属于新时期重大经济决策,与材料中“特殊的民主方式”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13.1961年1月初,周恩来在访问缅甸期间,对随同访缅的外贸部副部长雷任民说,你先不要回北京,直接去香港,确实搞清三个问题:一是能不能买到粮;二是运输问题能不能解决;三是中国银行能不能解决外汇问题。由此可见 A. 新中国暂时承认了英国对香港的主权 B. 香港是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 C. 中国政府明确收回香港主权的意图 D. 中国推动粮食出口支援工业化建设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周恩来在访问缅甸期间,对随同访缅的外贸部副部长雷任民说”“你先不要回北京,直接去香港”,说明20世纪60年代在美苏两极格局对抗的冷战背景下,美国和蒋介石集团对中国大陆实行海上封锁的背景下,香港是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为了从国外购买粮食时“直接去香港”而不是回北京,说明香港是当时中外交流的重要通道,没有体现新中国暂时承认了英国对香港的主权的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只能体现当时香港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通道,没有涉及中国政府明确收回香港主权的意图,无法得出该结论,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直接去香港,确实搞清三个问题:一是能不能买到粮”说明这时期中国向国外购买粮食而不是粮食出口,故D选项错误。 14.丹麦史学家汉森在分析古代雅典公民法庭的构成时认为,当时并无律师制,“一个案件就像是一部有三个角色的喜剧,这三个角色都是业余的。他们是提出诉讼的公民、被抽选出来主持法庭的法官、听取案情并作出裁决的众多陪审员”。他描述的这一状况说明 A. 注重戏剧性的转折成为雅典法律常见现象 B. 当时司法流于形式且存在大量错判的问题 C. 公民素质的低下造成直接民主制的随意性 D. 口述演讲在当时公共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汉森以业余喜剧演员的比喻来描述雅典公民法庭的构成,突出了当时法庭口头发言的重要性,起诉人需像舞台演员那样当众直接表达,而陪审员对整个案情的了解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陈述;由于没有律师,法庭内的三种角色直接进行交流,因此在这种状况下,演说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故D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并未强调戏剧性的转折对雅典法律实施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雅典司法流于形式及误判现象,排除,C项,题干未强调雅典公民素质对于直接民主的影响,排除。 15.随着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商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部门。许多经商致富的“新人”进入元老院,将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等法律事项视为重要的国家政务。这说明 A. 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B. 罗马立法有灵活性和现实性 C. 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原则 D. 商品经济制约罗马社会发展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随着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和商品经济发展,许多经商致富的“新人”进入元老院,推动了法律的发展,说明罗马法随着经济政治发展状况而进行调整,体现了灵活性和现实性,故B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元老院职能的变化,故A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自然法,故C错误。商品经济推动罗马社会发展,故D错误。 16.在罗马的传说中,罗马人的祖先罗慕洛对其弟弟说:“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我们是在王法之下生活,我们不得不低下我们高贵的头颅,你的价值就体现在为了王法的威严而贡献出你高贵的生命。”这句话成为后世罗马法的永恒宗旨。这反映了古罗马时期 A. 王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 B. 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 法律为维护君主专制而创制 D. 法律的权威植根于历史传统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罗马的传说强调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说明法律的权威植根于罗马的历史传统,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王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法律具有维护君主专制的目的,故C错误。故选D。 17.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出现“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这一变化有利于 A. 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 B. 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C. 政党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D. 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国首相和内阁权力的增多,而权力的增多必然会提高内阁政府的办事效率,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适合美国而不适合英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不涉及政党政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没有强调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8.1830年在工业中心伯明翰成立了“伯明翰政治同盟”,在其宣言中提出了改变“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几乎全无代表的状况”的要求。其他工业城市也提出类似要求。这种要求推动英国 A. 发动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B. 进行殖民扩张发展海外贸易 C. 鼓励技术革新促进工业发展 D. 开展议会改革调整议席分配 【答案】D 【解析】从材料“1830年”“改变‘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几乎全无代表的状况’的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工业革命后,材料中的要求推动英国开展议会改革调整议席分配,故D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殖民扩张,故B项排除;题意中没有涉及鼓励技术革新的内容,故C项排除。 19.