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课时30 斯大林模式和苏联的改革与挫折(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人民版:课时30 斯大林模式和苏联的改革与挫折(作业)

课时作业(三十) 斯大林模式和苏联的改革与挫折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斯大林认为,国防工业是巨人的一条腿,但一条腿的巨人是不行的,农业必须成为巨人的另一条腿;农业如果不发展,没有粮食、原材料,工业也不可能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苏联( B )‎ A.用强制手段在农村消灭地主阶级 B.按现代工业化方法发展农业 C.集中全国力量开展五年计划建设 D.确立起斯大林现代化的模式 解析:斯大林认为要发展国防工业,必须发展农业,农业是为工业化服务的。斯大林废除了新经济政策,认为个体农业不适应工业化的要求,为此开展了农业集体化运动,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实行集体劳动,大量使用农业机械,按现代工业化方法发展农业,B正确;A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就完成了,错误;五年计划建设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题干强调的是农业,C错误;D与题意不符,排除。‎ ‎2.“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指西方国家经过长期积累、先轻后重的工业化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苏联实施工业化战略的目的是( D )‎ A.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 B.保障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C.解除社会主义阵营面临的威胁 D.巩固国防和苏维埃政权 解析: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与材料中“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不符,故A错误;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与材料中“战争日益逼近”‎ 不符,故B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与材料中“苏联实施工业化战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符,故C错误;巩固国防和苏维埃政权与材料中“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相符,故D正确。‎ ‎3.(2019·株洲调研)下表为1930—1940年《苏联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卢布)‎ ‎——孙家恒、孙秀峰主编《苏联对外经济贸易》‎ 表中外贸总额的变化反映了( B )‎ A.经济危机严重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B.苏联工业化建设轻视世界市场的作用 C.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政权的经济封锁 D.计划经济体制具有自给自足的优越性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苏联1930—1940年对外贸易进出口统计数据,只是苏联的情况,无法得出A;表中数据反映了苏联在1930—1940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量大量减少,说明B正确;帝国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与材料中1930—1932年贸易额较大不符,故C错误;计划经济体制自给自足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错误。‎ ‎4.斯大林指出:“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斯大林这一重工业化的方针存在严重的弊端,弊端是指( A )‎ A.未发展轻工业 B.未推行计划经济 C.未推行农业集体化 D.各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斯大林在工业化的道路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故A正确;斯大林模式的典型特征就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故B错误;根据所学,斯大林执政初就开始推行农业集体化、五年计划,故C错误;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长期忽视轻工业的发展,故D错误。‎ ‎5.(2019·阜阳模拟)这一体制的关键问题是对教条主义的理解、照搬马克思主义,没有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忽视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落后状态,盲目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在经济上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上忽视了民主。材料中这一体制( D )‎ A.是取得国内战争胜利的保障 B.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C.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D.开创了全新的工业化模式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该体制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下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开创了与西方不同的工业化模式,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建立在苏联国内战争胜利之后,取得国内战争胜利的保障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B项错误;苏俄(联)新经济政策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C项错误。‎ ‎6.有学者认为,由于没有彻底改革农业制度,原有耕地的产量还是上不去。苏联的严冬气候也不适于玉米种植,部分地区的干旱引发了严重的粮荒,国家不得不动用黄金储备购买粮食。这年,还实行了类似余粮收集制的计划收购办法。与材料中“改革”相关的是( B )‎ A.加强指令计划,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 B.推广玉米种植,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C.建立家庭农场,忽视市场的调节作用 D.降低收购粮价,引发了经济政治危机 解析:根据“苏联的严冬气候也不适于玉米种植……国家不得不动用黄金储备购买粮食”可知,材料中所述的是赫鲁晓夫改革中提倡玉米种植的措施,不符合苏联的国情,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并导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故选B。加强指令计划,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符合材料中的提倡玉米种植的改革措施,A项错误;建立家庭农场,忽视市场的调节作用也不符合材料中的“改革”内容,C项错误;降低收购粮价,引发了经济政治危机不符合材料中“改革”的影响,D项错误。‎ ‎7.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苏联正在顺利地解决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的任务。1966年,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三大上指出苏联正在循序渐进地解决这一任务,并同样坚信苏联将会赶超美国。