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历史冲刺提分训练: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1978年至今)
2020 高考历史冲刺提分训练: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1978 年至今)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恩来曾说:“关于香港,有一个密谋,或者说阴谋,正在策划中,即令香港成为自治领…… 中国希望无论如何至少香港现有的状态可以保持不变。”周恩来处理香港问题的原则是 A.对香港问题持谨慎态度,避免问题复杂化 B.维护中国对香港的主权 C.试图警告英国不能破坏香港现状 D.承认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答案】B 【解析】由材料“有一个密谋,或者说阴谋,正在策划中,即令香港成为自治领……中国希望 无论如何至少香港现有的状态可以保持不变。”体现了新中国政府在解决香港问题上的智慧与 灵活性,对香港的态度有明确的原则性,并非谨慎态度,故排除 A;周恩来处理香港问题的原 则有利于解决香港问题,旨在维护中国的主权,故选 B;材料中“有一个密谋,或者说阴谋, 正在策划中,即令香港成为自治领”这其实是在警告各种要把香港变为自治领的势力,排除 C; “中国希望无论如何至少香港现有的状态可以保持不变”说明周恩来强调的是香港要保持现状, 不能成为英国的自治领,因为涉及国家主权问题,故排除 D。 2.2017 年 6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发表重 要讲话,并提出以下建议:巩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挑战;深化务实合作;拉紧人文纽带;坚 持开放包容。这表明中国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C.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 D.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 【答案】C 【解析】材料“巩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挑战;深化务实合作;拉紧人文纽带;坚持开放包容” 体现的是中国政府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C 选项符合题意。上合组织属于区域间 政府合作组织,与联合国无关,A 选项排除。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是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主要是为了反恐,经济合作只是上合组织的内容之一,B 选项排除。上合组织成员国俄罗斯不 属于发展中国家,D 选项排除。 3.1982 年 3 月 26 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声明:“我们注意到了苏联勃列 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 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从这个声明中,你能得到的关于中 苏关系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信息是 A.中国的外交政策将进行重大的方向调整 B.对抗了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 C.中国的外交重点由意识形态的争论转向国家利益考虑 D.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国坚决拒绝苏联对中国的攻击 【答案】B 【解析】“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 苏联的实际行动。”表明中国要求苏联在改善对华关系方面表现出应有的诚意,表明双方在试 图改善关系,故 B 符合题意。AC 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 时间不符,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来中 苏关系已经日益恶化。 4.近年来,我国以“大国外交”的姿态,首倡亚投行建设、顺利召开 G20 杭州峰会、积极推 进“一带一路”战略、全力派遣维和部队等,实现了从零和博弈到合作共跃的外交转型。这最 能说明新时代的中国 A.积极推行多边外交政策 B.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 C.彻底放弃“不结盟”外交 D.全力深化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A 【解析】“亚投行建设、顺利召开 G20 杭州峰会、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全力派遣维和 部队”体现出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的特点,故 A 正确;“全力派遣维和部队”属于致力于谋 求地区性和平,故 B 错误;新时期属于不结盟外交原则,故 C 错误;D 中材料没有提及。 点睛:不结盟不等于不关心国际事务,在反对霸权主义的同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继续同美国和苏联改善发展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在国际舞台上伸张正义,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 平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浦东开发开放后,中央政府先后于 1990 年、1992 年和 1995 年 3 次比较集中地赋予一系 列特殊政策,给予上海更大的资金支持和自主审批权。这些政策充分体现了 A.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形成 B.浦东是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 C.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化大潮 D.改革开放中的先行先试特点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强调的是对外开放,并非对内改革,故 A 项错误;中国最早开放的 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故 B 项错误;中国完全融入全球化大潮是在 2001 年加入世 贸组织之后,过于绝对,故 C 项错误;题干以浦东为例强调了“先后”“3 次”“给予特权”体 现了先行先试的特点,故 D 项正确。 6.如图为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对图中改革开放以来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 确的是 A.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B.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百货零售业的发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使商品供应增加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商品供应更加丰富 【答案】B 【解析】由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数据看出 1987 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远远超出 1977 年,结合所学可知,1978 年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包括百货零售业在内的商业的发 展,故选 B;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增加与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关系不大,排除 A;21 世 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D 不能说明 1987 年的数据变化原因,排除。 7.1992 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当时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 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工作重心重新转向经济建设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 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 B 项正确。1978 年十一届三 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工作重心重新转向经济建设,故 AC 项错误。全方位的开 放新格局形成于 21 世纪初,故 D 项错误。