有学者认为,“在美国,有权作出决定的只是总统而不是内阁,美国的内阁仅是一个非正式的总统的咨询机构,即使参加内阁会议的大多数人的意见与总统相左,总统亦可不必采纳。”这一论点 A. 反映美国的内阁没有实际作用 B. 符合宪法对总统职权的规定 C. 表明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D. 说明总统权力缺乏有效制衡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美国的内阁仅是一个非正式的总统的咨询机构”,A项表述不符合史,故排除A。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内阁是总统的咨询机构,权限很明确,故C项表述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故选B。 20.1882年,俾斯麦提出烟草专利法,遭帝国议会否决;1883年,议会中各反对党攻击俾斯麦政府的军事开支;1887年,俾斯麦要求议会批准今后七年的军事预算草案,而议员们只同意批准三年经费,直到皇帝下令解散这届议会,重新选举组成新议会,七年军事预算提案才得以通过。这说明当时的德国 A. 宪法规定的君主立宪政体遭到破坏 B. 议会依法有效行使了对行政的监督权 C. 民主意识增长,宰相无力控制议会 D. 帝国议会只是君主专制的一块遮羞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俾斯麦提出烟草专利法,遭帝国议会否决,体现帝国议会制约首相权力;议会不同意批准七年的军事预算草案,遭到皇帝下令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议会,体现君主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A项说法错误,德国是君主立宪政体,君主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排除。材料不是议会依法行使监督权,而是决策权,但决策权有名无实,排除B。俾斯麦提出烟草专利法,遭帝国议会否决;议员们只同意批准三年经费等都是民主的体现,宰相无力控制议会,C项正确。帝国议会只是民主制度的一块遮羞布,但不是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排除D。所以选C 2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视普及初等学校体育为重建军事强国、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一个有效途径,首次采取立法手段将体育设置为初等学校必修课,希望初等学校通过开展体育和军事教育,从而为军队输送忠诚强健的“公民战士”。这一做法反映了 A. 第三共和国重视国防事业 B. 体育教育决定国家未来 C. 第三共和国面临内忧外患 D. 法国强化民族国家意识 【答案】D 【解析】材料中“重建军事强国、实现民族复兴”“开展体育和军事教育,从而为军队输送忠诚强健的“公民战士””体现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教育目的是强化国家和民族的意识,故D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法国的教育目的,不是重视国防事业,故A项错误。材料中提及的学校教育的内容,并不是说明体育教育决定国家未来,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是涉及到第三共和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信息,故C项错误。 22.宪法规定总统与国会间的外交权争议应由最高法院来裁决。但自美国成立以来,最高法院一直以这一争议属于“政治问题”,司法裁决不应介入为由,采取回避态度。在非做判决不可的几个涉及外交权的案例中,法院做出的判决对总统比较有利。这表明美国 A. 分权制衡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B. 1787年宪法得到理性实践 C. 联邦法院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 三权分立体制已经被打破 【答案】B 【解析】最高法院没有轻易行使1787年宪法赋予的裁决权,说明美国对于宪法的实施也是根据政治实践作出理性选择,是根据现实需要审慎实践宪法的规定,而不是完全照搬宪法的规定。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美国行政效率,排除A项;美国三权分立互相制衡,联邦法院不是国家权力中心,排除C项;最高法院仍然拥有法律规定的裁决权,没有打破三权分立体制,排除D项。 23.列宁在1917年8月所写的一篇文章中说:“三年来的战争把我们向前推进了三十来年”;“战争异乎寻常地加快了事态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地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危机”。列宁意在强调 A. 俄国参加一战赢得各交战国政府的支持 B. 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逐步明确 C. 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 D. 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答案】C 【解析】考查俄国十月革命。根据题干,“1917年8月”“三年来的战争”“令人难以置信地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危机”及所学知识可知,列宁认为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国内及各国间的矛盾,因而在此背景下,他认为必须抓住这一有利形势,发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不失时机地夺取政权,推翻临时政府的暴政统治,故选C项。材料中虽隐含了俄国参加一战的信息,但是并未涉及赢得了各交战国政府的支持,故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的问题,没有体现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是否明确,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一战激化俄国国内矛盾,这正给俄国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提供条件,没有体现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长期性,故D选项错误。 24.195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要真正“克制”一个不断崛起的德国,应是把它纳入到欧洲一体化国际机构中去,更好地监督它。1963年两国签署《法德友好合作条约》,涵盖了外交、防务、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合作条款。其结果 A. 摆脱了战后美国的控制 B. 推动战后西欧经济复苏 C. 加快欧洲联合发展步伐 D. 开启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答案】C 【解析】20世纪50、60年代法德两国的合作,加快欧洲联合发展步伐。故答案C项。A项,“冷战”结束后,随着欧盟的建立,欧洲才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排除;B项,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的复苏,且20世纪50、60年代法德经济进入了发展期,排除;D项,1951年欧洲媒钢共同体的建立,开启欧洲一体化进程,排除。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体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制度设计。