这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 D )‎ A.否定了改革的必要性 B.坚持以农业改革为重点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基本沿袭了斯大林模式 解析:从材料“苏联正在顺利地解决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的任务”“苏联正在循序渐进地解决这一任务,并同样坚信苏联将会赶超美国”中可以看出,无论是赫鲁晓夫改革还是勃列日涅夫改革,都基本沿袭了斯大林模式,D项符合材料意思。A、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 ‎8.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杜兰特夫妇在其著作《历史的教训》中认为:“现在俄国的社会主义,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对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与材料中俄国“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相关的是( C )‎ A.加强对工业部门的管理 B.可以租借、租让工业企业 C.扩大了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D.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 解析:二战后苏联改革主要是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A项错误;“租借、租让工业企业”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等信息可得出,当时俄国企图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赫鲁晓夫扩大了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这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故C项正确,用市场调节的方式管理经济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9.1970年5月,苏共中央决定化学、石油、煤炭工业实行“部—工业联合公司—企业”三级管理体制,取消局,消灭了多级制,使生产经营的问题直接集中到企业和公司解决。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B )‎ A.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B.局部调整斯大林体制 C.将国家计划与企业自主相结合 D.注重运用价值规律 解析:“使生产经营的问题直接集中到企业和公司解决”,扩大了企业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但这没有体现这一做法的实质,故A项错误;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故B项正确;此时还未突破斯大林模式,不可能实现企业自主,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管理方式的变化,与运用价值规律无关,故D项错误。‎ ‎10.从1973年开始到1982年,农业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投资总额中一直占27%左右,苏联对农业投资的数额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由此可见( B )‎ A.这是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引起的变化 B.农业问题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关键 C.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 D.苏联的农业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 解析: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且农业集体化运动是牺牲农业以发展工业,与材料中加大农业投资的说法矛盾,A项错误。1973年到1982年苏联对农业投资的数额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于首位,主要原因是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政策,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二战后农业问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B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农业投资情况,没有涉及农业问题是否已经解决,D项错误。‎ ‎11.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粮食产量一直在2亿吨左右徘徊,1984—1986年农产品平均产量增长速度为2.6%,而1987—1989年下降为1.5%。1986—1989年,进口粮食1.37亿吨,年均进口量为3 430万吨。材料表明( D )‎ A.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重工业 B.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延续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 D.戈尔巴乔夫对农业的改革未达到预期效果 解析:依据材料不能推断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重工业,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故排除;材料不能反映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对农业的改革并没有带来粮食产量的增长,因此未达到预期效果,故D项正确。‎ ‎12.1986年3月苏共二十七大制定了加速发展经济的战略方针,后来又提出实行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对此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说:“脱离苏维埃制度的原则并滑向不可控制的市场,就给人们带来了损失和苦难。”材料主要反映苏联( D )‎ A.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B.改革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 C.改革派主张建立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 D.国内存在有关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争论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经济改革。由材料信息“实行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脱离苏维埃制度的原则并滑向不可控制的市场,就给人们带来了损失和苦难”可知,苏联国内存在有关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争论,故选D项。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制度发生变化,排除A项;由题干信息可知,改革未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粮食作物耕种面积、粮食作物产量变化示意图。‎ ‎——摘编自《苏联史》‎ 材料二 下图为1966—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摘编自《世界上下五千年》‎ ‎(1)根据材料一,以史论结合方式概括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经济发生示意图中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可将材料分为1913—1921年、1921—1925年两个时间段,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影响回答。