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四次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家庭承包责任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前两次调整把土地从私有变为公有 B.前两次调整把分散经营变为合作经营 C.后两次调整土地所有制未发生改变 D.四次调整都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生产力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取代了之前的地主土地私 有制,排除 A。土地改革不是把分散经营变为合作经营,排除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 大二公”,公有化的程度提高,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 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也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C 项正确。人民 公社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没有解放生产力,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排除 D。 9.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表示:“在中国,传统产业对于互联网的认识程度、接受程度和使用 程度都是很有限的。在传统领域中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他们‘没有互联网思维’。”阿里巴巴 董事局主席马云则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是一种思想,是一种 价值观。”这说明 A.互联网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的一场革命 B.传统产业不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 C.互联网思维正全面而深刻地改变人类生活 D.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新的文化和价值观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是一种思想,是一种价 值观”说明,互联网思维将从科技、经济和思想价值观等方面深刻全面地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 故答案为 C 项。A 项,该项表述夸大了互联网的影响,材料仅能说明互联网思维将在科技、经 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排除;B 项,材料中提到传统产业“没有互联 网思维”,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产业不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己,排除;D 项,该项表述 过于绝对化,明显错误,排除。 10.1983 年中央同意广东试点内地居民赴港探亲旅游,拉开了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序幕。1997 年起,“港澳游”名额限制放宽,出境手续更便捷。2003 年,港澳“自由行”全面开展。这种 放宽趋势 A.源于“一国两制”政策成功运用 B.标志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体现改革开放成就斐然影响深远 D.推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答案】C 【解析】1983 年以来,中央对公民赴港澳旅游探亲的相关规定,从试点、放宽限制到全面展 开,体现了改革开放成就斐然和影响深远,C 选项正确;国家开放公民赴港澳旅游的限制不能 说明一国两制政策得到成功运用,A 选项错误;国家放宽赴港澳旅游限制,不是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的标志,也不能说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BD 两选项错误。 11.2006~2016 年十年间中国处于世界前 1%的高被引论文为 1.69 万篇,占世界份额为 12.8%,排名世界第 3 位。与此同时,我国有 18 个学科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 10 位, 其中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8 个学科跻身世界第 2 位。这实质上反映出 A.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被引数量显著增加 B.中国现代科学技术水平逐步领先于世界 C.高被引论文数是评判科技水平主要依据 D.“科教兴国”提出直接助推了科技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列,说明中国现代科学技术水 平逐步领先于世界,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际科技论文的被引数量,而是强调中国的学科 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列,现代科学技术水平逐步领先于世界,排除 A。高被引论文数是 评判科技水平参数之一,不能说是主要依据,排除 C。材料没有涉及科教兴国的内容,而是强 调中国的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列,排除 D。 【点睛】本题属于实质(本质)类型选择题,首先必须要明确本质(实质)的准确含义;然后 要弄清材料中所给现象“是什么”如本题“中国的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列”,然后 在这个基础上设问“其反映了什么”,再结合其时代背景、目的等方面去思考。 12.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 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 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 气。”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 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 C.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D.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答案】D 【解析】朱光潜在“百家争鸣”方针提出以后,才有勇气放心美学的学术研究,说明“双百方 针”中的“百家争鸣”为学术创作提供了根本保证,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D 项正确;推动 文学创作繁荣的是“百花齐放”,A 项错误;“百家争鸣”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方针,没有突 破意识形态,B 项错误;百家争鸣是学术研究的指导方针,与推动思想解放无关,C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 13-14 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15-16 题为选考 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37 分。 13.(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转型是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对社会转型的关注有利于深化对历史发展的认识。 材料一 近代世界商品经济形态阶段以物中介的特征使资本基于自身的特殊属性——能够不 断增值和其物化货币的社会中介功用成为实现社会转型的动力系统的关键因素,近代化的实现 即须在资本为要素的动力系统推动下前进,而近代化以纯粹资本作动力系统轴心的历史发展又 使其本质呈现为了资本主义化。 ——摘编自陈广亮(近代世界社会转型的模式》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吴忠民教授认为,从 1840 年以来,中国就开始了社 会转型的漫长历程。到 20 世纪上半叶,社会转型的进程明显加快。但是,这种社会转型又是 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进行的,因此既持续进行,又表现出一种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所特有的情况:一是现代经济的增长缓慢和畸形化,二是城市化进程的停滞和 畸形化,三是开放的进行但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四是社会分化呈现出一种十分不规则的 状态。 ——摘编自郭德宏《我们该怎样看待社会转型》 材料三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换、传统的产品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 经济体制的转轨同时并存,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 ——摘编自郭德宏(我们该怎样看待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社会转型的特征并指出推动西方近代社会转 型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并分析出现这一特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 【答案】(1)特征:以资本运作为关键因素。本质是资本主义化。 因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和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和民主政治 的确立,重商主义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实行,殖民扩张的持续进行。 (2)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原因: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弱小,传统政治和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西 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3)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解析】(1)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中“近代化以纯粹资本作动力系统轴心的历史发展又使其本 质呈现为了资本主义化”概括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可以通过人文精神的复兴,、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等角度回答。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表现出一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特有的情”概括回答即可。 第二小问,可以从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弱小、中国传统经济占主导 地位、传统政治思想根深蒂固等角度回答。 (3)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社会转型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后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4.(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颁发勋章、奖章等军事证章,始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战争时期颁发勋 章主要表彰指战员在革命战争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功绩。建国后 1955 年人民解放军大授衔, 授予朱德、彭德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2003 年 11 月 7 日,为纪念我国首次载人航 天飞行成功,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称号,并向他颁发“航天功勋奖章”。2019 年在庆祝建国 70 周年之际,授予 42 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其中 8 人获得“共和国勋 章”。以下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名单: 于敏,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为氢弹突破做出卓越贡献。 申纪兰,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 孙家栋,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等做出卓越贡献。 李延年,为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做出重大贡献的战斗英雄。 张富清,在解放战争中冲锋在前、浴血疆场、视死如归,多次荣立战功。 袁隆平,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杰出贡献。 黄旭华,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屠呦呦,研究发现了青蒿素,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阅读材料信息,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 合) 【答案】示例:观点:勋章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的发展。 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战争时期颁发的勋章主要是奖励在革命战争中做出突出贡献和功绩的指战 员,这是因为当时军事斗争是党的工作重心,奖励军功是为了调动广大指战员的积极性,激发 官兵的荣誉感,鼓舞士气,提高部队战斗力。改革开放后,勋章奖励的成员日益多元化,2003 年我国向杨利伟颁发了“航天功勋奖章”,2019 年庆祝建国 70 周年大授勋,获奖人员有科学 家于敏、孙家栋、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革命英雄有李延年、孙富清,维护妇女劳动权利 推动老区经济建设有申纪兰,可以看出国家奖励在各条战线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 为激烈,我国实行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军战略,必然重视科技、教育和经济的发展。2019 年授 勋正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也将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断前进。 其他观点如“科学家为祖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新时期我国重视经济和科技发展” 或阐述勋章获得者的成就,论述合理者也可得分。 【解析】根据材料,可提出观点:勋章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论述:根据“战争时期颁发 勋章主要表彰指战员在革命战争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功绩”,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战争时期颁发 的勋章主要是奖励在革命战争中做出突出贡献和功绩的指战员,这是因为当时军事斗争是党的 工作重心,奖励军功是为了调动广大指战员的积极性,提高部队战斗力。根据“中央军委授予 杨利伟‘航天英雄’称号,并向他颁发‘航天功勋奖章’”“共和国勋章”,说明改革开放后, 勋章奖励的成员日益多元化,国家奖励在各条战线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最后,总计提升,说 明在当今世界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2019 年授勋正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激 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断前进。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下面任选一题作答。 15.(15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除不断修订《宪法》中对国家荣誉制度的相关规定外,还陆续制定 和修订了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尤其是 2015 年 12 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 的通过,对我国国家荣誉制度的基本原则、制度体系、制度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定。到目前, 我国主要国家荣誉称号和政府奖励的种类有:军事类的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等;经济类的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科技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此外 还有武警类、文艺类、教育、体育、文学、医学类等。2007 年开始评选“全国道德模范”。经 地方和各系统的推荐后,利用媒体和网络广泛宣传候选人的主要事迹,然后按社会公众、万名 公众代表和评选委员会投票支持率分别占 30%、30%和 40%的权重相加,得出每位候选人的 总支持率,最后评选出获奖名单。 ——据彭怀祖《我国国家荣誉制度建设的回顾与展望》等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荣誉制度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家荣誉制度建设发展的意义。 