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10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10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作业

‎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四川高考模拟押题卷)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和转型的时期。欧美国家在该阶段实行竞争性的选举,结果是社会的阶级与群体斗争的加剧,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和动荡。鉴于此,新中国在该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方向和重点是(  )‎ A.选择并实施协商民主制度 ‎ B.先恢复经济,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 C.依法治国,巩固改革的成果 ‎ D.确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解析:选A。“一五”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工业化阶段的开始,该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方向与重点是选择并实施协商民主制度,缓解社会各阶级和党派的矛盾,故A项正确;B项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建设主要方向和重点,故B项错误;C、D项是改革开放深入时期的政治建设主要方向和重点,故C、D项错误。‎ ‎2.(2019·榆林模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按界别组成,各界部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既可发表个人意见,也可提出所在界别团体的主张,甚至是跨界别的共同建议。这可以表明人民政协(  )‎ A.主要履行监督职能     B.具有开放和包容性 C.拥有人大部分权力 D.受人民监督和管理 解析:选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监督职能,据题干材料信息,材料主要说明人民政协具有开放和包容性,故A项错误,B项正确;1949-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的职能,随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人民政协就变成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人民政协具有开放和包容性,没有涉及对政协的监督和管理问题,故D项错误。‎ ‎3.(2019·汕头模拟)五四宪法起草时,毛泽东为高级干部开列了阅读资料,包括1936年苏联宪法、1953年罗马尼亚宪法、1952年波兰宪法、德国宪法、1946年法国宪法、捷克宪法、旧中国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等。这主要体现了五四宪法(  )‎ A.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 B.是社会主义宪法的集大成者 C.超越了国家与社会形态差异 D.科学融合了国际与历史经验 解析:选D。根据题干信息,材料中没有提及1954年宪法制定时的国际形势,故 A项错误;材料中提到的宪法有一些是资本主义宪法,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五四宪法科学融合了国际与历史经验,超越了国家与社会形态差异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D项正确。‎ ‎4.(2019·河南部分重点高中高三联考)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 A.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 B.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C.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D.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解析:选D。新中国成立后,还要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新政权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党和政府难以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制定系统完备的法律,新中国成立之初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由于法律不完备所以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也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材料得出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D项正确。‎ ‎5.(2019·邵阳高三大联考)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中国(  )‎ A.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 B.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C.以法治作为反腐的工具 D.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新时期法制的不断完善体现在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设上,而题目中并未体现,故A项错误;题目中强调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并未体现立法为民的原则,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到反腐,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结合所学,1999年我国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此时邓小平的话表明中国推进了依法治国的决心,故D项正确。‎ ‎6.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一决定(  )‎ A.加强了人民民主监督作用 ‎ 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表明我国民主制度的完善 ‎ D.有利于增强法制意识 解析:选D。据材料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一决定起不到人民民主监督作用,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原则在材料中无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民主制度的完善,故C项错误;宪法宣誓有利于培养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的忠诚,有利于增强法制意识,故D项正确。‎ ‎7.(2019·石家庄模拟)下面为改革开放法制建设成就表 时间段 制定或修订的主要法律 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 ‎1982年宪法、选举法、刑法、中外合资经济企业法……‎ ‎20世纪90年代初到党的十五大召开 公司法、银行法、劳动法、合伙企业法、价格法……‎ ‎1997年至今 证券法、 反垄断法、行政复议法、侵权责任法、立法法、反分裂国家法、 物权法、社会保险法……‎ 这表明,三个时期法制建设的共同点是(  )‎ A.完善法律程序 B.突出社会立法 C.维护国家统一 D.注重经济立法 解析:选D。材料表格列举了新时期所通过的法律制度,没有涉及法律程序,故A项错误;从表格内容来看,所制法律内容多,涉及各个方面,无法体现突出社会立法,故B项错误;维护国家统一只有1982年宪法及反分裂国家法体现明显,故C项错误;从表格法律名称来看,与经济相关的法律和规范居多,故D项正确。‎ ‎8.(2019·贵阳高三适应性考试)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现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对材料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实现国共再次合作,推动台湾和大陆统一 B.两党平等谈判是解决两岸关系的合适方式 C.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反对外部势力干涉 D.“一国两制”打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状态 解析:选D。根据“实现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可知有实现合作的意向,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可知谈判的平等性,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可知强调中国的内政不允许外国干涉,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这种制度直接推动了隔绝状态的打破,且至今台湾仍未实行“一国两制”,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9.“1963年,周恩来同志把对台湾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台湾统一于中国。四目:1、统一后,除外交权统一中央外,‎ 台湾军政大权等悉委于蒋介石;2、中央拨款支援台湾建设;3、台湾社会改革可从缓,双方协商进行;4、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团结之举。”上述材料不能说明中央对台湾问题(  )‎ A.其政策有别于港澳问题的处理方式 ‎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决定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 D.灵活务实的原则 解析:选C。据“统一后,除外交权统一中央外,台湾军政大权等悉委于蒋介石”可知其和港澳的处理方式不同,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一纲:台湾统一于中国”可得出前提是一个中国,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一国两制”的方法政策的提出和实行是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时期的重要政策,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台湾与大陆军事对立,但“四目”的内容体现了中央对台的务实政策,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0. (2019·景德镇模拟)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对参选香港议员的法律资格进行重新解释说明。人大释法即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解释法律权”,对特区因为法律知识不足和其他特别原因(纷争、诉讼不清)而进行定调。因为香港的司法独立是按照香港基本法由中央授权,香港法院解释基本法的权力也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香港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即规定: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人大释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大释法有利于清除港独势力 B.人大释法是香港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 C.人大释法一定程度上有违“港人治港”的原则 D.人大释法彰显了中央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 解析:选D。