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时间上判断该时期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结合其改革的内容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图表信息进行总结概括即可。‎ 答案:(1)历程:1913—1921年,受帝国主义战争、三年内战和自然灾难影响,加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制约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俄国/苏俄的粮食作物的耕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均较大幅度下降;1921—1925年,苏俄/苏联推行新经济政策,粮食作物的耕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均持续增长,但仍未达到一战前水平。‎ ‎(2)原因: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注重发展苏联重工业,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但其执政后期,改革陷入保守,体制僵化,加之与美国开展军备竞赛,苏联经济增长率又逐年下降。‎ 趋势:由迅速发展到逐步下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俄罗斯《权力》杂志记者报道,俄罗斯政府为2007年版《〈1945—2006年俄国现代史〉教师手册》下达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指示:“约定是这样的:斯大林——好(建立了垂直的政权,但是没有私有制);赫鲁晓夫——坏(削弱了政权的垂直性);勃列日涅夫——好(按照评价斯大林的标准);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坏(毁灭了国家,但是在叶利钦时期出现了私有制);普京——最好的执政者(加强了政权的垂直性和私有制)。”有人据此绘制了下图。‎ ‎——据陆南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 问题的思考》整理 解读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对该《教师手册》的任一评价指示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对所选观点进行肯定、否定或提出修改意见,并阐述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解析:此题要求对材料观点进行探讨,首先要提炼出材料的观点,由“约定是这样的:斯大林——好(建立了垂直的政权,但是没有私有制);赫鲁晓夫——坏(削弱了政权的垂直性);勃列日涅夫——好(按照评价斯大林的标准);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坏(毁灭了国家,但是在叶利钦时期出现了私有制);普京——最好的执政者(加强了政权的垂直性和私有制)”可以归纳出该评价指示主张以建立、加强或削弱垂直政权为指标评价俄国领导人。然后对该观点进行探讨,如果赞成,需要对斯大林时代 、普京时代强化中央权力的积极性给予正面肯定,从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时代的政权局势进行反面论证;如果反对,需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斯大林模式的缺点。此题也可以补充观点,从是否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利益、推动生产力和提高综合国力等方面进行论证。‎ 答案:示例一:‎ 观点:该评价指示主张以建立、加强或削弱垂直政权为指标评价俄国领导人。‎ 态度:赞成。‎ 论证:①斯大林时期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战后经济的恢复提供了保障;②普京时期改组政府,强化中央权力,有效地应对了车臣问题,在较短的时间内稳定了政局;③赫鲁晓夫时期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全盘否定,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造成了苏联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混乱和损失;④戈尔巴乔夫时期推行政治多元化,放弃了苏共的领导地位,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和国际社会主义发展的挫折。(应从正反两面论证)‎ 总结:综上所述,俄国各历史时期领导人加强或削弱垂直政权的结果,说明该评价指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示例二:‎ 观点:该评价指示主张以斯大林建立了垂直政权为理由给予其积极评价。‎ 态度:反对。‎ 论证:①斯大林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农、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剥夺农民过多、压制生产者积极性等问题,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②斯大林建立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造成了大清洗运动的发生,导致了科学文化、干部资源的损失严重;③斯大林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对学术文化领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极大地压制了文化的创造力;④斯大林模式成为制约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主要因素,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总结:综上所述,斯大林建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各个方面都对苏联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说明该评价指示具有片面性。‎ 示例三:‎ 观点:该评价指示主张从是否建立垂直政权和确立私有制等角度评价俄国领导人。‎ 态度:此观点过于片面,还应该增加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和是否增强综合国力等角度。‎ 论证:①从是否顺应历史潮流角度来看,斯大林通过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的办法,迅速把苏联建成了一个工业国,顺应了现代化的历史潮流,故应给其积极评价;②从是否符合人民利益角度来看,斯大林、勃列日涅夫等苏联领导人实行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重积累、轻消费和牺牲农民利益的经济政策,使人民的生活质量长期得不到改善,故应给其消极评价;③‎ 从是否推动生产力发展角度来看,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苏联领导人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造成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乃至下降停滞,故应给其消极评价;④从是否增强国家综合国力角度来看,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使苏联一跃成为可以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故应给其积极评价。‎ 总结:综上所述,对苏联领导人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应从多角度分类分项予以客观全面的评价,更为科学合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