中国古代地方监察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相分离,直接从属于中央监察机关。中国古代监察范围宽泛,如汉初的《监御史九条》中,监察有讼者、盗贼者、伪铸钱者、非所当服者等。弹奏对象既可纠弹“官非其人”,也可议奏言“政非其理”。据统计,清代科道官共上奏疏687篇,其中弹劾之疏约占30%,言事之疏约占70%,许多事项实际上都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一般事务。中国古代的监察不仅“劾”,还有“举(荐)”,其功能是罚赏俱有。此外,古代监察在违法犯罪发生之前就介入“事前监察”。在帝国政体下,监察的独立只能是外在的、相对的,而依附皇权是内在的、绝对的。 ——摘编自艾永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 材料二 孙中山在中国监察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监察权”的概念,至今仍为理论界和我们的法律法规所采用。监察权必须独立的思想,则是孙中山监察思想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亦是他长期一贯的思想。同时,他主张监察权是由国民大会授予的,必须对国民大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孙中山认为监察权应当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一样独立,主张建立立法、行政、司法、考选和纠察“五权分立”的政府架构。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作为他民权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中国国情,“集合中外之精神”,达到了同时代人所难以达到之高度。 ——摘编自王晓天《孙中山的监察思想》 材料三 新时代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对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发展。中国的监察体制改革正逐渐步入深水区,面临着一系列需要探索实践的困境。从斯大林开始,苏联监察体制逐渐失去效力,导致苏联出现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中国的改革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从监察职能延伸、监察主体的合理构建、纪法与法法的衔接以及权力监督格局上进行路径创新,进一步提升国家腐败治理能力。 ——摘编自聂应德、付扬《试论我国监察体制的创新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提出“监察权”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重视监察体制建设的意义。 【答案】(1)基本特点:监察对象,既察官又察民;监察范围,既“察人”又“察事”;监察内容,既察违法犯罪,又察一般事务;监察功能,既罚又赏;监察方式,既事后纠劾又事前监察。 (2)原因:清朝官场腐败的现状;近代民族危机的加剧;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借鉴;对西方国家三权分立学说和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反思;孙中山积极探寻救国之路。 (3)意义:有利于形成完善的反腐败机制,推动制度反腐和法治反腐向纵深发展;有利于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有利于克服苏联高度集权体制的弊端,保障社会主义制度健康发展 【解析】(1)依据材料“中国古代监察范围宽泛,如汉初的《监御史九条》中,监察有讼者、盗贼者、伪铸钱者、非所当服者等。弹奏对象既可纠弹官非其人,也可议奏言政非其理”来看,监察的对象,既包括官员又包括百姓;依据材料“其中弹劾之疏约占30%,言事之疏约占70%,许多事项实际上都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一般事务”来看,监察的范围既包括人员,也包括事物,监察的内容既包括违法犯罪,也包括一般事物;依据材料“其功能是罚赏俱有”来看,监察的功能既可以赏赐,又可以惩罚;依据材料“古代监察在违法犯罪发生之前就介入事前监察”来看,监察方式上,即有事后弹劾,又有事前监察。 (2)依据材料“作为他民权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中国国情,集合中外之精神,达到了同时代人所难以达到之高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提出“检察权”的原因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国际因素。即清朝官场腐败的现状;近代民族危机的加剧;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借鉴;对西方国家三权分立学说和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反思;孙中山积极探寻救国之路。 (3)依据材料“是对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完善与发展”来看,这有助于形成完善的反腐败机制,推动制度反腐和法治反腐向纵深发展;依据材料“中国的监察体制改革正逐渐步入深水区,面临着一系列需要探索实践的困境”来看,这有利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依据材料“苏联监察体制逐渐失去效力,导致苏联出现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来看,这有助于克服苏联高度集权体制的弊端,保障社会主义制度健康发展。 26.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美关系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外交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宣布在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建交公报(节选)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并再次强调: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双方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事业。 材料三 当中国宣布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时,2017年12月18日,白宫网站发表了以“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战略”为题的报道,美国也宣布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相较于冷战结束以来几届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份报告在对华关系上变得消极许多。 如果结合中美关系已经转型为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可以洞见,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更加复杂。与此同时,中美关系也存在不少机遇。 ——整理自刘建飞:《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中的中美关系》,《美国研究》2018年第2期 (1)以上三段材料中,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2)导致中美关系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变化的认识。 【答案】(1)从敌对到建交,再到合作与冲突并存。 (2)新中国建国初期,美国基于冷战需要,以及对中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敌视,对中国封锁遏制。1979年,美国在美苏冷战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重返联合国、改革开放后,国际地位提升。在新时代,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美国要继续长期把持世界霸主地位,势必一方面要限制中国,一方面又需要与中国合作。 (3)本小题采用分项评分法。评分要素是:观点与论证、材料与史实、叙事与逻辑。 评分项一:观点与论证 水平1:回避问题,无观点、无论证。 水平2:观点不甚清晰;论证不尽一致、合理。 水平3:观点鲜明;论证一致、合理。 参考思路:能够从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方面分析中美关系变化。 中美关系变化受制于世界格局和两国的综合实力的变化;中美关系变化基于双方实力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霸权政治是不可持续的,合作共赢才能促进本国和世界的进步等观点。 评分项二:材料与史实 水平1:没有使用材料信息或所学知识。 水平2:能提取材料信息或使用所学知识。 水平3:能在所学知识与材料信息间建立联系,史实充分。 评分项三:叙事与逻辑 水平1:仅罗列史实。 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 水平3:叙述结构完整。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中国入朝参战到中美联合公报发表,再到美国国家战略安全报告的发表可以看出,中美关系先后经历了从敌对到建交再到合作与冲突并存的阶段。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美之间的敌对主要是由于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和美国发动冷战的需要;七十年代中美建交的原因主要是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中国重返联合国,国家实力和国家地位的上升等;改革开放新时期,中美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随着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造成威胁,美国力图遏制中国,而中国又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中美之间呈现出合作与冲突并存的情况。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对中美之间关系变化的认识,可从两国的国家实力、国家利益等方面展开论述,说明一方面霸权政治是不可能长久的,另一方面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关系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能够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27.一百年前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10余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不少市民闻讯而来,或围观或加入。各地学生也都纷纷响应北京学生的行动,各地商、工各界多有参加声援者。这表明,从巴黎和会决议的祸害中,产生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使他们为了共同的行动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摘编自汪朝光著《中国近代通史·民国的初建》 材料二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过程,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三 1937年7月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在历次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时间最长,但中国人民没有被打趴下,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争取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了,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一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分析五四运动多有“声援者”表现出的显著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革命”的政治基础,并概括其主要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方面说明抗日战争胜利是“共同奋斗”取得的。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特点:青年学生揭开运动序幕;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参与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 (2)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主要意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党的影响;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 (3)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主要因素: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 【解析】(1)背景:根据“巴黎和会决议的祸害”得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特点:根据“北京大学等10余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得出青年学生揭开运动序幕;根据“各地学生也都纷纷响应北京学生的行动,各地商、工各界多有参加声援者”得出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参与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 (2)政治基础:根据所学可知,国共合作开展的“民族革命”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主要意义:结合所学国民大革命的意义分析回答,可从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同时也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等角度总结回答。 (3)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主要因素:根据“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了”得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