据“香港法院解释基本法的权力也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香港基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即规定: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知其强调香港基本法的权力来源,彰显了中央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故D项正确。‎ ‎11.(2019·广西桂林中学模拟)国台办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政府一再申明,对于台湾同外国的民间经济文化往来,不持异议。但是,“国际生存空间”的提法,是要搞“两个国际法人”“平行的国际代表权”,对此,中国政府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体现了在台湾问题上党和政府(  )‎ A.力求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坚持原则和立足发展相结合 C.尽可能增加交往和取得互信 D.双方以经济贸易合作为前提 解析:选B。A项表述是大陆和台湾的共同梦想,与题意政府的态度无关,故A项错误;题目中“对于台湾同外国的民间经济文化往来,不持异议”体现立足发展,题目中“‘‎ 国际生存空间’的提法,是要搞‘两个国际法人’‘平行的国际代表权’,对此,中国政府不能不坚决反对”体现坚持原则(一个中国),故B项正确;C项表述并未体现出题目中的坚持原则,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双方以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为前提,故D项错误。‎ ‎12.(2019·大庆模拟)2017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它将成为“一带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支点。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其他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观念,其最为独特的优势是(  )‎ A.跨制度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内容 ‎ B.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 C.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的功能 D.显著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香港、澳门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实行资本主义制度,B、C、D项的表述是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和优势,并非独特优势,A项表述正好体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9·龙岩高三综合能力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章 社会结构 第一条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苏联的政治基础,是由于推翻地主和资本家的政权并争得无产阶级专政,而成长和巩固起来的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第三条 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由于消灭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废除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消灭人对人的剥削,而确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和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 第十一条 苏联的经济生活由国家的国民经济计划决定并受其指导,以便增加社会财富,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物质和文化水准,巩固苏联的独立和加强其国防力量。‎ ‎——苏联1936年宪法 材料二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票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参阅1936年苏联宪法、1946年法国宪法,中国1913年、1946年宪法之后提出、经专家和全民讨论后修定的。‎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 第六条 矿藏、水流,由法律规定为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 ‎……‎ 第十条 国家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 第十一条 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 ‎……‎ 第十五条 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 ‎——中国1954年宪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苏联和中国宪法的特点及其制定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国宪法的历史作用。‎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从苏联社会性质和在世界史上的地位,可知苏联宪法的特点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民主宪法,从材料一苏联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内容,可知苏联宪法的特点是已经取得成就的总结,从材料二“它是参阅1936年苏联宪法、1946年法国宪法,中国1913年、1946年宪法之后提出”,可知中国1954年宪法的特点是体现国际视野与历史视野的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从材料二中国1954年宪法条款的内容可知中国1954年宪法的特点是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原则性和灵活性);第二小问背景,结合两国宪法颁布的时间,从两国建国后的相关政策和成就总结颁布宪法的背景。(2)结合两国宪法内容和宪法的政治地位,从对当时和对后世两方面总结两国宪法的历史作用。‎ 答案 (1)特点:苏联,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民主宪法;已经取得成就的总结。中国,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原则性和灵活性);体现国际视野与历史视野的结合(国际化与本土化)。‎ 背景: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中国,新政权巩固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业化和三大改造的开展;共同纲领的制定。‎ ‎(2)作用:苏联,巩固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成果(或标志着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建成;标志着斯大林体制的确立);为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提供借鉴(或对东欧和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中国,保障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的开展(或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传播了民主法治观念);为改革开放后民主法制的重建和完善提供了经验教训。‎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主要法律法规(节选)‎ 新中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工会法、婚姻法、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2年宪法颁布 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人民法院组织法,个人所得税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国籍法,1982年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中共十二大——中共十四大前 修改1982年宪法,加入《保护知识产权巴黎公约》的决定,涉外经济合同法等,民事诉讼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行政诉讼法……‎ 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前 ‎1982年宪法第二次重要修改,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商业银行法等,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票据法、广告法、拍卖法等,对外贸易法,教师法、科学技术进步法……‎ 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召开前 第三次修宪,证券法、信托法,行政复议法、政府采购法等,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高等教育法、科学技术普及法……‎ 新中国法制建设历程可以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多种趋势。依据上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种趋势并分析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充分)‎ 解析 材料中分别列出了不同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情况,所以既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说明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健全的过程,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的过程,也可以从某一种制度来提炼观点,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然后根据所定的题目(趋势),找到相关的原因及史实整理即可。‎ 答案 示例一 趋势: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1954年宪法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再到民族区域自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的颁布,新中国通过不断立法健全各级民主制度。‎ 原因:国家性质;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经济发展或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人民的民主诉求增强(或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世界民主化潮流等。‎ 示例二 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并日益完善。商标法、专利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日渐增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健全法制,向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转变;越来越重视科教兴国等。‎ 原因:新中国成立,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第三次科技革命;新中国外交重大突破,国际环境改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决议;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全球化潮流等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