【答案】(1)注重立法;种类多,领域全面;构建起较完整的体系;评选程序公开、公正、民 主。 (2)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激励全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解析】(1)根据材料“国家除不断修订《宪法》中对国家荣誉制度的相关规定外,还陆续制 定和修订了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尤其是 2015 年 12 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法》的通过,对我国国家荣誉制度的基本原则、制度体系、制度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定”可知 注重立法;根据材料“军事类的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等;经济类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 进工作者等;科技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此外还有武警类、文艺类、 教育、体育、文学、医学类等”可知种类多,领域全面,构建起比较完整的体系;根据材料“2007 年开始评选‘全国道德模范’。经地方和各系统的推荐后,利用媒体和网络广泛宣传候选人的 主要事迹,然后按社会公众、万名公众代表和评选委员会投票支持率分别占 30%、30%和 40% 的权重相加,得出每位候选人的总支持率,最后评选出获奖名单。”可知评选程序公开、公正、 民主。 (2)国家设立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就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就是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人们的爱 国情感,根据所学可以从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有利于调动全社 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全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等方 面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答案。 16.(15 分)【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了大量 的思想。青年时期,他曾寄希望于和平改良,失败后转向暴力革命,“……政治改良一途,可谓 绝无希望。吾人惟有……另辟道路,另造环境一法”。主编《湘江评论》时,(毛泽东)强调“引 入实际去研究实事和真理”,“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虚思想”。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 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著名论断。他还以“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为座右铭,决心要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前夕, (毛泽东)要求全党:“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要继续地保 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摘编自吴伟锋《毛泽东与中华传统文化》 材料二 毛泽东根据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在参照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中 国实际,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命题明确做出概括:“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 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认 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已不再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而是大量地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 “我们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所有人民应当团结起来。……解决的方法,就 是从团结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团结这样一种方法。” ——摘编自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身上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指出中华 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社会主义矛盾学说论述过程中体现的特点,并 指出这一论述的背景。 【答案】(1)体现:革故鼎新;实事求是;以民为本;爱国情怀;艰苦奋斗。(言之有理,任 答 5 点可得,如与时俱进;吃苦耐劳;积极进取;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等) 影响: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 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2)特点:理论的创新性(第一次作出明确概括);内容的科学性(基于国情提出了正确的社 会矛盾);解决方法的合理性(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目标的针对性(为了进行社会主 义建设)。 背景: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后,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即将结束,消灭剥削 阶级;目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解析】(1)第一小问,关于毛泽东身上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材料一“引入实际 去研究实事和真理”“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虚思想”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 力” “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 风”等信息可从革故鼎新、实事求是、以民为本、爱国情怀、艰苦奋斗等方面概括即可。第二 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毛泽东思想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产物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第一小问,关于特点,根据材料二“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命题明确作 出概括”可知是第一次作出明确概括;根据材料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 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可知是基于国情提出了 正确的社会矛盾;根据材料二“解决的方法,就是从团结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团 结这样一种方法。”可知是解决方法的合理性;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方 面进行思考。第二小问,关于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国际(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国内(三 代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 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 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引入实际去研究实事和真理”“反对脱离实际的空 虚思想”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要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 盾’的命题明确作出概括”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 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 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